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最新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
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
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4.色诺芬的史学成就——希腊三大史家之一①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著述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西方文化史复习笔记完结版

阿布维利-阿舍利文化的代表性工具是:手斧。
在欧洲,首先发现的早期智人化石是:尼安德特人化石。
莫斯特文化遗址中已经出现了埋葬死者的习俗。
晚期智人也被称为克罗马农人。
克罗马农文化成就最突出的是岩画艺术。
最具代表性:西班牙阿尔塔米拉洞穴岩画和法国拉斯科洞穴岩画。
最早的雕刻:法国“持角杯的少女”,或称“洛塞尔的维纳斯”。
新石器文化特征:磨制石器和陶器的使用、家畜驯养和定居农业的出现。
现已发现的欧洲最早的农业居民遗址在南欧。
欧洲最早奴隶制文明:克里特岛——爱琴文明(即克里特——迈锡尼文化)米诺斯王宫的发掘者阿瑟-伊文斯。
(一度称霸爱琴海的奴隶制文明)早期爱琴文化创造者:皮拉斯基人、卡里亚人或勒列吉人。
希腊神话中所说的“迷宫”指的是米诺斯王宫。
爱琴文化由克利特文化转为迈锡尼文化(阿该亚人)时间:15世纪末线性文字A的发明者是克里特人。
泥板文字——线性文字B的发明者是阿该亚人。
特洛伊战争:公元前12世纪初,标志迈锡尼的衰落。
“尼罗河的赠礼”指的是埃及;“肥沃的新月形地带”指的是两河流域。
两河流域最早的奴隶制文明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
两河流域第一个统一的奴隶制集权国家是由阿卡德人建立的。
楔形文字的创造者是苏美尔人,时间是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
亚述学:通过楔形文字来研究两河流域的历史和文化。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史诗最著名的是《吉尔伽美什史诗》。
“恣意无敌的洪水”是用来描述天神恩利尔。
《汉谟拉比法典》是巴比伦的一部成文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最杰出的建筑成就“空中花园”、“七级大庙塔”——供奉马都克(巴比伦神话中众神之王)。
今天历法中的星期制度来源于古巴比伦以日、月、水、火、木、金、木七星神的名字命名一周7天的文化制度。
象形文字的发明者是:古埃及人。
字母文字由腓尼基人创造。
埃及学是研究象形文字的新学科。
古埃及人的宗教信仰最初是图腾崇拜。
古埃及的著名诗作:《打谷歌》《阿顿颂诗》。
古代埃及的箴言以《伊浦味箴言》最为著名,它反映了埃及人民大起义时的情况。
西方史学史笔记完整版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
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
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4.色诺芬的史学成就——希腊三大史家之一①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著述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西方史学史读书笔记

As long as the mood is clear, there will be no rainy days in life.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西方史学史读书笔记西方史学史读书笔记1有一段时间我其实挺不愿意看文学名著的,尤其是西方的文学名著的。
原因倒也很简单,就是因为实在是看不懂啊!虽然说是名著之所以能够称之为名著的原因,是它经过了足够漫长时间的沉淀和岁月的洗礼,所以才会静静的躺在书架上等待着我们去翻阅它。
但是由于时代的差别,文化的不同,有不少西方的文学名著在看的时候,还是感觉简直是太闹心了。
或许是那时的我还没养成静下心来好好读一本有价值的书的优良习惯,但我想读不下去这些西方名著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并不十分了解西方的历史与文学发展。
没有这两样东西来做阅读的后盾,看这些西方文学名著就难免有看天书一般的不知所云之感。
想要了解一个人,就要去深入了解他的生活过往,想要看懂西方文学名著,还是先从了解西方文学发现历史开始吧。
其实这本《西方文学简史》不仅仅可以称的上是一部西方文学史的通俗入门书,也可以被看做是一本阅读西方文学名著的通俗入门书。
此书的书名中包含一个“简”字,那么它最大的特点就是简洁。
虽然简洁但是并不敷衍,全书只介绍了不到二十部西方文学,但却都是颇具代表性的文学性很强烈的作品,是这本书的作者从浩瀚的西方文学作品中精心挑选出来的。
它从《古希腊神话传说》开始讲起,从神话故事到讽刺小说,从莎士比亚的戏剧到雨果带有历史背景的小说,再从加缪荒诞的《局外人》到马尔克斯魔幻的《百年孤独》。
这其中也有浪漫与自由的拜伦,激情与沉思的雪莱。
书中将一部部不朽西方文学作品的浓缩内容与它的作者的人生经历一同结合着讲述出来,让读者在初步了解这部文学作品内容的同时,也了解到了该作品被创作出来时的灵感与时代背景,还有那些作者的曾经人生经历对于创作的影响。
将上面这些有机的串联起来以后,我们再回过头去看文学原著,估计阅读起来感觉就没有那么辛苦了。
西方史学史读书笔记

西方史学史读书笔记【篇一:西方史学史_《编年史》读书笔记】历史之最高职能就在赏善罚恶—《编年体》读后感塔西陀出生于罗马省的一个贵族家庭,早期受过良好的文化教育和严格训练,并以博学多识为一部分的元老贵族所器重,因此较早的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
公元78年,塔西陀与当时罗马的显贵、执政官阿格里古拉的女儿结婚,由于这种关系,加上其岳父的大力相助使他的仕途非常的顺利,官运亨通。
在庞大的罗马帝国中,塔西陀历任三朝,跻身高位,先后担任过公元81年的财政官,公元88年的行政长官和公元97年的执政官以及行政总督等要职,这一些为塔西陀熟悉的了解和掌握当时社会的各种情况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并造就了他有着超乎前人的良好政治素质和丰富的社会阅历及经验,因此他在隐退官场后,便利用其资深的文学基础开始著述事业,从而写下了许多传世佳作,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历史》(罗马史)、《编年史》(罗马编年史)、《日耳曼尼史》。
《编年史》是塔西陀的最后一部著作,十六卷本。
他洋洋洒洒,夹叙夹议,从提伯里乌斯继位一直写到尼禄统治末年,记述的是提伯里乌斯、卡里古拉、克劳迪乌斯、和尼禄四个皇帝当政的时期,时间跨越大约54年,是一部皇朝断代史。
这部作品虽然残缺不全,但它所表现了他那前无古人的文学功底,读过《编年史》这本书之后,给我留下了以下几个深刻的印象!一:实事求是从《历史》和《编年史》看来,他是以“历史之最高职能就在赏善罚恶,不要让任何一项嘉言懿行湮没不彰,而把千秋万世的唾骂,悬为对奸言逆行的一种惩戒。
”作为宗旨的,他著述时均以此为准则,这是他对帝制,首先是对皇帝的专制、残暴及腐化坠落的抨击和揭露;对社会道德的衰微,首先是对个人品行的肆意褒贬;对共和制,首先是对理想化了的理论道德和政治制度的颂扬和向往中均可见一斑。
他认为“很少有人生来就能辨别什么是对的,什么是对的,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
大多数人都是通过别人的经验才能得到教训。
”所以,他要用史书使人们获得教训,分辨善恶。
西方史学史笔记电子稿

西方史学史复习纲要壬辰年岁末冯正良编第一讲希罗多德与《希波战争史》(《历史》)一、生平希罗多德——(约前484—前425年)古代希腊历史学家,生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一个富有的家庭。
他西方史学的创立者,其传世之作《历史》西方史学第一部名副其实的历史著作,首先创立了西方历史编撰学上一种正宗的体裁,开始运用历史批评的方法撰述历史,并且重视历史垂训的功用,在西方史学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世誉为“史学之父”。
第一位有完整作品传世的记事家,在希腊作家中是少有能够对民主改体给予肯定的人。
是哈里卡尔那索斯人,他生活于古代希腊西欧重要战争即希波战争和伯罗奔尼撒战争之间,几乎是希波战争的同时代人。
被罗马政治家兼思想家西罗塞赋予“史学之父”的美名。
他曾进行过广泛的游历,或曰历史调查。
《历史》的写作可能始于他逗留雅典期间,完成于殖民地图里奥伊。
二、《希波战争史》的内容《希波战争史》是西方史学中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与《史记》并为东西方史学奠基之作。
《希波战争史》取材广泛、规模宏大、史料充实。
文字生动流畅、富于文采且充满了浪漫想象。
该书内容丰赡,不仅记载了政治、军事、外交等有关希波战争的史实:还广泛涉到古代埃及、巴比伦、叙利亚、波斯和小亚细亚各国的自然地理、风俗民情、宗教文化和社会经济情况;其视野扩大到当时希腊及其周边世界,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图景,被西方学者誉为“第一部世界性的社会文化史”和“百科全书式”的著作。
三、《希波战争史》的特色(1)创立了西方叙述体的新体例:(叙述详细,文笔生动),体例主要有三种:一曰编年体,以时间先后顺序为线索,使历史事件人物支离破碎,但简洁。
二曰: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
三曰:历史叙述体(纪事本末体),叙述完整连贯,内容翔实,语言生动,基本是按年代,但不是完全按照年代,可插叙,倒叙等。
(2)开创了西方社会史史学范例,西方史学范型主要有两种:政治史史学范例:以重大的政治事件为主要记叙对象。
西方史学史考研重点笔记

西方史学史考研重点笔记第一章导论一、填空题:1、以西方历史学科为对象研究其发展历程,研究历史的历史。
一般来说,史学史研究的对象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和(史学方法论)等。
2、(圣·奥古斯丁)的(《上帝之城》)企图用基督教的神学观念改造古典史学的人本观念。
3、(伏尔泰)被称为近代的“文化史之父”,(傅斯年)被称为“中国的兰克”。
二、问答题:1、简述西方史学发展的历程。
答:(1)古典史学,即古代希腊罗马史学,包括古希腊史学和古罗马史学两个部分。
(2)中世纪史学,这一时期的史学是神本史学,它以《圣经》为指导思想,包括基督教史学、拜占庭史学、神本主义史学和意大利城市史学。
(3)近代史学,这是进入资本主义以后的西方史学,包括:人文主义史学、理性主义史学、浪漫主义史学、客观主义史学和实证主义史学等。
(4)现代史学,其中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年鉴学派。
2、简述中国对西方史学史的研究状况。
答:(1)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最早开始于梁启超在1902年发表的《新史学》,这是中国人对西方史学史的最早研究。
何炳松在这一时期的贡献最大,此外还有李大钊、傅斯年和陈寅恪也作出了重要贡献。
(2)从建国至1966年,这一时期是西方史学史研究的曲折和遭遇坎坷时期,贡献较大的有人称“南耿北齐”的耿淡如和齐思和。
(3)从1978年至今是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逐步繁荣和转型的时期,这一时期翻译了不少西方名著。
第二章古典史学(I)古希腊史学一、填空题:1、古希腊神话的一个重要特点是(“神人同形同性论”),古希腊神话在多方面反映了整个自然界和古希腊的社会生活。
2、(赫西俄德)在其代表作(《因功农时》)中叙述了人类社会的发展所经历的五个时代:(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英雄时代)和(黑铁时代)。
它也是古希腊第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诗,风格简洁朴素,清新自然。
此外,他还著有(《神谱》)一书。
西方史学史重点知识

西方史学史重点知识**史学史概念(名词解释)史学史是历史学科发生与发展的历史,即‚历史的历史‛,以历史学自身作为研究的对象。
史学史研究的对象主要包括史学思想、历史编纂学、史料学、史学方法论等。
历史学家对历史和历史学的认识与解释,应当成为史学史研究的主要内容。
前者指历史观,后者指史学理论和历史哲学。
中国的西方史学史研究:第一阶段:从20世纪初至1949年新中国成立梁启超—李大钊—胡适—何炳松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至1978年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西方历史学的发展阶段:古典史学:人本史观,理性的觉醒,‚人是万物的尺度‛。
中世纪史学:神学史观,近代史学:人文主义,史学思想又一次将人置于历史发展的中心位置。
现代史学***古典时期的史学:(一)古希腊史学、(二)古罗马史学**(一)古希腊史学一,(形式)神话与史诗及其史学价值古希腊神话和史诗反映了整个自然界和古希腊的社会生活,它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类原始社会的发展过程,从中可见古希腊人处于朦胧中的历史意识,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
二,古希腊哲学及其批判精神爱奥尼亚地区最早产生了史学,这一地区最早产生了哲学,是古希腊哲学最繁盛的地区。
有科学和哲学就会有批判怀疑的精神,而理性批判精神的运用,最终使历史与神分离,导致历史学的产生。
三,古希腊三大史学家:希罗多德、修昔底德、色诺芬**希罗多德(‚史学之父‛—西塞罗评)及其著作1.生平简介:(Herodotus BC484—425)小亚细亚西海岸的哈利卡尔那索斯,名门望族之后。
后因政治原因出走,再也没有回去,但是他用了30年游历,终于写成《希波战争史》。
2.《希波战争史》(亦称《缪斯书》)特点:(简答)第一,内容丰富。
记载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风土人情、宗教信仰以及名胜古迹等;西方社会文化史的开始。
第二,取材广泛、史料充实。
充分利用了他所能看到的所有的史料,如谱系、神话、史诗、碑铭以及前辈作家的著作;亲身采访和实地调查所得到的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古代希腊史学产生的条件(自然.人文):①文化的发展:从外部来说是受东方文化的影响(埃及和巴比伦文明)从内部来说,是受古希腊哲学的影响(唯物主义的哲学传统与史学的发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②传说和史话:史诗中包含着很多的史学因素,在历史学正式产生前,古希腊人是把史诗当作历史来看待的,最著名的是《荷马史诗》古希腊史学诞生在爱奥尼亚地区,③地理环境:这是因为与希腊本土相比,此地土地肥沃,物产丰饶,且居于欧亚大陆之间,扼东西交通之要塞,所以这里商业繁荣,手工业与航海业也很发达。
2.评述希罗多德的史学思想:希罗多德的《历史》是西方史学上第一部历史著作,希罗多德被称之为“史学之父”,《历史》内容丰富,非常生动地叙述了西亚.北非以及希腊等地区的地理环境,民族分布,经济生活,政治制度,历史往事等,为我们展示了古代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民族生活景图。
希罗多德通过留传下来的资料.口头或文字记载,自己的实地考察而编撰完成的。
史学思想的特点:①.推崇雅典的民主政治②.天命观和人本精神并存影响:①.治史视野的宽广,对古希腊史学有开创性的建树,明确提出了治史的基本任务和目的,即记载和解释人类的活动,尤其是重大功业,说明他们的因果联系②.治史观念的变化:历史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人的历史活动受到难以把握的超自然力量的影响;另一方面,认识自己的主人,以自己的思想和行动创造人类的历史。
3.评述修昔底德的史学思想修昔底德是“政治史之父”,写成了《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史学特点:①.他提出了严格的史料批判原则和实施方法②.冷峻的客观主义精神③.彻底的人本史观和进步史观(摒弃天人感应说.探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从经济关系上解释历史发展的原因.④.平实.简洁.生动和充满智慧的文字表述形式影响:求真和政治史的传统,标志着西方史学在希腊时代的最高成就,具有求真精神,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
但是不彻底,人本观念强,有时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
4.色诺芬的史学成就——希腊三大史家之一①色诺芬是一位多产作家,著述内容涉及历史.哲学.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
其中《长征记》和《希腊史》最著名。
②色诺芬更多关注社会经济生活。
《经济论》和《雅典的收入》是这方面有名的两部专著。
③色诺芬是富有文才的,他的作品,对史实的叙述简洁.典雅,既不以事实太杂而繁琐,亦不因哲理过多而沉闷,颇具感染力,特别是描写人,逼真动人。
5、简述古代罗马史学产生.发展的概况:一种答案:①从城邦发展到帝国,这是罗马人的政治遗产,由此而蓄积形成有别于希腊城邦文明的文化,这是罗马人所构建的政治文化。
②从模仿到奠立,广采博收的罗马文化,承接希腊人的成果,也吸收其他外来文化。
③史学之滥觞。
罗马史学的产生,归之于希腊史学的影响。
在罗马帝国产生了最初的几个历史学家,费边·皮克托——《罗马史》,阿利曼图斯——《罗马史》,老伽图的《起源》,瓦罗的《七人组》。
④拉丁史学的发展,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他开创了政治史的传统。
凯撒——《高卢战记》,《内战记》文学上具有重要价值,文字真实可靠。
另一种:①.希腊史学的模仿者:布匿战争摧毁迦太基,使其成为罗马行省,模仿起步。
代表性的有费边·皮克托《罗马史》,阿利曼图斯《罗马史》,史学理论家波里比乌斯《通史》,老伽图《起源》,瓦罗《七人组》.②.拉丁史学的诞生和发展(罗马共和国早期):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凯撒《高卢战记》.③.古罗马史学的繁荣时期(帝国早期):“史坛双臂”——李维《罗马自建城以来史》.塔西佗《历史》.《编年史》.希腊史家——普鲁塔克《名人传》.阿庇安《罗马史》.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史学理论专著出现——卢基阿努斯《怎样撰写历史》。
6、评述李维的史学成就:李维编写了《建城以来史》,他是古罗马三大史家之一。
他的史学思想及其在史学上的贡献:①.通史体例《建城以来史》共142卷,作者以时间顺序纵向延伸,把编年史与叙事结合起来,构成了一部宏大的通史著作。
②.垂训思想,李维撰史不是单纯出于对历史的一种乐趣,而是要有所作为,他心急劝诫,即以讴歌罗马先人的创业精神,激励后代的爱国热情。
道德史观.③.史料价值极高,是一部在时间上跨越古今的通史之作,尤其是它对罗马早期历史的研究更具参考价值。
④.文笔优美,英国人拜伦称赞为:“李维的历史著作是生动的画卷”,他叙事畅达.语言华美。
局限:①.难以避免历史局限性,如“天命所归”的历史宿命论思想以及种种迷信观念。
②.对于史料的考订与辨析,也较相疏缺漏。
历史的治乱兴衰与人们的道德行为有关,在史料选择上的疏漏。
7、评述塔西佗的史学成就塔西佗是古罗马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他著作甚丰,有《演说家对话录》《日耳曼尼亚志》《阿古利可拉传》《历史》《编年史》。
他的史学思想:①反对暴政,他的代表作《历史》《编年史》尤其体现了这种反对暴政的主题思想,他向往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自由思想。
②.歌颂共和。
在思想上,塔西佗倾向于共和时代的贵族专政,尤其向往这个制度下元老贵族的高贵地位和自由生活。
③.痛恨暴君,他谴责帝王的昏庸与残暴,塔西佗的著作像一面镜子,照见了一切专制独裁者的丑恶嘴脸。
局限性:①.对帝制的全盘否定②.军事知识极差,内容较为狭窄③.在说的事件发生的原因时局限于人的内心世界④.在史学价值论上,塔西佗强调历史的社会功能,认为历史的生命是恒久的。
⑤.保持严肃史家实事求是的尊严,第一个提出客观主义治史原则,把曲折发展的罗马史学和拉丁史学推到高峰⑥.他把史学当作善恶扬善,警惕世人的有力武器,揭露罗马统治阶级上层的腐败与丑恶。
8、评述波里比阿的史学成就:他写作了《通史》、《罗马史》,体现了希腊文化对罗马的影响,波里比阿的史学体现了古希腊史学的传统,发展了修昔底德的史学。
特点:①.历史眼界的开阔,记载了一个辽阔的古代世界“历史学家的历史学家”②.一丝不苟的求真精神,抛弃一切个人的成见和党同伐异的情绪,以公正的态度,从大量的史集中得出正确的结论③.强调独立思考,不轻信别人的记载④.注重历史的因果联系,一是引发事件发生的原因,另一件是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⑤.强调历史的垂训作用。
他的作品突破:①.历史意识改变②.世界概念扩大③.编撰方法进步9、普鲁塔克,阿庇安和阿里安的史学成就:⑴.普鲁塔克:代表作-《希腊罗马名人传》(《传记集》)。
特点:①他的代表作开西方史学中的历史纪传体先河,采用“合传”,即用一个希腊名人配以一个罗马名人。
②.他是西方第一个自觉明确地提出并运用历史比较方法的史家。
③.他是第一个明确提出了历史研究的精神或心理分析方法。
⑵.阿庇安:代表作是《罗马史》,共24卷。
特点:①.阿庇安的史书十分注意考察历史事件的社会经济背景。
②.阿庇安在《罗马史》中,以如像之笔对历史人物竞选褒扬和贬斥,对读者颇有启迪和教益。
③.他的著作为后世保留了不少早已失传的作品,如他在《罗马史》中,其材料大多辑录前人的著作。
④.其书的价值,还在于它可以与同一事件的其他史家的记载相互比较,以较正史上的谬误。
⑤.他的著作语言朴素,清新自然。
⑥.反映罗马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矛盾。
不足之处:他笃信命运,神意,朕兆,灾异和神谕,被浓厚的天命观和宿命论的枷锁牢牢束缚,他在一些原话上有谬误,带眼强烈的种族偏见和阶级偏见,受宗教迷信思想的影响,有年代.地点.人名错误。
⑶.阿里安:名作—《亚历山大远征记》,罗马史学繁荣时期的杰出代表,擅长刻画历史人物他长于记述军事行动,但不能透过表象,去揭示这一军事行动所具有的更深刻的意义重视第一手资料的使用,具有求实精神,为后世留下珍贵史料。
10、西方古典史学的传统:①.求真探索精神,立意求真,竭诚探索,试图揭示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发展规律,这也许是西方古典史学传统的核心。
如希罗多德的《历史》。
②.人文主义观念:西方文明的出发点是人,史学亦然。
如修昔底德更着意评价人在历史上所起的伟大作用,常常借他人之口称:人是第一重要的。
③.宽宏的历史眼光,在有代表性的西方古典史学家那里,这种宽宏的历史眼光有着很充分的反映,尤其在那些撰述“世界史”或“通史体例”的史学家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④.注重历史对现实的借鉴作用,史家们注重历史学的垂训功能,强调历史的垂训作用。
⑤.重视史著的表述与史家的修养,史家们太多行文流畅,文字表达简洁凝练,遣词造句无不精益求精,文辞华美,描写逼真,著史以文约事丰与言简意远而享誉后世。
11、简要评述攸西比乌斯的史学成就:攸西比乌斯被称为“教会史学之父”,其著作有《编年史》.《教会史》《巴勒斯坦殉教者传》《古代殉教者传集》《君士坦丁传》。
特点:①.首先在史料的保存方面,他在著作中大量引用资料,随着时间的流逝尤为珍贵②.他在编撰年代纪方面为教会史学所作出贡献。
③.攸西比乌斯比较了解古代不同史学家计算年代的方法,以便确定各个民族的正确年代表,有了统一的时间意识,成为年代学的雏形,线性时间观念扎入西方人意识中。
④.攸西比乌斯开创了圣徒传这种以圣徒.殉教者.为中心的传记类型,从此孕育了中世纪传记史学这条充满着虔诚的独特风景线。
12、试评圣·奥古斯丁:奥古斯丁的杰出著作《上帝之城》和《忏悔录》,从他的宗教思想中看到,在历史时间.历史发展.历史学的性质与目的等方面,奥古斯丁为以后的中世纪史学定下基调特点:①.奥古斯丁发展了中世纪的历史时间观念,而历史时间观念的定型决定了中世纪历史写作的基本形式②.他描述了善与恶的极端对立,这是一种历史发展观和进步观③.他的史学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宣扬自己的信仰.出于对上帝的虔诚,对中世纪史学性质上完全隶属于神学的权威有巨大影响。
13、中世纪法国史学的概况:①.卡西奥多路斯(约490—583),著有《编年史》《奇特史》和《三部史书》②.格雷戈里,其代表作《历史》(《法兰克人史》),其中内容十分丰富,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他的著作为后人提供了当时教会.行政事务.典章制度等方面的详细情况,由于历史上法兰克人和法兰克王国早期历史记载较少,所以他的急躁显得弥足珍贵③.艾哈因德(约770—840),代表作《查理大帝传》,书中四处洋溢着对查理的宽容.博爱的赞扬,这些品质都与基督教伦理精神相符④.伦巴第人保罗的《伦巴第史》⑤.尼特哈德(约795—844)著有《历史》—真实记载加洛林王朝解体的历史⑥.基伯特(1053—1124)—《法国人的神圣事业》《自传》《神圣的保证》内容上以圣教徒.教会史为主。
14、中世纪英国史学的发展概况:①.比德(约672—735),被人们称为“英国历史之父”,主要著作《英吉利教会史》,他确立了基督教的纪年法,以基督的降生之年为基准,用“吾主纪年”即A·D来计算年代②.安瑟伦(约1033—1109),他在神学历史观方面有所成就,他是中世纪早期经院.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他一方面继承了奥古斯丁的学说,宁一方面又根据新的历史情况加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