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钙超载
代谢、能量改变
ROS
白细胞聚集, 补体级联反应
IRI机制小结
第三节 代谢与机能变化
gut
airways
O2•-
H2O2
brain & nerves
•OH HOCl
heart & vessels
一、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 缺血-再灌注性心律失常 2. 心肌舒缩功能下降 3. 心肌结构的变化
(3) 促进生物活性物质生成 (4) 减少ATP生成 (5)脂质信号分子生成异常
2. 蛋白质发生氧化反应
蛋白质-蛋 白质交联
蛋白质 断裂
二硫交联
-S-S-
脂质-蛋白 质交联
OH
OH
HO
HO
CH3-S-
O
氨基酸 氧化
脂肪酸氧化
脂质-脂质交联
3. DNA损伤:细胞核&线粒体 4. 细胞间基质破坏
二、钙超载( calcium overload)
2、自由基 (free radical):指外层电子轨道上含 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的总称。
种类:①氧自由基 ②脂性自由基 ③氮中心自由基
①氧自由基 (oxygen free radical):以氧为
中心的自由基称为氧自由基。如:超氧
阴离子(O2 ·)、羟自由基(OH·)
O2
Haber-Weiss反应 (without Fe 3 )
七、骨骼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1. 病因:创伤、动脉栓塞、血栓、动脉移植 术、断指再植、筋膜间隙综合症、止血带 使用过度
2. 表现:骨骼肌收缩舒张功能障碍 3. 机制:活性氧过多,脂质过氧化,钙超载,
微血管损伤和微循环障碍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缺血再灌注 损伤最严重的后果,最先是肺,然后肝、肾、 胃肠道、心肌和中枢神经系统相继受累。
较少为室颤
再灌注 微小血管堵塞、出现无复流现象 心肌顿抑 多突然发生 很快转化为室颤
α-阻滞剂有效 β-阻滞剂有效
心电图 ST段抬高,R波增 ST段不抬高,R波降低,出现病理

性u波
二、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1. 病因:溶栓疗法、颅脑创伤和手术后 2. 时间窗:缺血<30min可逆,>6h疗效差 3. 组织学变化:脑水肿、脑细胞坏死
2. 释放活性氧 3. 释放各种颗粒成分:酶性和非酶性 4. 产生各种促炎细胞因子
四、补体级联的损伤作用
1. 补体介导的溶胞作用
改变膜通透性,因渗透压改变而溶胞; 水、钠内流造成细胞肿胀和钙超载,细胞
崩解死亡。
2. 补体级联反应释放大量促炎症因子
改变血管稳态和增加白细胞-内皮黏附来 影响器官血流量,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 生。
e NOS:内皮细胞型一氧化氮合酶,主要存在于内 皮细胞中可合成少量NO,是维持血管功能的保护因子。 组织缺血过程早期,内皮细胞受损,eNOS生成NO减少, 生成超氧阴离子增多。
iNOS存在于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等中,受刺激后 可迅速产生大量的NO,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
(三)活性氧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基,称呼吸爆发(Respiratory Burst )。
•OH OONO-
n
Baidu Nhomakorabea
•NO
O2
NADPH
e u
O2•-
NADPH oxidase
t r
NADP+
o
H2O2
•OH
p
MPO
h
HOCl
MPO
i
l
4、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
缺氧 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
儿茶酚胺分泌增多 代偿调节作用 氧化产生氧自由基
6、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S途径释放活性氧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的特点: 1. 离子泵障碍,细胞内高钠高钙促使脑水肿 2. 脑细胞更易受活性氧损伤
三、肺缺血/再灌注损伤
1. 病因:心肺转流、肺梗死、肺移植术后 2. 组织学变化:肺气肿,肺间质水肿,炎症细 胞浸润,肺泡内红细胞渗出,肺毛细血管内皮 细胞肿胀、核固缩等。
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1. 膜脂质过氧化( lipid peroxidation)
脂质微环境的稳定是保证膜结构完整和膜蛋白 功能正常的基本条件。脂质过氧化的直接后果 是其不饱和性改变,继之发生膜流动性降低、 脆性增加、膜受体和酶活性改变,甚至细胞内 容物外溢,细胞死亡。
(1) 细胞膜结构破坏
-S-S-
OH
OH
HO
HO
自由基和钙 超载造成的 心肌损伤及 再灌注后细 胞内外离子 分布紊乱
心肌顿抑(myocardial stunning):指心肌经短暂缺血 并恢复供血后,在一段较长时间内处于“低功能状 态”,常需数小时或数天才可恢复正常功能的现象。
心肌缺血性损伤和再灌注性损伤的主要表现
缺血性损伤
再灌注性损伤
发病环节 缺血、缺氧 微小血管 早期无堵塞现象 心肌功能 进行性下降 心律失常 多缓慢发生
③ 氮中心自由基: 包括一氧化氮(NO)、 过氧亚硝基阴离子(ONOO-)
3、单线态氧 (single oxygen):是一种 激发态氧,其氧分子两个外层电子轨 道中的电子发生反向自旋改变,使外 层轨道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反,氧分 子的反应能力大大增加。这种氧分子 在紫外光谱中呈现一条单线,故称单 线态氧。
O2 • + H2O2
O2 + OH +•OH
SLOW
Fenton 型Haber-Weiss反应
Fe 3
O2 • + H2O2
O2 + OH + •OH
FAST
②脂性自由基指氧自由基与多不饱和脂肪 酸作用后生成的中间代谢产物,包括 烷自由基(L·)、烷氧自由基(LO·)、 烷过氧自由基(LOO·)等。
缺血的组织、器官经恢复血液灌注后 不但不能使其功能和结构恢复,反而 加重其功能障碍和结构损伤的现象称 为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常见原因:
休克微循环再通
冠脉解痉、各种动脉搭桥术 心脑血管栓塞再通(经皮腔内冠脉血 管成 形术-PTCA) 心肺手术体外循环后心肺复苏 断肢再植、器官移植血供恢复等
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条件:
1、缺血、缺氧时间 2、组织器官结构、功能和代谢特点
(1)侧支循环 (2)缺血前器官功能状态 (3)组织器官对氧的需求程度 3、再灌注条件 氧反常,钙反常,pH反常
第二节 缺血再灌注损伤发生机制
活性氧的作用 钙超载 白细胞的作用 高能磷酸化合物生成障碍
一、活性氧的作用
(一)活性氧和自由基的概念和种类
SELECTINS
INTEGRINS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趋化因子
粘附分子(adhesion molecule)
指细胞合成的、可促进细胞与细胞之间、细 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的一类大分子的总称, 如整合素、选择素、细胞间粘附分子、血管细胞 粘附分子及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等。
第十章 缺血-再灌注损伤
(Ischemia – Reperfusion injury)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郭晓华
病例分析
患者,男,54岁,因胸闷、大汗1h入急诊病房。体 查:血压65/40mmHg,意识淡漠,心率37次/min, 律齐。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0年,否认冠心病史。心电 图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给予阿托品、多巴胺、低分 子右旋糖酐等进行扩冠治疗。入院上午10时用尿激酶 静脉溶栓。10时40分出现阵发性心室颤动(室颤), 立即给予除颤,至11时20分反复发生室性心动过速、 室颤,共除颤7次,同时给予利多卡因、小剂量异丙 肾上腺素后心律转为窦性,血压平稳,意识清楚。冠 状动脉造影证实:右冠状动脉上段85%狭窄,中段 78%狭窄。
1. 病因:应激,休克所致的血液重分布 2. 病理变化:黏膜损伤,屏障功能障碍。
五、肾缺血/再灌注损伤
1. 病因:各种因素所致血液重分布,肾供血不足 2. 临床表现:血清肌酐升高,急性肾衰竭 3.病理变化:肾小管上皮细胞线粒体肿胀、变形 崩解,肾小管坏死。
六、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1. 病因:休克,肝移植、肝分叶切除手术所致 肝蒂血流阻断 2. 临床表现:高胆红素血症,凝血功能障碍, 转氨酶升高,肝功能不全 3. 病理变化:肝细胞肿胀、变性坏死,线粒体 肿胀崩解,内质网扩张。
(三) 钙超载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1. 线粒体功能障碍 2. 激活钙依赖性降解酶 3. 促进活性氧生成 4. 破坏细胞骨架
三、白细胞的作用
(一)白细胞增多、激活的机制
Capture Rolling
Progressive Activation
Slow Rolling
Firm Adhesion Transmigration
1、线粒体内单电子还原生成氧自由基增加
2.黄嘌呤氧化酶形成增加
黄嘌呤氧化酶(XO) 10%
Ca+2依赖性蛋白酶
黄嘌呤脱氢酶(XD) 90%
3、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
组织缺血过程中大量白细胞向缺血组织趋化、浸润,
激活细胞内氧化酶系统,再灌注时缺血组织重新获得大
量氧,激活的白细胞耗氧量显著增加,产生大量氧自由
第四节 防治措施
一、缺血—再灌注损伤的预防
1. 消除缺血原因,尽早恢复血流 2. 控制再灌注条件:低压、低流、低 温、低pH、低钠、 低钙、高钾液灌 流 3. 改善组织的能量代谢
二、清除活性氧 三、 减轻细胞内钙超载 四、减少白细胞浸润 五、抑制补体级联反应的激活 六、启动细胞内源性保护机制
(1)缺血预适应 (2)缺血后适应
CH3-SO
脂质-脂质交联
脂肪酸氧化
从氧化的脂肪 酸释出的
丙二醛MDA
脂质过氧化使细胞膜受体失活、
离子通道变构、酶活性改变
细胞器膜结构破坏
• 溶酶体破裂释放溶酶体酶,破坏细胞 • 线粒体肿胀、功能障碍,产能减少 • 肌浆网Ca 2+ -ATP酶活性降低使摄取的
Ca 2+ 减少,导致细胞内钙超负荷
(2) 间接抑制膜蛋白功能
功能:维持细胞结构完整
细胞信号转导
(二)白细胞聚集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 1. 阻塞微循环
无复流现象(no-reflow phenomenon ) 恢复血液灌注后,缺血区依然得不到充分血 流灌注的现象称无复流现象 .
(1)微血管内血液流变学改变 (2)微血管结构损伤 (3)微血管收缩-舒张失调
4、 H2O2 :在Fe 3 和Gu 2 的作用下可 生成,或通过均裂生成•OH ,这是
H2O2导致氧化应激的主要机制。
霍金与CuZn- SOD突变所致的脊髓侧索硬化症
(二)缺血-再灌注时活性氧增多的机制
1. 线粒体内单电子还原生成氧自由基增加 2. 黄嘌呤氧化酶途径产生活性氧增加 3. 白细胞呼吸爆发产生大量活性氧 4. 儿茶酚胺的自身氧化 5. 缺血再灌注过程中NOS途径释放活性氧 6.体内清除活性氧的能力下降
1、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 ROS) 指化学性质活泼的含氧代谢物。
氧自由基
过氧化氢(H2O2) 脂氢过氧化物
单线态氧(1O2)
及其裂解产物
2、自由基 (free radical):指外层电子轨道上含 有单个不配对电子的原子、原子团和分子 的总称。
化学性质活泼 氧化性强 半衰期短
为什么在溶栓后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
第一节 概念与病因学
简 史 认识就从这简单现象开始
1955年,Sewell 结扎狗冠状动脉后, 如突然解除结扎,恢 复血流,动物室颤而 死亡.
1960年,Jennings第一次提 出心肌再灌注损伤的概念
在心肌缺血恢复血流后, 缺血心肌的损伤反而加重
缺血-再灌注损伤概念
(一)细胞内Ca 2+的稳态调节
Ca 2+
VOC
Ca2+
ROC
[Ca2+]e:10-3M
Ca 2+
Ca2+ B Pr
Ca2+
H+ -Ca 2+交换 肌浆网
线粒体 [Ca2+]i:10-7M
Ca2+泵
Na + -Ca 2+载体
(二)细胞内钙超载的产生机制
各种原因引起的细胞内钙含量异常 增多并导致细胞结构损伤和功能代谢 障碍的现象,称为钙超载(calcium overload)
THE EN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