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
苏州园林与日本园林

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比较同:1、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都是自然山水园,整个布局看不出明显的轴线,道路蜿蜒曲折,这是东方园林区别于西方园林一个共同特征。
拙政园桂离宫2、苏州园林属于私家园林,面积有限;而日本国由于国土面积小,即使是皇家园林也无法像中国的皇家园林一样气势宏大,因此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的一个共同追求追求就是“精致”。
造园者都专注与如何将自然微缩于方寸之间,并将主人的情怀融入其中。
3、可能真正会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就是日本的水石庭和苏州园林,因为他们都有继承“一池三山”(传说中的仙境,一池指太液池,三山指琼莱、瀛洲、方丈)的园林模式,造园要素主要是以水体、假山、植物、小品为主。
4.苏州园林和日本园林都以建筑,山水和植物这三个元素来造园不同:日本园林趋向纯净、极致、而有章法,中国园林更追求惬意、自然、以人为本。
布 1.中国园林偏重山性,而日本园林偏向水性。
中国园必有山,园可无岛,而日本园必有岛。
2.借景的造园手法,中国讲究“步移景异”,讲究在有限的内部空间里完美的在呈现外部世界的空间与结构,内外空间相互渗透,得以流畅、流通、流动。
日本讲究静观。
这种对极致的追求可以使他们不断的突破与发展。
禅在佛教中意为静观苏州:水是苏州园林的主要景色,无水不成景,无水不成园。
水总是占据园子的中心地带,房子依水而建,山依水而造。
水在中国艺术、文学、风水中代表相当多的涵义,因此如何让水在园中常保流动,随四季有不同的景观,乃至于假山小瀑的意境和音乐效果,都是理水方式所重视的。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
是中国造园的传统手法,也是园林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流动的、不定形的,与山的稳重、固定恰成鲜明对比。
水的处理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日本:日本多用静水,甚至不用真水,日本园林最为著名即其“枯山水”,以白沙象征水面,以小石象征岛屿,极端抽象体现山水关系。
“池泉筑山庭”虽用真山真水,但注重的是水的形态,小溪平桥,宛如画中。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园林异同

中国古典园林
日本园林
通过比较分析,一方面发掘这两种风格 所体现的自然之美,揭示两个民族如何感悟 园林,如何再现和表现自然;另一方面通过研 究,学习日本园林的长处,结合中国造园艺术, 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造成中日古典园林艺术差异的原因
• 中日地理环境和气候与思想文化差异是造成中日古典 园林艺术差异的外因和内因。地理环境区别是大陆和海岛 的差异,在园林文化上就是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区别。 • 气候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 中国南北跨度大,北方建筑防寒为主,较厚重;南方建筑通风、 采光为主,较小巧,园林植物也有较大差异。日本属海洋性 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树木资源丰富。日本园林建筑用 拉窗和拉门分隔,可以拉开,形成通透的空间。 • 思想的差异上,中国偏于儒,表现为乐天爱人,日本偏于 佛,显示出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思考。
4 .造园五大要素的比较
• 4.1 掇山的比较。中国古典园林掇山受蓬 莱模式影响,皇家园林假山形体高大,雄伟;私家园 林玲珑妩媚。日本古典园林中称“筑山”和 “野 筋”。多取材神话中的仙山或自然中的名山,山体 低矮缓和。 • 中国古典园林把山水画理论作为依据,表现山 的峻峭挺拔,创造深山幽谷,洞天府地的意境 。日 本园林追求荒山野丘的趣味。多为须弥山,不是表 现山的形态,而是佛教的思想。土山多模仿自然名 山。
2. 中日两国古典园林发展史
中国园林发展史可以分五个时期,就是萌芽,产生,历经兴盛,成熟, 衰微的过程。 商周秦汉是园林萌芽时期,出现了“囿”、“台”、“园圃”三种 园林雏形。魏晋南北朝是园林的转折时期,佛教传入,玄学兴起及老庄 哲学流行,园林崇尚自然。隋唐是园林发展全盛的时期,园林艺术由自 然山水园向写意山水园过渡。宋元是文人写意山水园的成熟时期,呈 现简远、雅致、天然的艺术风格。创作风格倾向写意,注重意境创造。 明清时期,园林艺术进入精深发展阶段,江南园林艺术达到高峰。清中 叶到清末园林艺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同时也是中国园林的衰结期,形 式脱离内容倾向。 • 日本园林发展史也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飞鸟、奈良时代是中国式 山水园林的泊来期,日本全面吸收中国的园林文化。 平安时期唐文化和佛教仍是主流,但政府已停止派遣遣唐使,注重 发展自己的文化。镰仓、室町时期是佛教禅宗化时期,产生了禅宗园 林,特别是室町末期,产生了日本园林史上杰出的枯山水。桃山时期是 园林的茶道化时期,日本人以朴素、淡泊为尚,创立幽静、幽玄的茶庭。 江户时期是日本园林的综合时期,园林主题和类型丰富多变。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的差异
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庭院园林有许多差异,如下所述:
1. 设计理念:中国古典园林注重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日本庭院园林则更加注重简约、抽象和空灵的美感。
2. 布局结构:中国古典园林通常包含山水、湖泊、假山、廊、亭、楼等元素,给人以丰富多样的游览体验。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为简洁,通常设计成幽静的空间,以花草树木、琉璃瓦片、水景等元素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3. 植物选择:中国古典园林中常见的植物包括花草、乔木、竹子等,追求四季景观的变幻和丰富。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自然元素的简洁和平衡,一些常见的植物包括苔藓、枯木、小型灌木等。
4. 庭院的功能:中国古典园林多用于宴会、游玩、休憩等活动,也常常用于显示主人的地位和社交地位。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提供一个能够供人沉思、冥想以及举办茶道等传统仪式的空间。
5. 装饰元素:中国古典园林善于使用彩绘、雕花、镂空等繁复的装饰元素,赋予庭园以华丽和精美的感觉。
而日本庭院园林则更注重使用简约的素材和形式,以自然材料、石头、木材等为主要材质。
中国古典园林偏重于封建文化的表达与展示,注重与自然的和谐,呈现出的是一种庄重、浓郁的艺术氛围;而日本庭院园林则追求简约、空灵、平和的美感,更注重人与自然之间的内省与静谧体验。
中日古典园林的差异解析

中日古典园林的差异解析摘要: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虽然同属于东方园林体系,但是由于两国地理位置和民族性格的差异,中国古典园林和日本古典园林迥然相异。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总结并分析了中日古典园林在地理环境、园林类型、历史文化、造园思想、造园手法等方面的差异,更加深刻地掌握了中日古典园林的精髓,对以后的学习和景观设计有很大的帮助。
在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中,帮助我们将现代的设计手法和传统的思想相结合,创造出更具特色的景观空间。
关键词:中日古典园林差异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设计景观空间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古典园林同是东方园林的两枝奇葩,中国古典园林是本源,日本古典园林是分支。
至于为什么日本古典园林会朝枯山水会朝茶庭发展,这与日本的自然环境有关系,日本的海、岛、泉、瀑、溪是日本园林存在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园林前进方向的决定因素。
日本文化中的儒道佛三家的不均衡消长也是左右园林发展的文化因素。
东方园林以含蓄、内秀、恬静、淡泊为美,重在情感上的感受和精神上的领悟,在哲学上追求天人合一,与自然保持和谐的融洽关系。
自然物的各种客观的形式属性,如线条、形状、比例、组合,在审美意识中不占主要地位,审美以对自然的主观把握为主。
园林景观设计在空间上循环往复,以含蓄的境界为上。
其中某些流派如日本园林还将禅宗的修悟渗入到景观设计中,从而达到佛教所追求的悟境,其抽象意味的浓重超出了五感、直接与自然相溶,把人引向内省幽玄的神秘境界。
东方的古典园林富有诗情画意,这是为了表现接近自然、反朴归真的隐士生活环境,同时也是为了寄托传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理念。
这也是中日园林的相同之处。
中日古典园林的不同形态、不同历史、不同成就一直是困惑学术界的问题。
两国园林差别很大,其意境、构成、审美、心理都有差别。
将中日古典园林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进行比较,更深刻地表达两国园林各自的特色。
一中日古典园林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园林地理环境主要是指园林的国土环境和国民环境。
日本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区别

中日两国古典园林同属于区别于欧洲和西亚的东方园林体系,日本园林受中国园林影响很大,两者之间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
但经过日本长期的历史过滤与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
与中国园林在许多方面又有着区别.中国和日本古典园林同属于世界三大造园系统(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园林,西亚,欧洲)的东方园林体系。
东方人对大自然的态度是同自然交朋友,在认识、了解自然的基础上向自然索取。
日本园林是在中国园林直接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它是中国古代文明在日本园林方面的体现。
然而,日本在受中国文化长期熏染和渗透的过程中,也不断经过自身的历史过滤和消化,逐步形成了具有日本文化性格特征的园林艺术。
下面就两国古典园林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特征作出比较和分析,并就其成因进行探究。
首先,中日两国园林按类型所属,都可分为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和宗教园林。
中国偏重于皇家和私家园林,宗教园林最弱;而日本偏重于寺院和私家园林。
中国皇家园林,如现存的西苑、颐和园和承德避暑山庄,一般地处中原或北方,位高权重,显得庄重典雅、华贵大方。
面积规模大,山体高耸,水面开阔,轴线明显,建筑呈现北方风格,屋角起翘小,屋面琉璃瓦多,木构彩画多。
私家园林的特点是面积小,文人意味浓厚,山体矮小,水面狭窄,建筑体量小,屋角起翘大。
中国的宗教园林个性最不明显,多为佛家的寺院园林和道家的道观园林。
在表达上,较少体现宗教意义,更多地与儒家结合,形成以儒、道、佛结合的特征。
江南的寺观园林更多地表现文人的诗情画意,只是通过宗教建筑、香火、香客以及宗教活动来突出其宗教性质。
而日本的宗教园林独立于皇家和私家园林,风格明显,讲究禅思枯意,佛意浓厚。
靠园林本身塑造宗教园林的形象和气氛,不同于中国的宗教园林。
第二,从布局形式看,中日两国园林都是自然山水园。
但中国园林偏重山性,而日本园林偏向水性。
中国园必有山,园可无岛,而日本园必有岛。
从园林的构图看,中日园林皆以向心式构图与西方园林规则式形成对比。
中国园林与日本园林的特点

一、商周的“囿”——园林的雏形[萌芽期]园林最初的形式为“囿”。
“囿”就是在一定的地域加以范围,让天然的草木和鸟兽滋生繁育,还挖池筑台,供帝王贵族们狩猎和游乐。
“囿”是园林的雏形,除部分人工建造外,大片的还是朴素的天然景色。
二、秦汉时的宫苑和私家园林[形成期]秦汉建筑宫苑和私家园林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有了大量建筑与山水相结合的布局,我国园林的这一传统特点开始出现了。
历史上有名的宫苑有:“上林苑”、“阿房宫”、“长乐宫”、“未央宫”等。
这一时期,寺院园林也极兴盛。
三、隋、唐、宋宫苑与唐、宋写意山水园[成熟期]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期的全盛时期,宫苑园林在这时有很大的发展。
由于南北方的园林得到交流,北方的宫苑也向南方的自然山水园演变,成为山水建筑宫苑。
这个时期有很多著名的宫苑。
唐宋时期山水诗、山水画很流行,这必然影响到园林创作,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以景入画,以画设景,形成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特色。
由于建园条件不同,可以分为以自然风景加以规划布置的自然风景园和城市建造的城市园林。
唐宋写意山水园开创了我国园林的一代新风,它效法自然、高于自然、寓意于景、情景交融,富有诗情画意,为明清园林,特别是江南私家园林所继承发展,成为我国园林的重要特点之一。
唐代的私家园林也很兴盛。
唐代的园林主要集中在长安、洛阳。
北宋园林多集中于东京汴梁和西安洛阳两地。
南宋政治中心南移,临安是南宋的都城,西湖及其周围兴建园林之多不可胜数,其中皇家苑囿不下十处,其余则分属寺庙园林和朝贵们的私园。
四、明清宫苑和江南私家园林[高峰期]明代宫苑园林建造不多,风格较自然朴素,继承了北宋山水宫苑的传统。
主要集中在北京、南京、苏州一带。
当时苏州由于农业、手工业十分发达,许多官僚地主均在此建造私园宅园,一时形成一个造园的高潮。
现存的许多园林如拙政园、留园、艺园等,最初都是在这个时期建造的。
清代宫苑园林一般建筑数量多、尺度大、装饰豪华、庄严,园中布局多园中有园,即使有山有水,仍注重园林建筑的控制和主体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园林异同

3 .中日古典园林风格类型的分析
• 中国园林大致可以分四类: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 庙园林、名胜游览区。皇家园林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私 家园林有时代风格,从西汉自然山水园到明清人文山水园。 江南园林体现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的精华。寺庙园林建筑 金碧辉煌,殿堂之庭,栽植松柏竹等常青树木。名胜游览区 是结合自然山水开发,具有公共游乐性质的园林。 • 日本园林有以下几种类型:枯山水、茶庭、池泉园、 筑山庭、平庭、寝殿造、书院造、净土宗。枯山水即在没 有池水溪流的地方仅立山石,以砂代水,以石代岛的做法。 池泉式园林偏重于池泉为中心,筑山庭则是偏重于堆土山, 平庭是在平坦地面上进行园林规划。茶庭是在进入茶室前 的一段空间里,布置各种景观。寝殿造、书院造、净土宗 主要是依据主体建筑而命名。
中国讲求“瘦、 透、漏、皱”
日本选石以浑厚朴实为贵
4.3 理水的比较
中国园林讲究真水的处理,日本园林有真水和枯水两种 处理。中国园林理水讲求“宁静致远”,以静赏为主。日 本池泉式园林欣赏水的清澈通透,而枯山水以白砂之水表 达空灵的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理水讲究来龙去脉,显示疏水未尽之意。 理水原理为“小水则聚,大水则分”,丰富空间。日本园林 只重来水,以泷口交代,水体较小,以聚为主。
制作人:张勇
中国古典方面发掘这两种风格 所体现的自然之美,揭示两个民族如何感悟 园林,如何再现和表现自然;另一方面通过研 究,学习日本园林的长处,结合中国造园艺术, 为当今中国景观设计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1.造成中日古典园林艺术差异的原因
• 中日地理环境和气候与思想文化差异是造成中日古典 园林艺术差异的外因和内因。地理环境区别是大陆和海岛 的差异,在园林文化上就是山水文化和水岛文化的区别。 • 气候因素的差异决定了两国园林建筑和植物的差异。 中国南北跨度大,北方建筑防寒为主,较厚重;南方建筑通风、 采光为主,较小巧,园林植物也有较大差异。日本属海洋性 气候,温度较高,雨量充沛,树木资源丰富。日本园林建筑用 拉窗和拉门分隔,可以拉开,形成通透的空间。 • 思想的差异上,中国偏于儒,表现为乐天爱人,日本偏于 佛,显示出孤独的禅意和对短暂人生的思考。
精选中日古典园林比较资料

2 园林类型比较
(4)在时代变迁上,园林类型也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具体地 表现为:中日古典园林的山水性质是不变的,但在山水系列 变迁中,主景的演变过程不同,在中国古典园林中是:动植 物(殷周)—高台建筑(秦汉)—山水自然本身(魏晋南北朝)— 诗画自然山水(隋唐宋)—诗画天人(元明清),这是一条对园 林要素审美重点由表及里、由浅至深、由粗到细的不断深 入的过程。审美的客体由前期的写实阶段发展为后期的写 意阶段。主景的变化在日本古典园林则是:动植物(人和、 飞鸟)—中式山水(奈良)—寝殿建筑和佛化岛石(平安)—池 岛和枯山水(镰仓)—纯枯山水(室盯)—书院、茶道、枯山水 仁桃山)—茶道、枯山水与池岛(江户),由此,我们看到, 审美的客体发展是由前期的单一性类型和写实性阶段到后 期的综合性类型和抽象性阶段 。
中日古典园林比较
1 造园环境比较
园林环境主要是指园林的国土环境和国民环境。
国土环境指的是白然地理环境方面,包括地理、气
候、自然灾害等方面。
国民环境,主要的是指国民的自然属性,而不是社会属性。 中国古典园林与日本古典园林在自然属性方面的不同点非 常明显。
结论: (1)中国古典园林的大陆性特征和山性特征, 日本古典园林 的海岛性特征和水性特征,引发了与此相关的进一步差异: 在国土面积上,中大日小,在山水方面,中大日小。这些 不同,反映于园林上即是中国的面积大,规模宏伟,而日 本的面积小,规模小巧。
3造园历史比较
分为隶属关系的发展顺序、历史长短和各历史阶段的形式三方面。
(1)隶属关系的发展顺序 A从隶属关系上看,共同点都是皇家园林在先、其次是私家园林,
最后是宗教园林。不同点是中国的三大园林发生得比日本的三大 园林都早,日本的三大类型园林起初都因袭和借鉴了中国古典园 林的成就,中国园林的发展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日木园林则是 一个突变和拿来的过程,然后才是自我发展和成熟的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angke·121206109
wangke·121206109
wangke·121206109
wangke·121206109
wangke·121206109
日式室内设计
历史发展
设计法则
设计感知
元素
人文
环境
家居
材料
特征
wangke·121206109
设计感知
日本的室内设计是和文 化艺术的综合运用, 它 是一个完整的体系,在室 内环境中, 有时花道一 不留神便成了主角.
日本室内设计注重人与自然的 和谐,简洁,贫·素,将禅宗 理解运用的淋漓尽致。 明清室内设计注重寓意,华丼, 将人文的丰富性表现在设计中, 寓意对未来好憧憬。
wangke·121206109
设计感知
在这纯自然、高简素的色调中, 展现出的是一种朴素、简约之 美!
日本自古以来便认为大凡有鲜艳色彩的物 体都是肮脏的,不洁净的! 所以他们形成了 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注重的是物体的 简素之美,使空间展现出一种禅宗的简素 精神。
日本室内设计与日本室内设计· 韩国室内设计· 大异· 识别点
明清室内设计 日式室内设计 韩国室内设计
异 识别点
wangke·121206109
简解风格
明清室内设计 日式室内设计 韩国室内设计
wangke·121206109
日式室内设计
历史发展
设计法则
设计感知
元素
人文
环境
家居
材料
特征
wangke·121206109
wangke·121206109
家居
实木家具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所以那里自然木材十分丰富,出产的山毛榉、桦木、松木、柏 木、杉木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家具制作材料,所以这为日本家居设计提供了最天然、最 朴实的材料。不仅如此,日式家具也尽量保持其原本的色彩,很少有人使用染色等工艺 去造家具的表面色彩的。日式实木的表面也大多使用自然漆或者木蜡油处理,也不会使 用过于工业化的化工漆。因为那样会破坏实木家具本身的那种自然性和纯粹性。
wangke·121206109
家居
实木家具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所以那里自然木材十分丰富,出产的山毛榉、桦木、松木、柏 木、杉木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家具制作材料,所以这为日本家居设计提供了最天然、最 朴实的材料。不仅如此,日式家具也尽量保持其原本的色彩,很少有人使用染色等工艺 去造家具的表面色彩的。日式实木的表面也大多使用自然漆或者木蜡油处理,也不会使 用过于工业化的化工漆。因为那样会破坏实木家具本身的那种自然性和纯粹性。
wangke·121206109
日式室内设计
历史发展
设计法则
设计感知
元素
人文
环境
家居
材料
特征
wangke·121206109
设计法则
一、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 二、加强环境整体观。 三、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 四、动态和可持续的发展观 五、空间的充分利用
wangke·121206109
wangke·121206109
家居
格子门
推拉式木格子门是构成日式家居的重要部分。日本室内多用推拉门是因为日本的建 筑大多比较小巧精致,一般扇形打开的门需要很大的预留空间,来作为门的活动范 围。所以推拉门也是日式风格建筑中的而一个核心元素了。
wangke·121206109
家居
实木家具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所以那里自然木材十分丰富,出产的山毛榉、桦木、松木、柏 木、杉木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家具制作材料,所以这为日本家居设计提供了最天然、最 朴实的材料。不仅如此,日式家具也尽量保持其原本的色彩,很少有人使用染色等工艺 去造家具的表面色彩的。日式实木的表面也大多使用自然漆或者木蜡油处理,也不会使 用过于工业化的化工漆。因为那样会破坏实木家具本身的那种自然性和纯粹性。
wangke·121206109
家居
实木家具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很高,所以那里自然木材十分丰富,出产的山毛榉、桦木、松木、柏 木、杉木等等,都是非常好的家具制作材料,所以这为日本家居设计提供了最天然、最 朴实的材料。不仅如此,日式家具也尽量保持其原本的色彩,很少有人使用染色等工艺 去造家具的表面色彩的。日式实木的表面也大多使用自然漆或者木蜡油处理,也不会使 用过于工业化的化工漆。因为那样会破坏实木家具本身的那种自然性和纯粹性。
wangke·121206109
wangke·121206109
设计感知
在这纯自然、高简素的色调中, 展现出的是一种朴素、简约之 美!
日本自古以来便认为大凡有鲜艳色彩的物 体都是肮脏的,不洁净的! 所以他们形成了 崇尚自然、朴实的风气,注重的是物体的 简素之美,使空间展现出一种禅宗的简素 精神。
wangke·121206109
日本室内设计与明 清室内设计的区别
历史发展
历史发展
日本室内设计深受 中国唐朝以及19 世纪末叶第二次世 界大战时期积极学 习德国包豪斯现代 主义的影响,在传 承的基础上迚行革 新。
个人理解
设计与其说在解决 当下的问题,还不 如说实在解决过去 现在未来的连续性 问题。
wangke·121206109
人文· 环境
作为处于火山地震带的 岛国,在建筑的用材, 建筑装饰的材料使用方 面崇尚自然材料,多用 木材,石材,纸,竹, 等亚光材料。 岛国的地理环境对日本的人 文有重要的影响,由于资源 匮乏,禅宗的广泛传播使日 本人有了细腻,遵从自然, 日本人己将禅宗美学意识中" 空"和"寂",深深地融入到日本 社会文化生活的各个层面中。
家居
榻榻米
榻榻米;盛唐时期传入的日本,传至日本后被起源于日本本土的榻榻米所吸收,
成为日本家庭用于睡觉的地方。榻榻米的底层要用材质较厚的防虫纸。中层则铺上 一层自然感强、手工编制的蔺草席,三层材料封布包边,整个加在一起厚度在55厘 米。榻榻注不能直接放铺在地上,最好放在木质高度在10~15cm的平台上,主要是 可达到隑音、隑凉的效果,还可装修成井字形、田字形与对称形格局。
原木、干花、竹子、干 草等天然的材料,营造出 一种禅宗的简素之美
wangke现出对非对称之美的迷恋。在 日本的设计师看来,非对称的 造型比对称的造型更具灵活性 和随意性。
在设计师的眼中,这种 非对称的造型其背后或许 隐藏着更对称、更规整的 形态,而呈现出一种特有 的空间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