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有很多种,以下是其中几种常见的方法:
1.压缩地基:将高强度材料如混凝土、钢纤维等材料嵌入地基中,通过压缩地基来增强地基承载能力。
2.膨胀土加固:通过在地基中加入膨胀剂,使地基土产生较大的体积膨胀,从而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3.桩基法:在地基基础中打桩,将混凝土或钢材桩插入地面以下的深度,通过桩基的承载力来增强地基的承载能力。
4.混合地基:将不同材料的地基组合在一起,以提高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地面下沉处理:通过调整地面下土壤的压力平衡,减轻地基的荷载负担,以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这些方法的选择取决于地基的复杂情况、建筑物的重量和用途等因素。
在复合地基加固过程中,必须遵循相关的安全标准和施工规范,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复合地基

4、垫层效应:复合地基的复合土层宏观上可视为一个 深厚的复合垫层,具有应力扩散效应。 5、加筋效应: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在荷载的作用 下,发生竖向压缩变形,同时产生侧向位移。复合地基 中的加筋材料,将阻碍地基土侧向位移,防止地基土侧 向挤出,提高复合地基中水平向的应力水平,改善应力 条件,增强土的抗剪能力。 6、协作效应:增强体与周围土体协调变形、共同工作、 相得益彰。如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体强度高,刚度 大,约束土体侧向变形,改善土体的应力状态,使土体 在较高应力状态下不致发生剪切破坏。同时,土体也约 束桩体的侧向变形,保持桩体的形状,提高桩的强度和 稳定性。
由于增强体设置方向不同、增强体的材料组成差 异、基础刚度以及垫层情况不同、增强体长度不一
定相同,复合地基的形式非常复杂,要建立可适用
于各种类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的统一公式 是困难的,或者说是不可能的。在进行复合地基设 计时一定要因地制宜,不能盲目套用一般理论,应
该以一般理论作指导,结合具体工程进行精心设计。
刚性基础下垫层作用机理
B1
A1
B2
A2
A—土体,B—桩体
A1处竖向应力比A2处的应力小。
柔性垫层作用:发挥桩间土的 B1处竖向应力比B2处应力大。 承载潜能,减小桩体中应力
路堤下垫层作用
土工格栅 加筋垫层
刚性垫层作用:有利于发挥桩的承 载潜能,提高复合地基承载力
五、复合地基的破坏模式
复合地基有多种破坏模式,它与复合地基的 类型,增强体的材料性质,增强体的布置形式、 长度,地基土的性质等因素有关。复合地基的 破坏模式是建立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沉降计算理 论的依据。 1、竖向增强体复应用的复合地基型式很多,可从下 述三个方面来分类: (1)增强体设置方向; (2 )增强体材料; (3 )基础刚度以及是否设置垫层。 复合地基中增强体除竖向设置和水平向设置外, 还可斜向设置,如树根桩复合地基。在 形成复合地基时,竖向增强体可以采用同一长度, 也可采用长短桩形式,长桩和短桩可采用 同一材料制桩,也可采用不同材料制桩。采用不同 材料制桩时即形成多元复合地基。在深厚软土地基 中采用多元复合地基既可有效提高地基承载力,又 可减小沉降,且具有较好的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是利用多种加固材料和技术手段,对地基进行多层次、多方面的加固,以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复合地基加固方法:
1. 地基灌浆加固:采用特殊的灌浆材料对地基进行注浆,填充地基内部的空隙,增加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2. 地基预压加固:通过预压装置对地基进行预压,使地基发生压缩变形,增大地基的密实度和强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
3. 地基加固桩:在地基中钻孔并注入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形成加固桩,通过加固桩的承载力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4. 地基篷布加固:在地基表层铺设篷布,然后浇筑混凝土,形成一个与原有地基结合紧密的新地基,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 地基加固板桩:在地基中钻孔并插入钢板桩或混凝土板桩,形成板桩墙,通过板桩的支护作用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复合地基加固方法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和组合使用,以达到最佳的加固效果。
在进行施工前需进行地质勘探和工程设计,确保选用合适的加固方法和加固材料,
以保证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复合地基 适用范围

复合地基适用范围复合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工程技术,适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建筑物类型。
本文将从复合地基的定义、适用范围、施工方法、优势和应用案例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复合地基的定义复合地基是指在原有地基上采用不同的方法和材料进行加固改造,以提升地基的承载力、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复合地基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使其能够满足建筑物的要求,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二、适用范围复合地基适用于以下情况:1. 地质条件较差,地基承载力低的区域;2. 高层建筑、大型桥梁、重要工业设施等对地基要求较高的工程;3. 土地沉降较大或存在地震活动的地区;4. 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需要进行抗渗处理。
三、施工方法复合地基的施工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以下几种:1. 土石桩法:通过在地基中打入钢筋混凝土桩,增加地基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2. 桩基处理法:在地基上进行预制桩或灌注桩的施工,增加地基的承载力和抗沉降能力。
3. 地基加固法:采用注浆、灌浆或喷浆等方法,改变地基的物理性质,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4. 地基加固墙法:在地基周围建立混凝土墙体或钢筋混凝土墙体,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沉降能力。
四、优势复合地基具有以下优势:1. 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稳定性,增加建筑物的安全性和可靠性;2. 减少地基的沉降,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3. 降低地基改造的成本和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4. 对环境影响小,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振动和污染较少。
五、应用案例复合地基在实际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面列举几个典型的案例:1. 上海中心大厦:该建筑采用了复合地基技术,通过打入数百根地基桩和进行地基加固墙施工,成功解决了地基承载力不足的问题。
2. 北京西站:为了满足高铁列车的运行要求,对北京西站进行了复合地基的改造,通过土石桩和地基加固墙的施工,提高了站台和轨道的稳定性。
3. 广州塔:为了确保塔楼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对塔楼周围的地基进行了复合地基的处理,采用了桩基处理法和地基加固法等技术手段。
精选复合地基技术规范

复合地基的本质
是否设置垫层是形成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是否桩体不与基础底板连接是形成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是否只有砂石桩才能形成复合地基? 桩体与桩间土是否直接同时承担荷载是形成复合地基的必要条件,也是复合地基的本质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下卧层中附加应力计算刚性桩复合地基稳定计算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岩土工程稳定分析应严格执行四匹配原则
分析方法
抗剪强度参数
测定方法
安全系数
总应力 分析方法有效应力 分析方法瑞典圆弧法Bishop法Janbu法--------
不排水抗剪强度 抗剪强度指标 总应力抗剪强度指标 有效应力抗剪强度指标
直接剪切试验 快剪、 固结快剪、 慢剪三轴剪切试验 UU试验 CIU试验、 CID试验十字扳剪切试验 ----------- 取土方法 试验设备
编制进展
1、筹备会议 2009年9月2、笫一次编委会 2009年10月 编写原则,章节设置,分工,计划按排3、笫二次编委会 2010年5月 征求意见稿4、笫三次编委会 2010年10月 送审稿5、专家审查会6、形成送批稿
复合地基技术规范编制介绍
概况主要内容几个问题其它
主要内容
1、总则2、术语和符号 3、基本规定4、复合地基计算分析 4.1 复合地基计算荷载 4.2 复合地基承载力 4.3 复合地基沉降 4.4 复合地基稳定分析5、复合地基勘察要点6-16 见下一页介紹17、复合地基监测和检测要点
感谢您的下载观看
参编单位
参编单位: 广厦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广东省航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甘肃土木工程科学研究院 吉林省建筑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中国兵器工业北方勘察设计研究院 武汉谦诚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浙江省东阳第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上海申元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河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形成复合地基的常用方法

形成复合地基的常用方法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的内容可以写成以下方式:引言部分的目的是为读者提供对复合地基的基本了解,并介绍本文的结构和内容。
复合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使用多种材料和技术的组合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首先概述复合地基的定义和作用,然后介绍一些常用的复合地基方法。
最后,本文将总结复合地基的优势,并展望其未来发展的趋势。
复合地基是一种将不同材料和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的地基加固技术。
复合地基可以在地基工程中解决各种问题,比如土壤的不均匀沉降、地基的不稳定性和地面下的岩石、软土或冰冻土等地质条件。
通过使用复合地基方法,可以增加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轻地基工程的风险,并提高地基的使用寿命。
在实践中,常用的复合地基方法包括地基加固桩、土钉墙、灰土桩、嵌岩桩等。
这些方法可以根据地基的具体情况和工程要求选择使用。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施工,复合地基可以有效地解决地基问题,提高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结而言,复合地基是一种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通过使用多种材料和技术的组合,可以改善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复合地基方法,并总结其优势。
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复合地基将继续发展并应用于更多的地基工程中。
通过深入研究和实践,我们有望在地基工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提高工程质量和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在引言部分,首先进行概述,简要介绍复合地基的相关背景和意义。
然后描述文章结构,明确说明文章的组织框架和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
最后明确目的,说明本文的目标和意义,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复合地基的定义和作用,包括对复合地基的定义进行解释,并阐述复合地基在工程领域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接着,对常用的复合地基方法进行介绍,包括其原理、实施步骤、适用条件等方面的内容。
针对每种常用方法,可以提供相关的案例和实践经验,以加深读者对复合地基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地基处理新技术4(复合地基)ppt

目录
• 复合地基简介 • 复合地基的设计与施工 •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 复合地基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复合地基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 天然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加固区是由基体和增强体两部分组成的人工地基。
复合地基适用于地质条件较为 复杂的情况,如软土、湿陷性
黄土等。
建筑需求
适用于对承载力要求较高的建 筑和设施,如高层建筑、大型 工业设施等。
环境因素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环境保护 ,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质量控制
应严格控制设计、施工和材料 的质量,确保工程安全可靠。
04 复合地基的工程实例
某高层建筑的地基处理
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 、环境保护。
流程
地质勘察、方案设计、初步设计 、施工图设计。
施工方法与技术
方法
强夯法、桩基法、注浆法等。
技术要点
控制施工参数、优化施工工艺、确保施工质量。
质量检测与验收
检测
沉降观测、土压力检测、承载力检测 等。
验收
按照相关规范和标准进行验收,确保 质量达Hale Waihona Puke 。03 复合地基的优势与局限性
生态化技术
研究开发环保、低能耗的复合地 基技术,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 推动绿色建筑和可持续发展。
精细化设计
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工程需求, 精细化设计复合地基结构,优化 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提高地基 承载力和稳定性。
市场前景与发展趋势
市场需求增长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基础设施 建设的不断推进,复合地基技术 的应用范围将不断扩大,市场需
复合地基施工方案

复合地基施工方案一、施工前准备1.地基勘察:根据工程设计要求,进行地质勘察和地基测量,确定地基的土层性质、荷载特征和地下水位等情况。
2.施工准备:了解地基工程的施工要求和施工方案,准备所需的设备、材料和人员。
二、基坑开挖1.基坑定位: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对基坑进行定位,确定基坑的位置、尺寸和形状。
2.基坑开挖:采用机械挖掘或人工挖掘的方式,逐层开挖基坑,并进行地面平整修整。
三、地下水处理1.降低地下水位:需要进行降低地下水位的处理时,可采用抽水井等方法将地下水抽出,并进行处理或排放。
2.地下水封闭:在需要封闭地下水的情况下,可以采用防水板、防水涂料等方式将地下水封闭起来。
四、地基处理1.增加承载力:对于土层承载力较差的地基,可采用灌注桩、钻孔桩等方式进行地基加固,提高承载力。
2.提高稳定性:对于稳定性较差的地基,可采用土体加固、加压注浆等方式进行地基处理,提高地基的稳定性。
五、基础建设1.基础垫层:在基坑底部铺设垫层,以平整地面,提供基础的支撑和压实作用。
2.基础搭设: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基础的搭设,包括基础底座、基础柱等结构。
3.基础浇筑:按照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进行基础的混凝土浇筑,确保基础的强度和稳定性。
4.基础养护:对于浇筑完成的基础,进行适当的养护,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六、地表处理1.地面平整:对于基坑开挖后地面的凹凸不平,需要进行地面平整处理,以便后续施工和使用。
2.地面铺装:根据工程要求和地面使用的需要,进行地面的铺装,包括砖瓦、沥青、水泥等。
七、安全措施1.施工安全: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做好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和管理工作。
2.监测监管: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地基工程,要进行实时监测和监管,确保施工的质量和安全。
总结:复合地基施工方案主要包括地坑开挖、地下水处理、地基处理、基础建设、地表处理和安全措施等内容。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和严格的施工管理,可以确保地基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合地基示意图
粉喷桩复合地基
(2)复合地基分类
复合地基
1)根据地基中增强体的方向分类
水平向增强体复合地基:土工聚合物、金属材料格栅等 形成的复合地基 。 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桩体复合地基
。
均质人工地基
双层地基
水平向增强 体复合地基
竖直向增强 体复合地基
图2-2 人工地基分类
2)复合地基中桩的分类
4)挤密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振动、挤压、排土等原因,可使桩间土起到一定 的密实作用。
5)加筋作用
各种复合地基除了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和整体刚度外,还可提高 土体的抗剪强度,增加土坡的抗滑能力。目前在国内的深层搅拌 桩、粉体喷搅桩和砂桩等以被广泛地用于高速公路等路基或路堤 。 的加固,这都利用了复合地基中桩体的加筋作用。
σp
σs
图2-8复合地基计算简图
3.复合模量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加固区由桩体和桩间土两部分组成,呈 非均质。在复合地基计算中,为了简化计算,将加 固区视作一均质的复合土体,则复合地基的复合模 量Esp: Esp=m Ep+(1-m) Es (2-4a) (2-4b)
或
Esp=〔1+m(n-1)Es
式中:Esp—复合地基压缩模量,MPa ; m—复合地基面积置换率; n—桩土应力比; Ep—桩体压缩模量,MPa; Es—土体压缩模量, MPa 。
K2—反映复合地基中桩间土实际极限承载力的修正系数 ,可能大于1.0,也可能小于1;
λ1— 反映桩的极限承载力发挥程度的系数,若桩体先达到极限强度引起复合 地基破坏,则λ1 =1.0,否则,桩间土先达极限强度则λ1 ﹤1.0; λ2— 反映桩间土的极限承载力发挥程度的系数,在0.4-1.0之间 ;
m—复合地基置换率.
复合地基
图2-4 地基——复合地基区别
复合地基与桩基比较
性桩和刚性桩;桩基中的桩均为刚性桩; ·
复合地基
① 桩身材料与强度。复合地基中桩有散体材料桩、柔性桩、半刚
② 桩与上部结构的连接方式。复合地基中桩体与基础不是直接相
连的,它们之间通过垫层(碎石或砂石垫层)来过渡;而桩基中 桩体与基础直接相连,两者形成一个整体。如图2-5所示。 ③ 受力特性不同。复合地基的主要受力层在加固体内,由基体和 增强体两部分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协同工作;而桩基的主要受力 层是在桩尖以下一定范围内,主要由桩体承担荷载作用。 ④ 群桩效应问题。由于复合地基的理论的最基本假定为桩与桩周 土的协调变形。为此,从理论而言,复合地基中也不存在类似桩 基中的群桩效应。 垫层 承台
复合地基发生何种破坏模式,与复合地基的桩型, 桩身强度,土层条件,荷载形式及复合地基上基础 结构的形式有关。
(1)对于不同的桩型,有不同的破坏模式。 (2)对于同一桩型,当其桩身强度不同时,也会有 不同的破坏模式。 (3)对于同一桩型,当土层条件不同时,也将发生 不同的破坏模式。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小结
料桩复合地基往往发生鼓胀破坏,在一定的条件下,柔
性桩复合地基也可能产生此类型式的破坏。
Fk
鼓胀破坏(图2-6b)
鼓胀破坏 非均质粘性土中碎石桩破坏机理
复合地基
鼓胀破坏
破坏模式
复合地基
(c)整体剪切破坏(图2-6c)
在荷载作用下,复
合地基将出现图2-6c所示的塑性区,在滑动面上桩
和土体均发生剪切破坏。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较易 发生整体剪切破坏,柔性桩复合地基在一定条件下
复合地基
(2)复合地基桩体破坏模式
复合地基中,桩体破坏模式可分为以下4种:刺
入破坏、鼓胀破坏、整体剪切破坏和滑动破坏
图2-6 复合地基中桩体可能破坏模式 (a) 刺入破坏;(b) 鼓胀破坏;(c) 整体剪切破坏;(d) 滑动破坏
复合地基
破坏模式
a.刺入破坏(图2-6a)
桩体刚度较大,地基土强度较
m= Ap/A 或
式中:
正方形布桩等效圆直径: 矩形布桩等效圆直径:
L
m= d2/ de2 (2-1) de=1.13L
d e 1.13 L1 L2
de
L、L1、L2分别为桩间距、纵向间距 和横向间距。
图2-7a正方形布桩
面积置换率 m
复合地基
等边三角形布桩等效圆直径: 3 2 Ae L de=1.05L 2 L为桩间距。
复合地基
桩体极限承载力ppf计算
(1)对刚性桩和柔性桩极限承载力计算
①根据桩身材料强度计算
p pf q
p Q uk pf u p
桩体极限抗压强度 (2-6)
②根据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计算
q
ski
Li Ap q pk
(2-7)
式中 qski一桩周土极限侧阻力标准值; up一桩身周边长度; Ap一桩身截面面积; qpk一极限端阻力标准值; Li一按土层划分的各段桩长。对柔性桩,桩长大于临界桩 长时,计算桩长应取临界桩长值。
复合地基
水下的碎石桩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
2.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
(1)复合地基作用机理 1)桩体作用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承载力和整体刚度高于原地基,沉降量有所减少。
2) 垫层作用
可起到类似垫层的换土、均匀地基应力和增大应力扩散角等作用。
3)加速固结作用
除碎石桩、砂桩具有良好的透水特性,可加速地基的固结外,水 泥土类和混凝土类桩在某种程度上也可加速地基固结。
复合地基
3)复合地基常用的形式
水平向增强 复合地基
竖直向增强 复合地基
斜向增强 复合地基
长短桩复 合地基
图2-3 复合地基常用的形式
3. 复合地基特点
复合地基与天然地基比较: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加固区是由增强体和基体两部分组成,是非 均质和各向异性的,该特点使复合地基区别于均质地 基。
垫 层
天然地基
第二章 复合地基理论与设计
复合地基
主要内容
2.1 复合地基概念与分类
2.2 复合地基的作用机理与破坏模式
2.3 复合地基设计参数
2.4 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2.5 复合地基沉降计算 2.6 复合地基应用实例
2.1复合地基概念与分类
1. 发展概况
复合地基
复合地基的概念已成为很多地基处理方法的理论分析及公式建
复合地基
2.3复合地基设计参数
面积置换率 m 桩土应力比 n
复合模量 Esp
1. 面积置换率m
复合地基
研究复合地基时,是在众多根桩所加固的地基中,选取一根桩及其 影响的桩周土所组成的单元体作用为研究对象。若桩体的横截面积为 Ap,桩身平均直径为d,该桩体对应的加固面积为A,该桩体所对应的加 固面积的等效圆直径为de,则面积置换率m:
复合地基
在竖向增强体复合地基中,桩的作用是主要的,而 地基处理中桩的类型较多,性能变化较大。为此,可根 据增强体(桩体)所采用的材料以及成桩后桩体的强度 (或刚度)来进行分类。
2)复合地基中桩的分类
复合地基
由柔性桩和桩间土所组成的复合地基可称为柔性桩 复合地基,依次有: 散体材料桩复合地基—如碎石桩、砂桩、矿渣桩等; 柔性桩复合地基—如石灰桩、土(或灰土)桩; 半刚性桩—如水泥土搅拌桩、旋喷桩等; 刚性桩复合地基——混凝土类桩(如CFG桩等)。 桩中水泥掺入量的大小将直接影响桩体的强度。当 掺入量较小时,桩体的特性类似柔性桩;而当掺入量较 大时,又类似于刚性桩。
桩间土极限承载力psf计算
(1) 桩间土极限承载力影响因素
复合地基
以上因素大多是使桩间土极限承载力高于天然地基承载力 。
(2)桩间土极限承载力psf计算方法
复合地基
通常桩间土极限承载力 psf 取相应的天然地基极限 承载力值。除载荷试验或查规范外,常用斯开普顿
2.4复合地基承载力计算
1.复合地基极限承载力pcf计算式
桩、土承载力进行叠加:
复合地基
桩
土
(2-5)
pcf K11mppf K 2 2 (1 m) psf
式中: ppf——桩体极限承载力(kPa); psf——天然地基极限承载力(kPa);
K1—反映复合地基中桩体实际极限承载力的修正系数 ,一般大于1;
Ep Es
2)桩土模量比
3)桩土面积置换率,m 4)原地基土强度
5)桩长
6)时间 7)垫层
复合地基应力特性
(4)复合地基动力特性
碎石桩或砂桩处理液化地基的效果在于
1)提高了地基土(桩间土)的密实度; 2)改善了地基的排水条件;
3)地基土受到一定时间的预振动;
4)由于桩对桩间土的约束作用,使得地基的刚度增大 其他复合地基同样具有上述特征
也可能发生此类破坏。
塑性区
整体剪切破坏(图2-6c)
破坏模式
复合地基
(d)滑动破坏(图2-6d)
如图2-6d所示,在荷载作
用下复合地基沿某一滑动面产生滑动破坏。在滑动面上, 桩体和桩间土均发生剪切破坏。各种复合地基都可能发 生这类型式的破坏。
滑动面
滑动破坏(图2-6d)
复合地基破坏模式小结
复合地基
2.3 复合地基应力特性 (1)基地反力;
(2)附加应力分布;
(3)桩土应力比,n;
(4)复合地基动力特性;
σp
σs
复合地基应力特性
(1)基底反力
桩顶范围内应力集中明显;
桩间土反力仍保持类似天然地基时的马鞍形分布
复合地基应力特性
(2)附加应力分布
国内外目前尚无复合地基附件应力计算公式;
复合地基中应力分布不
均匀;但总体上讲,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