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荐读课教案

合集下载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以及作品的历史背景。

2. 通过阅读指导,使学生掌握《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培养学生对古典名著的兴趣,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介绍《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及作品背景。

2. 第二课时:概述《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

3. 第三课时: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

4. 第四课时:讨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5. 第五课时:进行课堂练习和总结。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作者背景、作品情节、人物形象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3. 案例分析法:分析《三国演义》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四、教学步骤:1. 第一课时:(1)介绍作者罗贯中及作品背景。

(2)讲解《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和历史价值。

2. 第二课时:(1)概述《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包括魏、蜀、吴三国的发展历程。

(2)介绍主要人物和重要事件。

3. 第三课时:(1)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形象,包括英雄人物、反面人物等。

(2)讨论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和特点。

4. 第四课时:(1)讨论《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如忠诚、义气、智谋等。

(2)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叙述手法、人物描写、语言风格等。

5. 第五课时:(1)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谈谈自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和感受。

(2)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了解《三国演义》的作者和作品背景。

2. 学生能够概述《三国演义》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3. 学生能够分析《三国演义》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学生能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教学内容:1. 第六课时:深入分析典型人物形象关羽:义薄云天、忠诚勇敢诸葛亮:智谋无双、鞠躬尽瘁曹操:雄才大略、狡猾多端课堂活动:学生选取自己最感兴趣的人物进行深入分析,分享人物的特点和对故事的影响。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案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案课外阅读三国演义指导课教案教学目的:1、让学生在充分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的基础上,熟知三国故事,有关人物的成语、歇后语,汲取中国古典文学作品丰富优美的语言营养。

2、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表达能力;培养他们表演方面的才能以及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3、通过活动,培养学生对祖国灿烂文化的自豪感及对三国人物雄才韬略的崇敬之怀。

4、进一步让学生知道课外阅读的方法,并能积极主动地投入课外书的阅读,学会查阅资料,认真做笔记。

课前准备:1、学生自主阅读三国演义2、电视剧三国演义的片断。

(赤壁之战、三顾茅庐)活动过程:一、激趣导入二、汇报成果:1、三国演义的是谁?它是我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还有三大名著及其你知道吗?2、“三国”指哪三国?各国的主要人物是谁?3、简述作品的主要内容4、在众多的人物中,谁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请评头论足。

3、来自三国的故事很多,你知道吗?请讲述其中的一个。

4、“三十六计”你知道吗?在这部作品中运用了许多计策,请例举几个出来。

5、下列歇后语的来历你们知道吗?不知道的课后还要继续阅读。

张X穿针_中有细、大眼瞪小眼曹X败走华荣道_出所料、不幸中的万幸诸葛亮大摆空城计_险为夷、有惊无险关羽走麦城_兵必败、最后一着徐庶进曹营_言不发、身在曹XX在汉刘备摔孩子_仁假义6、请说一说来自三国的成语,并说出主人公三、畅谈感受1、谈谈读书的意义2、你会想到哪些名言?3、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阅读了大量的课外书,并且还写了自己的读书感言,在此交流一下,请在记忆库中快速搜索一下,也可即兴创作一句。

4、老师也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与同学们一起分享。

5、教师小结:(1)提倡多读好书(2)读书得讲究方法(3)在读书时,要动脑筋认真思考,并养成读书记笔记的好习惯。

四、以三国演义主题歌作结。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优选份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优选份

《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优选份《三国演义》导读课教学设计 1一、内容简介:《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影响的一部作品,它广泛流传,魅力无穷,在__文学和人民生活中都有着难以估量的深远影响,它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__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风云。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__军事__,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咤叱风云的英雄人物。

《三国演义》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__的__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

《三国演义》描写了__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读者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波澜起伏、跌宕跳跃,读来惊心动魄。

全书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简洁明快,气势充沛,生动活泼。

二、指导目标:1、通过让学生阅读四大名著之《三国演义》,了解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及魏、蜀、吴三个__、外交、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和__,欣赏书中众多鲜明饱满的人物形象和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

2、了解《三国演义》在文学式上的艺术成就: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3、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激发学生自行阅读的动机,培养终身阅读的习惯。

三、阅读计划:期初进行阅读《三国演义》的导读以后,每天阅读15分钟,阅读能力较强的可自行安排阅读量,利用每周阅读课师生共同阅读,老师为学生念读故事,师生探讨阅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朗读自己感兴趣的章节。

月末进行一次阶段性汇报,完成读书卡各阶段要求,交流各自读书方法,每月评选一次阅读之星。

具体安排:第1周布置购买《三国演义》,《三国演义》导读,明确阅读方法,第2周检查《三国演义》的购买情况,并要求每日读15分钟左右,至少读完一回的内容,并明确做批注的方法要求。

发放读书卡。

班级读书会教案——《三国演义》导读

班级读书会教案——《三国演义》导读

班级读书会教案——《三国演义》导读李道锁【学生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四大名著已有一定的了解,他们对《三国演义》都很感兴趣,对《三国演义》中的任务、战术运用耳熟能详。

而且五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分析课文情节,分析人物个性能力,因此可以让学生充分参与学习过程,自己去分析,掌握课文及人物。

【教学设想】《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国演义》这本家喻户晓的文学名著是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之一。

但在学生平时的阅读中,他们大多只关注故事情节,而忽略了作品的艺术性、思想性,因此,我决定带领学生通过对重点段落章节的阅读、探究,把握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地了解它的艺术性、思想性。

但它是一部长篇小说,要完全在课堂上学习,是不可能的,所以在这两堂课上,只是简单介绍这部作品,让学生认识到它的价值,了解它的艺术魅力,并通过片段教学提高学生阅读赏析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2)能结合作品故事情节来分析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特点。

(3)通过文章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4)激发学生阅读《三国演义》及其他文学名著的兴趣,体验文学作品的魅力,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欣赏力。

【教学重点、难点】1.激发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兴趣;2.初步了解《三国演义》这部名著的主要内容和现实意义;3.通过片段的学习,掌握小说阅读赏析的方法。

【教学时间】一小时三十分钟【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运用多媒体播放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主题曲(根据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改编)。

师:同学们听完之后是否有热血沸腾,畅快淋漓,大气磅礴之感?那高亢激越的气势,让我们想到了许多英雄人物。

那么,你们知道这部连续剧是取材于我国的哪部古典名著吗?你们想到了其中的哪些英雄人物?师:众多的三国英雄演绎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如刘备三顾茅庐、关羽过五关斩六将、诸葛亮草船借箭、三气周瑜等等,可以说我们是听着这些故事长大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部伟大的著作,去感受那些英雄之士的精神气概吧!二、整体感知,全面了解1.请把你了解的有关《三国演义》及其作者的相关情况向大家介绍。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教案教案标题:三国演义阅读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三国演义》这部中国古代文学经典作品的背景和故事情节。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3.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思考作品中的道德和伦理问题。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学生介绍《三国演义》的背景和作者罗贯中。

2. 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阅读理解(30分钟)1. 分发《三国演义》的摘录或相关章节给学生阅读。

2. 学生独立阅读,然后回答一些与文本相关的问题,以检验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3. 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并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三、角色扮演(15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场景或角色进行扮演。

2. 学生根据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展示他们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角色的理解。

3. 鼓励学生在扮演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尽量还原角色的特点和情感。

四、道德伦理讨论(2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三国演义》中所涉及的道德和伦理问题,例如忠诚、背叛、权谋等。

2.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并辩论不同观点的利弊。

3. 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和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并总结讨论结果。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指定章节或相关资料,并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或书评。

2. 鼓励学生在作业中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观点,并提供一些写作指导。

教学资源:1. 《三国演义》摘录或相关章节的复印件。

2. 多媒体资源,如图片、视频等。

3. 阅读理解问题和讨论题目的准备。

教学评估:1. 学生对阅读理解问题的回答情况。

2. 学生在角色扮演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3. 学生书面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进一步阅读《三国演义》的其他章节或相关作品,拓宽他们的文学视野。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案教学设计教案标题: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教案目标:通过学习《三国演义》,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思考能力和历史意识,同时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内容:《三国演义》导读与文本分析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三国演义》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 学生能够分析《三国演义》中不同人物的性格特点及其对故事发展的影响;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文本的解读和分析;4. 学生能够进行团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情景再现。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利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引入《三国演义》的背景与故事梗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 教师向学生提问,引导学生回顾他们之前对《三国演义》的了解,了解学生的背景知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二、文本导读与分析(30分钟)1. 教师借助教材或其他资源,逐章节导读《三国演义》中的重要剧情;2.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三国演义》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性格特点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3.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提问、思考并发表个人见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故事情节。

三、角色扮演与情景再现(40分钟)1.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取一个故事情节或场景;2. 小组成员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理解和体会角色的心理、情感以及个性特点;3. 各小组依次表演,其他学生进行观摩和点评,学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4. 教师适时介入,指导演员发挥角色特点,加深对《三国演义》的理解。

四、文本解读与写作练习(30分钟)1. 教师选取《三国演义》中的一段对话或描写,请学生分析、解读,并进行讨论;2. 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写作练习,可以创作角色对话、解读文本或描述故事情节;3. 学生互相分享并互评作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考和表达。

五、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总结学生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强调学生需要继续阅读、思考和分析《三国演义》;2. 鼓励学生展示对于历史与文学作品的兴趣,并引导学生自主拓展相关知识的学习。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三国演义》描写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

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

书中刻划了近200个人物形象,“三绝”尤为经典。

书中描写了大大小小的战争,构思宏伟,手法多样,使我们清晰地看到了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

《三国演义》是作为课外必读篇目,推荐给六年级学生的。

学情分析:《三国演义》,有小说,有评书,有电视剧,后来还出了三国杀,说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丝毫不过。

但《三国演义》思想内容、人物塑造、艺术手法的了解学习,依然是枝头苹果,需跳摘方可得到。

可见,《三国演义》,学生熟悉、感兴趣,初步阅读学习,已在他们的最近发展区。

城区小学六年级的学生,上网查找《三国演义》小说、评书、影视剧视频,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了,已是得心应手。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有意识地整合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特定情景,自主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语文能力,激发终身学习的兴趣,是课内学习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教学目标:1.了解三国故事,评析人物形象,初步形成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及认识。

2.培养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

3.提高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自豪感,提升语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能力、客观地分析人物的能力。

课型:课外阅读指导课教学准备:1.把上次《红色经典阅读成果展演》上传微信群、QQ群,鼓励不辍阅读。

2.每小组一台上网电脑,一部《三国演义》纸质原著。

3.《三国演义》电子版原著、评书、影视剧。

教学流程:一、导入激趣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曲杨洪基演唱。

师:雄浑、古朴的乐曲,再现了金戈铁马的战场,欣赏中,接受刀光剑影的洗礼,也唤起了我们对英雄人物的崇敬。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

三国演义阅读指导课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掌握阅读古典明著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2.通过品析人物,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辩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人物。

3.学会赏析书的语言文字,感悟语言的精髓。

活动准备:1.阅读《三国演义》2.收集《三国演义》的相关资料。

活动过程:师:同学们,让我们来欣赏一首歌曲。

(用多媒体放映《三国演义》片头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师:一首《滚滚长江东逝水》,以其特有的雄浑和古朴为我们翻开了三国的历史画卷。

作为欣赏者,我们仿佛被带回到金戈铁马的古战场,经受了一番刀光剑影的洗礼。

可是作为读者,我们又该如何阅读古典名著《三国演义》呢?面对这样的长篇巨著,我们只有找到一处突破口,才能快速地领略到作品中的“秋月春风”。

电视剧片头曲,即小说正文前《临江仙》中“浪花淘尽英雄”一句,对我们阅读此书极具启发意义。

它给我们提供了这样的信息:在三国的历史舞台上,曾经有过许多鲜活的面容,涌现出许许多多英雄人物。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列数《三国演义》中的英雄人物。

展示交流:读过三国之后,你们心中的英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评价一下你眼中的英雄。

出示评价要求:(1)评价人物时要有个人的见解和判断,不要人云亦云。

(2)言之有据,论之有理,须从原书中寻找有力的事例作为依据。

师:在《三国演义》中,有一个跟“英雄”有关且十分生动的故事,谁知道这个故事?生:曹操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

师: 正确。

你能否具体说说?生:曹操邀请刘备到小亭里赏梅饮酒,喝到半醉的时候,曹操让刘备评说当世英雄。

然而刘备所言,却被曹操一一否定。

最后,曹操用手指着刘备和自己,说天下的英雄就他们俩,刘备听了一惊,手中的筷子都掉到了地上,幸亏当时雷声轰隆,刘备边弯腰拣起筷子边说:“雷声好大呀,竟把我吓成这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之旅之《三国演义》荐读课教案
一、谈话导入: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今天由我带领大家开启我们的“经典
名著之旅”!
1.同学们,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名篇佳赋,灿若星河。

大浪淘沙,留下一部又一部闪烁着关辉思想和深远
智慧的辉煌篇章。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四大名著之《三国
演义》。

2.我们正在上的第二单元的单元主题就是“走进中国古典名著”,四句单元导语分别对应的就是中国四大名著《三国演义》
《水浒传》《西游记》和《红楼梦》。

曾经有一个学生这么问过我,他说:“老师呀,在中国文化历
史的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名著,为什么就把这几本书称为中
国的四大名著呢?”屏幕前的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相同的疑问呢?
老师现在就来告诉你们为什么?( PPT四大名著的由来。

)在明朝、清朝、民国的时候,很多读书人、学者对大量的古典小说进行比较
选择,从文学、艺术、文化等方面精心挑选出这四部有代表性的书籍,统称为“四大名著”。

二、总体介绍:
现在,就让我们赶快走进《三国演义》这本书中去看看吧!如
果同学们觉得原著难读懂的话,可以先从青少年版读起,这样更有
利于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提高我们的阅读信心。

《三国演义》这本书的全名是《三国志通俗演义》,“演义”就
是结合历史,掺进民间的传说,一般不符合历史,但是人名都是真的,《三国演义》是四大名著中唯一一本根据历史改编的小说,在
中国古典小说中,《三国演义》享有崇高的地位。

它是中国古代第
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近三百年来,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比得上,被
称之为“第一才子书”。

三、阅读方法介绍:
当你捧起这一本经典巨著时,我们该怎样开启自己的阅读之旅呢?
1、首先要看内容简介,总体了解一下这本书所讲内容。

(PPT)《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
风云,集中描绘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斗争史。

这是三国时期的地图。

出示学生绘制三国地图。

2、除了看内容简介之外,还有什么方法让你更快地了解这本书
中都讲了哪些故事呢?看目录。

这就是《三国演义》这本书的部分
目录,读一读,你发现了什么呢?同学们一定发现了,这标题和我
们平常看的书不一样,这里一个标题称作一回,像这样的小说,我
们就称之为“章回体小说,”古代长篇小说大多是章回体,一回或
几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

3、看过目录之后,就需要我们细细品读每一个故事了。

○1以刚刚学过《三国演义》中的经典故事《草船借箭》为例,我们先来回顾一下这个故事,老师请一位同学给咱们讲一遍,同学
们看看他讲得怎么样。

羽扇:据说当诸葛亮遇到难题心理烦躁不安的时候,只用那羽毛扇轻轻扇两下,顿觉神清气爽,心头豁亮,一边扇,一边想,便能悟出一些深奥道理。

后来他布阵行兵,只要羽扇一摇,便可计上
心来。

○2接下来,我们看一看我们同学理解故事内容的方法。

(展示学生作品)“真乃神人也!”这是诸葛亮的宿敌司马懿
评价他的一句话。

人说:《三国演义》是一部谋略之书、智慧之书,要说其中最
智慧的一个人,那当属诸葛亮了。

我们且来看看他与周瑜的一段经
典智慧对话。

借助影视资料可以加深我们对课文内容了理解。

“草船借箭”
是三国演义中的经典,这段对话是经典中的经典,它像是一个温柔
的陷阱。

诸葛亮明明知道周瑜在陷害他,为什么还要答应呢。

我们
来看看,这位同学给出了我们答案。

看来诸葛亮他不仅能神机妙算,更能识大体、顾大局啊。

因此,他被成为《三国演义》中的“智绝”。

就连周瑜也长叹一声说“诸
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
周瑜可是东吴的大都督,被人成为文韬武略、千万人之一呀,
他临时前说了一句:“既生瑜,何生亮!”(既然有我周瑜在世,
为什么老天还要一个诸葛亮啊?)同学们知道在三国演义里周瑜是
怎么死的吗?被诸葛亮气死的,三气周瑜嘛。

在《三国演义》中,有关诸葛亮的故事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从
书中,找到这个故事,仔细读一读,读了这些故事,你就会发现,“智绝”非诸葛亮莫属。

3.感知人物形象:《三国演义》塑造了一大批,像诸葛这样的鲜
活的人物形象,或忠、或智、或奸、或义等等。

全书有名有姓的共
有1191人,因此,体会人物形象,这也是我们读《三国演义》这本
书的所要关注的关键点之一。

(出示学生所画人物关系图)这些人物中“三绝”,刚才我们只说了一个“智绝”,还有两“绝”呢?
一个是义绝,老师先卖一个关子,同学们猜猜看他是谁。

在《三国演义》中有关他的故事有“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
等等,他是三国演义中忠义的化身。

还有一个奸绝——那肯定是曹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
负我。

由此也就被盖上了奸绝的帽子。

但是易中天在品三国中对曹操有不同的认识。

因为《三国演义》
有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我们还是要用客观的、历史的眼光去
看待一个人的。

看看我们同学给“桃园三结义”这个故事画的全家福吧。

四、总结升华,推荐阅读。

《三国演义》这本书最精彩的就是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描写了
好多次战役,其中有几次历史上很著名的战役,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那就去书中找找看吧。

去现在老师就带领你们去那充满刀光剑
影的古战场去看看,看看那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播放《三国
演义》片头曲视频)
刚才我们三国演义电视的开篇曲,正如歌词中所唱“滚滚长江
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说不尽三国英雄事,道不完千古将士情,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争鸣,虽然当年的英雄豪杰已离我们
远去,但却留有名著《三国演义》伴我们成长。

课下按照老师教给
同学们的阅读方法,请同学们细细品读三国演义中的每一个故事,
每一个人物形象,你一定会被它深深地吸引住得。

今天的名著之旅
我们就上到这。

同学们,名著之旅,我们下期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