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平台校准原理介绍
1.2 PDAF原理及校准说明培训课件

主流Sensor的PDAF产品介绍
b.将lens移动到macro(10cm)位置,拍摄一张raw10图片调用MTK提 供的dll库函数,总共产生496bytes的数据
2).目的: a.与IMX230的SPC步骤类似。因为Shield Pixel的光亮度值比正常的 Pixel点小,该步骤是为了将同一区域中的L/R Shield Pixel点的 能量值补偿到和周围点一致。 b.没有补偿这些点的后果会使图像中有一些暗点的出现(对着没有 过曝的光源看能够发现这些点),同时会影响后续PD值得计算。
PD误差:
8*6模式图像从模糊到清晰的PD误差在1以内,16*12模式PD值得误差 在2以内。
主流Sensor的PDAF产品介绍
2.基于MTK平台的PDAF校准:
a.MTK的校准方法与Sony的大同小异,首先也是Shield Pixel点的补偿,之后就 是计算将PD转换为马达移动量的转换斜率K。具体分为三步,第一步是计算 Shield Pixel点的补偿系数,第二步是计算转换系数K,第三部是用来验证第 二步的转换系数K。
Lens Defocus = Phase Difference * Coefficient;
Lens Defocus
K=Coefficient
Phase Difference
计算得到的位移量为一个相对值,代表马达要移动的位移量,而不是马达要 移动到那个位置。
PDAF实现原理
PDAF与CDAF算法的执行过程:
主流Sensor的PDAF产品介绍
SPC(Shield Pixel Correction)
– 光源:DNP,和AWB/Shading烧录可放在同一个岗位进行,和LSC的 烧录没有先后关系
– 输出要求:全尺寸显示时中心200*200区域的G值为
XPT char原理

XPT Char原理8916平台上我们使用到了XPT模式。
同APT模式类似,在XPT校准前,我们同样需要对XPT进行特征化,获得XPT Char的参数。
只是XPT比APT更加复杂,下面以B40为例进行说明。
XPT Char包括两个部分:RGI Bias Char和Pin Alignment Char。
1, XPT_RGI Bias CharRGI Bias Char的作用是要在四个指定电压值下(1800,2300,2800,3300mV),找出满足压缩点要求(3.5dB)的RGI值。
获得的四个RGI值,用于校准时参数XPT_Swp1_RGI_List选用Qualcomm\QDART\XTT\SubSysRFCalibration\Multimodes\Generic\XPT_Characterization\ XPT_RgiBiasCharacterization_C_W_L_T.xtt,稍做修改便可以进行RGI Bias Char。
需要修改如下参数:目前默认压缩点是3.5dB,参数可以在RFCAL_PA_PARAM.xml中修改:<RgiBiasCharCompPt_table RgiBiasCharCompPt="3.5" />校准流程如下,以1800mV下的扫描为准。
可以看到,在1800mV下满足3.5dB压缩点时的RGI是80.关于如何计算出压缩点,case上说算法没法公开,we compute the compression point through IQ capture process, the detail of the algorithm is confidential, but you can take a look at my attachment for a brief understanding of compression point.同样的方法,完成在2300mV,2800mV和3300mV下的扫描,获得满足压缩点要求的RGI 值。
校准终测的基本原理

校准终测的基本原理1.1 校准终测的基本原理1.1.1校准、终测的⽬的现在⽣产的相同型号⼿机虽然使⽤都是相同器件,但这相同器件还是有的⼀定的偏差,由此组合的⼿机就必然存在着差异,但这差异是在⼀定的范围,超出了就视为⼿机不良。
因此校准的⽬的就是将⼿机的这种差异调整在符合国标的范围,⽽终测是对于校准的检查,因为校准⽆法对⼿机的每个信道,每个功率级都进⾏调整,只能选择有代表性的(试验经验点)进⾏,所以校准通过的⼿机并不能肯定它是良品,只有通过终测检验合格的才算是,我们现在⽣产线上的校准终测测试程序都是将这两个部分合并(除了DA8和EMP平台)。
1.1.2⼿机的基本校准、测试项的介绍1、Battcal(电池校准):是对⼿机的电池模拟使⽤的调整,分两种情况(4.2V和3.5V)。
恒9系列和Florence平台的校准相似,先调整⼿机电池处在4.2V时的偏置值,使其冲⼿机读取的电压表⽰值在4.2±0.1v的范围,然后将电池的电压调⾄3.5v,看电压是否还处于3.5±0.1v的范围,是就将这偏置值存⼊⼿机。
2、TxCal(发射机校准):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校准⽅法,但其⼤致的原理是⼀样的。
就是通过⼀定的⽅法调整在⼀个或者⼏个试验经验点(全部功率级)的功率值的表⽰值,使其符合国标的要求。
这表⽰值可以是⼀个单⼀的数字,也可以是⼀组,像A6/A8系列的就是多个经验点(GSM900有10,60,105,1000这4个信道,DCS1800有570,700,800这3个信道)全功率级(即GSM900有5-19,DCS1800有0-15)单⼀的数值,⽽恒9系列和Florence平台则是单个经验点(GSM900有62,DCS1800有698)的全功率级代表该功率级的⼀组功率曲线的表⽰值。
在这就⽬前使⽤的两种PA将校准做个详细的介绍⼀)RFMDa)、发射机及其校准原理在发射机中,从CSP产⽣的已调信号,经过HD155148的混频、射频放⼤,再经功率放⼤器(PA)放⼤、滤波后从天线发送出去。
高通CAM 调试经验分享

高通平台摄像头调试分享6 v1 O7 w6 c& A! q 之前一段时间有幸在高通android平台上调试2款camera sensor,一款是OV的5M YUV sensor,支持jpeg out,同时也支持AF,调试比较比较简单,因为别的项目已经在使用了,只是把相关的驱动移植过来就好;另一款是Samsung的一款比较新的3M YUV FF sensor,在最新项目中要使用的,本文以调试该sensor为例,从底层驱动的角度分享一下高通android平台下调试camera的经验,而对于高通平台camera部分的架构以及原理不做过多的介绍。
, A) j* ^+ S- {7 S: C+ G* D/ l0 ~+ E( W, }% V( S! X一、准备工作从项目中看,在硬件(板子)ready前,软件部分是要准备好的。
单独从底层驱动来看,软件部分可以分为2个部分,一个是高通平台相关的,再一个就是sensor部分的,通常的做法就是把sensor相关的设定移植到高通平台的框架之中。
这样就需要先拿到sensor 的spec以及厂商提供的sensor register setting file。
Spec的用途是清楚高通平台和sensor通讯(读写寄存器)的时序以及相关参数设定;而厂商提供的setting file则是在使用camera各个功能(preview、snapshot...)时候需要写入到sensor中的.; X5 r( M0 m: y% r, i' P' |本项目中,高通平台为MSM7X27,camera为Samsung 5CA。
从spec中知道,该sensor的I2C ID为0x78,I2C的通信采用双字节方式,另外也弄清楚了读写sensor 寄存器的规则,从调试角度看这些基本上够用了。
另外厂商提供的setting file,其实就是寄存器列表,告诉我们再什么时候将哪些寄存器写入什么值,通常是一个寄存器地址再加上一个寄存器的值,不过Samsung提供的是PC上调试使用的文本,需要自己转换成c语言中的二维数组。
MTK 平台校准原理

MTK 平台校准原理一.AFC(自动频率控制)校准校准目的:校准AFC DAC 值与TCVCXO 输出频率(26MHz)之间的对应关系,使得测试接收信号的频率误差在允许范围之内。
校准步骤:1. 控制综测仪Agilent 8960 或者R&S CMU200 设定在BCCH(广播控制信道)中的某一个信道arfcn_C0_GSM(可以为1-124 中的一个,由板测软件初始设定),并设定发射功率为PDL(dBm)(由板测软件初始设定);2. 设定手机中频部分的接收增益为:-35-PDL(dB),AFC_DAC值为DAC1(由板测软件初始设定),软件发出AFC测试请求,在arfcn_C0_GSM信道上得到N_AFC个采样值;3. 等待CPU计算出接收I/Q信号的频率平均误差:△f1;4. 再设定手机中频部分的接收增益为:-35-PDL(dB),AFC_DAC值为DAC2(由板测软件初始设定),这里DAC2>DAC1,软件发出AFC测试请求,在测量信道上的到N_AFC个采样值;5. 等待CPU计算出接收I/Q信号的频率平均误差:△f2;6. 计算AFC DAC 斜率为:Slope=(△f1-△f2)/(DAC2-DAC1);由得到的Slope 值及DAC1 再计算得到初始ADC 值:INIT_AFC_DAC 为:Use Default Value=△f1/ Slope+DAC1;注:arfcn_C0_GSM、PDL、DAC1、DAC2、N_AFC均在板测配置文件meta_6218B.CFG中初始设定,如下:arfcn_C0_GSM = 70;定义用于AFC 测试的信道为70;P_DL = -60;定义综测仪发射功率为-60dBm;N_AFC = 15;定义AFC 测量此时为15 次;DAC1=4000;定义DAC1 初始值为4000;DAC1=5000;定义DAC2 初始值为5000;判断该项板测结果是否通过,即看得到测量结果值:Slope、INIT_AFC_DAC 是否在上下限值之内,该限值亦在板测配置文件meta_6218B.CFG 中设定,如下:[AFC table] //AFC DAC 参数表MAX_INIT_AFC_DAC = 7000MIN_INIT_AFC_DAC = 2000;(即定义INIT_AFC_DAC最大不超过7000,最小不小于2000)MAX_AFC_SLOPE = 4.0MIN_AFC_SLOPE =2.3;(即定义Slope 值最大不超过4.0,最小不小于2.3)下图为测量频率平均误差对DAC 值曲线,呈线性关系,直线的斜率为Slope。
高通校准LOG说明

WCDMA TxRx Cal : BC1
4.3.平坦度测试
看相同Range和相同PDM下,不同信道之间功率值是否在规定范围内,与参考信道的差值并进行补偿。研发需对此项进行 调试,不同信道之间的差值越小越好。 XTT规定了标准功率值和上下限(右图) 平坦度测试列表(此表对信道进行了缩减) XTT对应的设置界面
但是注意这些reference段会导致相位漂接下来手机内部会将回传之pa特性曲线切割分段并利用反函数方式找出各小段所需要predistortion失真之补偿值再在原来之pa特性曲线合成完成线性化的动作gsmtxcalg850f1扫频结束扫出dac值13955时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值345118db满足大于31db的要求
WCDMA TxRx Cal : BC1
按扫频表得出两分表:PDM表,MASTER表 PDM表——存储PDM值,用来设置输出功率电平控制值 MASTER表——存储PDM表中每个PDM值所对应立的线性表 每个BAND只在参考信道下测试一套PDM和MASTER表 Tx的线性校准过程就是创建两组校准数据表。PDM表和MASTER表 这两组表建立起Tx_AGC_ADJ PDM控制信号同Tx output power间的线性关系。 使用这两张表中的值,以及基带信号功率调节器,来控制整个Tx的输出功率
GSM Tx Cal : G850 F1
扫频结束,扫出DAC值13955时发射功率达到最大值34.5118dB,满足大于31dB的要求。那么在DAC值13955时PA已经饱 和(PA发射功率不再随DAC值的增大而增大),为什么还需要继续扫频到 DAC值14295呢?这是因为在下面绘制PA的特性曲 线时需要这部分数据。
高通平台校准原理

高通平台校准的基本原理
高通平台校准的基本原理涉及硬件和软件的相互配合,以确保设备在各种应 用场景下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高通平台校准的流程
1
准备与设置
确定校准参数和设备状态,进行前期准备工作。
2
执行校准过程
按照预定的步骤实施校准过程,确保准确性和一致性。
3
校准结果验证
评估校准结果,并进行所我的演示,今天我将与大家分享高通平台校准的原理、流程以及其 在技术领域中的重要性。
高通平台校准原理介绍
高通平台校准是一种关键的技术,它能够确保设备在不同环境下具有一致的性能表现。在本节中,我们将深入 了解它的原理。
校准的目的和重要性
校准的目的是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提高用户体验和产品性能。 高通平台校准在现代技术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校准结果的分析和评估
校准结果的分析和评估是确保设备性能表现的关键,通过细致的数据分析和 比较,我们能够了解校准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校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 方法
在高通平台校准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挑战和问题。在本节中,我们将讨 论这些常见问题,并分享解决方法。
总结和展望
通过本次演示,我们深入了解了高通平台校准的原理、流程和重要性。希望这些知识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 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手机校准的四项目

手机校准基本原理1 手机校准的原因一台手机,有大大小小几百个元器件,这些元器件即使是同一批次也会存在差异。
手机大批量生产,也不可能做到每台手机的性能完全一模一样。
所以我们需要一套校准方法,对这些由于硬件的不一致性所带来的偏差进行微调,从而使得手机能符合GSM通讯规范。
2我们对手机校准的主要内容有四项:1,AFC(自动频率控制) 校准2,RX Pathloss(接收路径损耗) 校准3,APC(自动功率控制)校准4,ADC (电池电量与显示电量)校准2.1AFC自动频率控制(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校准这个校准是使输出信号频率与给定频率保持确定关系的自动控制方法。
手机的频率控制主要是由锁相环完成,在锁相环锁定以后RF VCO的输出频率:Fvco=26M/N ,即RFVCO 的频率稳定度和频率精度由26MHz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精度决定,所以校准射频频率合成器的频率精度就等于是校准26MHz晶体振荡器的频率精度。
GSM规范要求手机的发射和接收信道频率精确度要在0.1ppm之内,手机通过接收基站的频率校准信道的信息,然后通过AFC 去控制射频的VCTCXO可以将射频的频率误差控制在0.1ppm之内。
可是每个TCXO之间存在着硬件偏差,所以需要校准。
这个锁相环电路广泛应用于接收机中作自动频率微调电路。
它主要有三个部件组成:频率比较器、低通滤波器和可控频率器件。
它们的主要关系如下:对应到手机的电路分布如下:在天线接收是来之基站的高频信号,经过正交解调器对其高频信号调制解调后,把信号频率降到中频并对信号进行放大。
这个正交解调器是受一个模拟信号进行控制,这个模拟信号通过A/D转换器转化成数字信号,这个数字信号就是DAC,它就是相当于锁相环负反馈电路的反馈信号。
所以通过校准DAC的值就可以控制频率的微调。
AFC(自动频率控制)校准的方法,就是通过寻找合适的ADC值,对信号从天线经过解调到中频放大到TRx的过程中的频率差值进行细微的校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