校企合作工作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校企合作管理规章制度

校企合作管理规章制度

校企合作管理规章制度一、总则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的优势,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实现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共同发展,特制定本管理规章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参与校企合作的学校、企业及相关人员。

校企合作应遵循“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

二、合作模式与内容(一)合作模式1、订单培养模式: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学校与企业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为企业定向培养人才。

2、工学交替模式:学生在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到企业进行实践实习,然后再回到学校继续学习。

3、共建实习实训基地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建设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4、产学研合作模式: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项目,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二)合作内容1、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企业岗位需求确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课程开发与教学:企业参与学校的课程开发,提供实际案例和实践教学资源,学校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3、实习实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安排专人指导学生实践,学校对学生的实习实训进行管理和考核。

4、师资培养:企业为学校教师提供实践锻炼机会,学校邀请企业技术人员到校进行培训和讲座。

5、就业推荐:企业优先录用合作学校的毕业生,学校为企业推荐优秀毕业生。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一)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由学校领导和企业负责人共同组成校企合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校企合作工作。

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包括:1、制定校企合作的发展规划和政策措施。

2、审议校企合作的重大项目和合作协议。

3、协调解决校企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

(二)设立校企合作办公室校企合作办公室设在学校,负责具体落实校企合作的各项工作。

其主要职责包括:1、负责与企业的联系与沟通,收集企业的合作需求信息。

2、组织起草校企合作协议和相关文件。

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模板

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模板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校企合作,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校企合作项目的开展、管理、监督和评估。

第三条校企合作遵循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原则。

二、合作项目第四条校企合作项目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型:(一)人才培养合作项目;(二)产学研合作项目;(三)企业实习实训项目;(四)技术攻关与成果转化项目;(五)企业人才培训项目。

第五条校企合作项目的具体内容、实施方式和合作期限由双方协商确定。

三、合作流程第六条校企合作项目的申请与审批:(一)学校相关职能部门负责校企合作项目的申请和初审;(二)学校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等部门联合审核,提出合作项目建议;(三)学校校长办公会议审批通过后,签订合作协议。

第七条合作协议的签订:(一)合作协议由学校和企业双方代表共同签订;(二)合作协议应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四、项目管理第八条项目实施过程中,学校和企业应按照合作协议约定,履行各自职责,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第九条学校负责:(一)提供必要的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二)组织学生参与项目实施;(三)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评估。

第十条企业负责:(一)提供项目实施所需的资金、设备和技术支持;(二)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三)参与项目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指导和培训。

五、监督与评估第十一条学校设立校企合作项目监督小组,负责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

第十二条监督小组主要职责:(一)检查项目实施情况,确保项目按照协议约定进行;(二)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三)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估,提出改进意见。

六、责任追究第十三条校企合作项目出现以下情况,追究相关责任:(一)未按协议约定履行职责的;(二)泄露合作秘密,损害合作方利益的;(三)违反国家法律法规,造成严重后果的。

七、附则第十四条本制度由学校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文稿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文稿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文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优势资源,推动校内科研成果转化,加强人才培养和实践能力培养,提高校企双方的综合竞争力,特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依法建立的合作关系,围绕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技术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活动。

第三条学校和企业应当依法履行自身的职责,共同推进校企合作事业的顺利开展。

第四条学校和企业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尊重对方的合法权益,保护合作成果的知识产权。

第五条学校和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协商机制,及时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合作顺利进行。

第六条学校和企业应当加强信息共享和沟通,及时了解对方的需求和动态,为合作项目的实施提供支持。

第七条学校和企业应当建立合作项目管理制度,明确项目责任人,确保项目的顺利开展。

第八条学校和企业应当加强人才交流和合作,共同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第二章科研合作第九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申请国家、地方或行业相关科研项目,开展科技研究、成果转化等活动。

第十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建立联合实验室、技术中心等科研平台,共同开展前沿科研工作。

第十一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申请专利,保护科研成果的知识产权。

第十二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举办学术会议、论坛等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和合作。

第三章人才培养第十三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设立实习基地,提供学生实习机会,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十四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举办职业技能培训班,提升员工的专业素养和技术能力。

第十五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展校企联合培养项目,共同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

第四章实践教学第十六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实践教学项目,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实践能力。

第十七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建立教学实验室、实训中心等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环境。

第五章技术创新第十八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合作开发新产品、新技术,共同推动技术创新。

第十九条学校和企业可以共同举办技术交流活动、展览会等,促进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校企合作交流制度范本

校企合作交流制度范本

校企合作交流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与产业发展相结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等方式,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创新、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合作。

第三条校企合作交流制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科研创新,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文化交流,提升学校的社会服务能力。

二、校企合作组织与管理第四条学校应当设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第五条学校与企业应当建立校企合作委员会,共同研究校企合作重大事项,协调解决合作过程中的问题。

第六条学校与企业应当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合作期限、权利义务等事项。

三、校企合作内容与形式第七条校企合作内容包括:教育教学合作、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合作、社会服务合作等。

第八条校企合作形式包括: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培养人才、共享教育资源等。

四、校企合作实施与监督第九条学校与企业应当根据合作协议,组织实施校企合作项目,定期检查合作进展情况,确保合作事项的落实。

第十条学校与企业应当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议,总结经验,分析问题,研究改进措施。

第十一条学校应当加强对校企合作项目的监督,确保合作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维护学校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五、校企合作激励与保障第十二条学校应当对在校企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企业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十三条学校应当为企业提供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等服务,支持企业创新发展。

第十四条学校与企业应当共同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六、校企合作争议处理第十五条学校与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发生争议的,应当首先通过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或者提起诉讼。

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模板

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模板

校企合作规章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校企合作,规范校企合作行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所称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技术技能型人才和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开发、技术创新、就业指导等活动。

第三条校企合作应遵循自愿、平等、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的优势,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

第四条学校应设立校企合作管理机构,负责校企合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企业应设立相应的部门,负责与学校开展校企合作的相关事宜。

第二章合作内容第五条校企合作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一)专业建设:根据企业需求,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课程开发:企业参与学校课程开发,引入行业标准和企业文化,丰富教学资源,提高课程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三)实习实训: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人才培训,共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技能。

(四)科研技术开发:学校和企业共同开展科研技术开发,转化科技成果,提升企业竞争力。

(五)就业指导:企业为学生提供就业信息,开展招聘活动,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推荐服务,共同促进学生就业。

(六)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和企业互派教师交流学习,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章合作机制第六条校企合作应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七条校企合作建立协调机制,定期召开校企合作会议,研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协调合作事宜。

第八条校企合作建立激励机制,对在合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四章合作管理第九条学校应加强对校企合作的管理,确保校企合作活动的顺利进行。

第十条学校应建立健全校企合作项目评估机制,定期对校企合作项目进行评估,提高合作效果。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汇编模板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汇编模板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汇编模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校企双方共同发展,制定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遵循依法合作、公平互利、诚实守信的原则,明确校企合作的基本要求和规范。

第三条校企合作是指学校与企业之间合作开展科研、人才培养、技术转移、学生实习等各种形式的合作活动。

第四条学校与企业合作应遵循学校的办学宗旨和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实现互利共赢。

第五条校企合作应当遵循市场规律,避免政府干预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第二章合作范围第六条校企合作的范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1. 科研合作2. 技术开发合作3. 人才培养合作4. 学生实习就业合作5. 信息共享合作6. 共同项目申报合作7. 学术交流合作8. 其他经双方协商一致的合作项目第七条学校与企业合作的具体内容由双方签订合作协议进行约定,协议内容应当符合法律法规和双方意愿。

第三章合作流程第八条校企合作的流程如下:1. 确定合作意向:学校与企业双方确定合作意向,协商确定合作目标。

2. 签订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责任和权利。

3. 履行合作协议:学校与企业按照合作协议的规定履行各自责任。

4. 监督评估:双方定期对合作项目进行监督评估,及时调整合作方式和内容。

5. 终止合作:合作项目完成后或出现不可抗力因素导致无法履行时,双方可终止合作,但应履行解除合作协议的程序。

第九条学校与企业在合作过程中应当互相尊重、信任,及时沟通,解决合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四章合作机制第十条校企合作应建立健全的合作机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 设立合作专门机构:学校与企业可设立合作专门机构,负责合作项目的统筹协调。

2. 成立合作团队:学校与企业应组建合作团队,协同合作项目的推进和实施。

3. 创新合作模式:学校与企业可以探索符合双方需求的合作模式,提高合作效率和质量。

4. 定期交流会议:学校与企业应定期举行合作交流会议,分享合作经验、总结合作效果。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汇编范本

校企合作规章制度汇编范本

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校企合作,促进校企合作双方互利共赢,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特制定本汇编。

第二条本汇编适用于学校与企业合作过程中,涉及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技术研发、资源共享等方面的规章制度。

第三条本汇编遵循以下原则:1. 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2. 符合学校和企业实际需要;3. 公平、公正、公开;4. 便于操作和监督。

二、人才培养合作制度第四条人才培养合作目标: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第五条合作内容:1. 建立人才培养合作机制,明确双方责任和义务;2. 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设置;3. 开展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践能力;4. 建立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第六条合作方式:1. 双方共同设立人才培养专项基金;2. 学校选派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企业选派技术人员到学校授课;3. 企业为学校提供实习实训设备、场所和技术支持;4. 学校为企业提供人才信息、技术咨询服务。

三、实习实训合作制度第七条实习实训目标:提高学生实践能力,促进校企合作。

第八条实习实训内容:1. 学生在企业进行实习实训,参与企业项目研发、生产等环节;2. 企业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岗位,并给予适当报酬;3.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实习实训计划,确保实习实训质量。

第九条实习实训管理:1. 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明确双方责任;2. 学校指派教师担任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负责学生实习实训期间的指导、考核和评价;3. 企业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保障学生实习实训安全。

四、技术研发合作制度第十条技术研发目标:促进校企合作,推动技术创新。

第十一条技术研发内容:1. 双方共同设立技术研发项目,开展技术创新;2. 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才支持,企业为学校提供技术研发资金;3. 双方共同申请专利、发表论文等。

第十二条技术研发管理:1. 学校与企业共同成立技术研发领导小组,负责技术研发项目的立项、实施和验收;2. 学校与企业共同制定技术研发合作协议,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3. 学校为企业提供技术研发人才培训,提高企业研发能力。

校企合作工作制度汇编

校企合作工作制度汇编

校企合作工作制度汇编XXX机械加工专业《校企合作制度汇编》1.校企合作实施方案2.校外实训安全管理规定3.产学研小组工作制度4.校外实安全预案5.工学结合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办法6.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规定7.校外实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定8.学生顶岗实校外指导教师管理办法9.学生顶岗实管理制度10.订单培养实施方案11.订单式培养管理制度12.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制度XXX机械加工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实施方案2014年2月XXX校企合作实施方案校企协作是中等职业学校造就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形式,是实现中职学校造就目标的根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本中心国家改革发展树模学校建设,实现既定办学思想和造就目标,进一步促进人才造就形式和办学机制的改革,在发挥好学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协作力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及教育部、XXX、财政部《关于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树模学校建设想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按照三部委办公厅《关于申报2011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树模学校建设想划项目标通知》(教职成厅函〔2011〕46号))及附件《2011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树模学校建设项目遴选根本前提》等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中心实践,并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点思想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以效劳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大力推进校企协作人才造就形式,凸起实践能力的造就,加强我中心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效劳的能力,深化校企协作融合度,更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协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配合发展的协作机制,达到“双赢”的目标,提升我中心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造就质量,努力开创校企协作的新局面。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一)订单培养模式根据我中心专业综合实力,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业单位的用人需求,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使学生直接研究用人单位所急需的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实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造就协议书;明确双方职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符合造就目标的教学计划,并与企业配合组织实施教学,对学生举行定向造就;企业提供实教学前提并投入一定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实实训场地建设、改善食宿等办学前提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 以服务为宗旨, 以就业为导向, 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人 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 加强我中心为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的能力,深化校企合作融合度,更新教学理念,依托企业行业优势,充分利用教 学资源,建立校企深度合作、紧密结合,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达到 “双赢” 的目的, 提升我中心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努力开创校企合作 的新局面。
(五)生产经营模式
利用学校的场地和其他资源优势,主动与企业合作进行相关的项目投资经 营。学校以场地或其他现有资源作为股份参与投资,利用企业生产经营的优势, 解决学校的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 以生产项目带师生实训, 弥补学校办学经费 的不足。如生产性实训中心等。
(六)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课程开发应考虑到实现教学与生产同步, 实习与就业同步。 校企共同制订课 程的教学计划、 实训标准。 学生的基础理论课和专业理论课由学校负责完成, 学 生的生产实习、 顶岗实习在企业完成, 课程实施过程以工学结合、 顶岗实习为主。
二、校企合作主要方式 (一)订单培养模式
根据我中心专业综合实力, 将继续主动了解本地区和区域内各大企业单位的 用人需求, 积极主动地与企业单位沟通协商, 使学生直接学习用人单位所急需的 职业岗位(群)知识和技能,实现供需共识,签订订单培养协议书;明确双方职 责,学校负责招生,根据企业用工要求,制定符合培养目标的教学计划,并与企 业共同组织实施教学, 对学生进行定向培养; 企业提供实习教学条件并投入一定
(七)校企合作开发教材
教材开发应基于课程开发的基础上实施。 教材开发应聘请行业专家与学校专 业教师针对专业课程特点, 结合学生在相关企业一线的实习实训环境, 编写针对 性强的教材。教材可以先从讲义入手,然后根据实际使用情况,逐步修正,过渡 到校本教材和正式出版教材。
(八)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根据专业、 课程特点, 聘请企业行业专家与学校教师共同组建 “专业教学指 导委员会”。共同商讨、明确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专业教学计划方案和教 学内容,提供市场人才需求信息,参与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调整,根据企业、行业 的用工要求及时调整课程教学计划和实训计划,协助学校确立校外实习实训基 地。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专业
《校企合作制度汇编》
1.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2. 校外实训安全管理规定 3. 产学研小组工作制度 4. 校外实习安全预案 5. 工学结合教学质量保障措施办法 6. 校外实训基地管理规定 7.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运行管理规定 8. 学生顶岗实习校外指导教师管理办法 9. 学生顶岗实习管理制度 10. 订单培养实施方案 11. 订单式培养管理制度 12. 专业教师技术服务制度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机械加工技术专业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2014 年 2 月
天津市宝坻区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中心 校企合作实施方案
校企合作是中等职业学校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模式, 是实现中职学校培 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为进一步搞好本中心国家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 实现既定 办学思想和培养目标, 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改革, 在发挥好学 校和企业(或行业)作用的同时,加大推进校企合作力度,根据《国家中长期教 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 -2020) 》及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 《关于申报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 ( 教职成 [ 2010]9 号 ) ,按照三部委办公厅《关于申报 2011 年度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 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的通知》 ( 教职成厅函〔 2011〕 46 号 )) 及附件《 2011 年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项目遴选基本条件》等有关文件精 神,结合我中心实际,并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三)见习模式
每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行业参观和见习两周以上, 让学生了解企业, 了解生 产流程和设备设施工作原理, 学习企业文化, 体验企业生活。 这样有助于学生理 论联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和培养他们爱岗位敬业的精神。
(四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职工培训和研发模式
利用学校教师资源和设备优势, 主动承接企业的职工培训工作及继续教育工 作,学校教师参与企业的研发项目和技术服务工作,建立良好的双方合作体系, 互惠互利,互相支持,获取企业对学校设备设施及实习耗材的支持和帮助。
资金,用于学校添置必需的教学设施、 实习实训场地建设、 改善食宿等办学条件 等方面;学生毕业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接收学生就业。
(二)顶岗实习模式
通过前两年( 1-4 学期)在校学习,培养学生本专业的理论知识、实践技能 及职业基本素质; 第 5 学期, 根据企业需求工种和用工条件, 在校外实习实训基 地进行教学实习和实训, 在企业实践教师指导下实现顶岗实操培训, 熟悉企业一 线相应岗位的实际操作标准与要求, 提升职业岗位技能, 做实习到与工作岗位 “零 距离”对接,以“准员工”身份进行顶岗实际工作,熟悉企业环境,感受企业文 化熏陶,完成毕业设计,为将来的就业铺平道路。
三、校企合作具体要求
(一)新设置专业必须以就业为导向, 适应地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在设置新专业时, 充分调查和预测发展的先进性, 在初步确定专业后, 应邀请相 关部门、用人单位的专家进行论证,以增强专业设置的科学性和现实应用性。
开发的课程应具备的特点:一是,课程结构模块化,以实际工作岗位(群) 需求分析为基础, 其课程体系、 课程内容均来自于实际工作任务模块, 从而建立 了以工作体系为基础的课程内容体系; 二是, 课程内容综合化, 主要体现在理论
知识与实践知识的综合,职业技能与职业态度、情感的综合;三是,课程实施一 体化,主要体现在实施主体、 教学过程、教学场所等三方面的变化。 也就是融“教、 学、做”为一体,构建以合作为主题的新型师生、师徒、生生关系,实现教具与 工具、耗材与原料相结合,做到教室、实训室或生产车间的三者结合等;四是, 课程评价开放化,除了进行校内评价之外,还引入企业及社会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