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毕业论文
炮制对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作用的影响

[ y r s P oes g C e clo p sin T M Kewo d ] rcsi ; hmiac m oio ; C n t
料 处理 、去油制霜等 。具有毒性的中药经炮制均可 降低影响
21增 强 药 物 的 疗 效 .
炮 制 对 药 物 作 用 的影 响 , 已被 中医 临床 所证 实 ,并 有 了 专
除去 ,则势必使该 药在方 中的实 际比例缩小,不能发挥全方作
用。
陈 雪林 李 向 东 ( . 陉县 医 院 ,河 北 1 井 石 家 庄 , 0 00 ; 530
2 陉县 中医院,河北 . 井
石家庄,00 0 ) 5 3 0
中图分类 号:R2 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 7-8 0( 0 0 80 0 —1 8. 6 476 2 1 )1—1 40 【 摘 要 】 通过对 中药采用不同的方法和辅料炮制 ,对 药效进行比较 。通过炮制,消除方 中某些药物 的不良反应 ,提 高药方
降气 平喘,化痰消食作用增强 。 3 . 2保证方 中各药 比例准确
为充 分 发 挥 配 伍 后 的方 剂 综 合 疗 效 ,这 就 要 是 通 过 净 制 工 序 来 解 决 。如 山茱 萸 的 核 、金 樱 子 的毛 核 、巴 戟天 的木 心 、黄 柏 的粗 皮 ( 皮 ) 栓 ,均 非 药用 部 分 ,而 且 所 占 比例 较 大 , 若 不
加有效 。药物炮制所产生 的增强作用,大多早 已被现代 科学所 验证 ,显示出它的合 理性 。炮制药物的方法 、辅料是多种多样
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解, 有 的被转 化成 份 , 有 的增加 有效成 份等 , 这 对药 物的 功能都 有很 大的 关系 。 生物碱是 一类 含氮 的有机化 合物 , 难 溶于水 , 通常有 似碱 的性质 , 能与酸结 合成 盐变成 易溶 于水 的盐 、 使 人体容 易 吸收 , 如“ 元胡 索生 用镇 痛攻力 较差 , 醋 制后 可使主要 镇痛 成份 的延胡索 乙素转 化成盐 , 增大 了水 中的溶解度 , 提高疗 效 。 含 有 贰类 成 份 的药材 通 常 同时含 有相 应 专一 的分 解酶 , 在一 定 的温度 湿 度条件 下, 易 被 共存 的酶 所酶 解 。 含 有 挥发 油的 药物 要根 据 临床 需要进 行 炮制 , 如薄
蜂蜜 又能 润肺止 咳 , 增 强 了止咳 平喘 的效能 。 藤 黄的消 肿杀 虫作用 可 能与藤 黄 素有 关 , 但 因藤 黄素 剧 毒 , 特别是 庄藤 黄素 致泻 力极 强 , 故多 外用 。
3 . 中药炮 制对 于 中药化 学成 分影 响的 意义
3 1增 强 药品 的安全 性
有 重要 意义 。 1 . 中 药炮 制 的简单 介 绍 中药炮 制是根 据 中医中药 的基 本理论 , 按 照 中医临床用 药的特点对 中药进
元胡 经用 醋煮 或 醋炙 后 ,可使 呈游 离状 态 的元胡 索生 物碱 形成 盐 , 增 加水 溶 性, 提高 煎 出量 , 增 强镇 痛作 用。 麻 黄为 辛温 性发汗 解表 、 平喘、 利水 药 , 麻黄挥 发油有 发 汗解热 作用 。 蜜 炙麻黄 , 使 部分 挥发 油挥散 , 故 发汗 解热 作用 减弱 , 而
科 学 论 坛
中药炮制专业毕业论文

中药炮制专业毕业论文中药炮制是依据辨证施治疗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性质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所采取的一项制剂技术。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中药炮制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中药炮制专业毕业论文篇一【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中药炮制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包括: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炮制方法、饮片质量标准的研究。
研究方法包括:应用文献学、实验药理学、化学、临床疗效观察、多学科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药炮制;原理;研究合理地加工炮制中药,能提高药物质量,增强疗效,不合理的加工炮制,则降低药物的质量,从而影响其疗效。
中药炮制是依据中医理论,根据临床辨证施治的需要,以及中药本身的性质所采用的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
历代典籍中对处方用药都强调中药炮制技术和要求。
如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载“诸经方用药,所用熬炼制度皆脚注之,今日则不然,于此篇具条之,更不焙方下别注也。
”陈嘉漠在《本草蒙荃》中曾对炮制标准要求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充分说明了炮制标准对药性的影响及临床疗效的关系。
中药炮制的目的是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改变或缓和药性,提高疗效,改变或增加药物的作用的部位和趋向,便于调剂和制剂。
药物经合理炮制后,其性味、功效、理化性质都随之发生改变。
现剖析如下。
�1 研究内容1.1 文献整理及经验总结首先要搞清炮制的历史和现状。
炮制的历史文献比较分散,现代的炮制经验多数是“师徒相传,口传心受”继承下来,各地遵循不一。
每类炮制方法及每药的炮制方法的起源、发展和临床应用的关系更应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其演变原因,找出其理论依据,探知其炮制目的所在,从中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提出科研思路,做到古为今用。
因此,认真进行文献整理和经验总结,是开展炮制研究必不可少的一项基础工作。
做这些工作时,应采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
1.2 炮制原理及炮制理论的研究炮制原理是指药物炮制的科学依据和药物炮制的作用,即探讨在一定工艺条件下,中药在炮制过程中产生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因这些变化而产生的药理作用的改变和这些改变所产生的临床意义,从而对炮制方法做出一定的科学评价。
浅析中药炮制对其化学成分及临床应用的影响

因为 中药 的来源地是大 自 然 ,其 中难免 会混杂一 些变 质 、腐烂 的 药材 以及 泥沙等 ,因此应严格控制净选 这一工序 。同一中药材 因为人
药部位的不同,其治疗作用是不同,甚至相反的。例如,山茱萸的果
肉有治疗 遗精 、滑精 的功 效 ,但是 山茱 萸的果核的药 用却恰恰相反 ,
中 图分 类号 :R 2 8 2 . 7 0 2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 6 7 1 — 8 1 9 4( 2 0 1 3 )1 7 - 0 7 0 0 - 0 2
中药 炮 制与 中药 临床 实践密 不可 分 ,历朝 历代 的名 医都 对 中药
的炮 制十分 重 视 ,从 古 至今 的医药 史册均 有详 细记 载 ,例 如 :宋代
不 易 变质 及提 高药 效的 目的 。但是据 笔者调 查 发现 ,现今 中药饮 片 的炮制现 状 着实 令人 担 忧 。 因此 ,必须 坚决 以中 医理 论 为指导 ,严格依 据 中药 的特 色予 以炮制 ,以提 高药 效为 目的,调整 方 剂的适 用 范围 ,保 证 临床 中安 全、有 效 、合 理 用药 。 【 关键 词】 中药炮制 ;安 全 用药 ;化 学成分 ;临床 疗 效
的性 ,在使用过程中要严格根据临床用药的要求进行,这样才能使
药物 发挥 最大 的药 效。
1中药炮制工序中应注意的问题
1 . 1严把净选 关
3 炮制对 中药 临床 应用 的影 响 3 . 1降低药物 的毒性 《 内经》 中明确记载过 : “ 大毒治病 ,十去其六 ;常毒治病 ,十 去其 七 ;小毒治病 ,十去其八 ;无毒 治病 ,十去其 九。勿使过之 ,伤 其正 也”。其意思是说 ,在利用某些 药物的毒性治病 的同时 ,是有 一 个 限度的 ,如果超过这个 限度 ,就会损 害药物 的正常疗 效 。某一 些药
中药炮制对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及临床意义

03 中药炮制对药材药理作用 的影响
炮制对药材药效的影响
01
增强药效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使药材中的有效成分更易溶出或被机体吸收,从而
提高疗效。如蜜炙款冬花能增强润肺止咳作用,醋炙延胡索能增强止痛
作用等。
02
减弱或消除副作用
未来,中药炮制研究将更加注重学科交叉与融合,引入更多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深入探讨 炮制机制,推动中药炮制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同时,中药炮制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将进一 步加强,以提高中药质量和疗效,促进中医药事业的持续发展。
02 中药炮制对药材化学成分 的影响
炮制方法对药材化学成分的影响
01
02
03
水处理方法
03
炮制能够去除或减轻药材的异味,改善患者用药体验。
拓展药材应用范围
01
炮制能够改变药材的物理性质,如软化、切片等,方便制剂和 临床应用。
02
炮制能够增加药材的溶解度或提高有效成分的提取率,有利于
药物吸收和利用。
炮制能够开发出新的药用部位或品种,为临床提供更多选择。
03
05 实验研究及案例分析
实验研究方法与步骤
部分药材经过炮制处理后,可以降低或消除其原有的副作用,使临床用
药更加安全。如生半夏有毒,经姜汁制后可解除其毒性,并能增强止呕
作用。
03
改变或缓和药性
通过炮制处理,可以改变药材的原有性质或作用部位,从而更适应病情
需要。如生地黄性寒,具有清热凉血作用,经过蒸制成熟地黄后,则转
为性温,具有补血滋阴作用。
炮制对药材毒性的影响
药材选择与处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中药材,进行清洗、干燥、 粉碎等预处理。
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

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方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结合临床实践,观察不同中药炮制方法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结果:中药炮制中,对中药多种化学成分都有影响,如生物碱类、挥发油类、有机酸类、苷类、鞣性类、无机物类。
结论:对于中药材来说,在炮制过程中,其化学成分容易受到影响,故此,我们应该根据中药材的特性,选择不同的炮制方法,保留有效成分,保证中药材的药效。
【关键词】中药炮制;化学成分;影响【中图分类号】R28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0-0215-01炮制是一种提高中药材药效,减轻毒副作用的工艺,也可纠正异常气味,提高中药材的纯净度[1]。
但是,中药材炮制过程中,对其化学成分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影响,部分是有利,不过有些影响是不利的。
故此,我们需要掌握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了解变化规律,采取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炮制,提高中药材的药效[2]。
本文采取综述形式,分析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报道如下。
1.生物碱类化学成分生物碱属于含氮物质,能够与酸结合生成盐,成为游离生物成分,可溶于水,部分小分子生物碱可溶于有机溶剂中。
高温状态下,大部分生物碱不稳定,若是采取传统高温高压水浸方式进行炮制,会破坏生物碱,或者生物碱受热分解。
为保留这一有效成分,炮制过程中,建议控制温度,尽量避免过多接触水,以免药物有效成分流失。
另外,游离的生物碱一般与水不相容,醋制容易促使生物碱生成盐,增加溶出度。
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测定延胡索,不同炮制方法处理,测定延胡索乙素的含量,醋煮最高[3]。
部分药材中,生物碱既是有效成分,也是毒性成分,此类药材一般采取水煮炙、沙炒等方式炮制,将生物碱的含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例如,乌头中乌头碱,毒性较强,经长时间水煮,促使乌头碱水解,生成乌头原碱,降低其毒性。
另外,部分药材的不同部位生物碱含量也不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炮制方法。
论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

步, 人们认 识 的提 高 , 以及 不 断丰 富 经 验 , 中药 注 射 剂
将会 实 现安全 性 与有 效 性 的结 合 , 为祖 国 的 中 医药 事 业做 出贡献 。
参 考 文献
[ ] 张冰, 1 吴嘉瑞 . 于中药注射剂安 全性问题 的思考 [ ] 1 关 J. 临床药物
治 疗 杂志 ,06,( ) 1 —8 20 4 6 :41 . [ ] 莫斌 斌 , 2 姜文 . 中药 注 射 剂 不 良反 应 的 文 献 统 计 分 析 [ ] 中南 药 J.
炮制 可使某 些 中药 化 学 成 分 因分 解 、 化 而产 生 氧 新 的活性 化合 物 , 而产 生新 的疗效 。如煅 炉 甘石 , 从 炉 甘 石 的主要化 学成分 碳酸 锌被 高温分 解产 生具抗 炎活 性 的氧化 锌 ; 黄馏 油 的抗 真 菌 作 用来 自鸡 蛋 黄 蛋 白 蛋 质 在高温 干馏 时分 解产 生 的系 列生 物 碱 类 成分 ; 豆蔻 炒后 挥发 油组成 改 变 , 色加 深 、 光 率增 大 , 实验 颜 折 对 动 物离体 肠管 收缩有 较大 抑制作 用 , 起止泻 作用 ; 荆芥 炒 炭后从 其 挥 发 油 中可 检 出多 种 具 止 血 作 用 的新 成
上 进行 分析 , 图将这 一复 杂 的问题简 单化 , 试 以便 于我
们 理解 中药 炮制 的传 统机 理 。
1 减 量 作 用
炮制 可减 少 中药 中其 烈 性某 些 化 学 成 分 的含 量 。
某 些作 用 峻烈 的 中药 , 能与 某 一 活性 成 分 的含 量 较 可
药的法 理对它进 行必要 的加工 处理 ( 即炮 制) 才 能使之 ,
方面: 减量作用、 增量作用、 杀酶保苷作用、 产生新化合物、 去除结晶水。这种化繁为简的分析方法, 便于我们理解中药炮制的传统
浅谈中药炮制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中药炮制毕业论文范文中药材经过加工炮制以后发生了复杂的化学变化,随着这些化学变化而改变的物质基础是中药炮制前后性味、功能改变的重要原因。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浅谈中药炮制毕业论文范文,供大家参考。
浅谈中药炮制毕业论文范文篇一【摘要】由于中药材大都是生药,在制备各种剂型之前,一般应根据医疗、配方、制剂的不同要求,并结合药物的自身特点,进行一般的加工处理,才能使之既充分发挥疗效或减轻不良反应,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临床用药的目的。
本文主要从药炮制的目的和具体炮制方法两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炮制;目的;炮制方法中药炮制是中药在应用前或制成各种剂型以前必要的加工处理过程,包括对原药材进行一般的修制整理和部分药材的特殊处理。
古代称为炮炙、修治、修事等。
一般来讲,按照不同的药性和治疗要求而有多种炮制方法,有些药材的炮制还要加用适宜的辅料,并且注意操作技术和讲究火候。
1 中药炮制的目的不同的药物,有不同的炮制目的。
在炮制某一具体要务实,有往往有几方面的目的。
总的来说,炮制的目的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五个方面:1.1 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
例如附子、川乌、草乌、半夏、天南星、马钱子等生用内服易于中毒,炮制后能降低其毒性。
1.2 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
如蜜炙百部、紫苑,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酒炒川芎、当归,能增强温经活血作用;醋炒玄胡、香附,能增强止痛作用;姜汁炙可以加强止呕作用,如姜川连、姜竹茹;牛胆汁制南星能增强息风止痉作用。
1.3 改变药物的性能或功效,使之更能适应病情的需要。
1.4 改变药物的某些性状,便于贮存和制剂。
诸如地黄、芦根、石斛等许多鲜品药材的疗效,较之干品更佳,然而,由于产地、季节等因素的限制,多种药材无法直接使用鲜品,需要干燥处理,才可以贮存、运输。
1.5 纯净药材,保证药材品质和用量准确及矫臭、矫味,以便于服用。
2 炮制的方法炮制方法是历代逐渐发展和充实起来的,其内容丰富,方法多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指导老师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宋凯()专业__中医_____________年级__2012级成人专科______教育中心_南充教育中心_________2014年11 月 15日中药炮制与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分析摘要: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根据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的理化性质以及制剂的不同要求,对原药材进行的一整套加工处理。
中药经炮制后,由于加热、加辅料等处理,可以使某些中药中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有的成分被溶解出来,有的成分被分解或转化成新的成分,有的成分有量的增减,当炮制成饮片后其化学成分、理化性质都可能发生很大的改变,从而影响药物的疗效,所以只有在搞清楚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的化学成分变化及其机理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了解中药炮制的目的,进而探讨中药炮制的真正意义,同时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中药炮制;炮制目的,方法,影响;化学成分中药炮制是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一门学科,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辩证施治用药的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1.中药炮制的目的中药炮制主要有以下目的及作用:1.1降低或消除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1.2改变药性和功能,增强临床疗效;1.3便于调剂制剂,保证药物质量;1.4.矫正不良气味,便于服用;1.5.便于保管贮存及保存药效;1.6改变药物或增强药物作用趋向。
2.中药炮制的方法明代缪希雍在《炮炙大法》卷首把当时的炮制方法进行了归纳,载述:“按雷公炮炙法有十七:曰炮、曰爁、曰煿、曰炙、曰煨、曰炒、曰煅、曰炼,曰制、曰度、曰飞、曰伏、曰镑、曰摋,曰瞧、曰曝、曰露是也,用者宜如法,各尽其宜。
”近代则依据中药炮制工艺的全过程,将其分为净制、切制和炮炙三大类,《中国药典》一部附录“药材炮制通则”即采用此种分类方法。
其中净制包括挑选、筛选、淘洗等。
切制包括浸泡、润、漂等软化处理与切片、切段等,炮炙包括炒、烫、煅、制炭、蒸、煮、炖、燀、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炙、油炙、制霜、水飞、煨等。
3.中药炮制对中药化学成分的影响中药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临床作用的物质基础。
中药的化学成分是相当复杂的,可以认为中药的作用是综合性的。
中药在炮制过程中,由于温度、时间、溶剂及各种不同辅料的处理,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一系列变化。
3.1炮制对中药中生物碱类成分的影响生物碱是一类含氮的有机化合物,通常有似碱的性质。
大多数生物碱在高温条件下不稳定,受热遭破坏或分解,游离的生物碱大部分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在其炮制过程中,多加醋使之成盐,而增加溶出度。
用HPLC法测定不同醋制方法中延胡索含量,其中以醋煮为最高,从而增加其在水中的溶解度,加强其镇痛作用,陈旭等[1]用HPLC法测定了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结果表明醋炙延胡索中延胡索乙素的含量为38.19%(mg?g1),醋煮延明索为40.25%,醋烘延胡索为39.21%,酒制延胡索为35.85%。
而对于含有水溶性生物碱的药材应注意在软化切片时,不能水浸泡时间过长。
比如槟榔碱,易溶于水且能随水蒸气蒸发,长时间的水浸润使槟榔碱流失,干燥过程也可导致含量略有下降。
生物碱在中药植物体内分布也不一致,在炮制时,应区分入药,如麻黄碱,分布于麻黄茎中,故炮制时要去根。
莲子心中主要含莲子心碱和异莲子心碱;莲子肉中则含量甚微,故分别人药。
3.2炮制对中药中苷类成分的影响苷类是一类由糖和非糖部分组成的化合物。
苷类成分在植物的根、皮、花、果实等类药材中含量较高。
在炮制过程中,应根据含苷类药材的性质区别对待。
与苷类共同存在的还有多种酶,此种酶能使苷水解,但含苷类中药,通过炒、蒸炮制后,可以防止这种现象发生。
如白芥子中含有白芥子苷,在芥子酶的作用下,易于水解,生成硫代氰酸,对羟酶及酸性硫酸芥子碱和葡萄糖,白芥子油容易挥发,使临床疗效降低。
白芥子炒后,使其所含分解芥子苷的酶被破坏,防止芥子苷的水解,从而减少刺激性,使其发挥利气、散寒的功效。
同时,白芥子炒加热炒后,种皮破裂,有效成分易于水中煎出,提高药物的疗效,降低不良反应。
苷类成分一般能溶于水和酒精中,因多溶于水,故水制苷类生药时应尽量少泡多润,以免溶解于水或发生水解而受损失;苷易溶于酒,所以炮制的辅料多用酒,增加溶解度,从而提高疗效。
目前,对苷类药材的炮制通常基于两个原因。
①杀酶保苷,保持药效。
在含苷类药材的细胞中,含有可水解这种苷类成分的酶,若长期存放,或加工方法不当,在适宜的条件下,酶便可分解其所含的苷类成分,从而使有效成分减少,甚至破坏影响药材质量。
②水解后产生新的成分增加或改变疗效,降低毒性。
实验表明,制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的含量高于生何首乌中游离蒽醌的含量,而结合蒽醌的含量生何首乌则明显高于制何首乌,生何首乌中有泻下作用的结合型蒽醌衍生物,在炮制后水解成无泻下作用的游离蒽醌衍生物,而后者具有滋补作用[2]。
3.3炮制对中药中挥发油类成分的影响挥发油是一些具有芳香气味的油状物,在常温下能挥发,并易随水蒸气蒸馏,所以叫挥发油或称精油。
含挥发油的中药,经过加热炮制后,可使所含挥发油显着减少。
炮制目地主要是减少或除去某些挥发油的副作用,如麻黄的发汗作用,主要是挥发油,蜜制后,挥发油损耗,故发汗作用减低,而蜜能润肺止咳,更增加了止咳平喘的作用。
还有的含挥发油成分药物的炮制是根据改变药性或减低毒性的需要而进行的。
如白术炮制后挥发油中的苍术酮可转化为白术内酯Ⅰ,白术内酯Ⅲ,双白术内酯[3]。
由于挥发油中成分复杂,且多不稳定,所以在炮制时应注意药物中成分的变化而改变疗效。
3.4炮制对中药中多糖类成分的影响多糖是中药中普遍存在的一类化学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肿瘤、延缓衰老以及提高免疫功能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
不同炮制方法使多糖含量也不一样,从而影响中药疗效,其中酒制法多能将多糖含量提高,田源红等[4]用硫酸-苯酚法测定黄芪及其酒制、盐制、米制、盐麸制、炒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分别为3.92%,9.26%,8.20%,6.70%,5.63%,7.20%,炮制品均高于生黄芪,其中以酒制黄芪为最高。
靳凤云等[5]测定了当归及其不同炮制品还原性糖、水溶性糖和多糖的含量,结果酒炒当归中多糖含量为6.2%,生当归为5.59%,而土炒、清炒、炭炒分别为4.26%,1.67%,1.20%,均显着低于酒炒当归,酒炙可提高当归中多糖含量。
而盐制、醋制等其他方法多数使多糖含量与生品无差异或降低。
如王东等[6]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车前子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并用凝胶色谱法分析,结果多糖含量均降低,多糖结构均改变,清炒及盐炙能使车前子中多糖发生降解,从而影响其多糖含量。
余晖等[7]对柴胡不同炮制品中多糖以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结果生柴胡中含量最高,醋炙柴胡降低了多糖含量。
3.5炮制对中药中鞣质类成分的影响鞣质又称单宁或鞣酸,是一类复杂的酚类化合物。
鞣酸耐高温,经高温处理,一般变化较小,但是有一些药材经高温处理会导致鞣酸含量降低。
如果炮制后鞣酸含量降低,若以鞣酸为有效成分时,用生品为宜。
3.6炮制对中药中蛋白质、氨基酸类成分的影响蛋白质、氨基酸多数可溶于水,炮制时遇热不稳定。
例如传统的水蛭烫制不利于水、醇溶性成分的溶出,并使蛋白质变性[8]。
经滑石粉烫制后水蛭中17种氨基酸及总氨基酸含量亦均明显下降。
滑石粉烫制水蛭,温度达200℃以上,如此剧烈的炮制条件,对该药材的化学成分组成造成了较大影响。
目前水蛭生用效优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学者所接受[9]。
对于有毒性的中药可通过加热使蛋白变性降低毒性。
苍耳子为治鼻渊要药,但苍耳子中所含的有毒物质苍耳子苷存在脂肪蛋白中,苍耳子中毒可引起严重肝肾病变,甚至导致死亡。
因此用中文火炒至焦黄时,苍耳子苷凝固在细胞中不容易煎出,可达到去毒的目的[10]。
3.7炮制对中药中有机酸类成分的影响有机酸广泛存在于植物的酸味果实中。
低分子有机酸多能溶于水而降低含量,所以应尽量少泡多润,防止有机酸流失,升麻中有机酸含量炮制前后变化很大,软化切片时长时间浸泡是使其降低的主要原因。
因此以喷淋浸润处理为好[11]。
有的有机酸加热往往会被破坏,如山楂炒焦后,其有机酸减少51.00%,而且使其酸性降低。
3.8炮制对中药中无机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在矿物和贝壳类药物中大量存在着无机成分,在植物药物中也有一些无机盐类,如钾、钙、镁、碘等,它们或与有机物质结合存在,或成为特殊形状的结晶。
炮制对含无机成分的药物也有影响。
如夏枯草中含有大量钾盐,若经长时间的水处理,会大大降低其利尿作用,故在处理夏枯草时不宜长时间浸洗。
如矿石类药物经过煅烧后失去部分结晶水,成为无水化合物,不仅使药物易于粉碎,而且使药物进一步纯净,起到一定的医疗作用,如明矾为含水硫酸铝钾的复盐,在200℃失去结晶水,煅后凝固蛋白,增强吸水,干燥收敛防腐及抑制作用。
同时炮制可以减少有害元素含量。
通过对马钱子炮制前后水煎液中33种元素的测定分析,炮制后元素含量增加的有24种,含量减少的有9种,且大多为有害元素,如汞元素炮制前是炮制后200倍,而炮制后锌、锰、铁、钙、磷均高于炮制前1倍以上。
这些有益元素的增加和有害元素的减少及元素内部构成比的改变,为马钱子炮制后毒性的降低及增加通络止痛、消肿散结的作用提供了一定依据[12]。
4.结语综上所述,药物经过不同的加工处理后,其化学成分发生不同的变化,主要通过分解,异构化,氧化,置换,分解,缩合等几个途径来完成[13]。
变化的结果不外乎是增强化学成分的溶解度和浸出量,减少降低化学成分的溶解度和浸出量,分解化学成分或转化新的化学成分,从而提高药物疗效,降低或减轻药物的毒性、烈性和副作用,改变药物的性能,便于制剂等。
事物都是发展的,任何事物都不完美,中药炮制也不例外。
中药炮制发展至今天,用现代医学标准要求,炮制规范还不够细化,尚缺少客观标准,所得产品难求一致。
但随着现代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利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及中药化学等知识研究炮制前后物质性能的改变,从生理学、药理学、生物学、临床医学等方面研究炮制后的药材对人体的性能和效用,可为炮制理论的深入探索及操作技术的提高提供广泛的研究和实验空间,同时有助于修正炮制学的发展方向,为制定合理的炮制工艺和质量标准提供科学依据,为实现中药现代化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1]陈旭,陆兔林,张先洪,等.HPLC测定延胡索不同炮制品中延胡索乙素含量[J].中成药,2003,25(9):726.[2]史国兵.炮制对何首乌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3,23(2):96.[3]李伟.白术的有效物质及质量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D].2001. [4]田源红,靳凤云,雷红,等.炮制对黄芪中糖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3,28(2):128.[5]靳凤云,田源红,杨文洵,等.炮制对当归中糖含量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00,25(8):474.[6]王东,林力,袁昌鲁等.车前子及其炮制品中多糖含量的分析[J].时珍国医国药,2002,13(4):197.[7]余晖,陆兔林.柴胡不同炮制品多糖的含量测定[J].时珍国药研究,1997,8(5):44.[8]吕文海.炮制对水蛭性状及成分溶出的影响[J].中药材,1994,17(7):22. [9]刘丽芳.中药水蛭经炮制后的成分变化研究[J].中成药,2001,23(12):880. [10]林向东.6种常见含甙类中药材的炮制[J].海峡药学,2000(12)1:104. [11]吴江.升麻及其加工前后总有机酸的含量变化[J].中成药,1998,20(12):19. [12]余南才,孙翠华.马钱子炮制前后有效成分及元素含量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1998,23(2):85.[13]刘斌.中药炮制过程中化学成分的变化及其机理[J].中草药,1997,28(2):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