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实录
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学情分析:初三大部分学生已有一定的认知水平和历史思维能力,在学习态度、表现能力、表达能力、组织协作方面都有很强的可塑性,有的学生已能通过网络查找资料。
通过学习,观看电视、电影等,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有一定的了解,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正好能与本课的教学实现互动。
教学方法:图片辅助法、探究讨论法、角色扮演法。
教学手段:投影仪、相关图片与地图、多媒体。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第二次工业革命视频片断。
师: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出现了垄断组织,人类历史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也叫做帝国主义时代;随着后起的帝国主义列强与老牌的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的矛盾日益激化,战争危机也日益逼近了。
第一次世界大战究竟如何打响?给人类造成了哪些灾难?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指导学生结合课本插图阅读教材,了解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有关情况。
垄断资产阶级控制某个行业的原料产地、产品的生产及销售,从而获得高额利润。
这就要求有更多的殖民地成为它的原料产地和产品销售市场。
尤其是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
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占有状况如何呢?出示表格。
提问:从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什么变化?讲解: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开,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参战国,掌握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其起因、过程和结果的认识,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其主要参战国,认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其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争过程的图片、地图和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相关战争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战争场景。
4.作业:准备相关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进程和结果。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
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如从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分析战争爆发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史料、观看图片和视频等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辩论,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和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战争的残酷性,珍惜和平。
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对人类命运的关注。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对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理解。
如何引导学生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树立和平意识。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战争爆发的原因和影响,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3、史料分析法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让学生分析和解读,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4、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增强教学的直观性和生动性。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一组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如战场上的废墟、受伤的士兵等,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提问:“这些图片反映了什么?你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了解多少?”2、讲授新课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讲解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方面的发展状况,以及由此导致的矛盾。
举例说明英、法、美、德、俄等国的经济实力和殖民地占有情况的差异。
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介绍三国同盟(德、意、奥)和三国协约(英、法、俄)的形成过程和目的。
分析两大军事集团的对抗对世界局势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萨拉热窝事件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经过和结果。
引导学生思考萨拉热窝事件为何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战争的爆发指出 1914 年 7 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视频导入,目标展示1. 师:(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发明?(教师用鼠标点击屏幕,随学生回答。
)2. 师:在科技发明和利用方面哪些国家走在前面?3. 师:先进的科技发明成果运用于生产推动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这些成果一旦用于战场,后果就不堪设想。
请学生观看一段视频《萨拉热窝事件》。
接着点击滚到屏幕答:电灯、汽车、飞机、电话、电报等等生:美国、德国。
学生观看视频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为学生理解“一战的爆发的根源”作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1.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主要帝国主义列强国力比较表项目英德法美1870年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比重32% 13% 10% 23% 1913年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位次3 24 11913年殖民地面积所占位次1 42 5结合图表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此得出怎样的结论?2.多媒体出示: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两大军事集团是怎样形成的?3.合作探究:刺杀斐迪南大公夫妇的塞尔维亚青年的本来目的是挽救民族危机,那么他的目的达到了吗?又造成了怎样的后果呢?对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吸取什么教训呢?4.多媒体出示:一战前巴尔干半岛地图生答:一战的根源: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生答:(略)答:此次刺杀行为目的是为了挽救民族危机。
但其行为属于恐怖主义行动,不是被压迫民族解放斗争的正确行为,其后果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人类社会的灾难。
用多媒体出示主要帝国主义列强国力比较表和《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对照地图,结合课文讲述他们的形成。
课件展示地图、表格、示意图等,对学生进行分层提取信息的训师:讲解“巴尔干火药桶“的缘由,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一战发生在巴尔干半岛的原因?生答:巴尔干地区一直以来存在着诸多矛盾与冲突,既有宗教矛盾,领土争端,加上列强的干涉练,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原因,培养学生综合、概括能力(三)交流展示,教师点拨1.学生交流展示2.教师结合课件点拨:播放视频“凡尔登战役”,引导学生深刻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性。
教学设计3:第21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课型新授课知识目标: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世间的意识和能力。
能力目标: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主要过程的学习,了解其“导火线”的作用,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
德育目标:通过对凡尔登战役的学习,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教学程序课前引导请大家阅读导入部分,提问引起世界大战的原因有哪些?美国和德国,垄断组织,托拉斯。
新课教学一、帝国主义争霸世界二次革命的推动下,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力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自由资本主义主义向垄断主义即帝国主义发展过渡。
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德、英、法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后期的国家(德)要求重新瓜分世界P132 一段话三国同盟:德、奥匈帝国、意大利三国协约:英、法、俄。
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三国同盟法三国协约是两个什么性质的国际组织?这两个国际组织是形成对世界有何影响?(2)请根据地理位置谈谈它们在军事上的有利与不利?(3)请设计欧洲列强之间是矛盾和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二、大战的爆发学生阅读本目,思考:(1)这次大战的导火线是什么?萨拉热窝事件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这一事件会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2)大战爆发于何时?(3)为什么巴尔干半岛会成为帝国主义争夺的肥肉和大战的火药桶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简介半岛状况并指出,各帝国主义国家对这块肥肉都垂涎三尺,战争已是不可避免,仅仅是寻找有利时机而已。
导火线: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讨论:“有人认为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就不会发生。
第一次世界大战听课记录

第一次世界大战听课记录第一次世界大战听课记录战争爆发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原因复杂多样,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帝国主义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德、英、法、日、俄等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
由于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矛盾重重,后起的国家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分割世界,导致矛盾激化。
德国的崛起尤其引人注目,其工业产值在短时间内超过英国,成为欧洲大陆的经济强国。
德国的扩张野心引发了英法等国的警惕,导致国际关系日益紧张。
与此同时,奥匈帝国和俄国在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也加剧了地区的不稳定性。
●●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世界霸权,逐渐形成了两大军事对抗集团——三国同盟(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和三国协约(英国、法国、俄国)。
这两大集团的形成加剧了国际关系的紧张局势。
三国同盟的成立使得德国在欧洲大陆的地位更加稳固,而三国协约则是对德国扩张政策的直接回应。
两大集团之间的对抗不仅体现在军事上,还涉及到经济、外交等多个领域,形成了一个复杂的国际关系网络。
●●萨拉热窝事件:1914年6月28日,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斐迪南大公在萨拉热窝被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普林西普刺杀,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奥匈帝国以此为借口向塞尔维亚宣战,随后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德国支持奥匈帝国,而俄国则站在塞尔维亚一边,英法等国也相继卷入战争。
萨拉热窝事件不仅是一个偶然事件,更是长期积累的国际矛盾的集中爆发。
●战争过程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充满了残酷与血腥,主要战役和事件包括:●●凡尔登战役:这场战役发生在1916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最为惨烈的战役之一。
双方投入兵力超过百万,伤亡人数高达七十多万,因此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这场战役对战争的进程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认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之一。
凡尔登战役不仅是军事上的较量,更是心理上的对抗,法军在此战中展现了顽强的抵抗精神,最终成功阻止了德军的进攻。
高中历史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实录

田雪莲老师《第一次世界大战》经典教学案例整理稿(2011-07-24 17:06:39)一、一战历史背景【导入新课】图片《费加罗报》的logo。
(ppt)21世纪第二个10年即将开启,人们不禁要回首过往,更要展望未来,祈求新纪元的和平与发展……也就是在一百年前,西方工业发达国家的人们,也怀着这种心情,聆听20世纪第二个10年元旦的钟声,生性乐观和充满浪漫主义情调的法国人,在《费加罗报》上发表文章:“20世纪带给我们的将是科学进入社会和私人生活,科学将赋予我们行为的准则。
它将是一种光辉灿烂的前景,……我们希望哺育了我们的19世纪,把那愚蠢的仇恨、无意义的争斗和可笑的诽谤统统带走,抛进世纪的无底深渊。
”多么美好的祝愿啊!那么,20世纪究竟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生:有科技的进步、文化的发展、工业的发展、政治的民主,还有两次世界大战、局部战争。
(老师可以出示图片思想家、科学家、科技发明、工业博览会)(ppt)师:20世纪虽然给我们带来了文明和进步,但同时也带来了人类有史以来两次最大规模的血腥杀戮和残暴摧毁。
1914年当人们还在感谢上帝给世界带来的和平天堂时,一个偶然的事件却打破了这种平静,一场大战突然爆发,把整个世界带入了难以想象的地狱。
那么这个改变了整个世界历史的偶然事件是什么?战争为什么会最终爆发?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让我们穿越时空回到那个错综复杂的1914。
生:地理位置重要、民族关系复杂、各种矛盾交织、列强的争夺和插手。
师:在矛盾错综复杂的巴尔干地区,危机与战争接连不断,在“多事之秋”收获了一捆捆干柴。
当有一天一颗火星落在这堆干柴上,它引燃的就可能不再仅仅是一场地区性的战火了。
1914年6月28日,随着两声枪响,引燃世界大战战火的那颗火星迸落在了布满干柴的巴尔干半岛上。
它就是生:萨拉热窝事件。
师:面对民族危机,19岁的普林西普刺杀了斐迪南大公,这是对战争狂人的惩罚,更是对帝国主义战争的一个警告。
后人甚至在他行刺的路口刻下他的脚印,作为他的爱国行为的永恒纪念。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重点关注战争本身,而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这次战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源。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强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次世界大战实录
通榆九中:张实导入:
纵观古今中外的历史,我们能够看出,战争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发展史,可以说有人类就一定会有战争,从军事史的角度将战争分为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冷兵器就是大刀长矛,热兵器就是枪炮。
那么他们的分界线是什么呢?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为什么是它,一战又是一段怎么的历史呢?让我们一同走进它。
师:如果想要了解一战,我们应从第二次科技革命说起,大家快速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生:(有两点1、生产力提高2、重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国家)
师:我所要强调的是垄断资本主义就是帝国主义阶段也是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
现在大家再思考哪些国家、何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的?
学生:(美德英法日俄)
讲到这,我要教大家一种历史思维或者是历史方法:横向和纵向的比较。
我们可以通过八国联军哪几个国家和他进行比较,(美德英法日俄意奥)进而加深印象!这个是有先后顺序的,他不仅代表着先后而且还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实力重新排名!大家比较!之前的排
名是(英法美德日俄)现在变了!而且好处还是按照之前的排名去分!这好处就是海外殖民地!在这种情况之下出现了下面的这段话和这幅图片!
师提问:这段文字和图片说明了什么?得出了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幻灯片上)后来者居上的德国拉拢意大利和奥匈帝国组成了三国同盟,不甘就此认输过气的老大英国也和法国还有俄国组成三国协约!我们可以再书上画出来!看书记住他们的形成时间!1882和1907!他们的形成有何危害呢?一句话:“战争一触即发~!”
在这时,大家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一个地方那就是巴尔干半岛!看书上是怎样形容他的:“火药桶”一位美国历史学家说:“这时的欧洲成了一只火药桶。
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
接下来我们来将战争的过程。
师:讲到这,我们思考如果让你讲述一场战争,你该如何讲述?这就如同写历史小论文,要求必须有什么?
学生:历史要素。
接下来我们介绍这样战争的过程,看看是不是有历史要素!首先来看一粒火星将火药引爆的事件:(萨拉热窝事件)我们可以看引言部分了解!战争爆发了!再看交战双方!我想强调的是意大利!书上用了这个成语“望风使舵”,这也使得意大利后来分赃的时候什么也没分到!战争的过程并不是重点,我们简单知道一个战役!最重要的是凡尔登战役!我们可以看图片!说明这场战争的惨烈~!七十万人死亡啊!在这场战争中双方都投入了先进的武器,我们可以看看!
都有什么?这也是我们将一战作为热兵器时代的开始的原因!必须是全部都用枪炮!最后我们看看战争结束,美国在战争接近尾声时参战了,为什么?
师提示:中国有句成语叫“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参战有何影响?学生:加速了战争的结束!结束的标志!德国投降!
师:战争结束了留给我们的是沉思!我们来讨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
学生分组讨论得出结论:交战双方都是为了争夺殖民地,虽然塞尔维亚是正义的,但是他只是战争的一小部分,代表不了大局,所以这时一场帝国主义的非正义性的掠夺性的战争。
其次,战争的影响呢?我们来看一组数据!对人类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力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这样的事件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反对战争,热爱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