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专业论文

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论文题目:我对自然辩证法的看法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摘要:自然辩证法是研究生课程中一门必修的课程,这门课程对我们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使我们学到了如何运用哲学的眼光以及辩证的思维去看待问题,也使我们知道怎样的科学态度才是一名真正的科研工作者所应具备的。
对于在研究课题时所遇到的问题以辩证的,可持续发展的,创新的眼光去看待。
面对生活我们应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去乐观积极的生活。
也了解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人对自然的改造,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哲学辩证发展创新Abstract: Natural dialectics is a compulsory course in the course of study. This course has a vital role in our future study and research. It not only makes us learn how to use philosophy and dialectical thinking, but also makes us know how scientific attitude is a real scientific research workers should have. For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study of the subject of dialectical, sustainabledevelopment, and innovative vision to look at. In the face of life, we should take the right outlook on life, values, world outlook to positive life. Als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people to the natural transformation, people and natural harmony.Key words:Natural dialectics Philosophy DialecticalDevelopment Inn ovation一、自然辩证法的概述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对象是自然界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自然辩证法论文

自然辩证法论文1. 引言自然辩证法是一种哲学理论,旨在探索自然界的发展与变化。
它与形而上学和经验主义不同,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运动发展的规律。
本论文将深入阐述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和原理,并探讨其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2.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和原理自然辩证法源于古希腊哲学家黑格尔,后经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发展与完善。
其核心概念包括事物的内在矛盾、发展和变化的规律,以及量变转化为质变等。
自然辩证法的原理是基于对自然界事物运动和发展规律的认识,它认为事物的发展是由内在的矛盾和对立推动的。
3. 自然辩证法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3.1 自然辩证法与物理学自然辩证法对物理学的影响首先体现在对矛盾和对立的认识上。
物理学的发展离不开对相互作用和对立力量的研究。
通过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物理学家能够更好地理解物质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例如,通过对矛盾和对立力量进行分析,物理学家可以预测和解释自然界中的复杂现象,如量子力学的奇特现象和宇宙的起源。
3.2 自然辩证法与生物学自然辩证法在生物学中的应用广泛而深远。
生物学研究的核心是生物体的发展和进化过程。
通过应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生物学家能够探索生物体发展中的内在矛盾和对立。
例如,通过对生态系统中对立力量的研究,生物学家可以更好地了解物种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态平衡的维持等。
此外,自然辩证法也对人类的遗传学研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3.3 自然辩证法与化学化学作为研究物质的变化和反应规律的学科,也积极运用自然辩证法的原理。
化学家通过对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内在矛盾进行研究,能够更准确地预测和控制化学反应的过程。
自然辩证法的观点也对新材料的研发和应用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4. 结论自然辩证法是一种深入研究自然界发展与变化规律的哲学理论。
通过对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自然辩证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在物理学、生物学和化学等学科的发展中,自然辩证法的应用也日趋广泛。
未来的研究中,我们应继续深入研究自然辩证法的原理,不断拓宽其应用范围,以更好地促进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2021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范文 自然辩证法是哲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是人们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重要方法, 在辩证思维的指导下, 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科学思维体系、形成科技发展的战略眼光。
本文整理了8篇“自然辩证法小论文范文”,供有需要的读者参考。
自然辩证法小论文(标准格式范文8篇)之第一篇: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及其生态意义研究 摘要: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晚年作品《自然辩证法》关键思想,一直以来肯定其价值以及批判其思维的两派学者各抒己见争执不休。
随着研究深度逐步提升,学术界逐步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积极意义,同时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诠释“人”、“自然”以及“实践”三要素的重要价值,这对于当代致力于建设和谐社会,绿色社会,可持续发展社会的中国政府而言可谓意义重大。
关键词: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谐社会 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恩格斯的成就一向被马克思的光辉遮蔽,这就导致恩格斯很多哲学思想并未得到应有重视。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晚年着作《自然辩证法》中的重要组成,其最初引发关注的原因竟然亦是与马克思相关。
当时“批判的马克思主义”以及“实证的马克思主义”两派学者针对马克思主义是否属于纯粹科学进行激烈论辩,作为马克思密切伙伴的恩格斯,其晚年阐释的自然辩证法成为两派学者争论的桥头堡。
伴随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热度持续提升,与其相关的学术研究观点亦是层次不穷,支持者与反对者各执一词,时至今日,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依旧热度不减,并且逐步在现代社会建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及驳斥 恩格斯自然辩证法提出之后,正反两派泾渭分明,研究初期主要以批判为主,认为恩格斯忽然人类的重要性,存在形而上学的缺陷。
后期伴随对于恩格斯研究逐步趋深,开始认识到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具备积极意义,并对于批判认知进行驳斥。
1.1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批判 大部分先驱学者都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呈否定态势,卢卡奇、霍克海默、悉尼·胡克、施密特、让·萨特、诺曼·莱文为代表的大量学者对于恩格斯自然辩证法进行批判,其观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
南航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

南航自然辩证法结课论文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题目:对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的理解学生姓名:班级学号:学科名称:2023年12月对自然辩证法及其当代意义的理解摘要自然辩证法是由恩格斯所开创的研究领域,是研究自然界和人们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最一般的规律,对自然科学内容和自然科学的产生、发展历史作出哲学概括。
本文详细阐述了自然辩证法的哲学性和非哲学性,并就其对当今中国发展所具有的指导意义进行研究。
关键词自然辩证法哲学自然科学当代中国1引言《自然辩证法》是恩格斯未完成的著作,在他去世后,这部作品中的《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及《神灵世界中的自然科学》相继发表,直到1925年才得以全文发表。
恩格斯考察了辩证法的三种形态及自然科学的新发展,指出自然界是辩证法的试金石。
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承认自然的优先地位、人的主体地位、实践的中介作用,是自然、人、实践的辩证统一、然而,自然辩证法是哲学还是自然科学的这个问题,可从自然辩证法的产生,自然辩证法不同于科学哲学,以及自然辩证法具有哲学性和非哲学性来进行认识与理解。
自然辩证法是人们认识和改造自然,是促进科学技术与自然及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和思想价值。
科学技术及教育的发展也突显了自然辩证法的现实意义和当代价值。
2自然辩证法的产生《自然辩证法》作为恩格斯晚年的重要著作之一,是恩格斯一部未完成的著作,由研究自然界和自然科学中的辩证法问题的论文、札记和片段组成。
自然辩证法的产生,既是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哲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更是自然科学和哲学相互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指出,辩证法关系到理论和实践的问题,其实质是改变现实,只存在于社会历史领域,而恩格斯“错误地跟着黑格尔把这种方法也扩大到对自然界的认识上”。
[1]悉尼·胡克在《对卡尔·马克思的理解》一书中指出:恩格斯将辩证法应用于自然界会酿成一种神秘的自然哲学,应当被废除,“辩证的方法,只有在其被理解为是科学方法的同义语时,才能声称有意义和正[2]确性”。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题目:自然辩证法在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中的应用与启示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我们认识自然界和科技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本文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出发,结合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实际案例,探讨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及其对科技发展的启示,以期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一、引言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以自然界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自然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在当代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日益显现出其重要性。
本文将从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在科技领域的应用以及启示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自然辩证法的理论基础1. 自然辩证法的概念及特点自然辩证法是研究自然界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论,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和发展性的特点。
2. 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1)对立统一规律(2)质量互变规律(3)否定之否定规律3. 自然辩证法的方法论(1)观察与实验(2)归纳与演绎(3)分析与综合三、自然辩证法在科技领域的应用1.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的应用(1)在物理学领域的应用以量子力学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微观世界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2)在化学领域的应用以化学键理论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化学键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3)在生物学领域的应用以生物进化论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生物进化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2. 在技术创新中的应用(1)在信息技术领域的应用以互联网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信息技术的发展规律。
(2)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太阳能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新能源技术的内在联系和发展规律。
(3)在生物技术领域的应用以基因编辑技术为例,自然辩证法揭示了生物技术的发展规律。
四、自然辩证法对科技发展的启示1. 坚持客观性原则,尊重自然规律在科技发展中,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原理。
2. 坚持发展性原则,推动科技创新自然辩证法强调发展性,要求我们在科技发展中不断探索新领域,创造新技术。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精选五篇)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精选五篇)第一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1、论文样式参见本科生毕业论文要求(在学校教务处网页查找),封面稍作改动、后记略去,其它体例要求不变。
2、正文前有中文内容提要,关键词;文后附英文题目、摘要和关键词。
字数一般在3000字以上。
3、论文选题不宜太大,一般不超过教材中一节的内容,如果题目太大,只能从某一具体角度去展开论述,否则记为不及格。
4、抄袭他人文章(论文检测系统中重复率超过30 ),一经查实(在学生毕业离校前),依考试作弊论处,取消成绩,并报请相关部门追究纪律处分。
5、第9周星期一第3、4节课上缴论文(A4纸打印),同时电子文档以附件形式发至*****************,逾期将论文送到逸夫楼二楼南区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个人信箱,截止时间为第11周的周一。
过时不候,作缺考处理,编入下一年级重修。
第二篇: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要求1.调研报告或论文一篇,建议2500字左右,题目自选,需有摘要、正文、注释或参考文献;对调研报告而言,除上述要求外,还需有调研目的、调研地点或访谈对象等。
2.或者写几篇小文,每篇几百字,合计2500字左右,文章表现形式可为观后感、读后感、议论文、杂文和随笔等;亦可2-5人合写(主要适合于调研报告),但建议平均每人不少于2000字,如4人合写不少于8000字;对合写的论文,若无特别说明,将按排名先后分别打分。
3.要求写出真情实感,有时代感、学术性和独创性;提倡写一些较小、较具体的题目,以小见大;摽窃、抄袭、雷同、或未按指定时间和方式提交论文者,其平时成绩以零分计算。
4.写清院系名称、专业、学号和姓名。
5.交论文时间和方式:在考试结束时,将课程论文夹在试卷中一起上交;不能早交,也不能晚交;可提交打印稿(B5大小纸)或手写稿(纸张应小于等于B5)。
6.本课程的考试时间预计在11-13周,以研究生院网站上的通知为准。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

研究生自然辩证法论文自然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科学。
对于研究生而言,深入学习和研究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意义。
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在科学研究中,我们需要正确认识自然界的本质和规律。
自然界并非是杂乱无章的,而是有着内在的秩序和规律。
通过对自然辩证法的学习,我们能够理解自然界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到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和相互作用。
例如,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构成了一个动态平衡的整体。
这种对自然界整体性和系统性的认识,有助于我们在科研中从宏观的角度把握研究对象,避免片面和孤立地看待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挑战。
自然辩证法使我们能够辩证地看待科学技术的作用。
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条件。
比如,现代医学的发展使得许多曾经的绝症有了治愈的可能,信息技术的普及让人们的交流和获取信息变得更加便捷。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不当应用也可能引发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生态破坏等问题。
以工业发展为例,大规模的工业生产排放了大量的污染物,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因此,我们需要在推动科学技术发展的同时,充分考虑其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制定合理的政策和措施,实现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
在研究生的科研实践中,自然辩证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首先,它有助于培养我们的创新思维。
创新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自然辩证法中的辩证思维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式,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
例如,在面对一个复杂的研究课题时,我们可以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找出其中的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从而明确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其次,自然辩证法能够提高我们的科研能力。
科学研究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原则,自然辩证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精品】自然辩证法论文三篇

【关键字】精品自然辩证法论文三篇关于自然辩证法关于近代的形而上学自然观浅淡为什么近代中国没有产生现代意义上的科学技术关于自然辩证法On Natural Dialectics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自然哲学基础就是自然辨证法。
这个事实上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比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还要更加基本。
马克思主义者所信仰的自然哲学基础应该是自然辩证法,而不是经典的达尔文主义。
有些人认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应该讲实际,不应该关注所谓"玄学"上的问题,(这里的"玄学"所指的是深奥的哲学思想而不是宗教迷信) 但其实马克思与恩格斯的著作本身就带有许多非常深奥的哲学论点,应该说,没有它们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
不过马克思主义者们确实应该认为,哲学不仅仅是认识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理论,而更为重要的是改造自然,社会与人自身的理论。
事实上,自然辨证法并不完全排斥经典的达尔文主义,它是达尔文主义在更高水平上的发展,就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对于牛顿的经典力学一样。
经典达尔文主义是自然辨证法在前社会的生物范畴之内的一种近似,就像经典力学是相对论在底速状态下的一种近似,或是量子力学在宏观水平上的一个近似一样。
经典达尔文主义的庸俗性之一就在于,它将它本身在一个有限的程度上所认识到的,在一个有限的范畴内起作用的"自然"与"自然法则"看作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具有形而上学意义的绝对体。
人类只可能在它的面前磕头,而不可能改变它。
在它的面前人类永远都是被动的奴仆。
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事实上,在现今的社会环境当中,这种将经典的达尔文主义理论社会化与绝对化的效果就是在为现今的国际范围内的新自由主义政策提供理论根据。
因为在这样的一个社会达尔文主义的理论框架当中,剥削是合理的,侵略战争是符合"自然规律"的,为穷人辩护,为一个更加公平合理的社会而奋斗却是违背"自然规律"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辩证法课程论文
对科学技术方法的认识
学院: 机电工程
姓名: 王华阳
学号: 2220150072
日期: 2016/4/25
1
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认识
摘要:本论文通过结合自己在学习实践中对科研工作的认识和体验,以及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学习进行了总结,并梳理了自己的知识体系,提升了自己对科研工作的认识,有助于将来能够更好的进行科研工作,提升工作能力。
关键词:科学技术,方法论,科研工作
正文:
科学技术,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技。
科学是用来解决理论问题的,技术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
科学,可以理解为分科而学的意思,也可以认为是将各种知识进行分类归纳细化成各种学科(如物理,化学,数学等学科)进行研究,形成了越来越完整的知识体系。
它是人类对宇宙中万事万物的运行规律的知识的总称。
技术,是指人们改变现有的事物的功能的方法,形成新事物。
技术的使用范围明确,且必须有能被其它人认识的形式和载体,如工程中输入的原材料,工艺,设备,使用的工具,图纸规范,标准,计量方法,输出的成品等。
科学要解决的问题,是从自然中已经发生的事实和现象之间寻找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且建立起能够联系事实和现象的理论。
技术则是把科学的成果应用到实际中去,将理论变成实际中对人类有用的产品服务等等。
科学主要是和研究新的未知领域,它的进步,尤其是重大突破是
难以预料的;技术则是在相对成熟的领域内工作,也就是将科学领域内成熟的理论
转换为具体使用价值。
可以做出准确的规划。
“方法”这个词来自于古希腊文,它的原意是指“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在
古希腊神话故事中“方法”象征着取胜之道。
现在指为获得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
的而采取的手段或行为方式。
也就是解决问题的门路,程序等。
“方法论”在辞海
中注释为“研究治学方法之学问”。
从当前意义上讲,方法论是指以方法作为自己
的研究对象的学科,它对方法的性质、条件、作用和发生发展的规律进行系统研
究。
“科学技术方法论”就是指人们在认识自然、探索自然、变革自然的过程中,
的有计划、有目的地使用科学的手段和方式的理论体系。
本文就科研工作中的科研选题;科学实验方法和实验观察,科学思维方法,包
括逻辑思维方法和非逻辑思维方法等展开讨论,并使用数学方法、系统论、控制论
和信息论的方法,建立假说和理论的方法等技术方法,得出科研工作的一般规划流程,理论方法。
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就是运用前人已经总结出的科学理论、科学
方法和仪器设备去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
这一过程可划分为五个阶段,如图1所示:
或利将建提选思提实假立逻用观收出择出践科准察集维说一辑公科科科检学的
备实科加上与理学研学验理方阶验学工升历化问课假阶论法段阶事阶到史的题题说
段体段实段理相方系论统法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
主要任务是提出科学问题,选择和确定科研课题。
那么
什么是科学问题呢,所谓科学问题是指认识主体,也就是我们自己,基于一定的科
学知识的完成和积累上,在理论研究和科研实践中产生的,需要通过科学研究的方法来认识和解决的矛盾和疑问。
提出科学
2
问题包含了两层意思。
第一个是说从怀疑中发现问题。
第二个是说我们虽然已经认识了一些问题,但还有一些内容我们还不知道不认识。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的进步。
但是,科学问题的提出是非常复杂的过程。
科学问题的提出通常有以下几条基本线索。
从困惑中提出问题。
我们在学习知识和实验研究中经常会遇到许多不明白定理和公式,在试验中可能会遇到无法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去解释的实验现象发生。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提出问题,将问题进行合理规划,采取科学的试验方法进行验证。
当年亚里士多德曾说过:“重的物体要比轻的物体在空中下落的快,石头要比羽毛下落快十倍。
”但是1千年后,伽利略通过实验验证了,物体下落的加速度是相同的。
也就是在真空中,石头和羽毛是一起下落,同时落地的。
她曾在比萨斜塔上用两个形状一样的重量不同的铁球做了验证实验。
当她将一个重100N的铁球和一个重10N的铁球同时从塔顶扔下后,只见这两只铁球以相同的速度落向地面。
当两球同时落地时,楼下围观的人们全都惊呆了。
于是延续了一千年的人们感官中的重的物体要比亲的物体落得快的概念从此刻起被打破了。
从伽利略的故事中我们可以学到,很多时候我们都会以自己的对世界的感官认识作为标准,而不是对他们加以科学分析,对常见的事物总是想当然的认为它就是那样,殊不知其中竟然蕴含着如此深刻的规律。
因此科学问题的提出需要我们对经验事实进行归纳分析。
“学贵善疑”怀疑精神是我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
开端。
李四光说:“不怀疑不能见真理”。
有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结果和书上描述并不相同,这也是问题来源之一。
提出科学问题的途径还有许多,例如各学科领域之间的空白区,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之中。
不同科学理论体系之间的矛盾。
技术科学的研究与生产实践的矛盾。
应用科学和技术开发的矛盾等都可产生许多科学问题。
阅读和查找一些文献和资料,参加一些学术研讨会, 报告会, 论文答辩会, 经常和同行专家之间进行交流、书信往来、论文传阅等都可提出许多科学问题。
所谓科研选题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特定的课题研究过程中,选择和确定还没有认识但又必须认识探索的问题。
简单说来,就是选择要研究的问题,确定要研究的对象。
前者决定研究者在较长时间内科学研究的方向,后者则是在主攻方向上选定研究的内容。
科研选题的一般步骤分为:对已有文献进行研究尤其是最新的相关文献一定要大量的去阅读,并且还要实际考察到相关的科研单位合作高校去了解当前的进展。
然后提出选题,经过初步论证之后,评议确定课题。
在确定了课题之后还是要继续论证,不断反馈若有问题还要及时纠正。
科学事实,是指认识主体对于客观存在的个别的事件、现象、过程、或者关系的经验描述或判断,是科学研究的基础。
包括,客体与仪器相互作用结果的表征,对观察实验所得结果的陈述和判断,以及理论事实,确证理论。
科学观察,是指我们有计划有目的地感知和描述客观的事物、获取感性材料的基本手段。
科学实验,是指根据我们要进行的科研目的,用一定科学仪器和设备,在人为控制或变革客观条件从而获得科学事实的基本方法。
当然了我们也可以设计相应的物理模型、构造出与研究对象相似的物理模型。
也可以用数学进行建模、使模型与原型具有数学相似性。
在做实验的过程中,首先要进行实验规划:包括确定控制变量,尽量减少不确
定性变量的干扰。
确定变量的测定方法尽量使得容易进行测量。
选择合适的试样,
在各种实验中都十分重要。
特别地注意消除实验者的思维定势的影响。
尽可能进行对比实验,特别是要考虑实验应该具有可重复性。
然后进行实验设计:拟定实验的方案步骤,选择实验仪器、设备和材料,然后进入实验实施阶段和结果处理阶段。
最后对实验结果进行处理,包括常用的分析和综合的方法,系统方法,比较和类比的让发,归纳和演绎的方法,非逻辑思维方法(想象,,联想等形象思维)。
还要使用数学方法进行严格的
3
逻辑验证,推理。
经过以上分析和推导之后,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进行理论总结,使其成为科学的理论体系。
科学理论是经过实践不断检验的系统化的知识体系。
它包括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逻辑结论三大部分。
建立科学理论体系有多种方法,例如: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方法,公理化方法等。
以上就是我对科学技术方法论的认识。
参考文献:
[1]《科学技术辩证法与方法论》朱少均,2006年人民军医出版社出版。
[2]《科学技术方法论基础》侯吉侠 - 兵器工业– 1989。
[3]《科学技术方法论在科研领域的实践——探讨科研中创新思维的培养》吴亚东,韩永国,《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出版, 2002(3):8-10
[4]《科学技术方法论在大学理工科教学中的应用》丁启禹 - 《绥化学院学报》 - 200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