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高频考点集锦--精华版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资料整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资料整理

高考语文必考文学常识资料整理高中生必知的文学常识1.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鲁迅郭沫若21. 第一部记录谋臣策士门客言行的专集:国策战国策22. 第一部专记个人言行的历史散文:晏子春秋23.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24.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357句,1785字)25. 第一部文学批评专著:《典论·论文》(曹丕)高中语文必背的文学常识1.曹雪芹(1715~1763)清代小说家。

名霑,字梦阮,雪芹是其号,又号芹圃、芹溪。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长篇小说,也是世界文学经典巨著之一。

现通行的续作是由高鹗续全的一百二十回《红楼梦》。

书中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悲剧为主线,着重描写荣、宁两府由盛到衰的过程,全面地描写了封建社会末世的人性世态及种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2.《祝福》是鲁迅的小说代表作之一,它是鲁迅第二个小说集《彷徨》中的第一篇。

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旧中国黑暗的社会现实。

鲁迅的三部小说集分别为:《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白话文小说,收录于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中。

3.海明威,美国现代作家,1954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老人与海》、《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和《丧钟为谁而鸣》。

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

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

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一、古代文学常识古代文学是高考语文考试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下面是一些常见的高频知识点。

1. 文言文修辞手法:比喻、夸张、设问等。

2. 古代文人常识:如杜甫、李白、苏轼等文人的诗词作品、代表作品等。

3. 古代小说常识:如《红楼梦》、《水浒传》等经典作品的作者、主要人物、故事情节等。

二、现代文学常识现代文学也是高考语文考试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频知识点。

1. 20世纪文学流派:如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等。

2. 著名现当代作家及其作品:如鲁迅、茅盾、丁玲、余华等。

3. 新诗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了解运动的背景、目的和影响。

三、词语辨析高考语文中常涉及对词语的辨析,以下是一些需要注意的高频知识点。

1. 词义辨析:如“跳跃”和“飞跃”的区别、“公正”和“公平”的区别等。

2. 词语搭配:如“宏伟”搭配“目标”、“艰巨”搭配“任务”等固定搭配。

四、修辞手法修辞手法也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点内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频知识点。

1. 修辞手法的分类:比喻、拟人、夸张、对比、排比等。

2. 修辞手法在古代文学及现代文学中的应用:如《红楼梦》中的写景手法、鲁迅先生的讽刺手法等。

五、古代诗词鉴赏古代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考试常见的题型之一,以下是一些需要了解的高频知识点。

1. 诗体:五言绝句、七言绝句、律诗等常见的古代诗体。

2. 古代诗人及其代表作品:如杜甫的《登高》、李白的《静夜思》等。

3. 诗词鉴赏技巧:如对诗句的押韵、对古代意象和意境的理解等。

六、阅读理解技巧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高频知识点。

1. 阅读题型分析:如细节题、主旨题、推理题等。

2. 阅读技巧:如快速浏览文章、提炼核心信息、理解作者观点等。

总结:以上是高考语文高频知识点的简要介绍,希望对你的备考能够有所帮助。

在备考过程中,你可以结合这些知识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练习,加强自己的答题技巧和阅读理解能力。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重要知识汇总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重要知识汇总

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重要知识汇总高考语文文学常识重要知识汇总1.第一位女诗人是:蔡琰(文姬)2.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3.第一部词典是:尔雅4.第一部大百科全书是:永乐大典5.第一部诗歌总集是:诗经6.第一部文选:昭明文选7.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8.第一部神话集:山海经9.第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10.第一部文言志怪小说集:搜神记11.第一部语录体著作:论语12.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是:春秋13.第一部断代史:汉书14.第一部兵书:孙子兵法15.*西汉两司马:司马迁。

司马相如16.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17.史学双璧:史记资治通鉴18.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19.大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20.中国现代文坛的双子星座之一:鲁迅21.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22.三代:夏商周23.《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24.三王:夏禹商汤周公25.三山:蓬莱方丈瀛洲26.三教:儒释道27.三公:周时--司马司徒司空;西汉--丞相太尉御史大夫;清明--太师太傅太保28.三曹:曹操曹丕曹植29.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30.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31.岁寒三友:松竹梅32.三辅:左冯翊右扶风京兆尹33.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34.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35.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整理1、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

2、并称“韩柳”的是韩愈和柳宗元,他们是唐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3、一门父子三词客:苏洵(老苏)、苏轼(大苏)、苏辙(小苏)。

4、豪放派词人:苏轼、辛弃疾,并称“苏辛”; 婉约派词人:李清照(女词人)5、李杜:李白、杜甫。

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6、屈原:我国最早的伟大诗人,他创造了“楚辞”这一新诗体,开创了我国诗歌浪漫主义风格。

7、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被称为“孔圣人”,孟子被称为“亚圣”,两人并称为“孔孟”。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

高考语文知识点总结归纳汇总一、古代文学知识点1. 古代文学流派古代文学可以分为四大流派,即诗、赋、文、词。

其中,诗指古代诗歌,赋指骈文体的文学作品,文指散文,而词则是指宋词。

2. 古代文人古代文人是指古代有文学才华并致力于创作的知识分子。

他们不仅擅长文学创作,还具备广泛的知识和思想见解。

3. 古代文学作品古代文学作品有很多经典之作,如《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唐代的《长恨歌》、宋代的《滕王阁序》等也都是古代文学的杰作。

二、现代文学知识点1. 现代文学流派现代文学可以分为多种流派,其中包括现实主义、自然主义、浪漫主义、现代主义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创作风格。

2. 现代文学作家现代文学作家是指近现代的文学创作家,他们以个人独特的观点和文学风格创作出许多优秀的文学作品。

例如,鲁迅是中国近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3. 现代文学作品现代文学作品涵盖了多种题材和文体,如小说、散文、诗歌等。

其中著名的作品包括《红楼梦》、《围城》、《百年孤独》等。

三、修辞手法知识点1. 比喻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之间的共同点进行比较,以增加表达的艺术感染力和形象力。

2. 拟人拟人是指将无生命的事物赋予人的特征和行为,使其具备人的感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表达的生动性和形象感。

3. 夸张夸张是一种修辞手法,通过对事物的描述或描绘进行夸大和放大,以达到强调、吸引读者注意力的目的。

四、文言文知识点1. 文言文的特点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其特点是语词繁复、句式复杂,较为正式和庄重,需要通过学习和理解才能准确理解其意思。

2. 文言文阅读技巧阅读文言文需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如注重语法和词义的理解,注意上下文的联系,善于从上下句的关系推测词义和句意等。

3. 文言文作品文言文作品有很多经典之作,如《论语》、《孙子兵法》、《红楼梦》等。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可以更好地了解古代文化和思想。

五、现代汉语知识点1. 现代汉语的特点现代汉语是指现代中国人使用的语言,其特点是语法简洁明了,词汇丰富多样,更加注重表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

(文末附答案)2023年高考语文知识点归纳总结(精华版)选择题(经典例题高频考点-名师出品必属精品)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面对记者的询问,他以前的同事们大多讳莫如深....,只说他已经不在这里工作了,至于离职的具体情况和曾经的工作细节,谁也没有透露。

B.虽然苗苗的爷爷老了,记不住的事儿越来越多,但在苗苗不厌其烦的耳提面命....之下,一些生活必需的基本信息爷爷几乎都背下来了。

C.敦煌壁画题材极为丰富,充分汲取相应时代最先进的绘画技法和理念,于线条和色彩的腾转挪移中创作出一幅幅美轮美奂....的画作。

D.运动会上,我们班同学展现了蓬勃的朝气,在赛场上努力拼搏、挥洒汗水,夺得了团体总分第一名的好成绩,大家无不弹冠相庆....。

2、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都市社会里有名人,乡土社会“人怕出名,猪怕壮”,不为人先,不为人后,做人就得循规蹈矩....。

B.我敢于在讲台上把自己知道不成熟的想法,和盘托出....在青年人的面前,那是因为我认为这是一个比较好的教育方法。

C.古有替父从军,今有背母求学,孝顺的美德重蹈覆辙....,引发人们对传统礼义更深层次的思考。

D.缺乏储蓄的农业经济却受不住这种工程的费用,没有足够的剩余,于是怨声载道....,与汝偕亡地和皇权为难了。

3、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的一项是()A.低眉信手续续弹B.樯橹灰飞烟灭C.卷起千堆雪D.终岁不闻丝竹声4、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菜圃.(pǔ)笑靥.(yàn)蝇.头微利(yíng)B.镂.空(lòu)杜撰.(zhuàn)少不更.事(gèng)C.胚.胎(pēi)褶.皱(zhě)亘.古不变(gèn)D.形骸.(hái)譬.如(bì)敛.声屏气(liǎn)5、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淡淡的夕照、荒凉的旷野熔成一气,让人全身心地投入对历史、对岁月、对民族的巨大惊悸。

高考文学常识必考点总结归纳

高考文学常识必考点总结归纳

高考文学常识必考点总结归纳高考的文学常识语文考点(一)先秦代学①上古神话。

中国古代神话名篇有:女娲(wā)补天后羿(yì)射日,精卫填海、(盘古)开天辟地、黄帝战蚩(chī)尤等。

(刘安:《淮南子》)②先秦散代A、儒家经典。

“五经”指《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

“六经”又称六艺,在“五经”后增加(《乐》)。

“四书”指《论语》《孟子》《高校》《中庸》。

B、历史散代。

《左传》《战国策》《国语》。

“春秋三秋”《左传》《谷梁传》《公羊传》。

C、诸子百家散代。

闻名的有:①老子,李耳,字聃(dān),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②孔子名丘,字仲尼。

就是儒家学派创始人、《论语》就是孔子弟子记载孔子和他的同学言行的书。

③墨子名翟(dí),墨家学派创始人。

《墨子》53篇。

④孟子名轲,字子舆。

儒家学派继承者。

《孟子》就是孟子同学记录孟子言行的书。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庄暴见孟子》《鱼我所欲也》。

⑤庄子,名周,战国道家。

著《庄子》。

《庖丁解牛》⑥荀子,战国儒家,著《荀子》32篇、《劝学》⑦韩非子,法家。

著《韩非子》。

《扁鹊见蔡桓公》《五蠹》《智子疑邻》。

⑧《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就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的集体创作。

《察今》。

⑨李斯的代表作就是散代《谏逐客书》。

③先秦诗歌A、《诗经》。

《诗经》就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分风、雅、颂三类、风就是民歌,雅就是乐歌,学习规律,颂就是祭歌。

诗经的表现手法就是比、兴、赋。

比即比方,以彼物比此的。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赋,直陈其事。

B、《楚辞》。

西汉学者刘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编辑成书,定名为《楚辞》。

此时屈原(前340?-前277?)名平,我国宏大爱国主义诗人、曾在楚国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

代有作就是《离骚》《九歌》《九章》。

(二)、两汉代学A、两汉散代①贾谊,世称贾生。

又称贾长沙,贾太傅。

著《新书》十卷。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高中文学常识必考大全
1. 中国古代文学
先秦文学:《诗经》、《楚辞》及其代表作品如《离骚》等
唐宋诗词:唐诗(李白、杜甫、白居易等)、宋词(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及其代表作
古代散文:如《史记》司马迁、韩愈的古文运动、柳宗元的山水游记等
元明清小说: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以及《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
2. 中国现代文学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文学: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
现当代诗歌、小说、戏剧的发展及重要作品
3. 外国文学
古希腊罗马文学:荷马史诗、索福克勒斯的悲剧、奥维德的《变形记》等
文艺复兴时期文学:莎士比亚戏剧、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等19世纪欧洲文学: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雨果的《悲惨世界》、
狄更斯的小说、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等
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乔伊斯的《尤利西斯》、卡夫卡的《变形记》、海明威的《老人与海》等
4. 文学理论与批评
文学流派: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象征主义、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概念与特点
文学元素:人物塑造、情节设计、主题思想、语言艺术、叙述视角等
5. 文学奖项
国内外重要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等的设立背景及其历年获奖者介绍
以上仅为大纲,每部分都包含大量具体的知识点和内容,需要学生在日常学习中不断积累和巩固。

同时,各地考试大纲和教材版本可能会有所差异,请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详细学习。

高考语文高频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高频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

高考语文高频文学常识知识点总结文学作品是高考语文考试中的重要内容,考生们需要掌握一定的文学常识来顺利应对考试。

下面将从不同的角度总结高考语文中的高频文学常识知识点,帮助考生复习备考。

一、文学流派与代表作品1. 中国古代文学流派中国古代文学流派有诗、词、曲、文四大类。

其中,诗以《诗经》为代表;词以辛弃疾、李清照的作品为代表;曲以元曲为代表;文以《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等为代表。

2. 中国现代文学流派中国现代文学流派有白话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

其中,白话小说以鲁迅的《狂人日记》、巴金的《家》为代表;诗歌以雨果、白朴、北岛等作家的作品为代表;戏剧以郭沫若的《林则徐》、梁实秋的《半夜雷轰》为代表;散文以余秋雨的《豆棚闲话》、赵丽华的《青春万岁》为代表。

3. 世界文学代表作品世界文学的代表作品有很多,如荷马的《奥德赛》、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居里夫人的《奇迹之桥》等。

二、文学名句与意义解析1. 《红楼梦》中的名句《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其中包含许多经典名句。

如“黛玉葬花”的意象代表了黛玉对悲剧命运的预感;“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用以形容国家地域差异和风俗习惯的差异;“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的意义是希望重建旧山河,实现理想的追求。

2. 古代诗词中的名句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名句。

如杜牧的“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表达了人在远方思乡的情感;李白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对英雄志士的赞美;苏轼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起伏和变化。

三、文学名篇与写作技巧1. 小说中的描写技巧小说是一种具有故事性的文学形式,描写技巧对于创造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至关重要。

如“人物的刻画”是通过对人物外貌、性格、行为等方面的描写来展现人物形象;“环境的描写”则是通过对自然、社会、生活环境的描写来烘托情感氛围。

2. 散文中的意境营造散文是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文学形式,意境营造是散文中的重要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一)1.孝廉:汉朝由地方官(太守)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被推举的人称为“孝廉”。

孝廉是“孝顺亲长、廉能正直”的意思。

后来“孝廉”这个称呼,也变成明朝、清朝对举人的雅称。

2.公车:汉代官署名,臣民上书和征召,都由公车接待。

3.阉竖:对宦官的蔑称。

4.豪右:豪族大户。

秦汉时,豪族住在城市的右边,故称“豪右”。

5.服阕:指守丧期满除服。

6.践祚:也写作“践阼”,意为皇帝即位、登基。

7.丁忧:“丁忧”又称“丁艰”,古代指父母之丧。

古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在家守丧三年,不做官,不婚娶,不赴宴,不应考,以尽孝道。

有内、外之分,遭母丧称为“丁内艰”,遭父丧称为“丁外艰”。

8.视事:官员到职工作。

9.乞骸骨:古代大臣年老了请求辞职,意为请求赐还自己的身体,回家乡去。

10.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

如:永宁元年,称病上书致仕。

(《后汉书》)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源于周代,汉以后形成制度。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二)1.东宫:太子居住的地方,也代指太子。

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

建储指确定储君,也即确定皇位的继承人,我国古代通常采用嫡长子继承制。

另:汉长乐宫又称东宫,太后所居也借指太后【例】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陈情表》西晋•李密)2.垂髫:三四岁至七岁(女)、八岁(男)的儿童。

髫,儿童垂下的头发。

【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桃花源记》东晋•陶渊明)3.总角:八岁(女)、九岁(男)至十四岁的少年(古代儿童将头发分作左右两半,在头顶各扎成一个结,形如两个羊角,故称总角)。

【例】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诗经•卫风》)4.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

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

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5.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例】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宋•王安石)6.薨(hōng):指成群的昆虫一起飞的声音;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也可以用于皇帝的高等级妃嫔和所生育的皇子公主,或者封王的贵族。

7.祖道: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荆轲刺秦王》)8.辎重: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9.跽:长跪。

古人坐时臀部贴脚后跟,臀部离开脚后跟,腰伸直,就是跽。

【例】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10.再拜: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拜两次,表敬重。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三)1. 四书、五经、六艺: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

六艺的说法有两种。

一种是,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还有一种说法将六艺解释为六经,即《易经》《尚书》《诗经》《礼记》、《乐经》《春秋》。

“四书、五经、六艺”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

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会试取中者称“贡士”又称为“中式进士”,第一名称“会元”。

录取名额不定,各省被录取的名额由应试人数、省的大小、人口多寡酌定。

3. 谶(chèn):基本意思是秦汉间巫师、方士编造的预示吉凶的隐语;指将要应验的预言、预兆。

4. 甫冠、弱冠、加冠:甫冠与弱冠都是形容男子达到二十周岁,就会带上成人的帽子,来表示自己已经成年了。

加冠,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

【例】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5. 秩满:官吏任期届满。

【例】徽州知府孙遇秩满当迁。

(《明史•列传第一百六十九》)6. 解褐:褐,粗布或粗布衣服。

解褐,脱去平民百姓的衣服,比喻入仕为官。

【例】举进士,解褐秘书省校书郎。

(《宋史•边理传》)7. 少保:官职。

明清少保皆为从一品。

太师教文,太傅教武,太保保护其安全。

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后来已是名存职异,只是一个荣誉称号。

8. 太傅:中国古代职官。

始于西周,最初由周公旦担任太傅,为朝廷的辅佐大臣与帝王老师(辅弼官,帝王年幼或缺位时他们可以代为管理国家),掌管礼法的制定和颁行,三公之一。

在战国时期的齐国和楚国也设有太傅;秦朝时期被废止;西汉曾两度短暂复置该职位;东汉则长期设立。

以后各朝代都有设置,但多为虚衔。

9. 食邑:受封者所享有的封地,因古代中国之卿、大夫世代以采邑为食禄,收其租税而生活,故称为食邑,又称采邑、采地、封地。

基本解释:靠封邑租税生活;指古代君主赐予臣下作为世禄的封地;唐宋时亦作为一种赐予宗室和高级官员的荣誉性加衔。

10.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四)1.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

《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

”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

《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

”“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2. 织造:明清于江宁、苏州、杭州各地设专局供应宫中织品的皇商,织造各项衣料及制帛诰敕彩缯之类,以供皇帝及宫廷祭祀颁赏之用。

3. 檄”“牒”“移”:都是古代官府往来文书的文种名称。

其中“檄文”多用于声讨和征伐;“牒书”与“移文”都是用于不相统属的各官府之间的行文,“牒书”上行、下行、平行文都用,而“移文”只是一种平行文书,多用于晓喻或责备。

4. 庙号: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的称号。

隋之前,庙号并非每一位皇帝都有,唯有功绩卓著的皇帝才会有。

【例】明成祖朱棣,“成祖”即为庙号。

5. 谥号:谥号是对皇帝一生功绩过失的评价。

(有爵位之人和身居高位的士大夫都有资格得到谥号,只是谥法不同罢了。

)分美谥、平谥和恶谥,但到了明清,基本只剩下美谥了,且谥号愈发冗长,如康熙帝的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中和功德大成仁皇帝。

6. 年号:年号是皇帝在位时期定的,用来纪年。

一个皇帝可以有很多个年号,明清以降皇帝逐渐采用了一个年号,所有明清的皇帝可以用年号来代称。

如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明神宗朱翊钧年号万历、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年号乾隆。

7. 鳏寡: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8. 州牧:是中国古代汉代至宋代的官名。

古代以九州之长为“牧”,“牧”是管理人民之意。

9. 用事:指当权执政。

10. 起事:指办事;起兵,发动武装斗争;生事;挑起事端。

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五)1.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

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张衡传》范晔)2.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举荐,任以官职。

如:连辟公府不就。

(《张衡传》范晔)3. 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

如: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陈情表》李密)4. 拜:授予官职。

如:诏书特下,拜臣郎中。

(《陈情表》李密)5. 除:任命,授职。

如:除臣洗(xiǎn)马。

(《陈情表》李密)6. 授:授给、给予官职。

如:宣德初,授御史。

(《明史·于谦传》)7. 赏: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

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谭嗣同》)8. 封: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

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鸿门宴》)9.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

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元史·贾鲁传》)10. 察:考察后举荐。

如: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陈情表》李密)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六)【表提升官职的词语】1.升:升官。

如:既而胡即放宁夏知府,旋升宁夏道。

(梁启超《谭嗣同传》)2.擢:在原官上提拔。

如:宣宗初,擢贵州按察使。

(《明史•卷一百六十一》)3.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

如:山涛作冀州,甄拔三十余人。

(李白《与韩荆州书》)4.迁:一般指提升。

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5.陟:,提拔、晋升。

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诸葛亮《出师表》)【表降低官职的词语】6.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

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范仲淹《岳阳楼记》)7.贬:降职。

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新唐书•柳宗元传》)8.放:驱逐,流放。

如: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司马迁《报任安书》)9.左迁:贬官。

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窜:放逐、驱逐、贬官。

如:暂为御史,遂窜南夷。

(韩愈《进学解》)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七)1. 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称不禄,庶人死称死。

2. 平民百姓的称谓:常见的有布衣、黔首、黎民、黎庶、生民、庶民、苍生等。

【例】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诸葛亮《出师表》)【例】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贾谊《过秦论》)3. 黜:废掉官职,或者贬退。

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柳宗元《封建论》)4. 罢:免去,解除官职。

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5. 京兆尹:中国汉代官名,为三辅(治理京畿地区的三位官员,即京兆尹、左冯翊(yì)、右扶风)之一,主管长安(今西安)及其附近地区,在西汉时期相当于今日首都的市长。

6. 逆旅:古代指的是客舍,旅居。

如: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苏轼《临江仙·送钱穆父》)7. 流火:流,移动;火,指大火,星宿名。

《诗经·七月》:“七月流火,九月授衣。

”七月相当于公历的八月,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夏去秋来。

8.折腰:即拜揖,含屈辱之意。

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9. 博士:古为官名,现为学位名称。

秦时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汉代后为学术上专通一经或精通一艺的官员。

如:文帝召以为博士。

(《汉书·贾谊传》)10.社日: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例】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例】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集锦(八)1. 四海:指天下、全国。

【例】六王毕,四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