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四)

合集下载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练习题(含答案)

在职研究生 心理学 第四章     感觉和知觉练习题(含答案)

第四章感觉与知觉1、填空题1关系。

234、运动知觉是指个体对物体空间位移的反应,可分为5。

67的过程。

89运动视觉。

102、单项选择题1、知觉条件在一定的范围内发生变化,而知觉对象的影响仍然相对不变的特性称为知觉的()。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2、两个静态的物体按一定的时间依次出现,使人觉得是一个动态的物体,这种知觉称为()。

A真动知觉 B似动知觉 C幻觉 D时间错觉3、月朗星稀是感觉的()现象。

A适应现象 B对比 C后象征 D视觉障碍4、胃的剧烈收缩所引起的疼痛属于()。

A内受感觉 B本受感觉 C外受感觉 D运动觉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属于感觉的()。

A继进对比 B回想 C适应 D继时对比6、对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的综合的整体的直接反映称为()。

A思维 B感觉 C知觉 D概括7、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应称为()知觉。

A深度 B大小 C形状 D面积8、视觉属于()。

A内受感觉 B本受感觉 C机体觉 D外受感觉9、个体对客观现象的延续性和顺序性的反应是()知觉。

A运动 B空间 C方位 D时间10、机体位置运动状态的反应是()感觉。

A外受 B内受 C本受 D皮肤11、费希纳指出符合对数定律的是()。

A 心理量和物理量的关系 B心理量变化和物理量 C物理量的变化和心理量 D感觉和感觉阈限12、最简单最低级的心理现象是()A 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注意13、内脏痛觉属于()A外受感觉B本受感觉C内受感觉D感受性14、从黑暗处到明亮处感受性降低的过程叫()A嗅觉B皮肤觉C暗适应D明适应15、没有适应现象的感觉是()A嗅觉B皮肤温度觉C触压觉D痛觉16.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 ):A.感觉 B.反应 c.知觉 D.阈限17.人对最小的客观刺激量的感觉能力是( ):A.感觉阈限 B.绝对感觉阈限 C绝对感受性 D.差别感受性18.闻到苹果香味,看到苹果红色外观出磨苹果感到光滑等引起的心理活动是( )。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

心理学模拟试题(题库)模拟试题第一章绪论1、以下哪一项能正确描述心理学的性质。

( D)A心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科学 B心理学是一门社会性科学C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 D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综合性科学2、实验室要控制三个变量,这三个变量是(A )。

A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 B自变量、实验变量、控制变量C因变量、反应变量、无关变量D反应变量、控制变量、无关变量3、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冯特 B华生 C考夫卡 D弗洛伊德4、精神分析理论是( B)提出的.A.斯金纳B.弗洛伊德C.马赛尼D.罗杰斯5、罗杰斯是(C )心理学的代表人物A.认知理论B.精神分析理论C. 人本主义理论D.行为主义理论6、心理学的第一个学派是( B )A.机能心理学B.构造心理学C.格式塔心理学D.行为主义心理学第二章感知觉1、人们进入百货公司,各人注意的东西总不一样,这是知觉(A )的表现。

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2、在感知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并用语词加以概括,赋予它确定的含义,称为知觉(D )A.选择性B.整体性C.恒常性D.理解性3、“看其所知,不看其所见”表明知觉具有( C )A整体性B恒常性C选择性 D组织性4.“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说的是嗅觉的(A)特性。

A适应 B敏锐 C钝化 D分辨5.人在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把由多种属性构成的事物知觉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特征,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6.人在知觉事物时,即使当部分刺激物在客观上存在缺陷或者不完整时,人也能依据知识经验全面地知觉它,在主观上弥补刺激物客观上的缺陷,这叫做知觉的(C)A选择性 B理解性 C整体性 D恒常性7.人在知觉客观事物时,并不是对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所有刺激都发生反应,而只是选择其中少数刺激作为知觉的对象,把其他刺激作为知觉的背景,人对外来信息进行选择而作进一步加工的特性,叫做知觉的(A)。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感觉与知觉)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感觉与知觉)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河南省专升本考试心理学(感觉与知觉)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全部题型 2. 单项选择题 3. 填空题 5. 简答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人脑反映客观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 )A.认识过程B.思维过程C.感觉过程D.知觉过程正确答案:C解析:心理过程是心理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

它包括认识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三个方面。

认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言语、表象、思维、想象、记忆,而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因此人脑反映现实的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感觉过程。

知识模块:感觉与知觉2.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叫作( ) A.反映B.感觉C.知觉D.直觉正确答案:B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它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识模块:感觉与知觉3.有一种我们不认识的水果,远远地能看到它鲜亮的颜色和特殊的形状;用手去触摸,感到其表皮光滑而坚硬,这种认识活动是( ) A.感觉B.表象C.记忆D.思维正确答案:A解析: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题干中“鲜亮的颜色”“特殊的形状”“光滑且坚硬的表皮”这些都是对个别属性的认识,即属于感觉。

知识模块:感觉与知觉4.人的感受性的大小是用( )的值的大小来度量的。

A.感觉闽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性D.差别阈限正确答案:A解析:感受性的强弱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衡量的,感受性与感觉阈限呈反比例关系。

知识模块:感觉与知觉5.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的最小刺激量叫作( )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受阈限D.差别感受性正确答案:A解析: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叫绝对感觉阈限。

而人的感官觉察这种微弱刺激的能力,叫绝对感受性。

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心理学练习题及部分答案

第一、二章绪论、心理的实质一、填空:1.人的心理现象极为复杂,它可概括为(个性心理)和(心理过程)两大部分。

2.心理过程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过程,它包括(认知活动)、(情绪活动)和(意志活动)等动态过程。

个性心理包括(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3.1879年,德国莱比锡大学的(冯特)创立的第一所心理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4.心理学研究应当遵循的主要原则有(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系统性原则)和(道德性原则)等。

5.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很多,其中最基本的是(观察法)和(调查法)两种。

6.心理实验法包括(自然实验法)和(实验室实验法)两种基本形式。

7.认识过程包括(感知)、(感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其核心的心理是(思维)8.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和价值观)。

9.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个性)。

10.(脑)是心理的器官,心理是脑的(机能)。

11.(客观事实)是心理的源泉,心理是客观现实(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12.“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明了心理的(主观能动性)。

二、选择题1.第一个心理实验室于1879年创立于( D )。

A.俄国B.中国C.美国D.德国2.心理现象又被称为( A )。

A.心理过程 B.心理活动 C.心理规律 D.个性心理3.心理现象与其他物质现象一样,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因此,在研究中必须遵循( B )。

A.客观性原则 B.发展性原则 C.系统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4.( B )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标志着心理学真正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A.观察法 B.实验法 C.经验总结法 D.调查法5.( C )是关于心理实质的唯一正确的观点。

A.唯心主义心理观 B.唯物主义心理观C.辩证唯物主义心理观 D.灵魂论6.( B )是人的心理的源泉和内容。

A.自然环境 B.客观现实 C.人际关系 D.社会生活条件7、“谈虎色变”属于( B )A、无条件反射B、条件反射三、判断题1.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探讨和窥测别人心理究竟在想什么。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二)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二)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二)
一、单选题
1. 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是______
A.感觉
B.知觉
C.记忆
D.思维
答案:A
[解答] 感觉是人类认识世界的第一步,通过感觉,我们从内外环境中获取信息,通过知觉,我们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对于从环境中输入的信息加以整合和识别,这样,看似杂乱无章的刺激开始有了意义。

答案为A。

2. 感觉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______属性的反映。

A.个别
B.整体
C.外部
D.本质
答案:A
[解答] 红色、圆形、有重量、酸味,这些感觉都是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我们的头脑接受和加工了这些事物的属性后产生的感觉。

答案为A。

3. 闻到香味,看到颜色,听到声音等心理活动是______
A.感觉
B.知觉
C.感受性
D.感觉阈限。

02 感觉与知觉(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02  感觉与知觉(信阳师范学院教育心理学试题库)

第二章感觉与知觉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人们普遍认为东北人身材高大、豪爽直率;江浙人聪明伶俐、能随机应变。

这一现象属于()。

A.刻板现象B.晕轮效应C.第一印象D.近因效应2.感觉阈限与感受性的大小()关系。

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D.成准比例3.白天进入电影院,开始看不见座位情况,经过一段时间后才逐渐能加以分辨,这个过程属于明适应还是暗适应?在这个过程中视觉感受性的变化情况是?()。

A.明适应降低B.明适应提高C.暗适应降低D.暗适应提高4.“一好百好”,“一坏百坏”,这种社会认知效应称为()。

A.刻板效应B.晕轮效应C.近因效应D.首因效应5.下列哪一类感觉不属于内部感觉。

A.动觉B.味觉C.内脏感觉D.平衡觉6.我们听到熟人的说话声就能分辨出是谁在说话,就是因为每个人说话声都有独特的()A.音色B.音调C.音响D.音频7.电扇转动时,几个叶片看上去像一个圆盘,这是()作用的结果。

A.后像B.联觉C.感觉适应D.感觉对比8.能够引起感觉的某种刺激物的最小刺激量叫做()。

A.绝对感受性B.差别感受性C.绝对感觉阈限D.差别感觉阈限9.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感觉能力称为()A.绝对感觉阈限B.绝对感受性C.差别感觉阈限D.差别感受性10.对人的某些品质、特征形成某种印象后,并据此推论这个人的其它方面的品质和特征,这称为()A.刻板现象B.第一印象C.晕轮效应D.近因效应二、名词解释1.感觉适应2.感觉补偿3.感觉和知觉4.联觉5.感受性三、简答题1.简述知觉的基本特性。

2.简述影响知觉选择性的客观因素。

3.什么是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有哪两种,请解释并举例。

4.简述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四、论述题1.根据你所掌握的感知规律,谈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提高直观教学效果。

2.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第二章感觉与知觉试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答案:1-5:ABDBB6-10:AACDC二、名词解释1.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觉器官的持续作用从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一)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一)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一)(总分:201.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名词解释(总题数:30,分数:90.00)1.感觉(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对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与解释。

3.超感知觉(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通过不同于正常人类感觉器官而获得有关外部世界、其他人或未来的信息的可能性。

4.心理物理学(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研究物理量与心理量之间关系的科学。

5.感受性(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人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

6.感觉阈限(分数:3.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解析:人感到某个刺激存在或刺激发生变化所需刺激强度的临界值。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章节题库(感觉和知觉)【圣才出品】

《心理学(第三版)》(人教版)章节题库(感觉和知觉)【圣才出品】

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的知觉特性
10.一面红旗不管在白天还是晚上,在路灯下还是阳光下,人们都会把它知觉为红色。 这种知觉特性是( )。
7.专业棋手和业余棋手对同一棋局产生很大差异的知觉特性是( )。
4 / 14
圣才电子书

A.理解性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恒常性
C.选择性
D.整体性
【答案】A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
括赋予说明的知觉特性。
8.“万绿丛中一点红”,红很容易被人们区分出来。这种知觉特性是( )。 A.理解性 B.恒常性 C.相对性 D.整体性 【答案】C 【解析】知觉相对性是人受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等因素的影响,有意或无意地把某些刺激 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万绿 丛中一点红”是个体不自觉的将绿色作为背景而将红色作为对象的知觉过程,区分对象与背 景是知觉相对性的表现。
括赋予说明的知觉特性;A 项,知觉选择性(知觉的相对性)是个体根据自己的需要与兴趣,
有目的地把某些刺激信息或刺激的某些方面作为知觉对象而把其他事物作为背景进行组织
加工的过程。B 项,知觉的整体性是指对客体的知觉总是以自己的过去经验来补充当时获得
的感觉信息,使其形成具有一定结构的整体的知觉特性;D 项,知觉的恒常性是指当距离、
2.“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统考 2007 研] A.选择性 B.整体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1 / 14
圣才电子书

【答案】C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解析】知觉理解性是指人以知识经验为基础对感知的事物加工处理,并用词语加以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分类模拟题感觉与知觉(四)
一、简答题
1. 简述感觉的分类。

答案:人类感觉根据它获取信息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三类:远距离感觉、近距离感觉和内部感觉。

远距离感觉包括视觉和听觉,它们提供位于身体以外具有一定距离处的事物的信息。

近距离感觉提供位于身体表面或接近身体的有关信息,包括味觉、嗅觉和皮肤觉。

内部感觉的信息来自身体内部,机体觉告诉我们内部各器官所处状态;肌动觉感受身体运动与肌肉和关节的位置;平衡觉由位于内耳的感受器传达关于身体平衡和旋转的信息。

2. 简述感觉产生的基本过程。

答案:(1)收集信息;(2)转换,即把进入的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这是产生感觉的关键环节,其机构称感受器;(3)将感受器传出的神经冲动经过传入神经的传导,将信息传到大脑皮层,并在复杂的神经网络的传递过程中,对传入的信息进行有选择的加工;(4)在大脑皮层的感觉中枢区域,被加工为人们所体验到的具有各种不同性质和强度的感觉。

3. 简述感受性与刺激强度的关系。

答案:(1)感受性是指人对刺激物的感受能力;
(2)为了产生感觉,刺激的强度必须达到一定数量;随着刺激的强度增大,感觉也在加强,即感受性也在加强;
(3)刺激强度超过某种限度时会破坏感受系统的正常活动,太强或太弱的刺激量,并不能被人觉察。

4. 简述韦伯定律。

答案:描述觉察刺激的微弱变化所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之间的关系的规律,由19世纪德国生理学家韦伯发现,称韦伯定律。

韦伯定律指出,在一个刺激能量上发现一个最小可觉察的感觉差异所需要的刺激变化量与原有刺激量的大小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5. 简述视觉产生的机制。

答案:(1)眼睛。

①眼睛的构造。

②网膜上的感光细胞。

(2)色觉理论。

①三原色说。

②拮抗理论。

6. 简述色觉理论的两种学说。

答案:三原色说与拮抗理论为色觉理论的两种学说。

三原色说是由杨和黑尔姆兹二人提出的,也称杨一黑理论。

他们提出任何颜色都能由三种波长的纯光混合而产生。

人具有三种不同形态的锥体细胞,它们分别对红、绿、蓝三种原色最敏感。

以不同比例混合这三种原色,可以产生各种不同颜色。

拮抗理论也称四色说。

黑林提出人眼对光反应的视觉基本单元是成对组织的,有红、绿、黄、蓝四种原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