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二十八届-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2015-2016年度中国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在京公布

2015-2016年度中国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在京公布作者:暂无来源:《石油知识》 2017年第3期5月12日上午,中国石油学会举行“2015-2016年度中国石油石化科技创新十大进展”(下称十大进展)发布会。
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守为,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赵政璋等领导专家莅临大会;获奖单位代表和科技日报等十余家媒体记者参会。
本次十大进展评选活动共收到各团体会员、分支机构和地方学会推荐候选项目62项,经中国石油学会秘书长会议审核筛选出30项,由中国石油学会常务理事、理事组成的涵盖各专业领域的60位初评专家进行了函评,投票选出20项作为初评结果在网上进行了公示。
在此基础上,由15名院士、专家组成的评委做出终评。
发布会上,中国石油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周抚生宣读评选结果。
获得本次评选“十大进展”的项目是:长庆油田等单位完成的5000万吨级特低渗透-致密油气田勘探开发与重大理论技术创新;西南油气田等单位完成的古老碳酸盐岩勘探理论技术创新与安岳特大型气田重大发现;中海油研究总院完成的海上稠油油田高效技术开发;江汉油田等单位完成的涪陵海相页岩气高效开发关键技术;中国石油管道局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完成的中缅天然气管道设计施工及重大安全关键技术;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L C O选择性加氢- 催化裂化生产高辛烷值汽油或芳烃料(LTAG)技术应用;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超深水平井钻完井技术;延长石油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延安气田勘探开发关键技术与创新;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完成的大型海洋油气平台组块浮托安装创新技术;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公司完成的高密度宽方位地震勘探技术创新及重大成效。
中国科协副主席周守为、中国石油学会理事长赵政璋分别在发布会上讲话,他们对入选的“十大进展”的单位和个人表示祝贺,并对项目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这次十大进展评选,为推广我国石油石化重大科技创新成果,鼓励表彰科技人员创新争先,推进我国石油化工业创新发展,进一步发挥学会在科技评价中的作用,提升学会的影响力,将起到推动作用。
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企业201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

中国石化油品销售企业201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1月28日至29日,油品销售企业2015年度工作会议召开,总结工作、分析形势、更新理念、部署任务,要求牢固树立市场意识,强化价值创造理念,开拓进取促增长,提质增效保发展,改革创新调结构,夯实“三基”防风险,加快销售企业经营发展模式创新,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股份公司高级副总裁张海潮出席会议并讲话。
2015年,面对严峻形势,油品销售企业迎难而上、顽强拼搏,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较好。
“十二五”期间,销售板块经受住供求关系发生根本性转变的市场考验,取得令人振奋的成绩:讲政治、顾大局,较好完成“稳增长、保效益”的目标任务;新兴业务持续高速发展,有效提升企业价值;稳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激发了发展潜力和工作活力;优化调整投资结构,提升网络发展质量;坚持精细管理,保持整体安全平稳运行;党建工作与经营管理深度融合,有效发挥了政治核心作用。
张海潮指出,2016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中国石化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之年。
受国际油价持续走低、国内需求增速放缓及成品油市场竞争更加激烈等因素影响,全集团完成今年的经营创效目标任务更加艰难。
销售板块作为产业链价值实现的终端环节,要自我加压,确定“跳起摸高”的年度目标任务。
张海潮强调,一要围绕提质增效升级,全力拓展市场稳增长,踢好全产业链价值实现的“临门一脚”。
要强化市场意识,增强危机感和使命感,全力以赴扩大零售,做好稳量增效;加大市场网络建设力度,抢占重点位置加油加气站,增强市场控制力。
二要坚持整体效益最大化原则,巩固传统业务保效益。
要逐步推进市场化运作,妥善处理配置与外采资源的矛盾,把握好采销节奏,提高外采效益;抓住市场机遇,超前谋划布局,推进天然气业务快速发展。
三要落实调结构、转方式思路,推进新兴业务增价值。
要坚定信心做强做优非油品业务,注重业务开拓模式的创新,推进非油品业务的专业化管理。
四要坚持深化改革,探索体制机制创新取得新突破。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

附件1中国石油企业协会2014年工作总结和2015年工作安排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2014年以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石油企协2014年度工作会议和六届六次理事(常务理事)会议精神,在李新华会长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位理事和常务理事以及会员企业的共同努力下,紧密围绕加快把石油企协建成“行业响名、国内知名、国际有名”的优秀全国性社团组织的目标,创新驱动,规范运作,秩序服务,各项工作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2014年工作总结一、质量建设提速,石油企协步入4A级国家优秀行业协会方阵。
2014年是石油企协成立30周年,石油企协本着“热烈、节俭、务实”的原则,编辑出版了一本纪念册,并先后在北京、西安两地召开了石油企协成立30周年座谈会和纪念大会。
2014年,石油企协以成立30周年为契机,继续紧紧扭住质量建设这个关键,朝着优秀社团组织的目标全速发力。
石油企协— 1 —完成了历史档案的归纳整理,移交中石油办公厅统一管理,并将所有电子档案挂接到E6档案系统中,实现了石油企协自1984年以来的档案全部电子化;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共查找出石油企协支部成员在“四风”上存在的八个方面的突出问题,并逐一制定了整改措施;在制度体系建设方面,制定了《中国石油企业协会关于加强和完善人事及财务管理的补充办法》、《中国石油企业协会落实“三重一大”决策实施细则》和《中国石油企业协会领导班子(支部成员)工作规则》等制度,梳理已建立的制度36项,修订完善12项,新建5项。
完善后的41项制度,涵盖了石油企协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等,基本包括了石油企协方方面面的工作,形成了石油企协完整的制度管理体系。
同时,还建成了石油企协有400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库,囊括企业管理、油气勘探、法律事务、环境资源、社会管理、新闻出版及政府、高校的精英人才,筑牢了石油企协软实力建设的基础。
石油企协2014年的财务管理制度更趋完善,石油企协分支机构建设积极规范。
2015年第二十五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附件32015年度(第二十五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著作获奖目录特别奖:2部1.《中国石油组织史资料》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周吉平单昆基刘志华王志刚张卫国金华徐新福任一村张昌寰白广田2.《大脚印——大庆油田勘探开发历程揭秘》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宫柯巢华庆袁庆峰王思钧周望高富徐志良李国昌王允良王俊魁一等奖:4部3.《石油工业投资项目后评价系列丛书》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李华启何江川杨继钢田景惠梁鹏杨震— 1 —安丰春孔令峰洪保民方兴君4.《卓越全球化与本地化》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战略发展部陆如泉李晓锋赵林肖岚定明明鲁燕王恒亮宋磊周默马宝玲5.《液化天然气接收站生产管理实践》中海福建天然气有限责任公司王海伟黎晖王建国林晓东陈彬葛鹏王强6.《石油石化物资供应管理》中国石化物资装备部蒋振盈张志庆唐永合王玉台杨冬楼剑常石英李志浩二等奖:9部7.《成品油零售增值服务管理》中国石油广东销售公司加管处王廷伟8.《理念到行动有多远——企业多元激励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郑明科— 2 —9.《能源金融》民生银行陈德胜邓艳李洪侠张国梁10.《中亚压气站EPC项目管理方法研究与应用》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公司吴文峰周旭荣姚海盛徐宝德刘德沈天厚张文林秦丰高高建时丁贤风11.《昆仑银行产融结合探索》昆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赵奎12.《陆上油气田勘探开发安全环保程序管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安全环保监督部黄应红朱国君刘琴卢连鑫杜岩王伟王宏庆赵捍卫吕明红陈博13.《石油钻井关联交易长效管理机制研究》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造价中心黄伟和14.《书记谈心100法》中国海洋石油报社有限公司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鲜玉萍张宗鹭杨彬姜啸啸徐宏李若冰张闻天安力— 3 —15.《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中国矿业权市场研究》陕西燃气集团有限公司蔡鑫磊三等奖:15部16.《中国石化法治文化系列丛书》中国石化集团公司法律部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杨心刚胡俊才孙黎明李政群17.《油库安全行为管理》成都军区联勤部军需物资油料部后勤工程学院陈智勇王丰18.《天然气管道安全与管理》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技术检测中心石仁委19.《我们这样抓现场》中国石化北京燕山分公司刘长伟20.《石油销售企业公共关系管理》中国石油西南管道公司中国石油重庆销售公司— 4 —李宝军方勇李张林21.《油公司模式下采油厂安全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国石化西北石油局中国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塔河采油一厂胡广杰赵普春蒋勇王超22.《煤制油煤化工工程项目管理》中国神华煤制油化工有限公司万国杰23.《中国甲醇产业经济研究》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张彩丽24.《加油(气)站安全技术与管理》(第三版)中国石化销售公司山西石油分公司郭建新25.《建筑供应链运营管理》中国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顾祥柏26.《团队管理艺术》中国石化北京石油公司中国石化销售公司翁亮然刘晓飞27.《牧海人》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公司— 5 —赵家蓉李菲沈思王滨孙亮王海平聂智楠28.《化工园区风险管理与事故应急辅助决策技术》常州大学公安部天津消防研究所周宁袁雄军刘晅亚29.《翁家石油传奇》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办公厅王志明30.《依法随行——企业员工法律指南》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周美辰胡俊才唐迅陈轶房蕾耿文斌樊玥马炳鲜陈美玲李兴有优秀编辑奖:2名1.《卓越全球化与本地化》石油工业出版社有限公司曲会2.《石油石化物资供应管理》中国石化出版社有限公司黄彦芬— 6 —。
公司HSE管理体系基础知识讲义

HSE体系(tǐxì)的由来
• 许多大石油公司非常关注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如壳 牌公司,1985年,首次在石油勘探开发领域提出了强 化安全管理(Enhance Safety Management)的构想 和方法。1986年,在强化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形成安 全管理手册,HSE管理体系初现端倪。在1990年制定 了自己的安全管理体系(SMS);1991年,颁布 (bānbù)了健康、安全与环境(HSE)方针指南; 1992年,正式出版安全管理体系标准EP92-01100; 1994年,正式颁布(bānb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 系导则。
并建立相应的管理方案; 3、做好危害、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并建立各处重大的危害因素
清单及重要的环境因素清单,具体可参照公司管理体系文件; 4、做好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的识别与评审工作,建立相应
的清单,识别到具体的条款并有有效的文本; 5、建立HSE管理机构,明确部门及人员职责,并进行考核; 6、有培训计划并能按计划实施; 7、内、外部信息交流工作,并有相关记录;
•
第二十一页,共66页。
二、2、部分(bùfen)法律法规的应用
• 第二十六条 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 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 方案,对下列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 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 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 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 (zhuānzhí)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
第四页,共66页。
HSE体系(tǐxì)的由来
• 1994年油气开发的安全、环保国际会议在印度尼西 亚的雅加达召开,由于这次会议由SPE发起,并得 到IPICA(国际石油工业保护协会)和AAPG的支持, 影响面很大,全球各大石油公司和服务厂商积极参 与,HSE的活动在全球范围内迅速(xùn sù)展开。 1996年1月,ISO/TC67的SC6分委会发布 ISO/CD14690《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健康、安全与环 境管理体系》,成为HSE管理体系在国际石油业普 遍推行的里程碑,HSE管理体系在全球范围内进入 了一个蓬勃发展时期。
关于李四光的资料简介

关于李四光的资料简介李四光简介李四光(1889.10.26-1971.4.29),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和社会活动家,是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xx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李四光1920xx年7月毕业于日本大阪高等工业学校;1920xx年,出任湖北军政府实业部长;1920xx年1月,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所长;1948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1950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1951年4月,当选为世界科学工作者协会执行委员会副主席;1952年9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部部长;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8年9月,任中国科协主席;1969年4月,被选为中国共产党第九届中央委员会委员;1970年8月,任国务院科教组组长。
李四光创立了地质力学,并为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提出了中国东部第四纪冰川的存在,建立了新的边缘学科“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概念,建立了“构造体系”的概念,创建了地质力学学派;提出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有广阔找油远景的认识,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
李四光人物生平早年经历1889年(清光绪十五年)10月26日,李四光出生于湖北省黄州府黄冈县回龙镇下张家湾村(今湖北省××市××县)的一个贫寒人家,取名“李仲揆”。
1920xx年(清光绪二十八年),自幼就读于其父李卓侯执教的私塾的李仲揆告别父母,独自一人来到武昌报考高等小学堂,并改名为李四光。
1920xx年(清光绪三十年)5月,李四光官费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宏文学院普通科学习;同年12月,李四光结识了当时在东京法政大学学习的近代民主革命家宋教仁,经宋教仁介绍又认识在东京京西大学学习工艺化学的马君武。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 介绍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以下简称石油企协)是于1984年由原石油工业部批准成立,后经国家民政部注册登记的全国性石油石化企业社团组织。
石油企协通过20多年来的发展,现已形成了一个涵盖中国三大石油石化公司和部分地方石油企业的比较全面的协会组织体系。
目前的各类石油石化企事业会员单位已达300多家,并设立了海洋石油、公路运输等石油企协专业分会。
在全国性社团组织中,有着良好的声誉和比较大的影响。
石油企协在不断巩固和完善多年来形成的评先树优、政策咨询、课题研究、成果发布、考察交流、培训资质认证等几十项传统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和企业发展的新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推进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积极维护和协调广大石油石化企业在改革和发展中的权益和关系;支持和帮助会员企业全面提升管理、发展能力;不断推动和促进现代石油石化市场体系建设;大力加强自身建设,规范运作,努力塑造品牌形象。
在协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充分而有效地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为企业服务。
中国石油企业协会会长胡文瑞会长感言协会的“天职”就是服务,市场经济需要服务。
实践证明,我国协会、商会的服务和协调,在推动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在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步和形成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当前,我国的社团组织正面临着历史性的机遇和挑战。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规范和发展行业协会、商会工作的指示精神,是协会充分发挥功能和优势作用的最佳机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必然要带来政府职能的转变,新形势为协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基本经济制度的建立和公有与非公有经济的共同发展,为协会功能的发挥展现了更大的空间;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给协会参与企业国际性的交往与合作,提供了新的服务领域。
有为就有位。
只要我们坚持“社团化性质、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职能定位,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规范运作,石油企协就一定能够在全国乃至世界石油石化企业和企业家面前有所作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电力行业长坚持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生产方针百度百科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
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方针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
从1949-2009年的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在渐进。
[1]从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演变,可以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和工作原则。
(1949-1983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
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长期战争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经济建设。
据1950年3月8日原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人民政府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就是毛主席所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利‟。
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民主主义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
这个基本原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由…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来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目的;另一方面,是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我们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劳动,如不采取保护劳动的措施,就不能实现…兼顾‟和…两利‟。
因此,今天要注意保护劳动者利益,而要做到这件事情,首先要大家改变重视机器、轻视人的观点,要学会重视人,要懂得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本,是人制造机器,而不是机器造人。
千百年来,旧社会都是看不起人,看不起劳动者,现在我们懂得了世界是劳动者创造的。
但要真正做到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不利条件,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不是主观愿望所能决定,而是受着客观条件限制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2015年度(第二十八届)全国石油石化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优秀成果获奖目录一等奖:27项1. 中国石油油气储量评估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王永祥张君峰孙广伯段晓文张亚庆王靖云徐小林鞠秀娟杨桂茹赵丽华2. 大型气田天然气战略储备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周志斌周国栋胡俊坤熊伟杨涛贺志明李仲刘军魏林邹晓琴李毅卢栎羽3. 以提升主业保障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为目标的全产业链管理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周学仲杨云王涛李友成李磊邹宗楠孙宇4. 深水钻完井工程管理体系建设与应用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姜伟周俊昌胡伟杰杨秀夫付英军刘正礼罗俊丰李中方满宗赵景芳来宣朝蒋世全5. 基于管理信息融合的公司全面流程化管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黄刚姜立增高联益陈兴德翟金生陈凤廷杨光黄焜刘建武唐启彬高振友冯运凯6. 大型石油公司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开发生产部袁光宇丘宗杰陈壁杨树波阎洪涛王建丰刘光成乐钻柯吕雄郭少儒李玉斌李祎7. 基于降本增效的致密油水平井工程高效管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崔宝文邵奎政徐会建于珊珊李海燕张平马国良罗建明王发现王淑萍宋微立廖远慧8. 基于岗位评价的“岗位等级体系建设”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贾鸿武孙凤湘丁华马燕酚宋宏林曹娜娜杨丰品范建发郑建海张科伟郭军太赵银科9. 以技术服务石油合同为核心的海外大型油气开发项目独立型法律管理中国海油伊拉克有限公司佴小勇吕儒红王贺猛辛智强10. 采油工程持续融合创新管理与实践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刘合闫建文罗凯杨清海金旭杨胜建赵昌明11. 大型炼化企业危险作业受控管理流程再造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烯烃厂刘振宏侯维张炳辉闫成玉刘辉汪洋郭凯振王维民齐健杜志军王久文12. 基于价值管理的财务经营体系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闫宏徐庆红王学庆张晓燕熊伟王海文谢朝辉姜晶陈红梅徐海旭刘虎胜周春江13. 炼化企业建立一体化管理体系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陈俊豪陈继南范芒张寿高胡建华范永勤朱文军陈武刘文君胡伟葛国成叶樟林14. 大型石化企业公用工程技措项目优化管理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王德义康志军孙玉彬宗义山孔庆发刘均赵庆龙游瑞芸王馥刘华于宝何春红15. 海外修井作业项目敏感区域HSE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公司赵社强杨利平徐合献乜守财单明敬赵莉孙梅侠袁健张志广屈万成徐金江张三旺16. 石油钻探企业以节支降耗为核心的低成本发展管理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秦文贵范先祥桂王来李连锁刘荣军曹辉马洪钟陈世春石丰甫刘德如马强秦超17. 绿色生态文明管道工程建设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白玉曾德军单新煜王衡岳余曦金作良李剑光徐成虎蕾宋友乐高广松杨斯18. 以管理提升为核心的石油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体系创新中国石油(北京)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田玉军谷伟李风山宋泓明唐建军朱映勋李子强付胜军张立鑫牟国君陈宝19. 湿地油田绿色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于俊吉程玮东李惠杰陈晓能徐建军檀为建孙志超王鹤田董玉胜石媛丽杨震麻素美20. 基于IT技术的成品油微信营销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中国石油四川广安销售分公司汤雪梅张超男谭宏王琦蒲祖军张鸿21. 信息化手段助力管道工程建设实现全过程造价管理中国石油天然气管道局张英良朱建新刘广春陈洪润宋保军张建东张宏义黄晓宇谭淑艳刘伟岳岩王兵22. 大型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体制机制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姚少军李庆顺杨继立张向宇李玮陈亮23. 以“提质降本增效”为核心的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集成管理创新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三公司付春玉赵耀先张连怀周宗军王和胡庆彬张丽郭凯杨红莲24. 以效益优化模型建设为核心的企业运营管理模式构建与应用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李天书李耕南张百祥刘志强司崇田毕向前常晓红张启阳王伟巩强军巩强25. 大型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企业集团管控模式与界面管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朱春荣王虎全熊伟丁进闫涛张远莉26. 中缅油气管道项目应对复杂环境的管理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东南亚管道公司姜昌亮李自林何恒远张建坤王红飞张立岩赵苒张鑫刘四洋27. 基于4P模式的中国石油企业海外人员轮换交流管理体系构建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吕功训王仲才戴瑞祥刘玉娟张兆敏王滨成刘坡阳朱泽徐迟艳波韩晓霞彭正新靳春青二等奖:52项28. 国际化工程公司法律管理体系创建与实施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公司刘军库刘华印慕常选雷兴栋赵旭升杨攀刘彧李清伟张涛孙璇王文斌29. 大型油气勘探开发项目以“EPCC”为核心的塔中区块总承包运作管理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地质勘探开发研究院刘建勋伍贤柱陆灯云王安平骆发前宋周成熊方明付强韩剑发欧阳诚吕宏光彭景云30. 坚持“特色”炼化的全方位降本增效管理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万志强魏君袁金财贾素红王振海赵雪山杨金鑫刘辉张朝晖王剑峰岳荣海郭庆峰31. 基于集团新增长点的“产贸融结合”管理机制中海石油气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蒋鹏俊金淑萍武洪昆孔令海魏守林仝玲王欣王颖张圆刘青段彦婷32. 深井超深井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公司喻著成张骏蒋俊平徐新旗田海王向鹏石怀祥田斌张东林闫涛南鑫彭利33. 大中型企业采购体系优化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吐哈油田公司崔奋刘彦军李振权陈云樊军侠王玉强侯毅闵孟翔张雄朱欣华34. 中国海油炼化与销售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与实践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王家祥周德春王琼栾湘东朱磊孟军沈洪源邵丽华王文委刘伟侯凯锋杨保辉35. 金融与能源一体化模式下的合资公司管理探索和实践中国石油拉美公司吕斌昌于开敏陈金涛李永兴秦洪运刘继红宋殿超安阳葛晓明阳辉杨进王冰36. 石油企业创建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沈复孝谢银伍王淑琴齐连庶史凤琴时蕾霍国栋郭大江刘尧刚牟瑾韩静陈斌37. 以打造世界级炼化示范企业为目标的“三对应、五个五”管理体系构建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张力杨秋新刘庆礼宋生斌宋阳赵伟林肖平马继强38. 中国石油海外业务运营管理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陆如泉赵林李晓锋罗永灿赵星刘文涛段一夫宋磊苏敏鲁燕赵晓飞王曦39. 中国天然气工业基地拔尖人才开发与应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赵厚川姜子昂谭艳任姝艳杜波杨鹏程钟琳陈玉龙宋维东刘建青40. 油田井下作业管理系统应用实践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吴志宇姚百胜吴海阔赵小龙贺琦张少楠慕小龙马培德王自民张可心戚祥婵李安堂41. 石油矿区模拟市场经营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矿区服务事业部石德岭张玉华段英波籍英刘瑞强马文斌李艳芝田萃李林胡华平刘玉红张素珍42. 混合所有制开发模式助推零售网络实现低成本优质高效发展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陈娅玲薛亮蒋旭东周柯吕莉肖建军李鸿霞宋洋冯苹苹周萌马婧43. 油田企业深化改革助推转型发展探索与实践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唐立永王万平张赞武刘爱国邓强王燕丽程杨利何秀芳毛海燕邓勇华承金孟红44. 打造全生命周期公司监管体系为目标的公司设立后评价机制建设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孟军姚旭秦小楠武小楠尹海洋黄少琳王波曾俊霞何志刚贾劲松张逸静刘宝45. 吉林油田基层标准化自主管理模式的建立与实施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袁广延王伶威周砚臣张石磊王文清梁君张新词王凯孙文全于晓光杨晓强宋燕46. 化学驱项目全生命周期效益评价与优化管理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刘斌刘贵满许艳沈英凯雒长江王美娜魏秀艳刘晶洁王禹心王洪权程一琳李治霖47. 以增产创效为目标的辽河大洼油田整体优化管理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兴隆台采油厂林健周华吴超于万琦胡鹏程金玉娥顾永和杨永志郝文英朱金勇朱明徐宏权48. 油气田企业内部审计监督体系建设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曹志民王虓邓德美李志权秦彦白建刘锦屏杜爽樊军任丽梅顾超珲彭婉玲49. 以提高专业技术人员信息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培训机制建立与实施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孟姝秀李忠元陈曦滕祖坡李凤梅杜平尚全民任为仓白谦尹向东50. 提升中石油海外复杂油气资产SEC储量价值的“六步法”管理与实践中国石油海外勘探开发公司窦立荣卢耀忠史卜庆张红斌胡勇常毓文原瑞娥贾瀛曹敏王忠生王恺马洪51. 深水油气自营勘探管理新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湛江分公司谢玉洪王振峰李中方满宗孟文波杨计海黄熠王尔钧杨红君刘和兴吴木旺王金艳52. 低油价下全球化钻井技术支持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于德良蒋茂盛陈广斌于锡洋王建侯新军杨音李强平善海赵永刚杨福辉徐连阁53. 财务管理与生产业务一体化管控实践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财务处梁玉斌瞿静川张蓉许亚东徐超让胡青鸿曾光陈江萍韩招田海波54. 基于混合所有制炼化企业的公司治理中海石油宁波大榭/舟山石化有限公司何仲文王志良郑力刘大平韩冬梅袁臻颖55. 以提高效益为目标的建设投资立体管控模式构建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六采油厂孟凡君王孜陈颖梁振辉杨津朱锦峰周世德甄珍张丽杰张世博李晶王海燕56. 伊拉克钻井项目全过程成本管理机制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二钻井公司仲建国况益民赵云飞刘景环李颖梁建军杨世宽何珊杨培高孟飞57. 基于突出绩效导向为目标的采油厂经营考核管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苗丰裕胡春明朱金超崔锡三孔祥会赵金红王强王金峰孙红莉李斯娜刘雁惠洪星58. 长庆油田能源管控系统的建立与实施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对外合作部郭占春毛龙军王焕成孙春晓惠宁王林平常青青郑刚晏耿成梁海峰王曼程颢59. 川渝地区钻井作业标准成本体系建设及应用中国石油川庆钻探工程公司张静波何强蒋光斌范勇曹晓丽刘明明向超徐辉张万川60. 基于提升注水质量的全过程节点控制管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七采油厂万贵春韩国勇孙洋李杏红孙房勇王甜甜赵恩芳李迎宇王峰姜伟李涛林雪辉61. 异常井FCFI管理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陆梁油田作业区徐学成魏勇杨志国杜发平李红伟徐晶肖翔62. 炼化企业反恐防恐体系的构建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王建华王佐雄王永华李佳赵宏欣马坚雄田志东李俊淳卢山郑清徐凯郝伟63. 油气田企业以缩短转化周期为目标的快速建产管理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王大星郭立伟别必文杨冠华胡俊刚娄姗刘丙海门荣康王磊康香村马莹韩艳64. 以节能减排增产提效为目标的零散小断块油田生产管理模式建立与实践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二采油厂王树义裴宗贤宋丽梅代召卫罗斯力陶宝胜杨建丽刘志虎刘双进刘春旭李建国尹雷65. 战略转型期油田企业外闯市场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石化中原石油勘探局唐立永王万平张赞武方坤黎仕强常智军陈世超邓勇华承金李贵年邢玉磊徐翔66. 六位一体井下作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刘伟孙尚敏王春浦周道泉李秀竹韩木森杨保坤佟志新毛海燕邓勇杨崇宣许小山67. 高寒地区采油企业节能管理体系建设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二连分公司杜洪蒋海洲范志良卢宇光朱胜军胡宗军王腾宇卢海洲李志强陈志伟闫海龙蔡元奎68. 基于区块目标管理的采油区管理体系构建中国石化河南油田分公司第一采油厂莫晓东何亚婉牟汉兵高梧淞王素梅陆广玉李军项戚娟刘智民张海洋69. 市场收缩环境下石油钻探企业的精细化营销管理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塔里木钻井公司尤军梁景海陈晓明周清平李义强何选蓬张顺陈军李育新李春肖飞于海涛70. 长庆油田5000万吨稳产阶段转型升级体系构建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总经理(党委)办公室张宏鹏李俊杰赵杰孙战军李新来朱晓静魏吉鸿杨冠宇71. 炼化企业主动安全高效型生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海石油炼化有限责任公司惠州炼化分公司王少飞曹孙辉佘浩滨谢海峰花飞刘保民孔令健陈铮陆鹏飞72. 中哈天然气管道项目银团贷款资金创新管理实践中石油中亚天然气管道有限公司张少峰钟凡罗强李平姜保军薛磊张平章闪赵玉虎73. 基于提质增效为目标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公司扶余采油厂王贺焦宏宇吴佑华郭绍群张歆吴秀海周永刚陈永祥路殿斌王忠朔高明杰张月74. 收缩式发展在破解国有石油钻井企业发展困境中的实践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一公司刘绪全马喜军黄以文路继平阎卫军栾伟钱勤军李健赵庆楠孟庆华刘秀军林均贺75. 大型炼油企业精细化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炼油厂付明朗顾盼王维忠郭树锋于玲李欣付青李杰冯立强李波侯杰王冰76. 石油工程技术服务类标准操作流程体系的开发与实践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苏庆新王勋杰史英俊程晓年翁燕萍兰樟林曾璐朱彦霖杨平唐金祥梁婷婷77. 以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的油田生产经营组织方式的优化管理中国石化江苏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梁兵王国富汝志良郑开富侯成涛何小兵78. 物资管理一体化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一采油厂王明圣王鹏陈亮支艳段德利王鑫李常庆吕宁郭慧丽邹佳新郑文勇侯立功79. 化工装置生产管理优化创新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化工二厂陈树相刘宏军孟祥山薛瑞艳徐海欣吴丽军沈琦韩薇贾巍贾春雨齐万增张金骥三等奖:76项80. 以股东利益最大化和股权公司健康发展为目标的股东依法行权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应用中国石油辽河油田公司刘铭生夏春颖谢晓庆许勇喻勇曹军袁野朱尧程一琳李治霖王晓南张延军81. 基层示范队“优秀基准”管理实践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杨毅张建军张小宁王军军宋世荣焦小莉吴晓利张莉包晓燕82. 石油企业实施“员工创造工程”促进世界水平综合性国际能源公司建设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冯艳成张希勤于占军苟响川袁铁民曾唯一刘焱王占伟王树文李艺王红梅相春燕83. 以流程为核心的制度管理体系构建与实践中国石油庆阳石化公司刘至祥张豫锋颉天合俄克斌魏治中何瑛张小军李嘉斌周小顺高立建陈采灵马占祥84. 岗位资质培训体系的建设与应用中国石油管道公司孙鸿孙兴祥吴志宏张文杨雪梅朱成林佟竹青张宏涛孟令新井丽磊李楠吴凯旋85. 基于兰州石化企业愿景及战略目标落地的推进与实施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李家民李政华高志文张友才陈朝晖郭健王世宏贾鸿武杨清亮陈爱忠韩建邦86. 以安全环保与效益增储为目标的勘探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应用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公司勘探事业部周建生祝文亮倪金忠刘次源祝必兴谢洪新蔡茂佳苏沛强薛宝印王娟王亚利曹宏涛87. 资金安全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实施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陈朝晖田宪忠王雨竹张春林张瑛李瑛袁蔚娜孙琦杨雅娟李晓梅闫蓬马晶晶88. 浅层超稠油SAGD开发现场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新疆油田公司风城油田作业区霍进桑林翔单朝晖苏长强肖见杨果杨军李阳王辰张洋洋89. 采油企业基于质量效益驱动的系统化管理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三采油厂李海涛李大洲李健马郭强刘健军张炼支洪欣胡明程林李冬梅华兵潘忠肃90. 基层油气田企业刚性安全管理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公司川西北气矿赵军徐光田杜强李健李清英赵俊康正坤何理张政91. 单井项目“五统一”模式化管理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第一录井公司许凯泉韩永祥赵斌高瑞贤何天清张凤平桂传松杨钰田素合92. 长庆采油七厂安全环保风险管控体系的建立与应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七采油厂赵惊蛰张兴华高金刚张长年董晓利徐俊奇梁楷赵志强93.“链条闭合,节点控制”在安全管理中的创新应用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第四采油厂许旭华郭晓东王克涛肖虎史鹏飞吴春华周秀梅王国维麻素美崔卫华卢海孙砚凯94. 加油站卸油不停枪研究与实践中国石油四川销售公司蒋胡民张成斌丁永和杜庆华蒋旭东何建华王怀炳肖启福胡朝晖吴进来唐福宇任政聪95. 以高效运营为目标的钻井“三化”管理中国石油大庆钻探工程公司钻井二公司孟翔周波杨元东于世涵孟昭忠纪宝华张天和杨峰孙晓红孙鸿涛赵颖单丽丽96. 科学、适用、高效的安全受控系统开发与应用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质量安全环保处解文健王铁彭贵林厍士虎徐兆顺董贺明张春雷杜志军王久文杨有伟刘铭杨97. 采油厂从严管理“3447”工作法的建立与实践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三厂吴朝彬韩丽霞宋增良何建宏韩孟强李桂学毛海燕孟红郑现峰殷现勇赵栋任春梅98. 长输管道管护模式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输油处雷建安杨文陈学智张建明张建昌张三索薛银虎冉小俊李小虎郭宏菊99. 物探物资供应精细化管理中国石化地球物理公司河南分公司梁运基张锐菅存山桂红艳际小籍陈辉巩颖勤王菊先王海军时代红张成庆100. 创新商务创效模式促进质量效益发展中国石油长城钻探工程公司井下作业公司蔡长宇李忠喜刘宝逯向阳李福斌庞泽男刘英姿曲显亮宋洪志刘颖张霁张秀敏101. 大型炼化企业领导人员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大庆炼化公司万志强张清林刘凤娟康超王海霞刘辉廖庆茹贾云革刘崇飞许扬李立宋立恒102. 建立“三基”工作长效机制的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冀东油田公司油气集输公司刘仕鳌宋宇红吴松杨振东杨冀海岳海鹏王书良郄岩董爱华寻灵杰103. 以强化岗位责任制落实为核心的基层队站“两册”管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九采油厂赵举周翔宇黄鹤朱杰晶姜伟赵瑾张挺高伟李勇闫锋王利峰郭姮104. 动力系统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创建与实施中国石油兰州石化公司汪治淳刘凤鸣付立峰李延军杨满员王勇曲静袁建平王浩崔煜魏世英尹向东105. 石油钻探企业海外项目物资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渤海钻探工程公司国际工程分公司徐福军许绍营赵继发李立武李勇赵卫晓李成军罗红伟杨宏松叶玉君106. 油气生产企业法律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施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第三采气厂王敏魏林陆国雄曹彩云刘志鹏107. 以控制消耗为目标的天然气过程管理中国石油大庆油田公司第五采油厂董广平尹立平吴琦王春骞吉福太武云龙刘娅娟丘玉琢曹蕴高鑫王萧付馨108. 钻井总承包项目升级管理研究与实践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工程公司克拉玛依钻井公司王虎尹照强刘占魁王中华莫跃龙李树新王林苟军冉海军杨军109. 油库安全管理“41352”稽查模式的应用与实践中国石油四川销售仓储分公司林辉马中德向芳于光明张兆克赵蓉斌罗元军刘兴惠刘湘瑜彭玉婷110. 油气田企业职业健康风险防控长效机制的建立及运用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安全环保处朱国君唐斌张亮冯伟柴锐胡景红姚彩芬时蕾111. 大型炼化企业联合车间管理模式创新与实践中国石油独山子石化公司林振宇白云仙李新国庞松涛杨晨范卫东张洪建曹志阳朱向庭顾立明靳首相贺诚112. 多重瓶颈制约因素下的油田生产管理模式探索中国石油尼罗河公司聂志泉丁海涛余国义王杰王喻雄唐云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