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ppt

合集下载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文章不厌百回改”,“精自改中来”。

古往今来,凡有成就的作家,没有不重视文章修改的。

两干多年前的苟子说:“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曹雪芹写《红楼梦》,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写《光与生命》,反复修改9遍,一直到他认为每个字句都完全表达了自己的本意,才正式发表。

叶圣陶先生说:“‘改’与‘作’关系密切、‘改’的优先权应属于作文的本人。

”可是传统的作文教学思想要求:对于学生的作文,教师要精批细改。

目前,许多学生家长和学生仍以这种标尺要求教师,而许多学校的教学要求也依然没有跳出这种发臼。

遗憾的是这把衡量作文教学的“标尺”实际上是套在作文教学上的枷锁,既约束老师,又危害学生。

请再听听叶圣陶先生的谆谆告诫吧:“学生作文教师改,跟教师命题学生作一样,学生都处于被动地位,能不能把古来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自行修改呢?一、让学生认识自改的重要性。

吕叔湘先生说:“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靠老师改出来的,而是靠学生写出来的。

”叶圣陶先生是这样评论作文批改的:“文章要自己改,学生只有学会了自己改的本领,才能把文章写好。

”鲁迅是这样教导的:“写完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契可夫是这样指出的:“写作的技巧,其实井不是写作的技巧,而是删掉写得不好的地方的技巧。

”二、让学生懂得怎样改。

改作文最基本的要求是:一看格式是否正确;二看卷面是否整洁;三看错别字有几个,并加以订正;四看有没有病句,并予改正;五看标点符号有无明显错误,并加以修正。

以上五条,都是写文章的最低要求,学生经过三四篇文章的批改实践,就能掌握了。

熟练掌握了后,再过渡到高层次的要求:①审查主题思想。

这是最重要的修改。

通过改,使主题鲜明。

②审查所用材料。

多余的、无关的删去;典型、生动的留住或补充。

③审查结构。

开头是否有吸引力,结尾是否深刻,段落之间联系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文 工作 者的 首要任 务 。
传 统 意 义上 的 语文 教 学 , 涉及 观 察 与积 累 、 选材 、
组 合与 堆 砌 , 这就 要 根据 主 题 的 需要 ,把 可 以用 的搬 到

剪 裁 、立 意 、构 思 等 写作 知 识 ,如 果 拘 泥于 这 方 面 的研 地体 会到 ,好 文章 是在 学 的过程 中改 出来 的 。
准 备好 所 用 的材 质 :或 是树 脂 、或 是 水 泥 、或 是 沙土 、 人写 作上 的 长处 , 转 化 成 自己 的东 西。在相 互 批 改 的过 并
教 要 冰 雪等 ,这 些东 西 都 是根 据 自身特 长 及表 现 主 题 的 需要 程 中, 师 要发 挥主 导 的作用 , 能 高屋 建瓴 地 给 学 生指
/ 学 交 流/ 教
1 . 9 9 j i s . 6 1 4 9 . 0 0 1. 0 0 36/ . sr 17— 8X 2 1. 6 17 1
好文音 是改 , 的 -r', 出来 n -、I 八 I —- I" 、
王 瑾
பைடு நூலகம்
随着 新课 程标 准 的 推行 , 语文 教 学也 越来 越侧 重 对 学生 的 能力 的培 养 。在 中高考 试 卷 的结 构 比中 ,写 作所 占的 比分越 来越 高 ,甚 至 在有 的省 市 中,语 文 考试 只考 查 写作 。这样 ,如何 有 效地 提 高学 生 的写 作水 平 ,就 成 了广 大语
在 教 学 中 ,笔 者 告诉 学 生 ,写作 的实 质就 是 组 合 ,
权 发 会 是 对 自 己的 认 知 经 验 的 堆 砌 和 重 组 ,把 写 作 比喻 成 雕 酌 , 衡 利 弊 , 现 的 不足 之 处 , 给 他 留下 深 刻 的 印 象 ,以后 写作 时 自己不会 再 犯 ; 能 比较 直观 地 感 受 到别 也 塑 , 学生 就 像 一位 雕 塑 家 ,在 做 一件 作 品 之前 ,要 首先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3. 中心(明确、清晰)(50%)
写完了一篇文章,看几遍, 修改修改,这是好习惯。
(叶圣陶)
要求:根据材料自拟题目写一篇字数不少于500字 的文章,立意、选材、文体自定。
可思考的角度:
1.外表美丽有时是一种负担。
2.退一步,海阔天空。
3.人要目光长远。
4.虚心学习别妄自尊大。
……
整体回顾:
亮点: 1.文笔优美。 2.思路清晰。 3.事例有典型性。 4.形式新颖(诗歌)。
存在的问题:
1.不紧扣原材料;改写、扩写原材料。
2.中心不明显,例子不典型或无事例。 3.没有掌握材料作文的基本写法。
材料作文的写法:
写前准备:读材料,抓中心,找角度。 写作步骤(范例1): 第一步:概括材料,引入主题。 第二步:运用事例进行论述。 第三步:句(错字、病句)(10%)
2. 语言(生动、准确)(40%)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学习目标
1. 明确材料作文的写法。
2. 学会评改作品。
【文题再现】
写作材料:
橄榄树嘲笑无花果树说:“你的叶子到冬天 时就落光了,光秃秃的树枝真难看,哪像我终年 翠绿,美丽无比。”不久,一场大雪降临了,橄 榄树身上都是翠绿的叶子,雪堆积在上面,最后 由于重量太大把树枝压断了,橄榄树的美丽也遭 到了破坏。而无花果树由于叶子已经落尽了,全 身简单,雪穿过树枝落在地上,结果无花果树安 然无恙。

好文章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学生自己改出来的
l袁 桶 { 埔 阖
章 是学堂有 :己改出
江 苏省 邳 州 市 第三 中 学 衡 思 军
俗话说 “ 文章 不是写 出来 的 , 好 而是改 出来 的 ” 这 句 。
验 和教训 ; 教师 只有 充分 尊重学 生 的主 体地 位 , 充分 挖 掘 学 生 的潜能 , 分调 动学 生 的主动 性和 积极 性 , 能使 学 充 才 生 在互 评互 改作 文 中获得 大量信 息 , 会 明辨是 非 , 别 学 识 真美善 与假 恶丑 ;教 师只 有千方 百计 地激 发 学生 探讨 问 题 的浓 厚兴 趣 ,帮助 学生 掌握辩 证地 分 析客 观事 物 的科 学方 法 , 才能使 学 生做 到动脑 、 动手 、 口 , 家 的参与 意 动 大 识 增 强 了 , 触 的作 品 多 了 , 到的 评语 多 了 , 论 发 言 接 听 讨 的锻 炼机 会多 了 , 思维 能力水 平 自然就 会提 高 了 , 自然 能 够达 到 “ 自能 作文 , 待教 师改 ” 不 的境界 了 。 让学 生 自己修改 作文 , 不是说 教 师可 以“ 闲 ”可 以 清 , 撒手 不管 或少 管 了。相反 它需 要经 过一 个艰 苦 的训 练过
们往“ 非倾 吐不 可 ” 的层 面靠 拢 。 然 而 在 教学 中 , 往 往 是学生写 完作 文就算 万 事大吉 , 下 的修 改 、 评 就都 是 剩 讲 老师 的事 了。更可 悲 的是 , 老师花 了许 多时 间 , 了许 多 费 精力 精批 细 改 , 作文 发 到学 生手 中 , 数 高些 的 , 重要意 义 。当代教 育家 叶圣 陶先 生 在谈 到作 文教学 时强 调 ,文 章要 自己改 ,学 生 只有学 会 “ 了 自己改 的本领 ,才 能把文 章写好 ” “ 师 只给些 引导 , ,教 该 怎么改 ,让学 生 自己去考 虑解 决… …养成 了 自改 的 习 惯 , 终身受 用 的。 《 文课 程标 准》 出“ 改 自己 的 这是 ”语 提 修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讲解PPT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作文讲解PPT

从小就害怕这些虫子,所以(将“所以”改为“平时,”会更好。)别的
男孩子逮它们时我总是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连碰都不敢碰。现在,虽然我
的年纪(用“年龄”更确切。)比以前大了很多,但胆子却好像越发地小
了。

今天面对这只来访的客人(在“来访的客人”前面加“突然”,是否与
前文的“不速之客”更协调?),我有些恐慌。怎样对付它?家中无人,
以 上 文 字 修


面 的
的 类


①你最近写了什么习作? 找一篇出来,和同学一起试 着改一改。
②看看同学的习作,哪些
地方写得好,哪些地方还存 在着问题,并试着改一改。
胆小的我

“嗡嗡嗡——啪”一只比平常大很多(改为“特大”更简练。)的蛾子
落在了我的写字台上。这个不速之客的到来可把我吓了一跳。要知道,我
• 影片最吸引我的是嘎子帮助八路军火烧敌人炮楼的情节。嘎子不幸被俘,关在鬼 子炮楼的底层。听鬼子说岗楼外面失火了,嘎子想一定是八路来了。于是便(“于 是”和“便”重复,删去一个)趁伪军不注意时,将其打晕,利用油灯里的煤油, 点燃了自己的衣服,丢在梯子上。为了使火更旺,嘎子把稻草不断的(应为“地”) 抱进岗楼。为八路军拿下炮楼立下大功!(简述故事,突出嘎子机智勇敢。)
• 有句古话说得好:“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我要以嘎子为榜样,努力培养 自己勇敢、顽强的意志,以及灵活处理事情的能力,去面对困难,战胜困难,夺取 工作和学习上的胜利。(总结全文,升华主题。)
经过修改的文章的确是一篇感
受真切的观后感。小作者写作之所以

获得成功,一是在于抓住嘎子面对困 难去争取胜利这一重点,联系自己科

技制作时的失败,谈出了自己的观后 收获,写得实在;二是完成草稿之后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围。常 言道 : 有理 不在声高 。洒 缝知 己干杯 少 , 话育违 纪 的 问题 学生 时 , 首 先要 克制 好 自己的情感 , 调整 好 心 态, 用 中 肯的话 语 , 启 发 学生 认识 到 自己的缺 点、 错误, 做 到“ 和风 细 雨, 润物无 声, 滋润着 学生 的心 田” 。 这样做 既尊重 了他们 的人格 , 赢得 了他们 的信任 , 又 能避 免事态 的恶 化和 师生 间 的对立 , 达 到教 育 的效 果。 教 师用低 声细语 的方 式与学 生对话 , 学 生就能体会 到教师 的镇 静 、 沉 着与威 严 , 这 样深得 学生 的尊重和 爱戴 。从而达 到“ 亲 其师 , 才 能信 其 道、 乐其 教 ” 的效 果。 2 、 注意 就事论 事、 实事求是 , 做到有 的放矢 。批评 问题 学生 , 要根 据 当时 的具体 环境和 学生 的个 性特 点、情感 态度及 承受 能力而定 , 不 同情况 的学生对 老师批 评 的反应不 一样 , 教师须做 到 : 因人而异 , 对症 下药 , 做 到一把钥匙 开一把锁 。问题学生个 性强 , 大脑 反应事物 的灵敏 度高, 是 由多种矛盾 组成 的统 一体 。 教师 应细致观 察这个统一 体, 用敏 锐 的洞 察力 , 睿 智的 眼光 , 寻求最佳 的穿透 力 , 一语 击 中要 害 。只 要教 师施 以真 爱 , 了解其心 灵 , 体 贴其忧愁 , 排 除其疑难 , 动之 以情 , 让 学生 知晓错 误行 为 的严重危 害性 , 这 时他也 会流 下悔 恨 的泪 水 , 甚至 痛苦
问题学 生的心 理特 点,不 宜采用过 激 的言 语刺激 或蛮横 的体 罚方 式 ,
来对待 教育 问题 学生, 宜攻 心为上 。因为问题学生 违纪犯 了错 , 内心也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

好作文是改出来的一、好文章需要修改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纵观历史,无论古今中外,大凡文章写得好的人,都在修改上下过功夫。

老舍先生说过:'文章不厌百回改。

'鲁迅先生曾说:'写完后至少看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句、段删去,毫不可惜。

'这些话都表明了修改的重要性。

二、修改文章的方法修改文章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着眼,围绕主旨、观点、结构、体式、材料、语言等方面考虑,看文章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是否恰当,是否体现了作文的要求,是否易于被读者接受。

1.着眼全篇,宏观把握。

面对已起草好的作文,我们应先整体浏览,从全局出发,看文章中心是否明确,看所选材料是否紧扣中心;然后再考虑文章整体框架方面的环节,看文章结构是否紧凑,布局详略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

只有从全篇入手进行修改,才能统观全局,从大的背景上权衡得失,局部修改才能有依据,才能有效的提高作文水平。

2.重视开头和结尾的修改,快速攫住阅卷者心理。

考场作文更要注意开头结尾的章法。

如开头开门见山直截了当,或引用诗文富有诗意,或排比反复创造旋律;结尾或呼应开头,或议论作结,或含蓄表现,或点明话题。

3.小处着手,细致检查。

一般来说,应特别注意以下几点:①是否有标题,标题是否恰当;②字数是否符合要求;③是否有遗漏字、重复字;④是否有错别字;⑤标点是否有误(标点的位置是否恰当;切忌随手一点,句逗不分或一逗到底,更不能都点成圆点);⑥是否符合格式要求(标题是否在首行正中、分段后首句是否空格,应用文的款式不符是重要扣分点等);⑦是否有语病(一类卷可以有一两个病句,二类卷可以有三四个病句,五个以上病句只能在三类卷以下),等等。

4.重视文面,多就少改。

文章尽量少修改,非改不可,要使用规范的修改符号,并讲究修改的位置,即使是在上下左右边框处增加的修改文字也应该整整齐齐自成局部的整体,给人以眉目清楚之感。

修改画出的线条能直勿斜,能少勿多,切忌横竖交叉呈现蛛网状。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古人云:“善作不如善改”,从某种意义上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因此,“改”也是一种很重要的语文能力和优良习惯。

近两年来,我尝试根据学生作文水平的不同层次,采用了灵活多样的方法,引导学生在作文的“改”字上下功夫。

正是这项措施,真正激活了学生思维、快速提高了作文水平。

具体操作如下:一、“争做好医生”在批阅作文的过程中,我发现尽管学生文章千人千面,但每次总有几种文病是共患、常犯的——这就是作文中的“顽疾”。

面对这些共性问题,我发动全体同学,共同出谋划策——“争做好医生”。

在作文讲评课上,教师先不着急将本次作文的“大疾”一一列出,而是先出示典型病文,让同学们开动脑筋、点明病因。

然后,集思广议、对症下药。

例:请同学们读病文片段(多媒体大屏幕显示)我班的王川同学活泼好动,尤其喜欢打乒乓球。

每次下课铃一响,他总是第一个冲出来抢球台,大家都叫他“球迷”。

——摘自XX作文《“球迷”——王川》开头明确病因(学生思考、讨论后确定):叙事平淡,缺少生动细致的描写。

病因找到了,激发了同学们更浓的兴致,个个积极思考,纷纷拿出了自己的修改方案(限时五分钟)。

现摘录一则修改比较成功的:“五、四、三……”只见一同学乘老师不备,快速抓起球拍,腿成弓步,已做好了冲出去的准备。

“叮铃……”下课铃响起,他“蹭”的一声如离弦之箭射了出去。

瞬间,他已飞到了楼下球案前。

此时,他正坐在球台上挥舞着球拍得意洋洋地冲我们笑呢。

他,就是我们班赫赫有名的“球迷”——王川。

(大家将准确诊断出病因和修改精彩的同学推选为“文章好医生”,老师要及时大力表扬。

)其实,“争做好医生”活动的根本目的是给学生自改提供一个蓝本。

活动一结束,马上提出自改要求:针对文中类似病症,给文章动动手术。

这样一来,学生改起来就有的放矢了。

然后由小组长推荐改的认真、出色的同学进行改前改后对比阅读,大家再一起评析、再做修改。

最后,上交自改作文,老师进行二次批阅,成功者大力表扬;欠佳者,予以指导或重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你将这篇作文《拔河》认真念几遍运 用修改符号加以改正,也可念给老师、同学听征求他们的意见。
今天上午,老师告诉我们一个好消息:下午要举行拔河比赛。教室里立 刻沸腾起来。我高兴得中午饭都没吃好。妈妈说:“你不好好吃饭,怎么有 劲拔河呢?”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师把班同学分为两队,同学们个个摩拳擦掌, 想试试自己的力气。
常见病句的几种类型:
• 1.错别字 • 2.用词不当 • 3.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 4.重复啰嗦 • 5.成分残缺 • 6.前后矛盾 • 7.语序错误 • 8.不合常理 • 9.标点错误
念一念改一改:
1.交谈中明白了她的身份,她也知道了牛郎的遭遇。 2.巴金多想看到孩子们天真的笑脸和歌唱般的话语。 3.过去我浪废了不少的光阴,现在我快走到路的尽头了,我十 分珍惜这有限的一分一秒。 4.虽然命运给予它的几乎是九十九条死亡之路,所以它却在一 线希望之中成就了一片绿阴。 5.比尔·盖茨上小学时,一本“世界百科全书”已经远远不能满 足他的求知欲了. 6.我们认真实施听取了中央的意见。 7. 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该发挥广大知识分子充分的作用。 8. 展览会开幕的第一天,就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和妇女 等许多人来参加。 9.它使你从来没有这样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 强盛。

• 秋天的早晨,当你来到我们学校的时候,就 会看到美丽的鲜花和诱人的香味。有桂花、菊 花等,它开的最美。操场上空,五星红旗迎风 飘荡;教室里,同学们大声地阅读着课文。我 们的校园真美丽、漂亮啊!走进学生阅览室, 你看,书架上陈列着崭新的一排排图书,桌子 上还摆放着《少年文艺》、《西游记》、《儿 童文学》等杂志。许多读者以经坐在里面津津 有味的看书了。
一条大粗绳子压在操场当中的两条白线上,绳子中间扎着一块红布条 儿。谁能把绳子当中的红布条儿拉过靠自己一头的白线,谁就赢了。
“预备!”裁判员大喊一声。双方队员抓起了绳子。 “嘟”哨声响了,比赛正式开始。我们双方互不相让,使尽了吃奶的力气 向后拉。红布一会儿向我们这边移,一会儿又向对方一边移。拉拉队为我们 加油。 渐渐地,渐渐地,绳子向对方移动,我们怎么也拉不过来了,我们输了。 交换场地再战。这次我们吸取了失败的教训,由汪强喊号子,经过几分 钟的战斗,我们终于胜了。 对方不服,要求再战。老师说:“这项运动,体力消耗很大,不能再战 了,过几天你们再比吧。”
3. 修改是写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何其芳
4.我想应当把不必要的话、不必要的字,狠狠 地删去,像农人锄草那样。-----老舍
修改下面的文章小片段:
以前,我对语文学科不怎么感趣 味,自从读了冰心奶奶的“再寄小读者 ”已后,我认识到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 ,就开始下苦功学习。如今,虽然写作 水平有了提高,所以我还要陆续努力, 精益求精。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
主讲:李婷婷

前人说: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请你认真读读老舍
• 先生和叶圣陶先生的话,说说文章应该如何修改。
• 老舍先生说:我写作有一个窍门,一个东西写完了
,一定要再念再念再念,念给别人听(听不听由他 )
,看念得顺不顺?准确不?别扭不?逻辑性强不?

• 叶圣陶先生说:修改稿子不要光是看,要念。就是把全
修改语病的步骤:

• 1.念懂原句明白句子主要想表达的意思。
• 2.找准病因,辨清病句的类型。
• 3.利用“增”“换”“调”“删”改正错误的地
方,不改变句子的原意。
• 4.读一读念一念修改后的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句
意是否保持不变。
请你放开声音念下面一段话,发现错误并用合
适的修改符号改正文段中的错误。(8分)
篇稿子放到口头上说说看。稿语句顺不顺? 用词准确不?别扭不?词句间逻辑性 强不?

念一念辨一辨:
1.我们要珍惜地球上有垠的水资源。 2.乔依看着老妇人的车子开走以后,才启发了自己的破汽车。 3.慈祥的姥姥不但剪纸技艺高超,所以广结善缘、有求必应。 4.《草原》的作者是老舍写的。 5. 读了《学与问》一课,受益匪浅。 6.我估计他这道题一定做错了。 7.农历七月初七每年的夜晚,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 8. 早稻熟透了,田野里像铺上了绿色的地毯。 9. “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让我们学会了生存,学会了勇敢。
拓展延伸:
黄晓伟的作文草稿写好了,就交给爸爸看, 爸爸说:“你要自己练习修改文章。” “可是 我看不出毛病呀!”黄晓伟苦恼地说。你能帮 他想解决吗?你会怎么说呢?
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是改出来的。
1.写完后至少念两遍,竭力将可有可无的字、 句、段删去,毫不可惜。----鲁迅
2.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 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列夫.托尔斯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