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加密方案

合集下载

最新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法

最新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法

施工控制点加密测量方法重庆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刘永杰摘要:由于设计交GPS点距离较远,不能满足施工测量要求,施工过程中对控制点的破坏比较严重,因此应用全站仪进行控制点的加密及转点。

关键词:控制点布设测量精度全站仪在施工测量过程中,对施工现场测量控制点的保存是一件相当头痛的事,常规的测站点要考虑到架设仪器的位置,点位的保存,特别开挖过程中的公路,遂洞,水电工程中的地下厂房,交通洞等,哪就有点难了,当然常规是用导线点引进施工现场,这些点位都必须要考虑到架设仪器的位置,在施工现场如何保护点位等等。

还有是测量过程中的错误杜绝,测量精度等.导线测量是在地面上选定一系列点连成折线,在点上设置测站,通过测量相邻两点间距离和每一导线点上相邻导线边夹角来测定这些点水平位置的测量方法。

导线布设灵活,受地形限制小,边长精度分布均匀。

在崎岖不平、交通不便、气候恶劣地区优先采用导线控制。

导线应闭合成环或布设在高级控制点之间以增加检核条件。

1、导线可分为:闭合导线、支导线、附和导线。

2、导线测量的外业:选点、埋设、测角、量边3、导线选点必须符合的条件:a、相邻点具有良好的通视条件,视线要离开热源.b、相邻导线边长度之比部应该超过1:3,等级导线不超过12条边.c、密度适宜,点位均匀,土质坚实易于量边、测角、便于寻找、保护。

d、点位应低于地面300至500毫米。

应绘制桩位草图,表明其到明显标志的距离。

4、角度观测一般采用方向观测法进行,方向观测法一测回的操作步骤如下:(1)将仪器照准零方向,配置好度盘;(2)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水平角数值;(3)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精确照准1方向,读数。

继续顺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依次观测2、3、4……N方向,最后闭合至零方向。

以上观测为上半测回。

(4)纵转望远镜,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1~2周后,精确照准零方向,读数(重合两次、读数两次).(5)逆时针方向旋转照准部,按上半测回观测的相反次序N……3、2、1观测至零方向.以上操作为一测回,当方向数小于四个时,可不闭合至零方向.5、距离观测:(1)测线宜高出地面和离开障碍物1。

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

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

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沙河南~黄河南(委托建管项目)郑州2段工程第四施工标段合同编号:HNJ-2009亿2/SG-004加密控制点(GPS)测量报告书批准: ____________________审核: ____________________编制: ____________________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郑州2-4项目部二O—二年^一月二十二日南水北调郑州2-4标加密控制点成果汇总表施测单位:河南省水利第一工程局郑州2-4标项目部测量组一、说明本标段为郑州2段第四施工标段,设计桩号为SH(3) 197+408.1 〜SH(3)201 + 188.4, 标段长度3.78km,标段内共有分水口门1座,抽排泵站4座。

1 .本标段控制网现状本标段监理工程师提供的控制点有:C等5个,分别为HML515. II ML516. II ML517. II ML518. II ML519,其中HML517 为高程控制点;D等3个,分别为DMDB1. DMDB2.DMDB3,除以前上报过3个D等点已不存在外,H ML517、HML518 也被当地开挖破坏。

本次在新开挖马道部位加密新控制点,并对布置在已防护好的马道上的控制点进行复测。

我项目部采用中海达V8(GPS) 进行静态测量,解算出各控制点的平面坐标,高程控制网采用精密水准仪,按照三等水准测量的标准,测出各高程控制桩的高程。

目的是检验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及高程有无粗差。

2.控制测量的依据1 《工程测量规范》( GB 0026 -2007 );3 《国家三角测量规范》( GB-T17942-2000 ) 4《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 GB12897-91 )5 《精密工程测量规范》( GB/T15314-94 )6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1997)7 《水电水利工程施工测量规范》 (2003-06-01 )8 《施工测量控制程序》9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10 本工程合同文件、图纸3、仪器设备中海达V 8GPS接收机,基线测量的精度可达±( 5mm +1 X 10-6D ) , D为基线长度,以公里计。

导线水准加密方案(测量方案)-16页

导线水准加密方案(测量方案)-16页

导线水准加密方案一、工程概况:岳西至武汉高速公路安徽段地处皖西大别山区,是沟通安徽、湖北两省的重要省际区域干线,也是连接中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重要高速公路大通道,项目路线总长46.235km。

本标段起讫里程为K35+100~K40+300,本标段为山丘地带,地势起伏,河网密布,海拔高程平均在250m以上,路线全长5.2公里。

二、编制依据:1、《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2、《公路勘测细则》(JTG/T C10-2007)3、《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4、《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8-2009)5、《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18314-2009)三、测量仪器(1)为了本工程控制测量的精度,项目部投入了先进的测量设备,从仪器和设备配置上保证测量工作的质量。

仪器和设备的配置如下:(2)仪器选择一般测量定位仪器选用经纬仪,穿越大型冲沟陡坡上构筑物定位测量选用全站仪,经纬仪、全站仪须经重新校验合格方可使用,开工前先进行仪器报验,要有校验合格证。

放线时采用全站仪测构筑物各角点的位置,并埋设控制桩作为施工位置依据及以后桩位传递的依据,并现场画出草图以作记录。

根据设计图纸,按围墙中线、高程点测放挡土墙的平面位置和纵断高程。

精确测定出挡土墙基座主轴线和起讫点,伸缩缝位置,每端的衔接是否顺直,并按施工放样的实际需要增补挡土墙各点的地面高程,并设置施工水准点,在基础表面上弹出轴线及墙身线(3)基坑槽开挖与防护根据构筑物测量定位桩的位置及构筑物尺寸,用白灰放出基坑边线,然后进行基坑开挖。

为避免开挖施工中损坏管线防腐层甚至管体,基坑槽一律采用人工开挖。

本标段水工保护位置部分在石方山区及河谷地带,石方地段基坑槽拓宽、嵌槽开凿采用人工凿岩进行。

(4)基坑降水防护山区地段邻近祁家店水库,部分地段基坑开挖时会有地下水汇集,因此基坑槽开挖时要随时采取降水措施,降水采用潜水泵降基坑内积水抽出排入预先挖好的会水沟,会水沟截面由会水沟排出。

航测无人机空中三角测量及加密

航测无人机空中三角测量及加密

航测无人机空中三角测量及加密(空三)解析空中三角测量指的是用摄影测量解析法确定区域内所有影像的外方位元素。

在传统摄影测量中,这是通过对点位进行测定来实现的,即根据影像上量测的像点坐标及少量控制点的大地坐标,求出未知点的大地坐标,使得已知点增加到每个模型中不少于4个,然后利用这些已知点求解影像的外方位元素,因而解析空中三角测量也称摄影测量加密或者空三加密。

1、光束法空中三角测量光束法区域网空中三角测量是以一张像片组成的一束光线作为平差的基本单元,是以中心投影的共线方程作为平差的基础方程,通过各光线束在空间的旋转和平移,使模型之间的公共点的光线实现最佳交会,并使整个区域最佳地纳入到已知的控制点坐标系统中去,以相邻像片公共交会点坐标相等、控制点的内业坐标与已知的外业坐标相等为条件,列出控制点和加密点的误差方程式,进行全区域的统一平差计算,求解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见图1:图1 光束法区域网平差对于目前全自动处理的空三软件,一般是利用影像自动匹配出航向和旁向的像点,将全区域中各航带网纳入到比例尺统一的坐标系统中,拼成一个松散的区域网,确认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地面点坐标的概略位置,然后根据外业控制点,逐点建立误差方程式和改化法方程式,求解出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的地面坐标。

在获得每张像片的外方位元素和加密点地面坐标的近似值后,就可以用共线条件方程式,列出每张像片上控制点和加密点的误差方程式。

对每个像点可列出下列两条关系式,即:图2式中:图3对于外业控制点,如果不考虑它的误差,则控制点的坐标改正数dX=dY=dZ=0。

当像点坐标为等权观测时,误差方程式对应的法方程式为:图3公式图3含有像片外方位元素改正数X和待定点地面坐标改正数t两类未知数。

对于一个区域来说,通常会有几条、十几条甚至几十条航带,像片数将有几十、几百甚至几千张。

每张像片有6个未知数,一个待定点有3个未知数。

如若全区有N条航带,每个航带有n张像片,全区有m个待定点,则该区域的末知数为6n X N+3m个。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指导意见.pdf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指导意见.pdf

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指导意见目前《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的规定精测网除CPⅠ、CPⅡ、CPⅢ外,对于线下工程施工级的精测网施工加密测量没有明确考虑;一级的精测网施工加密测量没有明确考虑;只在其中对提到需要移设或增设导线点、水准点时,其点位设置、测量方法以及精度要求同CPⅡ及勘测高程控制测量。

对施工过程中的加密测量工作的指导性程控制测量对施工过程中的加密测量工作的指导性和操作性不明显。

铁四院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精测网评估项目部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指导意见加密测量的必要性的点间距一般为水准点间距一般 由于CPⅡ的点间距般为600~800m,水准点间距般为2km左右,且由于勘测时地形条件所限,在CPⅡ上直接进行施工放样,使用不方便,而且有的点放样距离太远,影响放样精度。

施工放样测量及检测工作量很大,需要经常后视和检核已知点,只使用CPⅡ后视、检核将增大工作量,且核已知点只使用后视检核将增大工作量且使用不方便。

铁四院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精测网评估项目部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指导意见加密测量的必要性点及水准点少施工时应该进行加密这样既可 CPⅡ点及水准点少,施工时应该进行加密,这样既可保证有效施工控制点的数量,而且增加了检核条件。

增加精测网施工加密测量工作可方便后续施工测量,节约放样作时间,保放样精度节约施工放样工作时间,保证放样精度。

铁四院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精测网评估项目部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指导意见加密点的布设要求及勘测水准点基础上进行加密在CPⅠ、CPⅡ及勘测水准点基础上进行加密。

点位选在距线路中线较近、稳固可靠且不易被施工破坏的范围内,便于长期保存,方便测设中线。

平面和高程点可以共用,共用时的标石埋设标准同精测的要求测网CPⅠ的要求。

点间距离在300m左右为宜,且点间互相通视。

铁四院沪昆客运专线(湖南段)精测网评估项目部施工控制网加密测量指导意见加密点号编排要求“JM”加标段号再加平面施工控制网加密点号由JM加标段号,再加3位流水号组成,如“JM1×××”、“JM2×××”;高程施工控制网加密点号由“JMB”加标段号,再加3位流水号组成,如J,自长沙至昆明方向连“JMB2×××”续编号。

水准加密导线测量方案(BM1~BM5)

水准加密导线测量方案(BM1~BM5)

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及新广从路快速化改造工程(黄石路~街口)【施工1标】土建工程地面加密水准测量点测量方案及成果表编制:审核:审定: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土建1标项目经理部二零一四年一月目录一.工程概况 (1)1.1控制点概况 (1)1.2地形地貌 (2)1.3地面条件 (2)二.仪器及人员配备 (3)2.1测量仪器 (3)2.2人员配备 (3)三.加密高程控制点 (4)3.1高程系统 (4)3.2技术要求 (4)3.2.1等级相关 (4)3.2.2注意事项 (5)3.2.3观测的时间和气象条件 (6)3.2.4超限处理 (6)3.3水准导线的布设 (6)3.4外业成果的整理 (8)3.4.1水准测量内业计算的项目 (8)3.4.2概略高程表的编算 (8)四.复测成果汇总 (8)一.工程概况广州市轨道交通十四号线一期工程施工1标段土建施工项目的工程范围包括一个车站和一个区间:江埔站、邓村站~江埔站区间的土建工程。

设计起迄里程为YCK58+689.486~YCK61+581.900。

江埔车站位于从化大道与从城大道交叉路口东侧,沿从化大道东西向靠南侧布置。

车站为地下两层岛式站台车站,总长度为360.7m,标准段宽度为19.7m,车站基坑开挖深度为16.7m。

该站为盾构接收站。

车站共设5个出入口、2组风亭。

车站主体围护结构采用地连墙+支撑的支护形式,第一道为钢砼支撑,第二道为钢砼和钢管混合支撑,第三道为钢管支撑。

盾构井范围内采用玻璃纤维钢筋。

附属结构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撑的支护形式,桩间采用双管旋喷桩止水。

邓村站~江埔站区间盾构始发段长约541m,盾构隧道长约1987m,总长度约2528m。

盾构始发段采用土钉墙放坡开挖施工,随着基坑不断加深,采用重力式挡土墙、悬臂连续墙、连续墙+支撑的多种支护方式,基坑最深14.5m。

盾构隧道从盾构井始发,下穿街北高速后沿从化大道前行,下穿流溪河、姓钟村10余栋房屋群,最后下穿从城大道后到达江埔站。

CPⅢ测量方案

CPⅢ测量方案

CPⅢ测量设计方案二标一工区桥梁一大队负责施工京沪高速铁路TJ-2标段南皮至东光DK238+470.17~DK259+431段位于河北省东部平原地区,地势平展,但当地枣树和果数较多,通视情况不好。

设计院所交CPⅠ、CPⅡ间距较大,点与点之间的距离均在800-1000米之间,密度小,测区通视情况不好,无法满足现场施工需求,点于点之间多被树林或果园遮挡,为了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需要在CPⅠ和CPⅡ之间进行工程控制点CPⅢ加密,但不同于桥面系CPⅢ。

CPⅢ复测预计同CPⅡ和CPⅡ相同,委托铁三院进行复测。

1、CPⅢ选点和埋设CPⅢ控制点测量等级和技术标准执行《客运专线无渣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和遵循监理项目部下发的《京沪高速铁路JHJL-2标段复测及CPⅢ加密网实施意见》,预计委托铁三院采用GPS进行复测,高程测量采用精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施测。

1.1选点CPⅢ控制点宜设于线路外侧,距离线路50~300m的范围内,点与点之间纵向间距为150~200米,对线路分外地段、曲线控制点可合适加密控制点间距,CPⅢ控制点应设置在稳定、可靠、不易破坏和便于测量的地方,并应防冻、防沉降和抗移动,埋设于开阔地带,远离高压线、发射塔、树木、房屋等遮挡物,点位选在高度角15°以上无障碍物遮挡的地方。

应尽量埋设与线路同侧,在地势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埋设于线路两侧,但每对相互通视的点应尽量埋设于线路同侧,且必须保证点与点之间通视,控制点与点间的距离不超过350米,便于控制施工测量。

加密点应充分利用设计单位的CPⅠ和CPⅡ控制点,加密点应按少而精的原则进行选布。

1.2控制桩的制做和埋设CPⅢ控制点预制长度为1m,底面尺寸规格为30cm*30cm,顶面尺寸规格为15cm*15cm,并将点号标注在标石顶面,用红漆涂描点号,点号顺序为TY-1、TY-2、……TY-50顺序排设。

因施工工期较长,避免锈蚀,CPⅢ桩顶材料选用不锈钢材料,顶部刻十字丝。

工程测量加密点测量方案gps

工程测量加密点测量方案gps

工程测量加密点测量方案gps一、前言在现代工程测量中,为了保护工程测量数据的安全性和准确性,通常需要采用加密点测量方案。

加密点测量是指在进行工程测量的过程中,选择一些基准点作为加密点,通过GPS技术进行测量,确保测量的数据准确性和保密性。

本文将从加密点的选择、GPS测量方法、精度控制等方面介绍工程测量加密点测量方案。

二、加密点的选择在进行工程测量时,选择加密点是非常重要的。

加密点的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稳定性:加密点应该是比较稳定的地物,不易受到环境的影响。

比如建筑物的墙角、天文台等。

2. 易于测量:加密点应该是比较容易进行测量的地物,不要选择太难测量的地点。

3. 密集性:加密点应该在测量区域内分布比较密集,确保测量数据的覆盖性。

在选择加密点时,通常需要进行现场勘测,根据实际情况选取合适的地物作为加密点。

三、GPS测量方法在对加密点进行测量时,通常采用GPS技术。

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通过卫星和接收器来测量位置的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

GPS测量的基本步骤包括:1. 配置GPS接收器:将GPS接收器安装在测量点附近,保证接收器有良好的信号接收。

2. 数据采集:通过GPS接收器进行数据采集,记录下测量点的位置坐标信息。

3. 数据处理: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出测量点的坐标信息。

4. 数据上传:将测量点的坐标信息上传到测量仪器,用于后续测量。

GPS测量的优点是可以实现高精度的测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野外环境中,有时会受到天气、地形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注意对测量数据进行准确性的验证。

四、精度控制在进行工程测量加密点测量时,需要对测量精度进行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接收器的精度:GPS接收器的精度对测量结果会产生影响,需要选择精度较高的接收器进行测量。

2. 数据处理的精度:对GPS测量数据进行处理时,需要使用精度较高的数据处理软件,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3. 外部环境的影响:外部环境的因素会对GPS测量产生影响,比如天气、地形等,需要进行相应的环境影响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概况及交桩情况 ......(一) ........................... 、工程概况(二) 、交桩情况及控制点加密情况(三) ........................... 、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主要使用的测量依据 .......三、 ......................... 测量作业人员和仪器(一) ........................... 、测量作业人员(二) ........................... 、测量仪器四、 ......................... 加密控制点埋设 五、 ......................... 控制网外业观测要求六、 结论 (7)七、 附件 (8)4...5控制点加密复测报告一、工程概况及交桩情况(一)、工程概况福建省顺昌至邵武高速公路项目第三合同段起点位于邵武市大竹镇小仟村西侧(K52+440),路线由南向北展线,经龙潭后山穿银坑山隧道(2589米),经吴家塘镇溪东村、坊上村,建铺前大桥(790.5米)跨富屯溪、鹰厦铁路,国道G316建铺前分离式桥(61米)上跨高速公路,接着路线沿天步岭后山布设避开吴家塘开发区,并于天步岭村处设吴家塘互通连接国道G316建安家渡大桥(728.8米)跨越G316国道、富屯溪、鹰厦铁路及金塘大道(在建),经原安家渡村,穿张家际隧道(802米),经张家际后山,终于张家际村西北侧,并设置张家际枢纽互通连接既有的武邵高速公路,终点桩号K66+874.41(二武邵WSK51+4C)线路全长14.434 公里。

本项目内主要控制点工程为银坑山隧道、铺前大桥、吴家塘互通、吴家塘工业园区、安家渡大桥、张家际隧道和张家际枢纽工程等。

(二)、交桩情况及控制点加密情况福建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在本标段施工现场共交予了35个控制点(平面、高程共用)、未交予独立水准点位,结合现场实际地形及后期施工放样需要,本次平面复测不进行联测YE324 XYE127-1 XYE133-1、YE391 YE300YE301XYE386-1等4个控制点,高程复测不进行联测YD162 YE300 YE301 YE392等3个控制点,在加密24个控制点(平面、高程共用)后,点位密度可完全满足施工测量需要。

1)平面控制点加密情况本次复测分两个测段A7段及A8段两个测段,联测附合到共用已知点,独立平差。

A7段导线点共23个,其中已知点为10个GPS导线点,加密点13个,导线测量以已知点X E416-1、YE336-1为起算基准边,YE372 YE373为终点。

其中银坑山隧道平均长度2.589km,隧道进口布设3个导线点,出口布设3个导线点,与线路进行联测。

A8段已知20个控制点;力口密控制11个:在吴家塘互通增加控制点X E374-1通视YE374和YE375 在安家渡大桥增加XYE381-2通视XYE383-1、增加XYE383-2通视XYE387-1,在张家际隧道进口增加XYE389-2通视XYE388-1和XYE389-1, 在张家际隧道出口增加XYE391-1通视丫E392在YE300附近增加XYE300-1 通视X E391-1,在张家际枢纽互通连接既有的武邵高速公路沿线增加XYE150-2 XYE150-3 XYE150-4 XYE150-5和XYE150-6控制点,共计观测点位31个。

2)高程控制点加密情况1、A7段情况水准点以A8段已知点YE372为起点附和至A6标XYE416-1 为终点,水准点共布设42个,其中已知点12个,加密水准点30个,按照线路走向布设,基本满足结构物及路基需要。

2、A8 段具体是YE372 YE373 YE374 XYE374-1、YE375 XYE377-1、YE376 YE379 XYE379-1、XYE380-1 XYE381-1 XYE381-2 XYE384-1、XY E383-1、XY E383-2、XY E387-1、XY E388-1、XY E389-1、XY E386-1、XY E150-2 XYE150-3 XY E150-4 XY E150-5 XY E150-6 XY E150-1、XY E151-1、XYE151-2 XYE300-1、XYE391-1、YE391 YD150 YD151 共计观测点位32 个。

3)布设与埋石要求GPS静态测量:1、点位应视野开阔,且视场内障碍物的高度满足卫星观测最小截止高度15°;2、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3、附近不应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设备并避开大面积水域;4、交通方便以利于其他测量手段扩展与联测。

高程测量:1、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稳固可靠的地方,且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

当采用数字水准仪作业时,水准路线还应避开电磁场的干扰。

2、埋设完成后,二、三等点应绘制点之记,必要时还应设置指示桩。

根据已知控制点的等级,本标段线路及主要结构物的实际情况、加密复测所使用的仪器型号,本次复测采用E级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高程控制测量采用四等水准控制测量。

(三)、坐标系统与高程系统本次加密复测采用坐标系统、高程系统与设计成果所用坐标系统、高程系统相一致。

平面坐标系统:1954年北京坐标系,中央子午线117° 50投影面高程150米。

高程系统: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二、主要使用的测量依据1、《工程测量规范》50026-2007;2、《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3、《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94、设计单位现场交桩资料及相关成果资料。

(详见附表1交桩记录表)三、测量作业人员和仪器(一)、测量作业人员本次测量工作由项目部测量组负责完成,成员由5名测量工程师和7名技术员组成。

(详见附表2测量组人员一览表)(二)、测量仪器A7段测量仪器采用3台中海达V90型GPS进行静态控制测量。

检定日期为2016年1月4日,有效期至2017年1月3日。

网平差结束后利用索佳CX-101全站仪进行测量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平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检验平差精度,全站仪检定日期为2015年10月14日,有效期至2016 年10月12日。

高程测量控制水准测量苏州一光DZS-2型水准仪,检定日期为2016 年1月4日,有效期至2017年1月3日。

(详见附件监测和测量装置检定证书)A8段加密复测,卫星定位测量控制网采用六台中纬GPS进行静态测量,检定日期为2015年9月27日,有效期至2016年9月26日;网平差结束后利用徕卡TS06plus-2 〃R500全站仪进行测量控制点之间的距离,与平差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检验平差精度,全站仪检定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有效期至2016年3月9日。

高程测量控制网采用苏一光DSZ2水准仪进行测量,苏一光水准仪检定日期为2015年3月10日,有效期至2016年3月9日。

(详见附件监测和测量装置检定证书)仪器相关精度指标如下表1四、加密控制点埋设本次测量为保证精度,满足现场施工放样需要,充分利用了原控制点和地形情况,在合适的位置增设点位。

在选择新增点位时,按照规范要求控制其边长。

加密控制点埋设水泥墩:顶面为25cm^ 25cm,底座为60cmx 60cm,深60cm。

五、控制网外业观测要求(一)、平面控制测量(GPS静态测量)②本次复测控制网采用大地三边形网连方式,点位几何图形强度因子(GDO) < 6,异步环构成边数w 5。

依据《工程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规定,按国家E级GPS空制测量作业标准观测,保证每一同步环共同观测时间》45分钟;(具体详见附图平面控制网点布置示意图)。

③接收机设置卫星高度角》15,数据采样间隔15秒,同步观测到的GPS有效卫星数》5颗;④观测组应严格按规定时间进行作业,听从观测组调度者的调度命令,同时依照实际作业的进展情况,及时做出必要的调整;⑤观测中,天线安置严格对中整平,对中精度w 1mm并随时注意检查,并避免在接收机20m内使用无线电等通信工具。

⑥观测前后,分别量取天线高,互差小于2mm寸,取两次平均值作为最终天线咼。

⑦数据处理:外业观测结束后,对观测成果进行基线解算和网平差。

采用基线解算软件解算基线,基线解算时对重复基线、同步环和异步环的长度或闭合差按下列公式(1)、(2)和(3)进行限差验算,易0除超限的基线观测值。

重复基线的长度闭合差限差:d s w 2 2 (T三边同步环闭合差限差:I-W X ,W Y ,W Z W^3异步环坐标闭合差限差W X^ 3 n (73 n 7VZ^ 3 n 7W W 3 3 n 7式中:n-----闭合环边数,7 -----相应级别规定精度(按平均边长计算),W= W X W Y W Z经检验,所有基线均满足上述限差规定,说明观测值中不含粗差,所有基线可供内业平差使用。

GPS网平差时,运用平差软件首先在WGS-84坐标系下对基线向量进行三维无约束平差,求解各控制点在WGS-84^标系中的三维空间坐标,然后与已知控制点坐标进行匹配约束平差,平差所在中央子午线为115°50〃,最后在1954北京坐标系下进行二维约束平差,得到各点的平面坐标。

平差后,全部精度指标均达到规范要求,具体数据处理、平差计算过程详见下文复测报告,控制点成果见附表。

(二)、高程控制测量①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不超过20〃。

②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对于木质双面水准尺,不超过0.5mm③观测顺序如下:后-前-前-后(黑、黑、红、红)水准观测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3:水准测量的主要技术要求如下表4:数据处理采用平差软件对本标段高程控制网进行严密平差,以已知水准点X E416-1的高程作为全网高程起算点,以已知水准点YD151的高程作为全网高程闭合点。

平差后精度指标表明:高程控制网测量精度达到了规定要求,完全能满足工程施工测量应用的需要。

具体各高程点的成果、平差报告和原始测量记录详见下文。

六、结论①本标段施工控制网控制点选埋规范,布网合理,图形结构强度和点位密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②本标段施工控制网的观测过程规范、仪器设备及计算软件先进,平差选取的已知点、已知边作为起算点、约束边合理,平差计算严密,施工控制网工作的范围和精度均满足施工应用及技术规范的要求,成果质量可靠。

七、附件1、A8控制点加密复测网平差报告2、A8控制点复测约束平差坐标成果表3、A8四等水准控制网平差报告4、A8水准控制点复测成果表5、A8控制点复测成果对照表6、A8平面控制网点位布设示意图7、A8高程控制网点位布设示意图8、A8水准点复测原始记录9、A7导线测量平差报告10、A7导线点布设示意图11、A7四等水准测量原始记录12、A7水准测量成果整理表13、A7导线、水准测量设计与实测对照表14、测量队人员一览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