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大学英语》是高校公共必修课程之一,旨在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提高英语交际能力,为今后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包括词汇、语法、语音等;2.提高英语交际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3.培养跨文化意识,了解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4.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包括:1.精读课文:通过阅读理解、词汇学习、语法讲解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2.听说训练:通过听力练习、口语表达等方式,提高学生英语听说能力;3.翻译练习:通过中英文翻译练习,培养学生翻译能力;4.写作训练: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英语写作能力;5.文化拓展:介绍英语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课堂讲解:教师对重点难点进行讲解;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3.角色扮演:通过角色扮演,提高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4.多媒体教学:利用多媒体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五、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方面;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考察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外语类活动和竞赛,以增加实践经验。
六、课程优势与特点1.注重实用性:《大学英语》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符合社会和行业对人才的需求;2.强调自主学习:《大学英语》课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今后就业和继续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3.内容丰富多样:《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精读课文、听说训练、翻译练习、写作训练、文化拓展等方面,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4.教学方法灵活:《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课堂讲解、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大学英语(一)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一)》课程介绍目的:该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主要内容:《新视界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和《新视界大学英语-综合教程》一、二、四、五、七、八共六个单元,内容覆盖校园生活、各地美食、、真爱至上、购物、旅行和环保等方面。
方法: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进行引导。
课堂形式多样:头脑风暴、小组互相提问、小组授课、辩论、角色扮演、听写测试、趣味活动等。
学生必须提前预习每个单元《综合教程》的课文Active Reading,并围绕课文查询背景知识、文体介绍等,并背诵相关单词短语。
课堂上要积极参与提问和讨论,做好笔记。
课后要及时复习,按时提交作业。
小组4-5人一组,1名组长。
推荐课外阅读书目:一学期内读1-2本英文书籍,最好是西方正统文学,读经典。
Very short introduction;朗文经典--读名著学英语;牛津书虫系列;《伊索寓言》;《格林童话》;《欧亨利短篇小说集》;《希腊罗马神话》;《英语历史》;《英语发展史》等(不限于此)。
作业与考试:Outside view和Further reading的课后作业不提交不评讲(充分利用教辅材料自学自查),老师和TA抽查。
考核方式:课程项目资源推荐:外语系李咏霞老师文件夹地址:ftp:/// --- 教师文件夹---李咏霞学生作业上传地址:ftp:/// - 学生作业上传- -李咏霞作文、翻译批改网地址:/听说资源:◆普特英语听力网站/◆网易公开课/◆慕课/例如:◆读写资源:◆21st Century (周报)◆英语沙龙阅读版(月刊)◆英语文摘(月刊)◆疯狂英语阅读版(月刊)◆英语世界(月刊)◆中国日报◆Reader’s Digest [美]综合资源◆旺旺英语◆沪江英语/手机APP推荐英语流利说(口语练习)英语魔方秀(给电影电视剧配音。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

《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大学英语(学术英语)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大学英语(学术英语)是为提升学生英语学术能力而设计的一门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学术领域运用英语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听力和口语等方面。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学术英语的基本要素,为日后的学术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英文学术文献的能力;2. 培养学生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3. 培养学生进行学术演讲和学术讨论的能力;4. 提高学生学术英语听力和口语的水平;5. 培养学生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学术阅读:学生将学习如何阅读和理解英文学术文献的基本技巧,包括提取主要观点、分析论证结构、辨识学术词汇等。
2. 学术写作:学生将学习撰写学术论文的基本要素,包括清晰的论点陈述、合理的论证结构、准确的学术用词和规范的引用格式等。
3. 学术口语: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学术演讲等形式,提高自己在学术场合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包括流利的语言表达、清晰的逻辑思维和自信的演讲技巧等。
4. 学术听力:学生将进行学术讲座和学术论坛的听力训练,提高听取学术演讲和学术讨论的能力,包括理解主旨观点、获取关键信息和分辨听力材料中的学术词汇等。
5. 跨文化交流:学生将学习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学术交流规范和礼仪,提高跨文化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以适应全球化学术环境的需求。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1. 授课讲解:教师将通过示范和解释的方式介绍学术英语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教师将提供学术文章和案例供学生阅读和分析,帮助他们理解和运用学术英语的要素。
3. 小组讨论:学生将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学术观点和经验,提高学术交流能力。
4. 学术演讲:学生将进行个人或小组学术演讲,锻炼自己在学术场合进行口语表达的能力。
5. 视听材料:教师将使用相关的学术讲座录音和视频材料,帮助学生提高学术听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课程是我校本科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
自教育部于2004年1月2日制定《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下简称《课程要求》)以来,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高我校大学英语教学水平,以尽早实现把厦门大学办成“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外语教学部根据《课程要求》的精神制定了符合我校特点的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旨在改革传统的教学理念,以逐步建立起具有我校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学习策略和跨文化交际为主要内容,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根据《课程要求》制定的《教学大纲》把我校大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一般要求是我校每个大学毕业生必须达到的基本目标和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是对那些学有余力、英语基础较好的大学新生分别设置的。
根据实际情况,我们将我校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定位于90%的学生达到一般要求,45%达到较高要求,15%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达到更高要求。
本课程总共含4个学期,每学期学完《全新版大学英语》或《新视野大学英语》其中一册的所有配套教材(含综合教程、听说教程、阅读教程等)。
教学以主题为基础,其中每个主题用6个课时(即两周),同时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等各种技能的训练。
从一年级开始,除听说教程以外,我们还为所有学生配备了每周一个课时的外教口语教程。
对于分级教学中从二级或三级开始的学生采用跳跃式选材的方法,即针对目前教材循序渐进特点不明显的情况,不是直接从二级或三级教材着手,而是从四册书中选取针对性较强的并能在大体上自成一体的材料,为其构建一个相对系统的知识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课程简介汇编(外语系分册)长春工程学院2006年12月目录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简介 (5)《泛读》课程简介 (5)《听力》课程简介 (6)《口语》课程简介 (7)《英语语法》课程简介 (7)《英语基础写作》课程简介 (8)《英语笔译》课程简介 (9)《英语口译》课程简介 (9)《二外日语》课程简介 (10)《二外俄语》课程简介 (11)《二外德语》课程简介 (11)《英语语音》课程简介 (12)《英语影视(1)》课程简介 (13)《英语影视(2)》课程简介 (13)《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简介 (14)《网上阅读》课程简介 (15)《英语演讲》课程简介 (15)《西方神话》课程简介 (16)《外刊选读》课程简介 (17)《英语高级听力》课程简介 (17)《英语高级写作》课程简介 (18)《英美文学选读》课程简介 (19)《英语教学法》课程简介 (19)《英语词汇学》课程简介 (20)《英语国家概况》课程简介 (21)《语言学导论》课程简介 (21)《英国文学》课程简介 (22)《美国文学》课程简介 (23)《学术论文写作》课程简介 (23)《商务英语基础》课程简介 (24)《国际贸易与实务》(英)课程简介 (25)《经贸英语函电》课程简介 (25)《经贸英语会话》课程简介 (26)《市场营销》(英)课程简介 (27)《商务文化》(英)课程简介 (27)《经贸英语文章选读》课程简介 (28)《商务英语谈判》课程简介 (29)《跨文化交际》课程简介 (29)《国际支付》(英)课程简介 (30)《商务合同》(英)课程简介 (31)《认识实习》课程简介 (32)《英语语言技能训练》课程简介 (32)《英语戏剧周》课程简介 (33)《社会实践1》课程简介 (34)《英语口译实践》课程简介 (35)《英语笔译实践》课程简介 (35)《社会实践2》课程简介 (36)《外贸业务实训》课程简介 (37)《专业实习》课程简介 (37)《毕业论文》课程简介 (38)英语专业《精读》课程简介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004011111-6课程名称:精读( Intensive Reading)总学分:32 学时:512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课程性质:必修课先行课程:高中英语使用专业(方向):英语专业(经贸方向)责任单位:外语系课程简介英语精读课是英语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贯穿三学年。
大学英语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
课程代码:92001012,92001022,92001032,92001042
课程名称:大学英语
英文名称:College English
学分:11 开课学期:第1、2、4、5学期
授课对象:全校本、专科学生先修课程:高中英语
课程主任:孙翠兰,教授,博研在读
课程简介: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
大学英语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
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活动形式多样,如开播校园英语广播电台,举办国际文化节、英语讲座、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外研社杯”全国英语辩论赛、CCTV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等活动。
课程考核:
课程最终成绩=平时成绩*30%+期末考试成绩*70%;
平时成绩由出勤率、期末口语测试、平时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决定;
期末成绩指闭卷考试的成绩。
指定教材:
[1]李荫华.《大学英语(全新版)》.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第1版.
[2]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年12月,第1版.
[3]姜欣, 姜怡.《大学体验英语》.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 第1版.
参考书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9月,第1版.。
大学英语第一堂课自我介绍课程介绍

WHebi,-MBayseCdoAlluegtoen!omous Learning
自主学习平台
3 AbAboouut thtetEhvaleuatiEon valuation
形成性和终结性考核相结合的课程评价体系
形成性评价
(平时成绩: 含出勤、作业 、课堂表现及 自主学习)
学期总成绩
终结性评价 (期末考试成绩)
教学方法
Teaching Methods
nguage use:Chinese and English 2. Training aim: listening, speaking 3. Training pattern: group work, individual work
教学过程
Teaching Procedures
也已逐渐承认并重视此证书。它代表着相当的听说读写能 力, • 涵盖了教育、金融、餐饮、旅游、文化、工矿企业等各行 业。 • • 口译考试分口试与面试,通过率均为30%,每年3、9月份 有两次考试,笔试通过后有4次面试机会。明年3月的考试 于今年11月初报名。
IELTS
• International English Language Testing System:为了 检验要去英国或其他英联邦国家学习的非英语国 家学生的英语能力。
大学英语听说课程
• 采用《大学英语视听说》教材,以及教师自选 的材料。课堂上的口语训练主要结合听力课进 行。授课将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灵 活授课。期末将进行口语能力考试,考试将以 统一、循序渐进的方式展开。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
•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将由学生在自主学习计 算中心完成。采用自主学习加综合课老师 监督的方式,重点突出听力和阅读等方面 的自我学习和提升。定期完成授课老师布 置的网络英语学习任务和接受老师定期的 考核。
大学英语课程介绍

课程介绍
《大学英语》是高等院校学生必修课,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译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从2002年学校开始实行学分制至今,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全校选课制,在第一学期上课的基础上,学生可根据教师的教学情况和自己的需求相结合,选择教学班上课。
云南农业大学的大学英语课程分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为基础课,在第一、二学年开设,分为大学英语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语言基础,提高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基础课分综合、阅读和听说三种课型授课。
两学年共计18学分(4+5+5+4)、2 88学时(64+80+80+64)。
每位学生必须修满大学英语18学分方可毕业。
第二部分为选修课,选修课每学期32学时,2学分。
其目的是进一步帮助学生拓展语言应用能力和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外语学院已开设20门选修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英语》课程介绍一、教学对象中国传媒大学非外语专业本科生。
二、教学目标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在达到基础阶段的要求后,通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和信息通信等方向的专业英语技能,以部分满足学科专业对英语水平的要求,并适应我国社会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三、教学要求(一)基础阶段所有学生的英语能力应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一般要求”(教务处确定的降低英语要求的艺术类专业学生、少数民族学生除外)。
通过提高教学和学习质量,25%--30%的学生能够达到《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的“较高要求”,10%--15%左右达到“更高要求”。
(非强制性规定)“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能力具体描述如下:一般要求: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英语授课,能听懂日常英语谈话和一般性题材讲座,能基本听懂慢速英语节目;对题材熟悉、句子结构比较简单、基本上没有生词,语速为每分钟130-140词的简短会话、谈话和讲座,能正确理解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有关细节。
能运用基本的听力技巧帮助理解。
2、口语表达能力:能在学习过程中用英语进行交流,能就日常话题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交谈,能就某一主题稍做准备后作简短发言,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能在交谈中使用基本的会话策略。
3、阅读理解能力:能阅读并正确理解语言难度中等的一般题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了解说明中心大意的事实和细节,能根据所读材料进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断,了解作者的观点和态度,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70词。
在阅读篇幅较长、难度略低、生词不超过总词数3%的材料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阅读速度达每分钟100词。
能基本读懂国内英文报刊,掌握中心思想,理解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能读懂工作、生活中常见的应用文体的材料。
能在阅读中使用有效的阅读方法。
4、书面表达能力: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话题或提纲在半小时内写出120词的短文,内容基本完整,用词恰当,语意连贯。
能掌握基本的写作技能。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对题材熟悉的文章进行英汉互译,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250个汉字。
译文基本流畅,能在翻译时使用适当的翻译技巧。
6、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4500个单词和700个词组(含中学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000个单词为积极词汇,即要求学生能够在认知的基础上学会熟练运用,包括口头和书面表达两个方面。
较高要求:1、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人士的谈话和讲座,能听懂题材熟悉、篇幅较长的国内英语广播或电视节目,语速为每分钟140-150词,能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和相关细节。
能基本听懂外国专家用英语讲授的专业课程。
2、口语表达能力:能够和英语国家的人士进行比较流利的会话,较好地掌握会话策略,能基本表达个人意见、情感、观点等,能基本陈述事实、事件、理由等,表达思想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3、阅读理解能力:能基本读懂英语国家大众性报刊杂志的一般性题材的文章,阅读速度为每分钟70词。
在快速阅读篇幅较长的材料时,阅读速度达到每分钟120词。
能就阅读材料进行略读或寻读。
能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并能正确理解中心大意,抓住主要事实和有关细节。
4、书面表达能力:能描述各种图表,能描述个人经历、观感、情感和发生的事件等,能写常见的应用文,能就一般性的主题基本表达个人观点,在半小时内写出150-160词的短文,条理清楚,文理通顺。
能写所学专业论文的英文摘要,能撰写所学专业的英语小论文。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一般英语国家报刊上题材熟悉的文章,能摘译所学专业的英语科普文章。
英汉译速为每小时35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00个汉字。
译文基本通顺、达意,无重大理解和语言错误。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5500个单词和1200个词组(包括中学和一般要求应掌握的词汇),其中2500个单词(包括一般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词汇)为积极词汇。
更高要求:1、听力理解能力:能听懂内容稍长的对话、短文等,并在其结构较为复杂、观点较为隐含时也能理解要点,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所学专业的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较长、语言稍难的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3、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意义,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原版教材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
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
能在半小时内写出200词的说明文或议论文,内容完整,文理通顺,思想表达清楚。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
英译汉译速为每小时400英语单词,汉英译速为每小时350个汉字,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6、推荐词汇量:掌握的词汇量应达到6500个单词和1700个词组(包括中学、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应该掌握的词汇,但不包括专业词汇),其中2500个单词(包括一般要求和较高要求应该掌握的积极词汇)为积极词汇。
在上述三个层次的听、说、读、写、译等五种能力的培养中,要特别重视读、听、说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并通过适当的教学和测试手段督促学生掌握要求的词汇,尤其是积极词汇。
同时,寓语言学习策略和文化于语言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交际能力。
(二)媒介英语阶段此阶段是在学生已达到基础阶段“一般要求”后,针对专业英语技能要求进行选修学习的阶段。
因本校主干学科为新闻传播、影视艺术和信息通信,所以称为“媒介英语阶段”。
本阶段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听力理解能力:能基本听懂英语国家的广播电视节目,能听懂所学专业的讲座,掌握其中心大意,抓住要点。
2、口语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或专业性话题较为流利、准确地进行对话、采访或讨论,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内容较长、语言稍难的本专业文本或讲话,能在国际会议和专业交流中宣读论文并参加讨论。
3、阅读理解能力:能读懂一定难度的文章,理解其意义,能借助词典阅读英语原版教材和英语国家报刊杂志上的文章,能比较顺利地阅读所学专业的综述性文献。
4、书面表达能力:能就一般性主题比较自如地表达个人的观点,做到文章结构清晰、内容丰富、逻辑性强。
能用英语撰写所学专业的简短的报告和论文。
能对一般性新闻或其它节目进行采写和编译。
5、翻译能力:能借助词典翻译英语国家报刊上有一定难度的科普、文化、评论等文章和本专业的文献,能翻译反映中国国情或文化的介绍性文章,译文内容准确,基本无误译现象,文字通顺、达意,语言错误较少。
四、课程设置大学英语课程分为“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和“英语文化与媒介英语选修课程”,分别针对大学“英语基础阶段”和“媒介英语阶段”。
(一)基础阶段1、基础阶段大学英语各阶段课程名称为:大学英语(一):学习大学英语教材第一册;课程编号:023001大学英语(二):学习大学英语教材第二册;课程编号:023002大学英语(三):学习大学英语教材第三册;课程编号:023003大学英语(四):学习大学英语教材第四册;课程编号:023004大学英语(预备一):学习大学英语预备一教材;课程编号:023044大学英语(预备二):学习大学英语预备二教材;课程编号:0230452、学分:每门课程4学分。
(二)媒介英语阶段1、“英语文化与媒介英语选修课程”为选修课,分为“英语文化”和“媒介英语”两大类课程。
“英语文化”课程包括:英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编号:023046美国文学名著赏析课程编号:023047英语国家社会与文化课程编号:023048跨文化交流课程编号:023049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编号:023050翻译课程编号:023051英语报刊阅读课程编号:023052旅游英语课程编号:023053商贸英语课程编号:023054“媒介英语”课程包括:新闻传播论著选读课程编号:023055媒介英语阅读课程编号:023056英语新闻采写与编译课程编号:023057英语新闻视听课程编号:023058广告英语课程编号:023059影视艺术论著选读课程编号:023060英语影视节目赏析课程编号:023061信息通信论著选读课程编号:023062注:上述课程为目前所能开设课程,待师资等条件充分后,将增加该部分选修课程2、学分:每门课程2学分。
五、教学管理1、大学英语实行分级、分段教学管理模式。
学生入学后进行英语水平分级测试,根据测试成绩进行分级分班教学。
2、学生应至少修满16学分的大学英语课程。
学生可通过多种途径获得学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英语文化与媒介英语选修课程”、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即达到由学校确定的全国四级考试的一定分数线,以下同)等。
修满16学分的学生可不再进行大学英语的学习。
3、在“基础阶段”,学生每修完一册大学英语教材且期末考试及格则获得4学分;在“媒介英语阶段”,修完选修的课程且期末考试及格即获得2学分。
4、学生经过入学英语水平分级测试,未达到大学英语第一册学习水平的,进入预备级班学习,再根据分级测试成绩分为预备一班和预备二班,其中预备二班比预备一班英语能力较高;达到大学英语第一册结业水平的,进入二册班学习,直接获得2学分;达到大学英语第二册结业水平的,进入三册班学习,直接获得4学分;其他学生进入一册班学习。
5、在新生入学英语水平分级测试后,学生被分在各层次班。
在正式上课前的一定时间内,学生可申请调整自己所在的层次。
只能由高层次调到低层次,不能由低层次调到高层次。
6、期末考试及格的学生获得学分并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
期末考试不及格的学生可参加一次补考,经补考及格同样获得学分,并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补考仍不及格则不获得学分,仍在该层次学习,如届时不再设该层次班级,则暂时进入下一层次,但要再次补考以完成该层次的学习。
7、在学期考试后,学习成绩优异者可申请跨入高一层次班级学习,获得批准后获得相应学分且跨入该层次学习。
8、通过全国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者,可获得2学分。
这些学生可选择继续大学英语基础阶段的学习,也可终止而转入媒介英语阶段的学习。
英语系在第三、四学期,每学期安排不少于4学分的媒介英语选修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