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母种原种行流程图
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

1、《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26、76条;2、《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第13、14条。
承诺时限
5个工作日
收费说明
免费
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申请表
()菌种生经申字()第号
申请单位
法定代表人
住所
电话
邮编
传真电话
电子邮箱
申请项目
生产、经营地点
种类
品种名称
菌种级别
经营方式
有效区域
菌种生产经营条件
申请注册资本
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
事项名称
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
办事程序
1、受理;2、审核(包括现场踏勘)或上报;3、许可;4、送达
申报材料
1、企业法人(申请人)的身份证及复印件;2、《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申请表;3、验资报告、营业执照等注册资本证明材料;4、菌种质量检验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资格证明;5、仪器设备和设施清单及产权证明,主要仪器设备的照片和说明;6、菌种生产经营场所照片及产权证明资料;7、品种特性介绍资料;8、菌种生产经营质量保证制度;9、申请母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品种为授权品种的,还应当提供品种权人(品种选育人)授权的书面人员
人
出菇试验室(场)
平方米
技术人员
人
生产场地
平方米
检验室
平方米
经营场所面积
平方米
控温培养室
平方米
仪器设备
贮存室
平方米
自有品种
申请单位
负责人(章)
年月日
审核机关意见
负责人(章)
年月日
审批机关意见
负责人(章)
年月日
签发许可证
许可证编号
经办人
发证日期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

食用菌制种工艺流程图随着食用菌产业的蓬勃发展,菌种需要量随之增加,而现有菌种生产单位明显偏少,许多菇农不得不向外引种。
长途购运菌种不仅花费大,成本高而且菌种因破瓶而易引起杂菌污染,从而严重影响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菇农若能掌握菌种生产程序和制种技术,自行制种,逐步发展成制种专业户,也是一项很好的致富门路。
菌种生产程序,通常分为母种、原种和栽培种,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一级、二级、三级菌种。
其中母种的分离选育技术性强,要求精化;而原种和栽培种的制作则比较简单。
下面介绍各级菌种的制作技术:一、母种的分离选育:母种主要采用人工选择、诱变育种、杂交育种和原生质融合等手段获得。
作为一般制种专业户,可以采用人工选择方式分离培育母种,具体步骤与操作方法如下。
1、采集种源从野生成人工栽培群体中,选择有代表性的优良菇体作为种源。
种菇的标准是:八成熟,朵形圆正、肉质肥厚,无病虫害。
采集1--2朵符合上述标准的种菇编上号码,作为分离母种的材料。
从栽培室采集的应标有原菌株代号。
2、培养基配制琼脂培养基又叫PDA培养基,常用配方为:马铃薯200--250克,琼脂15--20克,葡萄糖20--25克,清水1000毫升。
也可以加硫酸镁1--1.5克,维生素B1微量,磷酸二氢钾2--3克。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挖去芽眼,切成薄片,置于铝锅内加水煮沸30分钟,捞起后用4层纱布过滤,取汁。
然后将琼脂加入汁内,边加热边搅拌,让琼脂充分溶化;再将葡萄糖等加入,稍煮几分钟后,同样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汁液。
将汁液趁热装入玻璃试管内。
装至管长的1/5,管口用棉花塞紧,或将汁液装入玻璃三角瓶内,装量20毫升。
然后置于高压锅内,在98--108千帕/厘米的压力下灭菌30分钟左右。
灭菌后及时取出,趁热将试管斜排于桌面上,冷却后即成为固体斜面培养基。
3、母种分离方法有孢子弹射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分离3种方法。
(1)孢子弹射法。
将种菇表面消毒,吸干水分后,将菇体悬挂于装有琼脂培养基的三角瓶内,让菇体内的袍子自然散落在培养基上萌发菌丝。
农作物种子含食用菌菌种经营许可证核发流程图

- 33 -
农作物种子(含食用菌菌种)经营许可证核发流程图
申请人提出申请
主办人员审查报件资料是否齐全、符合条件
主管站长审核 ,进行实地考察
主管局长审核 签暑审核意见
农牧局审批
收费
《许可证》办理
申请人取
件
不符合要求的退回申请人,并一次告知补正内容。
不符合条件审批未通过,退回审核机关。
审核(批)未通过原因,通知申请人。
实地考查与申报资料不符的退回申请人限期改正。
站业务
室存档备案。
具备条件:(1)具备与经营种子种类和数量相适应的资金及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能力;申请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
(2)具有能够正确识别所经营的种子、检验种子质量、掌握种子贮藏、保管技术的人员;(3)具有与经营种子的种类、数量相适应的营业场所及加工、包装、贮藏保管设施和检验种子质量的仪器设备;有1名以上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4)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行文通报,并上网公布,接受社
监督电话:3822042。
如何申请《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根据《食用菌菌种管理办法》的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单位和个人从事食用菌品种选育和开发,鼓励科研单位与企业相结合选育新品种,引导企业投资选育新品种。
选育的新品种可以依法申请植物新品种权,国家保护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
菌种是指食用菌菌丝体及其生长基质组成的繁殖材料,分为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三级。
目前我国从事菌种生产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均应当取得《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
仅从事栽培种经营的单位和个人,可以不办理《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但经营者要具备菌种的相关知识,具有相应的菌种贮藏设备和场所,并报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一、主管部门母种和原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核,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报农业部备案。
栽培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由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核发,报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二、申请条件申请母种和原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生产经营母种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生产经营原种注册资本50万元以上;(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1名以上、生产技术人员2名以上;(三)有相应的灭菌、接种、培养、贮存等设备和场所,有相应的质量检验仪器和设施。
生产母种还应当有做出菇试验所需的设备和场所。
(四)生产场地环境卫生及其他条件符合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要求。
申请栽培种《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一)注册资本10万元以上;(二)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考核合格的检验人员1名以上、生产技术人员1名以上;(三)有必要的灭菌、接种、培养、贮存等设备和场所,有必要的质量检验仪器和设施;(四)栽培种生产场地的环境卫生及其他条件符合农业部《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要求。
三、申请材料申请《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应当向县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提交下列材料:(一)食用菌菌种生产经营许可证申请表;(二)注册资本证明材料;(三)菌种检验人员、生产技术人员资格证明;(四)仪器设备和设施清单及产权证明,主要仪器设备的照片;(五)菌种生产经营场所照片及产权证明;(六)品种特性介绍;(七)菌种生产经营质量保证制度。
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流程图

↓
审核 在 2-10 个工作日内对申请人提交的申请材料的真实性进行审查,并进行现场
审核
决定 根据材料审查与现场审核结果, 5 个工作日内符合条件
的办理《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材料审查与现场审核不符合条件的,出具 《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说明理由
↓
送达 5 个工作日内发放《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或《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
5、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核发流程图
申请人申请 ↓
提交申请材料 ↓
受理 收到申请人申请材料当场或 2 个工作日内完成申请材料的受理工作,
材料可当场更正的,允许当场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正
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或申请人按 照要求提交全部补正申请材料的,予以受理
材料不齐全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当场 或 2 个工作日内一次性告知需要补正的
实验四食用菌原种,栽培种的制备PPT课件

各种食用菌需要的pH值不同,配制培养料时, 应选用NaOH、石灰、盐酸或过磷酸钙等物质调 节pH值。霉菌比食用菌喜欢更低的pH值,生产 上有时为了控制这类杂菌的发生,往往将pH值 适当调高0.5~1。
2020/10/13
10
谢谢您的指导
THANK YOU FOR YOUR GUIDANCE.
感谢阅读!为了方便学习和使用,本文档的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和打印。欢迎下载!
汇报人:XXXX 日期:20XX年XX月XX日
11
2020/10/13
2
食用菌的制种程序
种菇
孢子分离 组织分离
接种→母种(一级) 接种→培→养原种(二级)
接种→培→养栽培种(三级)
经过这样三级培养,食用菌菌丝数量大大增加。
一般1支试管菌种可繁殖4~6瓶原种,每瓶原种又 可扩大繁殖60~100瓶栽培种。
2020/10/13
3
原种和栽培种的生产,无论是培养基成分, 配稻草切成2cm长→发酵→+蔗糖+麸皮+
过磷酸钙
2020/10/13
6
一、常用培养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⑶木屑米糠培养基(香菇、木耳、猴头、平菇等)
木屑78%、麸皮或米糠20%、石膏1%、蔗糖1%、 水适量。
⑷木屑、麸皮、黄豆粉培养基(银耳)
木屑50kg、麸皮15kg、黄豆粉1kg、蔗糖0.75kg、 MgSO4 0.25kg、水适量。
料
类,如:蘑菇、草菇;
棉籽壳——米糠培养料:多种菇类。
2020/10/13
5
一、常用培养料的配方和配制方法
⑴粪草培养基(适用于蘑菇)
稻草或麦杆20kg、粪肥(干)30kg、石膏500g、 水适量。
食用菌菌种分级和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

食用菌菌种分级和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一、菌种分级食用菌的菌种分为三级,即母种(一级种)、原种(二级种)和栽培种(三级种)。
1、母种(一级种) 通过孢子或组织分离培养获得,并经鉴定为种性优良,遗传和生理性状相对稳定的在试管斜面上生长和保存的纯菌丝体。
也有人称之为试管种。
2、原种(二级种) 由母种转接到天然基质(培养基)上经培养而成的菌种。
这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3、栽培种(三级种) 由原种转接在天然基质(培养基)上扩大繁殖而成的菌种。
栽培种也是菌丝体和天然基质的混合体。
栽培种常作为栽培用菌种,或直接出菇。
也有人称之为生产种。
二、菌种生产的基本工艺流程作为栽培用的菌种,国内外均采用固体培养,使用固体菌种。
其大致工艺流程为:母种→母种扩繁(培养基制备→接种→培养检查→成品)↓↓←原种成品←(培养检查←冷却接种←灭菌←配料分装)原种制作栽培种制作(配料分装→灭菌→冷却接种→培养检查) →栽培种成品三、母种(一级种)制作母种制作的基本工艺流程为母种(由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菌种保藏专门机构引进)一培养基制备一接种一培养检查一成品。
(一)、常用培养基及配方培养基是食用菌菌种生长所需营养的基质。
培养基要具备四个条件,第一,要含有所培养的菌株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糖类、有机氮、矿物质等。
第二,所含养分浓度和状态要利于食用菌的吸收和利用。
如食用菌母种培养基使用葡萄糖的浓度多在2%左右,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菌丝的生长;食用菌对氮素的吸收优先吸收有机氮,因此,原种和栽培种的培养基中应添加有机氮源,如麦麸、米糠等。
第三,要有适宜的酸碱度(pH),食用菌多数喜偏酸性,pH5.0~6.5。
第四,经过严格灭菌,保持无菌状态。
这最后一点是要通过灭菌才能达到的,然而,灭菌的高温能破坏培养基中的许多化学成分,并能降低pH。
这一点必须在配制时就考虑到。
这就要求从使用的营养型药品试剂上,要尽量选用热稳定性好的种类,配制时,灭菌前的pH要略高于使用时所需的适宜酸碱度。
农作物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核发流程图

农作物种子生产和经营许可证核发流程图
(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20个工作日)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牌照颁发流程图(法定时限:3个工作日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
责任单位:农机监理站
申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驾驶证流程图
(法定时限:23个工作日承诺时限:23个工作日)
责任单位:农机监理站
调运植物、植物产品检疫证核发流程图
(法定时限:15个工作日承诺时限:15个工作日)
责任单位:植保站
植物产地检疫证核发流程图
(法定时限:植物一个生命周期承诺时限:植物一个生命周期)
责任单位:植保站
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核发流程图
(法定时限:3个工作日承诺时限:3个工作日)
责任单位:农机股
拖拉机驾驶培训学校、驾驶培训班资格审批流程图(法定时限:20个工作日承诺时限:20个工作日)
责任单位:农业局
农业行政处罚程序流程图(依据《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
行政强制流程图(查封、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