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综合电镀类)指标要求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改造的标准及依据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改造的标准及依据【来源:】【更新时间:08-12-11 】【点击次数:72 次】摘要:根据对HJ/T314-2006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的认识和理解。
认为我国的电镀行业认真依据该标准的要求实施系统的清洁生产改造以后,必能完成清洁生产的转轨,从容应对国家下达的减排、节能、降耗任务,实现电镀发展和保护环境两者的协调和电镀产业的升级,并保持对环境的持续改进。
关键词:电镀;清洁生产;环境保护;改造中图分类号:TQ153文献标识码:B引言HJ/T314-2006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是由国家环保总局提出和组织制订的,2006年11月26日批准发布,于2007年2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准的出台,将为我国电镀行业彻底转变因不重视资源、能源的节约使用,不重视污染物的减排,奉行末端治理所形成的粗放生产经营模式提供技术支持和导向,必将加速推动和促进我国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改造和产业升级,加速转变电镀企业严重污染环境的局面,并为电镀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客观地评估电镀企业清洁生产的绩效提供依据,将成为我国电镀行业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标志。
1、认识标准标准重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第二条关于清洁生产的定义:“清洁生产是指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它表明,这条指导清洁生产的普遍原理,是指导电镀行业实施清洁生产最正确的理念。
虽然标准是属于指导性标准,但由于电镀企业是属于使用有毒有害原料进行生产并在生产中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的企业,按照国家环保总局第16号令发布的清洁生产审核办法第8条的规定,电镀企业必须实施强制性的清洁生产审核。
标准根据当前国内电镀行业的技术、装备和管理条件,将企业的清洁生产水平划分为三级:一级代表国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二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三级代表国内清洁生产基本水平。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征求意见稿)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目录前言iii1 适用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14 评价指标体系35 评价方法96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1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指导和推动电镀企业依法实施清洁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和避免污染物的产生,保护和改善环境,制定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以下简称“评价指标体系”)。
本指标体系依据综合评价所得分值将电镀行业清洁生产等级划分为三级,Ⅰ级为国际清洁生产领先水平;Ⅱ级为国内清洁生产先进水平;Ⅲ级为国内清洁生产一般水平。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本评价指标体系将适时修订。
自本指标体系实施之日起,《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HJ/T 314-2006)和《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废止。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订。
本指标体系起草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表面工程协会清洁生产指导工作委员会、北京表面工程协会。
本指标体系由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共同负责解释。
本指标体系自公布之日起试行。
1 适用范围本指标体系从生产工艺及设备指标、资源和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污染物产生指标、产品特征指标和清洁生产管理指标等六个方面规定了电镀企业(车间)清洁生产的要求。
本指标体系适用于电镀企业(车间)的清洁生产审核、电镀企业(车间)的清洁生产审核验收、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以及清洁生产绩效评定和清洁生产绩效公告制度。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当下列标准被修订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5085.1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21900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GB7467 水质六价铬的测定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GB7472 水质锌的测定双硫腙分光光度法GB7474 水质铜的测定二乙基二硫化氨基甲酸钠分光光度法GB7475 水质铜、锌、铅、镉的测定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7486 水质总氰化物的测定第一部分总氰化物的测定GB11910 水质镍的测定丁二酮肟分光光度法GB11912 水质镍的测定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T24001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编制通则》(试行稿)(国家发展改革委、环境保护部、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33号公告)《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改)(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2013年2月27日第21号)3 术语和定义3.1 清洁生产不断采取改进设计、使用清洁的能源和原料、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与设备、改善管理、综合利用等措施,从源头削减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或者避免生产、服务和产品使用过程中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以减轻或者消除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危害。
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

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
首先,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应当明确规定电镀生产过程中的环境保护要求。
电镀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这些废物如果排放不当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因此,标准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废物排放,并且对排放的废物进行合理处理,确保不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其次,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要求。
电镀生产需要大量的电能和热能,如果能源消耗过高将会增加生产成本,同时也会对能源资源造成浪费。
因此,标准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另外,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利用要求。
电镀生产需要大量的化学品和金属材料,如果原材料利用不当将会增加资源浪费,同时也会对环境造成压力。
因此,标准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选择优质原材料,并且在生产过程中尽量减少原材料的浪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最后,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加强环境管理和监测。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标准还应当规定电镀企业应当加强环境宣传教育,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环境保护工作。
总之,清洁生产电镀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推动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通过制定严格的标准,加强环境管理,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才能够实现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电镀企业能够认真执行清洁生产标准,共同为建设美丽中国作出努力。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电镀行业,听起来是不是有点神秘?它就是把金属表面涂上一层别的金属,像给汽车穿上亮闪闪的外衣,光鲜亮丽。
这一行业在我们的生活中可谓无处不在,然而,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像是一块石头,默默地压在我们心头。
现在,大家越来越关注清洁生产了,听起来高大上,但其实就是希望生产过程更环保,给地球一个喘息的机会。
说到清洁生产的评价指标,那就像是给电镀行业上了一堂课,得看看它们的表现如何。
想想看,电镀的时候用的那些化学物质,真的让人有点瑟瑟发抖。
尤其是重金属那些玩意儿,不说也知道,进了水里可就不太妙了。
所以,电镀行业在清洁生产方面的表现,得从这些材料的使用开始说起。
选用环保材料就像是选择朋友,朋友靠谱,生活才美好。
比如,用镍代替铬,虽然镍也不是啥好东西,但相对来说,至少不那么毒。
电镀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处理更是大事,废水里有多少“宝贝”,得看能不能把它们处理掉,给环境减负。
就像小时候做的实验,过滤水,总得留下干净的东西。
再说说能耗。
想象一下,如果电镀厂的电耗像开了挂,那可就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
电量不仅贵,还对环境造成压力。
所以,电镀厂得想方设法降低能耗,像是把灯泡换成LED,能省一大笔。
可别小看这点省电,积少成多,最后可是一笔不小的费用,省下来的钱可以拿去请员工吃顿好的,大家都乐呵乐呵。
电镀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也是关键,冷却的水能不能再利用,就看这个厂的智慧了。
再来看看废气。
这种气体可不是你我说的“空气清新”,而是夹杂着各种气体的“混合物”。
如果处理不当,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可就像闯入你家门的贼,悄悄地影响我们的生活。
处理废气就像是给肺部做了个大扫除,电镀厂得安装高效的废气处理装置,保持空气的清新,才能让大家舒舒服服地呼吸。
厂里的员工工作时的环境也得考虑到,毕竟谁都不想在雾霾中拼搏。
再说水的使用。
电镀需要用水,没水可不行。
可是,水这个资源可得珍惜。
想象一下,每次电镀都在用新水,那可真是“人傻钱多”,水资源紧张,得想办法回收利用。
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

一、氮肥制造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1、《清洁生产标准 氮肥制造业》HJT/188—20062、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本指标体系选取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产品特征指标、污染物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及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等5个方面共33项指标作为氮肥行业的清洁生产评价指标。
这些指标的高低将反映企业的生产工艺水平、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水平以及安全环境健康管理水平。
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见图1。
A1A2A3A4A5B1B2B3B4B5B6B7B8B9B10B11B12B13B14C1 C2C3C4C5C6C7C8C9C10C25C26C27C28C29C30C31C32C33C11C12C13C14C15C16C17C18C19C20C21C22C23C24图1氮肥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框架氮肥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资源与能源 消耗指标 产品特征指标 污染物指标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环境管理与劳动安全卫生指标原料消耗指标新鲜水用水量用电量安全健康热渣气水废渣废气废水碳铵产品质量尿素产品质量综合能耗润滑油消耗量催化剂消耗量新鲜水消耗量用电量尿素含水量尿素缩二脲含量碳铵含氮量尿素含氮量碳铵含水量职工病假职业病人数无伤亡事故事故赔款总额污水综合利用率含氨废气回用率废渣综合利用率余热利用率水重复利用率废水量氨氮COD 氰化物悬浮物石油类挥发酚硫化物氨氮废气量pH氰化物尿素粉尘废渣量二、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规范和指标体系1、《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HJ/T314-20062、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指标体系图1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图2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框架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 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 资源与能源消耗指标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镀层金属原料综合利用率水 重复 利 用 率镀 锌 钝 化 总铬 酸 性 镀 铜 总铜 镀 镍 总镍 镀 装 饰 铬 总铬 镀 硬铬 总铬工业新鲜水用量镀锌锌的利用率镀 铜 铜的利用率镀 镍 镍的利用率镀装饰铬 铬的利用率镀硬铬铬的利用率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量评价指标4图3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定性评价指标框架资源与能源 消耗指标生产技术特征指标产品特征指标环境管理与 劳动安全卫生指标整流器输出端线路压降 不超过10%排风系统风量可调使用可控硅整流电源和高频开关电源淘汰高能耗设备使用清洁燃料 极杠清洁、导电良好淘汰有氰电镀使用低浓度、低毒生产工艺使用替代铅、镉、汞的电镀生产工艺使用阳极篮或其它措施回收利用阳极残料采用镀液连续过滤 挂具有可靠绝缘涂覆层 有镍回收、回用装置并运行 使用喷淋清洗装置 有多级逆流漂洗槽或多级回收槽并回收镀液镀槽、回收槽、清洗槽之间有导流板 有铬雾净化回收装置并运行 地面防腐、防渗漏 镀槽、管道无滴漏 用去离子水配制、回收镀液 科学挂装工件,滚镀有减废措施,减少镀液带出原材料消耗有考核与生产有关统计资料齐全、准确对镀液有定期化验措施使用其它未列入的清洁生产措施产品合格率有考核产品不含水可溶性重金属盐(如六价铬)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情况有相应的废镀液存储设施和合理的处置途径对有害气体有良好的净化排风装置现场防毒、防尘、防噪声达标(有检测报告)老污染源限期治理完成情况建立并运行环境管理体系电 镀 行 业 清 洁 生 产 定 性 评 价 指 标表 1 综合类电镀企业定量化评价指标体系一级评价指标权重值二级评价指标权重值评价基准值利用指标资源综合 45合利用率镀层金属原料综镀锌 锌的利用率(钝化前)40/n ①80% 镀铜 铜的利用率 40/n 80% 镀镍 镍的利用率 40/n 92% 镀装饰铬 铬的利用率 40/n 20% 镀硬铬 铬的利用率 40/n 80% 水重复利用率② 5 30%污染物产生指标 镀件带出液 40镀锌钝化 总铬 40/n 0.78 g/m2 酸性镀铜 总铜40/n 2.1g/m 2镀 镍 总镍 40/n 0.6 g/m 2 镀装饰铬 总铬 40/n 3.9 g/m 2 镀 硬 铬 总铬40/n0.5 g/m2 消耗指标资源与能源15工业新鲜水用量③15 0.3 t/m2 注:① n 为被审核镀种数。
电镀电镀表三标准

络合铜废水治理方法
络合铜废水治理使用硫化钠处理是一种化学沉淀法,先是采用硫化钠破络,再结合投加硫酸亚铁彻底清除废水中的微污染。
其实投加硫化钠主要是利用硫化钠的性质破坏络合物的稳定结构。
处理流程就不一一介绍了,以下将带大家了解的是以上工艺的加药顺序,详情如下。
络合铜废水治理正确加药顺序
(1)络合铜的主要成分为CuSO4.5H2O
(2)先加过量硫化钠Na2S+CuSO4.5H2O---Na2SO4+CuS(沉淀)+5H2O
(3)然后加入硫酸亚铁,和过量的硫化钠反应Na2S+FeSO4----Na2SO4+FeS(沉淀)
(4)最好加入氢氧化钠中和酸和过量的硫酸亚铁NaOH+H2SO4----NaSO4+H2O
(5)NaOH+FeSO4-----NaSO4+Fe(OH)2---沉淀。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是一种常见的表面处理工艺,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家电、电子、机械等领域。
然而,传统的电镀生产方式存在着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因此,推行清洁生产标准对于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首先,清洁生产标准要求电镀企业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以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例如,应采用高效的废气处理设备,对电镀废水进行有效处理,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减少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
其次,清洁生产标准要求电镀企业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员工的环保意识和技能水平。
员工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正确使用防护设备,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同时,企业要建立健全的环境管理体系,加强对生产过程的监控和管理,确保生产活动符合环保要求。
另外,清洁生产标准还要求电镀企业加强与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的沟通与合作,共同推动电镀行业的清洁生产。
企业应主动接受政府监管,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及时公布环境信息,回应公众关切,增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意识。
总之,电镀行业要实现清洁生产,需要企业、政府和社会公众共同努力。
企业要加强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高清洁生产水平,推动电镀行业向着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同时,政府要加大对电镀行业的环保监管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保政策和标准,推动整个行业向着清洁生产的方向发展。
而社会公众也要积极参与,关注环保问题,支持环保产业,共同推动电镀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电镀行业将面临更加严峻的环境压力和市场竞争,只有不断推行清洁生产标准,不断提高环保意识,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赢得更加美好的未来。
愿我们共同努力,让电镀行业成为绿色、环保、可持续的产业,为社会和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电镀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电镀清洁生产指标分析石泰山(厦门市威士邦膜科技有限公司,福建厦门361101)用电镀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的评价方法,初步评价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二级的某些指标。
结果显示,电镀行业各类指标间存在某些冲突。
一般而言,电镀企业的过度节水,会导致废水中重金属离子质量浓度过高,稳定达标困难,中水回用率较低。
清洁生产;电镀;技术规范;排放标准;总量控制中图分类号:X38文献标识码:B引言2006年11月22日,原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清洁生产标准(电镀行业)[1],适用于电镀生产企业的清洁生产审核和清洁生产潜力与机会的判断,为指导性标准。
但是重金属减排压力下,各地执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环评过程中执行清洁生产评价,导致指导性标准成为准入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综合电镀类清洁生产标准包括:(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二)资源利用指标,(三)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和(四)环境管理要求。
内容较多而全面,有定量指标和定性指标。
本文选择与废水处理和排放有关,可定量的新鲜水用量和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分析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中新鲜水用量指标的合理性。
1·清洁生产标准和数据分析电镀用水量指标在三个标准中出现,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二级为≤0.3t/m2,电镀废水排放标准表2[2]中为500L/m2(多层镀),电镀废水治理设计规范[3]连续逆流清洗法镀件单位面积的清洗水用量应小于50L/m2。
排放标准的用水量指标相当于清洁生产标准的三级,能够满足全部电镀企业的用水需求。
设计规范的指标为一层清洗,按照五层考虑,用水量约250L/m2,相当清洁生产标准中的二级。
电镀清洁生产标准中新鲜水用量一级≤0.1t/m2,二级≤0.3t/m2,三级≤0.5t/m2,镀件带出液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指标见表1。
根据标准[1]中的新鲜水用量和镀件污染物产生指标,可以计算出末端处理前电镀废水的污染物质量浓度,如表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现状
2电镀装备(整流电 源、风机、加热设施 等)节能要求及节水 装置
3清洗方式 4挂具、极杠
根据工艺选择淋洗、喷洗、多级逆流漂 洗、回收或槽边处理的方式,无单槽清 洗等方式 挂具有可靠的绝缘涂覆,极杠及时清理 对适用镀种 有带 出液回收工 序, 有清洗 水循环使用 装置,有末 端处理出水 回用装置, 有铬雾回收 利用装置 对适用镀种 有带 出液回收工 序; 有末 端处理出水 回用装置, 有铬雾回收 利用装置
5.相关方环境管理
பைடு நூலகம்
等环节施加影响;危险废物送到有资质 的企业进行处理
按照《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应急管理工 6.制定和完善本单位 作的意见》的精神,根据实际情况制定 安全生产应急预案 和完善本单位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 事件的防范措施和处置程序 注:① 电镀工艺选择合理性评价原则是:工艺取向是无氰、无氟或低氟、低 毒、低浓度、低能耗、少用络合 剂;淘汰重污染化学品,如铅、镉、汞等。对特殊产品的特殊要求 另作考虑。 ② 清洁生产工艺是指氯化钾镀锌工艺、镀锌层低六价铬和无六价铬钝 化工艺、镀锌镍合金工艺及其他清 洁生产工艺。 ③ 高污染工艺是指高氰镀锌工艺、高六价铬钝化工艺、电镀铅锡合金 工艺等。 ④ 单位产品新鲜水用量是指消耗新鲜水量与全厂电镀产成品总面积之 比(包括进入镀液而无镀层的面 积)。 ⑤ 为减少镀锌件带出液,要求采用两种以上减少带出液的措施。 ⑥ 镀件带出液重金属离子检测结果发生争议时采用“引用标准”中的 有关标准。
表1 电镀行业清洁生产标准(综合电镀类)指标要求 清洁生产指标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一、生产工艺与装备要求 1电镀工艺选择合理 性① 结合产品质量要求,采用 了清洁生产工艺② 采用电镀过 程全 自动控制的 节能电镀装 备, 有生产 用水计量装 置和车间排 放口废水计 量装置 采用节能电 镀装 备,有生产 用水计量装 置和车间排 放口废水计 量装置 淘汰了高污 染工艺③ 已淘汰高能 耗装备,有 生产用水计 量装置和车 间排放口废 水计量装置
5回用
对适用镀种 有带出液回 收工序, 有铬雾回收 利用装置
6泄漏防范措施 7生产作业地面及污 水系统防腐防渗措施 二、资源能源利用指标
设备无跑、冒、滴、漏,有可靠的防范 措施 具备
1.镀层金属原料综合 利用率 镀种 锌的利用率 (钝化前)/ % 锌 铜的利用率/ % 铜 镍的利用率/ 镍 % 装饰铬 铬酐的利用 硬铬 率/% 铬酐的利用 率/% 2.单位产品新鲜水用 量④/(t/m2) 总氰化物 (以 CN- 计) /(g/m2) 六价 铬/(g/m2) 总铜/(g/m2) 总镍/(g/m2) 六价 铬/(g/m2) 六价 铬/(g/m2)
≥85 ≥85 ≥95 ≥60 ≥90
≥80 ≥80 ≥92 ≥24 ≥80
≥75 ≥75 ≥80 ≥20 ≥70
≤0.1
≤0.3
≤0.5
三、污染物产生指标(末端处理前)⑤ ⑥ 1.氰化 镀种 (铜) 2.镀 锌镀层 钝化工 艺 3.酸 性镀铜 4.镀 镍 5.镀 装饰铬 6.镀 硬铬 ≤0.7 ≤0.7 ≤1.0
2.环境审核
按照国家环 境保 护总局《清 洁生产审核 暂行办法》 的要求进行 了清洁生产 审核; 环 境管理制度 健全, 原 始记录及统 计数据齐全 有效
按照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 《清洁生产 审核暂行办 法》的要求 进行了清洁 生产审核; 环境管理制 度、原始记 录及统计数 据基本齐全
具备完善的废水、废气净化处理设施且 有效运行,有废水计量装置。有适当的 电镀废液收集装置和合法的处理处置途 径,生产现场有害气体发生点有可靠的 3.废物处理处置 吸风装置,废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 00% ,不得混入生 泥,应按照《危险废物鉴别标准》 活垃圾 (GB5085.1~3-1996)进行危险特性鉴 别。属于危险废物的,应按照危险废物 处置,处置设施及转移符合标准,处置 率达到1 4.生产过程环境管理 生产现场环境整洁,管理有序,危险品 有明显标识 向有资质的原材料供应商购买产品;对 原材料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包装和运输
0
≤0.13
≤2
≤1.0 ≤0.3 ≤2.0 ≤0.1
≤2.1 ≤0.6 ≤3.9 ≤1
≤2.5 ≤0.71 ≤4.6 ≤1.3
四、环境管理要求 符合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法律、法规, 1.环境法律法规标准 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 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证管理要求 按照国家环 境保护总局 《清洁生产 审核暂行办 法》的要求 进行了清洁 生产审核; 并全部实施 了无、低费 方案。按照 GB/T 24001 建立并运行 环境管理体 系, 环境管 理手册、程 序文件及作 业文件齐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