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水样的采集

合集下载

水样采集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基本要求及注意事项

(2)容积法: 将污水纳入已知容量的容器中,测定其充满容器所需要的时间,从而计算 污水量的方法。本法简单易行,测量精度较高,适用于计量污水量较小的 连续或间歇排放的污水。对于流量小的排放口用此方法。
(3)溢流堰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规则的污水沟,污水渠中污水的测量。
该方法是用三角形或矩形、梯形堰板拦截水流形成溢流堰,测量堰板前后 水头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位,计算流量。溢流堰法精度较高,在安装液位计后可实行连续 自动测量。
性等项目要单独采样。
酒泉市环境监测站
举例: (1)测定油类水样的采集:
采样前先破坏可能存在的油膜,用直立式采水器把玻璃材质容 器安装在采水器的支架中,将其放到 300 mm 深度单独采样, 全部用于测定(尽量按标识体积取)。
采样瓶不能用采集的水样冲洗 。
样品如不能在24h内测定,采样后应加盐酸酸化至pH﹤2,并于2 ~5°C下冷藏保存。
5、污水采样时的流量测量
我国目前对COD、氨氮、石油类、cr6+、Pb、Cd、Hg、As和氰化物实施排 污总量控制,流量测量是排污总量监测的关键。 (1)污水流量计法: 污水流量计的性能指标必须符合污水流量计技术要求。 (电磁流量计,蒸汽流量计,涡轮流量计,导热油流量计,涡街流量计,质量 流量计,超声波明渠流量计,超声波流量计等)
4.需要测定水质中某污染物的平均浓度时,需要采集 混合 水样。
5.测定水体中无机物项目时,一般以 G P 物项目时,一般以___G____作为容器。
作为容器,而测定有机
6.水质采样需要在现场测定的项目有_PH___、水温_、_DO__、电导率和 浊度__。
7.下列水质监测项目应现场测定的是 。
A.COD
3.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一、引言水样采集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措施,包括采样点的选择、采样器具的准备、采样方法的规范以及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等。

二、采样点的选择1. 根据监测目的和要求,选择代表性的采样点,确保采样点具有代表性和可比性。

2. 避免选择受人为污染或者其他干扰因素影响的采样点,如下水道口、废水排放口等。

3. 根据采样点的特点,合理确定采样频次,确保监测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三、采样器具的准备1. 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采样器具,并确保其完好无损。

2. 在采样前,对采样器具进行严格的清洗和消毒,避免污染水样。

3. 采样器具的容积要根据监测要求进行合理选择,避免容积过大或者过小导致采样误差。

四、采样方法的规范1. 在采样前,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包括穿戴好防护装备、熟悉采样点的情况等。

2. 采样时要确保采样器具彻底浸入水中,避免接触到空气,以防止气体的溶解和挥发。

3. 采样时要保持稳定的采样速度,避免搅拌水样,以免造成水样的混合和污染。

4. 采样时要避免污染源的干扰,如避开船只、鱼网等。

5. 采样结束后,要及时将采样器具拿出水体,并尽快封闭,避免外界污染。

五、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1. 采样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采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采样过程中要进行现场质量控制,包括记录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操作人员信息等。

3. 采样过程中要注意水样的保存和运输,避免温度过高或者过低导致水样的变化。

4. 采样过程中要进行现场质量控制样的采集,与待测样品同时采集,用于后续的质量控制分析。

六、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和评估1. 对采样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样进行分析和评估,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对采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出准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并与质量控制标准进行对照,评估采样结果的可靠性。

七、结论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是确保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水质监测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水质监测2:水样的采集、保存和预处理
预处理的目的
破坏有机物 溶解悬浮性固体 将各种价态的欲测元素氧化成单一高价态或转变成
易于分离的无机化合物。
一、水样的消解
水样预处理的原则:
最大限度去除干扰物 回收率高 操作简便省时 成本低、对人体和环境无影响
(一)湿式消解法
1. 硝酸消解法 对于较清洁的水样,可用硝酸消解。 2. 硝酸-高氯酸消解法 两种酸都是强氧化性酸,联合使用可消解含难 氧化有机物的水样。 3. 硝酸-硫酸消解法 两种酸都有较强的氧化能力,其中硝酸沸点低, 而硫酸沸点高,二者结合使用,可提高消解温度和 消解效果。常用的硝酸与硫酸的比例为5∶2。
(9)微波消解法
微波消解装置
样品分离与富集
常用的方法有:过滤、挥发、蒸馏、溶剂萃取、离子交 换、吸附、共沉淀、层析、低温浓缩等。
一、挥发和蒸发浓缩
蒸发实验仪器-蒸发皿
二、蒸馏法
蒸馏装置
三、溶剂萃取法
(二)干灰化法
又称高温分解法。其处理过程是:取适量水样于 白瓷或石英蒸发皿中,置于水浴上或用红外灯蒸干, 移入马福炉内,于450~550℃灼烧到残渣呈灰白色, 使有机物完全分解除去。取出蒸发皿,冷却,用适量 2%HNO3(或HCl)溶解样品灰分,过滤,滤液定 容后供测定。
本方法不适用于处理测定易挥发组分(如砷、汞、 镉、硒、锡等)的水样。
水样类型
废水或污水采样方法
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采样种类和采样方 法取决于生产工艺、排污规律和监测目的。 采样方法:浅水采样、深层采样、自动采样 水样类型:
瞬时废水样、平均废水样 1、平均混合水样:指每隔相同时间采集等量废
水样混合而成的水样。 2、平均比例混合水样:指在废水流量不稳定的
情况下,在不同时间依照流量大小按比例采 集的混合水样。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注意事项一、选择适当的采样点在进行水样采集之前,首先要选择适当的采样点。

采样点应该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区域水体的整体状况。

应该避免选择靠近排污口、流动水体边缘或受到其他污染源影响的位置作为采样点。

二、采样器具的准备在进行水样采集之前,需要准备好必要的采样器具。

这些器具包括采样瓶、采样杯、采样罐等。

在选择采样器具时,要确保其材质不会对水样中的污染物产生影响,并且要保持干净。

三、采样前的准备在进行水样采集之前,需要做好一些准备工作。

首先要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工作服等,以防止污染物对人体的伤害。

其次要检查采样器具是否完好,是否已经消毒或清洗干净。

还要检查是否带齐了必要的采样记录表和标签等。

四、采样方法在进行水样采集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采样时要保持采样器具的清洁,避免污染。

2. 采样时要尽量避免接触手部和其他物体,以防止交叉污染。

3. 采样时要将采样器具完全浸入水中,并确保采样口朝上。

4. 采样时要尽量避免搅动水体,以免影响水样的代表性。

5. 采样时要尽量避免有气泡进入采样器具中,以免影响分析结果。

6. 采样时要根据需要采集足够的水样量,以保证后续分析的需要。

五、采样后的处理在完成采样后,需要对采样样品进行一些处理:1. 采样样品要尽快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样品在运输过程中发生变化。

2. 采样样品要储存在适当的条件下,如低温、避光等,以防止样品的变化。

六、采样记录和标识在进行水样采集时,要及时记录采样的时间、地点、深度等信息,并使用标签进行标识。

这些记录和标识可以帮助后续对样品的分析和评估。

总结起来,水样采集是环境监测和水质评估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采样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采集到准确、可靠的水样,从而保证后续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在进行水样采集时,要选择适当的采样点,准备好必要的采样器具,并做好采样前的准备工作。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保持器具的清洁,避免交叉污染。

采样后要及时处理和送样,并进行记录和标识。

环境监测水样的采集

环境监测水样的采集

采集后的质量控制
样品标记与记录
对采集的样品进行详细标记,记录采样时间、地点、深度等信息 ,确保样品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样品保存与运输
确保样品在保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和变质,保持其原有状 态。
样品交接
确保样品及时、安全地交接给实验室分析人员,并完成相关交接手 续。
质量控制的措施
定期校准
对采样设备进行定期校准,确保其准确性和可 靠性。
辅助工具
准备一些辅助工具,如标签、笔 、手套等,以便在采集过程中进 行标识和记录。
采集人员培训
培训内容
对采集人员进行培训,确保他们了解 水样的采集方法、采集标准、采集注 意事项等。
培训方式
采用理论培训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 式,使采集人员能够熟练掌握水样的 采集技术。
采集计划制定
采样点选择
根据监测需求和实际情况,选择具有代表性 的采样点,并确保采样点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
人员培训
对采样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技能水平和 责任心。
外部审核
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外部审核,对采样过程和结果进行监督和评估。
05
CATALOGUE
水样采集的注意事项
采集安全注意事项
1 2
防护措施
采集水样时应穿着适当的防护装备,如防水服、 化学防护眼镜和化学防护手套,以防止意外接触 有害物质。
安全操作
采样时间确定
根据监测目的和实际情况,确定合适的采样时间, 并确保采样时间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采样频率设定
根据监测需求和实际情况,设定适当的采样 频率,并确保采样频率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03
CATALOGUE
水样的采集与保存
水样的采集

水样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水样采集是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的重要环节,正确的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水样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采集方法
1. 选择采样点:采样点应该选择在水质受污染的可能性较大的地方,如污水排放口、工业废水排放口、农业用水区等。

2. 选择采样器具:采样器具应该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器具,如玻璃瓶、塑料瓶、不锈钢瓶等。

3. 准备采样器具:采样器具应该提前清洗干净,并用去离子水或纯水冲洗干净,避免对水样产生污染。

4. 采样方法:在采样前应该先将采样器具放入水中,使其与水温相同,然后将采样器具浸入水中,待其充满水后,将瓶口紧密封闭,避免空气进入。

5. 采样量:采样量应该根据分析要求确定,一般情况下,采样量应该在500ml 以上。

二、注意事项
1. 采样时应该避免对水样产生污染,如不要用手触摸采样器具,不要将采样器具放在地上等。

2. 采样时应该避免采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水混合在一起,以免影响水样的准确性。

3. 采样时应该避免采集水中的沉淀物和悬浮物,以免影响水样的准确性。

4. 采样后应该尽快将采样器具送到实验室进行分析,避免水样的变化和污染。

5. 采样后应该及时记录采样时间、地点、采样器具编号等信息,以便后续分析和比较。

总之,正确的水样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保证水样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为环境监测和水质分析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的方式

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的方式

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的方式水质样品的采集是水质监测和研究的重要环节,对于保护水资源、评估水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是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基础,本文将介绍如何正确进行水质样品采集的方式。

一、确定采样点位1. 根据需要确定采样的水体类型,比如地表水、地下水、河流水等,然后选择合适的采样点位。

2. 采样点位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该水体的整体水质状况。

选择采样点位时需考虑水体流动情况、污染源分布、地理位置等因素。

3. 根据采样目的,确定采样点位的数量。

一般来说,对于大面积水域需要进行分区采样,对于小范围的污染源需要进行局部采样。

二、准备采样工具和器材1. 选择合适的水样采集瓶或容器,根据采样要求选择适当的容量。

2. 采样瓶或容器应提前消毒并清洗干净,以避免样品污染。

3. 还需要准备一些实验室所需的辅助器材,如PH试纸、温度计等。

三、采样前的准备工作1. 采样前,需要查看相关资料了解采样区域的水质特征,熟悉采样站点的地理环境。

2. 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佩戴防护手套和口罩,以免被有害物质污染或感染。

3. 根据采样点位的情况,确定合适的采样方式,如站点采样、漂流采样等。

四、水样采集过程1. 在到达采样点位后,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采样点和采样深度。

一般来说,采样点位要远离明显的污染源。

2. 将采样瓶或容器的盖子打开,迅速将瓶口完全浸入水体中,以避免在表面形成气泡。

3. 水样采集时,要确保不沾染到外界物质,避免污染。

4. 采样时需要注意水温、气温、天气等因素,记录在采样记录表中,以便后期数据分析。

五、水样采集后的处理1. 采样完毕后,将采样瓶或容器立即封口,并进行标识,写明采样时间、地点、深度等必要信息。

2. 将采样瓶或容器放置在阴凉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温度变化,以免影响样品质量。

3. 若无法立即进行样品分析,需将样品冷藏或者添加适当的保存剂,以保持样品的稳定性和原有特征。

六、样品运输与储存1. 样品在运输过程中需避免暴露在高温和阳光下,以免样品质量受到影响。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标题: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引言概述:水样采集是环境监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控制直接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从采集容器选择、采集方法、采集时间、采集地点和采集人员素质等五个方面详细介绍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

一、采集容器选择1.1 选择透明、无色、无味、无毒的采集容器,避免对水样产生干扰。

1.2 容器必须干净、无残留物,避免污染水样。

1.3 容器应具有密封性能,避免外界污染物的进入。

二、采集方法2.1 采集前应先冲洗容器,避免残留物影响水样质量。

2.2 采集时应避免接触容器口,以免引入外部细菌。

2.3 采集时应避免搅拌水体,以免破坏水样中的悬浮物质。

三、采集时间3.1 采集时间应选择在无风、无雨、无强光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避免外界因素对水样的影响。

3.2 采集时间应避开人为活动频繁的时段,避免受到污染源的影响。

3.3 采集时间应根据监测要求选择合适的时间段,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

四、采集地点4.1 选择远离排污口、工业区和农业区的地点进行水样采集。

4.2 选择水流缓慢、水质清澈的地点进行水样采集。

4.3 避免在受到局部影响的地点进行水样采集,保证采样的代表性。

五、采集人员素质5.1 采集人员应具有专业的采样技能和经验,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水样污染。

5.2 采集人员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采样过程的准确性。

5.3 采集人员应定期接受相关培训,了解最新的采样技术和质量控制要求,提高采样水平。

结论:水样采集的质量控制是环境监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惟独严格按照像关规范和要求进行采集,才干保证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翼本文的介绍能对水样采集工作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匡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8
米糠油事 件
水环境监测培训
水体污染源分类:
按排放形式不同,可将水体污染源分为两大类:
(1)点污染源:如工业废水、矿山废水和生活污水 (2)面污染源:如农田排水及可分为:
(1)化学型污染--系指随废水及其他废弃物排入水体酸、 碱、有机和无机污染物造成的水体污染。 (2)物理型污染--包括色度和浊度物质污染、悬浮固体 污染、热污染和放射性污染。 (3)生物型污染--是由于将生活污水、医院污水等排入 水体,随之引入某些病原微生物造成的 。
全面开展环境保护管理工作提供有关数据和资料。
(5) 为开展水环境质量评价、预测预报及进行环境科学 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手段。
水环境监测培训
水体监测方法 1.选择监测方法的原则 (1)方法的灵敏度能满足定量要求; (2) 方法经过科学论证成熟、准确;
保护水资源已是迫在眉睫的问题,也使水资源保护显
得更加重要。
水环境监测培训
水体:河流、湖泊、沼泽、冰川、海洋及地下水的总称。它不仅包
括水,也包括水中的悬浮物、底泥及水生生物。
水体污染:当进入水体中的污染物含量超过了水体的自净能力,
就会导致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特性的改变和水质的恶化,从 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类健康,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2002年,七大水系污染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海河、辽河、黄 河、淮河、松花江、珠江、长江。)
水环境监测培训
水质和水质指标
(1)水质:指标是衡量水质优劣的依据。水的质量(水质)是指水和 水中所含杂质共同表现出来的综合特征。 (2)水质指标:描述水质量的参数,常用水中杂质的种类、成分和数 量来表示。水质指标是对水体进行监测、评价、利用以及污染治理的 主要依据。它一般可分为物理指标、化学指标、生物指标。 物理性水质指标:感观物理性状指标(温度、色度、浊度等)和其他 物理指标(悬浮物、电导率、放射性等)。
水体自净:当污染物进入水体后,首先被大量水稀释,随后进行
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和生物转化。这些变化包括挥发、 絮凝、水解、络合、氧化还原及被微生物降解等,其结果使污染 物浓度降低,并发生质的变化,该过程称为水体自净。
水环境监测培训
序 号
名称
发生地及时间
中毒情况
原因
1
马斯河谷 烟雾事件 多诺拉烟 雾事件 伦敦烟雾 事件 洛杉矶光 化学烟雾 水俣病事 件 痛痛病事 件 四日哮喘 事件
化学性水质指标:一般化学性水质指标(pH、硬度、各种阳离子等)、 有毒的化学性水质指标(各种重金属、氰化物、多环芳烃、各种农药 等)、氧平衡指标(DO、COD、BOD、TOD等)。 生物指标:一般包括细菌总数、大肠菌群数、各种病原细菌、病毒
等)。
水环境监测培训
依据水的用途及水体保护的需要,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质
1932年12月比 利时马斯河谷 1948年10月美 国多诺拉 1952年12月英 国伦敦 1943 年 5 月到 10 月美国洛杉矶 1953年日本九 州南部熊本水 俣镇 1931 年 至 1973 年 3 月日本富山 县 1955年以来, 日本四日市 1968年日本九 州、爱知县等 23个府县
咳嗽、呼吸短促、流泪、喉痛、恶心、呕 吐和胸窒闷,数千人发病,60人死亡 咳嗽、喉痛、胸闷、呕吐和腹泻,四天内 约6000人患病,17人死亡 胸闷、咳嗽、喉痛和呕吐, 5 天内 4000 人 死亡,历年共发生12起,死亡近万人 刺激眼、喉、鼻,引起眼病、喉炎。大多 数居民患病,65岁以上老人死亡400人 口齿不清、面部痴呆、全身麻木,最后精 神失常至死亡,患者 180 多人,死亡 50 多 人 关节痛开始,最后骨骼软化萎缩,自然骨 折,患者280人,死亡34人 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患者 500多人,死亡36人 眼皮肿、出汗,全身红疙瘩,恶心、呕吐 肺功能下降,甚至死亡,患者5000多人, 死亡16人
量技术监督局制订了相应的水质标准和污水排放标准。
目前我国已颁布的水质标准包括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排放标 准,主要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生活 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1985)、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
水环境监测培训
水质监测对象和目的
1.水质监测的对象:水环境现状监测和水污染源监测。 环境水体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
我国拥有水资源总水量为2.72×1012m3(其中地下水 8×1011m3 ),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仅为2200m3,不 足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北京严重缺水,被列为世界十大缺 水城市之一。
水环境监测培训
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将大量的工业废水、
生活污水、农业回流水及其他废弃物未经处理直接排
放到水体里,造成江、河、湖、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 引起水质恶化,使水资源显得更加紧张。 水已经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是一种十 分珍贵的自然资源。合理、 节约用水,控制水污染,
SO2转化为SO3进入肺部
2
SO2 同烟尘作用生成了硫酸盐, 吸入肺部 粉尘中 Fe2O3 使 SO2转变成硫酸, 附着在烟尘,吸入肺部 石油工业和汽车废气在紫外线 辐射作用下产生的光化学烟雾 食用含有甲基汞的鱼
3
4
5
6
食用含镉废水灌溉的“镉米” 和含镉的水 有毒重金属微粒及 SO2 吸入肺 部所致 食用含有多氯联苯的米糠油所 致
水环境监测培训
2.水质监测的目的:
(1) 对进入江、河、湖泊、水库、海洋等地表水体污染 物质及渗透到地下水中污染物质进行经常性的监测,以 掌握水质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 对生产过程、生活设施及其他排放源排放的各类废
水进行监视性监测,为污染源管理和排污收费提供依据。
水环境监测培训
(3) 对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应急监测,为分析判断事 故原因、危害及采取对策提供依据。 (4) 为国家政府部门制订环境保护法规、标准和规划,
水和水体污染
1.水资源
水是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源,分布于由海洋、江、河、湖 和地下水、大气水分及冰川共同构成的地球水圈中。地球上 存在的总水量约为1.37×1015m3,其中海水占97.3%,淡水 2.7% (大部分存在于地球南北极的冰川、冰盖中,可利用 的只有河流、淡水湖和地下水的一部分,总计不到总量的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