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课件(共18张PPT) (2)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
红宝石
蓝宝石 耐火材料
手表品牌钻石基本是 人工制造,主要成分是 氧化铝。
手表钻石的作用是: 第一,硬度高,
具有很强的耐磨性,用 作轴承和其它机件,不 易磨损。
第二,光洁度好, 与钢制的机件接触时, 摩擦力很小,可增加机 件转动的灵活性。
由以上材料,你能归纳出氧化铝的哪些性质?
C. ① ② ③ ④
D.全部
3.实验室中,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 适宜用的试剂是( D )
A.NaOH 溶液 B.Ba(OH)2 溶液 C. 盐酸 D.氨水
[生活小提示] 科学家经过研究发现,老年性痴 呆症与铝的摄入量有密切关系。铝同时对人体 的脑、心、肝、肾功能都有损害。因此,世界 卫生组织于1989年正式将铝定为食品污染物而 加以控制。提出成年人每天允许铝摄入量不超 过60 mg。如经常吃油条、油饼、面窝等油炸 食品,喝铝制易拉罐罐装饮料,或是经常食用 铝制炊具做成的饭菜,都会使人的铝的摄入量 增加,从而影响脑细胞功能,导致记忆力下降, 思维能力迟钝,并有患老年性痴呆症的危险。
Al(OH)3+NaOH =NaAlO2 + 2H2O
Al(OH)3+ OH- =AlO2- + 显酸性(一元弱酸HAlO2·H20) Al(OH)3+3HCl =AlCl3 + Al(OH)3+ 3H+ =Al3+ +
2H2O
3H2O 3H2O
显碱性(三元弱碱)
3、 热分解性 2Al(OH)3 Al2O3+3H2O
2、化学性质
Al2O3 + 6H+ = Al3+ + 3H2O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

高中化学元素知识点(1)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的通性1.金属的物理性质:有金属光泽、有延展性、导电、导热。
但不同金属在密度、硬度、熔沸点等方面差别较大。
这也是金属单质的一大特点。
2.金属的化学性质:还原性,可表示为M – ne -→M n+,金属的还原性主要表现在金属能与非金属、水、酸、某些盐发生反应。
4Na + O 2 == 2Na 2O 2Na + O 2 Na 2O 2 2Na + Cl 2 == 2NaCl 二、知识点归纳 (一)钠的化合物 ⑴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钠(Na 2O ) 过氧化钠(Na 2O 2) 化合价 氧的化合价为-2价氧的化合价为-1价 类别 碱性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是碱性氧化物颜色 白色固体 淡黄色固体与H 2O 反应 Na 2O + H 2O == 2NaOH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 与CO 2反应 Na 2O + CO 2 == Na 2CO 3 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与酸反应 Na 2O + 2HCl ==2NaCl + H 2O2Na 2O 2 + 4HCl == 4NaCl + 2H 2O +O 2↑漂白作用 无 有用途 制NaOH 作生氧剂,氧化剂保存 密封密封转化Na 2O → Na 2O 2Na 2CO 3 NaHCO 3 俗称 纯碱、苏打 小苏打溶解性 易溶于水 易溶于水,但溶解度比Na 2CO 3小状态 白色固体 白色晶体热稳定性 加热难分解2NaHCO 3 Na 2CO 3 + CO 2↑+ H 2O与酸反应CO 32- + 2H + == CO 2↑+ H 2OH + + HCO 3- == CO 2↑+ H 2O钠的重要化合物氧化物 Na 2O :白色固体,溶于水生成NaOH ,不稳定,继续跟O 2反应生成淡黄色的Na 2O 2Na 2O 2:淡黄色固体 2Na 2O 2 + 2H 2O == 4NaOH + O 2↑(漂白剂) 2Na 2O 2 + 2CO 2 == 2Na 2CO 3 + O 2 (供氧剂) 碱NaOH :白色固体,易潮解,俗名苛性钠,烧碱 盐类 NaCl (食盐):存在于海水中 Na 2CO 3:俗名苏打,纯碱,稳定,加热难分解,晶体Na 2CO 3•10H 2O 易风化NaHCO 3:俗名小苏打,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在水中溶解度小于Na 2CO 3,饱和Na 2CO 3溶液中通入CO 2可见沉淀析出与CaCl 2反应 Ca 2+ + CO 32- == CaCO 3↓不反应与NaOH 反应 不反应HCO 3- + OH - == CO 32- + H 2O 与Ca(OH)2反应Ca2++ CO 32- == CaCO 3↓2HCO 3-(过量)+ 2OH - + Ca 2+ == CO 32- +2H 2O + CaCO 3↓相互转化CO 32- + CO 2 + H 2O == 2HCO 3- NaHCO 3 + NaOH == Na 2CO 3 + H 2O 2NaHCO 3 Na 2CO 3 + CO 2↑+ H 2O(二) 铝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⑴ 位置和原子结构示意图: 第3周期 第ⅢA 族。
高中化学 第三章 第二节 铝的重要化合物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精品
6
3、实验室制法 见教材P58“实验3-7” Al2(SO4)3+ 6NH3.H2O==2Al(OH)3↓+3(NH4)2SO4
Al3++3NH3·H2O===Al(OH)3↓+3NH4+
能产生氢氧化铝的反应还有:
Al3++3OH-===Al(OH)3↓(OH-适量)
⑤Al(OH)3
A.①②③⑤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2、下列列操作不能在氧化铝坩埚中进行的
是 (B)
A.加热分解NH4HCO3 B.熔化烧碱
C.加热Na2CO3 精品
D.加热NaCl 4
(二)氢氧化铝【Al(OH)3】 1、物理性质
氢氧化铝是白色胶状沉淀,它能凝聚水中的 悬浮物,并能吸附色素。
n沉淀
n CO2
精品
15
(5)向氯化镁和氯化铝的混合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
原理:氢氧化钠先与氯化镁和氯化铝反应,生成 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沉淀,然后氢氧化铝溶解, 但氢氧化镁不溶。
n沉淀
氢氧化铝
氢氧化镁
精品
n NaOH
16
1、有一镁、铝合金,用适量稀硫酸恰好完全 溶解,再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析出沉淀的物 质的量随氢氧化钠的体积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原合金中镁、铝物质的量比为 ( D )
第二节 几种金属的重要化合物
化学 必修1
第二课时
铝的重要化合物
精品
1
二、铝的重要化合物
(一)氧化铝(Al2O3) 1、物理性质
白色固体,不溶于水,熔点高,良好的耐火材 料。自然界中纯净的Al2O3为无色晶体,俗称刚 玉。红宝石、蓝宝石的主成份皆为氧化铝。
高中化学知识点:铅及其化合物

高中化学知识点:铅及其化合物
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元素,化学符号为Pb,原子序数为82。
铅及其化合物在高中化学中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与铅及其化合物相关的知识点。
1. 铅的性质
- 铅是一种重金属,在常温下为银白色固体。
- 铅的熔点相对较低,为327.5摄氏度,熔化时会呈现出特殊的冷却效应。
- 铅具有一定的延展性和延性,可以被锤击和拉伸成薄片。
- 铅是一种较稳定的金属,在空气中不易被氧化。
2. 铅的化合物
铅可以形成多种化合物,以下是其中一些常见的化合物及其性质:
2.1 氧化铅(PbO)
- 氧化铅是一种黄色固体,也被称为黄铅矿或铬铅矿。
- 氧化铅可用作涂料和陶瓷的原料,也可用于铅酸蓄电池的正极材料。
2.2 亚硝酸铅(Pb(NO2)2)
- 亚硝酸铅是一种白色结晶固体,常用于制备其他铅化合物。
- 亚硝酸铅具有强氧化性质,在化学反应中可用作氧化剂。
2.3 硫酸铅(PbSO4)
- 硫酸铅是一种白色固体,常见于铅酸蓄电池的负极材料。
- 硫酸铅是一种难溶于水的盐,常用于定性分析实验中。
2.4 乙酸铅(Pb(C2H3O2)2)
- 乙酸铅是一种无色结晶固体,常用于石油加工过程中的催化剂。
- 乙酸铅具有一定的毒性,使用时需注意安全。
以上是关于高中化学中铅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知识点。
通过学习铅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元素在化学领域的重要性。
高中化学第三章金属的性质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2课时)Al的化合物学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三章第二节第2课时 Al的化合物★学习目标1。
掌握Al2O3、Al(OH)3的两性及其相关化学反应.★课前预备金属Al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Al与HCl:Al与NaOH:★知识体系阅读教材58—59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
Al2O3(氧化铝)(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和HCl ,Al2O3和NaOH ,结论:Al2O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因此Al2O3是氧化物.思考:为了除去MgO中的少量杂质Al2O3,可以选用什么试剂?(3)用途:。
2。
Al(OH)3(氢氧化铝)(1)物理性质(2)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改成离子方程式。
(P58实验3-8)A l(O H)3和HCl ,A l(O H)3和NaOH ,结论:Al(OH)3既可以与酸反应,又可以与强碱反应,且都生成盐和水。
因此Al(OH)3是氢氧化物。
A l(O H)3受热分解(3)制备实验室常用稀氨水和Al2(SO4)3溶液制备Al(OH)3,(P58实验3—7)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思考:为什么不用Al2(SO4)3溶液和NaOH制备Al(OH)3(4)用途3、KAl(SO4)2(硫酸铝钾)(1)硫酸铝钾在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2)明矾的化学式:(3)明矾的用途:【小结】 AlAl2O3Al3+ Al(OH)3 AlO2—★课后作业1.下列关于Al2O3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制耐火材料 B。
铝制品耐用的原因是表面被氧化为Al2O3C.Al2O3易溶于氨水中 D。
Al2O3易溶于KOH溶液中2.在实验室里要使AlCl3溶液中的Al3+全部沉淀出来,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A.石灰水 B.氢氧化钠溶液C.硫酸 D.氨水3.下列既能跟盐酸反应,又能跟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物质是()①Al2O3②MgO ③NaHCO3 ④Al(OH)3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中,有错误的是 ( )A.氢氧化铝和盐酸:Al(OH)3+3H+=Al3++3H2OB.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Al2O3+2 OH—=2+H2OC.铁溶于稀硫酸:2Fe+6H+=2Fe3++3H2↑D.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Al(OH)3+3OH—==-+3H2O5.(1)在MgCl2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现象为,继续滴加NaOH溶液,现象为。
化学高二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点

化学高二金属的性质及其应用知识点
1、Al易拉罐的主要成分
(1)与氧气常温下生成氧化膜抗腐蚀能力
(2)与CuSO4反应2Al+3CuSO4==Al2(SO4)3+3Cu
(3)与碱反应2Al+2NaOH+2H2O==NaAlO2+3H2↑
(4)常温下与浓硫酸或浓硝酸钝化
二、合金
1、定义:将两种或多种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属活性的物质
2、具有较好的物理化学性能
纯铝和纯铁质地软,强度小无法制造承载负荷的结构零件
三、金属腐蚀
1、化学腐蚀:金属跟接触到的物质直接发生化学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或合金与电解质溶液接触,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失电子被氧化的腐蚀
3、Fe-2e-→Fe2+→Fe(OH)2→Fe(OH)3→Fe2O3?XH2O
4、金属防护的几种重要方法
①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
(烤蓝、油漆等)
②改变金属内部的组织结构,制成合金。
(不锈钢)
③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或与电源负极相连。
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总结

金属及其化合物性质总结问题举例:①金属都有光泽吗?铁块上的灰色是光泽吗?答:金属都有光泽,铁块上的灰色是氧化膜②观察铁粉为什么看不见银白色光泽?答:铁粉:尺寸小于1mm的铁的颗粒集合体,表面积小,形状复杂,会对光进行吸收或漫反射,导致有很少的光进入我们眼睛。
任何固体颗粒直径小到一定量,颜色都是黑色的③ 哪些金属在自然界中以游离态存在?实验室有单质金属钠,可以说钠在自然界以游离态存在吗?答:极少数金属以单质(游离态)存在,如金、银、铂等。
大多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
钠的化学性质活泼,极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实验室的钠都需要密封保存,同时不与水接触④为什么有的金属只有一种化合价,而有的金属有多种化合价?答:这与金属的价电子构型有关。
在化学反应中,有的金属只能失去最外层电子,有的还能失去次外层和倒数第三层的部分电子。
一般过渡金属会有多种价态。
⑤铁有银白色光泽,为什么铁又称为黑色金属?答:它们或它们的合金的表面常有呈灰黑色的氧化物,所以称这类金属为黑色金属。
通常情况下铁中含杂质碳等元素而呈黑色⑥ 铝的导电性比铜的差,为什么电力工业上常用铝做导线?答:铝也属于良导体,在地球表面储量丰富,现在受到铜价上涨的因素,施工起来也非常快捷,原因是铝重量轻。
金属通性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的位置和原子结构特点(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金属共80多种,在周期表中位于左下方,占4/5.除零族、卤族以外,其余各族均含有金属元素,过渡元素全部由金属元素构成。
(2)原子结构特点:从外层电子排布来看,大多数金属元素原子最外电子只有1-2个.某些金属(如Sn,Pb,Bi等)虽然有4-5个电子,但它们的电子层数较多,原子半径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力小,容易失去电子。
2. 金属分类:从颜色分从密度分 从含量分3. 金属的物理共性(固态属金属晶体)(1)金属光泽(多数银白色,少数有色Cu 、Au :); (2)导热、导电、延展性;(3)熔、沸点有高有低:最高:W ;最低:Hg (4)硬度有高有低:最硬:Cr ;最软:碱金属 (5)密度有大有小:最大:Os (锇);最轻:Li注:金属原子价电子较少,易失电子成为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自由电子是金属导热性和导电性的直接原因;金属中存在着自由电子和金属阳离子之间较强的相互作用(金属键),是其具备延展性的根本原因,也是决定金属熔、沸点高低,金属的硬度的原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活动

(2)铁盐的氧化性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取3 mL FeCl3溶液 加入试管中,加入 几小块铜片,振荡, 过一会儿,观察现 象
_铜__片___不__断__溶_ _解__,_溶___液__由__棕_ _黄__色___逐__渐__变_ _为__浅___绿__色_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_F_e_3_+_具__有__氧__化___性__。 _2_F_e_3_+_+_C_u_=_=_=_= _2_F_e_2_+_+_C_u_2+
【实验过程和结论】 1.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铁单质的还原性 ①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入2 mL CuSO4溶液,再将一段 铁丝放入CuSO4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丝。
②现象:_铁__丝__表__面__有__红__色__物__质__生__成__ ③__解__释__(_含__离__子__方__程__式__)_:___铁____的____还____原____性____强____于____铜____,__把____铜___从__溶__ 液中置换出来,离子方程式为Fe+Cu2+====Fe2++Cu
实验活动2: 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实验目的】 1.认识铁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化学性质。 2.学会铁离子的检验方法。 3.认识可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实现含有不同价态同种元 素的物质间的相互转化。
【实验器材及试剂】 器材:试管、胶头滴管 试剂:CuSO4溶液、FeCl3溶液、FeCl2溶液、FeSO4溶液 、KMnO4酸性溶液、KSCN溶液、KI溶液、淀粉溶液、蒸 馏水、锌片、铜片、铁粉、铁丝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含离子方程 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重要金属化合物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进行归纳、整理中学重要金属元素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规律。
能力培养:培养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归纳、整理的学习能力,能在对比的情景下进行化学知识的“逻辑的记忆”和“理解的掌握”,并逐步提高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结构决定性质”的意识和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
科学方法:通过问题的讨论和分析,引导学生理解问题解决式和启发讨论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总结比较常见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的性质规律和应用。
难点:常见金属的化合物中氧化性,还原性反应的规律和应用。
教学方法:启发、讨论、对比、归纳。
教学过程设计教师活动【板书】一、金属的氧化物【提问】请同学写出下列元素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和色态。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填写在笔记里。
元素白色固体:Na2O、MgO、Al2O3、ZnO淡黄色粉末:Na2O红色固体:Fe2O3、Cu2O、HgO黑色粉末:FeO、Fe3O4、CuO、Ag2O【提问】请同学们分析一下这些金属氧化物的化学性质有何规律?可从下面几点去考虑:(1)加热是否分解(2)与水反应(3)与强酸(H+)反应(4)与强碱(OH-)反应(5)与氨水反应(6)与H2或CO反应并写出相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分析、整理笔记。
(1)热稳定性2Ag2O 4Ag+O2↑ 2HgO 2Hg+O2↑4Cu 2Cu2O+O2↑规律:只有HgO、Ag2O、CuO等不活泼的金属氧化物加热易分解。
(2)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MgO+H2O Mg(OH)2 2Na2O2+2H2O=4NaOH+O2↑规律:只有活泼金属(ⅠA、ⅡA)氧化物能与水反应。
(3)与酸反应MgO+2H+=Mg2++H2OAl2O3+6H+=2Al3++3H2OCuO+2H+=Cu2++H2O规律:碱性氧化物或两性氧化物能与酸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与强碱溶液反应Al2O3+2OH-=2AlO2-+H2OZnO+2OH-=ZnO22-+H2O规律:只有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与氨水反应Ag2O+4NH3·H2O=2Ag(NH3)2++2OH-+3H2OZnO+4NH3· H2O=Zn(NH3)42++2OH-+3H2O规律:易形成氨合离子的金属氧化物能与氨水反应。
(6)与还原剂的反应CuO+H2Cu+H2OFe2O3+3CO 2Fe+3CO2ZnO+C Zn+CO↑规律:“Al”以后的金属的氧化物能与H2、C、CO等还原剂高温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小结】金属氧化物所发生的这些反应,总结起来,主要是金属氧化物的下列性质:①碱性氧化物②两性氧化物③热稳定性④络离子的形成⑤氧化性其中要注意的是:Na2O2是由Na+和O22-构成的过氧化物。
Fe3O4可以看是FeO·Fe2O3【板书】二、金属氢氧化物【提问】请同学写出这些金属元素对应的氢氧化物化学式。
(老师巡视、指点、答疑)【提问】这些金属氢氧化物常见的颜色特征是什么?请总结之。
(老师指导下学生分析回答)学生思考、填写在笔记本上。
学生思考总结如下:白色:NaOH、Mg(OH)2、Al(OH)3Zn(OH)2、Fe(OH)2、AgOH红褐色:Fe(OH)3蓝色:Cu(OH)2【提问】这些金属氢氧化物对水的溶解性规律是什么?请总结之。
(指导学生分析、回答)ⅠA和部分ⅡA金属氢氧化物都易溶于水,如NaOH,KOH,Ba(OH)2。
Ca (OH)2是微溶性的。
其它的都是难溶性的,如Mg(OH)2、Fe(OH)3、Cu(OH)2【提问】请同学分析总结这些氢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规律是什么。
可从下面几点去思考,回答。
(1)加热是否分解(2)与强酸(H+)反应(3)与强碱(OH-)反应(4)与氨水反应(5)是否容易被氧化(6)是否能被还原(指导学生分析,回答)学生讨论,分析,整理笔记。
(1)热稳定性2AgOH Ag2O+H2OCu(OH)2CuO+H2O2Fe(OH)3Fe2O3+3H2O规律:①金属活动顺序“Mg”以前的金属氢氧化物稳定性好,难分解。
②“AgOH”常温下易分解。
③“Mg—Hg”的氢氧化物常温下难分解,受热或灼烧易分解。
(2)与强酸(H+)的反应Mg(OH)2+2H+=Mg2++2H2OAl(OH)3+3H+=Al3++3H2O(3)与强碱(OH-)反应Al(OH)3+OH-=AlO2-+2H2O规律:只有两性氢氧化物才能与强碱溶液反应。
(4)与氨水作用AgOH+2NH3·H2O=Ag(NH3)2OH+2H2O*Cu(OH)2+4NH3·H2O=Cu(NH3)4(OH)2+4H2O* Zn(OH)2+4NH3·H2O=Zn(NH3)4(OH)2+4H2O规律:易形成氨络合物的金属氢氧化物能与氨水反应。
(5)与氧化剂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规律:低价金属氧化物具有还原性。
【小结】金属氢氧化物所发生的反应,总结起来,主要有:①热稳定性②酸性(H+)③碱性(OH-)④络合剂⑤还原性【投影】右图试样X由氧化亚铁和氧化铜组成,取质量相等的两份试样如右图所示进行实验:试回答在题右的两个问题。
(指导学生读题、审题并形成解题的思路)。
(1)请写出步骤③中所发生的全部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
(2)若全部的溶液Y和全部的粉末Z充分反应后,生成的不溶物W的质量为m,则每份试样X中氧化铜的质量为______(用m表示)。
思路引导A:根据试样X在①和②的反应以确定出溶液Y和粉末Z的成分。
思路引导B:溶液Y和Z发生的反应③,只能是Fe和CuCl2和过量盐酸之间的置换反应,进而引导分析试样中CuO的质量关系。
学生审题,并进行如下的分析:在反应①中,会发生如下反应:FeO+2HCl=FeCl2+H2OCuO+2HCl=CuCl2+H2O在反应②中,会发生的反应有:FeO+CO Fe+CO2CuO+CO Cu+CO2那么,溶液Y中含FeCl2和CuCl2,粉末Z中含Fe和Cu:Fe+Cu2+=Fe2++CuFe+2H+=Fe2+H2↑由于反应后溶液强酸性,且不会有Cu2+说明Z中Fe完全溶解了。
不溶物W全部是金属铜,应是两份试样中的CuO转化生成的Cu。
则每份试样中CuO的质量为:答案:(1)方程式从略。
【投影】已知Cu+在酸性溶液中不稳定,可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u2+和Cu。
简述如何用最简便的实验方法来检验CuO经H2还原所得到的红色产物中是否含有碱性氧化物Cu2O。
要求只从下列试剂中选择:浓H2SO4、浓HNO3、稀H2SO4、稀HNO3、FeCl3。
溶液及pH试纸。
引导学生分析,设计出实验方案。
①首先应理解题目给予的信息:即:2Cu+ Cu+Cu2+给我们提示,应该选择酸溶液为鉴定试剂。
②CuO经H2还原所得的红色产物可能是Cu和Cu2O的混合物。
其中不溶于稀H2SO4,但能溶于浓H2SO4、浓HNO3、稀HNO3和FeCl3溶液,其结果都会生成Cu2+;CuO是碱性氧化物,可溶于酸,同时又会发生自身氧化还原反应。
③最后可确定稀H2SO4为鉴定试剂。
【答案】取少量红色产物加入稀H2SO4充分搅拌,如溶液呈蓝色,则证明有Cu2O,反之没有。
【投影】Fe3O4可以写出Fe2O3·FeO,若把Fe3O4看成是一种盐,又可写成Fe(FeO2)2。
根据化合价规律和化学式书写方法,把Pb3O4用上述氧化物形成表示,其化学式为________;若看成是一种盐,化学式为____________。
又知,高价Fe不能把HCl氧化,而高价Pb能把HCl氧化成Cl2。
试分别写出Fe3O4、Pb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引导学生分析,回答:①铅(Pb)是ⅣA族元素,化合价只有+2价和+4价。
根据Fe3O4写成Fe2O3·FeO 形式,+4价P:b的氧化物写在前,+2价的氧化物写在后,则有:PbO2·2PbO。
)2则不符合规律。
③Fe3+不能氧化HCl,所以Fe3O4与HCl反应生成两种盐,属于复分解反应;而Pb4+有强氧化性,能把HCl氧化成Cl2,这时会生成Pb2+Cl2的盐。
【答案】PbO2·2PbO;Pb2(PbO4);Fe3O4+8HCl=2FeCl3+FeCl2+4H2OPb3O4+8HCl=3PbCl2+Cl2↑+4H2O精选题一、选择题1.某铁的氧化物用1.4 mol·L-1盐酸50mL恰好溶解,所得溶液还能和56mL (标准状况下)Cl2反应,那么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Fe2O3 B.Fe3O4C.Fe4O5 D.Fe5O72.某溶液中含有NH4+、Mg2+、Fe2+、Al3+4种离子,若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微热并搅拌,再加入过量盐酸,溶液中大量减少的阳离子是()A.NH4+ B. Mg2+C.Fe2+ D. Al3+3.在下列4种化合物:①NaHCO3,②Al2O3,③(NH4)2S,④NH2CH2COOH 中,跟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反应的是()A.只有②、④B.只有①、②C.只有①、②、③D.①、②、③、④4.下列物质长期放置在空气中容易变质,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CaO B.Na2O2C.Na2SO3 D.FeSO45.用含硫量较高的生铁炼钢时,应该采取的措施是()A.使用较多的生石灰B.加入较多的焦炭C.加入较多的硅铁D.掺入含磷较高的废钢6.一定量的CuO和0.5L稀硫酸充分反应后,再将一根50g铁棒插入上述反应后的溶液中,当铁棒质量不再增加时,铁棒增重0.24g,并收集到224mL (标准状况下)氢气。
由此可推知CuO的质量()A.2.40g B.8.00gC.6.40g D.1.92g7.把5.6g铁粉和4.8g硫粉混合均匀后放在石棉网上加热,充分反应后残留的固体是()A.全部是FeS B.Fe和FeSC.FeS和S D.FeS和铁的氧化物8.向10 mL 0.1 mol·L-1的CuSO4溶液中加入10 mL 0.15 mol·L-1NaOH 溶液时,产生一种蓝色沉淀,溶液中的Cu2+几乎被沉淀完全,该蓝色沉淀的主要成分为()A.Cu(OH)2 B.Cu2(OH)2CO3C.3Cu(OH)2·CuSO4 D.Cu(OH)2·CuOH9.将含杂质的4.00g氢氧化钠固体配成1000mL溶液,取20mL置于锥形瓶中,用0.100 mol·L-1盐酸滴定(用甲基橙作指示剂),消耗盐酸21.00 mL,则氢氧化钠中含有的杂质可能是()A.Na2S04 B.Na2CO3C.NaHCO3 D.Ca(OH)210.为了除去酸性氯化铝溶液中的Cu2+,下列实验步骤顺序和所用试剂都正确的是()①通过CO2②加盐酸③加过量NaOH溶液④加AlCl3⑤过滤A.③⑤④⑤②B.③⑤②C.③⑤①②D.③⑤①⑤②二、非选择题11.用金属钠制取氧化钠,通常采用以下方法:2NaNO3+10Na 6Na2O+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