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原子、分子知识点总结

九年级化学第四单元原子、分子知识点总结

第四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 子1、原子的构成(1)原子结构的认识(2)在原子中由于原子核带正电,带的正电荷数(即核电荷数)与核外电子带的负电荷数(数值上等于核外电子数)相等,电性相反,所以原子不显电性因此: 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3)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注意:①原子中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②并不是所有原子的原子核中都有中子。

例如:氢原子核中无中子2、相对原子质量: ⑴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核内微粒的关系:相对原子质量 = 质子数 + 中子数课题2 元 素一、元素1、 含义:具有相同质子数(或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注意:元素是一类原子的总称;这类原子的质子数相同因此:元素的种类由原子的质子数决定,质子数不同,元素种类不同。

2、 元素与原子的比较:元 素 原 子 区 别 含义 宏观概念,只分种类不计个数 微观概念,既分种类又分个数 适用范围 从宏观描述物质的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

如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从微观描述物质(或分子)的构成。

常用来表示物质由哪些原子构成或分子由哪些原子构成,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

联系 元素是同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基本单元3、元素的分类:元素分为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三种4、元素的分布:①地壳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Si 、Al 、Fe②生物细胞中含量前四位的元素:O 、C 、H 、N③空气中前二位的元素:N 、O注意: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二、元素符号1、 书写原则: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带正电) 原子 原子核 电子(带负电) 质子(带正电) 中子(不带电) 某原子的质量 碳原子质量的1/12 相对原子质量=2、表示的意义;表示某种元素、表示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例如:O: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

3、原子个数的表示方法:在元素符号前面加系数。

因此当元素符号前面有了系数后,这个符号就只能表示原子的个数。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

分子与原子初中知识点梳理在化学学科中,分子与原子是非常基础并且重要的概念。

深入理解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对于初中化学知识的掌握至关重要。

本文将分别对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进行梳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分子的基本概念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的粒子。

分子是物质构成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不同性质的物质。

下面分别介绍分子的组成、性质以及分类。

1. 分子的组成分子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

不同的原子组合在一起,可以形成各种不同的分子。

例如,氧气(O2)分子由两个氧原子结合而成。

2.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性质受到分子内原子之间的化学键和分子间相互作用的影响。

分子内化学键决定了分子的结构和稳定性,而分子间相互作用则影响了分子的物理性质。

不同的分子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3. 分子的分类按照分子中原子的数量和种类,分子可以分为单质分子和化合物分子。

单质分子是由相同种类的原子组成,例如氧气(O2)、氮气(N2)等。

化合物分子是由不同种类的原子组成,例如水(H2O)、二氧化碳(CO2)等。

二、原子的基本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是化学反应的最小单位。

了解原子的性质和组成对于理解化学反应和物质变化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原子的组成、性质以及分类。

1. 原子的组成原子由电荷均衡的质子、中性的中子和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

原子的中心部分称为原子核,其中包含质子和中子。

电子以高速在原子核周围的轨道上运动。

2. 原子的性质原子的性质主要由原子核和电子数目决定。

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元素,即不同的原子核对应不同的元素。

原子的电子数目决定了原子的化学性质。

3. 原子的分类根据原子核中的质子数目,原子可以分为不同的元素。

目前已经发现的元素有118种,每种元素都有独特的原子核构成。

不同元素之间的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不同,从而使得元素的性质也不同。

三、分子与原子的关系分子和原子是化学研究中密切相关的概念。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

初中化学知识点:分子和原子一)认识分子1、分子的基本性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自然界中大多数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

(2)分子在不断地做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度就越快。

(3)分子之间有一定的间隔:气态>液态>固态(4)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2、分子的概念: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应用分子的观点认识:(1)纯净物、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由同一种分子构成的是纯净物。

如冰、水共存物实际为纯净物,因为其中的构成粒子只有一种——水分子,由不同种分子构成的是混合物,如红磷和白磷的混合体为混合物,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关键是把握“物质的种类”或“分子的种类”是否相同。

(2)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水蒸发是发生了物理变化,而水分解是发生了化学变化水蒸发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变化的只是分子间的间隔。

水的化学性质也没有改变。

水分解时,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分子变了,生成的氢分子和氧分子不具有水分子的化学性质。

注意: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组成一定改变,分子的数目可能改变。

二)认识原子1、原子定义: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2、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3、分子、原子的主要区别: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4、分子、原子的相互关系:5、原子的基本性质:(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粒子,其质量、体积都非常小。

(2)原子同分子一样,也是时刻不停地做高速的无规则运动。

温度越高,能量越大,运动速度就越快。

(3)原子之间也有一定的间隔。

九年级分子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原子知识点

九年级分子原子知识点分子原子知识点一、分子的概念在化学中,分子是由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化学键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电中性实体。

分子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单位,也是物质性质的基础。

二、原子的概念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它是由一个或多个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的。

原子中质子和中子位于原子核内,电子位于原子核外的轨道上。

三、原子结构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荷。

电子绕着原子核的轨道上运动,带有负电荷。

原子的直径约为10^-10米。

四、原子序数原子序数是指一个元素原子核中质子的数目。

原子序数决定了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五、分子式和化学式分子式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分子中各种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水的分子式是H2O,表示一个水分子中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

化学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一个物质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数目。

例如,氧气的化学式是O2,表示一个氧气分子中有两个氧原子。

六、化合价化合价是指一个元素与其他元素结合时所具有的氧化性或还原性。

化合价的大小决定了化合物中原子的组合方式和化学键的形成。

七、化学键化学键是原子之间相互结合的力量。

常见的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是由正负电荷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由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金属键是由金属中的自由电子形成的。

八、分子的组成分子可以由相同的原子组成,称为单质分子,也可以由不同的原子组成,称为化合物分子。

例如,氧气是由两个氧原子组成的单质分子,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的化合物分子。

九、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化学元素表。

它将元素按照一定的规律分组,便于研究和记忆元素的性质和特点。

元素周期表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元素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规律。

总结:分子和原子是化学中的重要概念。

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结合而成,是化学反应中的基本单位。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基本单位,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

分子和原子的结构和性质决定了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反应行为。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总结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总结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总结化学的历史渊源非常古老,可以说从人类学会使用火,就开始了最早的化学实践活动。

我们的祖先钻木取火、利用火烘烤食物、寒夜取暖、驱赶猛兽,充分利用燃烧时的发光发热现象。

下面是整理的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化学分子与原子知识点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原子等微粒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例如水、二氧化碳、氢气、氧气等物质2、由原子构成的物质:金属、稀有气体、金刚石、石墨等物质3、物质构成的描述:物质由__分子(或原子)构成。

例如:铁由铁原子构成;氧气由氧分子构成。

分子1、基本性质:⑴质量、体积都很小;⑵在不停地运动且与温度有关。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例:水的挥发、品红的扩散;⑶分子间存在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

⑷同种物质间分子的性质相同,不同物质间分子的性质不同。

2、分子的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分子构成的描述:①__分子由__原子和__原子构成。

例如: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②一个__分子由几个__原子和几个__原子构成。

例如:一个水分子由一个氧原子和二个氢原子构成3、含义: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例:氢分子是保持氢气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4、从分子和原子角度来区别下列几组概念⑴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种类不变。

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

⑵纯净物与混合物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⑶单质与化合物单质的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化合物的分子由不同种原子构成。

原子1、含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最小的微粒。

例: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裂为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如何学好初中化学找出相关概念的区别和联系进行对比学习化学概念之间即有本质的区别又有联系,学习时应将相关概念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它们之间的不同点和内在联系。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

初中化学原子、分子等6大基础知识点必考知识点一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1)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例如少数非金属单质(金刚石、石墨等);金属单质(如铁、汞等);稀有气体等。

(2)原子也不断地运动着;原子虽很小但也有一定质量。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科学的原子论。

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1)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与该物质的化学性质是一致的,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保持物质的物理性质。

(2)“最小”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最小,而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

分子的性质(1)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的。

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度加快。

(3)分子之间有间隔。

一般说来,气体分子间隔距离较大,液体和固体的分子之间的距离较小。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必考知识点二质子:1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原子核(+)。

中子:不带电原子不带电。

电子:1个电子带1个单位负电荷。

(1)构成原子的粒子有三种:质子、中子、电子。

但并不是所有的原子都是由这三种粒子构成的。

有一种氢原子中只有质子和电子,没有中子。

(2)在原子中,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核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中子不带电),而每个质子带1个单位正电荷。

因此,核电荷数=质子数,由于原子核内质于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所以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Q原子中存在带电粒子,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A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必考知识点三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在于化学反应中可再分,构成分子中的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在化学反应中不可再分,化学反应前后并没有变成其它原子。

相似点:(1)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2)质量、体积都非常小,彼此间均有一定间隔,处于永恒的运动中;(3)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或原子)性质不同;(4)都具有种类和数量的含义。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10
分子和原子知识的未来发展
分子和原子知识的未来发展
A
一、未知领域的探索:未来,科 学家们将继续探索分子和原子领 域的未知领域,如量子力学、暗 物质等,以拓展人类对自然界的 认识
B
二、交叉学科的发展:分子和原 子知识将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如生物医学、环境科学、材料科 学等,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C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三、其他领域的应用 在材料科学中:利用分子的排列和结构来设计和制造新型材料 在生命科学中:研究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来了解生命的本质和过程
4
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理论
分子和原子的基本理论
一、分子结构理论
1. 分子构造原理:分子由原子通过化学键(如共价键、离子键等)连接而成,这些化学 键决定了分子的几何形状和电子分布
3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一、化学领域的应用
在化学研究中:通过分析分子的结构 和性质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通过化学反应:利用原子和分子 的重新组合来合成新的物质
分子和原子的应用领域
二、物理领域的应用 利用分子的运动和相互作用来研究物质的物理性质:如热力学性质等 通过分析原子的性质和结构来研究物质的微观世界
2. 原子性质 原子极小:具有极高的运动速度 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可以与其他原子结合形成新的物质 原子内部结构决定其化学性质
分子与原子的性质与关系
二、分子与原子的关系
分子由原子组成:而原子又可以 结合成分子。这是构成物质的基 本原理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解成原子,原 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或与其他物质 反应生成新的物质。这一过程体现了 化学变化的本质
一、化学反应的控制与利用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一、分子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2.分子的特点:(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特别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67×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改变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许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说明物质的三态改变。

二、原子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像。

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像。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改变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改变中的最小颗粒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①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断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同种原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却不肯定等于中子数。

不是全部的原子中(或原子核中)都有中子(H无中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
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

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分子和原子知识点总结,喜欢的朋友不要错过了。

1.分子定义:物质分别是由分子、原子、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其中分子又是由原子构成的。

物质由元素组成。

如:水分子是由氢原子、氧原子组成;而水分子构成了水;
2.分子的特点:
(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如:在厨房炒菜,在其他地方可以闻到香味。

(2)分子之间有间隙;如:100ml酒精加100ml水得到的溶液小于200ml。

(3)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非常小;如:1ml水中大约有×1021 个水分子。

(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

(5)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

注:说明分子在运动的离子很多,比如能闻到的各种香味,就是各种分子在空气中不停的运动造成。

分子间有间隔的例子有:气体可以压缩存于钢瓶中,气体热胀冷缩的额现象。

3.应用:
(1)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2)解释物质的三态变化。

1.定义: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由此我们便知道原子的性质和分子很相似。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特点: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这点和分子很相似。

(2)原子总是不停的运动着;和分子一样。

(3)原子之间有间隔。

和分子一样。

(4)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5)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只是发生重新组合。

3、原子结构: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颗粒
原子核所带的正电量=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量
原子核内的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我们可以把一个原子想成一个鸡蛋,原子核就是蛋黄,核外电子是蛋白,质子、中子是组成蛋黄的东西。

注:
①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出来整个原子不带电。

②一个质子的质量与一个中子的质量相近,它们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
③原子的质量几乎集中在原子核上,所以可以说决定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粒子是质子和中子。

4、原子的性质
(1)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也不同(电子数不同,中子数也不同)。

同种原子,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相等,却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不是所有的原子中(或原子核中)都有中子(H无中子)。

(2)一个原子中,它的质子所带的电荷数与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电量相等,电性相反。

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就是质子所带的电荷数)
(3)原子是由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核又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核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相等,但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考点1.分子
(1)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基本性质:
①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1个水分子质量约为3×10-26kg;1滴水(以20滴水为1mL计)中大约有×1021个水分子,分子是肉眼看不见的微观粒子。

②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蔗糖在水中的扩散,湿衣服晾干等都是分子运动的结果。

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分子运动得快,温度低时分子运动得慢。

③分子间有间隔。

物质的三态变化就是因为分子间的间
隔不同的缘故,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④同种分子,化学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化学性质不相同。

⑤分子可以构成物质。

考点2.原子
(1)原子的概念: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原子的基本性质:
①原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②原子是不停地运动的,且运动与温度有关,温度高时运动得快,温度低时运动得慢。

③原子间也有间隔。

④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3)原子与分子的区别和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