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日程

合集下载

材料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材料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

材料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随着全球能源需求的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可再生、清洁、高效的新能源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在这一背景下,材料化学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正在逐渐成为新能源领域的重要支撑和推动力量。

本文将就材料化学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前景展开论述。

一、太阳能电池的发展太阳能作为一种广泛而富有潜力的新能源,通过光能转化为电能,已经成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焦点研究对象。

材料化学在太阳能电池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前,薄膜太阳能电池、有机太阳能电池等新型太阳能电池正在不断涌现。

材料化学帮助提出了更高效的光电转化材料,并通过材料设计和工艺改进来提高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

未来,材料化学将继续发掘新型材料和结构,为太阳能电池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撑。

二、储能材料的创新能量储存是新能源应用面临的一大挑战。

材料化学为新能源储存提供了解决方案。

比如,锂离子电池作为现代电池技术的主流形式,材料化学在其正负极材料的设计和优化上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型锂离子电池材料如硅负极和硫正极的开发,进一步提升了电池的容量和循环寿命。

此外,基于金属氧化物、石墨烯等的超级电容器、钠离子电池等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材料化学的发展为储能材料提供了更多选择和优化空间,将为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更可靠的能量储存手段。

三、催化材料的应用催化是新能源领域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材料化学提供了丰富的催化材料,为新能源转化和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例如,燃料电池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转化技术,需要催化剂来促进反应过程。

材料化学在开发高效、稳定的催化剂上发挥了关键作用,如钴基、铁基催化剂在氢化物燃料电池中的应用逐渐增多。

此外,光催化、电催化等领域的研究也获得了重要进展,有望解决化石能源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等问题。

四、功能材料的设计与合成材料化学的另一个重要应用领域是通过设计和合成功能材料,提升新能源系统的整体性能。

例如,针对高效光电转化的需求,研究人员通过调控材料的能带结构和界面特性,设计出具有良好光电性能的半导体材料。

2024年1月 学术会议 材料

2024年1月 学术会议 材料

2024年1月学术会议材料一、会议简介2024年1月,将在北京举行一场关于材料科学与工程的国际学术会议。

这次会议是由我国材料研究学会主办的,旨在促进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推动材料领域的创新与发展。

二、会议议题1. 先进材料研究与应用本次会议将聚焦于先进材料的研发与应用,涵盖金属材料、陶瓷材料、聚合物材料等各类材料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应用案例。

重点关注在新能源、新材料、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应用前景和创新技术。

2. 材料性能与工程会议将探讨材料的性能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材料力学性能、热学性能、电学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将讨论材料的加工工艺、工程应用及相关领域的发展趋势。

3. 先进材料制备技术本次会议将介绍先进材料的制备技术,包括先进材料的制备工艺、表征方法、工业化生产等方面的最新进展和成果。

三、专家学者报告届时,将有来自国内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进行报告,共享他们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其中,包括材料科学、材料工程、新材料制备等领域的知名教授和专家,为与会代表带来丰富的学术盛宴。

四、论文交流与展示1. 会议将安排专题分会场,邀请与会代表进行学术交流和研讨,探讨当前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挑战。

2. 会议还将设置学术论文展示区,供参会代表展示他们的研究成果和科研项目,并进行深入交流和讨论。

五、合作交流与项目洽谈本次会议将为国内外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企业和研究机构提供一个合作交流的评台,促进产学研合作,搭建合作桥梁,推动材料领域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

还将举办产学研合作项目洽谈会,为企业和科研机构搭建合作对接的机会。

六、参会对象本次会议将邀请国内外知名的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和研究机构的相关负责人、科研人员和研究生等参会,共同探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动态和发展趋势。

七、结语本次学术会议的举办将对促进材料领域的创新与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届时,无论您是从事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科研人员、企业负责人,还是对材料领域感兴趣的学生,都将有机会与国内外的专家学者进行深入交流,获得最新的学术成果和科研进展。

2023年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

2023年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能源化学是研究能源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制备及应用的一门交叉学科。

考研专业方向有相对应的院校,下面就2023年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和院校排名进行简要介绍。

一、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能源化学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主要研究能量转换和储存,包括化石能源、可再生能源、电能储存等方面的研究。

能源化学专业考研方向可分为能源材料、新能源化学、电化学及储能等方向。

1、能源材料方向能源材料方向主要研究能源转换和存储材料的基础性质和应用。

主要研究领域包括氢气产生和储存、太阳能电池、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这个方向的学生需要深入了解材料化学、电化学、物理化学等内容。

2、新能源化学方向新能源化学方向主要研究新型能源材料的合成、储存、转换和应用,并探索新型能源转换过程的基本原理和动力学行为。

研究领域主要包括多种新型能源材料的综合应用,包括光催化材料、多孔材料等。

这个方向的学生需要具备化学和材料科学的基础,有一定的实验技能。

3、电化学及储能方向电化学及储能方向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电化学理论、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等。

这个方向的学生需要掌握一定的电化学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实验技能。

二、院校排名下面是能源化学专业考研的院校排名(部分):1、清华大学清华大学化学学院设有能源化学研究所,该研究所拥有电化学技术、多相催化技术、能量材料技术、气体分离技术等世界领先的研究团队。

该研究所的成果在电化学、催化反应和能源材料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并产生了广泛的应用。

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是我国最重要的化学科研机构之一。

该所拥有光催化、电催化、化学能量学、高性能材料科学及技术等研究领域的先进技术,为能源化学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3、北京大学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开设有能源化学专业。

该学科涵盖了电化学、生物能源与新能源等领域,重点研究太阳能、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新能源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2024年Ni(OH)2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范文

《2024年Ni(OH)2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范文

《Ni(OH)2及其复合材料电化学性能的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材料的探索与研究已经成为世界科研的热点之一。

而镍基复合材料作为一种新兴的电池材料,尤其受到电化学界的关注。

Ni(OH)2作为镍基复合材料的重要一员,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对于提高电池性能、延长电池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Ni(OH)2及其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为相关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二、Ni(OH)2的基本性质Ni(OH)2是一种典型的镍基氢氧化物,具有高理论容量、环境友好、成本低廉等优点。

在电化学反应中,Ni(OH)2可以通过法拉第反应实现电能与化学能的相互转化,是电池中重要的正极材料之一。

三、Ni(OH)2的电化学性能(一)电化学反应机理Ni(OH)2的电化学反应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涉及氢离子和电子的交换。

在充电过程中,Ni(OH)2中的OH-失去电子并被氧化成O2和H2O;而在放电过程中,则是H2O被还原成OH-和电子与Ni(OH)2结合的过程。

这一反应过程提供了可逆的充放电过程,为电池提供能量。

(二)充放电性能Ni(OH)2具有较高的理论容量和充放电容量。

但在实际使用中,其容量往往因材料的纯度、晶体结构等因素受到限制。

通过改进合成方法和制备工艺,可以提高其充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

四、Ni(OH)2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一)复合材料制备方法为了提高Ni(OH)2的电化学性能,研究人员常常采用将其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的方法。

例如,与碳材料、金属氧化物等材料进行复合,可以显著提高其导电性、结构稳定性和电化学活性。

这些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共沉淀法等。

(二)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与其他材料的复合,Ni(OH)2的电化学性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比容量、更好的循环稳定性和更高的充放电速率。

此外,复合材料还具有优异的倍率性能和低温性能,使其在电动汽车、移动设备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蒸发结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艺设备第四届全国化工结晶大会暨

蒸发结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艺设备第四届全国化工结晶大会暨

第四届全国化工结晶大会暨第四届蒸发结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艺设备优化设计实践应用研讨会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第四届全国化工结晶大会暨第四届蒸发结晶关键技术研究与工艺设备优化设计实践应用研讨会将于2018年01月在杭州召开。

会议内容主要交流研讨内容:一)新型结晶技术研究与工程化(一)新型结晶技术研究与工程化1、 熔融结晶提纯技术研究与开发;2、超临界流体结晶技术研究进展;3. 溶液结晶法提纯芴的工艺研究;4、反应结晶集成技术与模拟放大;5、结晶耦合工艺的研究进展6、连续工业结晶粒度控制技术(连续化存在的问题及粒度控制方法)7、结晶过程研究(结晶热力学研究、结晶动力学研究、结晶过程控制)8、结晶过程控制关键技术(晶体结构和形态控制、晶体尺寸和分布控制、纯度控制、过程工业化技术);(二)新型结晶设备的设计及应用的问题熔融结晶器、反应结晶器设计及工艺优化;2、连续结晶器的设计及结晶过程放大问题;3、原料药固体形态问题(熔点、化学反应性、表观溶解度、溶解速率、光学和机械性质、蒸气压和密度);4、药物多晶型的优化、控制和设计;5、结晶工艺流程的选择与设备的选定;6、结晶器结构设计中关键问题研究;(三)蒸发结晶技术在高盐废水处理中应用1、蒸发结晶技术在化工高盐废水零排放中的应用;2、蒸发结晶在发酵行业、废酸处理中的应用;3、结晶盐资源化利用技术在煤化工废水零排放运行情况初探;4、轻工行业高浓盐水回用及蒸发结晶经验分享;5、杂盐的蒸发结晶处理及综合利用技术;6、MVR蒸发器在制药行业废水、废盐无害化处理中的应用;7、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系统(蒸发结晶工艺)零排放工艺;8、MVR在蒸发结晶及回收物料中的研究与应用;9、平板膜MBR工艺在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蒸发结晶设备工艺设计开发(四)蒸发结晶设备工艺设计开发(四)1、降膜蒸发设备应用及工艺开发介绍;2. MVR在蒸发结晶过程中的应用及常见问题;3、多效蒸发及MVR蒸发组合新工艺案例分析;4、多相流防垢技术在蒸发器中的应用;5、 蒸发结晶泵的选型及应用维护;6、蒸发结晶工艺设备设计的主要问题分析;7、超声蒸发器强化传热及除垢性能研究等;(约两个小时)沙龙(约两个小时)专家对话专家对话沙龙组织到会专家与参会者进行互动提问解答,就生产或研究过程中出现的关键问题进行剖析讲解,帮助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或建议。

化学会国际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化学会国际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中国(国际)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2018年8月24日-8月27日,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一、会议主席顾问主席:窦士学、陈军主席:郭少军、郭再萍、范红金、马建民、余彦、王双印、张强二、会议顾问委员会主席:窦士学委员:(以汉语拼音为序)包信和、成会明、窦士学、江雷、刘化坤、谢毅、万立骏、张锁江、张泽、赵东元三、会议学术委员会主席:陈军委员:(以汉语拼音为序)戴黎明、郭玉国、侯仰龙、胡国荣、黄昱、黄云辉、旷亚非、李泓、李峰、楼雄文、刘洪波、麦立强、牛利、邱介山、曲良体、唐有根、王博、王春生、王丹、汪国秀、杨汉西、杨全红、俞书宏、温兆银、魏子栋、张新波、郑洪河、钟胜奎、周豪慎四、会议组织委员会主席:郭少军、马建民、余彦、张强、张铁锐、胡勇胜、周欢萍、陈人杰、尉海军、黄佳琦、时志强秘书长:程新兵秘书:孔龙、刘鹤、崔肖阳会务处:王斌、李滔、袁洪委员:(以汉语拼音为序)曹安民、曹瑞国、陈立宝、陈人杰、陈卫、陈涛、程方益、崔光磊、侴术雷、丁书江、邓德会、范丽珍、范红金、谷林、郭再萍、韩晓刚、贺艳兵、何平、胡勇胜、胡劲松、胡先罗、胡仁宗、黄佳琦、黄延强、侯军刚、江浩、季恒星、纪效波、焦丽芳、蒋凯、金钟、赖超、赖春艳、雷永鹏、李会巧、李峰、李喜飞、李驰麟、李彦光、李先锋、李永峰、李福军、李亮、梁振兴、刘浩、刘金平、卢锡洪、罗家严、罗巍、吕瑞涛、马延文、米立伟、倪江峰、牛志强、木士春、潘安强、庞欢、彭章泉、彭强、施志聪、施思齐、时志强、孙晓明、孙书会、孙春文、孙靖宇、沈少华、水江澜、宋维力、唐永炳、陶新永、王保峰、王慧奇、王开学、王双印、王永刚、王治宇、王振波、王勇、王彩云、王超、王家钧、王得丽、王接喜、王华、吴川、吴雄伟、温珍海、向中华、夏晖、夏新辉、夏宝玉、许晓雄、熊胜林、薛欣宇、徐维林、晏成林、杨金虎、杨东江、杨树斌、杨晓伟、杨秀康、闫兴斌、姚霞银、于畅、余丁山、禹习谦、尉海军、袁同琦、翟天佑、张进涛、张磊、张炳森、张铁锐、张佳楠、张育新、张洪章、张桥保、张伟、章福祥、赵玉峰、郑俊超、周亮、周永宁、赵宏斌、钟胜奎第三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会议议程安排2第三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大会报告会场1会场2会场3会场4第三届中国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墙报交流内容优秀墙报评选规则1. Wiley、RSC、Joule、J Energy Chem、Nano-Micro Lett、Rare Metals、Nano Mater Sci等期刊和出版社赞助本届研讨会设置“优秀墙报奖”,鼓励展示者制作优秀的墙报,并与与会者进行充分交流。

第四届冷原子会议会议安排July 5

第四届冷原子会议会议安排July 5
40
[P16]
Jing Qian(钱静)
Efficient production of polar molecular Bose–Einstein condensates via an all-optical R-type atom–molecule adiabatic passage
41
[P17]
31
[P07]
Haichao Zhang(张海潮)
Demonstration of Neutral Atom Guiding via Radio-Frequency Field
32
[P08]
Shuyu Zhou(周蜀渝)
Double-well Array Trapping Atoms Based on Binary Optics ethod
会议安排July 5, Monday
Opening Ceremony
Presider
Liang Liu(刘亮)
8:30-9:00
Yuzhu Wang(王育竹)and Chaohui Ye(叶朝辉)
Opening Remarks
Sec. A
Presider
Li You(尤力)
9:00-9:30
Jun Ye(叶军)
Xing-Dong Zhao(赵兴东)
A magical polarization orientation for canceling the dipole-dipole
interaction in ultracold Bosonic dipolar gases
42
[P18]
Cheng-ling Bian(边成玲)
46
[P22]
K. Zhang(张可烨)

淮海绿色功能材料论坛暨徐州清洁能源材料论坛

淮海绿色功能材料论坛暨徐州清洁能源材料论坛

第二届淮海绿色功能材料论坛暨第四届徐州清洁能源材料论坛日程安排表(2017 年 10 月 20-22 日)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徐州市化学化工学会、江苏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和徐州工程学院共同承办的“第二届淮海绿色功能材料论坛暨第四届中国徐州清洁能源材料论坛”于 2017 年 10 月 20-22 日在江苏省徐州市召开。

会议将围绕“新材料、新技术、新发展、新应用”的主题进行研讨,聚焦于新型绿色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储能、催化等领域的应用,以达到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目的,并为更好服务淮海地区的经济奠定基础。

热忱欢迎广大高校师生、政府人员和企业研发人员参加本次论坛,交流最新的产学研成果。

10月 20 日(周五 )与会专家抵达徐州,入住14:00-21:00(晚餐:自助 )10月 21 日(周六 )8:20-8:50开幕式大会报告主持人:东华大学刘天西教授报告 1 谢毅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00-9:30题目:低维固体中的激子过程调控及其光催化应用报告 2 张久俊院士上海大学9:30-10:00题目:可持续能源发展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报告 3魏子栋教授重庆大学10:00-10:30题目:非铂氧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10:30-10:50休息主持人:Griffith University Prof. Shanqing Zhang报告 4 Prof. Zaiping Guo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10:50-11:20题目: Advanced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Metal-ion Batteries报告 5 Prof. Jim Yang Lee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11:20-11:50题目: A personal view to battery research12:00-13:30午餐(食堂自助)下午会场一主持人:重庆大学张育新教授报告 6 曹余良教授武汉大学13:30-13:55题目:储能用钠离子电池材料报告 7 纪效波教授中南大学13:55-14:20题目: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研究报告 8 侴术雷研究员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14:20-14:45题目: Low Cost Materials for High Energy Sodium-ion Battery报告 9 卢周广教授南方科技大学14:45-15:10题目:自由基稳定化钠离子电池电极材料15:10-15:30休息主持人:兰州大学席聘贤教授报告 10 曹安民研究员中科院北京化学所15:30-15:55题目:碳基电极材料的界面控制与电池性能研究报告 11 张超研究员东华大学15:55-16:20题目:导电高分子纳米复合材料及其柔性储能器件报告 12 杨东江教授青岛大学16:20-16:45题目:基于卡拉胶的金属硫化物/碳复合材料的绿色合成及其储钠性能研究16:45-17:10 报告 13 毛建锋博士 University of Wollongong 题目: Sodium: A key element in Energy storage会场二主持人:山东大学张进涛教授13:30-13:55报告 14 李彦光教授苏州大学题目: 2D Materials for Electrocatalytic CO 2 Reduction13:55-14:20 报告 15 彭章泉教授中科院长春应化所题目:Aprotic Li-O 2 Battery Probed by in Situ Electrochemistry14:20-14:45 报告 16 庞欢教授扬州大学题目:配合物衍生高电化学活性材料研究14:45-15:10 报告 17 潘丽坤教授华东师范大学题目: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物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研究15:10-15:20休息主持人:湖南大学马建民教授15:20-15:45 报告 18 廖洪钢教授厦门大学题目:纳米材料动态的原位液体透射电镜研究15:45-16:10 报告 19 彭生杰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题目:一维电纺纳米纤维的可控设计及其能源应用16:10-16:35 报告 20 卢善富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题目: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高效离子传输与调控报告 21 水江澜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6:35-17:00 题目:用于质子膜燃料电池的 Fe-N-C 催化剂的活性 /稳定性调控17:00-17:25 报告 24 邓宇甲博士青岛大学题目:稳态条件下铂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会场三主持人:南开大学高学平教授13:30-13:55 报告 23 王安邦研究员防化研究院题目:锂硫电池实用化中的问题及解决路径报告 24王久林教授上海交通大学13:55-14:20题目:高安全锂硫电池用关键材料报告 25贺艳兵教授清华大学14:20-14:50题目:Materials and electrolyte studies for lithium-sulfur andlithium metal batteries报告 26 黄佳琦教授北京理工大学14:50-15:10题目:锂硫电池中隔膜设计及界面强化策略研究15:10-15:30休息主持人: Nature Communications编辑张尧卿博士报告 27付永柱教授郑州大学15:30-15:55题目:Organopolysulfide Cath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Lithium Batteries报告 28陶新永教授浙江工业大学15:55-16:20题目: Green Carbon-based Nanomaterials for Energy Storage报告 29金钟教授南京大学16:20-16:45题目:光电化学能源器件中的一些化学过程和材料体系设计初探报告 30李国然教授南开大学16:45-17:10题目:几种光充电二次电池的构建大会报告:一楼报告厅17:10-17:25闭幕式17:40-20:00大会晚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届能源材料化学研讨会日程分会场1 分会场2 分会场3 分会场4 分会场5 5月24日下午注册(协议酒店内14:00 - 20:00)、17:30~20:00 JEC冷餐宴5月25日上午开幕式8:20~8:35 大会报告8:35~12:00 中午午餐12:00~12:30中午墙报展示12:30~13:30下午分会报告 13:30~17:30晚上晚宴18:00~20:005月26日上午分会报告8:30~12:00 中午午餐12:00~12:30 中午墙报展示12:30~13:30 下午分会报告 13:30~17:30 晚上晚餐18:00~20:005月27日上午分会报告8:30~12:00中午午餐12:00~13:00下午大会报告13:00~14:20;与编辑面对面+颁奖大会报告(能源楼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5月25日上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20~8:35 开幕式8:35~9:15 有机/聚合物体相异质结太阳电池研究进展—材料、器件、印刷工艺与应用前景曹镛华南理工大学包信和9:15~9:55 探讨能源分析化学研究田中群厦门大学9:55~10:25 茶歇+拍照10:25~11:05 二维电催化剂在二氧化碳还原中的机遇谢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田中群11:05~11:45 基于结构化学新范式的新能源材料研究潘锋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11:45~12:00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包信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5月27日下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00~13:40 混合导体透氧膜设计合成及在能源催化中应用杨维慎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姚向东13:40~14:20 Factor-Free, All-Solid-State Batteriesbased on Printable Electrolytes Sang-YoungLeeUlsan National Institute of Scienceand Technology14:20~15:20 与编辑面对面15:20~15:50 颁奖会场1:能源储存(能源楼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5月25号下午锂离子电池、固态电池、电解质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开发下一代锂二次电池周豪慎南京大学周豪慎李峰13:45~14:00 碳材料表面固固界面调控及其应用李峰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14:00~14:15 电极材料表界面精确调控及稳定性曹安民中科院化学所14:15~14:30 二次电池非燃电解液的研究曹余良武汉大学14:30~14:45 晶畴电池材料尉海军北京工业大学14:45~15:00 功能电解质材料设计调控及应用陈仕谋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15:00~15:15 茶歇15:15~15:30 锂离子电池的界面表征陈立桅苏中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陈立桅晏成林15:30~15:45 高比能电池与先进原位表征晏成林苏州大学15:45~16:00 实用化锂镧锆氧固态电池郭向欣青岛大学16:00~16:15 高能量密度金属锂电池及其负极保护机制陆盈盈浙江大学16:15~16:30 碳材料在储能电化学过程中的功能与机制季恒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30~16:45 固态电池电解质研究和界面构筑贺艳兵清华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李福军南开大学16:45~17:00 Synergy of electrolyte and electrode for batteryperformance enhancement17:00~17:15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可控构筑多孔能源材料麦亦勇上海交通大学17:15~17:30 流态化热解制备锂/钠离子电池材料王接喜中南大学会场1:能源储存(能源楼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5月26号上午锂电池、新型电池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高性能锂电池用高电压聚合物电解质:从关键材料到界面工程崔光磊青岛生物能源过程研究所崔光磊张强张强清华大学8:45~9:00 Emerging Energy Chemistry at Interfaces between LiMetal and Electrolyte in Working Batteries9:00~9:15 高镍正极材料挑战与改性研究王德宇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9:15~9:30 硅基复合负极的结构设计和原位电镜机理研究张桥保厦门大学9:30~9:45 高效稳定储锂的三维多孔金属电极施志聪、柯曦广东工业大学9:45~10:00 骨架结构设计构建无枝晶金属锂负极程新兵清华大学10:00~10:15 茶歇10:15~10:30 铝离子电池电极材料及界面吴川北京理工大学吴川施思齐10:30~10:45 电化学能量存储材料的跨尺度计算与设计施思齐上海大学10:45~11:00 碳基材料储铝/钾性能的研究鲁兵安湖南大学11:00~11:15 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助力储能材料及体系设计孙靖宇苏州大学11:15~11:30 镁离子电池的关键材料设计和储能机制研究金钟南京大学11:30~11:45 全固态电池的诊断与设计薄首行上海交通大学11:45~12:00 Artificial 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 Layers for Li Metal Anodes李念武北京化工大学会场1:能源储存(能源楼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5月26号下午液流电池、先进储能器件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含有氧缺陷的金属氢氧化物催化剂用于电催化水氧化臧宏瑛东北师范大学臧宏瑛钟贵明13:45~14:00 重新认识高比能量氟化碳材料的锂化机制钟贵明中国科学院,海西研究院14:00~14:15 二维非晶材料负载贵金属在光电催化领域的应用许群郑州大学14:15~14:30 大规模储能用高能量密度中性液流电池研究贾传坤长沙理工大学14:30~14:45 离子传导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袁治章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4:45~15:00 高功率高能量聚阴离子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朱昌宝中山大学15:00~15:15 茶歇15:15~15:30三维泡沫铝集流体强化的电化学储能特性骞伟中清华大学骞伟中徐斌15:30~15:45 Mxene用作多功能导电粘结剂的研究徐斌北京化工大学15:45~16:00 基于MXene的电化学关键功能材料王治宇大连理工大学16:00~16:15 纳米复合材料界面的设计及储锂/钠性能的研究李喜飞西安理工大学16:15~16:30 高容量负极材料的设计及其电化学储能行为研究潘安强中南大学16:30~16:45 高比能锂金属电池中电极/电解液界面设计与调控焦淑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45~17:00 锂离子电池高镍三元正极材料改性策略李灵均长沙理工大学17:00~17:15 硫银锗矿启发的硫化物型锂/钠固态电解质谢佳华中科技大学17:15~17:30 离子液体诱导制备结构可调的碳材料及其超级电容器性能陈爱兵河北科技大学会场1:能源储存(能源楼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5月27号上午燃料电池、锂空电池、催化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Mesopores-abundant M-N/C Based Oxygen Electro-Catalysts: General Synthesis andFavorable Active Sites Exploration 侯仰龙北京大学侯仰龙孙书会8:45~9:00 Novel Nanostructured Low-Pt and Non-PGM Catalysts for Hydrogen Fuel Cells inElectric Vehicles孙书会加拿大国立科学研究院9:00~9:15 Pyrolysis-free Covalent organic polymers for electrocatalysis 向中华北京化工大学9:15~9:30 Pd基碱性氢氧化电催化剂的结构设计及反应机理探究王得丽华中科技大学9:30~9:45 高效非贵金属基电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徐林南京师范大学9:45~10:00 超级电容器柔性化及储能状态原位光电监测的尝试麦文杰暨南大学10:00~10:15 茶歇10:15~10:30 “MOFs + Single Atoms”非贵金属催化剂在PEM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中的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廖世军华南理工大学廖世军彭章泉10:30~10:45 Oxygen Electrochemistry on Au Electrode in DMSO Electrolyte 彭章泉长春应化所10:45~11:00 锂空气电池无机储能材料精准制备徐吉静吉林大学11:00~11:15 Enhanced Catalytic Activity of Metal Nanomaterials by Surface and InterfaceEngineering康雄武华南理工大学11:15~11:30 Electrosynthesis of Hydrocarbons from CO2 on Cu-based Catalysts 翁哲天津大学11:30~11:45 超低含量贵金属或非贵金属材料电催化氧气,氢气和氮气还原或氧化刘希恩青岛科技大学11:45~12:00 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应用于光/电分解水的初步探索闫东鹏北京师范大学会场2:能源储存(能源楼一号楼一楼会议室)5月25号下午柔性储能、超级电容器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柔性微型超级电容器的设计及其在可穿戴电子中的应用沈国震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沈国震张帆13:45~14:00 基于(类)普鲁士蓝的薄膜电极:设计、制备及微电容器件张帆上海交通大学14:00~14:15 激光辅助构建石墨烯基微型能源器件曲良体(赵扬)清华大学14:15~14:30 面向无线监测的微型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构筑与储能机理研究杨维清西南交通大学14:30~14:45 面向质子反应的电化学储能材料林天全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14:45~15:00 全固态柔性化平面微型储能器件郑双好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5:00~15:15 茶歇15:15~15:30 宽窗口水系超级电容器的构筑阎兴斌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阎兴斌张熊15:30~15:45 高性能锂离子电容器的研究张熊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15:45~16:00 水系电化学储能纳米材料的设计改性与器件研制卢锡洪中山大学化学学院16:00~16:15 阵列储能材料与一体化器件刘金平武汉理工大学16:15~16:30 石墨烯与多孔炭的开发及超级电容器应用陈成猛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于畅大连理工大学16:30~16:45 A Simple Converse Voltage Process: a Big Step forActivating the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of TransitionMetal Hybrids16:45~17:00 Ti3C2-MXene赝电容行为及电化学分析林紫锋四川大学17:00~17:15 高离子/电子传导性能镍钴基电极材料的构筑及性能研究米立伟中原工学院先进材料研究中心17:15~17:30 中空催化剂材料的设计与合成于乐北京化工大学会场2:能源储存(能源楼一号楼一楼会议室)5月26号上午锂硫电池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设计及其原位表征张跃刚清华大学张跃刚陈人杰8:45~9:00 金属有机框架化合物衍生材料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陈人杰北京理工大学9:00~9:15 过渡金属化合物在硫正极催化转换中的应用研究陈剑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15~9:30 基于二维材料的特性构建新型锂硫电池电极材料杨树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9:30~9:45 生物质碳硫正极构建及其锂硫电池应用夏新辉浙江大学材料学院9:45~10:00 多功能微纳结构硫正极应用于锂硫电池杨植温州大学10:00~10:15 茶歇10:15~10:30 新型有机多硫化物正极材料的研究付永柱郑州大学付永柱黄佳琦10:30~10:45 锂硫电池界面调控原理黄佳琦北京理工大学邓远富华南理工大学10:45~11:00 氮掺杂多孔碳用于载硫基质和隔膜涂层材料改善锂硫电池性能熊胜林山东大学11:00~11:15 纸基PC‖Fe3O4@rGO‖graphite多功能夹层用于锂硫电池11:15~11:30 硫碳桥连材料界面化学及储能机制研究纪效波中南大学李驰麟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11:30~11:45 Li metal batteries based on F/S based conversioncathodes11:45~12:00 锂硫电池关键材料与器件研究进展张洪章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会场2:能源储存(能源楼一号楼一楼会议室)5月26号下午钠离子电池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钠离子电池电解液设计及其热稳定性马紫峰上海交通大学马紫峰余彦13:45~14:00 合金机理储钠(钾)负极材料余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4:00~14:15 钠离子电池新型有机电极体系王开学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14:15~14:30 高比能层状富钠材料结构设计与机理研究郭少华南京大学14:30~14:45 低成本高性能钠离子电池及其关键材料陈卫华郑州大学14:45~15:00 高效储能材料设计研究马建民湖南大学15:00~15:15 茶歇15:15~15:30 Oxygen redox reaction in Na layered oxides 胡勇胜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胡勇胜侴术雷15:30~15:45 低成本钠离子电池研究侴术雷University of Wollongon15:45~16:00 高钠含量水钠锰矿结晶水及多面体调控用于高效储钠夏晖南京理工大学16:00~16:15 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结构设计及储能行为调控赵玉峰燕山大学16:15~16:30 赝电容修饰碳纤维及柔性电容器构建雷志斌陕西师范大学16:30~16:45 钠离子电池碳负极制备及其储钠机制研究陆雅翔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6:45~17:00 LDHs储能材料的合成、调控与应用邵明飞北京化工大学17:00~17:15 热增强的光电化学反应张黎明复旦大学17:15~17:30 高性能能量存储与转换平台材料王喜章南京大学会场2:能源储存(能源楼一号楼一楼会议室)5月27号上午二次电池、先进储能材料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煤基功能碳材料的创制及其钠/钾离子电池性能邱介山北京化工大学邱介山陶新永8:45~9:00 绿色碳基储能材料陶新永浙江工业大学9:00~9:15 咪唑阳离子碱性燃料电池阴离子交换膜的合成与表征严锋苏州大学9:15~9:30 高稳定性二次电池电极材料介尺度结构的调控机制及性能江浩华东理工大学9:30~9:45 氧化硅基高容量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周亮武汉理工大学胡先罗华中科技大学9:45~10:00 Thermotolerant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for advancedlithium-ion batteries10:00~10:15 茶歇10:15~10:30 钠离子电池和混合电容器的研究进展周震南开大学周震朱彦武10:30~10:45 石墨烯材料的规模化制备和储能界面构建朱彦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0:45~11:00 储能材料的结构与界面调控:从块状原料到电池应用王海燕中南大学11:00~11:15 新型多孔高分子与炭材料的设计制备及储能应用吴丁财中山大学11:15~11:30 高密度碳基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应用王舜温州大学11:30~11:45 碳基功能材料的设计合成与储能性能研究张进涛山东大学11:45~12:00 电极结构稳定性设计及储能机制研究杨金虎同济大学12:00~12:15 杂质耐受性好的新型镁二次电池电解液研究李琦北京大学会场3 太阳能:太阳能转化材料与化学(化工楼礼堂)5月25号下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钙钛矿-奇异的光电材料刘生忠陕西师范大学/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章福祥13:45~14:00 高效非富勒烯小分子受体材料的设计及光伏性能研究阳仁强中科院青岛能源所14:00~14:15 Bandgap Engineering of Molecular Photovoltaic Materials朱晓张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14:15~14:30 New molecular design towards high performance single junctionorganic solar cell邹应萍中南大学14:30~14:45 Device Engineering Investigation in Solution processed Organicand Hybrid Perovskite Solar Cells 李刚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University刘生忠14:45~15:00 酰亚胺基高分子半导体及其有机太阳能电池郭旭岗南方科技大学15:00~15:15 低维锡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宁志军上海科技大学15:15~15:30 茶歇15:30~15:45 有机超分子可见光催化光解水及和肿瘤消除研究朱永法清华大学陈春城15:45~16:00 无机纳米界面化学与光电催化应用张加涛北京理工大学16:00~16:15 钙钛矿光催化剂产氢性能研究王朋山东大学16:15~16:30 基于微纳结构的太阳能光热转换朱嘉南京大学16:30~16:45 光电催化水氧化表面机制及调控陈春城中科院化学所朱永法16:45~17:00 光电化学和光伏驱动太阳燃料合成罗景山南开大学17:00~17:15 金属铜及其氧化物用于太阳能量转换CO2为燃料的研究余颖华中师范大学17:15~17:30 太阳能驱动碳一分子偶联制乙二醇谢顺吉厦门大学会场3 太阳能:太阳能转化材料与化学(化工楼礼堂)5月26号上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纳米金属有机骨架材料:新兴的催化材料唐智勇国家纳米科学中心熊宇杰8:45~9:00 光催化剂可控构建与原子间光生电荷迁移研究毕迎普中科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9:00~9:15 分子水平催化剂光电催化分解水李斐大连理工大学9:15~9:30 低偏压水分解氧化物光阳极稳定性研究况永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9:30~9:45 太阳能驱动二氧化碳选择性转化熊宇杰中国科技大学唐智勇9:45~10:00 可见光响应半导体光电催化研究王蕾内蒙古大学10:00~10:15 光电催化动力学分析及其相关应用肖鹏重庆大学10:15~10:30 茶歇10:30~10:45 水滑石基纳米光催化材料合成太阳燃料及高附加值化学品张铁锐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海龙朱训进香港浸会大学10:45~11:00 New Isomeric porphyrin molecules conjugated withnaphthalimide derivatives for photocatalytic H2evolution11:00~11:15 MOFs基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及其在能源催化领域的应用师唯南开大学11:15~11:30 普鲁士蓝衍生物用于高效光催化产氢张志明天津理工大学11:30~11:45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光催化中的应用江海龙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张铁锐11:45~12:00 钙钛矿型光催化材料的设计与改性徐晓翔同济大学12:00~12:15 卟啉可控自组装及其光催化应用白锋河南大学会场3 太阳能:太阳能转化材料与化学(化工楼礼堂)5月26号下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光催化烃分子选择性氧化初探尹双凤湖南大学李朝升13:45~14:00 活性位点调控的高效碳材料能源催化剂设计郭正晓香港大学浙江科学技术研究院14:00~14:15 光催化剂的结构调控及其增强的太阳能驱动能源转化性能研究张高科武汉理工大学14:15~14:30 金属磷化物光催化太阳能转换陈勇中科院理化所14:30~14:45 (氧)氮化物半导体光电催化分解水制氢李朝升南京大学尹双凤14:45~15:00 半导体异质结中光生电荷行为与CO2催化还原性能研究贺涛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5:00~15:15 二维金属有机配合物光催化CO2研究彭扬苏州大学15:15~15:30 氧缺陷辅助光热协同提升CO2还原性能研究张昕彤东北师范大学15:30~15:45 茶歇15:45~16:00 红色TiO2光催化材料刘岗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井立强16:00~16:15 太阳能光催化表界面光生电荷成像研究范峰滔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6:15~16:30 Photoredox catalysis over composite materials 徐艺军福州大学16:30~16:45 基于电荷调控的能源催化研究侯军刚大连理工大学16:45~17:00 基于光生电荷调控的能源光催化研究进展井立强黑龙江大学刘岗17:00~17:15 环境微污染物光催化净化材料沈铸睿南开大学17:15~17:30 二氧化钛环境光催化机理应用的新策略郎贤军武汉大学17:30~17:45 光催化分解水性能提升:缺陷和助催化剂策略闫俊青陕西师范大学会场3 太阳能:太阳能转化材料与化学(礼堂)5月27号上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高效宽带隙聚合物太阳能关键材料研究彭强四川大学张文华8:45~9:00 无机CsPbI3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赵一新上海交通大学9:00~9:15 三元有机光伏异质结构微纳形态和光物理郝晓涛山东大学9:15~9:30 高稳定性钙钛矿太阳能电池与模块研究杨松旺中科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9:30~9:45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用离子液体溶剂陈永华南京工业大学9:45~10:00 高效钙钛矿室内光伏器件王照奎苏州大学10:00~10:15 准二维钙钛矿光电转换材料与器件袁明鉴南开大学10:15~10:30 茶歇10:30~10:45 稳定高效钙钛矿电池研究张文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化工材料研究所彭强10:45~11:00 三元有机太阳能电池张福俊北京交通大学11:00~11:15 有机太阳能电池关键材料研究张坚桂林电子科技大学11:15~11:30 高效率稳定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易陈谊清华大学11:30~11:45 有机和钙钛太阳能电池的界面研究周惠琼国家纳米科学中心11:45~12:00 通过调节激子扩散距离和电荷迁移速率实现高效有机太阳能电池黄辉中国科学院大学12:00~12:15 双缆共轭高分子材料与单组分有机太阳能电池器件李韦伟中科院北京化学所会场4:能源催化(能源基础楼一楼会议室)5月25号下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金属纳米催化材料的表界面配位化学郑南峰厦门大学肖丰收陈萍13:45~14:00 Nanostirrers for catalytic reactions inside microdroplets 宋卫国化学所14:00~14:15 氢化物在合成氨催化中的作用机制陈萍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4:15~14:30 催化原位研究探讨陶丰福州大学14:30~14:45 甲酸催化分解制氢与储能:从有效走向高效曹勇复旦大学14:45~15:00 利用实验测量的金属d带电荷密度描述催化剂活性万颖上海师范大学15:00~15:15 茶歇15:15~15:30 按照催化要求制备多孔有机配体聚合物材料肖丰收浙江大学郑南峰宋卫国15:30~15:45 金属催化剂精准设计路军岭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5:45~16:00 金属与载体间的强相互作用对催化反应性能的调控石川大连理工大学16:00~16:15 能源催化中稀土催化材料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龚学庆华东理工大学程俊厦门大学16:15~16:30 Energy levels in proton coupled electron transfer onsurfaces范杰浙江大学16:30~16:45 以甲基自由基表面偶联为导向的甲烷氧化偶联双功能催化剂设计开发与机理研究16:45~17:00 表界面协同的理论研究傅钢厦门大学17:00~17:15 基于协同/串联催化的氮氧化学品合成李福伟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17:15~17:30 过渡金属硫族纳米材料合成及电催化性质初探席聘贤兰州大学会场4:能源催化(能源基础楼一楼会议室)5月26号上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合成气经接力催化高选择性合成C2+含氧化合物王野厦门大学徐柏庆赵震8:45~9:00 煤经合成气油-醇联产催化技术的研究进展丁云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00~9:15 低温WGS反应铜基催化剂的晶面调控黄伟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9:15~9:30 异原子占据金属原子簇的中心核诱导其催化性能的变化祝艳南京大学9:30~9:45 多级孔分子筛的结构调控及其催化裂解性能研究程党国浙江大学9:45~10:00 催化选择性加氢反应中的几何结构影响因素探索王勇浙江大学10:00~10:15 茶歇10:15~10:30 待定徐柏庆清华大学王野丁云杰10:30~10:45轻烃优化利用高效催化剂的设计赵震沈阳师范大学10:45~11:00 片状催化材料的制备与烷烃脱氢性能研究陆安慧大连理工大学11:00~11:15 待定胡云行上海交通大学胡常伟四川大学11:15~11:30 Competitive adsorption of methane and CO2 on Ni/ZrO2catalyst11:30~11:45 甲烷在分子筛中锚定的催化位点上的低温转化陶丰福州大学会场4:能源催化(能源基础楼一楼会议室)5月26号下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金属有机骨架(MOFs)基催化材料李映伟华南理工大学朱俊发李海洋13:45~14:00 催化剂中不同组分、位点之间的距离效应研究覃勇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14:00~14:15 光催化生物质催化转化王峰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4:15~14:30 动力学辅助的催化剂理性设计及调控段学志华东理工大学14:30~14:45 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之能源催化研究进展崔义中科院苏州纳米所14:45~15:00 光催化反应机理模拟及活性动力学研究王海丰华东理工大学茶歇15:00~15:1515:15~15:30 同步辐射软X射线谱学技术在能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朱俊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李映伟覃勇15:30~15:45 催化反应过程的原位在线光电离质谱检测技术李海洋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5:45~16:00 Cu(111)表面CO氧化的原位红外光谱和X-光电子能谱研究陈明树厦门大学16:00~16:15 同步辐射X射线谱学在能源材料中的应用姜政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侯广进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6:15~16:30 Syngas Conversion on Bifunctional CatalystsCharacterized by Solid-State NMR Spectroscopy16:30~16:45 催化材料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结构的球差校正透射电镜研究马超湖南大学司锐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16:45~17:00 利用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谱学技术研究负载型小尺寸催化剂的构效关系17:00~17:15 生物质绿色碳基储能与传感材料构建及应用探索彭新文华南理工大学会场4:能源催化(能源基础楼一楼会议室)5月27号上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8:30~8:45 Metal-organic framework-derived nanomaterials forcatalysis and energy 徐强扬州大学傅强徐强8:45~9:00 能源化学与催化过程的表界面研究傅强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00~9:15 复合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从多相催化到膜催化江河清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9:15~9:30 Operando XAFS技术研究OER材料在原位条件下的自发结构演化张硕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9:30~9:45 限域氧化物纳米结构的表界面催化杨帆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9:45~10:00 新型纳米碳基催化材料高效活化低碳烷烃的研究刘洪阳金属研究所10:00~10:15 茶歇10:15~10:30 纳米催化材料活性和稳定性的理论研究李微雪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李微雪梅东海10:30~10:45 含水相生物质催化反应的理论研究梅东海天津工业大学10:45~11:00 反应相图与多相催化剂的理论设计肖建平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1:00~11:15 非金属碳基催化剂催化低碳烷烃脱氢反应的理论研究李波金属研究所11:15~11:30 Electroreduction of CO2 by Two Dimensional Single AtomCatalysts杨利明华中科技大学11:30~11:45 促进多环芳烃向单环芳烃定向转化的关键技术彭冲中国石化大连研究院11:45~12:00 Computational understanding on catalysis under operativeconditions王阳刚南方科技大学会场5:能源催化(催化楼三楼会议室)5月25号下午时间报告题目报告人单位主持人13:30~13:45 介观结构氧还原电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丁维平南京大学胡征丁维平13:45~14:00 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阴、阳极催化材料研究及其在电源系统中的应用邢巍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14:00~14:15 催化剂中的界面结构设计及其电催化性能调控李高仁中山大学14:15~14:30 待定邵志刚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4:30~14:45 Oxygen Electrocatalysis on Transition Metal Spinel Oxides 徐梽川南洋理工大学14:45~15:00 碳复合的Co9S8及Mn3O4催化剂电催化ORR/OER性能与机理研究彭峰广州大学15:00~15:15 茶歇15:15~15:30 从碳管到碳笼——材料设计及能源应用胡征南京大学邢巍刘彬15:30~15:45 A Design Strategy Towards Oxygen Electrocatalysts 刘彬南洋理工大学15:45~16:00 贵金属纳米催化材料研究黄小青苏州大学16:00~16:15 面向能源小分子的金属纳米催化剂原子尺度精准调控吴宇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15~16:30 多孔中空碳材料的构筑刘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16:30~16:45 纳米晶体相原子分布诱导ORR电催化性能提升李箐华中科技大学高敏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6:45~17:00 Structural phase transition in TMD materials forbetter-performing electrocatalysts17:00~17:15 自支撑界面复合电催化剂的设计与性能调控何传新深圳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17:15~17:30 场致效应增强催化反应及其机理研究刘敏中南大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