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的人生情感经历.

合集下载

徐志摩故事

徐志摩故事

徐志摩故事说起徐志摩,那可真是民国时期的一朵奇葩,不仅因为他是大才子,更因为他那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人听了都忍不住感叹一句:“真是个情种啊!”徐志摩,浙江海宁人,出身富贵,家里有钱有势,但他可不是个只会吃喝玩乐的公子哥。

他打小就聪明,读书也厉害,古文、英文样样精通,简直就是学霸级别的存在。

后来,他去了上海、天津、北京的好多大学深造,还拜了梁启超为师,这学问和见识,自然是没得说。

但说到徐志摩,就不得不提他的三段感情。

第一段,是他父母包办的婚姻,对象是张幼仪。

张幼仪也是个知书达理的女子,可惜徐志摩对她就是不来电,总觉得她少了那么点“灵魂”上的共鸣。

徐志摩为了追求真爱,不惜和张幼仪离婚,哪怕当时她已经怀了孕。

这事儿在当时可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徐志摩也因此背上了“渣男”的骂名。

但徐志摩可不在乎这些,他的心里只有他的“灵魂伴侣”——林徽因。

林徽因也是个才女,长得又漂亮,徐志摩对她一见钟情,为了追求她,不惜和张幼仪离婚。

但可惜,林徽因最终还是选择了梁思成,徐志摩的这段感情也就无疾而终了。

不过,徐志摩可不是那种轻易放弃的人。

在和林徽因的感情受挫后,他又遇到了陆小曼。

陆小曼也是个了不得的女子,出身官宦之家,不仅长得美,还多才多艺,能弹琴作画,会说英语法语。

徐志摩对她一见钟情,两人不顾世俗的眼光,勇敢地走到了一起。

虽然他们的婚姻生活充满了争吵和矛盾,但徐志摩对陆小曼的爱却是真挚的。

徐志摩的一生,可以说都在为爱奔波。

他为了追求真爱,不惜放弃一切,哪怕是家庭、名誉、甚至生命。

他的爱情故事虽然充满了坎坷和遗憾,但也正是这些经历,让他成为了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血有肉的人。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徐志摩”,都渴望遇到那个能让我们心动、能让我们不顾一切去爱的人。

但现实往往比小说更残酷,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挫折和困难。

但只要我们坚持自己的信念,勇敢地去追求真爱,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找到那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灵魂伴侣”。

徐志摩虽然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爱情故事却永远留在了人们的心中。

徐志摩生平感情经历介绍

徐志摩生平感情经历介绍
生平背景
徐志摩, 1897年1月15日出生于 浙江省海宁市硖石镇。其父是当地 有名的富商徐申如。徐志摩是徐家 的长孙独子,自小过着舒适优裕的 公子哥的生活。沈钧儒是徐志摩的 表叔,金庸是徐志摩的姑表弟,琼 瑶是徐志摩的表外甥女。 徐志摩原名章垿,字槱森,留 学英国时改名志摩,中国著名新月 派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诗社成 员,倡导新诗格律,对中国新诗的 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创作丰 富,成绩斐然,被林语堂称为“情 才”和“奇才”。
“你的美丽和智慧不是借来的,是上帝 给你的馈赠,不是让你拥有一天、一年, 而是伴随终生,你因此放射出光辉。” ——泰戈尔称赞林徽因
1921年秋天,当徐志摩第一眼见到林徽因时, 他就被这个才华横溢,落落大方,冰雪聪明, 孤高傲气的才女加美女所深深着迷,苦苦地追 求林徽因。徐志摩认为他有幸而找到了他的" 唯一之灵魂伴侣",他深切地感到这才是他理 想中的爱情。24年来,徐志摩第一次感觉到什 么是爱。徐志摩激动、兴奋、欢喜,这些情感 他无以言表,只能寄情于诗。徐志摩写下了很 多唯美而情意绵绵的情诗送给林徽因,林徽因 也被徐志摩的才华所吸引。俩人确立了恋爱关 系。从那以后,徐志摩迷上了诗歌创作。
“天才横死,损失的 是中国文学!” ——胡 适
纪念徐志摩——张幼仪
张幼仪离婚后,从家庭走向了社会,成 立了云裳女子服装公司,创建了上海女 子银行,成为当时金融界的知名人士。 独自抚养儿子长大,以女儿的身份侍奉 徐志摩的父母,整理了在台湾出版的 《徐志摩全集》 。
灵魂伴侣——陆小曼
灵魂伴侣——陆小曼
陆小曼同样出生于富贵家庭,父亲是晚 清进士,后到日本留学,是日本名相伊 藤博文的得意弟子。其母亲也是一大户 人家女子。陆小曼天资聪颖,15岁被送 到法国留学,16岁就已是学校小明星。 她弹得一手好钢琴,擅长油画,温文尔 雅,多才多艺且精通英法两国语言,时 任外交部翻译员。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通用10篇)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通用10篇)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通用10篇)徐志摩的爱情故事篇1民国年间的诗人徐志摩(1896—1931),他的恋爱史和婚变比他的文学作品更轰动于世。

徐志摩出身于浙江一家大富人家,留学英国,他的原配夫人叫张幼仪。

张幼仪端庄善良,具有中国传统的妇女美德,尊重丈夫,孝敬公婆,贤淑稳重,善操持家务。

婚后生了一个儿子,能相夫教子。

徐志摩的父母疼爱自己的儿子和媳妇,又非常高兴有了孙子。

所以父母在经济上是不遗余力地支持他们的。

婚后,徐志摩店铺。

1921年徐志摩在英国留学期间,遇到了一位才貌出色的女留学生叫林徽音,他一见钟情,忘记了自己是已经为人之夫和为人之父了。

徐志摩虽然很有才华,也很有钱,但是林徽音鉴于他已有家室,虽然和他交往频繁,并没有答应他的追求。

徐志摩回到家里,开始对自己的妻子表示了公开的嫌弃,说张幼仪是“乡下土包子”,“我要离婚!”张幼仪还是默默地为丈夫洗衣服、做饭伺候丈夫。

当时张幼仪是公公婆婆送她去英国陪读的。

两岁的儿子留在家乡由爷爷奶奶照看。

21岁的张幼仪已经又怀有身孕了,可是徐志摩狠心地说:“你去打胎。

”张说:“打胎很危险啊,有人会因打胎而死掉的。

”徐志摩却冷漠地说:“坐火车肇事还会死人的,难道你就不坐火车了吗?”更有甚者,几天之后,徐志摩不声不响地离家出走了,可怜的年轻孕妇,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语言又不通,她痛苦地想自杀,但是后来想起了《孝经》上的话“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于是打断了自杀的念头,是孔老夫子的话救了她的命。

她重新思考人生。

她煎熬痛苦若干天以后,开始求救于在法国留学的二哥和在德国留学的七弟。

兄弟们都向张幼仪伸出了援助的手,劝她千万不要打胎,生出了孩子,兄弟愿收养。

得到手足的帮助鼓励,张幼仪在德国生了第二个儿子。

后来徐志摩又来逼她离婚。

他们在一个朋友家里见面,张幼仪说:“你要离婚,等禀告父母批准才办。

”徐志摩用狠硬的态度说“不行!我没时间等!你一定要现在签字!”张幼仪见他如此无情,对第二个儿子的出生也毫不理会,知道无法挽回,被迫签字离婚。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篇一:徐志摩的爱情故事】众所周知,与、、、等四位名媛的感情纠葛当年曾轰动一时,至今仍让人。

让我们先看一则1931年11月20日《北平晨报》的报道吧:“19日午后2时,中国航空公司飞机由京飞平,飞行至济南城南三十里党家庄,因天雨雾大,误触开山山顶,当即坠落山下。

本报记者亲往调查,见机身全焚毁,仅余空架。

乘客一人,司机二人,全被烧死,血肉焦黑,莫可辨认......”这则报道中的乘客就是徐志摩。

再看一看当时有四个女人在闻知讯息时的反应吧:当噩耗传到妻子陆小曼耳中时,她感到“天垮了,地陷了,世界进入一片黑暗。

”林徽因在得知消息后,两眼发黑,双腿一下软了下来。

她和丈夫流着泪,编了个小花圈,中间嵌着志摩的照片,敬悼于徐志摩的灵前。

前妻张幼仪在听到噩耗时,她对儿子徐积锴说:“你爸爸上天了,快随你舅舅去接灵吧!”而凌叔华呢,这位与徐志摩的感情似乎一直处于地下状态的才女当然也是没能忘怀徐志摩。

她在《志摩真的不回来了吗》文中说道:“志摩,你真的死了吗?谁会相像你这样一个有生气的人会死了的?得到这消息时,我就不信,可是问了几处,都答说是真的,回电已证明了。

可是我仍然不相信,我骗自己说:‘也许这孩子觉得日子太平凡了,存心弄点玄虚来吓一吓他的朋友吧!再说,他哪里像会死的人呢?’”“我就不信,志摩,像你这样一个人肯在这时候撇下我们走了的。

平空飞落下来,解脱得这般轻灵,直像一朵红山棉辞了枝杈,这在死的各色方法中,也许你会选择这一个,可是,不该是这时候!莫非你(我在骗不过自己时,也曾这样胡想)在云端里真的遇到了上帝,那个我们不肯承认他是万能主宰的慈善光棍,他要拉你回去,你却因为不忍甩下我们这群等待屠宰的羔羊,凡心一动,像久米仙人那样跌落下来了?我猜对了吧,志摩?”在同一时间里,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凌叔华这四个女人,一个是始为道义终被抛弃的原配,一个是追求经年苦恋未果的爱人,一个是爱炽生怨悲胜于欢的妻子,一个是朦胧暧昧抑或隐秘的红颜,都在为徐志摩“唱悲伤的歌”,为何如此?只为徐志摩曾经有过的深情,他是“爱”,是“暖”,是“希望”,是“人间四月天”!值得一说的是,这四个女人都非。

解析徐志摩的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诗

解析徐志摩的爱情 徐志摩的爱情诗

解析徐志摩的爱情徐志摩的爱情诗解析徐志摩的爱情(一)徐志摩的爱情观分析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这是徐志摩回复恩师梁启超的信中的一句话,从中可以看出他把爱情甚至生活太过于诗化了,他总将一切都想像得太过于完美。

而且是个很随性的人,感性判断占性格的多数! 1915年夏,徐志摩与张幼仪因“媒妁之命,受之于父母”结合在一起,1918年生育一子阿欢,之后徐志摩离家而去了英国。

1920年,张幼仪到英国与徐志摩在一起生活,1922年张幼仪再次怀孕,而在此期间徐志摩已于林徽因相识,徐志摩被林徽因的才华与美丽所吸引不惜与张幼仪离婚,张幼仪毅然同意离婚,此时小儿子彼得正嗷嗷待乳。

然而正当徐志摩以为可以顺其自然和林徽因在一起时,林徽因却选择了离开,不知是为反对婚姻包办制度还是为了表白真心,徐志摩竟将自己与张幼仪的离婚以通告的形式广而告之,但终究还是没有结果。

不久后,徐志摩回到北京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三个女人陆小曼,陆小曼已结婚,丈夫是当时在政坛享有一定名望的王庚,王庚因公务常住于哈尔滨,而陆小曼则喜欢住在北京。

一次偶然的机会,两人相识,初见陆小曼,徐志摩便被这个少妇所倾倒,而陆小曼也被眼前这个唯一能读懂她的心的男人所震惊。

一个才子,一个佳人,不久就摩擦出了爱情火花。

经过复杂的纠葛,1925年底,王庚和陆小曼终于离婚,而后徐志摩又设法说服父母,完成他们提出的苛刻的条件后于1926年与陆小曼结婚。

时隔两年,1928年春,林徽因与和她青梅竹马的梁思成喜结连理,这后来成为中国建筑界的一段美谈。

而被徐志摩抛弃的张幼仪却在经历感情波折后,越发成熟,坚强。

其实作为旧时代女性中佼佼者的张幼仪,她在感情上的失败是其命运的必然结果。

一方面,徐志摩早期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文化的影响,而这种影响造就了他对爱情的观念是:婚姻必须产生在自由的基础上。

正像后来他在和张幼仪离婚时说的那样:“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幸福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真恋爱亦必自奋斗自求得来!”这和当时封建社会包办婚姻完全是相对立的,因此,尽管张幼仪的确算是那个时代的优秀女性,但封建包办的产物必然与徐志摩的爱情观相冲突,这就为他们的婚姻失败埋下了伏笔。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徐志摩与三个女人的故事看到一个爱一个,就是一个人渣。

是徐志摩,爱一个,伤一个。

在徐志摩有限而辉煌的35年人生中,他与三个女人有着源源不断的恋情。

首先是张友爱,她一生的妻子。

他们是典型的由父母安排的婚姻。

当时,徐志摩被迫嫁给张友爱。

虽然这听起来像是封建社会的陋习,但这种关系实际上是徐志摩一生中的一段真实的婚姻。

张友爱从小出生在一个名门望族。

1915年,她与徐志摩在家乡浙江夏至结为夫妻。

婚后第二年,徐志摩去上学了。

学识渊博的张友爱在家照顾徐志摩的父母,帮公公照顾家里的一切。

1921年,张友毅随徐志摩赴英国留学。

这可以说是她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不过,在徐志摩看来,他想要的是。

“我要在人海中寻找我唯一的灵魂伴侣。

我很幸运能得到它,但如果我做不到,我就注定要失败。

”许志摩见了林徽因,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自己的“唯一灵魂伴侣”。

此时,徐志摩已经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

与林徽因相比,他24岁时大了8岁,是老一辈的真实写照。

不过,虽然当时妻子张友爱和孩子来到伦敦,徐志摩还是向林徽因发起了一场爱情告白。

林徽因看似牢不可破的防线,挡不住徐志摩浪漫的“人渣男”攻势。

她对他说:我不是一个感情随便的女人,你必须在我和张友爱之间做出选择。

于是徐志摩马上回家告诉张友爱,说她要离婚了。

虽然张友爱觉得不理解,但她还是理性地处理了此事,带着孩子去德国留学。

其实当时张友爱已经怀孕了,她又为徐志摩怀了一个孩子,但徐志摩只是冷冷地说:“吵架,离婚”。

第二,“唯一的灵魂伴侣”林徽因。

他们的感情在今天的眼里是最血腥的,这就是狗血戏的剧本。

有了家庭,徐志摩遇到了才华横溢的林伟茵。

他毅然抛弃妻儿,坚持追求自己所爱的女人林徽因。

许智霖与许智霖离婚,成为第三者。

但事实上,徐志摩也是第三者,因为林徽因当时已被父亲许配给梁思成。

然而,当时林徽因的父亲林昌民同意了女儿和徐志摩的关系,忘记了自己曾把林徽因许志摩许配给梁思成。

之后不久,林徽因在欧洲巡演结束后不得不和父亲一起回去。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

徐志摩的三个女人徐志摩一生有三个女人,这三个女人分别是他的第一任夫人张幼仪、他在留学期间追求过的“中国第一才女”林徽因以及上海有名的交际花陆小曼。

对于第一个女人,我想,徐志摩是万般不情愿的,也许是出于对父母命令的屈从,也许是为了家族利益,但绝对没有一种可能是因为他爱她,这样的证据太多了。

徐志摩第一次见到她的照片时,用极度鄙夷的口气吐出一句“乡下土包子。

”婚后两人的感情也是平平淡淡,甚至可以说是毫无生气,徐志摩从来不肯正眼瞧过张幼仪一眼,就连传宗接代这种事徐志摩也只是奉父母之命而不得不为之。

当徐志摩在伦敦求学时,她前往与他团聚,而当时徐志摩已疯狂地爱上了林徽因,一个十六岁的少女。

也正是在这多事之秋,当徐志摩得知张幼仪已经身怀六甲时,他竟冷冷对她说:“把孩子打掉。

”张说:“现在打孩子很危险的,我听说有人因为这个死了呢!”徐说:“还有人坐火车死了呢,难道因为坐火车会死人就不去坐火车了吗?”这就是徐志摩的正牌妻子所钟爱的丈夫对待妻子的态度,简直可以用“刻薄残酷”来形容。

我同情张幼仪,同时也怪她不争气。

她跟了徐志摩那么多年,怎么就没从他身上学到点什么。

徐志摩可以用情不专,可以一生只为了“爱、美、自由”而抛弃道德舆论,抛弃作为一个丈夫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抛弃一个全心全意忠于他的妻子,那么张幼仪为什么就不能结束这种婚姻的折磨和羁绊,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呢?以她的家庭背景,就算找不到一个高富帅,找一个爱她宠她的忠厚之辈也完全没有虞虑。

可她为什么没有这么做?我觉得,原因有三:一、张幼仪是个温婉贤淑派,宁可天下人负我,也不可我负天下人。

她的这种性格使她在这一场没有爱情根基的婚姻里一直充当着弱势的角色,对周遭的一切逆来顺受。

懦弱的她不会选择背叛婚姻,背叛丈夫,除非徐志摩一纸休书先抛弃了她,事实证明,结局的确如此。

二、张幼仪是个受传统思想严重束缚的旧社会女子,思想还是尚未开化到背夫弃子另寻他爱的境界。

徐志摩过于自由,而她过于保守,他们的结合就是传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但这种结合显然是悲哀的,所以造成了悲剧。

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

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徐志摩一生的爱情故事徐志摩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他是新月诗社的成员之一,他一生追求爱情,将爱情看得至高无上。

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徐志摩的爱情,最先提到的就是张幼仪了,虽说他们在徐志摩中学毕业之后就结婚了,那时的张幼仪才15岁,他们在结婚之前素未谋面,可以说得上是靠人介绍而结婚的,当时大多都是听命于父母,而他们的结婚时两家人都是十分满意的,因为两个人的家庭条件都差不多,也可谓是门当户对。

张幼仪18岁时给徐志摩生下了第一个儿子,没过多久徐志摩就留学在外,张幼仪也就随着爱人到了英国,去那边陪伴着他。

但是好景不长,徐志摩遇见了他的第二段爱情,也就是林徽因,他们一见倾心,想要尽快的结婚,组成一个家庭,于是徐志摩向怀孕两个月的张幼仪提出了离婚,于是,他们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尽头。

当徐志摩转身回来找林徽因的时候,林徽因也回了中国,也就不了了之了。

就在他心灰意冷感到孤寂的时候,他遇到了他的最后一段爱情。

他最后遇到了陆小曼,没有过多久他们便结婚了,可谓好景不长,陆小曼用钱十分的阔绰,挥霍无度,不仅在家里面与徐志摩大吵大闹不知悔改,还在外面与别人整天厮混在一起不务正业,徐志摩只好在外努力工作补贴家里的用钱,直到徐志摩因一场意外逝世,陆小曼才顿然醒悟,改过自新,这便是徐志摩的爱情故事。

可以说徐志摩的爱情故事充满了波折,直到他飞机失事而死,他的爱情都是不圆满的。

徐志摩和赛珍珠的爱情坊间传闻赛珍珠徐志摩曾经有一段暧昧关系。

两人的相识还跟泰戈尔有关系。

1924年,泰戈尔接受孙中山的邀请来到中国。

徐志摩不仅精通英文法文,也非常尊敬泰戈尔。

因此,徐志摩充当泰戈尔中国之旅的翻译,同时照顾他的起居。

泰戈尔到达南京后前往东南大学演讲。

徐志摩的翻译让大家赞叹不已。

而赛珍珠也早就来到了现场,此次她是专门为徐志摩而来。

赛珍珠早就通过徐志摩的诗集了解他。

在晚上的欢迎宴会上,赛珍珠主动到徐志摩的跟前,与他交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受羁绊的才华和谐地统一,形成了徐志摩
诗特有的飞动飘逸的风格。
第一,执著追寻“从性灵深处来的诗句”。 《沙扬挪拉》(赠日本女郎) 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 象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 道一声珍重,道一声珍重, 那一声珍重里有蜜甜的忧愁—— 沙扬娜拉!
第二,对诗的外在形式的美有特殊的敏感
《雪花的快乐》
嫻淑妻子
我在法國待了三個多月,直到七弟來找我,我 才與他一 齊到德國去待產,在德國,我生下了我的第二個兒 子,同時,和徐志摩離婚。 如果你一定要問我,我愛不愛徐志摩?我實在是 不知道要如何回答這個問題,我沒辦法說什麼是愛, 如果照顧徐志摩和他的家人叫做愛的話,那我大概 愛他吧。在他一生當中遇到的幾個女人當中,說不 定,我最愛他。
嫻淑妻子
長子徐積鍇出世之後,徐志摩即得到父母的允許負笈海外 去了,隔年,我公婆決定把我也送往國外。我們在沙士頓的 生活過得窮困潦倒,而我又懷了第二個孩子,徐志摩知道了 立刻要我把孩子打掉,我開始懷疑起這個讓我懷了他孩子的 男人,難道我一直錯看了徐志摩,一廂情願的假想他是個以 學術才華光宗耀祖、事父母至孝、為人正直的丈夫嗎? 在我懷了第二胎之後不久,他向我提出離婚,之後,他不 告而別。有一天早上,徐志摩託人帶了一個口信給我,問我 「妳願不願意做徐家的媳婦,而不做徐志摩的太太?」,從 那時候起,我就知道徐志摩不會再回來了。
一、关于徐志摩
徐志摩是 20 年代著名的诗人 ,也是 20 世纪最重要的诗人之 一。在 20 年代的文坛上,他以 一种飘逸灵动、潇洒优美的风 格,获得了巨大的声誉和广泛 的影响,甚至成为青年男女的 偶像。但是,由于政治原因, 在建国以后的文学史上,却没 有他的名字。
徐志摩是比较典型的江南才 子,相貌清秀,风流倜傥,戴 一副眼镜。他在课堂上讲课, 也仿佛在作诗,眼睛望着窗外 ,或者对着天花板,天马行空 ,天花乱坠,滔滔不绝。在当 时,他几乎是一个明星诗人, 成为青年文学偶像,照片也广 泛流传。特别为许多青年女性 所崇拜、爱恋。徐志摩周围美 女如云,有的甚至给徐志摩写 求爱信。
徐志摩创作过多种文学 体裁,散文、戏剧、小 说、诗歌等。其文学成 就主要是诗歌和散文, 是 20 年代最有成就的诗 人之一,他的散文也是 比较优秀的。曾经出版 诗集《志摩的诗》( 1923 )、《翡冷翠的一 夜》( 1927 )、《猛虎 集》( 1931 )三部诗集 ,在他死后,陈梦家又 给他出版《云游集》。
开风气之先,业务也相当发达, 直到56岁才再次结婚。
嫻淑妻子
一九OO年,我出生在寶山縣的一個小村子裡,那 地方離上海不遠。我有兩個名字,一個是「幼儀」 ,一個是「嘉玢」,「嘉玢」是我的學名,「嘉」 是排輩名,「玢」是美玉的意思,我小名叫「幼儀 」,這是我每天用的名字,「幼」有善良的意思, 「儀」表示端莊、正直。不知道是不是名字的緣故 ,我先後在娘家和婆家總是努力做到進退得體,結 果我有時候覺得我沒有屬於自己的生活。
梁思成,建筑学者,梁启超的儿子,林徽因的丈夫。到 美国留学。回国后,创建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第一 本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比较系统完整的《中国建筑史》。
林徽因
徐志摩把自己的感 情全部倾注在林徽 因身上。1922年徐 志摩回国,就是为 了追求林徽因。林 徽因是有名的才女 ,在五四时期也是 比较著名的女性作 家。
80年代以后,随着思想解放 和文学解放,徐志摩的价值 被重新肯定,影响日益扩大 ,并很快被社会广泛接受。 徐志摩的诗集、散文集、全 集大量出版。同时,文化市 场也大量地抄作徐志摩的浪 漫的爱情故事,徐志摩几乎 成为大众文化中的一道浪漫 的风景。
徐志摩( 1896——1931 ),名章序,字志摩, 1896 年出生于浙江省海石县硖石镇一个富商家庭。 1918 年留学美国,先学银行专业,后学社会学。 1921 年 又到英国剑桥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学,获硕士学位。 留学期间,深受西方民主主义思想影响,和浪漫主 义诗歌影响,喜爱雪莱、拜伦等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 1922 年回国,曾担任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教授, 同时,开始大量诗歌创作。 1923 年参与发起新月社 , 1926 年主编《晨报副刊·诗镌》,与闻一多等人 一起提倡新格律诗。 1928 年主编《新月》月刊,曾 经与无产阶级文学发生激烈的论战, 1931 年 11 月 19 日,因飞机失事遇难身亡。时年 36 岁。被认为是诗 坛上的一颗流星。
張幼儀 林徽音 陸小曼
徐 志 摩
张幼仪
徐志摩 1915 年,和张君励的妹妹 张幼仪结婚。但是,徐志摩对张
幼仪毫无感情。在英国念书时结
识林徽因,促使他决心离婚。 1922 年两人在柏林离婚,而且还
在国内发表了离婚通告,成为当
时的头号新闻。在离婚以后,张 继续侍奉公公,抚养儿子,并在
上海创立时装公司、女子银行,
假如我是一朵雪花, 翩翩的在半空里潇洒, 我一定认清我的方向 飞扬,飞扬,飞扬, 这地面上有我的方向。
不去那冷寞的幽谷, 不去那凄清!
4,徐志摩前后期诗歌特征的差异 性及其成因?
前期:飞动飘逸 后期:幻灭、空虚、感伤
徐志摩的三個女人
林徽音
林徽因
•林徽因,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 一位女性建筑学家,被胡适誉为“中国 一代才女”。她几乎标志着一个时代的 颜色,出众的才,倾城的貌,情感生活 也像一个春天的童话,幸福而浪漫。感 情世界里有三个男人,一个是梁思成, 一个是诗人徐志摩,一个是学界泰斗、 为她终身不娶的金岳霖。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 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 《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 1928年林徽因与梁思成结婚 中》等。1955年4月1日去世,年仅51岁。
2 徐志摩与外国文学的关系
浪漫派对美的歌颂: 华兹华斯(《再别康桥》) 泰戈尔的东方田园诗绪 拜伦、雪莱 济慈的唯美 悲观派对死的咏叹:哈代 象征派对丑的揭露:波德莱尔
3,徐志摩诗歌的主要特征
徐志摩热烈的追求:
“爱”、“自由”与“美”;
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 与他那活泼好动、潇洒空灵的个性及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