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电导率仪的使用

合集下载

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和电导率仪工作原理(图文参照)

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和电导率仪工作原理(图文参照)

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和电导率仪工作原理一.电导率仪的概念电导率:水的导电性即水的电阻的倒数,通常用它来表示水的纯净度。

电导率是物体传导电流的能力。

电导率测量仪的测量原理是将两块平行的极板,放到被测溶液中,在极板的两端加上一定的电势(通常为正弦波电压),然后测量极板间流过的电流。

根据欧姆定律,电导率(G)--电阻(R)的倒数,是由电压和电流决定的。

二.电导率仪的单位电导的基本单位是西门子(S),原来被称为姆欧,取电阻单位欧姆倒数之意。

因为电导池的几何形状影响电导率值,所以标准的测量中用单位S/cm来表示电导率,以补偿各种电极尺寸造成的差别。

单位电导率(C)简单的说是所测电导(G)与电导池常数(L/A)的乘积.这里的L为两块极板之间的液柱长度,A为极板的面积。

=ρl=l/σ(1)定义或解释电阻率的倒数为电导率。

σ=1/ρ ;(2)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导率的单位是西门子/米,其它单位有:s/cm,us/cm。

1S/m=0.01s/cm=10000us/cm;(3)说明电导率的物理意义是表示物质导电的性能。

电导率越大则导电性能越强,反之越小。

三.电导率的测量原理引起离子在被测溶液中运动的电场是由与溶液直接接触的二个电极产生的。

此对测量电极必须由抗化学腐蚀的材料制成。

实际中经常用到的材料有钛等。

由二个电极组成的测量电极被称为尔劳施(Kohlrausch)电极。

电导率的测量需要弄清两方面。

一个是溶液的电导,另一个是溶液中1/A的几何关系,电导可以通过电流、电压的测量得到。

这一测量原理在当今直接显示测量仪表中得到应用。

而K= L /AA——测量电极的有效极板L——两极板的距离这一值则被称为电极常数。

在电极间存在均匀电场的情况下,电极常数可以通过几何尺寸算出。

当两个面积为1cm2的方形极板,之间相隔1 cm组成电极时,此电极的常数K=1cm-1。

如果用此对电极测得电导值G=1000μS,则被测溶液的电导率K=1000μS/ cm。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电导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电导率的仪器,广泛应用于环境监测、水质检测、化学实验等领域。

为了确保电导率仪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制定本操作规程,以指导操作人员正确使用电导率仪。

二、仪器准备1. 检查仪器和附件是否完好无损。

2. 确保电导率仪已经校准并在有效期内。

3. 检查电导率仪电池电量,如低电量应及时更换。

三、操作步骤1. 打开电导率仪电源,并等待其启动。

2. 按照仪器说明书,将电导率测量电极插入待测溶液中。

3. 等待电导率仪稳定测量结果,通常需要几秒钟。

4. 记录测量结果,并按需求进行单位换算。

5. 重复上述步骤,对其他待测溶液进行测量。

四、注意事项1. 使用电导率仪前,应先了解待测溶液的特性,并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电导率测量电极。

2. 操作人员应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和护目镜。

3. 保持电导率测量电极的清洁和干燥,避免污染和损坏。

4. 避免将电导率仪暴露在高温、潮湿或者腐蚀性环境中。

5. 使用完毕后,及时关闭电导率仪电源,并将电导率测量电极清洗干净。

五、常见故障排除1. 仪器无法启动:检查电池电量是否充足,如电池电量不足应及时更换。

2. 测量结果不许确:检查电导率测量电极是否干净,如有污染应进行清洗或者更换。

3. 仪器显示异常:尝试重新启动电导率仪,如问题仍未解决,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六、维护保养1. 定期检查电导率仪的外观和连接线是否损坏,如有损坏应及时更换。

2. 定期清洁电导率测量电极,使用纯净水或者适当的清洗液进行清洗。

3. 定期校准电导率仪,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定期更换电导率测量电极,根据使用频率和仪器要求进行更换。

七、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应熟悉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2. 在操作过程中,避免将电导率仪暴露在火源、高温或者潮湿环境中。

3. 避免将电导率仪接触到腐蚀性溶液或者物质。

4. 在操作过程中,如发现异常情况或者故障,应即将住手使用并联系维修人员。

实验二: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二: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

电导率的测定及其应用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2. 测定KCl 水溶液的电导率,并求算它的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3. 用电导法测量醋酸在水溶液中的解离平衡常数K 。

二、实验原理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通常用电导G 表示,其单位是西门子,用符号S 表示。

如将电解质溶液中放入两平行电极之间,电极间距离为l ,电极面积为A ,则电导可以表示为:AG kl =k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单位为S.m -1,l/A :电导池常数,单位为m -1,电导率的值与温度、浓度、溶液组成及电解质的种类有关。

在研究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时,常用摩尔电导率Λm 来表示,其单位为S.m 2.mol -1。

Λm 与电导率k 和溶液浓度c 的关系如下所示:m kcΛ=2. 摩尔电导率Λm 随着浓度的降低而增加。

对强电解质而言,其变化规律可以用科尔劳斯(Kohlrausch )经验式表示:m m ∞Λ=Λ-m∞Λ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

在一定温度下,对特定的电解质和溶剂来说,A 为一常数。

因此,将摩尔电导率Λm将直线外推与纵坐标的交点即为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Λ。

3. 在弱电解质的稀薄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很低,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忽略。

因此,在浓度c 时的解离度α等于摩尔电导率Λm 和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Λ之比,即用下式表示:mmα∞Λ=Λ在一定温度下,对于AB 型弱电解质在水中电离达到平衡时有如下关系:AB ≒A ++ B —开始 c 0 0平衡时 c(1-α) c α c α 该反应的解离平衡常数K 与解离度α有如下关系:2221()11()mm m m m m m mc c K c K αα∞∞∞∞Λ==-ΛΛ-ΛΛ=+ΛΛΛ由此可以看出,如果测得一系列不同浓度AB 型溶液的摩尔电导率Λm ,然后以1/Λm 对c Λm 作图可得到一条直线,其斜率为21()m K ∞Λ 如果知道无限稀释摩尔电导率m∞Λ的数据,即可求得解离平衡常数K 。

实验2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实验2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

实验二 电导法测定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一、实验目的1. 掌握电导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2. 学会使用 DDS-11A 型电导率仪,测定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常数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AB 型(如HAc )弱电解质在溶液中的电离达到平衡时,HAc= H + + Ac - c(1-αc )cαccαc其电离平衡常数(K c )与浓度(c )、电离度(αc )之间有如下的关系:cc cc K αα-=12(1)在一定温度下K c 是常数,因此可以通过测定AB 型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时的αc ,代入上式就可以求出K c 。

醋酸溶液的电离度可用电导法测定,溶液的电导用电导率仪测定。

测定溶液的电导,要将被测溶液注入电导池中,如图1所示。

图1 浸入式电导池若两电极间距离为l ,电极的面积为A ,则溶液电导G 为:G=КA/1式中:К为电导率。

电解质溶液的电导率不仅与温度有关,还与溶液的浓度有关。

因此常用摩尔电导m λ来衡量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

m λ与К之间的关系为:m λ=10-3К/c式中m λ的单位是S·m 2·mol -1,К的单位为S·m -1,c 的单位为mol·dm -3。

对于弱电解质,电离度αc 等于浓度为c 时的摩尔电导(m λ)和溶液在无限稀释时的摩尔电导(∞m λ )之比,即:∞=mmc λλα (2)将式(2)代入式(1):)(2m m m m cc c K λλλλ-=∞∞ cm κλ=∞∞-⋅=m c m c K cK λκλκ2)(以κ对κc 作图应为一直线,其斜率为2)(∞m c K λ ,截距为)(∞m c K λ ,根据斜率和截距可算出 K c 和∞m λ 。

三、仪器及试剂仪器:恒温装置 1套,DDS-11A 型电导率仪,电导电极,移液管(25 ml 、5 ml 和 1 ml 各 1支),容量瓶(50 ml 5只),250 ml 烧杯1只,洗耳球1只。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电导率仪是一种常用的测试仪器,用于测量溶液中的电导率,从而判断溶液中的溶质浓度和纯度。

正确操作电导率仪对于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导率仪的操作规程,包括仪器的准备、使用方法、数据记录和仪器的维护等。

一、仪器准备:1.1 清洁仪器表面:使用干净的软布轻轻擦拭电导率仪的表面,确保仪器表面干净无尘。

1.2 校准仪器: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仪器的校准操作,确保仪器的准确性。

1.3 检查电极:检查电导率仪的电极是否完好无损,如果发现损坏或者脏污的电极,需要进行更换或者清洁。

二、使用方法:2.1 准备样品:根据需要测试的溶液,准备好样品。

确保样品充分搅拌均匀,以获得准确的测试结果。

2.2 连接电极:将电极插入样品中,确保电极与样品充分接触,避免气泡的产生。

2.3 开始测试:按下仪器上的测试按钮,等待一段时间,直到仪器显示出稳定的电导率数值。

记录下测试结果。

三、数据记录:3.1 标记样品信息:在记录表格或者实验笔记本上,标记样品的名称、测量时间和其他相关信息。

3.2 记录测试数值:将仪器显示的电导率数值记录在记录表格中,确保准确无误。

3.3 多次重复测试:对于重要的实验,建议进行多次重复测试,以获得更加可靠的结果。

将每次测试的数据都记录下来,进行比较和分析。

四、仪器维护:4.1 清洁电极:测试结束后,将电极取出,用纯净水冲洗干净,然后用软布轻轻擦干。

避免使用有机溶剂或者刷子清洁电极,以免损坏电极。

4.2 存放仪器:将电导率仪放置在干燥、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

在长时间不使用时,建议将仪器放置在密封的盒子中,以防尘和湿气进入仪器。

4.3 定期维护:根据仪器的说明书,进行定期的维护工作,包括更换电极、校准仪器等。

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五、安全注意事项:5.1 避免触电:在使用电导率仪时,避免将手指接触到电极或者其他带电部分,以免触电。

5.2 防止溶液溅出:在连接电极或者进行测试时,注意避免溶液溅出,以免对身体或者周围环境造成伤害。

电导率操作规程

电导率操作规程

电导率操作规程引言概述:电导率是衡量溶液中离子浓度的重要指标,广泛应用于水质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为了保证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需要遵守一定的操作规程。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导率操作规程的五个部分,包括:准备工作、仪器使用、样品处理、测量操作和数据处理。

一、准备工作:1.1 校准仪器:在进行电导率测量之前,首先需要校准电导率仪器。

选择一种标准溶液(如KCl溶液),根据仪器的说明书,将仪器调至标准模式,并将电导率仪器的电极浸入标准溶液中进行校准。

校准时应注意仪器的温度补偿设置,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2 清洁电极:电极是电导率测量的核心部件,因此在使用前应确保电极的清洁。

用纯水清洗电极表面,避免任何杂质的残留。

可以使用软布轻轻擦拭电极,但切勿使用任何化学溶剂或刷子,以免损坏电极。

1.3 环境条件:电导率测量对环境条件有一定的要求。

在进行测量前,应确保实验室或测量场所的温度稳定,并避免任何可能影响测量结果的干扰因素,如电磁辐射、振动等。

二、仪器使用:2.1 打开电导率仪器:按照仪器的使用说明,正确打开电导率仪器,并等待一段时间,使仪器的温度稳定。

2.2 插入电极:将清洁的电极插入电导率仪器的电极插孔中,并确保与仪器的连接牢固。

2.3 设置参数:根据需要,设置测量参数,如温度补偿、测量范围等。

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参数设置,以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三、样品处理:3.1 样品采集:根据实验要求,正确采集样品并避免任何污染。

应注意样品的保存条件,避免样品的变质和氧化。

3.2 样品准备:根据样品的性质,进行必要的处理。

如有固体样品,可使用纯水溶解并搅拌均匀;如有气体样品,需进行适当的稀释。

3.3 样品温度:样品的温度对电导率测量结果有影响,因此在测量前应将样品温度稳定在一定范围内。

可以使用恒温水浴或温度控制器等设备来控制样品的温度。

四、测量操作:4.1 浸入样品:将电极浸入样品中,确保电极与样品充分接触,并避免电极与容器壁接触,以免产生误差。

dds-11a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dds-11a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dds-11a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dds-11a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一、仪器介绍
dds-11a电导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电导率的仪器,可用于水质分析、工业生产和实验研究等领域。

它采用数字显示,操作简便,精确度高。

二、操作步骤
1. 打开电源开关,待仪器显示屏亮起。

2. 调节仪器的零位:在无任何电极插入时,按下"零位校正"按钮,待仪器显示零值后松开按钮。

3. 插入电极:将电极插入待测液体中,并轻轻晃动电极,使其与液体充分接触。

4. 读取测量值:待液体测量稳定后,可直接从仪器显示屏上读取电导率值。

三、注意事项
1. 使用前应检查仪器电极是否干净以及连接是否松动。

2. 使用时避免电极与金属接触,以防干扰测量结果。

3. 测量结束后应将电极清洗干净并放置在指定存放盒中。

四、维护保养
1.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准确度和稳定性。

2. 保持仪器干燥和清洁,并避免受潮或污染。

3. 仪器长时间不用时应存放在防尘、防潮的环境中。

通过遵守以上操作规程,可以保证dds-11a电导率仪的正常使用,并获得准确可靠的测量结果。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

电导率仪操作规程一、引言电导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溶液中电导率的仪器,广泛应用于化学、环境、生物等领域。

为确保电导率仪的正确操作和准确测量结果,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仪器准备1. 确保电导率仪处于稳定的工作环境,避免阳光直射、强磁场和振动等干扰因素。

2. 检查电导率仪的电源线是否连接稳固,插头是否正常。

3. 检查电导率仪的电极是否清洁,如有污垢应先清洗干净。

三、样品准备1. 根据实验要求准备待测样品,确保样品充分搅拌均匀。

2. 根据样品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电导率仪电极,如有需要,可校准电极。

四、仪器操作1. 打开电导率仪的电源开关,待仪器启动完成后,进入测量模式。

2. 将待测样品倒入电导率仪的测量池中,确保液面平稳。

3. 将电导率仪的电极插入样品中,确保电极完全浸入样品中。

4. 等待一段时间,直到电导率仪稳定显示测量结果。

5. 记录测量结果,并根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

五、仪器维护1. 测量结束后,将电导率仪的电极取出,用纯水清洗干净,避免污染下次测量。

2. 定期检查电导率仪的电极是否损坏或老化,如有需要及时更换。

3. 定期校准电导率仪,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 定期清洁电导率仪的外壳,保持仪器的整洁。

六、安全注意事项1. 在操作电导率仪时,应穿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实验手套、护目镜等。

2. 使用电导率仪时,应注意避免将电极接触到金属物体,以免造成短路或损坏电极。

3. 在测量高浓度溶液时,应注意防止溅出,避免对人体造成伤害。

4. 使用电导率仪时,应遵循仪器的安全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七、故障排除1. 若电导率仪显示异常或测量结果不准确,首先检查电极是否干净,如有需要,可进行清洗或更换电极。

2. 若仪器仍无法正常工作,应联系维修人员进行检修。

八、总结本操作规程详细介绍了电导率仪的操作流程及维护要点,通过正确操作和维护,可以确保电导率仪的正常工作并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在使用电导率仪时,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安全注意事项,确保人身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实验原理
电导率仪的测量原理:
在电解质的溶液中,带电的离子在电场的影响下,产生移动而传 递电子,因此具有导电作用,而且离子浓度与溶液的导电能力成正比。 其导电能力的强弱称为电导度S。单位面积,单位距离上其导电能力的 强弱称为电导率G。该指标常用于推测水中离子的总浓度或含盐量。
电导度S的单位为 S(西门子) 1S = 1000ms
电源插座
开关
四、实验步骤
1、装配仪器(电源线先接仪器再接插头)。 2、开机预热5分钟。 3、测量 (1)测量溶液温度,调整仪器的“温度”至溶液温度数值。 (2)调整“常数”与电极上的电极常数一致。 (3)待测水样润洗烧杯3次。 (4)蒸馏水冲洗电极,然后滤纸吸干,再用被测溶液润洗一次,降低
电极架,使电极垂直悬空于溶液中(溶液要完全没过测量部位),搅 拌溶液,使溶液均匀,读出溶液的电导率值。 4、测量其他水样。 5、关闭电源,蒸馏水冲洗电极后按上电极帽,仪器各部分拆卸归位 (电源线先拔下电源插头)。
1mS = 1000μS
因为
G = S•L/A L:长度,cm
A:表面积,cm2
电导率G的单位为 S/cm 或 m S/cm 或 μS/cm
补充:对于一个电极而言,电极面积A与间距L都是固定不变的,故是个 常数,称电极常数.
电导率仪的用途:
DDS-307型电导率仪是实验室电导率测量仪表,它除能测定一般液 体的电导率外,且能满足测量高纯水的电导率的需要。仪器有0~10mV 讯号输出,可接自动电子电位差计进行连续记录。主要用于自来水化 验、工业废水检测以及土壤含盐量测定等工作。 电厂-水处理; 水厂和污水厂-废水处理; 造纸-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化工炼油-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冶金和采矿-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食品和饮料-生产过程/废水处理; 医药行业-生物反应和发酵/废水处理; 半导体-生产过程/废水处理/高纯水生产。
实验二电导率仪的使用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电导率仪的使用方法 比较不同水样的电导率的区别
二、实验仪器与药品:
电导率仪(DDS-11A)、DJS-1电导电极(铂黑)、电极架、 导线
温度计 水样(蒸馏水、自来水、湖水)
在铂电极应用中,铂表面往往先作电镀处理,生成一种黑色“铂绒”, 以增加活性和表面积,故称铂黑电极。铂黑可增加电极反应速率,加速 达到平衡;多孔的铂黑增加了电极的表面积,使电流密度减小,使极化 效应变小,电容干扰也降低。
1
2
3
平均值
蒸馏水
自来水
湖水
注意事项: 冲洗高纯水被盛入容器后应迅速测量,否则电导率降低很快,
因为空气中的 溶入水里变成碳酸根离子 。 盛被测溶液的容器必须清洁,无离子玷污。
电导极
把电极插头上的对 准插座的突起
对齐后插入,听到“咔哒 ”表明连接好
安装电源线,打开开关预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