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说课稿: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和丰富的插图,生动地展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残酷和悲惨,使学生能够深刻地理解战争的恶果,认识到和平的可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但是,由于年龄和经历的限制,他们对于战争的残酷和悲惨可能没有深刻的体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注重引导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理解和思考问题,通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学生参与的活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到战争的恶果,从而增强他们的和平意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树立和平意识,反对战争和暴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活动,生动地展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争场面,引发学生对战争的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过程,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专 题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专 题 一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高二历史说课稿专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2013-2-28课标要求: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背景,理解人类历史为什么发展到20世纪才会出现世界大战;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后果,认识世界大战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习目标:1.了解一战前夕欧洲列强之间的主要矛盾、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理解人类历史发展到20世纪才出现世界大战的原因和条件;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是资本主义列强矛盾激化的结果。

2. 了解一战的经过及主要战役,认识德奥集团失败的原因。

3. 知道一战的后果及影响。

教学重点:一战的原因和性质教学难点:一战的影响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蔓延不断,从地球上出现文明以来的5000多年中,人类先后发生了15000多次战争,有几十亿人在战争中丧生,在这5000多年中,人类只有300年是生活在和平环境中……进入20世纪不久,数千年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性大战降临,把人类拖进了苦难的深渊。

战争远远超出了发动者的预想,按照自身的规律展开。

第一次世界大战在空间上以欧洲为主战场,亚洲、非洲、美洲和澳洲也被卷入,在时间上长达四年之久,许多文明的成果毁于一旦,留下了一串触目惊心的破坏数字。

惨烈的战争不能不引起人们认真的思考:是什么原因引发前所未有的世界大战?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一)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新老帝国主义为争夺霸权和重新瓜分殖民地(根本原因)1.根源: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2.实质:争夺殖民地、世界霸权3.表现:两大军事集团的矛盾(二)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与对立(具体原因)1.矛盾:③俄奥矛盾争夺巴尔2.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①1879年德奥同盟条约首先缔结,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②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出现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

1904年英法协约签订,1907年,英俄协约签订,三国协约建立。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爆发的一场全球性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来阐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原因、战争过程、战争影响以及对世界格局的改变。

引言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也被称为“大战爆发的导火索”,是由于各国之间的紧张局势、民族主义的兴起、殖民地争夺等多种因素引发的。

这场战争的规模之大、战争方式的革新以及对世界格局的改变,使其成为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正文内容:1. 第一大点:背景1.1 欧洲列强的竞争:19世纪末,欧洲列强国家的殖民地扩张和经济实力的增长导致了竞争加剧。

1.2 民族主义的兴起:民族主义在欧洲各国迅速兴起,各民族对自身利益的追求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1.3 各国军备竞赛: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各国纷纷加强军备建设,导致军事实力的紧张对峙。

2. 第二大点:原因2.1 君主主义体制的崩溃:君主主义体制的衰落导致了各国政治力量的重新分配,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

2.2 民族冲突的激化:各国内部的民族冲突不断升级,各民族对自身利益的追求成为了引发战争的原因之一。

2.3 各国同盟体系的形成:为了维护自身国家利益,各国纷纷结成同盟,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

3. 第三大点:战争过程3.1 列强相继宣战:1914年,奥地利对塞尔维亚宣战,各国相继加入战争,形成了两大对立阵营。

3.2 阵地战的展开:战争初期,双方军队展开了大规模的阵地战,塹壕战成为战争的主要战斗方式。

3.3 新兵器的使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现代战争的开端,毒气、坦克、飞机等新兵器的使用给战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杀伤力。

4. 第四大点:战争影响4.1 人员伤亡惨重:第一次世界大战造成了数百万人的伤亡,特别是在战争初期的几次大规模战役中,死伤人数惨重。

4.2 社会经济的动荡:战争导致了各国的经济崩溃、社会动荡,失业率上升,物资短缺,社会秩序混乱。

4.3 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各国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国际秩序正在形成。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范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范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范文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我将就这个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说教材1、《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历史课本上的一个重要内容。

它是一场在20世纪初期爆发的全球性战争,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学习这个内容,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战争过程以及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教材的特点,结合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我制定了以下三点教学目标:①认知目标: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战争过程,了解战争对世界的影响。

②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③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和平的珍视和对战争的警惕。

3、教学重难点在深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战争过程,能够分析战争对世界产生的影响。

难点是: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让他们能够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战争事件。

二、说教法学法历史是一门以事件为线索的学科,学习历史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思考和分析。

因此,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情景再现法,案例分析法;学法是:探究学习法,讨论交流法。

三、说教学准备在教学过程中,我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和相关书籍资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教学素材,并备有案例分析的问题和讨论指导,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果。

四、说教学过程新课标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本着这个教学理念,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谈话引入,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你们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爆发的吗?”并请学生思考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接着,我会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一些历史事件,以帮助他们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

通过引导学生讨论,我将引入今天的课题:《第一次世界大战》。

环节二、检验课前自学成果。

在课前我布置了一些课外阅读材料和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

在这个环节,我将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分享并讨论他们的学习成果。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本册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课主要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开,让学生了解战争的背景、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插图和文字资料,生动地展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战争的全貌。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的知识,对于战争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可能还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和重要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从战争中汲取历史教训,弘扬和平、友爱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原因:战争爆发的背景、各大国之间的矛盾冲突。

3.过程:主要战役的经过、战争的影响。

4.结果:和约的签订、战败国的惩处。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地图等教学辅助工具,生动形象地展示战争场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宣传画,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残酷性和和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基本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分享学习心得。

4.讲授法:教师讲解战争的重要战役和事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5.提问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检验学生对战争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生动地展现了当时的历史场景,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背景、经过和影响。

此外,教材还设置了思考题和活动建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意义和和平的重要性。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只停留在战争的基本概念和零散的历史事件上。

因此,在本节课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战争的全貌,理清战争的脉络,深入理解战争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战争的主要史实和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史料、提炼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可贵,树立和平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教学难点: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合作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源,生动展示战争的历史场景,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战争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

3.合作讨论:分组讨论战争背后的国际关系和民族矛盾,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讲解和点评,重点阐述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说课内容:
 一、说教材
 1、地位及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维护祖国利益等观念。

 2、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期的矛盾与冲突;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作用。

 思想教育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3、重点、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引言概述: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一次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冲突。

本文将从战争的背景、爆发原因、战争过程、战争结果和对世界的影响五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一、战争的背景:1.1 欧洲列强的殖民扩张:19世纪末,欧洲列强在非洲和亚洲进行殖民扩张,争夺殖民地和贸易权。

1.2 军备竞赛:各国为了争夺霸权,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导致军事紧张事态。

1.3 民族主义和民族自决运动:各国民族主义情绪高涨,要求独立和自决,引起了一系列冲突。

二、战争爆发原因:2.1 阿尔卑斯山脉危机:奥地利对塞尔维亚提出严苛要求,引起了危机。

2.2 萨拉热窝事件:波斯尼亚的塞尔维亚极端份子刺杀了奥地利王储弗朗茨·斐迪南,成为战争爆发的导火索。

2.3 各国联盟体系:欧洲各国之间结成为了复杂的联盟体系,一旦发生冲突就会波及整个欧洲。

三、战争过程:3.1 争夺战线:战争开始后,各国在西线和东线展开激烈的争夺。

3.2 新型武器的使用:战争中浮现了坦克、毒气、飞机等新型武器,改变了战争的面貌。

3.3 战争的持续:战争持续了四年之久,造成为了巨大的人员和物质损失。

四、战争结果:4.1 德国战败:德国在战争中遭受重创,最终签订了凡尔赛条约,承担了主要责任。

4.2 殖民地重划:战后各国重新划分殖民地,导致殖民主义的衰落。

4.3 国际秩序的重建:国际联盟成立,为维护世界和平奠定了基础。

五、对世界的影响:5.1 欧洲地缘格局的变化:欧洲列强实力大幅削弱,美国成为世界强国。

5.2 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兴起:战争加速了民族主义和民主主义的传播,影响了世界政治格局。

5.3 二战的爆发:第一次世界大战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伏笔,战后的不公平条约和割据导致了二战的爆发。

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具有深远影响的战争,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和国际关系。

通过对战争的背景、爆发原因、战争过程、战争结果和对世界的影响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场战争对世界产生的重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说课稿
滦县第四中学刘金伟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1课《第一次世界大战》,下面我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六个方面进行述说。

一、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它导致了民主政治的衰弱和极权主义的盛极一时,并为二十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

本课概括地介绍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洲两大军事对抗集团的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线、凡尔登战役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初步的、轮廓性的了解,树立热爱和平等观念。

二、学情分析:学生对本课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希望老师讲课内容新鲜、充实、有趣味性,最怕空洞的说教;但看问题不深刻、不全面。

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趣味性与学科严谨性、科学性相融合。

所以在本节内容的处理上适当补充一些史实,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三、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和影响。

萨拉热窝事件;凡尔登战役。

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性质和影响帝
2、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的作用。

3、情感教育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树立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现代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

依据:通过学习两大军事集团形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的情形。

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影响而论是空前的,给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

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分析和评价。

依据:通过教学中对战争残酷的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

培养学生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并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五、教学方法
教法:
利用表格、历史地图、文字、图片等资料,让学生对如: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导火线”引发的地点(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地图)、“争霸”野心的表现(漫画)等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通过演示照片、形势图等资源,使复杂的历史过程直观化、简约化。

学法: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有关材料,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指导学生在评论历史事件时注意运用史实分析和说明问题,坚持“论从史出”,形成科学的历史观。

六、说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自然过渡到本课上来,便于学生把握历史发展的线索,便于学生接受新的知识。

2.学习新课:
第一框题:帝国主义争霸世界
(1)、萨拉热窝事件出现在课前的导读部分,通过对萨拉热窝事件的叙事性描述,启发讲述,双边活动。

让学生明白萨拉热窝事件是大战的导火线。

(2)、在讲解第一框题时重点讲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世界局势发生的巨大变化(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31页小字部分),各国逐渐走上帝国主义道路,矛盾异常尖锐。

让学生思考: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趋势如何?分析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实力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让学生对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过程(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地图)、“争霸”野心的表现(漫画)等事件有直观、感性的了解和深刻的认识。

使学生明确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根源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斗争的实质是争夺霸权和殖民地。

第二框题:大战的爆发
“导火线”引发的地点(观看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巴尔干半岛地图)自然过渡到塞尔维亚的民族解放运动为大战提供了导火线。

(阅读133页“火药桶”的
材料)强调萨拉热窝事件导火线的作用。

使学生获得以下信息:大战的爆发时间、地点、交战的双方、起因。

第三框题:空前的灾难
讲解凡尔登战役(指导学生阅读134页小字部分描述),使学生认识“战争给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带来严重灾难”,从而培养学生热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意识。

战争不是实现和平的工具,启发学生思考和探讨人类发展过程中避免战争的有效途径。

同时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新式武器(幻灯片展示)及造成的后果。

大战的性质(观看幻灯片展示)
讨论:P134动脑筋:他们俩谁说的更有道理?
使学生认识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列强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觊觎全球,争霸世界,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其次,虽然塞尔维亚顺应战前普遍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维护民族独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股带有正义性的力量,但并不能改变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的性质。

3、最后总结:
第一次世界大战留给你哪些思考?面对21世纪新的形势和挑战,你认为应该怎样防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学生各抒己见,教师也加入讨论,实现生生交流,师生交流。

五、课堂小结
结合板书,从课题入手,理清历史发展线索,适时进行学法指导。

六、巩固练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