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室内监测方案

合集下载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现代人很大一部分时间都待在室内,无论是在家中、办公室还是其他场所。

然而,人们常常忽视室内空气质量对健康的影响。

室内空气中可能存在诸如有害气体、细菌、霉菌、粉尘等污染物,这些物质长期暴露可能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甚至癌症。

因此,室内空气检测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显得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传感器技术来进行实时的室内空气质量监测。

一种常见的传感器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传感器,它可以检测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有机化合物。

另外,还可以使用尘埃传感器来监测空气中的粉尘含量,以及湿度传感器来测量室内的湿度水平。

这些传感器可以连同智能设备或手机应用程序一起使用,使用户能够实时了解室内空气质量状况。

其次,为了更全面地评估室内空气质量,我们还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来进行室内空气采样,并将样本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

这样可以确定特定的有害气体浓度、微生物污染和其他污染物的含量。

通过此类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室内空气是否合格,以及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调整和治理措施。

针对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问题,我们可以制定一系列的治理方案。

例如,在涉及烟雾污染的场所,应严禁吸烟,并安装烟雾警报器以及空气净化器。

对于甲醛等有害气体的含量超标问题,我们可以考虑使用活性炭等吸附材料来吸附有害气体,并加强通风换气以降低其浓度。

此外,在空气中存在细菌和霉菌时,使用紫外线杀菌装置和空气质量净化器等设备也是一种有效的治理手段。

另外,为了有效监测和管理室内空气质量,建立一个可持续性的室内空气质量管理系统也是至关重要的。

可以通过运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传感器、仪器等设备与集中的数据集成平台相连,实现对室内空气的实时监测、数据分析和管理。

这样,我们可以及时掌握和解决室内空气质量问题,提高人们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当然,室内空气检测方案不应只停留在理论和技术层面,更重要的是能够得到实际的应用。

政府、房地产开发商和企业等相关方应积极推动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和改善。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目录1. 前言1.1 目的1.2 重要性1.3 范围2.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2.1 检测方法2.2 检测参数2.3 检测仪器2.4 数据分析与报告3. 室内空气净化方法3.1 定期通风3.2 使用空气净化器3.3 室内绿植3.4 控制室内污染源4. 检测结果解读与建议4.1 常见污染物4.2 健康影响4.3 改善建议5. 结语2.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方案对于确保居住或工作环境的舒适度和健康性至关重要。

首先,必须选择适合的检测方法,如采样检测、在线监测等。

其次,确定需要监测的参数,包括有害气体、细颗粒物等。

为了准确监测,需要使用高质量的检测仪器,确保数据的可靠性。

最后,对检测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并撰写详细的报告,为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提供依据。

3. 室内空气净化方法除了定期通风外,还可以通过使用空气净化器、增加室内绿植、控制室内污染源等方法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

空气净化器可以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绿植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同时美化室内环境。

控制室内污染源如减少甲醛释放,选择环保材料等也是重要措施。

4. 检测结果解读与建议通过对检测结果的解读,可以了解室内空气中常见的污染物对健康的影响,并针对性地提出改善建议。

比如,高浓度的甲醛可能导致呼吸道不适,建议使用活性炭净化器;高浓度的PM2.5颗粒物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建议增加室内绿植等。

5. 结语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因此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检测并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本文提供的检测方案和净化方法对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有所帮助,让我们能够呼吸更加清新的空气,健康生活。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

室内空气检测方案1. 简介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和舒适度有着重要影响。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甲醛、二氧化碳、细颗粒物等,可能会引发各种健康问题,例如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和慢性病。

因此,室内空气检测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种室内空气检测方案,可以帮助用户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改善室内环境。

2. 检测设备室内空气检测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来获取相关数据。

以下是常见的室内空气检测设备:2.1 空气质量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是室内空气检测的核心设备之一。

它可以测量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如甲醛、二氧化碳、颗粒物等。

这些传感器通常采用化学传感技术、红外线传感技术或激光传感技术,具有高精度和快速响应的特点。

2.2 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用于监测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它们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室内的舒适度,并预防一些室内空气问题的产生。

温湿度传感器通常采用电容式或热敏电阻式传感技术,具有精确测量和长期稳定的特点。

2.3 远程监测设备为了实时监测室内空气质量,可以使用远程监测设备。

这些设备通常与网络连接,可以通过手机应用或电脑浏览器远程查看室内空气数据。

一些设备还支持数据记录和报警功能,当室内空气超过设定的安全范围时,会发送通知提醒用户。

3. 数据解析和分析获取了室内空气质量数据后,需要对其进行解析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室内环境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据解析和分析方法:3.1 数据可视化使用图表或图形将室内空气质量数据可视化,可以直观地展示数据的变化趋势和关联性。

常用的数据可视化工具包括折线图、柱状图和雷达图等。

3.2 数据统计对室内空气质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计算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和标准差等指标。

这些统计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室内空气的整体情况。

3.3 数据比较与评估将室内空气质量数据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可以评估室内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度。

常用的标准包括国家、行业或健康机构发布的相关标准。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随着人们对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视以及室内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变得越来越重要。

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并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为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和舒适的工作和居住环境。

本文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讨论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的重要性、过程和具体实施方法。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的重要性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室内空气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根据统计数据,人们在室内的时间约占整个时间的90%以上,因此室内空气质量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如甲醛、苯、二氧化碳等,可能引发呼吸道疾病、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其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能够帮助我们识别和排除室内环境中的污染源,从而构建一个更加健康和舒适的室内环境。

对于一些敏感人群,如孕妇、老年人、儿童等,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尤为重要,因为他们更容易受到室内环境的影响。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的过程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的过程主要包括采样、检测和分析等几个环节。

首先,在采样阶段,需要选择适当的采样点位并在不同时间进行取样。

采样点位应包括不同房间、不同楼层以及有可能出现污染源的区域,以确保采样的全面性和代表性。

然后,在检测阶段,需要使用专业的仪器设备对采样的空气样品进行分析。

常见的检测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颗粒物质量浓度等。

最后,在分析阶段,将检测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评估室内空气质量,并提出相应的改善措施。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的具体实施方法室内空气质量监测分析方案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监测机构。

应选择具备相关资质和实践经验的专业机构,如监测机构或环境科学研究单位,以确保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根据监测需求确定监测频率和时间。

监测频率和时间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可以选择每天、每周或每月进行监测,并在不同季节、不同天气条件下进行监测,以掌握室内空气质量的变化趋势。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

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一、背景介绍室内空气质量是一个与学生健康密切相关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污染问题的日益凸显,人们对室内环境的关注也越来越多。

为了确保学生的学习环境健康,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应运而生。

二、监测目标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的首要目标是确保学生在校园的教室、图书馆和食堂等室内环境中呼吸到高质量的空气。

通过监测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含量,及时发现和解决空气质量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监测方法1. 采样设备:选择高精度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多参数气体分析仪、颗粒物检测仪等,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监测点位:根据学生活动区域和人流密集程度,选择代表性的监测点位进行采样。

监测点位应覆盖学校的各类室内环境,包括教室、图书馆、食堂等。

3. 监测周期:根据实际情况设定合理的监测周期,可根据季节、天气等因素进行调整。

监测结果应每月定期公布,并及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四、监测指标1. VOC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确保不超过国家相关标准。

2. PM2.5:监测空气中细颗粒物的浓度,有效控制室内空气中的灰尘、细菌等污染物。

3. CO2:监测室内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确保室内通风良好,学生不会长时间处于密闭的环境中。

五、数据分析与评估监测数据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分析和评估,结合监测指标的标准限值,评估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的优劣。

同时,建立数据跟踪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六、问题解决与改善根据监测的结果,学校应制定相应的改善措施。

对于存在的空气质量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如增加通风设备、净化空气、减少室内污染源等。

同时,加强对学生的健康教育,提高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七、教师和学生参与学校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方案需要教师和学生的积极参与。

学校可以组织相关培训,提高教师对空气质量的认识和监测操作的能力。

同时,学生也应加强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学习和关注,积极参与监测活动,并提出改善建议。

室内办公环境环境检测方案

室内办公环境环境检测方案

室内办公环境环境检测方案一、检测目标和内容1.基本检测目标(1)室内空气质量(2)光照条件(3)温度和湿度2.辅助检测目标(1)噪音(2)其他污染物,如VOCs、PM2.5等二、检测方法和仪器1.室内空气质量检测(1)采样方法:选择可靠的空气采样仪器进行采样,代表性地采集室内空气样品。

(2)检测项目:检测PM2.5、CO2、甲醛、苯、甲苯等空气污染物的浓度。

(3)仪器选择:可选择质量可靠、准确度高的空气质量检测仪器,如PM2.5监测仪、CO2检测仪、气体色谱仪等。

2.光照条件检测(1)测量方法:使用光照度计进行测量,将仪器置于不同位置,测量不同位置的光照强度。

(2)检测项目:测量光照度和色温。

(3)仪器选择:选择准确度高的光照度计进行测量。

3.温度和湿度检测(1)测量方法:采用温湿度计进行测量,将仪器置于不同位置,测量不同位置的温度和湿度。

(2)检测项目:测量室内温度和湿度。

(3)仪器选择:选择准确度高的温湿度计进行测量。

4.噪音检测(1)测量方法:使用噪音测量仪器进行测量,将仪器置于不同位置,测量不同位置的噪音强度。

(2)检测项目:测量室内噪音水平。

(3)仪器选择:选择准确度高的噪音测量仪器进行测量。

5.其他污染物检测(1)测量方法: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

(2)检测项目:根据需要,测量其他污染物的浓度,如VOCs、甲醛等。

(3)仪器选择:根据需要选择准确度高的检测仪器进行测量。

三、检测时机和频率1.检测时机(1)在室内办公环境建立之前进行初步检测,以获取基础数据。

(2)定期进行检测,以监测室内环境的变化。

2.检测频率(1)初步检测:在室内环境建立之前进行一次。

(2)日常检测:至少每月一次,以监测室内环境的变化。

(3)特殊情况下的检测:如装修、设备更换等重大改变后,需进行特别检测。

四、检测结果的解读和处理1.检测结果的解读:将检测结果与相关标准进行比较,判断室内环境是否达标。

2.异常情况的处理:根据检测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改善,如通风换气、调节温湿度、净化空气等。

室内环境保护监测方案

室内环境保护监测方案

室内环境保护监测方案室内环境保护是指在室内环境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预防和控制室内空气、水和土壤污染,保护居住者和工作人员的健康以及室内设备系统的运行效率。

室内环境环保监测方案是指对室内环境进行定期检测,以确保达到国家标准和居住和工作环境的可接受标准。

下面将介绍一个完整的室内环境保护监测方案。

一、室内环境保护监测范围和目的1.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监测房间内二氧化碳、氧气、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甲醛、苯、氨等有害气体的浓度,确保空气质量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1.2 室内噪声监测监测噪声源和环境噪声,评估噪声水平是否会损害居住者和工作人员健康。

1.3 室内水质监测监测水源,分析各种微生物和有害物质的浓度,确保饮用水和浴室水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

1.4 室内土壤质量监测监测土壤中重金属、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的含量,以确保土壤质量达到相关标准。

二、室内环境保护监测流程2.1 方案编制根据环保局或其他监管部门相关规定和标准,制定相应的室内环境保护监测方案。

2.2 采样点确定根据方案,结合实际情况,确认采样点。

一般建议进行随机采样,以增加监测的代表性和信度。

2.3 采样和分析从各采样点采集样品进行分析。

需要注意的是,采样和分析需要使用专业的室内环境保护监测设备,在严格的操作规程下进行,以确保结果准确和可靠。

2.4 监测结果分析与评价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

通过数据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室内环境的整体状况,发现问题所在,并制订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措施。

2.5 结果报告和管理对监测结果进行报告和管理,确保有关方面能够及时了解到监测情况,并按照规定要求采取相应措施。

三、室内环境保护监测周期3.1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提供室内空气质量监测机构,根据使用面积和密封程度等因素,确定监测周期。

在需要的情况下,也要对特殊污染进行监测。

3.2 室内噪声监测室内噪声监测要根据需要定期进行,涉及到公共场所的建筑必须定期监测,在确保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能够投入使用。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的方法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的方法

室内空气质量监测与改善的方法室内空气质量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不良的室内空气质量可能会导致各种健康问题,如呼吸系统疾病、过敏反应等。

因此,监测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监测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方法。

一、监测室内空气质量1. 测量室内空气中的污染物浓度:通过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如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测量室内空气中的各种污染物的浓度,如甲醛、二氧化碳、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等。

这些仪器通常会显示浓度值,以及是否超出了安全标准。

2. 观察有无异味:有时,人们可以凭借自己的感觉来判断室内空气的质量。

如果房间内有刺鼻的气味,或者有异味,那可能意味着室内空气中存在某种污染物。

3. 检查通风情况:通风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室内没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室内空气可能会变得污浊。

监测室内的通风情况可以通过观察窗户、门的密封情况,以及检查通风设备等来实现。

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1. 增加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

可以通过开窗通风、安装新风系统等方式增加室内的新鲜空气流动。

尤其是在烹饪、洗涤等活动后,及时打开窗户通风,排除室内潜在的污染物。

2. 室内植物:许多室内植物能够吸收室内有害气体,并释放出氧气。

例如,常见的绿萝、吊兰等植物就有良好的净化空气的能力。

将这些植物摆放在室内,可以有效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浓度。

3. 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家具、装饰品、建筑材料等都可能含有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甲醛等。

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如实木家具、无甲醛装修材料等,可以减少室内有害气体的来源。

4. 定期清洁和消毒:保持室内环境的清洁也是改善室内空气质量的关键。

定期清洁地板、窗户、家具等,并定期更换空气过滤器,可以有效去除空气中的灰尘、过敏原等有害物质。

总结起来,监测和改善室内空气质量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使用空气质量监测仪器、增加通风、摆放室内植物、选择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材料,以及定期清洁和消毒等措施,我们可以改善室内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监测内容室内环境是指人们工作、生活、社交及其它活动所处的相对封闭的空间,包括住宅、办公室、学校教室、医院、候车(机)室、交通工具及体育、娱乐等室内活动场所2.引用标准及相关文件《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HJ/T 167-2004)5.2.监测指标及分析方法●室内空气质量参数indoorairqualityparameter指室内空气中与人体健康有关的物理、化学、生物和放射性参数。

●可吸入颗粒物inhalableparticles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小于等于10μm的颗粒物。

●标准状态normalstate指温度为273K,压力为101325kPa时的干物质状态。

●苯并〔a〕芘B〔a〕P指存在于可吸入颗粒物中的苯并〔a〕芘●年平均浓度annualmeanconcentration指任何一年的日平均浓度的算术均值。

●日平均浓度24hoursmeanconcentration指任何一日的平均浓度。

38小时平均浓度1hourmeanconcentration指任何一小时的平均浓度。

●新风量airchangeflow在门窗关闭的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由空调系统通道、房间的缝隙进入室内的空气总量,单位:m3/h。

●氡浓度radonconcentration指实际测量的单位体积空气内氡的含量。

●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otalVolatileOrganicCompounds,TVOC利用TenaxGC或TenaxTA采样,非极性色谱柱(极性指数小于10)进行分析,保留时间在正己烷和正十六烷之间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检测方法可参见《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技术规范》附件,鼓励使用气相色谱/质谱对室内环境空气的定性监测。

2监测分析方法GB/T18883《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要求的各项参数的监测分析方法。

5.3. 监测点设计图书馆食堂教学楼寝室体育馆校医院布点和采样●布点原则采样点位的数量根据室内面积大小和现场情况而确定,要能正确反映室内空气污染物的污染程度。

原则上小于50m2的房间应设1~3个点;50~100m2设3~5个点;100m2以上至少设5个点。

●布点方式多点采样时应按对角线或梅花式均匀布点,应避开通风口,离墙壁距离应大于0.5m,离门窗距离应大于1m。

●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05~15m之间。

也可根据房间的使用功能,人群的高低以及在房间立、坐或卧时间的长短,来选择采样高度。

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采样时间及频次经装修的室内环境,采样应在装修完成7d以后进行。

一般建议在使用前采样监测。

年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3个月,日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18h;8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6h;1h平均浓度至少连续或间隔采样45min。

45封闭时间检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

对于采用集中空调的室内环境,空调应正常运转。

有特殊要求的可根据现场情况及要求而定。

●采样方法具体采样方法应按各污染物检验方法中规定的方法和操作步骤进行。

要求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参数,可以先做筛选采样检验。

若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为达标;若筛选采样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值要求,必须按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要求,用累积采样检验结果评价。

筛选法采样在满足要求的条件下,采样时关闭门窗,一般至少采样45min;采用瞬时采样法时,一般采样间隔时间为10~15min,每个点位应至少采集3次样品,每次的采样量大致相同,其监测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该点位的小时均值。

累积法采样按筛选法采样达不到标准要求时,必须采用累积法(按年平均值、日平均值、8h平均值)的要求采样。

5.4. 样品采集及质控采样器采样的质量保证采样仪器采样仪器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技术要求,并通过计量检定。

使用前,应按仪器说明书对仪器进行检验和标定。

采样时采样仪器(包括采样管)不能被阳光直接照射。

采样人员采样人员必须通过岗前培训,切实掌握采样技术,持证上岗。

气密性检查有动力采样器在采样前应对采样系统气密性进行检查,不得漏气。

流量校准采样前和采样后要用经检定合格的高一级的流量计(如一级皂膜流量计)在采样负载条件下校准采样系统的采样流量,取两次校准的平均值作为采样流量的实际值。

校准时的大气压与温度应和采样时相近。

两次校准的误差不得超过5%。

现场空白检验在进行现场采样时,一批应至少留有两个采样管不采样,并同其它样品管一样对待,作为采样过程中的现场空白,采样结束后和其它采样吸收管一并送交实验室。

样品分析时测定现场空白值,并与校准曲线的零浓度值进行比较。

若空白检验超过控制范围,则这批样品作废。

平行样检验每批采样中平行样数量不得低于10%。

每次平行采样,测定值之差与平均值比较的相对偏差不得超过20%。

采样体积校正在计算浓度时应按以下公式将采样体积换算成标准状态下的体积采样记录采样时要使用墨水笔或档案用圆珠笔对现场情况、采样日期、时间、地点、数量、布点方式、大气压力、气温、相对湿度、风速以及采样人员等做出详细现场记录;每个样品上也要贴上标签,标明点位编号、采样日期和时间、测定项目等,字迹应端正、清晰。

采样记录随样品一同报到实验室。

采样记录格式参见附表1。

运输保存样品的运输与保存样品由专人运送,按采样记录清点样品,防止错漏,为防止运输中采样管震动破损,装箱时可用泡沫塑料等分隔。

样品因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使组分和含量可能发生变化,应根据不同项目要求,进行有效处理和防护。

贮存和运输过程中要避开高温、强光。

样品运抵后要与接收人员交接并登记(附表2)。

各样品要标注保质期,样品要在保质期前检测。

样品要注明保存期限,超过保存期限的样品,要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处理5.5. 实验室分析及质控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质量保证是贯穿监测全过程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人员培训、采样点位的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选定、实验室质量控制、数据处理和报告审核等一系列质量保证措施和技术要求。

5.6. 监测结果分析及质量评价5.7. 编写监测报告监测数据处理和报告71监测数据处理711监测数据的记录与归档7111监测采样、样品运输、样品保存、样品交接和实验室分析的原始记录是监测工作的重要凭证,应在记录表格或专用记录本上按规定格式,对各栏目认真填写。

个人不得擅自销毁,应按期归档保存,涉及同一监测报告的原始记录一并归档。

7112各种原始记录均使用墨水笔或档案用圆珠笔书写,做到字迹端正、清晰。

如原始记录上数据有误而要改正时,应将错误的数据划两道横线;如需改正的数据成片,应以框线将这些数据框起,并注明“作废”两字。

再在错误数据的上方写上正确的数据,并在右下方签名(或盖章)。

不得在原始记录上涂改。

7113各项记录必须现场填写,不得事后补写。

712原始记录有效数字保留位数7121用空气流量校准器校准流量时,二氧化硫、甲醛、氨等采样器流量记录至小数点后两位,单位:L/min。

PM10、菌落总数等采样泵流量记录到整数,单位:L/min。

7122在现场采样记录中,气温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单位:℃;气压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单位:kPa;湿度记录到整数,单位:%;风速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单位:m/s;采样流量记录同校准流量一致,单位:L/min;采样时间到整数,单位:min;采样体积及换算标准状态体积记录到小数点后一位,二氧化硫、甲醛、氨等,单位:L;PM10等,单位:m3。

7123PM10(重量法)称重记录到小数点后四位,单位:g。

7124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值记录到小数点后三位。

713校准曲线回归处理与有效数字7131用具有回归统计功能的计算器进行计算时,把原始数据输入则可直接显示r、a、b,从而求得一元回归方程:y=ax+b回归时应扣除空白值。

不扣除空白值,直接回归的曲线,可用来计算空白值的浓度。

7132r取小数点后全部9(但最多取小数点后四位)与第一位非9的修约数字。

7133a的有效数字位数,应与自变量x的有效数字位数相等,或最多比x多保留一位。

b的最后一位数,则和因变量y的最后一位数取齐,或最多比y多一位。

714监测结果的统计处理监测数据的统计主要进行平均值、超标率及超标倍数三项统计计算。

参加统计计算的监测数据必须是按照本规范要求所获得的监测数据。

不符合本规范要求所得到的数据不得填报,也不参加统计计算。

7141平均值的统计计算监测数据平均值的计算均指算术平均值。

监测数据的数字修约及计算规则2监测结果评价与报告721监测结果的评价监测结果以平均值表示,化学性、生物性和放射性指标平均值符合标准值要求时,为达标;有一项检验结果未达到标准要求时,为不达标。

并应对单个项目是否达标进行评价。

要求年平均、日平均、8h平均值的参数,可以先做筛选采样检验。

若检验结果符合标准值要求,为达标;若筛选采样检验结果不符合标准值要求,必须按8h平均值、日平均值、年平均值的要求,用累积法采样检验结果评价。

722监测报告监测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被监测方或委托方、监测地点、监测项目、监测时间、监测仪器、监测依据、评价依据、监测结果、监测结论及检验人员、报告编写人员、审核人员、审批人员签名等。

监测报告应加盖监测机构监(检)测专用章,在报告封面左上角加盖计量认证章,并要加盖骑缝章。

报告格式参见附表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