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摘要:文章论述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重要性,针对目前很多高校存在的课程教学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提出了建立网络教学平台的解决途径,并具体讨论了其设计与实现的过程,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教学;设计;问题中图分类号:tp31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599 (2013) 05-0000-021引言当前科学技术发展迅速,互联网已经成为一个丰富的知识载体,对于教学活动而言,网络教学也将成为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
网络作为工具和手段,提供了一种信息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获取大量信息,自主地探索学习,并充分地发挥个人的想象力,通过多种媒体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所以学校可以借助校园网络的优势来满足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程度需求,充分地发挥网上教学的作用。
我国网络教育的发展时间还不长,一些院校与机构也在逐步地开发网络教学平台,并把这个新平台运用到各门课程的教学中,本文我们主要研究的是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
2计算机基础网络教学介绍2.1课程简介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是一个面向全校的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的公共基础课。
它承载着讲授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并培养信息素养这些重任。
这门课程所涉及的面非常广,影响很大,主要是使学生了解一些计算机科学和技术中的基本概念、相关知识、技术以及方法,熟练地掌握计算机的一些基本操作,从而具有运用计算机的常用软件的技能与程序设计的能力。
使用计算机来解决实际问题是一项重要的综合能力,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这一能力,增强创新意识,加强信息素养,能够为学生在后继的课程学习中打下坚实基础。
对于学生在毕业后迅速地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升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空间与再学习的能力,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计算机基础课的课时量少,而内容又多,通过建立网络教学系统可以为学生更好的自主学习的空间,方便相互学习与交流。
同时把有丰富的教学经验的老师的课程内容、辅导资料、以及课程有关的一些实践环节与科研成果等一些信息都发布在网站上,让学生在线学习与交流,老师也可以进行在线辅导答疑,这样就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网上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毕业论文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学生姓名所在系部信息工程系专业名称计算机应用所在班级学生学号 26 所在校区西安校区指导教师二〇一二年五月网络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教育界提供了一片崭新的空间,传统的教学已无法满足学校、老师以及学生的需求。
新的教学模式-—网络教学系统已逐渐融入广大的教师以及学子中。
网络教学已经成为培养人才,促进科研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首先对分析了现代网络教学的发展趋势,指出网络技术的发展和网络教学的发展是同时进行、相互促进的。
然后介绍了B/S 三层系统结构,JSP技术的特点、功能、工作原理等。
同时也简单的介绍了SQL Server2000数据库的一些特点等.论文主要介绍了本课题的开发背景,所要完成的功能和开发的过程。
重点地说明了系统设计的核心、设计思想、难点技术和解决方案。
系统功能包括前台显示和后台管理两大模块.最后,本文将详细的阐述系统实现的主要功能。
分析各个主要细节的实现部分。
关键词:网络教学数据库 JSP B/SAbstractWith the advancement of society,the develop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provides a new space for education。
Traditional teaching can not meet the satisfaction of the schools’,teachers' and the students'。
The new teaching mode—online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used among the teachers and students widely. Online teaching system has been an important way to foster talent, facilitate science & research, and develop education.In this thesis,at first,I analysis the developing current of modern electronic business, and point out that the relation between network technology and net teaching is developing together and accelerating each other.Then introduce the three layers system structure of B/S, the characteristics,functions and working principles of the JSP. Whilst introduce some characteristics of SQL sever2000 simply etc。
基于WEB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系统设计与实现

计 , We 将 b技术和 D MS紧密结合 , 出具有扩展性强 、 B 提 易于维护 、 效率高 , 提供跨平台的操作和访 问异数据库 系统 , 出能够 给 实现 We 数据库灵活应用的网络教学系统的构建方案 , b 以解决 教学工作 实际需要 。
关键词 : b技术 ; We 网络教学 ; 数据库
Fe b.2 0 01
文章 编 号 :0 2 2 9 (0 0 0 - 0 3 0 10 — 00 2 1 )1 0 8 - 3
基 于 WE B的计 算 机 基 础 课 程教 学 系统 设 计 与 实现
关 海 鸥 ・ 德平 , 高
(. 1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信息技 术学 院 , 大庆 1 3 1 ;. 6 3 9 2山东理工职业学 院信息工程 系 ) 摘 要: 从计算机基础课 程的教学特点 和教学要求 出发 , 网络 教学系统进行 了需求分析 , 对 并对 教学 的各个 环节进行 系统设
a ay i o ewo k t a h n y tm ,a d d sg e l a p cs o a h n y t ma ial ,n o d r t o v h r c ia r b e , n lss fn t r e c i g s se n e i n d a l s e t ft c i g s se t l i r e o s l e t e p a t l p o lms a e c y c e u ai n s s m a e ie o a c s i e e t d t b s y t ms d c t yt o e w s d v s d t c e s d f r n aa a e s se ,wh c o i e i h c mb n d WEB a d DBMS T c n lg n a n n e h oo y a d h d ma y
基于网络的计算机技术基础教学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体教学 过 程仍 是 以 教师 为 中心 ,学生 学 习 过程 仍 以听 讲
菱Ill }lf薹Il } IIl l Il } I Il蒌I Il Ill 耋I 耄蠢 茎 f 雾 I 篓
图 1 助学型计算机 网络课件系统结构图 网络 教学 平 台共 分 9大 功 能模 块 , 根据 系 统需 求 . 系 统 中 每个模 块 的 功能 如下 :
能 很 容易 地在 这个 平 台上 开展 网络教 学 活 动 .并 能方 便
捷 地 实现教 师 与 学 生 、 生与 学 生间 的 交流 和探 讨 , 而激发 学生 的 学习兴趣 , 高教 学 效 果。 学 从 提
关键 词 : 网络 教 学 中图分 类 号 : 44 G 3
一
计 算机枝 术 基 础
设计 文章 编号 :6 3 85 (0 80 — 0 6 0 17— 4 4 20 )7 0 7 — 2 地 通 过此 平 台进 行教 学管 理 ; 学 生 而 言 , 以根 据 自身 对 可 的情 况 自主地 选 择学 习 内容 和 自我 测试 内容 。并 能 方便
程 的教 学 。
的弥 补 ,设 计 出符合 网络 教 学模 式 的 助学 型 网络 教 学 平 台 , 以此 为依 据 规 划确 定 整 个 系 统 的总 体 结 构 , 图 l 并 如
所 示
计算机技术基础网络教学 ' 台 F -
目前 高 校 已普遍 采 用 了多媒 体 教学 手 段 进行 计算机
文 献标 识码 : A
、
引言
计 算 机 技 术 基 础 课 程 是 高 等 院 校 非 计 算 机 专 业 学 生 入 学 后 继 学 习 大 学计 算 机 文 化 基 础 课 程 后 开 设 的 另
基于Web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网络教学平台的构建

2 大 学 计 算 机 基 础 课 程 网 络教 学 系统 设计 与 实 现
2 1 系统前 台功 能设计 . 该 网络 教学平 台前 台功 能结构 图如 图 1 所示 。
课程 简介 模块 : 大学计 算机 基础课 程情况 进行介 绍 , 括课 对 包
程 的教学 大 纲 、 实验 大 纲 、 考试 大纲 、 教学 进度表 、 实验进 度表 等教
( 色学 院 数 学与计 算机信 息工 程 系, 西 百色 5 3 0 ) 百 广 3 0 0
摘 要 : 为 了培养 学 生 自主 学 习能力 , 高教 学质 量 , 提 文章 阐述 了在 网络 环 境 下传 统教 学方 式
的弊 端 , 探讨 了大学计 算机 基 础课程 网络教 学平 台的构 建 过 程 。该 平 台利 用 AS P技 术 并结 合 S QL
学 文档 。
课 程学 习模 块 : 生查 漏补 缺 的学 习过程 , 学 在这 里学 生可 以复 习课 堂 教学 的 内容或 是针对 自己的兴趣 和学 习的进 度 自主地选择
课 程 的研 究 、 计 、 设 开发 制作变 得越 来越 重要 。文章 以大学 计算机 基础课 程 为例 , 体介 绍基 于 w e 网络 教 具 b的
学平 台的构建 过程 。
目前 教 学 方 式 的弊 端
大学 计算 机基 础课 程是 一 门实践性 、 技能性 很强 的课 程 , 为高校 非计算 机专业 计 算机课 程体 系第 一层 次 作
授课 , 使得 教 师难 以平衡 兼顾所 有 学生 , 部分学 生觉得 该课 程 比较 简单 , 而另外 一部 分学 生则存 在学 习 困难 。 ( ) 论 不能很 好 的实践 , 2理 教学 效果 不佳 。学生课 后复 习或上 机实 践 时 , 到 问题 无 法立 刻 得 到 教师 的指 遇
《大学计算机基础》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实现

2 1世 纪 的 社会 是一 个 知 识 爆 炸 的信 息 社 会 . 何 以 网 络 如
堂 多媒 体 演 示 系 统 .同 时 还可 以利 用 其 远 程教 学 的优 势 为 继 续 教 育 服务
为 纽 带 快 速 、 效 、 便 地 实现 知 识 的传 递 、 流 和 学 习 , 新 高 方 交 是 时 代 教 育 工 作者 努 力 的方 向 。 因此 。 着 网络 教 学 的 推 广 , 随 对 作 为 重 要 教 学 资 源 的 网络 课件 及 网络 课 程 的 研 究 、 计 、 发 设 开
过, 他们 需 要 从 头 学起 。然 而 . 校 有 限 的师 资 力量 根本 无 法 学 满 足每 个 学 生 的 不 同需 求 2 学生 课 后 复 习 或 上 机 实 践 时 . 到 问 题 无 法 立 刻 得 到 . 遇 教 师 的指 导 和 帮 助 . 学 习效 率 降 低 。 虽 然 我 们 在 教 学 过 程 使 中尽 量 多 安 排 答 疑 时 间 . 是 受 设 备 资 源 和人 力 资源 的限 制 . 但 仍 不 能 达 到很 好 的 效果 而 对 学 生 来 说 . 题 得 不 到 及 时 的 问
、
目前教 学方式 的弊端
《 学 计 算机 基础 》 一 门实 践 性 、 能 性 很 强 的课 程 , 大 是 技 作 为 高 校 非 计 算 机 专 业 计 算 机 教 育 体 系 的第 一层 次 , 非计 算 是 机 专 业 本 、 科 生 必修 的 重 要 基 础 课 程 。 目前 的教 学 方式 存 专 在 着 许 多 的不 足之 处 : 1 师 是 教 学 的 主 体 . 生 们 无 法 根 据 自身 情 况 自主 地 . 教 学 调 整 学 习 内容 和 学 习进 度 . 使 学 生 学 习 的 主 动 性 受 到 很 大 致
网上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一、网上教学系统的概述及其特点1.1 网上教学系统概述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这一信息时代的产物,已经超出了技术产品本身的内涵,而向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扩展,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文化。
学习作为延续人类已有物质文化成果、并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创造出前所未有的内容的活动,已从传统的基于课堂的“老师教授——学生学习”的模式转变为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网络教学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与传统教育相比,借助互联网实现的网络教学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它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帮助人们随时随地的学习,让更多的学习者共享优秀的教育资源;网络教育具有开放性、交互性、协作性、自主性等特点,可以使更多的人尤其是无法到校园内学习的人们接受高等教育,它将成为终身教育的首选形式。
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现代网络教育对中国教育而言,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抓住这个机遇,就会创造出教育领域中的一片新天地。
1.2 网上教学系统的特点本系统采用B/S模式,使用ASP作为开发语言,用SQL Server 2000开发后台数据库。
本系统分前台管理和后台管理两部分。
前台管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学生网上注册个人信息;学生在线查询资料;在线视频学习;在线考试可以随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在线论坛可以收集学生的疑难问题和在线交流;公告栏可以时事的显示最新的消息。
强大的后台管理主要实现以下功能:可以对学生资料的查询与删除;对课程相关资料的添加、删除、修改等;发布新的公告。
二、相关技术概述2.1 该系统采用技术开发,运作于Windows XP的环境下,利用Visual Studio 2005功能强大的集成开发平台,后台数据库采用SQL Server 2000来存储数据。
是一个已编译的、基于.NET的Web应用程序开发环境,可以用任何与.NET 兼容的语言创作Web应用程序。
论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教,
科学
轰. 健
VA L
论 计算 机 基础 课程远 程 教 学 系 统 的设 计 与实 现
锋 ( 贵州大学科技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李
〔 要〕 摘 讨论基于we 的计算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方法。教师使用该系统可以进行网上授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试卷、评卷等; b 学生使用该系统在浏览器中观看教师授课视频图像 (广播或点播) 、在网上做作业、提交作业、考试、答疑或课堂讨论。
组件对象模型 (Co呻onent o j ect M ,简称c洲) 是一个软件规 b odel 范,它是基于对象的编程模型. 只要遵循C 洲规范,应用程序和组件对象之 间就可实现二进制代码级别上的重用,解决了对编程语言和环境的依赖。 (二) 视频流技术
在In e n t/ In r n t环 下, t r e t a e 境 文字、 态图 信息的 输 不 静 像 传 是 成问
服务,各组间的课程不尽相同. 因此教师/ 学生组间应具有一定的隔离性 。
处理. 而远程教学系统中的授课功能就要求在In e n t / Int a e 环境下传 t r e r n t 送大量视频/ 音频数据,以便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广播和视频点播 ( V O
因此系统主页需要教师或学生均以帐号/ 密码登录后才能访问,以 此追踪用 户访问系统资源的身份。而用户帐号的开设与删除、教师与学生的对应关 系、课程名称、学生人数等信息,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 这里,我们将 系统资源访问帐号作为操作系统帐号开设,由Wn 。 N 和w 服务器 id 。 T b e HS负责进行用户验证。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 机制,使操作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 (SQ Se v r 无缝集成: 二是可同时 L r e ) 为用户提供其它辅助服务, 如: 电子邮件、个人主页、 P服务等. 使系统 T F 应用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在应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进一步加深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2007-01-30计算机论文摘要:本文讨论了基于Web的计算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设计思想及其实现方法。
教师使用该系统可以进行网上授课、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试卷、评卷等;学生使用该系统在浏览器中观看教师授课视频图象(广播或点播)、在网上做作业、提交作业、考试、答疑或课堂讨论。
1.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基于Internet的计算机远程教学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计算机远程教学是指利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在网络环境下开展的教学活动。
它有着传统教学模式所无可比拟的优点,它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时间、空间上的限制,采用了先进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使教学活动上了一个新台阶。
作者所在单位承担我校除计算机系以外的所有系所的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C语言》、《Foxpro》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学期平均有3000多学生,各教师均负责2~3个班共200~300多人的教学,教学任务繁重。
为了使教师能通过先进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增强学生应用Internet 网络服务的能力,以此来加强和巩固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我们从1999年开始,开发了《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以下简称《远程教学系统》)。
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实现作业、考试、授课、答疑/辅导等功能,使用一年多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以下讨论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2.《远程教学系统》的体系结构《远程教学系统》是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实现的,是典型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
服务器以Windows NT 4/2000 Server为操作系统平台,Microsoft SQL Server 7.0为RDBMS,客户端通过浏览器访问系统提供的服务。
系统不允许匿名访问,它要求用户提供帐号/密码,通过验证后才能进入系统主页,以此追踪用户身份。
本系统将用户分为三类:系统管理员、教师、学生,他们都有各自的主页,访问系统的权限也不相同。
其中权限最高的为管理员,其次为教师,最低为学生。
权限高的能访问其下级所能访问的所有资源,反之则不然。
例如教师能进入学生主页,而学生则不能访问教师主页所提供的功能(布置作业、批改作业等)。
本系统可同时为不同课程的多组教师/学生(上一门课的教师及其学生为一组)提供服务,它们之间既有一定的隔离性(例如某个教师帐号不能批改属于另一个教师的学生的作业等),又有资源的共享性(例如公共作业、试题的共享等),很好地解决了本单位各个教师负责不同班级,课程也有所不同的问题。
《远程教学系统》体系结构按用户角色的不同,划分如下:图1 《远程教学系统》体系结构2.1 管理员模块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可同时为多组教师/学生提供服务,各组间的课程不尽相同,因此教师/学生组间应具有一定的隔离性。
例如一门课程的教师对其学生具有管理权,但不能对属于其它教师的学生进行管理、某个学生只能访问其教师的作业等。
因此系统主页需要教师或学生均以帐号/密码登录后才能访问,以此追踪用户访问系统资源的身份。
而用户帐号的开设与删除、教师与学生的对应关系、课程名称、学生人数等信息,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
这里,我们将系统资源访问帐号作为操作系统帐号开设,由Windows NT和Web服务器IIS负责进行用户验证。
这样做的好处,一是可以充分利用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使操作系统与数据库服务器(SQL Server)无缝集成;二是可同时为用户提供其它辅助服务,如:电子邮件、个人主页、FTP服务等。
使系统应用与课程内容紧密结合,学生在应用系统的使用过程中可进一步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
2.2 教师模块教师模块中包含了教师授课所需的各种功能。
如:网上实时授课广播、布置作业、批改作业、出试卷、评卷、考试结果统计分析、网上答疑、课程资料(素材)制作、学生帐号管理(修改学生密码)、设置联机会议等。
系统使用组件对象模型(COM)以及Office Automation 技术自动批改《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作业并登记成绩。
教师可对作业结果进行查询、统计。
教师可利用OutLook向系统请求联机会议,以此进行网上答疑、群体或个别辅导。
2.3 学生模块学生模块包含查看教师布置的作业、(在网上或本地)做作业、测验(考试)、教师授课视频广播收看、点播、网上答疑、课程资源浏览、辅助服务等。
学生使用浏览器访问系统主页时,需要提供帐号/密码进行用户验证,通过验证后,在浏览器关闭之前,均以该帐号身份访问系统资源。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作业可直接在浏览器中完成并提交,对于《C语言》课程作业,为学生提供Web界面,完成作业程序的编辑、编译、链接、运行,一气呵成。
远程考试功能既提供选择题形式的传统笔试试题,也提供实际操作形式的试题。
考试通过WWW界面进行,有时间限制。
学生在规定时限之前完成考试内容时可通过”交卷”按钮提交试卷;若考试时限到达时学生仍未交卷,则系统自动将考生当前的考试结果提交。
试卷的批改、考试结果的统计均由程序自动完成。
自我测验功能则提供测验试卷,不限时间,由学生自主选择进行,测验完毕后系统立即评卷并给出成绩及学生测验时的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照表,以便学生查阅。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网络的应用能力,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本系统为每位使用《计算机公共课远程教学》系统的学生和教师提供Email、FTP、个人主页、BBS、联机会议(在线聊天Chat、应用程序共享、白板)、等功能。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兴趣。
另外,本系统还配备资源库,内置与教学内容相关或与网络应用相关的多媒体资料,供学生课外浏览、学习。
3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的特点《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功能涵盖了教学活动的各个方面,用户界面完全由浏览器提供,维护方便。
其中采用了多项现时多媒体和网络的最新技术,如下所述:3.1 组件对象模型(COM)技术组件对象模型(Component Object Model,简称COM)是一个软件规范,它是基于对象的编程模型,只要遵循COM规范,应用程序和组件对象之间就可实现二进制代码级别上的重用,解决了对编程语言和环境的依赖。
COM是Microsoft其它许多技术的核心,它允许用某种语言编写的位于二进制代码中的对象,为其它语言所访问(或称二进制兼容)。
COM技术已经渗透到Microsoft的各个产品中,如:Windows NT/2000、SQL Server、Visual Studio、Office 97/2000、BackOffice等。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使用C++或ASP脚本、Perl脚本作为编程语言,其中大量采用了基于COM的技术,例如:3.1.1 ADO(ActiveX Data Object)ADO是数据库访问组件,应用程序通过ADO访问数据库的原理如下:图2 ADO存取数据示意图上图中OLEDB是Microsoft 继ODBC后新的数据访问机制,它不但可以访问数据库数据,而且还可以访问其它非数据库类型的数据,如Email、目录服务(LDAP)等。
ADO是位于OLEDB上层的应用程序接口,操作较为简单。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中作业、试卷、考试结果等信息都是保存在SQL Server数据库中,系统使用ASP脚本通过ADO对象访问数据库以及电子邮件、进行全文索引,如下图所示:图 3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数据存取示意图 3.1.2 Office Automation对象《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利用Office Automation对象,使教师利用程序自动批改学生提交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Word、Excel)的作业,以此提高教学效率。
3.1.3 ADSIADSI(Active Directory Service Interface)是Window NT/2000活动目录接口。
利用该接口对象实现操作系统帐号的管理(开帐号、删除帐号、帐号属性设置)以及访问权限设置,简化帐号管理任务。
3.1.4 Developer Studio对象Microsoft 的Visual Studio相信是广大程序员喜爱的`开发工具,但大家都不太注意其中的Developer Studio对象:Application DebuggerBreakpoint Project使用他们,可以使程序的开发达到一定程度的自动化。
许多在Visual Studio集成环境下通过菜单完成的命令或功能,都可以用Developer Studio组件对象的属性或方法来实现,如程序的语法分析、编译、链接、调试、表达式求值等。
而这些都是教师批改C语言作业所要进行的操作。
我们使用这些对象辅助教师批改C语言作业,减轻教师负担。
3.2 视频流技术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文字、静态图像信息的传输是不成问题的。
对于视频/音频信息的传送,则由于网络带宽等原因,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而远程教学系统中的授课功能就要求在Internet/Intranet环境下传送大量视频/音频数据,以便实现教师授课的实时广播和视频点播(VOD)。
在有限的网络带宽资源的限制下,视频/音频数据必须经压缩处理后才在网络中传输。
以往多采用MPEG I等压缩技术,其特点是用户必须等待压缩文件完全下载到客户端后再播放,增加了客户等待的时间。
目前,视频/音频数据采用经特殊算法处理的流技术,使视频/音频数据边下载边播放。
流技术的典型代表是Microsoft 的Media Technologies(Netshow)和Real Network的Real Video/Audio。
《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主要采用了Media Technologies压缩技术,使用其Multibit功能在一个流文件中压缩适合多种网络带宽(从28.8Kbps~3Mbps)的视频/音频流(最多6个)。
由视频服务器根据客户访问时的实际网络传输能力选择其中一种带宽流向客户传输。
另外,还根据Netshow和Real Video/Audio支持多播(Multicast)的特点,在网上对教师授课场景进行直播(广播)。
在授课功能中,单是教师的授课图像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配有同步的教师授课演示文稿(Powerpoint或HTML网页),真正将课堂搬到网上。
图4 同步视频点播3.3 网上实时交互《计算机基础课程远程教学》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在网络环境下通过文字、视频、音频的实时交互,以此实现课堂讨论、教师操作示范演示、学生个别辅导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