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焊接及放散锁定专项施工方案

合集下载

铁路客运专线低温下无缝线路焊轨、放散锁定施工工法

铁路客运专线低温下无缝线路焊轨、放散锁定施工工法

铁路客运专线低温下无缝线路焊轨、放散锁定施工工法铁路客运专线低温下无缝线路焊轨、放散锁定施工工法一、前言随着铁路客运专线的发展,针对低温环境下无缝线路焊轨施工的需求越来越大。

针对这一需求,铁路建设部门开发出了一种适用于低温环境下的无缝线路焊轨、放散锁定施工工法。

本文将对该工法进行详细介绍,并对其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进行阐述。

二、工法特点铁路客运专线低温下无缝线路焊轨、放散锁定施工工法具有以下特点:1. 适应低温环境:该工法采用了特殊的材料和工艺,能够在低温条件下保证施工效果。

2. 提高施工效率:通过优化施工流程和使用高效的机具设备,可以减少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

3. 提高施工质量: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保证焊接接头质量稳定可靠,提高线路的使用寿命。

4. 增强施工安全性:在施工过程中设置了严格的安全措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三、适应范围铁路客运专线低温下无缝线路焊轨、放散锁定施工工法适用于各类铁路客运专线在低温环境下的线路施工,特别适合寒冷地区的铁路建设。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主要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原理:1.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实际工程的研究和分析,找出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供可靠的施工方案。

2. 采取的技术措施:通过采用先进的技术和工艺,保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同时提高施工效率。

五、施工工艺本工法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几个阶段:1.前期准备:包括场地勘察、材料采购、机具设备准备等。

2.线路焊轨施工:包括焊接接头、锻打调直、焊缝修整等。

3.放散锁定施工:包括轨枕放散、锁定及其它辅助作业。

4. 后期整理:包括道岔调整、线路检测和维护等。

六、劳动组织为了保证施工工艺的顺利进行,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并确保施工人员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经验。

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协调和管理,以确保施工各个环节的协同工作。

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指导书-正式

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指导书-正式

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及锁定作业指导书为便于叙述,先将部分概念说明:用60kg/m U75V无螺栓孔的25m标准轨或100m焊轨在焊轨基地焊轨线焊接成500m的轨条叫长钢轨,此种焊接叫基地钢轨焊接或厂焊,本标段采用K922闪光接触焊或移动式气压焊。

长钢轨铺设到线路上以后的焊接叫工地钢轨焊接,将长钢轨焊连成1200m~2000m左右并一次性换铺的轨条叫单元轨节,此种焊接在工地钢轨焊接中叫单元焊。

将单元轨节换铺后形成无缝线路的焊接,此种焊接在工地钢轨焊接中叫锁定焊。

1 编制范围本指导书适用于新建乌准铁路铺架工程现场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及锁定焊施工的全过程。

2 编制依据2.1 新建乌准铁路无缝线路施工相关技术资料。

2.2 铁道部现行的设计、施工规范及安全规定、验收标准等。

2.3 我集团公司现有的施工技术力量及施工设备能力。

2.4 相关工程施工经验以及相关科研成果。

2.5 新建乌准线采用温度应力式区间无缝线路。

3 设计标准3.1 设计锁定轨温根据沿线气象资料状况,对全线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进行分段计算。

依据有关规范,分别对路基及桥上无缝线路进行稳定性及强度检算,以确定不同段落的设计锁定轨温。

(附:锁定轨温计算表)3.2 轨条布臵3.2.1 钢轨焊接:60kg/mU75V无螺栓孔的25m长新钢轨或100m焊轨,基地焊接采用接触焊焊接成500m的长轨条。

工地钢轨焊接采用移动式闪光焊轨机焊接成900~2000m左右的单元轨节长度,在焊接锁定为区间无缝线路。

既有无缝线路拆铺地段,既有无缝线路长轨条截锯再用轨时以原焊缝处锯断为宜,但应避开伤损位臵,然后运回基地焊接,采用接触焊焊接成长轨条。

3.2.2 长轨条布臵要求3.2.2.1 单元轨节长度采用1200~2000m,最短不小于200m。

3.2.2.2 下列地段单独设计为一个或数个单元轨节:长大桥梁及两端线路护轨梭头范围之内;长度超过1000m的隧道。

长大隧道轨条接头设在距隧道口内侧50m处;隧道群的长轨条连续布臵,每座隧道距离隧道口内侧50m范围,应按伸缩区要求加强锁定。

无缝线路施工工艺(长钢轨铺设、钢轨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1)(1)

无缝线路施工工艺(长钢轨铺设、钢轨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1)(1)

一、无砟道床长钢轨铺设无砟轨道长轨铺设施工流程:施工准备→检查线路→机车对位→拖拉钢轨→2#小车推送钢轨→安装钢轨夹轨器→1#小车钢轨牵引→钢轨对位→撤出滚轮→安装扣件。

具体施工工艺见图7-32。

图7-32 无砟轨道WZ500E 型铺轨机组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1)钢轨运输车组推送到位(前滚轮小车前轮中心线距已铺好钢轨末端约350mm ,见图7-33),并停好、制动、打铁施工准备检查线路机车对位拖拉钢轨2#小车推送钢轨 选配轨夹轨器安装调整升降滚轮架1#小车钢轨牵引安装钢轨夹轨器垫放滚轮钢轨对位撤出滚轮检查钢轨相错量 安装扣件靴。

图7-33 长轨车推送对位(2)放倒全车间隔铁。

(3)松开要拖拉的一对钢轨锁定装置(图7-34)与安全挡板(拖拉结束后需恢复安全挡板)。

如拖拉上层钢轨,需预先将升降滚轮架调整到合适高度。

(4)将分轨导框对准要拖拉的一对钢轨(拖拉钢轨顺序由外向内)。

图7-34 解锁(5)用拖拉卷扬机 (带夹轨器),从钢轨运输车(首车)上拖拉钢轨(见图7-35),经过渡顺坡车架进入分轨器,将钢轨拖至钢轨推送装置,夹紧钢轨,卸掉夹轨器。

图7-35 卷扬机拖拉钢轨2. 牵引法铺设长钢轨工艺(1)推送钢轨与牵引车连接用推送装置将钢轨送至牵引车钢轨夹钳处,人工辅助使钢轨与牵引车连接(见图7-36)。

当长轨顺利铺至承轨槽内,推送车开始做好下一对长轨铺设的准备工作,把下一对将要铺设的长轨用卷扬机拉至推送车压紧装置内,开始机车对位。

图7-36 推送钢轨与牵引车连接(2)牵引钢轨、摆放轨料将钢轨头与牵引车钢轨夹钳锁固好。

牵引车前行开始拖拉钢轨(见图7-37)。

在无砟轨道承轨槽之间放置滚轮,直线上每隔24个轨枕放置一对,曲线上每隔22个轨枕放置一对,坡度5‰~15‰每隔20个轨枕放置一对,大坡度20‰每隔18个轨枕放置一对,放置要求卡口定位:即滚轮放置时稍微倾斜10mm这样钢轨在滚轮上运行时不会与扣件发生磨损。

应力放散、锁定焊接作业指导书

应力放散、锁定焊接作业指导书

应力放散、锁定焊接作业指导书1.设备概况及工艺原理应力放散、锁定焊接采用K922焊机、钢轨拉伸器、撞轨器配合施工,焊机设备与单元焊接相同,锁定接头焊接与单元焊接工艺相同。

无缝线路应力放散及锁定采用拉伸器滚筒法或滚筒法施工,当施工作业时的轨温低于设计锁定轨温时,采用拉伸器滚筒法;当施工作业时的轨温高于设计锁定轨温范围时,采用滚筒法施工。

2.施工准备及锁定条件⑴有砟道床应达到初期稳定状态,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及力学参数符合《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要求,道床支撑刚度不应小于70KN/mm,道床横向阻力不应小于7.5KN/枕。

⑵施工轨温应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线路锁定轨温按照设计要求为30±5℃,按照武汉铁路局工务线路大维修技术规则新轨直线及R ﹥800段为28-38℃,故线路锁定轨温取值为28-35℃。

⑶按要求设置钢轨位移观测桩a、位移观测桩设置原则①位移观测桩按要求埋设牢固、可靠、易于观测和不易被破坏。

②以单元轨节为单位成对布置观测桩,每对观测桩标记中心连线应与线路中线垂直。

③无缝线路按单元轨节等距离设置位移观测桩,桩间距离不大于500m,单元轨节长度不足500m整数倍时,可适当调整桩间距离。

单元轨节的起终点的观测桩应与单元轨节间的焊接接头对齐,当利用接触网杆(或基础)等结构物时,允许有一定的错动量,但纵向错动量不得大于30m。

④长轨锁定后,立即在钢轨对应位置用红色和白色油漆进行钢轨标记,标记内容包括锁定日期和锁定轨温,标记应清晰、可靠、耐久。

布置型式如下图:b、观测桩结构型式及设置位置①路基上的位移观测桩本线位移观测桩采用混凝土桩,要求如下:砼强度C20,截面200mm2,高700m,其中十字支架埋于桩顶面下20mm,埋深在地面650mm,基准轴为Φ18mm圆钢,调节钢筋为Φ12mm圆钢,位移观测桩布置图如下:路基上位移观测桩也可以利用线路两侧的接触网基础(杆)设置。

接触网杆埋设前,在接触网基础上刻十字纹沟,在旁边涂上油漆作标记,待接触网杆立好后,将临时观测点引至接触网杆垂直于线路纵向的侧面,在接触网杆立好后,将临时观测点引至接触网杆垂直于线路纵向的侧面,在接触网杆上刻画拉线槽口,在旁边涂上油漆作标记。

应力放散及锁定施工工艺及方法

应力放散及锁定施工工艺及方法

应力放散及锁定施工工艺及方法应力放散及锁定施工工艺流程图应力放散和线路锁定是将已经达到初期稳定的线路,重新松开扣件、支起钢轨、垫上滚筒、使钢轨处于自由伸缩状态或自由伸缩后再强制拉伸,放散掉钢轨内的附加应力和温度力,在钢轨处于设计锁定轨温时的“零”应力状态下,将线路锁定形成无缝线路。

应力放散是拆除单元轨节的扣件,解除约束,抬上滚筒,通过滚筒、拉轨器、撞轨器、小锤等工具,使积累在单元轨节内的温度力得到释放,然后落槽,上好扣件锁定,保证钢轨在锁定轨温下达到零应力状态。

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有滚筒放散法和拉伸放散法两种。

根据测量轨温判断,当轨温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时采用“滚筒放散法”,当轨温在锁定轨温范围以下时采用“拉伸放散法”。

线路经应力放散和焊接锁定后形成无缝线路。

应力放散施工准备包括选择作业时间、测量轨温、安装撞轨器、安装拉伸器、解除无缝线路末端至零点范围的扣件(一般为5.5m)、分散作业人员和工具等工作。

作业人员均匀分布在单元轨节长度范围内。

根据气象资料、无缝线路的允许温降和允许温升计算确定锁定轨温,并满足桥上无缝线路的断缝检算要求,同时还应满足相邻单元轨节间的锁定轨温差不大于5℃,左右股锁定轨温差不大于3℃,同一区间内单元轨节的最高与最低锁定轨温差不大于10℃的要求。

应力放散作业时,根据测量轨温判断,当轨温在锁定轨温范围采用“滚筒放散法”;当轨温低于锁定轨温范围采用“拉伸放散法”。

单元轨节应力放散前,单元轨节每隔10m支起钢轨放置滚筒。

采用“滚筒放散法”时,用撞轨器和小锤敲击单元轨节放散应力,撞轨器沿放散方向撞击钢轨,其他人员用小锤或上弹条工具敲击轨腰放散应力。

放散应力过程中始终有专人在轨头量测位移变化情况,当位移出现反弹时,证明单元轨节内应力已经为零。

同时观察“零点”位置是否归零,如果不能到位,调整撞轨位置撞轨直至“零点”归零。

此时立刻拆除滚筒使钢轨落槽,上扣件锁定单元轨节。

采用“拉伸放散法”,计算基本公式为△L=αL△t式中△L ——单元轨节伸长量(m);α——钢轨的线膨胀系数,为0.0118×10-3/℃;L——单元轨节长度(m);△t——设计锁定轨温与作业时实测轨温之差(℃)。

道岔钢轨接头铝热焊及应力放散与锁定

道岔钢轨接头铝热焊及应力放散与锁定

道岔钢轨接头铝热焊及应力放散与锁定一、道岔钢轨接头铝热焊道岔内钢轨接头采用铝热焊接,并填写铝热焊焊接记录表。

铝热焊基本工艺流程见下图。

铝热焊工艺流程图铝热焊施工要点:进点前应根据设备材料清单检查并落实必备的工具、材料和设备,到达焊轨现场应对现场条件进行综合调查并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钢轨铝热焊焊缝距离轨枕边缘不应小于100mm。

钢轨端头应做外部处理:拆除焊头每侧三至四根轨枕的扣件和垫板,除去接头下方有碍作业的道碴(有碴道床道岔),检查钢轨端头,并用钢丝刷清洁钢轨端头100~150mm,使其满足铝热焊要求。

调整轨缝使其满足焊接工艺要求。

用对正设备从垂直和水平两方向对正两轨端。

装配砂模不得使用受潮的部件,应使钢轨端头间隙位于装有砂模底板的底托盘的正中央,严格按照操作工艺涂抹防漏泥。

预热前记录钢轨的温度,按焊接工艺及焊剂要求进行预热,并准确计时。

确认坩锅干燥、清洁、无裂纹,确认焊药包包装袋密封、干燥和无破损。

将全包焊药慢慢地旋转着倒入坩埚。

浇铸完毕后按规定时间拆模。

拆除砂模后应尽快推瘤。

热打磨应符合以下要求:打磨焊缝时,应在钢轨踏面上保留适量高出钢轨的焊头金属。

在焊缝温度未降至300℃以下时,不得解除钢轨拉伸器和对正设备。

冷打磨应符合以下要求:在焊头温度降至50℃以下进行。

打磨焊头使其平直度和轨头轮廓达到技术标准要求。

不得在某一处过度打磨,避免损伤钢轨。

二、道岔应力放散与锁定以一组道岔及两端各100米线路为一个施工单元进行应力放散与道岔区锁定,以使得道岔区一旦锁定便处于无缝线路的固定区内。

道岔内中直中弯钢轨各一处为合龙锁定焊接头,道岔内其它焊接接头均为单元焊,单元焊焊接不受轨温限制,但合龙锁定焊接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进行。

道岔区的应力放散与锁定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以内进行,并且与相邻线路的实际锁定轨温之差小于5℃。

岔内分别以道岔转辙器和辙叉心为两个中心点向两侧进行应力放散与锁定,并用聚四氟乙烯滑块代替滚轮(转辙器和辙叉心放散应力时只拆掉扣压钢轨的扣件,内部联结的螺栓不拆)。

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

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

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1 施工方案当轨温处于锁定轨温范围时落轨锁定,当轨温低于锁定轨温时,用单元轨节两端的拉轨器将单元轨节拉伸至锁定轨温时的长度,然后落轨锁定,作零点位移标记。

1.2 接头连接已放散的单元轨与相邻待放散的单元轨之间用接头夹板临时连接。

轨缝处穿上φ22的螺杆,已放散完毕的单元轨之间在应力放散完成后立即进行锁定焊接。

1.3伸缩区放散本次单元轨节时考虑上一单元轨节的伸缩区100米。

1.4钢轨支垫每隔10米的距离,在轨枕之间支垫一滚轮,高度较橡胶垫板高5cm左右,使轨底面与枕上的预埋铁座顶面大致平齐,如图1-8示。

座钢轨支垫示意图(图1-8)1.5临时位移观测为检测应力是否放散均匀,在应力放散过程中在钢轨上标记临时位移观测点,全过程地观察钢轨的位移以检验钢轨内部应力是否放散为0,在上一单元轨的伸缩区起终点设1、2点,本次放散单元轨每隔300米(当单元轨长度不为1500米时参照进行观测点设臵)设臵3、4、5、6、7、8共8个临时移观测点。

1.6施工锁定轨温考虑到无缝线路纵向力分布不均匀和通过一定运量后的钢轨长度塑性变形等因素,施工控制锁定轨温应尽量靠近设计锁定轨温范围的上限。

1.7 线路锁定施工工艺及方法1.7.1施工流程钢轨应力放散及线路锁定施工流程见“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施工流程图”。

1.7.2施工方法钢轨应力放散与线路锁定施工流程图(图1-9)(1)轨道状态检测在应力放散前全面对轨道进行检测,检测项目有:轨道几何尺寸、轨面标高、线路中线位臵、枕下道床刚度、横向阻力、铝热焊接质量等,通过全面的质量检测,确认线路已达到初步稳定,方可准备进行线路锁定施工。

(2)近期轨温调查通过调查,了解当地轨温的变化规律,确定锁定施工时间。

(3)位移观测桩设臵根据设计文件及相关规范要求,埋设位移观测桩,并编号。

(4)标记临时位移观测点根据设臵好的位移观测桩,在钢轨上标记,并根据现场条件适当加密观测点,每100m设1处临时位移观测点,作为钢轨应力放散时的临时位移观测点,通过对钢轨位移的观测,以判定应力放散是否彻底。

钢轨焊接及放散锁定专项施工方案

钢轨焊接及放散锁定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南广铁路 6 标段轨道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南广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设计图。

《钢轨焊接技术条件》 (TB/T 1632—2005)《高速铁路设计规范》 (试行) (TB16021—2022)《高速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TB10754-2022)《铁路轨道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TB10305-2022)2、编制原则以满足施工工期为核心,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工艺及管理手段,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我部承建的铺轨任务是西起藤县站以西 DK202+810.23 处,东至广东肇庆 DK406+250 处,在新建肇庆东站站外接入贵广线。

全管段正线路线单线长度 399.772Km、站线 30.528 Km,沿线分别设有藤县、梧州南、郁南、南江口、云浮和肇庆西等六个车站,共计铺设道岔104 组,铺设道床 120 万立方米。

设计为跨区间无缝路线。

钢轨焊接是保证轨道几何平顺性和内在质量的关键,焊前的型式试验、焊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焊后处理等各个工序过程都是保证钢轨焊接质量的重点环节。

本标段属于中亚热带~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

常年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四至九月暴雨较为集中,为汛期,冬季很少寒冷,雨量希少。

年平均气温21.1℃。

最热 7 月,月均气温 23~ 29℃;最冷为 1 月,月均气温6~14℃之间。

年日照 1396 小时。

持续 270~340 天。

年均降雨量在 1835mm。

1、正线数目:双线。

列车最高行车速度: 250km/h。

最小曲线半径3500m。

2、最大坡度:区间正线为6‰。

6、钢轨:正线采用 100m 定尺长的 60kg/m 无螺栓孔新钢轨,材质为U75V,钢轨质量应符合《250km/h 客运专线 60kg/m 钢轨暂行技术条件》的相关规定。

7、扣件:采用弹条 V 型扣件,桥上需降低阻力的地段铺设弹条 V 型小阻力扣件。

8、道岔:正线采用60kg/m 钢轨 18 号单开道岔(客专线(07) 0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5-150ZB型移动式钢轨焊接、应力放散与锁定方案一、编制依据及原则1、编制依据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轨道工程施工一标工程施工承包合同。

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轨道工程施工一标施工设计图。

《钢轨焊接》(TB/T 1632.1~2—2005)《胶结绝缘钢轨技术条件》(TB/T 2975)《铁路线路设计规范》(GB50090—2006)《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99—2003)《铁路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13-2003)《铁路轨道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5-2009)《现场施工用电安全技术规程》(JGJ46-2005)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相关工程施工经验以及相关科研成果。

2、编制原则以满足施工工期为核心,采用科学先进的施工方法、工艺及管理手段,确保施工质量,实现安全施工、文明施工,创建安全文明标准工地。

二、工程概况昆明市轨道交通首期工程施工一标项目设计起点为右ⅠDK20+525,终点为右ⅠDK41+900。

首期工程南段线路总长为约21.375km,其中高架线长约10.136km,地下线长约11.095km,地面线长约0.144km,含高架站5座,地下站6座。

本工程正线、辅助线的地下线区间及车站的轨道结构采用短轨枕整体道床,高架线区间及车站的轨道结构采用纵向承轨台式整体道床,地面线的轨道结构采用短轨枕整体道床。

区间采用无缝线路设计。

钢轨焊接是保证轨道几何平顺性和内在质量的关键,焊前的型式试验、焊接过程中的参数控制、焊后处理等各个工序过程都是保证钢轨焊接质量的重点环节。

三、自然条件昆明地处低纬高原,地貌复杂多样,地形高差较大,在气候上存在着明显的垂直差异和水平差异。

昆明年均气温14.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19.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7.5℃,年温差12~13℃。

全年降水量约103l毫米,相对湿度为74%,湿气不大,全年无霜期近年均在240天以上。

全年晴天较多,日照数年均2445.6小时,日照率56%。

四、主要技术参数及标准1、正线数目:双线。

列车最高行车速度:100km/h。

车辆轴重:≯14t,列车四辆编组,全长78.68m。

最小曲线半径350m。

高架线为左、右线并行等高设计,地下线分左、右线隧道分别设计,曲线按同心圆或平行侧移设计。

2、最大坡度:区间正线为29‰。

3、轨距:采用标准轨距1435mm;小半径曲线轨距GB50157-2003《地铁设计规范》的第6.2.6条要求加宽。

4、曲线超高:正线曲线最大超高不大于120mm,隧道内及隧道外路堑地段的混凝土整体道床地段轨道曲线超高采用外轨抬高超高值的一半,内轨降低超高值一半方法设置;高架线轨道曲线超高采用外股全抬高的方法设置。

曲线超高值在缓和曲线内递减,无缓和曲线时,应在直线段内递减。

5、轨底坡:正线及辅助线钢轨设1:40轨底坡。

在道岔区和道岔之间不足50m地段不设轨底坡。

6、钢轨:正线及辅助线均采用U75V高碳微钒普通热轧60kg/m钢轨。

7、扣件:高架线一般地段采用单趾弹条(小阻力)扣件,地面线、地下线一般地段采用单趾弹条扣件。

8、道岔:正线及辅助线采用60kg/m钢轨9号单开道岔、60kg/m钢轨9号5.0m线间距交叉渡线。

9、无缝线路:正线按铺设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设计,锁定轨温:高架线、地面线为25±5℃,地下段线为25±5℃。

五、施工现场组织机构、设备及劳动力安排1、现场组织机构框图:项目部设项目经理1人、书记1人、副经理1人、总工程师1人,设工程部、物设部、安监部、计财部、综合部。

2、焊轨主要机械设备主要机械设备数量表3、劳动力安排根据现场工作面的情况,工程进度计划的要求,合理地组织劳动力进场施工,并对劳动力安排进行动态管理。

主要劳动力安排计划如下:焊工: 5 人探伤工: 2 人电工: 1 人应力放散及锁定:10 人普通工人:50 人六、钢轨焊接、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技术方案1、总体施工方案在整体道床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采用UN5-150ZB型移动式钢轨焊接机直接将铺设于施工现场的25m钢轨焊接成900~1500m单元轨节。

根据现场整体道床施工情况,依次进行体育城站~五腊村站段、体育城站~世纪城站段、五腊村站~小呈区间隧道口段、小呈区间隧道口~广电大学站钢轨焊接、应力放散及锁定施工。

2、钢轨焊接试验与焊轨设备调试钢轨在施焊前要进行型式试验,合格后才能正常焊接,在日常焊接施工中,按照规定还要进行周期性检验和出厂检验。

⑴型式试验钢轨型式试验委托有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检测(西南交大)。

⑵生产检验闪光焊连续焊接500个钢轨焊接接头作为一批进行生产检验。

⑶技术标准执行TB/T1632-2005《钢轨焊接》。

⑷焊接设备调试与工艺参数的确定认真分析钢轨母材的化学成分、机械性能、低倍组织等资料。

完全掌握钢轨的厂家和炉号,同一批钢轨要集中连续焊接。

按照焊接工艺,合理安排焊轨施工。

检验委托有资质的试验单位进行(西南交大)。

先做落锤检验,再做静弯检验,后做疲劳等相关检验项目。

在正式焊轨前1个半月就必须进行试焊与检验工作,全部合格后才能进行焊轨施工。

依据设备的性能合理设置电压、电流、顶煅力、夹持力,通过焊机的电脑记录图,当有未焊透、过透、裂纹、气孔夹碴等有害缺陷时,调整电压、电流、顶煅力与时间的关系,确保焊接参数稳定和焊头质量。

3、UN5-150ZB移动式接触焊焊轨施工工艺和技术措施⑴施工准备焊接设备进场后,要进行相关的工艺试验,确定焊轨参数,制定保养维修细则和安全操做规程,并上报监理、业主,获得批准后严格组织实施。

钢轨焊接施工前,操作人员要对焊机主机、附机、水冷却系统、液压系统、制冷系统、供电系统等做最后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进行焊轨作业。

⑵焊前钢轨检查提前对钢轨外观尺寸、外观质量逐根进行检查,检查时应翻轨进行,不能只检查钢轨头部。

对弯曲的应进行调直处理,使钢轨在全长范围内轨头和侧面平面直顺,不得有硬弯、弯曲和扭转。

钢轨两端1米范围内垂直面及平面不直度不大于0.5mm,大于0.5mm的应重新锯轨,冷却后重新测量。

对达到标准的钢轨进行全面探伤检查;对合格的钢轨进行轨端除锈和打磨。

⑶松解扣件及钢轨端头除锈打磨焊轨前,将钢轨扣件松开,拆除接头夹板及部分配件,顶升钢轨,放置滚筒和垫木,对待焊钢轨端头及焊轨机钳口部位与钢轨接触处端面采用电动砂轮机进行除锈、打磨,打磨后的钢轨面应有金属光泽,不得有锈斑;打磨深度不得超过母材0.2mm,钢轨端部670mm 范围内有出厂标志的,应打磨至与轨腰平齐,不得有任何凸出,防止损伤钳口。

对焊接钢轨端面用宽座角尺和塞尺进行垂直度检查,凡超过0.5mm的,采用钢轨端面打磨机进行打磨,直至符合要求。

⑷对轨调整与钢轨焊接钢轨面及钳口部位打磨符合要求后,方可进行焊轨作业。

先在滚筒上进行对轨并调整高低和方向,使焊缝对正焊轨机钳口中心位置,用刀口尺检查两钢轨左右或高低错牙均不得超过0.5mm。

确认钢轨对中后,启动液压系统进行夹轨,随后激活数据采集系统,进入焊接程序,依次经过各个闪光阶段后进行顶煅并完成推瘤作业。

焊接结束后,立即启动液压系统,将焊轨机架张开到足够大的程度,起升焊机使之离开焊头一定距离。

迅速除去推瘤焊渣,并对焊机各部位和接头进行检查,同时清洁焊机内部和钳口。

如果钢轨与钳口接触处有电击伤,则该焊头判定为不合格,需切掉重焊;同时对钳口进行处理,直至换钳口,方可再焊。

合格的焊头根据数据采集系统的屏显号码统一进行编号,将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档。

资料对应焊接接头标识号在距焊头1~3m的同侧轨腰上,大小与钢轨轨腰匹配,白底红字(油漆)。

恢复安装部分配扣件,轨道车推送焊轨机进行下一个钢轨接头焊接作业。

⑸粗打磨采用砂轮机对焊缝及轨头顶面、侧面、轨底进行打磨;打磨轨头时,平直度在焊缝两侧1米范围内基本符合0~0.5mm(以钢轨作业边为基准);焊缝踏面部位热态时呈0.5~1mm的上拱量,在常温下不能打亏;轨底上表面两侧各150mm范围内及距离两侧底角边缘各为35mm范围内应打磨平整,用砂轮打磨凸出量必须顺向打磨。

将轨底焊瘤打磨至与轨底平齐。

⑹焊头正火正火时,焊头温度应降至500℃以下,然后利用氧气—乙炔加热器将焊缝加热,轨头加热至表面温度不高于950℃,轨底脚加热至表面温度不高于830℃,再自然冷却。

正火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温度,杜绝病害的产生。

正火温度采用红外测温仪控制,并做好正火记录。

⑺钢轨调直、精细打磨正火完毕后,温度在400℃以下时,对钢轨进行调直处理,要求使用一米刀口尺检查时:水平方向工作边的不平直度不大于0.5mm,垂直方向的不平直度不大于0.5mm,拱量应限制在0.5~1mm范围内。

焊头冷却至常温后,采用仿形钢轨打磨机进行精细打磨,进刀量不得超过0.2mm,打磨机沿钢轨纵向往复移动,待无火花时,再适当给进刀量;打磨机从轨顶逐渐向轨头侧面摆动,直至完成对钢轨轮廓的仿形打磨。

局部不平整处用扁平挫或细砂皮纸进行纵向打磨。

打磨时不得出现横向痕迹,打磨面应平整有光泽。

打磨完成后,用1米直尺进行测量:钢轨焊头轨顶面不直度为0mm~0.3mm,轨头内侧工作面不直度不得大于0.3mm,轨底凸出量不得超过1mm;打磨深度不大于0.5mm。

⑻钢轨焊接接头的力学指标应满足TB/T1632-91的质量检验标准。

轨底部打磨时,接头距支承块边缘不小于40mm,调节器与长轨条焊接接头的轨底必须进打磨。

⑼钢轨焊头超声波探伤每个焊接接头必须经超声波探伤,保证全部焊头100%合格。

由持有二级或二级以上无损检测证书的专业人员进行检测,每天使用探伤仪前应用对探伤仪进行校准。

⑽安装扣件及循环作业上述工序完成后,将焊轨前松解或拆除的扣配件依次安装、紧固完成,经检查符合要求后,依次进行下一工序循环作业。

移动式接触焊焊轨施工工艺流程图4、无缝线路应力放散与锁定施工⑴应力放散与锁定的基本条件①线路按温度应力式无缝线路设计,必要时在线路铺设初期定期进行应力放散。

②根据线路和施工等情况综合考虑放散锁定单元轨节长度为900m~1500m左右,以便于无缝线路的铺设和应力放散。

③单元轨节锁定前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钢轨位移观测桩。

在钢轨焊接成单元轨节后,轨面设计标高、方向及水平均已达到设计标准时,方可进行线路锁定。

⑵应力放散与锁定应遵循的原则①施工锁定轨温按照设计轨温锁定(高架线、地面线为25±5℃,地下线为20±5℃)。

长轨条应力状态为零的轨温为实际锁定轨温,施工时用施工锁定轨温代替实际锁定轨温。

部标TB-2098规定:长轨条始端和终端落槽时分别测得的轨温平均值作为施工锁定轨温,施工时轨条下每12.5m垫入一滚筒,使轨条处于自由伸缩状态。

②施工锁定轨温必须在设计锁定轨温范围内,否则必须进行应力放散,重新锁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