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孔的加工讲解

合集下载

第七课 数车内孔、内腔和套类零件加工(理论讲解)

第七课  数车内孔、内腔和套类零件加工(理论讲解)

7.孔的精度 套类零件的精度有下列几个项目。
(1)孔的位置精度。 同轴度(孔之间或孔与某些表面间的尺寸精度)、平 行度、垂直度、径向圆跳动和端面圆跳动等。
铰孔是对较小和未淬火孔的精加工方法之一,在成批生
产中已被广泛采用。铰孔之前,一般先镗孔,镗孔后留些 余量,一般粗铰为0.15mm~0.3mm,精铰为0.04mm~ 0.15mm,余量大小直接影响铰孔的质量。
4.孔加工方法的选择 在车床中,孔的加工方法与孔的精度要求、孔径以及
孔的深度有很大的关系。一般来 讲,在精度等级为IT12、 IT13时,一次钻孔就可以实现。在精度等级为IT11,孔径 ≤10mm时,采用一次钻孔方式;当孔径>10~30mm时, 采用钻孔和扩孔方式;孔径>30~80mm时,采用钻孔、扩 钻、扩孔刀或车刀镗孔方式。在精度等级为ITl0、IT9,孔 径≤10mm时,采用钻孔以及铰孔方式;当孔径 >10~30mm时,采用钻孔、扩孔和铰孔方式;孔径 >30~80mm时,采用钻孔、扩孔、铰孔、或者用扩孔刀镗 孔方式。在精度等级为IT8、IT7,孔径≤10mm时,采用钻 孔及一次或二次铰孔方式;当孔径>10~30mm时,采用钻 孔、扩孔、一次或二次铰孔方式;当孔径>30~80mm时, 采用钻孔、扩钻(或者用扩孔刀镗孔)以及一次或二次铰孔 方式。
如出现Z方向的误差,则其修整办法相同。
二、内孔、内腔和套类零件(知识+理论)
课题一 盲孔零件的加工
本课题要求编程并加工如图6.1所示盲孔零件,毛 坯为φ53mm×100mm的棒料,材料为45钢。
a)零件图 b)实体图 图6.1 盲孔零件
一、基础知识 1.孔加工特点 (1)孔加工是在工件内部进行的,观察切削情况比较困 难,尤其是小孔、深孔更为突出。

内孔表面加工常用方法大汇总

内孔表面加工常用方法大汇总

内孔表面加工方法较多,常用的有钻孔、扩孔、铰孔、镗孔、磨孔、拉孔、研磨孔、珩磨孔、滚压孔等。

一、钻孔用钻头在工件实体部位加工孔称为钻孔。

钻孔属粗加工,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3~IT11,表面粗糙度值为Ra50~12.5μm。

钻孔有以下工艺特点:1.钻头容易偏斜。

在钻床上钻孔时,容易引起孔的轴线偏移和不直,但孔径无显著变化;在车床上钻孔时,容易引起孔径的变化,但孔的轴线仍然是直的。

因此,在钻孔前应先加工端面,并用钻头或中心钻预钻一个锥坑,以便钻头定心。

钻小孔和深孔时,为了避免孔的轴线偏移和不直,应尽可能采用工件回转方式进行钻孔。

2.孔径容易扩大。

钻削时钻头两切削刃径向力不等将引起孔径扩大;卧式车床钻孔时的切入引偏也是孔径扩大的重要原因;此外钻头的径向跳动等也是造成孔径扩大的原因。

3.孔的表面质量较差。

钻削切屑较宽,在孔内被迫卷为螺旋状,流出时与孔壁发生摩擦而刮伤已加工表面。

4.钻削时轴向力大。

这主要是由钻头的横刃引起的。

因此,当钻孔直径d﹥30mm时,一般分两次进行钻削。

第一次钻出(0.5~0.7)d,第二次钻到所需的孔径。

由于横刃第二次不参加切削,故可采用较大的进给量,使孔的表面质量和生产率均得到提高。

二、扩孔扩孔是用扩孔钻对已钻出的孔做进一步加工,以扩大孔径并提高精度和降低表面粗糙度值。

扩孔可达到的尺寸公差等级为IT11~IT10, 表面粗糙度值为Ra12.5~6.3μm,属于孔的半精加工方法,常作铰削前的预加工,也可作为精度不高的孔的终加工。

扩孔方法如图7-4所示,扩孔余量(D-d),可由表查阅。

扩孔钻的形式随直径不同而不同。

直径为Φ10~Φ32的为锥柄扩孔钻,如图7-5a所示。

直径Φ25~Φ80的为套式扩孔钻,如图7-5b所示。

扩孔钻的结构与麻花钻相比有以下特点:1.刚性较好。

由于扩孔的背吃刀量小,切屑少,扩孔钻的容屑槽浅而窄,钻芯直径较大,增加了扩孔钻工作部分的刚性。

2.导向性好。

薄壁件内孔的加工

薄壁件内孔的加工

薄壁件内孔的加工◎程振山(作者单位:中国第一重型机械股份公司)薄壁工件因为具有重量轻、节约材料、结构紧凑等特点,已日益广泛地应用在各工业部门。

但由于是薄壁零件刚性差、强度弱,在加工中极容易变形,不易保证零件的加工质量,所以薄壁零件的加工问题,一直是比较棘手的。

下面以我们加工过的保护管为例,说明一下薄壁件内孔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保护管是用30mm 厚不锈钢板卷成;图纸尺寸要求壁厚最薄处27.5mm,活件总长5000mm;中间部分尺寸公差带为自由公差;两端止口尺寸为φ800(+0.20/0)×1740。

一、此工件加工中难点分析1.薄壁件刚性差、强度弱容易变形,且变形不容易控制,变形量变形趋势没有经验数据可以参考。

2.活件壁厚薄、总长尺寸长、重量太轻,在加工过程中容易产生震动,内孔公差和光洁度无法满足图纸要求。

3.装卡变形量较大,如果一端止口加工符图后再调个加工另一端时,因工件壁厚很薄,在夹紧力的作用下容易产生变形,从而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

4.加工内孔时冷却液的选择,因工件较薄,托辊与活件转动摩擦热、刀具切削热等因素会引起工件热变形,使工件尺寸难于控制。

5.不锈钢材质,采用高速钢刀加工刀尖磨损较严重,内孔光洁度差,镗头上导向木磨损快,镗头支撑不稳,容易产生振动和变形,影响工件的尺寸精度、形位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二、针对此活件制定的加工方案1.由于活件加工难度大我们不能盲目加工,必须先在深孔机床留量,反复进行多次试验,摸索出合理的装卡方式、吃刀量、进给量等加工参数。

2.首先在活件两端距离端头1500mm 处装上大架套φ1200*600,并且在架套顶丝和活件之间用弧长250mm,厚度100mm 的圆弧形钢板隔开,增大受力面积,保证活件受顶丝力比较均匀,不会出现由于装架套顶丝顶紧力使活件产生较大变形的情况;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小活件和托辊直接接触挤压带来的变形、活件和托辊直接接触摩擦产生热量变形,且能通过架套的重量增加整个活件的重量,使活件在机床上转动更平稳减小震动。

内孔倒角加工方法

内孔倒角加工方法

内孔倒角加工方法《嘿,咱来唠唠内孔倒角加工方法》嘿呀,朋友!今天咱来唠唠内孔倒角加工方法,这可是个好玩又实用的本事哦!首先呢,你得把要加工的东西准备好呀,就像上战场得先把枪擦亮一样。

然后嘞,找到那个要倒角的内孔,这就好比是找到你要攻克的小山头。

接下来,就是关键步骤啦!把倒角刀具拿出来,这刀具就像是你的秘密武器。

想象一下,它就是那个能把内孔变得乖乖听话的神奇小魔杖。

你得小心地把它伸进内孔里,就像给内孔挠痒痒一样,可别太粗鲁哦,不然内孔会不高兴的。

然后呢,开始慢慢地转动刀具,让它在内孔边缘轻轻地蹭啊蹭。

这时候你得有耐心,不能着急,就跟哄小孩似的,得慢慢来。

你要是太着急,一下子用力过猛,那可就完蛋啦,说不定会把内孔给弄哭咯!在这个过程中啊,你得时刻注意着角度。

就像你走路得看路一样,不能走歪了。

要是角度不对,那倒角出来可就不漂亮啦,就像一个人长歪了脸一样,多难看呀!我跟你说,我有一次就不小心弄歪了,哎呀妈呀,那可把我给愁坏了。

后来我是费了好大的劲才给弄好的,从那以后我就长记性啦,做这个可得小心小心再小心。

还有哦,在加工的时候,你得注意安全。

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刀具可不长眼,别一不小心把手给弄伤了。

那就不是好玩的事情啦,搞不好还得去医院呢!另外啊,刀具的选择也很重要。

就像你去挑鞋子一样,得挑合脚的。

不同的内孔可能需要不同的刀具,你可不能随便拿一个就用,不然效果可能会大打折扣哦。

总之呢,内孔倒角加工方法就是这么个事儿。

只要你按照我说的步骤来,有耐心,小心操作,肯定能把内孔倒角加工得漂漂亮亮的。

就像给内孔化了个美美的妆一样,让它变得更加迷人啦!哈哈,朋友,快去试试吧!。

内孔加工方法

内孔加工方法
控制车孔深度的方法通常采用粗车时在刀柄上刻线痕作记号或安放限位 铜片,以及利用床鞍刻度控制线来控制等,精车时需用小滑板刻度盘或 游标深度尺等来控制车孔的深度。
内孔加工方法
内孔加工方法
孔的车削基本上与车外圆相同,只是进刀和退刀的方向相反。下面我们 对通孔、盲孔与台阶孔的车削分别进行介绍。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孔车削
启动车床,主轴正转,分别摇动大滑轮与中滑板,使刀尖接近并轻轻接 触工件内孔壁,以此作为确定切削深度的零点位置。
中滑板少量进刀,试车,纵向退刀,停车,对试车的内孔部分进行测量。 粗车,由于刀杆伸出较长所以,粗车时的切削用量要比车外圆时适当减
内孔加工方法
❖ 车端面,钻中心孔。
钻孔,选择比孔径略小的钻头先钻出底孔。其钻孔深度从钻头顶尖量起, 并在钻头刻线作记号,以控制钻孔深度。然后用相同直径的平头钻将孔 底扩成平底,在孔底平面略留有精车余量。
内孔车刀对刀,试车,纵向退刀,停车,对试车的内孔部分进行测量。
内孔加工方法
粗车,由大滑板刻度控制孔的车削深度,自动纵向进给车削平底孔时要 防止车刀与孔底面碰撞,当床鞍刻度指示离孔底面还有1~2mm距离时, 应立即停止自动进给改用手动进给。如孔大而浅,一般车孔底面时能看 清。若孔小而深,就很难观察到是否已车到孔底,此时通常要凭感觉来 判断刀尖是否已切到孔底。若切削声音增大,表明车刀已车至孔底。当 中滑板横向进给车孔底平面时,若切削声音消失,控制横向进给手柄的 手已明显感觉切削抗力突然减小,则表明孔底平面已车出,应先将车刀 迅速纵向退出。
在粗车进行后,留有一些精车余量,测量,确定进刀量,精车。
内孔加工方法
❖ 台阶孔车削
车直径较小的阶台孔时,由于观察困难而尺寸精度不宜掌握,所以常采 用粗、精车小孔,再粗精车大孔。

轴类零部件内孔加工方法

轴类零部件内孔加工方法

轴类零部件内孔加工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项工艺,确保内孔的精度和表面质量对零部件的功能和性能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轴类零部件内孔加工方法:
1. 钻削:
- 钻削是最基本的内孔加工方法之一。

通过使用钻头,可在工件上创建孔。

对于较小直径和较短深度的内孔,钻削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

2. 铰削:
- 铰削是通过使用铰刀,将内孔表面进行切削,以提高其精度和表面质量。

铰刀可以调整,使内孔具有所需的直径和形状。

3. 车削:
- 车削是通过使用车刀在工件上旋转的情况下,切削内孔的一种方法。

车削通常用于制作较大直径和较深的内孔,可以实现较高的加工效率。

4. 镗削:
- 镗削是通过使用镗刀,以旋转或振动的方式切削内孔。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较高的精度和表面质量,特别适用于对内孔直径和圆度有严格要求的情况。

5. 滚压:
- 滚压是通过使用滚轮或滚动刀具,将内孔材料进行塑性变形,从而形成所需的内孔形状。

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内孔的表面质量和硬度。

6. 磨削:
- 磨削是通过使用磨石或磨削刀具,对内孔进行精细磨削,以获得高精度和高表面质量。

磨削通常用于对内孔直径和形状有极高要求的情况。

7. 激光加工:
- 激光加工是通过激光束将内孔材料切割或蒸发,以实现对内孔进行精确加工的方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一些特殊材料或需要非常高精度的内孔加工。

在选择合适的轴类零部件内孔加工方法时,需要考虑材料特性、加工精度、生产效率和成本等因素。

通常,工程师会根据具体的要求和工件特点选择最合适的加工方法。

数控加工内孔加工实训报告

数控加工内孔加工实训报告

一、实训目的本次实训旨在使学生掌握数控加工内孔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操作技能及质量检测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

二、实训内容1. 内孔加工的基本原理内孔加工是指利用钻头、扩孔刀、铰刀等工具,对工件内部进行加工,以达到所需尺寸、形状和表面质量的过程。

内孔加工在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2. 内孔加工工艺方法(1)钻孔:钻孔是内孔加工的第一步,通常采用钻头进行加工。

钻孔分为粗加工和精加工,粗加工用于去除材料,精加工用于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2)扩孔:扩孔是在钻孔的基础上,对孔进行扩大,以满足更大的尺寸要求。

扩孔可以使用扩孔刀或扩孔钻头进行加工。

(3)铰孔:铰孔是内孔加工中精度要求较高的加工方法,通常使用铰刀进行加工。

铰孔可以保证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

(4)镗孔:镗孔是利用镗刀对孔进行加工,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

镗孔可以分为粗镗、半精镗和精镗。

(5)磨孔:磨孔是利用磨头对孔进行加工,以提高孔的尺寸精度、形状精度和表面质量。

磨孔适用于高精度、高表面质量要求的内孔加工。

3. 内孔加工操作技能(1)数控机床操作:熟练掌握数控机床的操作,包括开机、关机、调整机床参数、设置加工参数等。

(2)刀具选择:根据加工要求选择合适的刀具,包括钻头、扩孔刀、铰刀、镗刀、磨头等。

(3)加工参数设置:根据加工要求设置切削速度、进给量、切削深度等参数。

(4)加工顺序:按照加工工艺流程进行加工,包括钻孔、扩孔、铰孔、镗孔、磨孔等。

4. 内孔加工质量检测(1)尺寸检测:使用游标卡尺、千分尺等工具对孔的尺寸进行检测。

(2)形状检测:使用形状检测仪、投影仪等工具对孔的形状进行检测。

(3)表面质量检测:使用表面粗糙度仪、光泽度仪等工具对孔的表面质量进行检测。

三、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了解内孔加工的基本原理、工艺方法、操作技能及质量检测方法。

2. 实操练习:在数控机床上进行内孔加工操作,包括钻孔、扩孔、铰孔、镗孔、磨孔等。

内孔研磨方法

内孔研磨方法

内孔研磨方法一、前言内孔研磨是机械加工中常见的一种工艺,它可以用于加工精密的内孔,比如气缸套、轴承座等。

而内孔研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零件的精度和寿命,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保证其质量。

本文将介绍内孔研磨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二、内孔研磨前的准备工作1. 确定内孔尺寸和形状在进行内孔研磨之前,首先需要明确待加工零件的内孔尺寸和形状。

这需要通过测量或图纸来确定。

2. 选择合适的工装夹具根据待加工零件的形态和尺寸,选择合适的工装夹具。

通常情况下,可以使用弹性夹紧器或真空吸盘等夹具来固定待加工零件。

3. 选择合适的切削液切削液对于内孔研磨来说非常重要,它能够提高切削效率、延长刀具寿命,并且能够有效地降低摩擦热。

因此,需要根据待加工材料的性质和切削液的特性来选择合适的切削液。

4. 选择合适的研磨头内孔研磨头的选择需要根据待加工零件的材料、尺寸和形态来确定。

常见的内孔研磨头有钻杆式、弹性轮式、针式等。

三、内孔研磨方法1. 确定加工顺序在进行内孔研磨之前,需要先确定加工顺序。

通常情况下,应该先进行粗加工,然后再进行精加工。

2. 粗加工粗加工时需要使用较大直径的内孔研磨头,通过旋转和进给运动来去除待加工零件内部较大的毛刺和凸起部分。

在粗加工时,切削液要保持充足,并且要注意控制进给速度和转速。

3. 清洁在完成粗加工之后,需要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清洁。

这样可以清除掉切削液中残留下来的金属屑和其他杂质。

4. 精加工在进行精加工时,需要使用较小直径的内孔研磨头。

此时,切削液要充分润滑,并且要控制好进给速度和转速。

在精加工过程中,可以通过切削液的流动来清除研磨头上的金属屑和其他杂质。

5. 检查在完成内孔研磨之后,需要对待加工零件进行检查。

这样可以确保内孔的尺寸和形态符合要求。

四、注意事项1. 切削液应该选择合适的类型,并且要保持充足。

2. 内孔研磨头应该选择合适的规格和型号,并且要定期更换。

3. 在进行内孔研磨时,需要控制好进给速度和转速,避免过快或过慢导致质量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珩磨头与工件之间的旋转和往复运动,使砂条的磨 粒在孔表面上的切削轨迹形成交叉而又不相重复的网纹。 珩磨时磨条便从工件上切去极薄的一层材料,并在孔表 面形成交叉而不重复的网纹切痕 ( 如图 ), 这种交叉而不 重复的网纹切痕有利于贮存润滑油,使零件表面之间易 形成—层油膜,从而减少零件间的表面磨损。
15
11
四、磨孔与孔的精密加工 1 磨孔工艺特点:属于孔的精加方法。精度可达IT7, Ra1.6~0.4 μm。 磨孔不仅能获得较高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而且 还可以提高孔的位置精度和孔的轴线的直线度。与外圆 磨削相比,工作条件较差:砂轮直径小,刚性差,排屑 和散热困难,生产率低。对于淬硬零件中的孔加工,磨 孔是主要的加工方法。 内孔为断续圆周表面(如有键槽或花键的孔)、阶 梯孔及盲孔时,常采用磨孔作为精加工。
研磨孔是一种光整加工方法。精度可达IT7~IT6, Ra0.4~0.025μm,形状精度也有相应的提高,但不能提 高位置精度。
16
珩磨头对孔施加一定压力,结构如图;切除极小的 加工余量。
17
②研磨孔是一种光整加工方法。精度可达IT7~IT6, Ra0.4~0.025μm,形状精度也有相应的提高,但不能提 高位置精度。需要在精镗、精铰或精磨之后进行。
18
固定式研磨棒多用于单件生产。带槽研磨棒便于存 贮研磨剂,用于粗研,光滑研磨棒,一般用于精研。如 图所示 。所有研具采用比工件软的材料制成,这些材料 为铸铁、铜、青铜、巴氏合金及硬木等。有时也可用钢 做研具。研磨时,部分磨粒悬浮于工件与研具之间,部 分磨粒则嵌入研具的表面层,工件与研具作相对运动, 磨料就在工件表面上切除很薄的一层金属 ( 主要是上工 序在工件表面上留下的凸峰 ) 。
12
磨孔时砂轮的尺寸受被加工孔径尺寸的限制,一般 砂轮直径为工件孔径的 0.5—0.9 倍,磨头轴的直径和 长度也取决于被加工孔的直径和深度。故磨削速度低, 磨头的刚度差,磨削质量和生产率均受到影响。
磨孔的方式有中心内圆磨削、无心内圆磨削。 中心内圆磨削是在普通内圆磨床或万能磨床上进行。 无心内圆磨削是在无心内圆磨床上进行的,被加工工件 多为薄壁件,不宜用夹盘夹紧,工件的内外圆同轴度要 求较高。这种磨削方法多用于磨削轴承环类型的零件, 其工艺特点是精度高,要求机床具有高精度、高的自动 化程度和高生产率,以适应大批大量生产。
4
① 整体式; ② 镶齿套式 ; ③ 硬质合金可转位式 。
5
3、铰孔 特点:铰孔一般作为未淬硬小孔的精加工方法。精 度可达精度可达IT8~IT6,Ra1.6~0.4μm。手铰和机铰 两种。机铰时,铰刀与机床采用浮动连接。铰孔只能提 高孔本身的尺寸精度及形状精度,但不能校正孔的位置 精度。注意:钻孔、扩孔和铰孔是加工小孔常用的方法。
13
14
2 孔的精密加工①②③④⑤
①珩磨 是磨削加工的一种特殊形式,属于光整加工。 需要在磨削或精镗的基础上进行。
珩磨所用的工具是由若干砂条 ( 油石 ) 组成的珩磨 头,四周砂条能作径向张缩,并以一定的压力与孔表面 接触,珩磨头上的砂条有 3 种运动 ( 如 图 );即旋转运 动、往复运动和加压力的径向运动。
19
③滚压 利用经过淬硬和精细抛光过的、可自由旋转 的滚柱或滚珠,对零件表面进行挤压,以提高加工表面 质量的一种机械强化加上方法。滚压加工可减小表面粗 糙度值 2-3 级,提高硬度 10 % -40 % ,表面层耐疲劳 强度一般提高 30 % ~ 50 % 。滚柱或滚珠材质通常用 高速钢或硬质合金。
8
镗刀 (1)单刃镗刀 ① 车床用:即内孔车刀 ② 镗床用:镗杆+刀头(一般——较难调刀;微调镗 刀——有刻度,较易调整)。
9
(2)双刃镗刀 ① 固定镗刀块 ≈ 没有横刃的钻头 ② 浮动镗刀块 ≈ 只有两条刀刃的铰刀——不修正 位置误差。
10
三、拉孔 特点:属于的孔的精加工方法。在拉床上进行。精 度可达IT8~IT7,Ra0.8~0.4μm。加工时以孔本身定位, 不能修正孔的轴线歪斜。生产率高,但刀具复杂。
1
钻孔方式: ① 工件旋转,刀具进给(如在车床上钻孔),加工 中如刀具引偏,会造成工件孔径扩大。 ② 工件不动,刀具既旋转又进给(如在钻床上钻 孔),加工中如刀具引偏,会造成工件孔轴线弯曲。
2
麻花钻的组成① 柄部 : ② 颈部 ③ 工作部分:
3
2、扩孔 扩孔是用扩孔钻在已钻出、铸出、锻出或冲出的孔 进行加工的方法。 特点:相当于半精加工,精度可达IT10,Ra 6.3~ 3.2μm。扩孔可以修正孔轴线的歪斜,生产率高。
一、钻孔、扩孔和铰孔
内孔表面的加工
1、钻孔 钻孔是利用钻头在实体材料上加工内孔的工艺方法。 特点:属于粗加工,精度可达IT13~IT11,Ra50~ 12.5μm。钻削时,由于刀具刚性差,钻头容易引偏,排 屑和散热都较差,生产率低。 刀具:麻花钻。 机床:常用的有台式钻床、立式钻床、摇臂钻床,也 可在车床、铣床、镗床上钻孔。 钻孔时的切削力主要是作用在钻头轴向的进给力Ff 和 钻削转矩M。
6
铰刀特点 :刀齿多、刀槽浅、刚度好、定尺寸(一 把刀加工一种孔);精度:H7、H8、H9 。
7
二、镗孔 镗孔是在工件已有的孔上进行扩大孔径的加工方法。 特点:镗孔可分为粗镗(IT13~IT11,Ra50 ~ 12.5μm)、半精镗(IT10~IT9,Ra6.3~3.2 μm)和精 镗(IT8~IT6,Ra1.6~0.8μm)。镗孔除了能提高尺寸 精度和表面质量外,还可以修正孔的轴线的弯曲误差, 且较容易保证各孔的孔距精度和位置精度。 镗孔方式有主轴进给、工作台进给两种,当工件较大、 孔较短时采用主轴进给,反之则采用工作台进给。
在研具与工件加工表面之间加入研磨剂,在一定压 力下 表面作复杂的相对运动,使磨粒在工件表面上滚动 或滑动,起切削、刮擦和挤压作用,从加工表面上切下 极薄的一层材料,得到尺寸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极低的表 面。按研磨方式可分为手工研磨和机械研磨两种。
研磨前,将套上工件的研磨棒安装在车床上,涂上 研磨剂,调整研磨棒直径使其对工件有适当的压力,即 可进行研磨。研磨时,研磨棒旋转,手握工件往复移动。 固定式研磨棒多用于单件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