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标准》修订工业无水氟化氢国家标准编制说明

合集下载

氟化氢国标

氟化氢国标

氟化氢国标摘要:一、氟化氢国标简介1.氟化氢的定义2.氟化氢国标的作用和意义二、氟化氢国标的主要内容1.氟化氢的分类2.氟化氢的指标要求3.氟化氢的检测方法三、氟化氢国标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1.对环境保护的促进作用2.对人体健康的保障作用3.对企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四、氟化氢国标与其他国家标准的对比1.与国际标准的异同2.我国氟化氢国标的特点和优势五、结论1.氟化氢国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2.氟化氢国标未来发展的展望正文:氟化氢国标是我国对氟化氢产品生产、使用和检测的权威性技术规范。

氟化氢是一种常见的无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化工、电子、医药等行业。

然而,氟化氢具有强烈的腐蚀性和毒性,如果对其不加以规范和控制,将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

因此,制定和执行氟化氢国标具有重要意义。

氟化氢国标对氟化氢进行了详细分类,包括工业级、电子级、医药级等多个级别,满足不同行业和领域的需求。

同时,国标对氟化氢的各项指标提出了严格要求,包括氟化氢含量、水分、酸度等,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此外,氟化氢国标还规定了多种检测方法,如气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法等,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氟化氢国标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国标有助于促进环境保护。

通过对氟化氢生产过程中的排放和废物进行严格控制,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其次,氟化氢国标保障了人体健康。

通过对氟化氢产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限制,可以降低其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最后,氟化氢国标为企业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指导,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与其他国家标准相比,氟化氢国标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和实用性。

在制定过程中,充分参考了国际先进标准,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氟化氢国标。

这既保证了我国氟化氢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又满足了国内各行业的需求。

总之,氟化氢国标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国家标准《氟化锂》编制说明

国家标准《氟化锂》编制说明

《氟化锂》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审定稿)1 工作简况1.1 任务来源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文件《关于下达2007年第二批有色金属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中色协综字[2007]237号)要求,由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承担《GB/T×××××-××××氟化锂》国家标准的制定工作。

任务完成时间为2008~2009年。

1.2目的、意义氟化锂的用途十分广泛,大量用于铝、镁合金的焊剂和钎剂中,也用作电解铝工业中提高电效的添加剂;在原子能工业中用作中子屏蔽材料,熔盐反应堆中用作溶剂;在光学材料中用作紫外线的透明窗(透过率77%~88%)。

由Li2CO3(碳酸锂)和氢氟酸反应而制得。

可用于搪瓷、玻璃、陶瓷工业作助熔剂,也在钎接焊助熔和熔盐化学中作助熔剂。

另外,也在宇宙飞船中作为受热器原料贮存太阳辐射热能。

目前工业氟化锂还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随着产品的应用范围的扩大,对统一标准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因此有必要制定氟化锂国家标准。

1.3起草单位情况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12月,位于河南省焦作市中站区焦克路,注册资本8000万元。

拥有资产4亿元,综合产能12万吨/年。

占地面积20万平方米,员工724人,其中大中专以上毕业生及专业技术人员占282人。

公司拥有独立的氟化学研究所和省级技术中心,有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项目1项,国家级新产品2项,省级高新技术产品7项,专利技术68项。

公司主持修订了冰晶石、工业氢氟酸和无水氟化氢三项国家标准,研制了冰晶石和氟化铝国家仪器标准样品,是我国无机氟化工行业第一家国家认可实验室,产品通过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主导产品冰晶石、氟化铝是国家级新产品,氟化盐产销量居国内第一位。

公司为中国优秀民营科技企业、国家对外贸易信誉AAA级企业、河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河南省优秀民营企业、河南省专利技术申报二十强企业、河南省守合同重信用企业和焦作市技术创新示范企业。

氟化氢的排放标准

氟化氢的排放标准

氟化氢的排放标准
氟化氢属于危险化学品,其排放必须有严格的控制以保护公众健康和环境安全。

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氟化氢排放标准可能会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排放标准:
1. 美国环保局(EPA):对于工业排放,EPA规定氟化氢的比重不能超过0.03ppm。

对于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则有具体的限制,如对于2018年新车规定的限值是0.05g/mile,对于2021
年新车则规定为0.01g/mile。

2. 欧盟:根据欧盟2008/50/EC指令,氟化氢在空气中的年均
浓度限值为0.1ppm。

3. 中国:中国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规定,氟化氢的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并且必须获得相关的排放许可证。

例如,对于钢铁冶炼等行业,其氟化氢的排放限值为20mg/m³。

总的来说,氟化氢的排放标准会受到当地环境和健康安全法规的严格限制,企业和机构需要在其生产和运营中遵守相关规定。

氟化氢国标

氟化氢国标

氟化氢国标
氟化氢(Hydrogen fluoride)的国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安全标准:氟化氢是一种高度有毒和腐蚀性的化学物质,因此其储存和使用需要有严格的安全标准。

例如,必须将氟化氢储存在密封的容器中,避免与空气、水分接触,避免与有机物混合等。

2. 环保标准:氟化氢对环境和生物有毒害作用,因此其使用需要符合环保标准。

例如,氟化氢的使用必须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不得排放未经过处理的氟化氢废水、废气等。

3. 产品质量标准:氟化氢的产品必须有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以保证其使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例如,氟化氢的产品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化学试剂标准。

4. 环境排放标准:氟化氢的生产和使用会产生一定的污染物,因此其排放必须符合环境排放标准。

例如,氟化氢的废气排放必须符合国家和地方的废气排放标准。

以上就是氟化氢的国标的主要内容,具体的国标可能会因为地区和情况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氟化氢排放限值

氟化氢排放限值

氟化氢排放限值
氟化氢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为了保
护环境和人民健康,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氟化氢排放限值标准。

在中国,氟化氢排放限值标准是由国家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

根据
《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1570-2015)规定,氟化氢的排放限值为0.5mg/m³。

这个标准适用于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氟化氢的排放
控制。

为了确保氟化氢排放限值的执行,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管理,对违反排放标准的企业进行处罚和整改。

其次,加强对氟化氢排放的监测和检测,确保企业排放的氟化氢浓度
符合标准。

此外,政府还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氟化氢排放控制技术,
减少氟化氢的排放量。

除了中国,其他国家也制定了相应的氟化氢排放限值标准。

例如,美
国环保局规定,氟化氢的排放限值为0.15mg/m³。

欧盟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不同国家的标准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为了保护环境和人民
健康。

总之,氟化氢是一种有毒有害气体,对人体和环境都有很大的危害。

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氟化氢排放限值标准,以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

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氟化氢排放限值的执行。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环境保护,减少氟化氢的排放,为保护地球做出自己的贡献。

氟化氢性质

氟化氢性质

氟化氢性质一、氟化氢的物理性质HF的熔点:-81-3.1℃;沸点:19.54℃,临界温度为188±3℃,临界压力为66.2±3.5kg/cm2;沸点升高常熟(E)1.9;冰点-83.55℃;每克分子HF的熔融热为4580.4J;溶解热19.01kJ/mol;生成热(气):-268.8KJ/mol,(液)-329.3 KJ/mol,结晶密度为温度(℃)-93.8 -97.2 -191 -273密度(g/cm3) 1.653 1.658 1.749 1.77液体HF无色易挥发。

在-74~4.2℃时,HF液体密度ρ可用下式计算:ρ=1.002-2.265×10-3t+3.125×10-6t2g/cm3,其值见下表:温度(℃)-60 -30 0 25密度(g/cm3) 1.1231 1.0735 1.0015 0.9546HF液体的介电常数:-73℃时为174.8,-70℃时为173.2,-42℃时为134.2,-27℃时为110.6,0℃时为83.6,据报道最低比电导率是1.4×10-5Ω-1·cm-1。

HF的蒸发热很低,是因为气态HF的缔合热较高。

在低压下,19.54℃时,液态HF变成简单气态HF,蒸发热等于32.66KJ/mol。

二、HF的化学性质氟化氢分子的氟氢键非常牢固。

液体HF有很大的活性,它能同自身以及与许多其它化合物结合。

HF有形成络合物的特性,因此,可与酸性氧化物、含氧酸及盐剧烈作用,生成络酸或络盐。

HF同许多氧化物和氢氧化物作用,生成水与氟化物。

HF可同任何含有氟元素以外的负元素或负基团结合、置换或反应,这取决于反应物或反应产物的耐熔性质与温度,它也同在电位序中氢以下的所有金属作用,除非它们形成耐熔氟化物的不溶解保护层,如铝和镁。

与铁,特别是与镍形成高度保护作用的氟化物薄膜。

铜在电位序中位于氢以下,当然在没用或氧化剂存在的情况下就没用作用,在有氧存在时,铜很快地被腐蚀。

氟化氢排放标准

氟化氢排放标准

氟化氢排放标准
氟化氢排放标准是指限制氟化氢在工业和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最大浓度和量的一系列规定。

根据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氟化氢排放标准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对于工业和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氟化氢废气,应设置合适的废气处理设备,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氟化氢排放量应按照规定的标准进行限制,并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排放量不超过国家要求的限制。

3. 对于氟化氢泄漏事故,应及时采取措施,妥善处置泄漏物质,并主动向相关部门报告,以避免可能带来的危害。

4. 对于违反氟化氢排放标准的企业和个人,应依照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以上即是氟化氢排放标准的基本要求。

企业和个人应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积极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安全。

化工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

化工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

化工行业生产经营规范条件化工行业准入条件包括生产标准、企业运营标准、工艺和装备标准、环保标准等。

具体到各个化工行业,由于每个子行业的生产技术、产品规格、设备、环境污染程度有所不同,因此各子行业的的准入标准不同。

在此列出电石行业和氟化氢行业准入标准予以参考:(一)电石行业准入标准生产企业布局根据资源、能源状况和市场需求情况,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要编制电石行业发展规划,引导本地区电石行业的发展,抑制盲目扩张。

1、在国务院、国家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其他需要特别保护的区域内,城市规划区边界外2公里以内,主要河流两岸、公路干路两侧,居民聚集区和其它严防污染的食品、药品、精密制造产品等企业周边1公里以内,不得新建电石生产装置。

2、新建或改扩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符合本地区电石行业发展规划。

鼓励新建电石装置与大型工业企业配套建设,以便做到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

在电石生产能力较大的地区,地方政府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建设区域性电石等高耗能、高污染工业生产区,做到集中生产,便于三废集中治理。

工艺与装备1、为满足节能环保和资源综合利用的要求,实现合理规模经济。

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单台炉容量≥25000KV A;中西部具有独立运行的小水电及矿产资源优势的国家确定的重点贫困地区,单台炉容量≥12500KV A。

2、新建电石生产装置必须采用密闭式电石炉或内燃式电石炉,鼓励炉气的综合利用;中西部小水电丰富地区、孤网运行的地区,可以采用内燃式电石炉。

3、现有生产能力1万吨(单台炉容量5000KV A)以下电石炉和敞开式电石炉必须依法淘汰;环保不达标的电石炉要立即停产改造,鼓励有条件的企业改造为密闭式电石炉;改造为内燃式电石炉的企业,排污必须达到国家环保要求。

4、新建电石装置要求采用先进成熟技术,保证电石炉的安全、稳定和长期运转。

具体要求如下:(1)采用先进的原料破碎、筛分、烘干设备,确保原料粒度、水分达到工艺要求;(2)采用自动配料、加料系统;(3)电极升降、压放、把持系统,必须采用先进的液压自动调节系统,使电极操作平稳,安全稳定可靠;(4)采用微机等先进的控制系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修订工业无水氟化氢国家标准编制说明(征求意见稿)一任务来源GB7746-1997《工业无水氟化氢》国家标准实施已近十年,随着工艺水平的不断进步,产品质量也不断提高。

目前国内外两大市场对氟化氢的需求大量增加,原来的国家标准已不适合现在的生产和使用要求,部分生产厂家提出对标准进行修订。

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已上报了修订标准的计划项目。

该标准由天津化工研究设计院、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福建永飞化工有限公司、浙江莹光化工有限公司、浙江三美化工有限公司、山东东岳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浙江鹰鹏化工有限公司共同起草,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负责技术归口。

二产品概况1 产品性质分子式:HF分子量:20.01无水氟化氢低温下为无色透明的液体,沸点19.4℃,熔点:-83.37℃,相对密度1.008(25℃/4℃)。

在常温下极易挥发成烟雾状。

它的化学性质极为活泼,能与碱、金属氧化物以及硅酸盐等反应,也可与有机物进行氟化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自由混合成氢氟酸,并激烈放热。

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对眼、耳、鼻、喉粘膜有强腐蚀作用,能腐蚀玻璃和破坏其它含硅物质,对人的牙齿及骨骼有严重腐蚀性并使之钙化。

2 产品用途无水氟化氢广泛应用于原子能、化工、石油等行业。

在化工生产中可用作烷基化、聚合、缩合、异构化等有机合成的催化剂,是制取元素氟、各种氟致冷剂、无机氟化物、各种有机氟化物的基本原料。

还用于开采某些矿床时腐蚀地层及稀土元素、放射性元素的提取。

在原子能工业和核武器生产中是制造六氟化铀的原料,也是生产火箭燃料和添加剂的原料。

可配制成各种用途的氢氟酸,用于石墨制造和玻璃刻蚀剂等。

3 生产工艺硫酸法将干燥后的莹石粉和硫酸按配比1:(1.2~1.3)混合,送入回转式反应炉内进行反应,炉内气相温度控制在(280±10)℃。

反应后的气体进入粗馏塔,除去大部分硫酸、水分和莹石粉,塔釜温度控制在(100~110)℃,塔顶温度为(35~40)℃。

粗氟化氢气体再经脱气塔冷凝为液态,塔釜温度控制在(20~23)℃,塔顶温度为(-8±1)℃,然后进入精馏塔精馏,塔釜温度控制在(30~40)℃,塔顶温度为(19.6±0.5)℃。

精制后制得无水氟化氢。

4 全国生产能力统计从相关报导上了解,目前国内大约有40余家企业生产或计划生产无水氟化氢,全国无水氟化氢装置总生产能力估计已接近60万t/a,以上数据还不包括已停产和在建项目的产量。

无水氟化氢生产能力在2000年后迅速发展,随着无水氟化氢后续氟化学品的大幅增长以及国际市场对无水氟化氢需求不断增加,预计今后几年,无水氟化氢发展速度还将持续。

三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1 编制原则1.1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1.2 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1.3有利于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经济效益;1.4 符合用户要求,保护消费者利益,促进对外贸易。

2 编制依据2.1俄罗斯标准ГОСТ 14022—1988《无水氟化氢技术条件》(俄文版)(见附表1);2.2 国家标准GB 7746-1997《工业无水氟化氢》(见附表1);2.3国内企业标准(见续附表1);2.4国内生产厂质量月报(见附表4);2.5编制过程中的验证数据(见附表5)。

四制标的简要过程全国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无机化工分会接到制标任务后,查阅了国内外标准及有关技术资料,并向生产、使用单位发函,进行调查并广泛征求对修标的意见,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文献小结。

2006年3月,在天津召开了制定标准工作方案会,会上对国内外标准、产品分类、指标和试验方法进行了认真地分析。

确定了工业无水氟化氢国家标准的指标项目和试验方法等内容,提出了工作方案。

会后各有关单位根据工作方案的安排进行了试验工作,并对本厂产品进行了质量考核。

2007年5月由负责起草单位提出了标准征求意见稿(草案)、编制说明及其附件,寄给委员和生产厂征求意见。

五标准内容的确定1 关于采用国外先进国家标准目前收集到的国外标准为俄罗斯国家标准ГОСТ14022—1988《无水氟化氢技术条件》,JIS K 1405-1995《氢氟酸》。

国际标准ISO 3137-1974《工业用无水氟化氢-采样》,ISO 3138-1974《工业用无水氟化氢-不挥发酸含量的测定-容量法》,ISO 3699-1976《工业用无水氟化氢-水含量的测定-卡尔费休法》,ISO 3700-1980《工业用无水氟化氢-水含量测定-电导法》,ISO 3701-1976《工业用无水氟化氢-六氟硅酸含量测定-还原硅钼酸盐光度法》,ISO 3702-1976《工业用无水氟化氢-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碘量法》,以上国际标准已于2001年作废,本次修订不作为采标依据,只作为参考使用。

还收集到了一些国内企业在网上公布的产品指标(各企业产品指标对比见附表)。

表中列出了一些生产厂家在网上公布的产品规格,所列出的这些企业的指标都是高于原国家标准的,一些执行原国家标准的企业指标没有列入。

俄罗斯标准规定了A、Б两类指标,A类产品用于制取含氟试剂和特纯物质及某些有机物,Б类产品用于制取冷冻剂,应用于有机和无机合成等方面。

日本标准中规定了无水氟化氢的指标要求,只设置了一个等级。

原国家标准优等品等同于俄罗斯标准的A类,一等品等同于俄罗斯标准的Б类,并根据生产实际和用户需要设置了合格品指标。

对比俄罗斯标准和日本标准,俄罗斯标准中主含量的要求优于日本标准,日本标准中水分要求优于俄罗斯标准,其它指标均低于俄罗斯标准的要求。

从附表1可以看出许多企业实际生产产品质量已高出1997年国家标准的优等品。

综上所述,国外标准中俄罗斯标准更为先进,本次修订标准修改采用俄罗斯标准ГОСТ14022—1988《无水氟化氢技术条件》。

2 指标项目的确定俄罗斯标准、日本标准及我国标准设置的指标项目相同,都设置了氟化氢含量、水分、二氧化硫含量、硫酸含量及氟硅酸含量五项指标。

从收集到的国内一些企业的技术指标来看,除了有一家增设了砷含量指标,其它厂家都设置了以上五项指标。

原国家标准设置了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三个等级,有的企业标准在原国家标准三个等级的基础上又增加一类特优品,特优品的各项指标比国标的优等品都有所提高。

1997年的国家标准设置的指标项目能够满足大多数用户的要求,本次修订标准保持1997年国家指标项目不变。

3 类别的确定由于电子信息产业的快速发展,使电子级氢氟酸需求不断上涨,无水氟化氢作为生产电子级氢氟酸的原料,用户对无水氟化氢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目前国内生产实际情况,本次修订国家标准将无水氟化氢的要求分为了两类,Ⅰ类主要用于生产电子级氢氟酸的原料,Ⅱ类主要用于制取氟化物、氟卤烷烃和试剂氢氟酸及其他含氟产品。

4 指标参数的确定4.1 氟化氢含量俄罗斯国标准Α类指标为不小于99.95%,Б类指标为不小于99.90%。

1997年国家标准的优等品为不小于99.95%,一等品为不小于99.90%,合格品为不小于99.70%。

国内和国外用户对产品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使氟化氢的各杂质含量都所有降低,氟化氢含量随之提高,由于氟化氢含量的测定使用的是差减法,因此本次修订根据各级别杂质含量,Ⅰ类氟化氢含量规定为不小于99.98%,Ⅱ类氟化氢含量优等品调整为不小于99.96%,一等品和合格品保持原国家标准不变。

4.2 水分俄罗斯国标准Α类指标为不大于0.03%,Б类指标为不大于0.06%。

1997年国家标准的优等品不大于0.03%,一等品不大于0.06%,合格品不大于0.10%。

目前国内用户对水分的要求都比较低,各企业标准水分指标控制在0.003%~0.10%之间。

本次修订标准,根据用户意见确定水分指标Ⅰ类为不大于0.005%,Ⅱ类优等品不大于为0.01%,一等品不大于0.03%,合格品不大于0.05%。

4.3 二氧化硫含量俄罗斯国标准Α类指标为不大于0.007%,Б类指标为不大于0.015%。

1997年国家标准的优等品不大于0.007%,一等品不大于0.015%,合格品不大于0.030%。

随着国内工艺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产品中二氧化硫含量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各企业标准控制在0.0005%~0.030%之间。

本次修订标准,根据用户要求将二氧化硫含量指标作适当调整,Ⅰ类产品确定为不大于0.003%,Ⅱ类产品优等品调整为不大于0.005%,一等品调整为不大于0.010%,合格品未作修改。

4.4 不挥发酸含量不挥发酸是指氟化氢中含有的硫酸。

莹石粉加硫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中会混入一部分的硫酸,可以通过粗馏和精馏除去。

俄罗斯国标准Α类指标为不大于0.005%,Б类指标为不大于0.020%。

1997年国家标准的优等品指标控制在不大于0.005%,一等品不大于0.020%,合格品不大于0.050%,目前国内产品质量逐步提高,各企业标准控制在0.0005%~0.050%之间。

本次修订标准,Ⅰ类产品规定为不大于0.005%,Ⅱ类产品优等品和合格品未作修改,一等品调整为不大于0.010%。

4.5 氟硅酸含量由于氟硅酸为挥发酸,在生产氟化氢气体时,会挥发而混入氟化氢气体中。

俄罗斯国标准Α类指标为不大于0.010%,Б类指标为不大于0.020%。

1997年国家标准优等品指标控制在不大于0.010%,一等品不大于0.020%,合格品不大于0.050%,各企业标准控制在0.004%~0.050%之间,本次修订标准,确定Ⅰ类产品为不大于0.005%,Ⅱ类产品指标调整为优等品不大于0.008%,一等品不大于0.015%,合格品未作修改。

5 试验方法的确定各企业标准试验方法对比见附表2。

5.1 氟化氢含量的测定俄罗斯标准、日本标准和我国国家标准均使用差减法进行测定,本次修订氟化氢含量的测定方法不作修改。

5.2 水分的测定无水氟化氢中水分的测定有两种方法,分别是电导分析法和卡尔费休法。

俄罗斯标准规定的是电导分析法,使用平滑的铂丝作电极,电极间距为120mm,电导池为封闭流动式。

国际标准中的电导法使用重新镀铂的浸渍管式铂电极,电导池为敞开式。

卡尔费休法直接称取适量无水氟化氢,电流计指示终点。

日本标准的电导法使用平滑铂电极,电导池为封闭式。

卡尔费休法规定称取约200mL试样,在水浴上蒸至(2~3)mL后进行测定,终点观察采用目视法。

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电导分析法进行测定,使用的电极为光滑的棒状金或铂电极,电极间距为100mm,电导池为封闭流动式。

国际标准中规定的卡尔费休法测定范围是0.1%~0.5%,我国产品水分一般都小于0.05%,卡尔费休法不适用,本次修订水分的测定还使用电导法。

5.3 二氧化硫含量的测定俄罗斯标准与我国国家标准一致,使用返滴定碘量法进行测定,日本标准中规定使用直接滴定碘量法进行测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