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电视对远程教育影响
浅谈现代远程教育电视

20 年( 3 卷) 5 07 第 6 第 期
j化 教 青 =
浅 谈 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远 程 教 育 电视
姚. 军
( 西北师范大学 网络教 育学院, 甘肃 兰, 70 7 ) k 30 0 l ’ i
摘要 : 从现代远程教 育电视 的现状 出发 ; 针对 当前 对教 育电 育电视不再 是一个冷冰冰 的“ 机器怪物 ”而是一个充 满人性化 的 , 机器教师” 。一种 良好的认知学习工具。困扰教育 电视 的发展 的 视存在的误 区, 冷静地 思考 了新世 纪教 育电视所 面临新 的发展机 “ 遇与挑战 , 出以“ 指 交互电视 ” “ 、 网络电视” 为代表 新型 电视 将继 缺点变成教育电视发展 的新起点 , 教育 电视开始 了新 的腾飞 。表 现 在 以 下几 方 面 : 续 成 为我 国继 续教 育 的 一 个 重要 组 成 部 分 。 关 键 词 : 育 电视 现 代 远 程教 育 教 2 1新型电视教学 系统的开放性 . 新 型电视彻底打破了时、 空限制 , 在学 习时间上 , 习者可 以 学 1 现 代远 程教育 电视 的现状 根 据 自己 的实际情况 , 选择合适 的时间进行学习 , 比传 统的电 这 在传统远程教育 中,电视曾是 最重要 的远程教学工具之一 。 视 远程教学要求学习者在同一时间 内收看学习要更加灵活 。 在学 过去 , 教育电视节 目以其信息容量大 、 传输质量高 、 听效果 好等 习地点上 , 视 只要有新型 电视 的地方 , 就是学 习的场所 , 学习者可 以 优点 , 受到 了人们广泛重视 和欢迎 , 为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 利用新 型电视选择合适 的教学 内容进 行学 习。这 就为学 习社 会 也 出了不可估量 的贡献。特别是在现代远程教育 、 电大教育和现代 化 、 习终身化 的实施提供了 良好 的物质基 础。同时新 型电视 系 学 教育技术 、 科普知识的普及等领域中 , 所取得 的成 就显著 。 但在经 统 的开放性 还表现在学 习对象 的开放 性 , 提供 民主化 、 平等化 的 历二十多年所赢得 的生存和发展 的广 阔空间 ,面对新 技术 应用 、 学 习环境。新型电视 系统对每一个学习者来说 都是平等 的, 任何 新传播媒体竞争 , 原有优势 已面临着 愈来愈强烈 的挑战 , 处于低 人均可 以利用新 型电视进行学习 , 都享有平等的学习权利 。 谷徘徊状态 ; 另一方面 , 型信息传播媒体 、 新 网络媒体凭借多媒体 22从教师为 中心 的远程教学到以教师主导—— 学生主体 的教 学 . 信息传播技术迅速 崛起 ,给受众 提供 了获取信息 的更多选 择机 模 式 会, 直接 威 胁 着教 育 电视 的 生存 和发 展 。 过去教师在教学过程 中处 于“ 主宰” 地位 , 习者则被动地接 学 11 乏交 互 性 .缺 受教师所传授 的知识。由于学生的知识背景、 思维层次相差较大 , 交互性薄弱是传 统远程教学最主要的缺点 , 它主要包括 4个 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同一教材 、 同一步调的教学方式 , 很难适应每个 方面 : 一是师生之 间不能面对面地在一起 , 法直接沟通 ; 无 二是远 学生的要求 , 这给教学带来一定 的难度 , 既不利 于发挥学生的个性 程学 习者之间缺乏经常 的交流机会 和方式 ; 三是缺乏集体学习氛 潜 能, 又不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 新型电视 的出现非常适合学生的 围、 情感的交流 ; 四是学 习者通过电视学 习不可能进行人机交互 。 个别化学 习, 有利于建立 以学 习者为中心 的教学模式 , 使教师与学 这些 弊端不利于激发他们 的创造性灵感 ,培养他们 的创造性思 习者在教学 中的角色发生改变, 学习者可 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 , 选择 维。同时这种单项 的交流是与现代教育思想相抵触的。 适合 自己的学习时间、 地点、 内容、 方式 、 进度或者是教师 , 在进 行 12教学过程的非线性化 . 个 别化 学 习 中享有 完 全 的 自主权 。由 于学 习者 处 于 主 动探 究 的 地 现 行 的 教育 电视 节 目中 ,在 特 定 的 时 间 学 习 特 定 的 内 容 , 位 , 学 有利于挖掘和发挥学习者 的个性潜能 , 培养创造型人才 , 真正 习者完全是被动 的、 无选择 的, 目提供者播放什么节 目, 习者 做到因材施教, 节 学 每个学生都能获得“ 量体裁衣 ” 的教学。 式 就只能看什么节 目, 目时 间也 固定 不变 , 于多数人来讲 是不 23交互 性 节 对 . 太容易做 到的。在快 节奏 的现代社会中 , 许多人不可能为 了看某 通过新 型电视系统 , 师生可以直接对话、 沟通 , 同时它也为教 个教学电视节 目而使 自己的时间安排完全 固定下来。 间上是 师与学生、 空 学生与学生之 间的学术交流 、 讨论提供 了条件 , 并方便 自由的, 课程 和时间是受限的。 他们之间的情感交流 , 从而营造起 良好 的学 习氛 围。 另外 , 新型 电 13接 受 信 息上 的 限制 . 视 教学信息 的双 向交互功 能 ,为学习者进行人 机交互创造 了条 远 程教育作 为一种开放式 的教育 ,理应 接受 多重渠道 的信 件 。 通过新型电视上 网 , 学习者可 以很方便地与世界各地 的教师 、 息 ,但 由于电视频道的限制 以及媒体单一 ,最多也只能接收 到 学 习者或其他人员共同探讨 问题 , 这将有利 于激 发他们 的创造性 10个左右的节 目。 0 造成 的后果是接受信 息有限, 并且单项传递 , 灵感 , 培养他们 的创造性思维。 缺 少 应 有 的交 流 。 24丰 富 性 . 14缺乏友好界面 , 以创设情 景 。 学生共鸣 . 难 引起 新型电视 可以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 资源 , 把现有各学科 的 通过 电视来学习 , 学习者只是一个孤 独的看客 , 以体 会那 教学录像 带转换成视频数据存放 在视 频服务器 中 , 难 组成庞大 的教 种课堂现场 的气氛 , 就像不能在如临现场一样。 另外 , 习者无法 学资源库 。 习者可 以利用新型电视 的 V D功 能, 视频 服务器 学 学 O 从 选 择教学课程 , 只有被 动地接收预先 安排好 的教 学节 目: 习者 中选 择获 取 自己所 需要 的教 学信息 ,尤 其是 通 过新 型 电视 的 学 对所看到的某些有用信息 , 既不能保存 , 也不能通过 电视 即时 了 WeT b V功能 ,学 习者可 以在 国际互联 网上获取各 种知识及最新 解更多 的相关信息 。 的信 息。因此 , 利用新 型电视 的 V D功能和 WeT 功能 , O bV 学习者 足不出门就可 以方便 、 快捷地调用所需 的教学信息 , 这些信 息和 2 现代远 程教 育电视 的发 展 知识通过重新建构 , 产生新的知识 , 进发出创造性火花 。 教育电视真 的是走向没落吗? 其实不然 。 每种教育媒体都有 25方便性 . 操作 的简便性是新型 电视与计算 机 网络相 比较为显著 的特 它 自身的定位 , 其他任何媒体都无法取代 的。教学媒体没有贵贱 之分 , 只有在教 学中某些环节使用之分 。 在教育变革 的大环境下 , 点 。 新型电视的操作 比较简单 , 如同一般 电视 , 就 对一个不需要学 “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的新型教学模式里 , 教学 电视通过与其 习太多的相关 电脑操作知识 , 就可 以轻松上手 , 鼠” 一“ 联天下。 并 他媒体 的混合使用 , 深化教学内容 , 提高教 学效 果。同时 , 由于计 且 , 由于电视机 的普及率高 , 对电视的熟悉程度远大于电脑 , 人们 算 机技术和通讯 技术 的不 断进步 , 电视 向数 字化 , 交互化 , 网络 它的操作更 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这对于学习者完全掌握媒 体的控 化, 智能化迈进 , 电视 的发展 和应用 已从单纯 的追求 “ 重外观 ” 向 制权 自主地学 习 , 于远 程教学 , 对 以及 消减计算机 网络使用方 面 “ 重内涵” 发展。 更多的先 进的技术和理念更多的融入到 电视的开 的“ 数字鸿沟” 都具有 很大的意义 。 , 发和应用 中去 。 交互电视” “ “ 、 网络电视” 等新型 电视相继 出现 , 教 此 外 , 型 电视 不 受 空 间 的 限 制 , 新 为跨 国 的远 ( 转 3 下 3页 )
现代远程教育与有线电视网络

( 宁 师 范 大 学 新 闻 中 心 , 宁 大 连 16 2 ) 辽 辽 10 9 [ 摘 要 ] 在 网 络信 息 时代 , 代 远 程 教 育 已经成 为世 界 各 国教 育 体 系的 不 可 缺 少 的 组 成 部 分 , 远 程 教 现 而
育 中信 息 的 网络 传 输 问题 成 为 研 究 的 重要 课 题 。随 着 技 术 的 发展 , 线 电视 网络 功 能 日益 多样 化 , 经 成 为现 有 已 代 远 程 教 育信 息传 播 的主 要 方 式之 一 。 本 文 在 研 究 了现 代 远 程 教 育 发 展 状 况并 对 目前 有 线 电视 网络 信 . 传 输 E - 模 式进 行 了分析 的基 础 上 , 述 了在 我 国利 用有 线 电视 网络 进 行 现 代 远 程 教 育 的优 势 与 不 足 。 阐 ( 关 键 词 ] 远 程 教 育 ; 线 电视 网络 ; 息 ; 输 模 式 有 信 传 [ 献标 识 码 ]A 文 [ 章 编 号 ] 10 —o4 2 o )50 5—2 文 0 286 (o2 o —0 30 我 国 政 府 实 施 远 程 教 育 的 具 体 目标 是 在 2 1 00年 基 [ 图 分 类 号 ] G 3 中 42
利 家 办 教 育 , 会 、 会 、 派 都 开 办 不 同 形 式 的 远 程 教 育 。 展 了远 程 教 育 的 功 能 。 当 前 , 用 有 线 电 视 网 络 进 行 远 议 商 党
日本 的 文 部 省 也 于 19 9 4年 制 定 了 一 项 远 程 教 育 计 程 教 育 信 息 传 输 的 模 式 主 要 有 三 种 : 划 : 2 0 年 所 有 中 学 ,0 3年 所 有 小 学 都 接 入 IT R 到 01 20 NE . N T网 。 预 计 到 2 1 E 00年 日本 所 有 家 庭 都 可 以 访 问 高 速 、 高 效的 多媒体 系 统 。 1卫星教 育 电视传 输模 式 。 . 卫 星 教 育 电 视 传 输 模 式 除 了 使 用 数 字 技 术 代 替 模 拟 技 术 传 送 信 息 外 , 其 他 方 面 与 传 统 的 传 送 模 式 没 有 太 在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教育培训与知识传播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教育培训与知识传播广播电视传输业是现代社会信息传播的重要载体,教育培训和知识传播是广播电视传输业的重要使命之一。
本文将从教育培训和知识传播两个方面探讨广播电视传输业的作用和影响。
一、广播电视传输业在教育培训中的应用1. 远程教育广播电视传输业在远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卫星、有线电视及网络电视等途径,广播电视传输业将教育资源传递到全国各地,让不同地区的学生都能够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限制,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提高了教育公平性。
2. 职业培训广播电视传输业在职业培训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通过广播电视媒体,职业培训机构可以向广大群众传递最新的职业技能、就业信息和岗位培训内容,提高劳动者的技能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多样化传播形式和广泛覆盖面,使得职业培训资源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
3. 儿童教育广播电视传输业在儿童教育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儿童电视节目和儿童广播节目,广播电视传输业向孩子们传递科学知识、人文素养和艺术欣赏等方面的内容,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思维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同时,广播电视传输业还能够提供安全、可控的儿童教育环境,保护孩子们的视听权益。
二、广播电视传输业在知识传播中的作用1. 新闻传播广播电视传输业是新闻信息的重要传播平台。
通过广播电视节目,社会各界能够及时了解最新的国内外新闻动态,掌握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信息。
广播电视传输业的广泛覆盖面和高度传播效果,使得新闻信息能够迅速传递到广大群众,提高了社会的信息素养。
2. 文化传承广播电视传输业在文化传承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通过广播电视节目,人们能够欣赏到传统文化的经典作品和艺术表演,了解到不同民族的习俗风情和文化传统。
广播电视传输业为文化交流提供了广阔的舞台,保护了国家的文化多样性。
3. 科学普及广播电视传输业在科学普及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科普节目和科学教育节目,广播电视传输业向大众普及科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
湖南省利用有线电视网络实施现代远程教育

网络 基础设施 和技 术不 够完善 , 限制 了学生和 教师 之 间的交流 臣前 已开展 的远 程 教育学 停留在 传 统 的 我 教 你 的 课 堂 教学 模 式 上 ,不能体现 以学 生为 中心的现 代 教 育模式特 有些地方 采用 国外 的产品 ,价 格 昂贵又不 符合 我 国 国情 。现在 我 国的远程 教育 的技术标 准和规 范还 没有制 定 , 同时受教 育人数 和受教 育形 式仍
至 董 簿 鞲至 蓦 l东 ¨l 毒i 霜 藤崖鹈 罐寝礴舞饼商王 l … l ■x 要 _ : l _ 至 誊甄 l 獬 l; ¨ l l 錾 潮萁 幽 … … f 。一 。 l 叭 …l … … 稽嫒 阔 的 发 展 空 间 和 巨大 的 市 场 需
≥
量 誊 罨 囊 _ 薹 l 誊 誊 曼 量 : 囊 篓 善 l 嚣甄 : 誉
。
享。 。
叠 童 - 要 至至 誊: 0 瓣舞蠹 -
纛萎蓦 量 一蔓 叠 一 叠 l 量 ≥1
.
:
菱薰 善i 垂萎 囊: | 葵 j 播 挂 发 套商 i 薰蒸 j 量 囊 蚤 _:方 群 电 开 巷 日I i 囊 ' l德
络平 台和运营模 式 。
目前湖南 省远程 教 育大致有
两砷模 式 :
一
l 湖南 省 网络教 育 的 现状
湖南 省 有 着 60 万人 口 , 80 是
一
种是利用模 拟 电视 其一频
道 尹展 单向广播 电视教 育 。
二 种是利用 电信 网络实 行远 程 教育 主要有三 种方式 ,一是 视 频 会 议 系 统 ,遵 循 H. 2 3 0或 H. 2 3 3框 架 协 议 以 及 T. 2 1 0数
好 路子 。
新型云视频多媒体电视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中的深度应用

新型云视频多媒体电视在农村党员远程教育中的深度应用1 项目背景江西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能够实现中央组织部教学课件接收,本地课件转码、上传、存储及终端站点点播等功能;具备全省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功能,每月可自动形成教学管理报表;具备省、市、县、乡镇(街道)、村(社区)五级双向视频会议功能;能够实现市县乡分级管理,具有较强的功能拓展能力,不断丰富平台内容和功能,最大限度发挥系统作用。
随着全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全省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系统持续运行8年多之后,现有系统逐渐暴露出教学方式手段落后、设备老化、故障解决推诿扯皮、设备售后服务跟不上等一系列问题。
(1)现有远程教育系统采用分布式的设计思路,建有省、市、县三级播出平台和终端接收站点,播控级数和播控节点较多,一方面增加了设备管理维护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潜在的设备故障率。
这一技术缺陷随着设备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日趋明显。
现有远程教育系统使用的平台是独立运行的专用平台,无法和互联网平台互通互联,造成了事实上的封闭运行,某种程度上成为“信息孤岛”,无法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2)现有远程教育系统的技术限制导致了远程教育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
现有远程教育系统终端站点采用了“宽带+机顶盒+电视机”学用模式,主要以杨建林 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政企公司 南昌市 330031集中点播观看视频课件为主,模式仍较单一和封闭,手段相对落后,互动性较差,对党员干部的影响力不够,已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党员群众日益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同时,终端站点“宽带+机顶盒+电视机”的模式也造成了学员学习场所固定,学习时间相应客观受限的客观缺陷。
(3)教学资源不够丰富,吸引力不强。
党员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平台上政策解读、基层党建类节目多且雷同,新兴的农业生产、科技养殖、创业技能、文化娱乐等的节目比较缺乏。
内容针对性不够强,部分党员干部群众认为当前远程教育节目与本地实际结合不紧密,尤其是适宜街道、社区的教学资源较少,不能完全满足基层党员需求。
基于IPTV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模式的研究

IT P V简 介
在 农 村 中 小 学 开 展 远 程 教
《中国教 育信息化 》 发行部 :y cl @mo . uc e d. e n
远程教育
基于 I T P V的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模式的研究
王 丽辉 , 勇 于
( 东北师范大学 传媒科 学学院, 吉林 长春 10 ) 3 17 1
摘 要 :99年 , 国 Vie t rs 出了全球 第一 个 IT 19 英 d oNewok 推 P V业 务 , 2 0 开始 , P V这 一 从 0 4年 IT 新 的业 务模 式也 成为我 国新媒 介 的 热点 。 目前 的 IT 大 多用 于商业 , 商业 运行 中已经趋 于成 熟稳 PV 在
定 , 营模 式得 到 广泛普 及 。 助 IT 的商业运 行 平 台 , 用农村 现有 的 网络 条件 , 结合农 村 电视 运 借 PV 利 并 普及 率 高的特 点 , 农村 进行基 于 IT 的远程 教 育是 可行 的。本 文 尝试 着探 讨将 IT 在 PV P V技 术 应 用于 农村 中小学远 程教 育 , 分析 其优缺 点 。 并
GUI FFF D: FFFF F —F FFF — F —F FF FFF —
F FFFF FFFF FFF DHCP… \
N C机 无 法正 常登 录服务 器 ,在 N C机 显 示 器上
的提示信 息如 下 :
Co e tn ot e Ar e c e vc sP e s i・・・ nn c i gt h d n e s r i e .l a e wa t・・・ No v ru ldik a sg d. it a s s ine Pr s n e o c n i u ・・・ e sa y k y t o tn e・・・
网络电视的传播特点及其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特性、 个性化的综合服务 、 多媒体 的兼容性等突出 理模型, 而且还可以为学 习者 提供 丰富的教学 资 一是可 以把现有各 优势, 传统电化教育面临着网络电视技术的挑战, 源。其表现在以下两个方 面:
这些挑战事实上在改 变传统 电化 教育 的运作 方 学科的教学录像带转换成 MP G 2 E 一 数据存放在
. 联网的优势于一身 , 从而使 网络电视实现互动成 14 扩大授课范围 通过 网络电视 , 可以把学校优秀教学资源实 为可能。而网络电视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上的电
收稿 日期 :0 60 —7 2 0—92
作者简介 : 甘家粱 (96 )男, 16一 , 湖北安 陆人 , 学院现代技术教育 中心工程师。 孝感
网络电视是互联 网与电视“ 联姻” 的又一崭新 子邮件 向电视台表达 自己的意见 、 要求 , 及对某一
媒体 , 也称交互式 网络 电视 , 简称 IT 是一种 特定事件的看法 , 公告牌” P V, 在“ 上或 “ 聊天室” 陈述
利用宽带有线电视 网 , 集互联网、 多媒体、 通讯等 个人的观点, 用户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课程进行回顾 , 可以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15 增强 学 习的 自主性 .
时进 行 。
学 习者可根据 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学习的时
传统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模式 。是 以教师为 间、 内容和进度 , 同时还充分利用了网络电视的交 中心的教学模式 ,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 ” 主 互功能。学习者不再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 而是积 宰” 地位, 习者 则被动地 接受教 师所传 授的知 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 。当然这种模式对 学
甘 家梁
( 孝感学院 现代技 术教 育中心 , 湖北 孝感 4 2 0 ) 30 0
教育教学中现代即时通信的利弊分析

教育教学中现代即时通信的利弊分析整理的教育教学中现代即时通信的利弊分析,供大家参考。
一、现代通信工具的发展现状分析。
1.1智能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得到普及。
据有关部门调查数据统计,我们国家智能手机的覆盖率和普及率就达到了百分之70以上,并且还显示了使用智能手机的用户百分之八十都安装了微信和QQ等即时通信软件,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使用已经成为了通信软件被普遍使用的主要媒介。
1.2现代化的通信即时工具具有明显的价格优势。
大家都知道,我们使用手机正常发送一条短信的价格为一角钱,还有一定的字数限制,但是通过即时通信软件使用一兆流量就能够发送大约50多万的字数,二者相对比之后人们一定会选择使用即时通讯软件来进行沟通和交流,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使用移动网络的需要,移动互公司还推出了多种流量业务套餐等供不同用户来进行选择办理和使用,传统的教育模式当中教师想要和家长进行面对面的沟通较为困难,还需要教师进行实地的走访才能实现,最多也就是通过短信和电话的形式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现在出现了及时通信工具。
教师就可以通过其进行及时的视频通话等交流,方面又快捷,省时省力。
1.3通信即时工具的功能越加的健全和完善。
智能手机用户对即时通讯工具不断使用的过程中各种需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相对应通讯软件也在不断的研发更多的功能以满足用户的这些需求。
现阶段的即时通信软件不仅具有进行聊天沟通和娱乐等功能,软件研发公司也在不断的对各种新功能进行研究和开发,比如文件传输与共享,网络电视和远程协助及网上购物的功能;通信即时软件的多元化的功能和作用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时刻都在产生着影响,同时也对小学的教学环境,教育管理措施等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现代即时通信工具在小学教育教学实践当中的具体作用。
2.1能够使小学教师的综合素质得到有效的提升。
随着即时通信软件被广泛的普及应用,网络素质现已成为现代人综合素质当中的一部分,当代教师也应当具备良好的网络素质,这也是教师利用网络即时通信工具展开网络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网络素质包含网络交际、技术运用、教学能力和网络观念素质,教师应不断的进行网络知识的学习,建立起正确的网络理念,利用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在实践当中提升自身网络技术,进而使教师的网络教学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应了解和熟练的运用微信,QQ等即时通信软件,通过适合的通信工具对学生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教育指导,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传送图片,文件,语音视频等基本功能;在教师良好的网络素养形成的过程当中,教师的综合素质也一定会得到有效的提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电视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摘要:电视作为现代生活不可或缺的一种家用电器,影响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然在其发展中,电视始终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电视改变了电视的“生命”,让网络电视更深刻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
在远程教育中,网络电视也以其独特的形态为远程教育服务着,并为教育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本文在简单介绍网络电视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电视传播的特点进行分析,进而来研究其在远程教育中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电视远程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674-098x(2011)12(b)-0152-01
网络电视是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互联网的交互性,将电视节目传送给用户,且通过电视的功能来实现上网的功能。
用户可以以电视来进行上网,同时也可以进行电视节目的收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网络电视是电视和网络的结合体。
网络电视由于是网络和电视合二为一的,因此,在现代教育中,网络电视的应用也改变了教育的一些方式,特别是远程教育,备受网络电视的影响。
1 网络电视的发展历程
具有标志性的网络电视要算美国的万维网电视,万维网电视首先将互联网和电视结合在了一起,并且从价格上进行了革新。
它的使用是在原有电视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机顶盒,以电话线来进行连接网络,从而实现了边看电视边进行网络浏览的初级网络电视。
但万维
网电视由于是通过电话线进行连接网络,在速度、内存上就明显的不足。
在线电视的发展却将众多的有线电视网站连接起来,让电视网络具有了互联性,从而实现节目交换、网页浏览等功能。
由于在线电视的数据传输是通过宽带来进行,在速度上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且他不需要改变原有的普通电视机,只需要配备专门的遥控器便可以使用,因此在价格上也有很大的优势。
2001年,美国chl推出的网络电视机的诞生,标志着网络电视迈入了新的发展时期。
在日本,网络电视的发展速度也较快,1996年日本就已经拥有了具有机顶盒的初级网络电视,且利用高分辨显像管和vga显示来解决了显示格式的难题。
新加坡也算是网络电视发展较为迅速的一个代表,它的网络电视的发展依旧和美国、日本所采用的方式相当,不过在普及上就略胜一筹。
当然,我国1996年中国虹桥网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网络电视的成立,而2000年中关村网络电视台的应用,则标志着中国网络电视的普及。
网络电视的发展虽然只有短暂的历史,但却在短时间内迅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网上购物、网页浏览、网络电视、网络邮件、聊天等已不再是“互联网”的专属,网络电视也将获得新的发展,并迅速占领市场,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须。
2 网络电视传播特点
网络电视是网络和电视的结合体,在传播的过程中,有和互联网相同的一面,也有其独特的一面,现就作简单探讨。
2.1 信息的交互性
传统的电视机进行数据传输是,基本是线性传输,且具有被动性,而网络电视的数据传输基于互联网来进行,具有有交互性,即人机直接可以进行一定的“交流”。
在线性传输中,用户只能被动接受数据,在时间上无法控制;在收听、看得过程中,用户必须视听同时配合,存在较大的不便。
网络电视将电视配上网络,让电视具有了互联性,用户不再被动受制于“机”,而可以实现人机互动。
如进行网络电视、电影点播,对电视节目进行评论,利用网络电视进行网页浏览、购物、聊天的活动,电视和观众的距离缩短了,功能增多了,而且价格上也并没有超出普通用户消费的水平,使其普及成为了现实。
2.2 服务方式多样化
传统的电视受线性传播的限制,用户只能接收相同的节目,且在时间上有一致性,这对需求不同的用户无疑是个限制。
在网络电视中,用户可以通过“设置”来满足个性化的需求,况且,在服务内容上,也从单一的提供视频观看走向多元的服务阶段,用户除了可以通过网络电话来进行电视、电影节目的观看,还可以根据需求通过互联网来进行自主的选择,如电子邮件、购物等。
正是网络电视具有了以上的特点,这才使得远程教育可以通过网络电视来进行。
在远程教育中,所需要的就是教与学的双方需要得到互动,而且在时间上需要得到更好的“自由度”。
因此,下面我就具体来分析网络电视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3 网络电视对远程教育的影响
3.1 对教学模式的影响
传统远程教育的基本模式是广播电视授课,在这种模式中,学生
和教师分离,学生在制定时间和频道进行学习内容的收看。
广播电视授课实行的是点对面的形式,学习者处于被动,对学习内容是单
方向的接受,主观能动性受控,且有相关问题也只能迷迷糊糊地听
之任之,学习效率较低。
网络电视由于其交互性,实现了“教”与“学”的双边活动互动,学生在收听、看电视节目的同时,遇到问题能和“教师”进行交流。
在学习内容上也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更多的选择,从而让学习效率得到提高。
其次,在时间上,通过网络电视进行远程教育不再受制于时间,学习者可以将一天的时间进行自由安排,从
而对学习内容进行安排。
最后在教学辅助上,基于网络电视的远程教育能拥有更多的辅助工具,如通过网络对学习内容进行视频、声音、文字、图片等进行搜索,从而来促进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深刻理解,达到学习的目的。
3.2 对学习者的影响
传统的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模式更多强调的是教师的“教”,而学生的“学”却是被动的,且错过了相应的学习时间,就不能对学习内容进行学习,这让众多的学习者都必须保持一定的步调,不然,学习就失去了连续性。
学习者始终是活生生的人,具有个性差异,而在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模式中,所以学习者接受的都是相同的教学内容,
学习者的个性需求得不到满足,学习效率低。
在网络电视的远程教育中,学习者可以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根据个性需求选择不同的
学习内容,通过人机交互,还能进行请教、讨论,学习者从被动状态向主动方向发展,主体地位得到凸显,学习者的积极性得到激发,效率随着得到提高。
且在学习内容上,学习者能根据需要,通过互联网来进行选择,学习内容变得更加丰富,学习者选择范围得到拓展。
3.3 对教学管理的影响
传统广播电视远程教育模式只能提供单方向的“教”,无法对学习者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也无法对学习者的相关信息进行管理。
在网络电视的远程教育中,通过网络电视,一方面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测,且可以通过一定的模拟题库来对学生进行一定的练习,对技能的提高也有积极作用。
同时,通过网络电视,学习者的相关信息可以直接通过网络传递给管理者,且不受时间的限制,学习着甚至可以利用假期、空闲时间来进行完成相关学习信息的传输。
而且,管理者的相关管理信息也可以通过网络电视传输给学习者,从而提高了资源的有效利用率。
网络电视的普及给远程教育注入了新的生机,我们相信,基于网络电视的远程教育的不断发展,必会为教育素质的提高做出新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赵永岐.网络电视发展及其对远程教育的影响[j].中国有限电视,2003(12).
[2] 郭建才.网络电视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
育,2000(8).
[3] 崔向平.网络电视的教学优势及其在远程教育中的应用[j].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