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选取参考系
高中物理合格考知识梳理归纳

高二物理合格考知识点梳理和检测(必修1+必修2+选修1-1)知识点梳理第一单元运动的描述1、参考系: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假定为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①参考系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②一般情况下常选地面或相对地面不动的物体为参考系;③同一运动,选取的参考系不一样,观察的结果可能不一样.)质点:①怎样的物体才能称为质点:研究物体运动时,如果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我们研究的问题产生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时,这样的物体可视为质点.3.位移: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从物体运动的起点指向运动的终点的有向线段称位移.(位移和路程区别:①位移矢量,路程标量;②位移的大小总是小于等于路程)4.速度: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反映物体一段时间或一段位移内运动快慢;t s v =,单位:m/s;瞬时速度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移的运动快慢.)5.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程度的物理量.速度的变化与发生这个变化所用时间的比值去定义.a=t v v t 0-单位:m/s 2,矢量.加速度的大小用速度变化率tv ∆∆去度量;(注意:加速度与速度无直接的联系;加速度为零时,速度可能很大,反之加速度很大时,速度可能很小.)(二)直线运动6.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位移都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特点:a=0;v=恒量;位移公式:S=v·t7.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的直线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相关的公式:①a=恒量③瞬时速度at v v t +=0三个位移公式④⑤v t 2-v 02=2as,8.匀变速运动的几个推论:(1)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T 为等分时间间隔)①nv v v v n ::3:2:1::::321 =(1T,2T,3T…nT 末的瞬时速度比)②d 1:d 2:d 3……:d n =12:22:32……n 2(前1T,前2T,前3T,……前nT 内的位移比)③)12(::5:3:1:::321-=n S S S S n (第1T 内,第2T 内,第3T 内……位移比)(2)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物体(初速度不为零也适用)④恒量==--21aT S S n n (在任意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个恒量)⑤2)(aT m n S S m n -=-(相等时间内不相邻的位移差)⑥TS S v v v n n n n n 22111++-+=+=(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时间中点瞬时速度)(7)位移中点速度22202t s v v v +=(8)时间中点9.运动图线S-t 图线斜率表示速度v-t 图线斜率表示加速度v-t 图中面积反映位移.①中斜率为0,速度为0(静止)①中斜率为0,匀速运动速度图线和时间②和③斜率恒定(速度恒定)②和③斜率恒定(加速度恒定)轴所围成的面积所以都是匀速运动所以作匀加速运动即为位移的大小②的斜率比③的斜率小,②的加速度比③的加速度小①位移最大③的故②的速度比③的速度小位移最小10.国际单位制中7个基本单位,高中阶段涉及6个:①长度单位:米m②时间单位:秒s③质量单位:千米kg④热力学温度单位:开尔文(开)k⑤电流单位:安培(安)A⑥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摩)mol知识点梳理第二单元相互作用与牛顿第二定律1.力的分类①按力的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②按力的效果分:拉力,推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等2.摩擦力(1)条件:①接触②挤压③接触面粗糙④有相对运动或有相对运动的趋势(2)方向:总是跟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与接触面平行)(注意:总是跟相对方向相反,可以跟运动方向一致,也可以跟运动方向相反)(3)大小:静摩擦力f:max 0f f ≤≤滑动摩擦力f:Nf μ=(最大静摩擦力略大于滑动摩擦力,在计算过程中没有特别说明,把它们约相等来处理)3.弹力(1)产生条件:①接触②形变(主要讨论的是挤压形变和拉伸形变)(2)方向:跟形变方向相反(与接触面垂直)(3)弹簧的弹力F与形变量x的关系:kxF =4.力的合成与分解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是等效代替关系;合力与它两分力的关系必须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其大小关系:2121F F F F F +≤≤-合5.牛顿第一定律(1)定义:一切的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②质量是衡量惯性大小的唯一标准(质量大则惯性大;质量小则惯性小)③惯性不是一种力,它是物体固有的属性④牛顿第一定律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因为不受力的物体是不存在的,但是建立在大量实验现象的基础之上推理而发现的.6.牛顿第二定律(1)定义:物体的加速度跟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点

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点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点物理学(physics)是研究物质最一般的运动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
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
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物理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考点1、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是一个理想化的模型。
2、原则: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考点2、参考系、坐标系1、参考系定义:为了研究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不动的物体。
2、注意点:运动的描述是相对的,因参考系的选取的不同而不同。
参考系的选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为原则。
3、坐标系: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及位置的变化而建立的参考系。
考点3、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发生变化(注意机械运动是相对的)。
2、运动形式:平动(物体上各点运动形式相同)、转动、振动(围绕某点往复运动)等。
常见考点考法这部分知识难度不大,在平时的练习中可能出现,且往往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但是高考中单独出现的几率比较小。
说明:高中物理的确难,实用口诀能帮忙。
物理公式、规律主要通过理解和运用来记忆,本口诀也要通过理解,发挥韵调特点,能对高中物理重要知识记忆起辅助作用。
整理、修改、补充。
删除了部分与新课标不相符的内容。
楷体字加粗的.,是补充或修改的内容。
增补了运动的描述、恒定电流、变压器和热力学定律等内容。
一、运动的描述1.物体模型用质点,忽略形状和大小;地球公转当质点,地球自转要大小。
物体位置的变化,准确描述用位移,运动快慢S比t ,a用Δv与t 比。
2.运用一般公式法,平均速度是简法,中间时刻速度法,初速度零比例法,再加几何图像法,求解运动好方法。
自由落体是实例,初速为零a等g.竖直上抛知初速,上升最高心有数,飞行时间上下回,整个过程匀减速。
高中物理知识点全部

高中物理知识点全部一、运动的描述。
1. 质点。
- 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 条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研究问题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例如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地球可看成质点;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不能看成质点。
2. 参考系。
- 定义:为了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 选取原则: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但选取不同的参考系,对物体运动的描述可能不同。
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的乘客,以汽车为参考系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考系是运动的。
3. 时间和时刻。
- 时刻:是指某一瞬间,如第3s末、第4s初(二者为同一时刻)。
- 时间:是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如前3s内、第3s内(第3s初到第3s末的1s时间间隔)。
4. 位移和路程。
- 位移:是矢量,大小等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线距离,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 路程:是标量,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
例如物体做圆周运动一圈,路程为圆周长,位移为零。
5. 速度。
- 平均速度:v = (Δ x)/(Δ t),是矢量,表示物体在某段时间或某段位移内运动的平均快慢程度。
- 瞬时速度: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是矢量。
当Δ t趋近于零时,平均速度趋近于瞬时速度。
- 速率: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
6. 加速度。
- 定义:a=(Δ v)/(Δ t),是矢量,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
- 单位:m/s^2。
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
1.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
- 速度公式:v = v_0+at,其中v_0为初速度,v为末速度,a为加速度,t为时间。
- 位移公式:x=v_0t+(1)/(2)at^2。
- 速度 - 位移公式:v^2-v_0^2=2ax。
2. 自由落体运动。
- 定义: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从静止开始下落的运动。
- 特点:初速度v_0 = 0,加速度a = g=9.8m/s^2(一般计算取g = 10m/s^2)。
高中物理必修一之 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并不存在。
(2)“理想化模型”是以研究目的为出发点,突 出问题的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而建立的“物理 模型”。
(3)“理想化模型”是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对 客观存在的复杂事物的一种近似反映,是物理学 中经常采用的一种研究方法。
2.对质点的进一步理解 (1)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其突出 的特点是“具有质量”和“占有位置”,但是质点没
落地点、接住点的位置坐标分别是
A.2 m,-2 m,-1 m C.4 m,0,1 m
[思路点拨]
(
)
B.-2 m,2 m,1 m D.-4 m,0,-1 m
选取原点 ―→ 建坐标系 ―→ 确定坐标
[解析]
根据题意建立如图所示的
坐标系,A点为抛出点,坐标为 -2 m,B点为坐标原点,D点为地面, 坐标为2 m,C点为接住点,坐标为1 m,所以选项B正确。
房匀速上升,乙看到甲匀速上升,丙看到乙匀速下降, 甲看到丙匀速上升,则甲、乙、丙三人相对于地面的 运动情况可能是 A.甲、乙均下降,丙停在空中 B.甲、乙均下降,丙上升 C.甲、乙、丙均下降 ( )
D.甲、乙、丙均上升
[审题指导]
解答本题需要注意以下两点:
(1)选择不同的参考系,物体运动情况的描述不同。
研究电子绕原子核运动情况时,由于原子核的半径
仅相当于原子半径的万分之一,所以可将原子核看 成质点;但若研究有关原子核结构的问题,就不能 把原子核看成质点。研究火车通过路旁的电线
杆的时间时,火车的长度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成
质点。研究乒乓球的旋转情况时,乒乓球的大小不
能忽略,乒乓球不能看成质点。跳水时,运动员在 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转体和翻滚等高难度动作,运动 员也不能看成质点。 [答案] CD
高中物理第1章第1节1.1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1.1 质点、参照系和坐标系一、教材剖析本节教科书的第一段道出了全章教科书的目标,就是研究“如何描绘物体的机械运动”。
教科书一开始就从参照系中明确地抽象出了坐标系的观点,指导思想是重申一般性的科学方法,即为这样的思想作准备:解决问题时第一把实质问题抽象成物理模型,而后用数学方法描绘这个模型,并追求解决的方法。
要研究物体地点的变化问题,第一一定解决地点确立问题,教科书把“物体和质点”看作一个知识点,说明质点是针对物体而言的,实质的“物体”都“据有必定的空间”,在往常的运动过程中,“不一样部位的运动状况是不同样的”,进而“给描绘运动带来了困难”,解决问题的要点是“可否用一个点来取代物体”。
二、教课目的1、知道参照系的观点。
知道对同一物体选择不一样的参照系时,察看的结果可能不一样。
2、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广泛的研究方法。
三、教课要点1、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用参照系。
2、质点观点的理解。
四、教课难点在什么状况下可把物体看出质点五、教课过程( 一 ) 预习检查、总结迷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状况并认识了学生的迷惑,使教课拥有了针对性。
(二)情形导入、展现目标。
在研究某一问题时,对影响结果特别小的因平素忽视。
常成立一些物理模型,这是一种科学抽象。
那从前接触过这样的物理模型吗?如:圆滑的水平面、轻质弹簧。
这些都是把摩擦、弹簧质量对研究问题影响极小的因素忽视掉了。
今日我们又要成立一种新的物理模型——点。
点,并达成以下:意:步步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明确学目。
(三)合作研究、精点。
1、物体和点填写:( 1)点就是没有,没有,只拥有物体的点。
(2)可否把物体看作点,与物体的大小、形状相关?(3)研究一汽在平直公路上的运,可否把汽看作点?要研究汽的状况,可否把汽看作点?(4)原子核很小,能够把原子核看作点?( 5 )运的点通的路,叫点的运;是直,叫直运;是曲,叫。
共:点是没有形状、大小、拥有物体所有量的点。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1.1质点 参考系教案

人教版2019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1.1质点参考系教案【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从机械运动的描述出发,引出质点和参考系的概念,要求学生学会运用这两点。
该节内容是物理学学习的基础,同时作为第一课,内容比较简单,便于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核心素养】1.物理观念:能建立质点和参考系的物理观念,能科学地描述运动的相对性,形成运动观念。
2.科学思维: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具有构建模型的意识。
3.科学探究:体验不同参考系中运动的相对性,促使学生形成勤于观察、勤于思考的习惯,提高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可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实验并体会比较,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并力求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科学态度与责任责任:通过质点概念和参考系的学习,体会物理规律与生活的联系。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心科技发展、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概念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2.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即将一个实际的物体抽象为质点的条件。
【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引入一: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提出问题:要描述物体的机械运动,本节课将从哪几个方面去描述?教师活动:著名德国物理学家海森伯曾说过:“为了理解现象,首要条件就是引入适当的概念。
只有借助于正确的概念,我们才能真正知道观察到了什么。
”今天我们通过引入质点参考系这两个重要概念来准确描述复杂的大自然的运动。
学生活动:通过阅读,对本节涉及的概念有个总体印象,知道这些概念都是为了进一步描述物体的运动而引入的,要研究物体的运动首先从这些基本概念入手。
引入二:通过视频课件展示各种物体的运动,提出问题1:物体形态各异,各部分运动复杂,能否把对物体的运动分析进行适当简化呢?怎样简化比较方面呢?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与小组讨论分析。
回答:可以考虑进行简化。
高中物理巧选参考系、简化解题过程

t t3 t2 ……④,由以上各式可得 t 4 S 。
[答案] t 4 S 2. [解析]以货车为参考系,客车的初速为 0 1 2 20 6 14(m s ) ,恰好相遇时的末 速
t 0 , 加 速 度 a 0.8 m s 2 , 依 据 s 公 式 得 相 对 位 移
【注意事项】
从道理或原则上讲参考系的选取是任意的, 但是若选取的参考系不恰当, 则可能使问题 复杂化,甚或无法求解;若选取的参考系恰到好处,常常可使物理情景清晰、解题过程变得 十分简单。 鉴别所选参考系是否恰当, 应以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否容易、 简单、 方便为准绳。 绝不要随便选取, 也不要受限于物理学默认的参考系即地球或地面, 以免束缚了自己的思维 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运用相对运动法处理运动学问题时要注意:①位移、速度、加速度 都必须是相对所选定的参考系的; ②相对所选参考系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性质、 运动规律应是 自己所熟悉的,以便用已有知识求解。
为 y t 1 0.1 0.1(m) 10(cm) ,所以子弹应从第一个环心穿过。 【小结】 对两个及其以上的物体的二维相对运动问题,有的先要确定两个方向(可能正交, 也可能斜交)上的相对(分)运动情况(其相对位移、相对速度、相对加速度的确定办法同 上) ,然后再依据分运动的独立性、等时性及相应的运动规律求解之。有的还需要确定相对 合运动的情况,明确运动规律后再依据合、分运动的等时性及相关运动规律解题。
【同步练习】
1.一列车由等长的车厢连接而成,车厢之间的间隙忽略不计。一人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 的最前端相齐。 当列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开始计时, 测得第一节车厢通过他的 时间为 2S,则从第 5 节至第 16 节车厢通过他的时间为多少? 2.客车以 20m/s 得速度行驶, 突然发现同轨道的前方 120m 处有一列货车正以 6m/s 的速度同 向匀速行驶,于是客车紧急刹车,以 0.8 m s 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问两车能否相碰? 3. 高为 h 的电梯正以加速度 a 匀加速上升,突然天花板上一颗螺钉脱落。螺钉落到电梯底 板上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4.一列长为 L 的队伍,行进速度为 ,通讯员以速度 u 跑步从队尾赶到队首,又立即从队首 返回队尾,则此过程中队伍前进的路程是多少? 5.高为 h 的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向前行驶,加速度大小为 a ,车厢顶部中点有油滴落下, 则油滴对地做什么运动?油滴落点相对车厢的水平距离是多少? 6.A、B 两小球同时从距地面高为 h=15m 处的同一点 A B 抛出,初速度大小均为 0 10 m s ,A 球竖直向下抛 出,B 球水平抛出,空气阻力不计,重力加速度取
2020-2021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1教学案:第一章 第1节 质点 参考系 空间 时间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1节质点__参考系__空间__时间一、机械运动质点1.机械运动(1)定义: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2)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当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没有发生位置变化,我们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质点(1)定义: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
(2)将物体看做质点的条件:如果被研究物体的形状、大小在所讨论的问题中可以忽略,就可把整个物体看做质点。
二、参考系1.定义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并描述其运动情况时,被选定作为参考的其他物体。
2.参考系的意义对同一个物体的运动,选择不同的参考系,观察到的物体运动情况往往不同,因此要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必须首先选择参考系。
三、空间时间时刻1.空间指物体赖以存在的地方或变动范围。
2.时间指物体在某处存在或变动过程的长短。
3.时刻指物体运动的某一瞬时,在时间坐标轴上用一个点表示。
1.自主思考——判一判(1)很大的物体不能看成质点,很小的物体才能看成质点。
(×)(2)参考系一定选静止不动的物体。
(×)(3)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与参考系的选择无关。
(×)(4)比较两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时可选择不同的参考系。
(×)(5)时间间隔是指较长的一段时间,时刻是指较短的一段时间。
(×)(6)第2 s内和前2 s内指的是不相等的两段时间。
(√)2.合作探究——议一议(1)研究一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的路程,火车能否看做质点?研究火车经过一座桥梁所需要的时间,火车能否看做质点?研究火车发动机、传动机构及车轮的转动时,火车能否看做质点?图1-1-1[提示]研究一列火车从北京到上海运动的路程,火车可以看做质点;研究火车经过一座桥梁所需要的时间,火车的长度与桥梁的长度相比较不能忽略,火车不能看做质点;研究火车发动机、传动机构及车轮的转动,火车不能看做质点。
(2)我们站在公路旁边,描述汽车的运动时,一般选择谁为参考系?我们坐在车里,描述车里同学的运动时,一般选择谁为参考系?[提示]我们站在公路旁边,描述汽车的运动时,一般选地面为参考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 1 页 共 1 页 高中物理:选取参考系
[典例2] (多选)下列关于运动的描述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诗句“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中“云与我俱东”是以船为参考系的
B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以山石为参考系的
C .“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的
D .升国旗时,观察到国旗冉冉升起,是以旗杆为参考系的
[解析] 选项A 中的研究对象是“云与我”,是以两岸为参考系的,该选项错误;选项B 中的研究对象是“泉水”,是以山石为参考系的,该选项正确;选项C 中的研究对象是“太阳”,是以地球为参考系的,该选项错误;选项D 中的研究对象是“国旗”,是以地面或旗杆为参考系的,该选项正确.
[答案] BD
[方法技巧]
选取参考系的两种方法
(1)静物法:明确观察到的现象中,什么物体是运动的,什么物体是静止的,静止的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
(2)假设法:假设以某物体为参考系,看对物体运动的描述是否与观察到的结果一致.若一致,该物体可能就是参考系.
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曾写下了一首诗,其中的两句是“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这两句涉及的参考系分别是( )
A .岸和船
B .船和岸
C .都是岸
D .都是船
解析:“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船为参考系的,“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岸为参考系的,故B 正确.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