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中考试题分类剖析

合集下载

中考常见杠杆题型分析

中考常见杠杆题型分析

中考常见杠杆题型分析鲁贻虎(浙江省金华市永康市永康中学㊀321300)摘㊀要:本文立足于初中物理教学ꎬ对中考中杠杆常见题型进行了分类分析.准确找出力臂对于杠杆平衡问题十分重要ꎬ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当重视概念的教学.关键词:杠杆ꎻ再平衡ꎻ杠杆平衡中图分类号:G632㊀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8-0333(2021)05-0060-02收稿日期:2020-11-15作者简介:鲁贻虎(1986.10-)ꎬ男ꎬ湖北省钟祥人ꎬ硕士ꎬ中学一级教师ꎬ从事初中科学教学研究.㊀㊀杠杆问题一直是中考中的重点和难点ꎬ而杠杆中力的大小变化与再平衡问题在中考中经久不衰.为此ꎬ对中考中杠杆相关题型进行了分类总结ꎬ以期促进同学们对杠杆相关问题的理解.㊀㊀一㊁直线型杠杆问题分类分析1.动力㊁阻力作用点不变(1)杠杆平衡最小力问题例㊀如图1所示ꎬO是支点ꎬ在B端挂一重物ꎬ为使杠杆水平平衡ꎬ要在A端施加一个力ꎬ则最小力为F1㊁F2㊁F3中的哪一个?解析㊀由于阻力与阻力臂的大小不变ꎬ根据杠杠平衡条件ꎬ当动力臂最大时ꎬ动力最小.通过作图可知ꎬ力臂L2最大ꎬ即此时动力最小.所以F2最小.点评㊀当动力作用点不变时ꎬ力的方向与支点和作用点的连线垂直时ꎬ动力臂最大ꎬ动力有最小值.(2)力的方向与杠杆始终垂直例㊀如图2所示ꎬ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的力Fꎬ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至位置Cꎬ在这个过程中的动力F将如何变化?解析㊀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G12Lcosθ即F=12Gcosθ当杠杆从A位置拉到位置C时ꎬθ先减小后增加ꎬ所以F先增加后减小.点评㊀当力的方向与杠杆始终垂直时ꎬ杠杆转动到水平位置时ꎬ阻力臂达到最大值ꎬ此时动力最大.(3)力的方向始终竖直方向例㊀如图3所示ꎬ用方向不变的力Fꎬ将杠杆从A位置匀速提升到B位置的过程中ꎬF的大小变化情况有(㊀㊀).A.保持不变㊀B.逐渐变小C.逐渐变大D.无法判定解析㊀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G12L即F=12G所以F大小不变.点评㊀当动力与阻力方向平行时ꎬ动力大小不变.(4)力的方向始终水平方向例㊀如图4所示ꎬ一根可绕O点转动的均匀硬棒重为Gꎬ在棒的一端始终施加水平力Fꎬ将棒从图示位置缓慢提起至虚线位置的过程中(㊀㊀).06A.F的力臂变小ꎬF的大小变大B.F的力臂变大ꎬF的大小变小C.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保持不变D.重力G与它的力臂乘积变大解析㊀如图4可知ꎬ随着木棒向竖直方向旋转时ꎬ重力的力臂L2减小ꎬ动力臂L1逐渐增加ꎬ并且在竖直方向时动力臂L1达到最大值ꎬ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ꎬ动力F变小.故选B.点评㊀当动力的方向始终沿水平方向时ꎬ杠杆处于竖直位置时ꎬ动力臂最大ꎬ阻力臂最小.㊀㊀2.动力㊁阻力作用点改变例㊀如图5所示ꎬ轻质杠杆上分别放着质量不相等的两个球ꎬ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ꎬ如果两球以相同速度同时匀速向支点移动ꎬ则杠杆.解析㊀杠杆开始平衡时ꎬ则有:G1LI=G2L2当小球运动时ꎬ则有:G1(LI-vt)-G2(L2-vt)=(G1-G2)vt<0所以杠杠向小球端下沉.点评㊀对于杠杆再平衡问题ꎬ只需要比较动力与动力臂的乘积和阻力与阻力臂的乘积ꎬ乘积相等则平衡ꎬ不相等杠杆向乘积大的一边倾斜.㊀㊀二㊁非直线型杠杆问题分析1.杠杆平衡最小力问题例㊀如图6所示ꎬO是支点ꎬ在B端挂一重物ꎬ为使杠杆水平平衡ꎬ要在A端施加一个力ꎬ则最小力为?解析㊀由于阻力与阻力臂的大小不变ꎬ根据杠杆平衡条件ꎬ当动力臂最大时ꎬ动力最小.通过作图可知ꎬ当力的方向与支点和作用点的连线垂直时ꎬ动力臂最大ꎬ即此时动力最小.点评㊀当动力作用点不变时ꎬ力的方向与支点和作用点的连线垂直时ꎬ动力臂最大.2.动态杠杆分析例㊀如图7是农村曾用的舂米工具的结构示意图.杆AB可绕O点转动ꎬ杆右端均匀柱形物体的长度与杆右侧的OB相等ꎬ杆AB的重力不计ꎬ柱形物体较重.(1)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竖直向下ꎬ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ʎ角的过程中ꎬ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2)若作用在A点的动力F方向始终与杆垂直ꎬ则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ʎ角的过程中ꎬ动力F大小的变化是.解析㊀(1)如图8所示ꎬ当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10ʎ角的过程中ꎬ重力力臂L2逐渐增加ꎬ动力臂L1变小ꎬ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L1=GL2可知ꎬ此时动力F增大.(2)如图8所示ꎬ当杠杆从水平位置缓慢转动45ʎ角的过程中ꎬ重力力臂L2在先增加并在水平位置达到最大值ꎬ然后减小ꎬ动力臂L1不变ꎬ根据杠杠平衡条件FL1=GL2可知ꎬ此时动力F先增大后减小.点评㊀力的方向与支点和作用点的连线垂直时ꎬ动力臂最大ꎬ此结论在杠杆平衡类问题中有重要应用.㊀㊀三㊁杠杆问题教学建议理解物理概念是深入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ꎬ要注重学生对概念的理解ꎬ杜绝机械式的背诵和记忆.例如在杠杆的教学过程中ꎬ需要注重力臂的概念教学ꎬ熟练掌握力臂对于杠杆的解题事半功倍.㊀㊀㊀参考文献:[1]王和平.如何用杠杆平衡条件求解最小的力[J].物理通报ꎬ2008(10):63-64.[责任编辑:李㊀璟]16。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动态杠杆分析题含解析试题

中考物理试题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动态杠杆分析题含解析试题

2021年物理试卷分类命题备考方略专题十一动态杠杆分析题★命题诠释杠杆是简单机械局部的主要内容,也是学习较难的内容。

杠杆在中考试卷中所占分值较大,同时也是必考命题。

动态杠杆问题在中考试卷中,常见题型有选择题、填空、作图、实验探究和计算题;从试题的内容看,作图题常考力臂画法,力臂的判断等;实验探究题涉及的内容主要是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这类试题的特点是把知识放在生活实际的情景中考察。

主要有杠杆的分类以及相关的应用实例。

动态杠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最小力问题、力与力臂变化问题、再平衡问题。

★题型解密〔1〕最小力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动力作用点),使这点到支点的间隔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与该连线垂直的方向,如图〔1〕所示,最小力应该是F3。

图〔1〕〔2〕力与力臂的变化问题此问题是在力与力臂变化时,如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和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当拉紧的弹簧测力计向左转动时,拉力会逐渐减小。

图〔2〕图〔3〕〔3〕再平衡问题杠杆再平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杠杆在发生变化前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乘积大的一端下降,乘积小的一端上升。

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假如将物体A和B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挪动一样的间隔,杠杆将失去平衡,右端下沉。

〔1〕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间隔,用“〞表示;〔2〕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垂直间隔,用“〞表示。

〔3〕杠杆的平衡条件: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者F1l1=F2l2。

〔4〕力杠杆:动力臂l1>阻力臂l2,那么平衡时F1<F2,这种杠杆使用时可力〔即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制较大的阻力〕,但却费了间隔〔即动力作用点挪动的间隔大于阻力作用点挪动的间隔,并且比不使用杠杆,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挪动的间隔大〕。

杠杆中考题归类解析

杠杆中考题归类解析

杠杆中考题归类解析一、杠杆种类的判断杠杆的分类及特点:省力杠杆:当用较小的动力就可以克服较大的阻力。

特点:省力费距离。

费力杠杆:当用较大的动力才可以克服较小的阻力。

特点:费力省距离。

等臂杠杆:当动力与阻力大小相等。

特点:不省力也不费距离。

1.如图是生活中常见的杠杆,其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其中属于费力杠杆的是()2.下列工具中,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A.夹邮票用的镊子 B.理发师修剪头发用的剪刀 C.铁锹 D.天平3.人体的运动系统相当复杂,但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骨骼在肌肉提供的动力作用下绕关节转动。

如图所示是手端起茶杯的情景,其前臂骨骼相当于杠杆,肱二头肌收缩提供动力。

由图1可以看出,这是一个()A.费力、省距离的杠杆B.省力、费距离的杠杆C.既费力,也费距离的杠杆D.既省力,也省距离的杠杆二、杠杆力臂的画法力臂的画法:一找,二画,三作。

即(1)首先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

(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

(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距离就是力臂,力臂用大括号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

4.如图所示杠杆中,动力臂用L表示,图中所画力臂正确的是()5.如图所示,工人用撬棍撬起石块,O为支点。

(1)画出阻力F2的力臂L2。

(2)画出工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

6.人的前臂可看作一个杠杆。

当用手斜向上拉弹簧时,肘关节O是支点,肌肉收缩产生动力F1作用在A点,阻力F2作用在B点,试在图1中分别画出F1和F2的力臂和。

三、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解题的关键是依据杠杆的平衡条件,A.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调节平衡螺母,左偏高调,右偏高调;B.看左、右两边的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若乘积相等,则杠杆平衡;若乘积不等,那么杠杆将向乘积的一边下倾。

C.弹簧测力计从竖直拉杠杆变为倾斜拉杠杆,示数将会变大,因为力的力臂变小了;D.实验数据处理:至少测三次,使结论具有普遍性;7.如图所示,是小丽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中考物理2021-2023真题分项精编—杠杆(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2021-2023真题分项精编—杠杆(含答案解析)

中考物理2021-2023真题分项精编—杠杆(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2023·山东济南·统考中考真题)图甲所示的案秤是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常用工具,与各1个标有“0.5kg”“1kg”“5kg”和2个标有“2kg”的增砣配套使用。

如果把图乙所示的标有“2kg”的增砣放在秤盘中称量它的质量,测量结果应该()A.大于2kg B.等于2kgC.小于2kg D.无法判断【答案】C【详解】标有“2kg”的增砣实际质量不是2kg,是指当被测物体的质量为2kg时,放在该增砣,案秤恰好在l物,因为l砣>l物,所以l砣<2kg,即水平方向平衡,该增砣的质量为m,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得,ml砣=2kg×当把增砣放在秤盘中称量它的质量,测量结果应该小于2kg,故C正确。

故选C。

2.(2023·江苏泰州·统考中考真题)如图所示,是仿照人的手臂设计的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

下列工具使用时与机械臂属于同类型杠杆的是()A.夹起食物的筷子B.拔钉子的羊角锤C.剪铁丝的钢丝钳D.起瓶盖的开瓶扳手【答案】A【详解】我国天宫空间站的机械臂是动力臂比阻力臂短的杠杆,是费力杠杆。

A.夹起食物的筷子的动力臂比阻力臂短,属于费力杠杆,故A符合题意;BCD.拔钉子的羊角锤、剪铁丝的钢丝钳、起瓶盖的开瓶扳手的动力臂比阻力臂长,属于省力杠杆,故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3.(2023·江苏宿迁·统考中考真题)在以“自行车中的物理知识”为主题的小论坛上,小明列举的以下观点中错误的是()A.轮胎上有花纹——增大摩擦力B.用铝合金做车架——可减轻车身质量C.刹车把手是杠杆——可以省力D.停止蹬车,车仍运动——车受到惯性作用【答案】D【详解】A.轮胎上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车架为铝合金材质,密度较小,在体积相等的情况下,整车质量越小,可减轻质量,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自行车的车把相当于杠杆,且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刹车把手属于省力杠杆,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停止蹬车,车还能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车具有惯性,惯性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是力,不能说车受到惯性作用,故D错误,符合题意。

中考物理杠杆问题解析

中考物理杠杆问题解析

中考物理杠杆问题解析纵观三年来,全省各地,特别是哈尔滨市、大庆市、齐齐哈尔市的物理中考命题,出现考查杠杆知识点的问题主要有: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会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力臂、有关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究实验题及应用题。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考物理杠杆问题解析,希望大家喜欢!常考类型一:判断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杠杆的选择要根据实际情况。

需要较大的力才能解决问题时,应选择省力杠杆;为了使用方便,想省距离时,应选费力杠杆。

三种杠杆的判定依据是杠杆的平衡条件,即F1l1=F2l2。

若l1>l2,则F1 例1:(201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使用杠杆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方便,下列杠杆的使用能够省距离的是()。

解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来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根据杠杆平衡方程确定动力和阻力的大小关系,这样就可顺利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省力的费距离,费力的省距离。

A、C、D三种杠杆均是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它们都是省力杠杆。

只有B给出的杠杆符合条件。

答案:B。

常考类型二:确认并画出杠杆的力臂学习杠杆的关键点是知道杠杆的五要素,即支点、动力、动力臂、阻力和阻力臂。

组成杠杆的示意图见图1。

(1)支点用字母O表示,是杠杆绕着转动的点,同一根杠杆使用方法不同,支点的位置可能就不同,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分支点。

(2)画动力(用字母F1表示)或阻力(用字母F2表示)时应注意力的作用点和方向。

动力和阻力都是杠杆受到的力,其作用点都在杠杆上。

有的同学认为同一根杠杆上动力和阻力的方向一定相同,有的同学认为一定不同,这都是错误的。

正确的认识是:动力和阻力能使杠杆转动的方向一定是相反的。

即,一个力能使杠杆向顺时针方向转动,则另一个力一定能使杠杆向逆时针方向转动。

(3)动力臂用l1表示,阻力臂用l2表示。

力臂不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距离,而是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距离。

借用几何用语,力臂不是点到点的距离,而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中考物理 分类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六 动态杠杆分析(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中考物理 分类解读与强化训练 专题六 动态杠杆分析(含解析) 新人教版

专题六 动态杠杆分析杠杆问题是我们生活实践中常见问题,广泛应用于各种机器、机械,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

初中物理关于杠杆的动态变化问题是学生学习的难点,也是中考试题中的难点和重点并在中考中占有一定比例。

动态杠杆分析主要涉及以下三个方面:最小力问题、力与力臂变化问题、再平衡问题。

动态杠杆分析离不开杠杆的平衡条件:2211l F l F =,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

提升重物时,公式为:211Gl l F =,动力为:121l Gl F =。

一、最小力问题此类问题中“阻力×阻力臂”为一定值,要使动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必须使动力臂最大。

要使动力臂最大需要做到:在杠杆上找一点(动力作用点),使这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动力方向应该是过该点且与该连线垂直的方向,如图(1)所示,最小力应该是F 3。

图(1)二、力与力臂的变化问题此问题是在力与力臂变化时,如何利用杠杆平衡条件2211l F l F 和控制变量法,分析变量之间的关系。

如图(2)所示,在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时,当拉紧的弹簧测力计向左转动时,拉力的变化情况是会逐渐减小。

三、再平衡问题杠杆再平衡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判断杠杆在发生变化前后,力和力臂的乘积是否相等,乘积大的一端下降,乘积小的一端上升。

图(2) 图(3) 如图(3)所示,杠杆处于平衡状态,如果将物体A 和B 同时向靠近支点的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杠杆将失去平衡,右端下沉。

一、杠杆1.什么是杠杆:在力的作用下能绕着固定点转动的硬棒,这根硬棒就叫杠杆。

(1)“硬棒”泛指有一定长度的,在外力作用下不变形的物体。

(2)杠杆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任何形状的。

如图(4)所示。

2.杠杆的七要素(如图(5)所示)图(4)杠杆图(5)杠杆的七要素(1)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

它可能在棒的某一端,也可能在棒的中间,在杠杆转动时,支点是相对固定;(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叫动力,用“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叫阻力,用“F2”表示;(4)动力作用点:动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5)阻力作用点:阻力在杠杆上的作用点;l”表示;(6)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垂直距离,用“1l”表示。

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专题18 杠杆(解析版)

备战2024年中考物理复习考点帮(全国通用)专题18  杠杆(解析版)

专题18杠杆(解析版)【内容播报】特别说明:典例是2023年的中考真题,即时检测是最新的全国各地的模拟题,好题冲关是2022年的期末考试题和2023年的模拟考试题和2023年的中考真题中经过多次筛选。

知识点以挖空的形式设计,便于学生提前预习,考点通过方法总结,知识加工,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好题冲关分层设计,针对于不同的学生。

知识点考点好题冲关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作图(2典例+4即时检测)基础过关(26)探究杠杆平衡条件杠杆平衡条件的判断(2典例+4即时检测)能力提升(27)杠杆的分类杠杆平衡条件的应用(1典例+2即时检测)真题感悟(15题)1.了解杠杆的五要素,掌握杠杆画力臂的方法;2.掌握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3.掌握杠杆的动态平衡问题;4.掌握杠杆的最小动力问题;5.掌握杠杆与生活相关的题型处理办法。

知识点1:杠杆五要素1.杠杆的五要素和平衡条件(1)定义: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绕着______转动的硬棒叫做杠杆(2)五要素支点:如图所示,杠杆绕着_____,用字母____表示动力:如图所示,使杠杆______的力,用字母____表示阻力:如图所示,_____杠杆转动的力,用字母____来表示动力臂:如图所示,从支点到_______的_____,用字母l1表示阻力臂:如图所示,从支点到_______的_____,用字母l2表示知识点2:探究杠杆平衡条件1.探究过程实验前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消除杠杆自身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中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目的是方便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2.结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F1L1=F2L23.说明为了消除实验中错误的结论:动力×支点到动力作用点的距离=阻力×支点到阻力作用点的距离,可用弹簧测力计代替一侧钩码斜拉杠杆【提示】画力臂:(1)先在杠杆示意图上确定出支点.(2)画出动力作用线和阻力作用线;(3)最后从支点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知识点3:杠杆的分类力臂关系力的关系距离关系实例省力杠杆L1___l2F1____F2省力,____距离羊角锤、起子、撬棒等费力杠杆L1____l2F1______F2_____,省距离钓鱼竿、起重机的吊臂、镊子等等臂杠杆L1____l2F1____F2不省力,不费力天平、定滑轮等【提示】省力杠杆必然费距离,省距离杠杆必费力,既省力又省距离的杠杆是不存在的.【答案】固定点O转动的点O转动F1阻碍F2动力作用线距离阻力作用线距离><费<>费力==考点一杠杆的作图1.杠杆力臂的作图步骤(1点2线3垂直)(1)第一步:先确定指点,即杠杆能绕着转动的固定点,用字母“O”表示(如图甲);(2)第二步:确定动力和阻力的作用线。

杠杆专题-新疆哈密市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杠杆专题-新疆哈密市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含解析

杠杆专题-新疆哈密市第四中学2024届中考试题猜想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如图,已知菱形ABCD,∠B=60°,AB=4,则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A.16 B.12 C.24 D.18米折返跑.在整个过程中,跑步者距起跑线的距离y(单位:m)与2.小苏和小林在如图①所示的跑道上进行450跑步时间t(单位:s)的对应关系如图②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两人从起跑线同时出发,同时到达终点B.小苏跑全程的平均速度大于小林跑全程的平均速度C.小苏前15s跑过的路程大于小林前15s跑过的路程D.小林在跑最后100m的过程中,与小苏相遇2次3.如图,能判定EB∥AC的条件是( )A.∠C=∠ABE B.∠A=∠EBDC.∠A=∠ABE D.∠C=∠ABC4.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AD、BC于点E、F,连接CE,若△CED的周长为6,则▱ABCD的周长为()A .6B .12C .18D .245.下列运算正确的( )A .(b 2)3=b 5B .x 3÷x 3=xC .5y 3•3y 2=15y 5D .a+a 2=a 36.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2110a x x a -++-=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是( )A .1B .-1C .1或-1D .127.计算(—2)2-3的值是( )A 、1B 、2C 、—1D 、—28.如图,已知▱ABCD 中,E 是边AD 的中点,BE 交对角线AC 于点F ,那么S △AFE :S 四边形FCDE 为( )A .1:3B .1:4C .1:5D .1:69.如图,水平的讲台上放置的圆柱体笔筒和正方体粉笔盒,其左视图是( )A .B .C .D .10.某校对初中学生开展的四项课外活动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每人只参加其中的一项活动),调查结果如图所示,根据图形所提供的样本数据,可得学生参加科技活动的频率是( )A .0.15B .0.2C .0.25D .0.3二、填空题(共7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1分)11.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 中,60BAD ∠=︒,对角线AC 、BD 交于点E ,且BD BC =,30ACD ∠=︒,若19AB =,7AC =,则CE 的长为_____.12.若反比例函数y=1m x -的图象在每一个象限中,y 随着x 的增大而减小,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 13.如图,Rt △ABC 中,∠ACB=90°,D 为AB 的中点,F 为CD 上一点,且CF=13CD ,过点B 作BE ∥DC 交AF 的延长线于点E ,BE=12,则AB 的长为_____.14.在如图所示(A ,B ,C 三个区域)的图形中随机地撒一把豆子,豆子落在 区域的可能性最大(填A 或B 或C ).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ABCD 的边AB :BC=3:2,点A (-3,0),B (0,6)分别在x 轴,y 轴上,反比例函数y=k x (x >0)的图象经过点D ,且与边BC 交于点E ,则点E 的坐标为__.16.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B =∠D =90°,AB =3, BC =2,tanA =43,则CD =_____.17.已知一个多边形的每一个内角都等于108°,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是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9分)18.(10分)有一水果店,从批发市场按4元/千克的价格购进10吨苹果,为了保鲜放在冷藏室里,但每天仍有一些苹果变质,平均每天有50千克变质丢弃,且每存放一天需要各种费用300元,据预测,每天每千克价格上涨0.1元.设x 天后每千克苹果的价格为p 元,写出p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若存放x 天后将苹果一次性售出,设销售总金额为y 元,求出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该水果店将这批水果存放多少天后一次性售出,可以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为多少?19.(5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24BC AB ==,点E 、F 分别是BC 、AD 的中点.(1)求证:ABE ∆≌CDF ∆;(2)当AE CE =时,求四边形AECF 的面积.20.(8分)如图1,矩形ABCD 中,E 是AD 的中点,以点E 直角顶点的直角三角形EFG 的两边EF ,EG 分别过点B ,C ,∠F =30°.(1)求证:BE =CE(2)将△EFG 绕点E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当旋转到EF 与AD 重合时停止转动.若EF ,EG 分别与AB ,BC 相交于点M ,N.(如图2)①求证:△BEM ≌△CEN ;②若AB =2,求△BMN 面积的最大值;③当旋转停止时,点B 恰好在FG 上(如图3),求sin ∠EBG 的值.21.(10分)如图所示,小王在校园上的A处正面观测一座教学楼墙上的大型标牌,测得标牌下端D处的仰角为30°,然后他正对大楼方向前进5m到达B处,又测得该标牌上端C处的仰角为45°.若该楼高为16.65m,小王的眼睛离地面1.65m ,大型标牌的上端与楼房的顶端平齐.求此标牌上端与下端之间的距离(3≈1.732,结果精确到0.1m).22.(10分)315 211xx x-⎧⎨-+-⎩<()<23.(12分)如图,在三个小桶中装有数量相同的小球(每个小桶中至少有三个小球),第一次变化:从左边小桶中拿出两个小球放入中间小桶中;第二次变化:从右边小桶中拿出一个小球放入中间小桶中;第三次变化:从中间小桶中拿出一些小球放入右边小桶中,使右边小桶中小球个数是最初的两倍.(1)若每个小桶中原有3个小球,则第一次变化后,中间小桶中小球个数是左边小桶中小球个数的____倍;(2)若每个小桶中原有a个小球,则第二次变化后中间小桶中有_____个小球(用a表示);(3)求第三次变化后中间小桶中有多少个小球?24.(14分)如图,在中,,点是上一点.尺规作图:作,使与、都相切.(不写作法与证明,保留作图痕迹)若与相切于点D,与的另一个交点为点,连接、,求证:.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满分30分)1、A【解题分析】由菱形ABCD,∠B=60°,易证得△ABC是等边三角形,继而可得AC=AB=4,则可求得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 的周长.【题目详解】解:∵四边形ABCD是菱形,∴AB=BC.∵∠B=60°,∴△ABC是等边三角形,∴AC=AB=BC=4,∴以AC为边长的正方形ACEF的周长为:4AC=1.故选A.【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此题难度不大,注意掌握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D【解题分析】A.由图可看出小林先到终点,A错误;B.全程路程一样,小林用时短,所以小林的平均速度大于小苏的平均速度,B错误;C.第15 秒时,小苏距离起点较远,两人都在返回起点的过程中,据此可判断小林跑的路程大于小苏跑的路程,C错误;D.由图知两条线的交点是两人相遇的点,所以是相遇了两次,正确.故选D.3、C【解题分析】在复杂的图形中具有相等关系的两角首先要判断它们是否是同位角或内错角,被判断平行的两直线是否由“三线八角”而产生的被截直线.【题目详解】A 、∠C=∠ABE 不能判断出EB ∥AC ,故本选项错误;B 、∠A=∠EBD 不能判断出EB ∥AC ,故本选项错误;C 、∠A=∠ABE ,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可以得出EB ∥AC ,故本选项正确;D 、∠C=∠ABC 只能判断出AB=AC ,不能判断出EB ∥AC ,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 .【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只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才能推出两被截直线平行.4、B【解题分析】∵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DC=AB ,AD=BC ,∵AC 的垂直平分线交AD 于点E ,∴AE=CE ,∴△CDE 的周长=DE+CE+DC=DE+AE+DC=AD+DC=6,∴▱ABCD 的周长=2×6=12,故选B .5、C【解题分析】分析: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法则、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和合并同类项法则.详解:A 、(b 2)3=b 6,故此选项错误;B 、x 3÷x 3=1,故此选项错误;C 、5y 3•3y 2=15y 5,正确;D 、a+a 2,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除法运算、单项式乘以单项式和合并同类项,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6、B【解题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把x=0代入方程()22110a x x a -++-=得到关于a 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解此方程即可【题目详解】把x=0代入方程()22110a x x a -++-=得210a -=,解得a=±1. ∵原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所以 10a -≠,所以1a ≠,故1a =-故答案为B【题目点拨】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定义:使一元二次方程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一元二次方程的解.7、A【解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根据有理数的加法、乘方法则,先算乘方,再算加法,即得结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杠杆》中考试题分类剖析
力臂与杠杆平衡条件是初中物理的重要概念和规律,近年的中考试卷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点。

笔者把江苏省各市近几年中考试卷中关于杠杆类的部分试题进行了分类,进行剖析、解答与点评,以期达到提高同学们认识之目的。

ﻫ一.概念类试题ﻫ例1.(苏州市考题)人的前臂可看作一个杠杆。

当用手斜向上拉弹簧时,肘关节O是支点,肌肉收缩产生动力F1作用在A点,阻力F2作用在B点,试在图1中分别画出F1和F2的力臂l1和l2。


图1
剖析:从支点到动(阻)力作用线的距离叫动(阻)力臂。

找力臂时,应先找出支点的位置,再沿动力和阻力的作用方向将力的作用线画出,然后从支点作这些力的作用线的垂线,就可画出力臂。

ﻫ解:(图略)。

ﻫ点评: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力臂这一重要概念。

ﻫ二.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类试题ﻫ例2.(镇江市考题)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张华同学发
现杠杆不处于水平平衡位置(如图2所示)ﻫ
图2
(1)张华应将螺母向_________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杠杆在水平
位置平衡。

ﻫ(2)请你帮张华设计并画出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便于张华研究杠杆平衡条件。

剖析:为消除杠杆自重对平衡的影响,应使杠杆的重力作用线通过支点。

因此,在杠杆上未挂钩码前,必须调节杠杆两端的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ﻫ为便于分析实验数据,从而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应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而设计简单的表格是初中毕业生应具备的能力。

解:
(1)右
(2)设计的表格大致如下:

ﻫ点评:考查学生是否动手做过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如未动手实验过,很难做对此题。

ﻫ三.运用杠杆平衡条件类试题ﻫ例3. (徐州市考题)一根杠杆AB长1m,支点距B端
0.4m,现如图3所示在A端挂一个重200N的物体G1,若要使杠杆平衡,则要在B端挂
一多重的物体G2?ﻫ
图3
剖析:从题中可以直接找出作用在杠杆上的一个力和一个力臂,另一个力臂也可算出,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很容易求出另一个力。

解:根据F1l1=F2l2,算出G2=300N。

注意:G1对应的力臂并不是1m。

ﻫ点评:考查考生:(1)是否理解杠杆平衡条件;
(2)能否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杠杆平衡问题。

ﻫ例4.(徐州市考题)图4中轻棒OA可绕O点转动,OA长1.8m,在杆上距O点0.6m处的B点用绳挂一个重120N的物体G,若要使OA如图5所示位置平衡,则在A点应施加的最小力为_____________N,试在图5中由所给条件作出该力的图示。

ﻫ图4ﻫ
图5
剖析:作用在杠杆B点的阻力F2,其力臂l2是OB',不是OB。

若设作用在杠杆A点的动力为F1,动力臂是l1,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F1l1=F2l2。

由于F2、l2为常量,要使作用在杠杆
A点的动力F1最小,必须使动力臂l1最大。

可以看出,只有l1=OA时最大。

解:。

据杠杆平衡条件F1l
1=F2l2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该力的图示如图5所示。

点评:考查学生是否理解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杠杆平衡条件及力的图示法ﻫ四. 杠杆的应用类试题ﻫ例5. (苏州市试题)各式各样的剪刀都是一对对杠杆,要剪开较硬的物体,使用哪种剪刀最合适( )
剖析:要剪开较硬的物体,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必须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即省力杠杆。

ﻫ解:应选B种剪刀。

要剪开较硬的物体,根
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F

l

,必须使用动力臂大于阻力臂的杠杆,即省力杠杆。

ﻫ解:应选B种剪刀。

ﻫ五.具“变”特点杠杆类试题ﻫ例6. (徐州市考题)如图6所示,在杠杆OA上的B点悬挂一重物G,A端用细绳吊在小圆环E下,且细绳长AE等于圆弧半径,此时杠杆恰成水平状态,A点与圆弧环CED的圆心重合。

当E环从C点逐渐顺时针滑到D点的过程中,
吊绳对A端的作用力大小将()ﻫﻫ图6ﻫ A. 保持不变
B.逐渐增大ﻫC.由大变小,再由小变大
D. 由小变大,再由大变小
剖析:由于细绳对水平杠杆A端施加的动力F1始终沿着细绳向上,当E环沿圆弧CED从C 点逐渐顺时针滑到E、D点的过程中,动力F1的方向发生了变化,致使F1的力臂由小变大再变小,在此过程中,阻力F2(等于G)、阻力臂l2(等于OB)大小不变,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 2知,动力F1由大变小再变大。

解:选(C)答案。

ﻫ点评:考查学生:(1)是否理解力臂概念;(2)能否理解杠杆平衡条件;(3)能否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具“变”特点杠杆类问题。

ﻫ六. 变形杠杆类试题例7.(徐州市考题)车轮重100N,陷于泥坑里,如图7所示,要使车轮以逆时针方向转出泥坑,需在A点施加的最小作用力为多大?在图上画出此力的图示。


图7
剖析:当车轮逆时针方向转动时,车轮绕着泥坑与车轮的接触点O转动,因此O点是支点。

可见车轮是一个变形的杠杆,作用在该杠杆上的阻力F2为车轮的重,作用点在车轮的轴心处,其力臂l2=OB;在A点施加的最小作用力(即动力)F1的力臂l1必须等于OA。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即可算出F1的大小,并可作出此力的图示。

解:设车轮的半径为R,则。

由于,据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求得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F1=25N;该力的图示如图8所示。

ﻫ图8
点评:考查学生能否从实物中抽象出杠杆,并找出杠杆的支点、作用在杠杆上的阻力及阻力臂,从而应用杠杆平衡条件解决问题。

七.知识综合类试题ﻫ例8. (扬州市考题)如图9所示,一轻质杠杆的B端挂一质量为10kg的物体,A端用一细绳将杠杆系于地上,细绳与杠杆间的夹角为30°,OA=1m,OB=0.4m,此时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现在O点放一质量为5kg的物体,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以0.1m/s的速度向左匀速滑动。


(1)物体运动到距O点多远的地方,细绳AC的拉力恰好为零?ﻫ(2)在移动物体的过程
中F做的功及功率是多少?ﻫ
图9
剖析:用F=10N的水平拉力使物体向左匀速滑动时,物体对杠杆AB施加了一个大小等于
10N的水平向左的滑动摩擦力,此力可近似看作通过杠杆的支点O,它不影响杠杆的平衡。

当细绳的拉力为零时,影响杠杆平衡的力有两个;一个是作用在杠杆B端的力F(大小等于G),另一个是运动到支点O左侧的物体对杠杆施加的压力F1(等于运动物体的重)。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出物体运动的距离,再根据可求出力作用在物体上的时间,从而求出水平拉力做的功和功率。

ﻫ解:
,利用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求得细绳AC的拉力为零时物体距O点为ﻫﻫ物体运动的时间
ﻫﻫ拉力做功
功率ﻫ点评:考查学生:(1)是否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否面对众多条件,剔除多余条件(如细绳与杠杆的夹角为30°,OA=1m等),选出有用条件来。

(2)能否综合应用杠杆平衡条件、速度公式、功的公式与功率公式等重要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例9.(常州市考题)如图10所示,一轻质杠杆OA可绕O点转动,A端用绳子系住,绳子的另一端系于竖直墙壁的C点,在杠杆中点B处悬挂一重为G的重物,杠杆处于水平静止状态。

已知杠杆OA长为2l,O点到C点距离为l。

(1)请在图上画出拉力F的
力臂;(2)求出拉力F的大小;(3)若绳子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则重物最多能悬挂在离
O点多远处?ﻫ
图10
剖析:根据杠杆平衡条件,要求拉力F,必须求出其力臂DO(如图11所示)。


和中,由于是公共角,,因此有。

从式中可以看出,只要求出AC的长即可求出DO,而AC可根据勾股定理求出。

图11ﻫ求出拉力F的力臂DO,利用杠杆平衡条件,求出重物最多能悬挂在离O多远的距离。

ﻫ解:(1)拉力F的力臂如图11所示中的DO。

(2)在
由于
即ﻫ根据杠杆平衡条件,有,所以拉力为ﻫ
(3)设绳子上拉力时,重物的悬挂点离O点的距离为,则,
ﻫ点评:考查学生:(1)是否理解力臂概念;
(2)是否能和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
(3)是否掌握杠杆平衡条件。

ﻫ从以上各题可以看出,要解答杠杆类问题,学生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1)会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实验,能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 ﻫ(2)能从实物中抽象出杠杆,会找杠杆的支点,作用在杠杆上的动力和阻力,理解力臂概念,会正确找(作)出力臂;ﻫ(3)会用数学中的几何知识、三角知识计算动力臂和阻力臂;
(4)理解杠杆平衡条件,并能应用它解决杠杆平衡问题;
(5)具有扎实的力学知识,能解答关于杠杆的力学综合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