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浅述

合集下载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

城市综合管廊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进程中,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集约化、高效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正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重视。

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建造的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供水、排水、燃气等多种市政管线集中敷设在同一空间内,并设置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

其不仅能够有效解决城市道路反复开挖、地下空间资源浪费等问题,还能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维护管理的便利性。

本文将对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一、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一)规划布局城市综合管廊的规划布局应结合城市的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道路交通规划以及各类市政管线的专项规划等进行综合考虑。

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方向、功能分区、人口密度、管线需求等因素,确定管廊的线路走向、敷设位置和规模。

一般来说,管廊应优先敷设在城市主干道、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线密集的区域,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其综合效益。

(二)断面设计管廊的断面形式和尺寸应根据纳入的管线种类、数量、管径大小、安装维护要求以及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

常见的断面形式有矩形、圆形和马蹄形等。

矩形断面空间利用率高,施工较为方便;圆形断面受力性能好,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差的地区;马蹄形断面则兼具两者的优点。

管廊的内部净高应满足管线安装和人员通行的要求,一般不宜小于 24 米。

(三)管线布置在管廊内,各类管线应按照安全、有序、便于维护的原则进行布置。

电力电缆和通信电缆通常布置在上层,燃气管道应单独敷设在一侧,并采取有效的防火防爆措施;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布置在下层,且排水管道应设置在最低点。

同时,要预留足够的空间用于管线的扩容和更新。

(四)附属设施设计城市综合管廊还应配备完善的附属设施,包括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系统、排水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等。

通风系统要保证管廊内空气新鲜,满足人员作业和设备运行的需要;照明系统应提供足够的亮度,确保管廊内的可见度;消防系统要根据管廊内的火灾危险等级,配置相应的灭火设备和设施;排水系统要及时排除管廊内的积水;监控与报警系统则要实现对管廊内环境参数、设备运行状态和管线安全的实时监测和预警。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

地下综合管廊施工方案与施工工艺地下综合管廊是一种将城市地下各类管线集中布设于一个管廊内的综合性工程。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减少地下管线交叉施工对地面交通的影响,并便于管线的维护和管理。

本文将从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两个方面来探讨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

一、施工方案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案需要考虑地下管线的种类、长度、终点位置、地质环境等因素。

首先,要对地下现有管线进行全面勘测和调研,了解不同管线的类型、规格和走向,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发生意外。

其次,根据地下管线的长度和终点位置,制定合理的施工路线和进场口。

一般情况下,地下综合管廊会划分为若干段,每一段的施工过程包括开挖、支护、管线敷设和填埋等步骤。

开挖时,需要使用合适的机械设备,并结合地质情况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以确保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然后,根据地质环境的差异,选择适合的支护方式。

如果地质条件较好,可以采用土方开挖、支护、管线敷设和回填等方式;如果地质条件较差,需要采用开挖、支护、敷设和灌浆等方式,以确保管廊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最后,对敷设好的管线进行填埋。

填埋时应注意施工队伍的协调安排,确保管线敷设的质量和进度,避免因施工不当导致管线变形和破损等问题。

二、施工工艺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工艺包括开挖、支护、管线敷设和回填等多个环节。

其中,开挖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步骤之一。

在开挖过程中,需要根据地质环境的不同,选择合适的开挖方式和设备。

支护是保证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

支护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明挖法、暗挖法、明开式盾构法和暗挖式盾构法等。

根据地质环境的不同,应选择合适的支护方式和材料,以确保施工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管线敷设是地下综合管廊施工的重要一环。

在敷设过程中,需要注意管线的选择和敷设方式。

一般情况下,管线可以选择不锈钢、玻璃钢、高密度聚乙烯等材料,具体选择应根据地下管线的用途和要求来定。

敷设时,要确保管线的平整和牢固,以便后续的维护和管理。

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方案

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方案一、引言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挑战。

城市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新型的城市基础设施,以其独特的设计和施工方案,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本文将探讨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和施工方案。

二、城市综合管廊的概念和意义城市综合管廊是指将城市中各类地下管线(如电力、通信、水务等)集中布置在一个统一的管廊中,通过管道进行管理和维护。

它的出现旨在解决城市地下管线交叉、重复建设等问题,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和运行安全性。

城市综合管廊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能够减少地下管线的重复建设,节约资源和空间。

其次,它能够提高城市基础设施的管理效率,方便日后的维护和修复工作。

此外,城市综合管廊还能够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减少地面施工对市民生活的影响。

三、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方案城市综合管廊的设计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 管廊布局设计管廊布局设计是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核心。

首先,需要对城市中的各类地下管线进行全面调研和规划,确定管廊的布置位置。

其次,需要根据管线的特点和需求,设计不同功能区域,如电力区、通信区、给水区等。

最后,需要考虑管廊的扩展性和可持续性,预留足够的空间供未来的管线增加和更新。

2. 管廊结构设计管廊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管道的材料、尺寸和布置方式。

根据不同管线的特点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材料,如钢管、塑料管等。

同时,需要根据管道的功能和安全要求,确定管道的尺寸和布置方式,保证管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3. 管廊通风设计管廊通风设计是为了保证管道内空气的流通和排放。

需要考虑管廊的长度、截面积和管道的排放量,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确保管道内空气的质量和温度。

4. 管廊安全设计管廊安全设计是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重要环节。

需要考虑管道的防火、防爆、防水等安全性能,设计合理的防护措施,保证管道的安全运行。

四、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案城市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案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
综合管廊的建设最好有一个城市的总体规划,但中国目前正 处在飞速发展的过程中,城市规划往往跟不上城市建设的脚步。 国外的城市总体规划比较成熟,而且它们不像中国城市发展得 如此迅速,基本上都是很成熟的城镇或城市,很少大兴土木、到 处开挖建设。目前,无论从设计上,还是从施工角度看,在我国综 合管廊都还处于摸索阶段,从设计到施工、管理均有待进一步完 善。
3.4 综合管廊地基的结构设计
在进行地下管廊设计时对于地基的处理时可以采取以下几 方面的措施:
进行地下管廊的建设时通常都是几千米的甚至更长的工程, 所以在进行施工过程经常会碰到不同的复杂的地型,尤其是碰 到一些地基比较软的城市中,尤其是一些沿海的城市中,进行勘 测的时候对于探孔之间的距离也不能太小,所以以于地基的控 制很难把握好。如果只是进行探孔的地基检测也不是很有效地, 可以采取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在进行滨河新区综合管廊设计规划的管廊上经过了宽为 40M 的两条路、两条街。每个主要的管线之间设计的都是相互连 通的,使整个地下管网都形成了管网的形式,管廊在进行工作服 务的时候可以分别从两个方向进行,这样使可靠性大大提高了, 并且为以后留有发展的余地。
·3·
规划与设计
建材发展导向 2013 年 11 月
从大体的管廊管理单位来看对于管廊的管理资料都是不全面的有许多的管廊地下布置没有资料可以进行查阅造成了在进行以后的维护以及施工时困难加大在许多的管廊管理单位也都进行了管廊资料的补充像一些燃气管道的管理单位都在进行全市全面的排查工作中在进行补充资料的期间也会由于行管理单位的系统分开造成资料不能互相利用使管廊信息不能实现共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31工程概况以郑州市的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为实例进行管廊的结构设计与施工的研究
4 进行城市地十管廊的建设设计构想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

浅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摘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建立电力、通信、广电、给排水、热力、燃气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

国务院常务会议将这一设施定义为创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措施,主要就是处理长期存在的城市地下基础设施落后等突出问题。

关键词:地下综合管廊;施工;地基Abstract: the urban underground pipe gallery refers to the underground tunnel for underground power supply, communication,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water supply and drainage, heat and gas and other municipal pipelines. The State Council executive conference defines this facility as an important measure to innovate urban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mainly dealing with outstanding problems such as backward urban underground infrastructure.Key words: underground comprehensive corridor; construction; foundation 随着当前时代的不断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也进一步得到了重视。

其建设不仅可以对于道路积水以及交通拥堵等问题进行解决,还能够对于反复开挖路面这一现象进行减少,并且降低了管线爆裂等事故的发生。

但从当前我国城市地下管廊的实际状况来看,其发展速度仍然较为缓慢,本文结合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1 地下综合管廊设计1.1 综合管廊布置方案综合管廊布置方案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要点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作为一种有效利用地下空间的方式,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要点。

首先,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需要考虑各种管线的布置与通道设置。

城市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管道,如电力、给水、排水、燃气等,它们互相交叉、纵横交错。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布置这些管线,确保彼此之间的独立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为这些管线设置通道,以方便日常维护和管理。

通道的设计要考虑到可行性和经济性,提供足够的空间容纳各种设备和人员。

其次,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要注重施工技术和材料的选择。

施工技术的选择直接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在进行地下管廊的施工时,需要选择合适的开挖和固化方法,以保证工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此外,还需要考虑到周边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保护,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材料的选择也非常重要,需要选择具有抗腐蚀、耐久性和防水性能的材料,以保证管廊的使用寿命和运行质量。

再次,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需要注重环保和节能。

城市地下空间不仅仅是各种管道的集中区域,还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设计地下综合管廊时,需要考虑到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的因素。

一方面,可以采用节能材料和技术,如使用低能耗设备和进行合理的照明设计,减少能源消耗。

另一方面,需要考虑到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问题,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最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还需要注重管理和运维。

设计完工后,管廊的管理和运维是至关重要的。

需要建立起科学的管理制度和完善的维护体系,以确保管廊的正常运行和长久使用。

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定期巡查和检修管线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

同时,还需要进行防灾预案的编制和演练,以提高应急响应能力。

总之,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设计与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各种因素。

在设计时需要合理布置管线和设置通道,选择合适的施工技术和材料,注重环保和节能,以及建立科学的管理和运维制度。

【论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要点与施工分析

【论文】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要点与施工分析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要点与施工分析[摘要]综合管廊的建设有效利用了道路下的空间,避免了土壤对管线的腐蚀,延长了管线的使用寿命;节约了城市用地,并为地下空间开发提供有利条件。

同时,减少了城市道路重复开挖,对优化城市环境,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全国各大城市都已建成或正在规划建设综合管廊。

本文根据某工程案例,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施工1.城市综合管廊概述城市综合管廊指的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来容纳两类及以上城市工程管线构筑物以及其附属设施,它包括用来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所需的给水、雨水、污水、再生水、天然气、电力、通信等的市政公用管线,其中它不包括工业管线。

综合管廊要进行统一规划、设计、施工以及维护工作,以此来满足管线的使用和运营维护所需,并同步建设消防、供电、照明、通风、排水、标识等的附属设施。

2.城市综合管廊设计的优势2.1 实现市政管线统一管理城市综合管廊内包含多个专业的管线,在城市的统一监督管理下,实现了管线的统一维护管理,大大提高了城市管线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

2.2 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土地资源越来越紧张,城市的可利用空间越来越少。

为了美化现代化城市的形象,城市逐渐将传统的电话线、电力线、通讯线等架空管线转移到地下,这也导致了城市地下管线越来越多,各类管线的规划设计越来越复杂,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综合管廊设计能够实现有序的布置城市各类管线,从而大大提高了城市地下空间的利用率。

2.3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城市综合管廊的前期建设成本较高,然而其一旦建成,就能够节省大量的后期维护管理费用,其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

其经济效益主要表现在:(1)需要更新、补充管线时不需要反复开挖路面,有利于减少管线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同时避免了道路开挖对道路周边植被的破坏,节省了大量的维护、管理、修复费用。

(2)地下的各类管线很容易受到地下水以及土壤中酸碱物质的腐蚀,而将各类管线放置于综合管廊内能够有效延长管线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管道的维护更新成本。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建设成为了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布局、提高城市功能和应对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围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优化设计与施工方案展开讨论,以期为相关工作提供参考。

一、背景介绍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是指将多种不同功能的地下管网集中到一起,通过智能化的管理方式实现管线协调布置、运行与维护。

其优势在于减少地面管线数量、提升城市绿化与美观性、提高城市运行效率等方面。

二、建设需求与目标1. 解决城市基础设施布局问题: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能够集中管理城市各类管线,有效解决管线交叉干扰、维护难题,提高基础设施布局合理性和可维护性。

2. 提高城市功能: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通过地下化的方式解决地上管线拥堵、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升城市的交通、供水、供电等功能。

3. 适应城市化发展:城市地下综合管廊为城市持续发展提供了空间,有效避免因地面建设导致的城市更新和拆迁问题。

三、优化设计方案1. 综合规划设计: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地下综合管廊的布局,在各类道路、绿地、建筑物等区域中预设综合管廊走廊,确保不同功能的管线井然有序地汇集在一起。

2. 管线协调设计:通过合理的管线协调设计,减少管道交叉、穿插与干扰,确保不同功能的管线在综合管廊中得到良好的布置与运行。

3. 绿化与美观设计:在地下综合管廊的顶板设置绿化带,并合理布局道路、井盖等设施,使地下综合管廊呈现绿意盎然、美观大方的形象。

4. 智能化管理设计: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引入智能系统对综合管廊进行全面管理,实现对各类管线的监测、维护、运行优化等工作。

四、施工方案1. 前期准备工作:包括勘察设计、方案论证、环境影响评估等。

确保施工过程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环境要求。

2. 土壤改良与地下空间处理:通过土壤改良和地下空间处理,提升地下综合管廊的承载能力、稳定性和安全性。

3. 隧道开挖与支护:采用适当的隧道开挖方法和支护措施,确保工程安全、稳定地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与施工浅述
近几时年以来,我们国家的地下管线综合管廊还处在一种探索性的、规划性的一种建设阶段当中,所具有的相关建设的法规、规范还处于一种发展的阶段当中,规划的建设工作经验也非常的缺乏,对于这一问题,本篇文章就简单的论述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的技术实际的发展状况以及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我们国家各大城市的地下综合管廊未来的发展道路,提供一定上的理论支持以及技术参照,希望能够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帮助。

标签: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結构设计;施工
1、地下综合管廊类型及布局
1.1地下综合管廊类型
1.1.1地下综合管廊根据其所收容的管线不同,可分为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缆线综合管廊(电缆沟)3种。

干线综合管廊一般设置于道路中央下方,负责向支线综合管廊提供配送服务,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以及自来水等,也有的干线综合管廊将雨、污水系统纳入。

其特点为结构断面尺寸大、覆土深、系统稳定且输送量大,具有高度的安全性,维修及检测要求高。

支线综合管廊为干线综合管廊和终端用户之间相联系的通道,一般设于道路两旁的人行道下,主要收容的管线为通信、有线电视、电力、燃气、自来水等直接服务的管线,结构断面以矩形居多。

其特点为有效断面较小,施工费用较少,系统稳定性和安全性较高。

1.1.2地下综合管廊按断面形式划分矩形综合管廊、圆形综合管廊、异形综合管廊等,一般是根据纳入的市政管线种类、数量、施工方法、地下空间情况和当地的经济情况等进行设计。

矩形断面的优点是建设成本低、利用率高、保养维修操作和空间结构分割容易、管线敷设方便,一般适用于新开发区、新建道路等空旷的区域。

圆形断面一般用于支线型市政综合管廊和缆线型市政综合管廊。

但是圆形断面比矩形断面的利用率低,建设成本较高,而且容易产生不同市政管线之间的空间干扰,增加了工程造价成本和各管线部门之间的协调难度。

1.1.3地下综合管廊根据舱室数量可分为单仓综合管廊、双舱综合管廊、多舱综合管廊。

1.2综合管廊断面布置
1)断面形式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及规模、建设方式、预留空间等确定;2)应满足管线安装、检修、维护作业所需要的空间要求,管廊内部净高不宜小于2.4m,双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1.0m,单侧设置支架或管道时检修通道净宽不宜小于0.9m 3)管线布置应根据纳入管线的种类、规模及周边用地功能确定;4)天然气管道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热力管道采用蒸汽介质
时应在独立舱室内设置;5)热力管道不应与电力管道同舱设置;6)110k V及以上电力电缆,不应与通信电缆同侧设置;7)给水管道与热力管道同侧布置时,给水管道宜在上方;8)进入综合管廊的排水管应采用分流制,雨水纳入综合管廊可利用结构本体或采用管道排水方式;9)污水纳入综合管廊应采用管道排水方式,污水管道宜设置在综合管廊的底部。

2、地下综合管廊结构设计
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2)结构应根据设计使用年限和环境类别进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 50476)的有关规定;3)应按乙类建筑物进行抗震设计,并应满足国家现行标准的有关规定;4)结构安全等级应为一级,结构中各类构件的安全等级宜于整个结构的安全等级相同;5)结构构件的裂缝控制等级应为三级,结构构件的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小于或等于0.2mm,且不得贯通;6)防水等级标准应为二级,并满足结构的安全、耐久性和使用要求;7)抗浮稳定性抗力系数不低于1.05。

3、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
3.1明挖现浇法
明挖现浇混凝土综合管廊施工为最常用的施工方法。

采用这种施工方法可以大面积作业,将整个工程分割为多个施工标段,以便于加快施工进度。

同时这种施工方法技术难度较低,工程造价相对较低,施工质量能够得以保证,缺点是采取此种方法需中断交通。

在场地地势平坦,周围没有其它需进行保护的建筑物,在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开挖铺设管道,可以采用大开挖施工,并采用(深层)井点降水措施。

此开挖方案优点是施工方便,不需要围护结构作业,施工周期短,便于机械化大规模作业,费用较低;方案缺点是土方量开挖较大,对回填要求较高。

3.2明挖预制拼装法
明挖预制拼装法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施工方法,在发达国家较常用。

采用这种施工方法要求有较大规模的预制厂和大吨位的运输及起吊设备,同时施工技术要求较高,工程造价相对较高。

主要的预制构件有带管座共同沟综合管廊、带底座钢筋混凝土拱涵、带底座钢筋混凝土多弧涵管、带底座多弧缆线沟等。

预制拼装法与现浇法相比,预制混凝土涵管装配化施工更具质量保证、缩短工期、降低成本、节能环保等较为显著的优势。

3.3盾构法
盾构法是在盾构保护下修筑软土隧道的一类施工方法。

这类方法的特点是地层掘进、出土运输、衬砌拼装、接缝防水和盾尾间隙注浆充填等作业都在盾构保护下进行,并需随时排除地下水和控制地面沉降,因而是工艺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的一类施工方法。

用盾构法进行施工具有以下优点:机械化水平高,施工组
织简单,易于管理;施工安全.速度快,工程结构质量优良;施工引起沉降小,较易于控制;可在有水地层施工,不需降水;施工占地场地小;施工对周边环境干扰小,特别适合穿越既有建、构筑物之下或近旁;工程投资易于控制。

缺点主要是工程变化的适应性稍差;盾构施工设备费用较高;隧道覆土浅时地表沉降不易控制;施工小曲线半径隧道时难度较大。

近年来,随着管廊技术的发展,用盾构施工城市管廊的项目越来越多。

结语:
地下综合管廊使城市地下空间得到了有效利用,不仅解决城市各种市政管线检修、翻新和改扩建对城市道路交通及人民生活所带来的影响,也更加经济环保。

随着城市的发展,地下综合管廊将成为连通城市地上空间和地下空间的重要通道,地下综合管廊的发展将带来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

我国的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还需要不断研究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