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ck Light背光模组结构介绍

合集下载

大尺寸背光模组介绍(精选优秀)PPT

大尺寸背光模组介绍(精选优秀)PPT
应用原理:导光板光源出射方向及扩散角度并非集中在导光板正 面方向,因此在LCD的视野角上无法达成亮度上的要求,必须修 正光源的方向及扩散角度,使得光源能尽量集中在要求的方向, 扩散板/片与棱镜片即是作为角度修正及集光效果的重要组件。
扩散板/片:扩散板/片的主要功能就是要让光线透过扩散涂层产生 漫射, 让光的分布均匀化。除了能修正光行进的角度外,对于破 坏全反射面的光学结构亦具有覆盖的作用,扩散板/片的光学参数 包含了透过率及雾面程度,视导光板的外观做有利的选择。
大尺寸背光模组的基本结构组成
入射光源(lamp) 导光板 (PC,PMMA) 扩散板/片(Diffuser ) 棱镜片 (prism sheet) . 反射板/片(reflector sheet)
外框架 (frame )
大尺寸 反射片
lamp
上扩散板/片 上棱镜片
下棱镜片 下扩散板/片 导光板 反射板/片
大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图(背光式)
TFT LCD Cell
导光板
外框 偏光膜 上扩散板/片 棱镜片 下扩散板/片
反射板/片
Lamp
背光模组发光原理
扩散板/片(Diffuser ) 对于关键材料背光产业来说,日本、韩国、台湾包括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背光模组企业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 极分化的竞争: 一个是靠技术赢取高利润的企业,则首称日本与韩国的背光业者的TV用BLU;
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源,经过散射效应与反射板、扩散板及棱 镜片等作用后,出光效率约占内部光源的75%左右。
现行导光板在薄型化的趋势下,笔记 型计算机使用的导光板厚度已由4mm (平板型) 逐渐降低至 1.5mm(楔型)以下, 再配合一体化的射出成型技术,是未来几年内的产业走向。

背光模组结构及材料简介通用课件

背光模组结构及材料简介通用课件
转换为面光源。
导光板采用光学级PMMA或PC 材料,表面经过特殊处理,具有 高透光率和均匀的光线扩散能力

导光板的结构设计对背光模组的 出光质量和效率有很大影响。
反射板结构
反射板的主要作用是提高光线的利用率,将散射和折射的光线反射回导光板,从而 提高出光效果。
反射板一般采用白色PET或PC材料,表面涂有反射涂层,具有高反射率和良好的耐 候性。
详细描述
散射板的主要材料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PC(聚碳酸酯),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透光性 和散射性能。此外,这些材料还具有较高的抗冲击性能和加工性能,能够保证散射板的稳定性和耐用 性。
增亮膜材料
总结词
增亮膜能够提高背光模组的发光亮度和 视角范围,从而提高显示器的整体性能 。
VS
详细描述
增亮膜的主要材料是光学级聚酯薄膜,经 过特殊处理后具有较高的反射率和折射率 。此外,增亮膜材料还能够有效地减小光 线的衰减和散射,从而提高背光模组的亮 度和视角范围。
重量
背光模组的重量决定了显示器的便携性和稳定性。轻量的背光模组能够减轻携带负担,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显示器 的抗震性能。
05
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
导光板的制造工艺
导光板是背光模组的核心元件,其制造工艺通常采用精密注 塑成型技术,将光学级塑料射入模具中,通过加热和压力成 型,再经过冷却和脱模,得到具有微结构的导光板。
04
背光模组的性能特点
亮度与对比度
亮度
背光模组的亮度决定了显示器在 明亮环境下的可视性。高亮度能 够提供更好的视觉效果,但同时 也会增加能耗。
对比度
对比度决定了图像的清晰度和细 节表现,高对比度能够提供更丰 富的色彩和更深的黑色表现。

背光模组产品制程介绍 [相容模式]讲解

背光模组产品制程介绍 [相容模式]讲解

主题:背光模組產品製程介紹背光模組產1 TFT-LCD 及 BLU的構造 TFTBLU的構造 LCD(液晶顯示器是顯示各種資訊的裝置,但因它本身不會自主發光,所以在其背面需放光源使 LCD畫面能均勻的發光,因此發光源即背光模組(BLU;Back Light Unit,對於B/L要求顯示面的輝度要均勻,液晶板的透光率須低於10%,需維持一定的水準。

為了要使B/L達到輕薄化、高輝度、低耗電量、均勻度等,必須要擁有高度的技術才行。

LCD Panel LCD Panel DBEF Diffuser Up Prism Up Diffuser Sheet-2 Diffuser Sheet-1 Backligh ht Diff Diffuser D Down Light Guide Plate Lamp Reflector Backlig ght Prism Down Light Guide Plate Lamp p Reflectior Support Main Case(Backlight Body Notebook Monitor側光式背光模組側光式背光模組:為達到輕、薄與低耗電量的要求,筆記型電腦之TFT面板以採用側光式背光模組為主,側光式背光模組的光源,一般僅為單支燈管,燈管的外徑通常採用φ1.8mm,而燈管放置的位置顧名思義為背光模組的側面,由於光源僅從單邊進入,故整體背光模組的亮度均勻性較直下式背光模組更難以控制,且亮度亦較低,通常在筆記型電腦及中、小尺寸之(15”以下之背光模組上使用單支燈管,17”監視器、側光式背光模組通常在筆記型電腦及中小尺寸之(15”以下之背光模組上使用單支燈管17”監視器側光式背光模組通常使用2支燈管,圖所示為側光式背光模組之構造。

側光式背光源的構造直下式背光模組直下式背光模組:直下式背光模組的燈管是置於背光模組的正下方,且數量通常為2支以上,由於使用的燈管數多於側光式背光模組,連帶使得直下式背光模組的耗電量大增,故大部供應對耗電量較不要求的大型液晶監視器或液晶電視之TFT面板上,以期獲得較多的亮度,直下式背光模組的亮度分佈較為均勻,不過相對地需佔用較大的空間,如圖所示:大的空間如圖所示直下式背光源的構造光行進方向稜鏡片擴散膜導光板或擴散板反射板冷陰極管2 成型射出- 工序圖(射出室成型射出- 工序圖(射出室原料(LGP Resin -保管及庫存管理原料供應設備 -注意異物流入除濕乾燥機 -調整正確乾燥溫度/時間成型機 -模具溫控機模具設計模具製作精密設出高品質導光板超大型起薄型高平坦鏡面無印刷 C.A.E 鏡面加工在模具上作點狀加工取出工序 -機械設備、人無印刷射出壓射出 (工作台裝載 -20ea 單位的上、下玻璃板裝載 -自然放置 -防止刮傷 -清潔滾筒裝備及除靜電裝備清潔滾筒裝備及除靜電裝備外觀檢查程序 -須檢查 Jig -檢查標準程序 -外觀不良修補更換後處理工序 -彎曲校正時,利用輔助台及校返機 -Gate處理時使用 Cutting M/C -毛邊發生時,用專用刀處理 -利用輸送帶傳送利用輸送帶傳送3 導光板印刷 -工序圖 (印刷式LGP 清洗程序-印刷前清除異物及檢查 -乙醇清洗LGP 印刷 JIG 台裝置列印-印刷前防靜電處 -印刷 JIG-設計圖樣 -INK 選定-使用清潔滾筒及檢查 JIG■ 製板規格類別管理■ 油墨點度、程度分析■ 橡膠清潔器的速度 /角度■ 遵守印刷後乾燥時間■ 標準作業條件表■ 溫、溼度的管理檢查乾燥程序二次包裝-依油墨來決定 -乾燥、溫 /溼度-印刷狀況檢查-檢查 JIG 及輔助台之必要 -不良品輔助工具 -利用托盤運送到生產室-標準檢查程序4 組立生產 -程序 (生產室射出室-器材管理及申請部門供應 -器材保管-購買必要器材IQC 印刷室器材管理室-初部導光板生產-導光板印刷Q-入庫器材檢查 (Sheet, S/Main, LGP等所有器材-指導合作的廠商Diffuser upPrism upDiffuser downPrism down生產室LGP ReflectorLamp Supporter -器材入庫及供應 -組裝及修理Main檢查製品倉庫 (營業運送 (營業-線上檢查 (LQC;Line Quality Control-出貨檢查 (OQC;Out Quality Control-交付營業所為準 -每40個裝成一箱-LG Philips LCD-包含檢查保證書-尺寸及光學測定的構成要素及特性▷▷背光模組的構成Diffuser UpPrism ▷光線的折射 /集光 (輝度上▷ Press 加工保護稜鏡▷光線擴散 Tomson 加工▷國外進口 Up/DownDiffuser Down▷使光線表面均勻擴散▷ Tomson 加工▷國內購入升▷國外進口 (日本的 3M Top CaseLGP▷均勻地傳導光▷射出成型▷印刷 /無印刷▷自產 PCB PanelDiffuser Sheet Lamp Housing ▷防止光的損失 :AgCutting ▷ Press 加工▷防止光的損失▷使光朝正面戶射▷ Tomson 加工▷國外進口 Prism SheetDiffuser SheetLight GuideReflector Lamp HousingLamp HousingLamp ▷發光▷超小型▷國外購入 (日本▷表面 :Ag Cutting處理▷國內購入Reflector Lamp▷ Lamp /▷ Press ▷容納所有物品▷射出試驗▷公司購入 Supporter MainCover BottomSupporterMain Lamp 保護 / 容納▷維持堅硬度Press 加工▷國內購入Cover Bottom導光模組的構成要素(S/Main Ass’yS/Mi A ’S/Main Ass’y背光模組的重要元件 (LGP、薄片、燈等的部品此部品是由燈的配件和 B/L的主架所構成Lamp 位置 (Side型-斷面圖Lamp : 主要是使用冷陰極管 , 螢光體是用效率較高的稀土類元素 (Y,Ce,Tb 等並注入混合紅、綠、藍色的白色系三波長使用。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及应用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及应用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及应用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LCD)中的光源装置,其主要作用是提供均匀的背景光亮度,以使LCD显示更加清晰和易读。

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与应用十分重要,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阐述。

一、背光模组的构造原理1. 光源: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是光源,常见的光源有冷阴极灯(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和发光二极管(LED,Light Emitting Diode)。

CCFL是一种成熟的背光技术,其由外界电压激发汞蒸气发出紫外线,再经过荧光粉的转换,发出可见光。

而LED背光模组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直接电流驱动,使LED产生可见光。

LED背光模组在节能、环保、厚度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因此逐渐取代了CCFL背光模组。

2. 光导板:背光模组的光源辐射出来的光线不是均匀的,为了达到均匀的背光效果,需要光导板来进行光线的引导和分布。

光导板一般由有机玻璃或聚碳酸酯等材料制成,表面通常带有微结构(如棱镜、凹凸等),以增加光线的散射和扩散效果。

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导板的引导和折射,均匀地分布到整个LCD显示区域。

3. 反射板:反射板位于光导板的底部,其主要作用是将光线从导光板底部反射回到导光板中,以提高光线的利用率。

反射板常使用高反射率的材料制成,如铝板或白色增白剂等。

4. 均光膜:均光膜一般位于反射板和液晶面板之间,用于进一步均匀光线。

均光膜通常由多层高透明度材料叠加而成,其表面也经过微结构处理,以增加光线的散射和扩散效果。

5. 目前,除了LED背光模组外,还有一种新型的背光模组技术,即直下式背光模组(BLU,Bottom Light Unit)。

直下式背光模组通过将光源直接放置在液晶显示器的底部,而不是侧面,以提供更加均匀的背光效果。

这种背光模组在大尺寸液晶显示器中得到广泛应用,如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

背光模组的介绍

背光模组的介绍

背光模组的介绍1.什么是背光模组?是用来干什么的?背光模组(Back Light Modul)为液晶显示面板(LCD Panel)的关键零组件之一,由于液晶本身不具发光特性,因此,必须在LCD面板底面加上一个发光源,方能达到饱满的色彩显示效果,背光模组之功能即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平面光源,使LCD能正常显示影像。

目前,背光模组的主要产品种类有:发光二极管(LED)、卤钨灯、电致发光(ELD)、冷阴极荧光灯(CCFL)、阴极发射灯(CLL)、和金属卤化物灯等。

其中工艺成熟、性能稳定,在彩色液晶显示器(TFT-LCD)上普遍使用的背光源是冷阴极荧光灯(CCFL);在面积较小的LCD上普遍使用的是LED背光源,尤其以发光均匀、高效的侧背光为主,LED背光源主要的应用范围:如手机、PDA、游戏机、家用电器、仪表、仪器、数码产品、汽车应用部件等产品的LCD显示面板。

背光模组为液晶显示器面板的关键零组件之一。

功能在于供应充足的亮度与分布均匀的光源,使其能正常显示影像。

2.LCD或LCM背光模组到底是什么?LCD 液晶显示器是Liquid Crystal Display 的简称,LCD 的构造是在两片平行的玻璃当中放置液态的晶体,两片玻璃中间有许多垂直和水平的细小电线,透过通电与否来控制杆状水晶分子改变方向,将光线折射出来产生画面。

LCM液晶显示模块是一种将液晶显示器件、连接件、集成电路、PCB线路板、背光源、结构件装配在一起的组件.英文名称叫“LCD Module”,简称“LCM”,中文一般称为“液晶显示模块”。

实际上它是一种商品化的部件.根据我国有关国家标准的规定:只有不可拆分的一体化部件才称为“模块”,可拆分的叫作“组件”。

所以规范的叫法应称为“液晶显示组件”。

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人们都已习惯称其为“模块”。

即可以得出lcd和lcm的区别,那么lcd和lcm有什么不同:lcd是显示屏,lcm是包含了lcd在内以及控制lcd显示方式、内容的芯片、线路板等各种器件的集合。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

背光模组及其生产过程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是一种用于显示器、电视屏幕及其他光电产品的核心部件之一、它提供了背光源,使得屏幕可以在暗环境下显示清晰的图像和文字。

背光模组的生产过程包含多个步骤,下面将对其进行详细介绍。

1.原材料准备:背光模组的制作需要一些重要的原材料,包括透明导光板、发光二极管(LED)、胶水、导线等。

这些原材料需要提前准备好。

2.导光板制作:导光板是背光模组的核心部件之一,它可以将LED的光线均匀地分布到整个屏幕上。

在制作导光板时,首先将亚克力板或玻璃板切割成指定的形状和尺寸。

然后,在其表面进行乳白处理,以增强光的散射效果。

3.LED安装:LED是产生光线的关键元件,它们被安装在导光板的边缘,并通过电导线与电源相连。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每个LED的位置和角度都是准确的,以确保均匀的光线分布。

4.胶水固定:为了确保LED和导光板的稳定性,需要使用胶水将它们固定在一起。

在固定之前,要做好对胶水的选择工作,以确保其与导光板和LED的材料相兼容。

5.驱动板安装:背光模组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驱动板,它负责为LED提供电能和控制信号。

在制作过程中,驱动板需要安装在导光板的一侧,并与LED连接。

6.光学片安装:光学片用于调整光线的方向和亮度,以提高屏幕的显示效果。

在安装过程中,要确保光学片与导光板和LED之间没有空隙,以免影响光的传输。

7.调试和测试:在完成组装后,需要对背光模组进行调试和测试,以确保其工作正常且符合预期效果。

这包括检查LED的亮度和均匀性,驱动板的电能输出和信号稳定性等。

8.包装和质检:通过质检后,背光模组将被包装起来,并做好相关标识。

在包装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模组的灵敏部件,以防损坏。

以上是背光模组的主要生产过程。

需要强调的是,不同厂家和产品的生产过程可能略有差异,但总体来说,背光模组的制作过程基本类似。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需求的变化,背光模组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优化和改进,以提供更高质量和更高亮度的显示效果。

背光模组简介

背光模组简介

背光模組簡介壹、前言背光模組(Back light module)為液晶顯示器面板(LCD panel)的關鍵零組件之一,由於液晶本身不發光,背光模組之功能即在於供應充足的亮度與分佈均勻的光源,使其能正常顯示影像。

LCD面板現已廣泛應用於監視器、筆記型電腦、數位相機及投影機等具成長潛力之電子產品,因此帶動背光模組及其相關零組件的需求持續成長,在面板低價化的刺激下,又以筆記型電腦及LCD監視器等大尺寸用面板需求最大,為背光模組需求成長的主要動力來源。

全球大型LCD背光模組產值將較2002年成長23%,達26.19億美元,且逐年增加,到2006年產值將達到37.26億美元。

在國內LCD面板廠商積極擴產下,國內內需市場持續擴大,由於國內廠商生產的背光模組已與國際大廠的製造水準相當,加上在量產規模及就地供應上之優勢,國內背光模組自給率將可再往上提升。

貳、背光模組簡介 :一、背光模組為LCD 面板第二大關鍵零組件LCD面板主要係由彩色濾光片、背光模組、驅動I C、補償膜及偏光板、玻璃基板、I T O膜、配向膜、控制電路等零組件所組成,由於液晶面板本身不具發光特性,必須藉助背光模組來達到顯示的功能,LCD面板製造商在產生玻璃面板之後,須先結合彩色濾光片,兩者封合後灌入液晶,再與背光模組、驅動I C、控制電路板等組件,組合成LCD模組出售給下游的筆記型電腦或LCD監視器製造商。

由於背光模組為僅次於彩色濾光片之LCD面板第二大關鍵零組件, 為因應國內面板廠商對關鍵零組件的大量需求及尋求降低成本要求下,如瑞儀、中強、輔祥、科穚等廠商紛紛投入, 致在LCD上、下游產業之中, 背光模組現已成為本土化速度最快的一項零組件。

二、背光模組亦即顯示器光源提供者背光模組其主要由光源(包括冷陰極螢光管(CCFL))、熱陰極螢光管、發光二極體(LED)等)、燈罩、反射板(Reflector)、導光板(Light guide plate)、擴散片(Diffusion sheet 1-2片)、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 1-2片)及外框等組件組裝而成,其中光學膜片與導光板為最主要之技術和成本所在。

大尺寸背光模组介绍全套PPT

大尺寸背光模组介绍全套PPT

主要结构件介绍—棱镜片
棱镜片:棱镜片主要起增亮作用,原理是将原先大视角的发散光,聚拢在约70度的 范围内出射,从而增加了正视的亮度,减小了可视视角。对于背光式LCD,标准的 配置是安装两层棱镜方向相互垂直的棱镜片。
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大尺寸及低价格的趋势下,背光模组在考量轻量化、薄型化、低耗能、高亮度、降低成本及环保的时常要求, 为保持在未來市場的竞争力, 开发、设计新型的背光模组及导光板成型的新制作技术,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及重要课题,也为背光类模切行业带
来了新的发展契常机用。的扩散板/片厂商 :Kimoto、Keiwa、SKC等。
再经由扩散板及上下棱镜片对光源视野角进行调整,使光线 能聚集在液晶显示器的视野角选择内,以配合液晶显示器对 光学的特性要求。
主要结构件介绍--入射光源
冷阴极管(CCFL)
优点:细管径化(管径现可达到1.8mm )、寿命长、亮度高、工作电流低 缺点:发光效率低于20% 、放电电压高、低温下放电特性差、加热达到稳定辉度时间长
对于关键材料背光产业来说,日本、韩国、台湾包括中国大陆本土企业,背光模组企业竞争已 经到了白热化阶段,最明显的特征就是两极分化的竞争: 一个是靠技术赢取高利润的企业,则首称日本与韩国的背光业者的TV用BLU;靠规模赢取利润 的则是台系厂家,背光的价格的激烈竞争也促使台系背光模组厂家
下棱镜片 下扩散板/片
导光板
反射板/片
大尺寸背光模组结构图(背光式)
TFT LCD Cell
导光板
外框 偏光膜
上扩散板/片
棱镜片
下扩散板/片
反射板/片
Lamp
背光模组发光原理
上页图中光源(冷阴极管)直接或间接(经灯管反射罩反 射)进入导光板传播,经由导光板下方的光学结构设计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QDS Project
色度
(1)Luminous flux 光通量(與亮度對應) (2)Dominant wave length 主波長(與色彩對 應) (3)Purity 純度(與飽和度對應) (2)+(3)=chromaticity (色度)
QDS Project
色度圖 (chromaticity diagram)
QDS Project 直下式結構(42吋TV)
QDS Project
直下式BLU優點
• 1.高輝度化的策劃 因CFL支數的增加、較容易策劃出高輝度化。
• 2.輕量化的策劃 依体積的比例、因未使用導光板之故、與側面 LIGHT方式比約輕了50% 。
• 3.高視野角的策劃 因菱鏡片類未使用的關係、輝度能作高視野角。
5.低耗电 6.低温操作 7.轻薄短小 8.安全且寿命长
QDS Project
背光源的应用
➢Monitor / TV ─ 高辉度、广视角、大型化。 ➢Notebook PC ─ 高效率/省电化、轻薄化。 ➢卫星导航/车载、船载装置 ─ 高辉度、坚固性、
耐候性。 ➢掌上型装置(PDA、Digital Camera、Video
QDS Project
CIE XYZ 表色系統
• CIE: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e de l'Eclairage 國際照明委員會
• 1931 年標準:用XYZ三標準色刺激值(色量)來定義 所有可見色,並使所有混色係數為正值。
X = 2.7689 R + 1.7517 G + 1.1302 B Y = 1.0000 R + 4.5907 G + 0.0601 B Z = 0.0000 R + 0.0565 G + 5.5943 B
2次元表示
3次元表示
QDS Project
背光模組部材介紹
QDS Project
擴散片特性說明
• 下擴散片:
1.導光板均一性
MURA遮蔽及減低dot點可見度
2.對集光片最適當的出射光折射(有集光片) 上、下擴散的差異
3.正面方向光折射(無集光片)
上擴散板
下擴散板
基材
PET,PC
PET,PC
• 上擴散片:
Prismatic Sheet (BEF)
Diffuser
Light Guide White Sheet
Lamp Lampe Reflector
Lamp Lamp Reflector
QDS Project
Direct type(直下式): 用于大尺寸,如LCD TVs。
Diffuser Sheet DBEF D Diffuser sheet
Diffuser plate
Reflector
Lamp
QDS Project
背光板模块类型优缺点
光线利用率
模块重量 光线均匀性
模块厚度 消耗功率
辉度 视角
直下式 较高
较轻 较差
(因CCFL光线的不 一致)
厚 高 高
广
侧光式 较低
(因多重反射)
较重 较好
薄 低 低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QDS Project
The Component & Function of Backlight Module
QDS Project
直下式BLU缺點
• 薄型化發展困難
LCD的直下因CCFL配置的關係、 必須要有反射板・擴散板的空間。
• 表示品位困難
也有因個別CFL的不一致表示而受 影響、横線易發生。
• CFL的支數變多。
燈管交換困難。
7
QDS Project
直下型Backlight/Simulation 結果
Luminous Flux
Luminous Intensity
流明 光源在單位時間內所發出的光之能 Lm 量,簡單說就是發光量。
燭光 光的強度,在某一特定方向角內所 Cd 放射光的量。
照度
單位面積內所射入光的量,也就是
Lux
Lm/m2 光束除以面積(m2)所得到的值,用
來表示某一場所的明亮值。
輝度
Nit, 表示物體或光源等的光輝程度。也 Luminance Cd/m2 就是說單位正射影面積內的光度。
發光強度 (I燭光)=光通量F(流明)/立體角ω(立體度) 發光強度 (cd) = lm/ 空間角 = d lm/dθ
QDS Project
輝度 (luminance) : nit
• 發光亮度(輝度): 單位為nit • 單位面積, 單位空間角內的可見光能量,
(用於發光体) d2 lm/dθ.dA • 即nit=cd/m2
QDS Project
光源色 与 物体色
• 光源色:加法混色 • 物体色:减法混色
QDS Project
颜色的三种属性
光波进入人眼睛到达视网膜上时,引起的色 觉具有三种属性,即 : 「色相」或称 「色彩」 (hue) 「色彩」或称 「饱和度」 (saturation) 「明度」或称 「亮度」 (brightness)
色度 (x, y)
Chromaticity
描述人眼色彩視覺感應強度的一種 度量值 。
QDS Project
發光強度 (Luminous intensity): cd
• 發光強度(luminous intensity)單位為燭光(candela. 簡稱cd)
• 一般將點光源,在某一方向上很小立體角內, 每單位立體角所發出的光通量,定義為此點光 源在該方向上的「發光強度」I,單位為「流明/ 立體度」,或稱「燭光」,即:
HAZE
較低
較高
1. 防止集光片刮傷(保護作用)
擴散效果 透光率
較差 較高
較好 較低
2. 降低對集光片閃爍亮點
功用
保謢
集光
3. 改善視野角
特性
抗靜電效果 抗靜電效果
HAZE簡單說明就是霧面效果 HAZE愈高,視角愈廣
QDS Project
Haze的定義
DF: haze=擴散光/(穿透光+擴散光)
QDS Project
照度 ( illuminance) : lux
• 一表面受到光照射時,每單位面積上 入射的光通量,稱為其「照度」單位 為「lux」(用於受光体)。
• 1 lux等於每平方公尺上有一流明的光 通量
• 即lux= lm/m2
QDS Project
光學特性量測方式:
Photodetector (BM-5A:TOPCON)
QDS Project
Back Light 模块结构介绍 ( BLU)
B/L : Johnson Date: 2005/04/03
QDS Project
什么是背光模块
由于LCD中液晶板本身不发光 ,提供液晶面板画面显示时所 须之光源,并提供与液晶面板 及金属前框等部材结合之机械 结构即是背光模块。
將來自導光板之光線加以均勻擴散 PET 或 PC 樹脂
(Diffusion Sheet) 並可讓光折射一個角度(上擴散板主 要功能為防止上稜鏡板刮傷)
增光(稜鏡)板 將經擴散板之散漫光,透過稜鏡之折 稜鏡材料、3M 專利”BEF”光
(Len or Prism Sheet) 射使光向垂直向上,亦即有集光作用 學膜
Camera) ─ 小尺寸、轻薄化、省电化。 ➢影像输入装置 (SCANNER)─ 特殊色度、辉度
、均齐度要求高
QDS Project
背光板模块类型
Edge-Light Type(侧光式): 依导光板不同又可分为
1.平板式导光板:
Diffuser Reflective Polarizer Sheet (DBEF)
多側入光式基本上結構與雙側入光式相 同,其差異處為多側入光式使用二組(或 四組)L型燈管,使導光板四周皆能入光, 增加BLU之輝度。
QDS Project
多側入光式結構
1.L型燈管多側入光
QDS Project
多側入光式結構
2.L型燈管多側入光(交錯式)
QDS Project Direct type(直下式) (TV,高輝度Moniter)
部品名稱
功能/要求
材料
光源
提供足夠的亮度,必須具備高亮度、熱陰極(HCFL)/冷陰極螢光燈
(Lamp) 導光板
壽命長等條件
(CCFL)、電激發光(EL)
引導光的方向以提高面板輝度並確 板面上施予光圈(Dot)印刷之
(Light Guide Plate) 保面板亮度的均勻性。
壓克力板或 PC 板
擴散板
Field=2°
400mm
TFT-LCD module
LCD panel
Center of the screen Fig.3 Optical characteristics measurement method
QDS Project
Contrast Ratio:(對比)
CR=Lw/Lb
(1,
1)
192
用于辉度要求较高者。
Lamp
Prismatic Sheet (BEF) Diffuser Light Guide
如Monitor用及车用LCD模块。
Lampe Reflector
2.楔型导光板:
White Sheet
用于对厚度及重量要求较高者。 如N/B 用LCD模块。
Diffuser Reflective Polarizer Sheet (DBEF)
White uniformity:(白輝度均勻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