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妙笔生花——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做到妙笔生花——好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开宗明义,先讲两例:

一个是曾国藩修改“报告”的故事:

相当年,曾国藩率湘军与太平天国军队作战,开战之初,被太平军打得一败涂地,有几次差一点掉了脑袋,因此,师爷给清朝中央政府写战况报告时,如实汇报战争之惨烈,声称时常处在“屡败屡战,屡战屡败”的境地。曾国藩一看,惊出了一身冷汗,朝廷看到这个报告,必定认为自己指挥无能,湘军打仗无能,这还了得!曾国藩毕竟是文坛高手,他用笔轻轻一勾,把两个词的顺序颠倒了一下,变成了“屡战屡败,屡败屡战”。这真是妙笔生花,湘军不怕牺牲,前赴后继,顽强作战的英雄气概和形象跃然纸上。果不然,朝廷看过战况报告后,并没因为他们打了几个败仗而怪罪,反而对他们“屡败屡战”的顽强精神大加赞赏。

再一个是龙云妙笔救民主人士的故事:

解放战争前夕,国民党云南省的省政府主席龙云手下关押着一批著名民主人士。特务头子沈醉奉命带了一批人去云南,准备杀掉这些民主人士。当时,龙云正在与共产党秘密联系,进行谈判,不愿杀害这批民主人士。就拍电报请示蒋介石,老蒋当时口述了八个字:“情有可原,罪无可逃。”龙云见了电报非常为难,旁边有人给他出主意,将电文改一下,他一听感到是个好办法,随即大笔一挥,将电文改成“罪无可逃,情有可原”。沈醉来到一看,老蒋这分明是不杀之意嘛!就这样,这批民主人士逃过了一劫。后来,沈醉回去跟老蒋汇报,老蒋一听当下大骂“娘希匹”,但电令已出,覆水难收,只能怀疑自己当时脑袋发晕或是秘书记错了。

从上述事例我们可以看到,说“妙笔生花,一字千金”并不为过。拿破仑有句名言:“新闻记者的一支笔,顶得上十万支毛瑟枪”。机关干部要想有作为,就要努力提高文字表达能力,做到妙笔生花。

第一,材料追求要“四有”

在撰写材料、起草文件的过程中,机关的同志或许都有这样的体会,虽然各种体裁的文字材料,如决定和决议,工作总结和会议报告,首长讲话和典型材料,乃至公函、书信、通知等,都有其各自的写作特点,但在本质上的要求都是一样的,一是要引人看,要有吸引人的力量。不仅开头引人看,还要让人家能够一口气看到底。二是使人看得懂。人家看不懂,或不完全懂,目的就达不到。三是能说服人、打动人。如果看完了、看懂了,说服不了人,还是达不到目的。能够体现这三项要求的,就是毛泽东所指出的,“文章和文件都应当具有这样三种性质: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而要使写出的文字材料呈现出“三性”要求,就要注意做到以下“四个有”:

(一)要有思想作灵魂

古人讲,“文以载道”,用现在的话说,写文章就是表达思想。所以,思想是文字材料的骨干和核心,关系很重大。如果把一篇文字材料看作是一个人体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这样说,有

思想的文字材料,是一个神采奕奕的活人;没有思想的文字材料,是一具直挺挺的僵尸,优劣不言自明。

所谓有思想,就是文字材料要有鲜明的立场和观点,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机关干部写材料,无论对上、对下、对内、对外,都是为了阐明某个观点,说服他人相信,争取各方支持,推动工作落实。如果一篇材料,有的只是华丽的词藻,有的只是庞杂的材料,却并没有说明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人们看过后,根本不知道是在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需要什么,这样的文字材料就是没有灵魂的文章。真正好的材料,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拥护那些应当拥护的东西,同时也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反对那些应当反对的东西,这才是一篇生机勃勃的好文章。

认真分析一下就会发现,凡是那些千古不朽的作品,都赖于它能表达深刻的思想,给人以震撼力、感染力和说服力。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能流传至今不衰,主要还在于文中洋溢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境界。诸葛亮的《出师表》,也就相当于请战书或决心书,之所以流传下来,也在于文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高尚情怀。

文章赖“思想”而永生,无“灵魂”而猝死。起草文字材料,一定要注意把思想提炼出来。那么,如何使写出的材料有思想?中央在一个通知中提出了一个基本要求:“起草一个文件,或者讲一篇带有指导性的讲话,总应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讲,有思想就是善于抓问题,抓住了问题就等于成功了一半。提炼“思想”的技巧有这么几点:

1、把上边的东西实际化。起草文字材料,应以上级指示和要求为指导,但决不是上边东西的简要抄袭。有些东西在上级是“思想”,在下一级简单照搬,不一定会被人们感到是“思想”,还可能落个“传声筒”的名声。正确的做法是,紧密结合单位实际,把上面的东西细化,把普遍的要求个性化,在上情与下情结合中,提出自己的具体要求和办法,既不违背上级精神,又能突出单位特色。

2、把具体的东西政治化。公文写作最忌讳就事论事,从现象到现象,只见事不见人,或只见人不见思想。这就要求动笔写材料的人,要善于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看待具体问题,从一般的现象中看出不一般的本质。能够做到,着眼上边向下边看,看提出的观点对不对;着眼外面向里面看,看提出的观点新不新;着眼全局向局部看,看提出的观点指导性强不强。

3、把传统的东西时代化。写文字材料最怕语言陈旧,信息陈旧,事例陈旧,观念陈旧,“重复过去的故事”。要使写出的文字材料有思想、有新意,必须给传统的东西赋予时代的内容,以增强时代感和针对性。使人感到有新思想、有新语言、有新事例,这样才能使传统的思想在新形势下发扬光大,焕发活力,保持威力。

(二)要有事实作筋骨

任何一篇好的文字材料,都不是空话连篇,言之无物,而是通篇充满着事实的力量。思想是从事实中提炼出来的,道理是用事实阐发出来的,经验是从事实中总结出来的,即使鞭鞑的各种消极现象和消极因素,背后也都有事实为左证。简言之,一切都要有事实作支撑。

最近看了一个材料,很受启发。1976年,周恩来总理逝世后,联合国决定降半旗致哀。而为一个国家政府首脑降半旗,这在联合国还是第一次。当时,有的国家代表提出异议,今后是否各国总理逝世后都要降半旗?为回答这个问题,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先生在联合国总部

大厦台阶上作了《一分钟的演讲》:哪个国家的总理像周恩来那样,终生只有一个妻子,而且始终相敬相爱?哪个国家的总理像周恩来那样,无比热爱他的亿万人民,自己却没有一个子女?哪个国家的总理像周恩来那样,虽然他的国家家大业大,而自己却在国外没有一分钱存款?如果是这样,逝世后联合国也为他降半旗。听完这《一分钟的演讲》,联合国所有官员都折服了,在半旗垂落下,怀着崇敬的心情为周恩来低头默哀。这就是事实的力量。

一般来说,事实最有说服力,也最能感动人。但只有事实还不够。在写作时,你还要考虑,怎样才能把这一事实交代清楚,写得完美,使人读起来有兴味。大文豪郭沫若在答《新观察》记者问时,有这样一段话:“要使文章生动,我想,少用形容词是一个秘诀。现在有些文章有个毛病,就是爱堆砌形容词,而且总是爱用最高级的形容词,如形容一个人的美,就说‘非常非常的美’或‘极端极端的美’。又如‘六万万人正以排山倒海、乘风破浪之势……’这样的句子,就有点不恰当”。郭老讲的这个问题,到现在仍具有针对性和普遍性。

学会用事实说话,首先要扭转观念上的一个误区,认为机关公文不能太具体、太实际,不然就会缺乏普遍指导意义。由于这个思想的指导,有的在起草过程中,总是追求原则化、理性化的东西。表面上看,这样的材料立意很高,气势很大,实际上却是很“虚弱”,里面多是缺乏实际内容的大话、空话、套话。这样的文字材料写得再多,也只是应景文章、表面文章,对工作起不到什么作用。所以,应走出“坐而论道,从虚到虚,原则来原则去”的误区,不断提高用事实说话的能力。

1、善于运用自己调查的资料。这就要求动笔前,要深入基层,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我过去搞新闻时,听到一个“七分采访,三分写作”的说法,感到很有道理。机关干部起草公文也可以借鉴这个“三、七”律,有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就不用闭门造车,绞尽脑汁空洞编造了。

2、善于运用数字资料。数字本身枯燥无味,但如果运用得当,就会极大增强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比如,周恩来总理是举世公认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己的楷模,用什么样的赞美语言歌颂都嫌不到位。有一份材料用了这样一串数字:“周恩来是1974年6月1日住进医院的,据资料统计,1至5月共139天,他每天工作12-14小时有9天;14-18小时有74天;19-23小时有38天;连续24小时有5天。只有13天工作在12小时之内。而从3月中旬到5月底,2个半月,日常工作之外,他又参加中央会议21次,外事活动54次,其它会议和谈话57次……”有这一连串数字,任何赞美的评价都可视为是多余。

3、善于运用科研成果资料。科研成果中,有自然科学的,有社会科学的,根据文字材料需要,都可以适当运用。比如,我们经常论述坚韧不拔的精神,有的文章就列举几位名人的韧性:达尔文《物种起源》用了27年,歌德的《浮士德》写了60年,司马迁的《史记》用了18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达19年,李时珍写《本草纲目》花了30年,章应星的《天工开物》写了18年……通过这一座座丰碑,我们仿佛看见了这些名人为实现他们的目标而毅力坚韧,百折不挠的高大身影,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说服力。

4、善于运用典故资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古今中外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典故,其中有的事例不一定真实,所阐述的思想内容却是真实的,运用得当,可使文章增辉。我看到以前李瑞环同志在会见香港各界知名人士时的讲话稿,其中就运用了一个典故:古书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汉朝时,京城田氏三兄弟田真、田庆和田广,一直和睦相处,庭院中有棵紫荆树,也长得花繁叶茂,但后来他们闹别扭,要分家,紫荆一夜之间就枯萎了,兄弟三人大为震惊、大受感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