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核酸检测)

合集下载

新冠肺炎核酸采样室核酸检测流程图

新冠肺炎核酸采样室核酸检测流程图

新冠肺炎核酸采样室核酸检测流程图
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流程图进行消毒处理。

流程图中所示,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责任医生开具检测申请单,非住院病人需在交费后,由采样人员持申请单到核酸采样室进行检测。

2.采样人员需进行二级防护,然后进行核酸采样。

上呼吸道标本采集咽拭子和鼻拭子各1根,放入同一根核酸标本保存管中,并进行75%酒精消毒。

下呼吸道标本采集深咳痰液、呼吸道吸取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放入标本保存管中,旋紧盖子并进行75%酒精消毒。

3.将标本保存管放入密封袋中,进行75%酒精消毒并放入标本专用密封盒内,旋紧盒盖并进行75%酒精消毒。

最后,将标本盒放入标本专用冷链箱内进行标本转运。

4.核对、交接、登记,将标本交接给检验科人员或第三方
实验室人员,并进行登记。

5.操作完成后,对采样室地面进行1000mg/L含氯消毒剂
喷洒消毒,对台面进行1000mg/L含氯消毒剂和75%酒精擦拭,然后进行紫外线灯消毒60分钟。

6.可复用的医疗器械可采用1000-2000mg/L含氯消毒剂浸
泡30分钟后,再按照新冠肺炎核酸检测流程图进行消毒处理。

以上就是新冠肺炎核酸检测的流程及相关操作步骤。

在进行核酸检测时,采样人员需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对采样室和医疗器械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新冠病毒的肆虐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新冠核酸检测成为了疫情防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

准确、高效的标本采集、送检和处理流程对于及时发现病毒、控制疫情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将详细介绍这一流程。

一、标本采集(一)采集人员要求采集人员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熟悉采集流程和防护要求。

在采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生物安全操作规范,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服、口罩、护目镜、手套等。

(二)采集前准备1、确定采集对象:根据疫情防控需要,明确采集对象的范围,如密切接触者、发热患者、高风险地区人员等。

2、告知采集对象:提前向采集对象说明采集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缓解其紧张情绪。

3、准备采集用品:包括拭子、病毒保存液、采样管、条码标签、消毒用品等,并确保其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

4、选择采集地点:采集地点应通风良好,具备清洁消毒条件,避免交叉感染。

(三)采集方法1、鼻咽拭子采集(1)让采集对象头部后仰,保持不动。

(2)采集人员将拭子缓缓插入鼻腔,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直至鼻咽后壁。

(3)轻轻旋转拭子 3 5 圈,停留数秒后取出。

2、口咽拭子采集(1)让采集对象张口,发出“啊”的声音。

(2)采集人员将拭子越过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 3 次,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 3 次。

(四)采集注意事项1、采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采集对象的鼻腔和咽喉黏膜。

2、采集后立即将拭子放入含有病毒保存液的采样管中,折断拭子杆,使其完全浸泡在保存液中。

3、确保采集管的盖子拧紧,防止标本泄漏。

4、对每一个采集对象,使用新的拭子和采样管,避免交叉污染。

二、标本送检(一)标本包装1、将采集好的标本放入密封袋中,确保密封完好。

2、在密封袋上标注采集对象的姓名、性别、年龄、采集时间、采集部位等信息。

(二)标本运输1、运输人员应穿戴好个人防护装备,携带消毒用品。

2、标本应放置在专用的运输箱中,运输箱内要有冰袋或制冷设备,保持低温环境。

核酸检测工作安排流程

核酸检测工作安排流程

核酸检测工作安排流程核酸检测是一种检测人体内是否存在病原体的方法,常用于病毒检测。

以下是核酸检测工作的安排流程。

1. 采样:核酸检测通常需要采集患者的呼吸道或者其它相关的生物样本。

采样时需要注意消毒并严格按照规定的采样方法采集样本,避免污染。

2. 样本处理:采集到样本后,需要进行处理以提取样本中的核酸。

这一步通常包括样品的裂解、蛋白酶处理以及核酸的纯化等步骤。

样本处理的目的是将核酸从样本中分离出来,并去除样本中的杂质。

3. PCR扩增:经过样本处理后,我们需要进行核酸的PCR扩增。

PCR扩增是将核酸按照特定的引物进行扩增,增加核酸的数量以便于检测。

PCR扩增通常包括反应体系的配制、PCR 程序的设定以及扩增反应的进行。

4. 检测结果分析:PCR扩增后,我们需要对扩增的产物进行分析。

这一步可以通过凝胶电泳等方法来检测扩增产物的大小,进而判断是否存在目标基因。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测序等方法来进一步确定核酸的序列。

5. 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根据检测结果,我们需要对结果进行解读,并撰写相关的报告。

通过对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判断样本是否存在目标基因或者病原体,并以书面形式将结果传达给患者或者医疗团队。

6. 结果审核和确认:为确保结果的准确性,通常需要对结果进行审核和确认。

通过多人审核,可以降低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结果错误可能。

7. 结果通知和跟踪:将结果通知给患者或者医疗团队,并跟踪结果的使用情况。

这一步有助于帮助患者及时了解自己的核酸检测结果,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

总结起来,核酸检测工作的流程包括采样、样本处理、PCR 扩增、结果分析、结果解读和报告撰写、结果审核和确认以及结果通知和跟踪等步骤。

这一流程的执行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准确地进行核酸检测,为疾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新冠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核酸检测技术报告

新冠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核酸检测技术报告

新冠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核酸检测技术报告目的:为全面掌握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方法,快速准确开展核酸检测,为疫情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实验室数据及判定标准。

方法:新冠标本的采集、运送、实验室检测、结果报告1.新冠标本的采集1.1 鼻咽拭子∶采样人员一手轻扶被采集人员的头部,一手执拭子,拭子贴鼻孔进入,沿下鼻道的底部向后缓缓深入,由于鼻道呈弧形,不可用力过猛,以免发生外伤出血。

待拭子顶端到达鼻咽腔后壁时轻轻旋转一周(如遇反射性咳嗽,应停留片刻),然后缓缓取出拭子,将拭子头浸入含2~3ml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1.2 咽拭子:被采集人员先用生理盐水漱口,采样人员将拭子放入无菌生理盐水中湿润(禁止将拭子放入病毒保存液中,避免抗生素引起过敏),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并发“啊”音,露出两侧扁桃体,将拭子越过舌根,在被采集者两侧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再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将拭子头浸入含2~3m病毒保存液(也可使用等渗盐溶液、组织培养液或磷酸盐缓冲液的管中,尾部弃去,旋紧管盖。

咽拭子也可与鼻咽拭子放置于同一管中。

1.3 鼻咽抽取物或呼吸道抽取物:用与负压泵相连的收集器从鼻咽部抽取粘液或从气管抽取呼吸道分泌物。

将收集器头部插入鼻腔或气管,接通负压,旋转收集器头部并缓慢退出,收集抽取的料管中。

1.4 物体表面标本:参考《农贸(集贸)市场新型冠状病毒环境监测技术规范》WS/T776-2021)推荐的方法,采样拭子充分浸润病毒保存液后在表面重复涂抹,将拭子放回采样管浸润,取出后再次涂抹采样,重复3次以上。

1.5 用于病毒分离和核酸检测的标本应当尽快进行检测,可在24小时内检测的标本可置于4℃保存;24小时内无法检测的标本则应置于-70℃或以下保存(如无-70℃保存条件,则于-20℃冰箱暂存)。

血清标本可在4℃存放3天,-20℃以下可长期保存。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核酸检测)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核酸检测)

新冠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核酸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或确诊患者核酸检测标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需做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主管医生开具医嘱;检验科领取专用采集管和转运箱;通知检验科陈月华(6416)放入内层小密封袋封口,75%酒精消毒外侧;放入外层大密封袋封口,75%酒精消毒外侧(双层密封袋开口均向上);垂直放于专用转运箱(转运箱密封良好有XS标识,不进入隔离病房),75%酒精喷雾消毒后封箱医生采集标本(采集者三级生物安全防护)标本转运核对、交接、登记,专人单独转运至检验科双开门通道,交给PCR实验室人员(转运人员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转运期间保持平稳、勿震荡、勿开箱;如发生意外,到达接收地点,说明情况,共同处理)标本接收PCR人员确认转运箱,生物安全柜内打开转运箱(开箱瞬间75%酒精喷雾消毒)核对标本登记(实验室人员需三级生物安全防护)从转运箱取出标本,56℃30分钟灭活,采样管降至常温后,生物安全柜内开盖检测实验完成后,向科主任报告检测结果,科主任报告医院领导及医务科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剂擦标本转运箱,消毒后的转运箱交给下一批送标本人员带回;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剂擦拭台面、地面。

上呼吸道标本:咽拭子、鼻拭子各1根,一起放至于同一根核酸标本保存管,旋转拧紧标本管盖子,75%酒精消毒标本容器表面下呼吸道标本:深咳痰液、或呼吸道吸取物、或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专用大螺旋管)旋转拧紧标本管盖子,75%酒精消毒标本容器表面标本采集使用后的标本密封袋封口后放至双层黄色垃圾袋(袋内含有效氯含量1000mg/L的消毒剂),封口,袋外75%酒精喷雾消毒,移出安全柜高压灭菌,按照感染性医疗废弃物处理操作完成后:75%酒精喷洒生物安全柜消毒,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所有房间开启紫外灯照射30分钟。

PCR核酸检测样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学习资料

PCR核酸检测样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学习资料

PCR核酸检测样本采集、送检、处理流
程学习资料
一、样本采集
* 样本采集前需洗手并佩戴口罩、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 使用无菌棉签或吸管采集鼻腔或咽喉部分泌物样本。

对于深
部呼吸道样本,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或痰液。

* 确保样本采集工具和无污染,且采集过程要避免空气污染。

* 将采集的样本及时放入适当的中,并密闭保存。

二、样本送检
* 样本采集完毕后,尽快送往PCR实验室进行检测。

* 在运输中需遵循安全规定,确保样本不泄漏、不变质。

* 样本上需标注采集时间、日期等信息,确保溯源和易于处理。

三、样本处理
* 样本到达实验室后,应尽快进行处理,以保持样本的可靠性。

* 样本处理前,检查样本是否完整,并对样本进行初步质检,
确保样本质量可靠。

* 样本处理过程中要确保操作环境无菌、无污染。

* 根据PCR实验方案,提取样本中的核酸。

* 根据真实样本的情况,可以进行一定的前处理,如样本离心、去除杂质等。

四、流程总结
PCR核酸检测的样本采集、送检、处理流程是一个关键的环节,对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在每个操作环节中都要严
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本的采集、送检和处理过程都符合相关要求。

这样才能有效预防污染,提高检测水平。

新冠肺炎核酸采样流程

新冠肺炎核酸采样流程

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采样及转运流程
1、核对病人信息,贴上标签并登记。

2、被采集人员头部微仰,嘴张大,发“啊”音,露出两侧咽扁桃体,采集人员将拭子越过被采集人员舌根,在两侧咽扁桃体稍微用力来回擦拭至少3次,然后在咽后壁上下擦拭至少3次。

3、操作完毕后,将拭子头置入管中、拭子折断点置于管口处,稍用力折断使拭子头落入采集管的液体中,弃去折断后的拭子杆,旋紧管盖,放入塑料密封袋中并封严,75%酒精喷洒袋子。

4、核对信息确保准确完整,编号一致。

5、统一将标本放入有生物危害标识的专用标本转运箱中,保持标本直立,密封转运箱后,使用75%酒精喷洒转运箱表面。

6、由专门标本转运人员运送。

7、标本采集后4小时内送至实验室,不能立即送检的放入4℃冰箱可以保存24小时。

8、接收人员检查核对好登记表信息后,对标本进行双签收。

注意:采集人员面部不要正对被采者口部,每例采集后进行手消毒。

核酸样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酸样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

核酸样本采集流程及注意事项1. 流程核酸样本采集的流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骤:1. 洗手和穿戴防护装备:在采集核酸样本之前,工作人员应先洗手,并穿戴好防护装备,如手套、口罩、护目镜等,以确保采集过程中的卫生安全。

2. 准备采集器材:准备好采样用具,如采样试剂盒、采样棒等。

确保采集器材的清洁和无损。

3. 采集样本:依据标准采样操作步骤,将采样棒或其他采样器具插入病人的鼻腔、咽喉等部位,轻柔地旋转数次,确保足够的标本采集。

4. 标本处理:采集的样本需要进行相关预处理,如转移至采样试剂盒,进行离心、混匀等操作,以保持样本稳定和适宜后续检测。

5. 封存和标记:采集样本之后,将其妥善封存,并标记相关信息,如采集日期、患者信息等,以便于后续样本追踪和管理。

6. 清洁和消毒器材:采样完毕后,及时清洁和消毒采样器材、工作台等,以确保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安全。

2. 注意事项在进行核酸样本采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穿戴防护装备:采样前必须正确穿戴防护装备,包括手套、口罩、护目镜等,确保人员的个人防护。

2. 采集操作规范:按照规范的采集操作步骤进行,避免操作不规范或不正确的情况发生。

3. 采集器材消毒:确保采样器材的消毒处理,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4. 避免污染:在采集和处理样本时,要避免污染的发生,特别是来自外界的污染。

5. 标本追踪和管理:采集的样本需要标记清晰,以便于追踪和管理,避免样本丢失或混淆。

6. 实验室环境卫生:在采样结束后,要及时清洁和消毒相关设备和工作台,保持实验室环境的卫生和清洁。

以上是核酸样本采集的流程及注意事项,希望能为您提供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