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数学名人故事
国外数学名人故事精选

国外数学名人故事精选因为专注于广泛领域的问题、理论系统、定点结构。
应用数学家经常研究与制定数学模型。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泰勒斯生于公元前 624 年,是古希腊第一位闻名世界的大数学家.他原是一位很精明的商人,靠卖橄榄油积累了相当财富后,泰勒斯便专心从事科学研究和旅行.他勤奋好学,同时又不迷信古人,勇于探索,勇于创造,积极思考问题.他的家乡离埃及不太远,所以他常去埃及旅行.在那里,泰勒斯认识了古埃及人在几千年间积累的丰富数学知识.他游历埃及时,曾用一种巧妙的方法算出了金字塔的高度,使古埃及国王阿美西斯钦羡不已.泰勒斯的方法既巧妙又简单:选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在金字塔边竖立一根小木棍,然后观察木棍阴影的长度变化,等到阴影长度恰好等于木棍长度时,赶紧测量金字塔影的长度,因为在这一时刻,金字塔的高度也恰好与塔影长度相等.也有人说,泰勒斯是利用棍影与塔影长度的比等于棍高与塔高的比算出金字塔高度的.如果是这样的话,就要用到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这个数学定理.泰勒斯自夸, 说是他把这种方法教给了古埃及人但事实可能正好相反,应该是埃及人早就知道了类似的方法,但他们只满足于知道怎样去计算,却没有思考为什么这样算就能得到正确的答案.泰勒斯最先证明了如下的定理:1.圆被任一直径二等分.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3.两条直线相交,对顶角相等.4.半圆的内接三角形,一定是直角三角形.5.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一条边以及这条边上的两个角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这个定理也是塞乐斯最先发现并最先证明的,后人常称之为塞乐斯定理.相传泰勒斯证明这个定理后非常高兴,宰了一头公牛供奉神灵.后来,他还用这个定理算出了海上的船与陆地的距离.泰勒斯,是古希腊时期的思想家、科学家、哲学家,出生于爱奥尼亚的米利都城,创建了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是希腊最早的哲学学派——米利都学派(也称爱奥尼亚学派)的创始人。
关于数学的名人故事(精选)

关于数学的名人故事(精选)数学的名人故事篇1欧拉(1707~1783),瑞士数学家,英国皇家学会会员。
欧拉从小着迷数学,是一位不折不扣的数学天才。
他13岁便成为著名的巴塞尔大学的学生,16岁获硕士学位,23岁就晋升为教授。
1727年,他应邀去俄国圣彼得堡科学院工作。
过度的劳累,致使他双目失明。
但是,这并没有影响他的工作。
欧拉具有惊人的记忆力。
据说,1771年圣彼德堡的一场大火,把他的大量藏书和手稿化为灰烬。
他就凭着惊人的记忆,口授发表了论文400多篇、论着多部。
欧拉这个18世纪的数学巨星,在微积分、微分方程、几何、数论、变分学等领域都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确定了他作为变分法奠基人、复变函数先驱者的地位。
同时,他还是一位出色的科普作家,他发表的科普读物,在长达90年内不断重印。
欧拉是古往今来最多产的数学家,据说他留下的宝贵的文化遗产够当时的圣彼得堡所有的印刷机同时忙上好几年。
欧拉作为历史上对数学贡献最大的四位数学家之一(另外三位是阿基米德、牛顿、高斯),被誉为"数学界的莎士比亚"。
数学的名人故事篇2阿基米德(约公元前287-212年),希腊物理学家、数学家。
阿基米德的父亲是一位天文学家和数学家,他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特别喜爱数学。
有一次,国王请他去测定金匠刚刚为其做好的王冠是纯金的还是掺有银子的混合物,并且告诫他不得毁坏王冠。
起初,阿基米德茫然不知所措。
直到有一天,当自己泡一大满盆洗澡水里时,溢出水量的体积等于他身体浸入水中的那部分体积。
那么,如果把王冠浸入水中,根据水面上升的情况算出王冠的体积与等重量金子的体积相等,就说明王冠是纯金的;假如掺有银子的话,王冠的体积就会大一些。
他兴奋地从浴盆中跃出,全身赤条条地奔向皇宫,大喊着:"我找到了!找到了!"他为此而发明了浮力原理。
除此之外,他还发现了著名的杠杆原理。
伴随着这一发明,还产生了一句众所周知的名言:"只要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故事](https://img.taocdn.com/s3/m/cd9de96a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e3.png)
[数学名人小故事]数学名人故事数学名人故事一:数学名人故事:数学神童高斯1.八岁的高斯发现了数学定理高斯念小学的时候,有一次老师在教完加法后,想要休息一下,便出了一道题目要同学们算算看。
题目是:1+2+3+。
+97+98+99+100=老师心想,这下子小朋友一定要算到下课了吧!正要借口出去时,却被高斯叫住了。
原来呀,高斯已经算出来了,小朋友你可知道他是如何算的吗高斯告诉大家,把1加至100与100加至1排成两排相加。
也就是说:1+2+3+4+。
+96+97+98+99+100100+99+98+97+96+。
+4+3+2+1=101+101+101+。
+101+101+101+101共有一百个101相加,但算式重复了两次,所以把10100除以2便得到答案5050。
从此,高斯小学的学习远远超越了其他同学,也因此奠定了他以后的数学基础,更让他成为——数学天才!2.高斯用尺规作正17边形(两千年数学难题)1796年的一天,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一个19岁的青年吃完晚饭,开始做导师单独布置给他的每天例行的两道数学题。
像往常一样,前2道题目在2 个小时内顺利地完成了。
但青年发现今天导师给他多布置了一道题。
第三道题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是要求只用圆规和一把没有刻度的直尺做出正17边形。
他也没有多想,就做了起来。
然而,青年感到非常吃力。
开始,他还想,也许导师特意给我增加难度吧。
但是,随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第三道题竟毫无进展。
青年绞尽脑汁,感到自己学到的数学知识对解开这道题没有什么帮助。
困难激起了青年的斗志:我一定要把它做出来!他拿起圆规和直尺,在纸上画着,尝试着用一些超常规的思路去解这道题.。
当窗口露出一丝曙光时,青年长舒了一口气,他终于做出了这道难题!见到导师时,青年感到有些内疚和自责。
他对导师说:“您给我布置的第三道题我做了整整一个通宵,我辜负了您对我的栽培。
”导师接过学生的作业一看,当即惊呆了。
他的声音都颤抖了,说:“这。
数学名人故事

数学名人故事
有许多数学名人故事,以下是其中几个著名的例子:
1. 费马大定理:费马大定理是由法国数学家皮埃尔·德·费马在17世纪提出的数学问题。
费马声称他找到了一个非常精彩的证明方法,但他的笔记中并没有提供证明。
这个问题困扰了数学界几个世纪,直到1994年,英国数学家安德鲁·怀尔斯提出了一种新的证明方法,最终解决了费马大定理。
2. 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尼尔斯·亨利克·阿贝尔是19世纪挪威的数学家,他在短暂的生命中做出了许多重要的贡献。
他提出了阿贝尔群的概念,这是一种在代数学中非常重要的结构。
然而,阿贝尔在生活中极端贫困,他被迫教授私人课程以维持生计。
尽管如此,他依然坚持研究数学,并在早逝前留下了许多重要的工作。
3. 安德烈-玛丽·安培:安德烈-玛丽·安培是20世纪最重要的数学家之一,他在拓扑学领域有着卓越的贡献。
然而,安培的生命注定与战争息息相关。
他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都是志愿军,为自己国家的防线而战。
在二战期间,他还是战俘,被囚禁在苏联。
尽管环境的恶劣,他仍然坚持研究数学,并在战后获得了数学界的极高声誉。
这些故事展示了数学名人在追求数学真理时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以及他们不屈的精神和坚持不懈的努力。
他们的工作对于数学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5篇

中国数学名人故事5篇数学是一门高深的学问,但是数学名人的故事并不是什么高深的学问。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数学名人故事,接下来随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数学名人故事(一)陈景润特别喜欢读书,一旦进了图书馆,真好比掉进了蜜糖罐,怎么也舍不得离开。
可不,又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
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
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
“丁零零……”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
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
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
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
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
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
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
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
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
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
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
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
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
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
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
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
“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
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
”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
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
名人数学家的故事

以下是一些关于名人数学家的故事:
1. 阿基米德:古希腊数学家阿基米德在洗澡时发现了浮力原理,他兴奋地跳出澡盆,裸身跑回家中,一路高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这个故事说明了阿基米德对于科学的热爱和执着。
2. 牛顿:英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牛顿在苹果树下休息时,被掉落的苹果砸中头部,从而启发了他对万有引力的思考。
这个故事展示了牛顿的观察力和对于自然现象的敏锐感知。
3. 高斯: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小学时,老师要求全班同学计算从1 加到100 的总和。
高斯很快就想出了一种简单的方法,他将数字从 1 到100 分成50 对,每对的和都是101,因此总和为5050。
这个故事展示了高斯的数学天赋和创新思维。
4. 陈景润:中国数学家陈景润在研究哥德巴赫猜想时,花费了数年时间,用了几麻袋的草稿纸,最终证明了这个猜想。
这个故事展示了陈景润的毅力和对数学的执着追求。
这些故事展示了这些数学家在探索数学领域时的独特思维和创新精神,他们的贡献对数学和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数学名人趣故事

数学名人趣故事一、阿基米德测皇冠。
阿基米德是古希腊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
话说有一次,国王让人打造了一顶纯金的皇冠,可是他怀疑工匠在皇冠里掺了银子,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想啊想,怎么才能知道皇冠到底是不是纯金的呢?这可把他愁坏了。
有一天,他去洗澡,当他坐进澡盆的时候,水就溢了出来。
阿基米德那聪明的小脑袋突然灵光一闪,他想到了!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等于它排开的水的体积。
他兴奋得连衣服都没穿就跑上街大喊:“我发现了!我发现了!”然后他就开始用这个原理来检测皇冠。
他把皇冠和同等重量的纯金分别放入装满水的容器中,结果发现皇冠排出的水比纯金排出的水多。
这就说明皇冠不是纯金的,工匠果然在里面掺了假。
阿基米德就这样凭借着洗澡时的灵感,解决了一个大难题,也为后来的物理学和数学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呢。
二、高斯巧算1 + 2 + 3 + … + 100。
高斯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
他小时候就展现出了非凡的数学天赋。
有一次,老师在课堂上出了一道题:计算1 + 2 + 3 + … + 100等于多少。
老师心想,这道题够孩子们算上好一阵子了。
可谁知道,小高斯很快就举起了手。
老师很惊讶,就问高斯是怎么算的。
高斯说:“1加100等于101,2加99等于101,3加98也等于101……这样一直到50加51等于101。
一共有50个101,所以答案就是50×101 = 5050。
”老师听了之后,对高斯那是赞不绝口。
高斯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让他在数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后来他在数论、代数、统计学等多个数学领域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三、祖冲之与圆周率。
祖冲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伟大的数学家。
那时候,计算圆周率可是个超级大难题。
祖冲之呢,就下定决心要把圆周率算得更精确。
他整天就对着那些算筹(古代的计算工具),不停地计算。
他在刘徽开创的探索圆周率的精确方法的基础上,开始了自己的艰苦计算之旅。
他计算的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也就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数学名人故事(12篇)

数学名人故事(12篇)数学名人故事篇1女数学家王贞仪(1768-1797 ),字德卿,江宁人,是清代学者王锡琛之女,著有《西洋筹算增删》一卷、《重订策算证讹》一卷、《象数窥余》四卷、《术算简存》五卷、《筹算易知》一卷。
从她遗留下来的著作可以看出,她是一位从事天文和筹算研究的女数学家。
算筹,又被称为筹、策、筹策等,有时亦称为算子,是一种棒状的计算工具。
一般是竹制或木制的一批同样长短粗细的小棒,也有用金属、玉、骨等质料制成的,不用时放在特制的算袋或算子筒里,使用时在特制的算板、毡或直接在桌上排布。
应用“算筹”进行计算的方法叫做“筹算”,算筹传入日本称为“算术”。
算筹在中国起源甚早,《老子》中有一句“善数者不用筹策”的记述,现在所见的最早记载是《孙子算经》,至明朝筹算渐渐为珠算所取代。
17世纪初叶,英国数学家纳皮尔发明了一种算筹计算法,明末介绍到我国,也称为“筹算”。
清代著名数学家梅文鼎、戴震等人曾加以研究。
戴震称其为“策算”。
王贞仪也从事研究由西洋传入我国的这种筹算,并且写了三卷书向国人介绍西洋筹算。
她在著作中对西洋筹算进行增补讲解,使之简易明了。
王贞仪介绍的纳皮尔算筹乘除法,当时的读者认为容易了解,但与当时我国的乘除法筹算的方法相比,显得较繁杂,因此,数学家们没有使用西洋筹算,一直使用中国筹算法。
今天的读者把中外筹算乘除法视为老古董,采用的是由外国传入的笔算四则运算,这种笔算于1903年才开始被使用,故我国与世界接轨使用笔算的历史只有100年。
数学名人故事篇2陈景润出生在福建省福州市的闽侯镇,他的父亲陈元俊是一个邮电局的小职员。
陈景润到了上学的年龄,父母给他找了一所离家近的小学,送他去读书。
在所有的学科中,他特别喜欢数学,只要遨游在代数、几何的题海中,他就能够忘却所有的烦恼。
陈景润平时少言寡语,但非常勤学好问,他总是主动向老师请教问题或借阅参考书。
一个中午,最后一节课下了,陈景润走出教室,回家吃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关数学名人故事
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发展过程的描述。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有关数学名人故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有关数学名人故事【1】钱钟书是我国著名的大作家,也是一位学贯中西的大学者。
1929年夏,钱钟书高中毕业,报考当时的全国最高学府----清华大学,就在入学考试时,钱钟书拿到数学试卷,一道道数学题看起来像天书一样,他几乎都不会做,但迫不得已,就硬着头皮做了几道题,也不知对错。
发榜的时候,钱钟书看到自己的数学只考了15分。
而按照清华大学的招生规定,只要有一门课程不及格,就不予录取。
他的数学考得这么差,应当说是一点儿希望都没有了。
可是他的国文和英文成绩都是满分,当时的校长罗家伦看到钱钟书的英文、中文成绩俱佳,高出一般考生一大截,就决定打破常规,破格录取。
正是罗家伦的这一次破例,成就了学贯中西的一代学者。
有关数学名人故事【2】20xx年1月,正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数学系读书的20岁沈阳女孩郭萌,被评为“全美数学最优秀女生”。
这项评选,在美国每年评选一次,每次只有三四个名额。
作为最优秀学生,郭萌的名字将被镌刻在香槟分校主图书馆的墙上永久保留,这是中国
学生首次在美国获得此项殊荣。
与此同时,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麻省理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芝加哥大学、耶鲁大学等十几所美国著名高校都向她发出了博士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哈佛大学还向她承诺,学费全免,每年还将提供3万美元的生活费。
郭萌,一个阳光、美丽的90后中国女孩,凭着她优异的学习成绩,引起了美国各界的广泛关注,成为美国青少年学习的榜样。
1xx年3月,郭萌出生于沈阳市。
从小,她就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遨游在数学王国里,她感到十分快乐和幸福。
她仿佛看到了天堂的模样:美丽又芬芳。
上学后,郭萌从不参加什么课外补习班,也不参加奥数学习班,一切按照自己的学习兴趣进行。
她对习题肯钻研,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一道题目,常常用不同的方法解题,学习方法灵活多变,在理解上下工夫。
郭萌在学习上肯刻苦、钻研,在文体上,也有十分突出的表现。
她的小提琴独奏多次在学校表演,那行云流水般的琴音,袅袅娜娜,婉转悠扬,给大家留下了十分难忘的印象。
她喜欢书法,并具有很高的造诣,作品多次获奖;她的英语口语非常流利、纯正。
当有外国人到学校参观时,她是全程陪同翻译;她还是学校主持人,学校大会上,常常出现她青
春、活泼的主持风格……
郭萌的父母都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数学系。
在学习上,父母从不关心她在班上考第几名,关键是要她对题目的理解。
在父母眼里,一次考试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什么,孩子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和锻炼,才是更为重要的。
在这种循循善诱的指导下,郭萌十分善于动脑筋、想办法,学习十分自觉,从不要父母操心。
20xx年,郭萌获得辽宁省中学“希望之星”数学竞赛第一名;20xx年,又获得全国高中数学竞赛二等奖。
这一系列优异成绩的取得,给了郭萌无穷的学习兴趣和快乐,她在向着更高的目标迈进。
20xx年,郭萌参加了美国大学的入学考试;2xx年,她被好几所美国高校录取。
她最终选择了伊利诺伊大学香槟分校数学系,这里是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工作过的地方。
当她被评为“全美数学最优秀女生”,并即将跨入美丽的哈佛大学后,有记者采访她,请她谈谈学习体会。
郭萌说道:我学习的动力,就是来自于学习本身的乐趣,兴趣,它们就是我最好的老师。
我相信无论谁,无论学什么,只要有兴趣,就能学好!有关数学名人故事【3】笛卡尔,(1596-1650)法国家,家,物理学家,解析几何学奠基人之一。
他认为数学是其他一切科学的理论和模型,提出
了数学为基础,以演绎为核心的论,对后世的哲学。
数学和自然科学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笛卡尔分析了几何学和代数学的优缺点,表示要寻求一种包含这两门科学的优点而没有它们的缺点的方法,这种方法就是用代数方法,来研究几何问题--解析几何,《几何学》确定了笛卡尔在数学史上的地位,《几何学》提出了解析几何学的主要思想和方法,标志着解析几何学的诞生,思格斯把它称为数学的转折点,以后人类进入变量数学阶段。
笛卡尔还改进了韦达的符号记法,他用a、b、c……等表示已知数,用x、y、z……等表示未知数,创造了“=”,“”等符号,延用至今。
笛卡尔在物理学,生理学和天文学方面也有许多独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