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资料
图书管理系统 实验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引言:图书管理系统是现代图书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实现了对图书的分类、借阅、归还等操作的自动化管理。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实现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探索其功能和效果,并对系统进行评估和改进。
一、系统设计与功能1.1 系统设计本系统采用了客户端-服务器的架构,客户端通过图形界面与服务器进行交互。
服务器端负责处理用户请求,包括图书查询、借阅、归还等操作,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1.2 系统功能本系统具有以下功能:1) 图书查询:用户可以根据图书的名称、作者、ISBN等信息进行查询,并获取相关的图书信息。
2) 图书借阅:用户可以选择所需图书,并进行借阅操作。
系统会自动检查图书的可借状态,并记录借阅信息。
3) 图书归还:用户可以将已借阅的图书归还给图书馆。
系统会更新图书的借阅状态,并记录归还信息。
4) 用户管理:系统支持用户注册、登录和个人信息管理等功能,以便用户进行借阅操作。
二、实验过程与结果2.1 实验过程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首先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然后,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界面设计等。
接下来,我们使用Python编程语言实现了系统的客户端和服务器端,并进行了功能测试和性能测试。
2.2 实验结果经过测试,我们的图书管理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并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和交互体验。
系统能够快速响应用户请求,并正确处理各种操作。
同时,系统的性能表现也较好,能够处理大量并发请求,并保持稳定的运行状态。
三、系统评估与改进3.1 系统评估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对系统进行了评估。
通过用户反馈和测试结果,我们发现系统在功能和性能方面都达到了预期的要求。
用户对系统的易用性和交互体验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3.2 系统改进尽管系统已经达到了预期的要求,但我们仍然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
例如,系统的查询功能可以进一步优化,提供更多的查询条件和搜索选项。
图书管理系统 实验报告

需求分析、本图书管理系统就是将传统图书馆业务的手工操作转变成由计算机馆理,即图书馆的图书期刊、音像资料等各种载体文献的采编、典藏、流通、检索及常规业务管理等工作,利用计算机技术,使得图书馆的管理更智能、更有效的进行,最终的目的以方便图书借阅者方便借阅及管理者高效、方便管理为目的。
1、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通过调查,要求系统需要有以下功能:⑴ 由于操作人员的计算机知识普遍较差,要求有良好的人机界面;⑵ 由于该系统的使用对象多,要求有较好的权限管理;⑶ 原始数据修改简单方便,支持多条件修改⑷ 方便的数据查询,支持多条件查询;⑸ 在相应的权限下,删除数据方便简单,数据稳定性好;⑹ 数据计算自动完成,尽量减少人工干预;2、开发环境本系统的设计是在Windows 2003以上中文版操作系统环境下,用C#语言实现功能,使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平台下开发设计的。
数据库是使用SQL server 2000中文版,它是基于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的多线程、高性能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由于它具有对数据集中进行管理,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可以优化系统性能,支持开放性等优点,在各个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3、系统设计目标系统功能依据用户需求而设计,主要包括信息管理对象的特征、事物流程的内容和数据流量,根据用户需求和方便用户使用的原则确定相应的功能模块。
本系统为学校的图书馆信息而设计,实现信息处理的自动化、规范化,主要用于处理图书日常借阅和还书、图书入库、各种查询操作,系统具有以下功能。
1)图书借阅处理2)图书与读者信息查询与修改、删除3)图书入库与图书的信息修改、删除4)员工信息的修改、删除4、系统功能设计要求系统实现图书馆日常管理事务最主要的功能,包括图书的借出于还回,图书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读者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员工信息的录入、修改和查询。
实现这些基本功能,组建了图书管理系统的基本框架,根据功能的关联关系和集中分组的原则,将系统细化的结构图。
数据库《图书管理系统》综合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实验报告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A》实验学期2011 至2012 学年第 2 学期学生所在系部计算机学院年级2010 专业班级网络B10—3班学生姓名安志欣学号200907024320 任课教师郭红实验成绩计算机系制《数据库系统B》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借阅执行后的读者信息状态:图书归还后的读者信息状态:创建存储过程后,对dm为1003的读者的借阅信息进行查询后的结果:四、实验结果及分析数据库创建后,对其性能进行测试。
对图书借阅表进行更改,执行语句后,触发器t2首先工作,看读者是否还具有借阅权限,当有借阅权限时对读者信息进行更改,将读者的借阅次数加1,以此来实现对读者以后借书数量的限制。
;t3工作,对图书基本信息中的数据进行修改。
当读者归还图书时,t1工作,删除图书借阅表中的图书信息,图书的库存量相应增加,t4工作,使读者的借书次数减1,使读者可以以后继续借书.用存储过程p1,实现读者对借书信息的查询。
输入语句,并对语句执行后,显示出所输入编号对应读者的借阅信息;p2用于查询每本图书的借阅情况.相对来说,这个数据库的功能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比如安全性方面的问题,读者不能对自己的登录密码进行更改,当有人知道某个读者的编号后,就可以对读者的信息查询,这些都使这个数据库不够完美。
但,这个数据库可以使读者对自己的借书信息,归还信息,个人信息进行查询,在对图书借阅的时候,自动对读者,图书馆藏信息进行更改,在归还图书时,可以对读者和馆藏信息更改,从而减少了图书管理员的操作内容,避免了由于人员输入出错导致数据不能操作的现象.用存储过程减少了临时对语句输入所耗费的时间,提高了系统的操作效率.体会:对于这次综合实验的设计,最开始没有担心太多事情,因为时间给的很多,而且对于图书馆的一些管理内容的东西有比较多的经历,所以最开始就只是先对图书管理的需求进行了下简单的分析,同时进入学校的图书馆管理系统体会已经设计好的数据库系统所应包含的功能与信息。
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一、问题描述有一个小型书库保管了大量图书,关于图书有大量信息需要处理,这些信息包括图书的分类、书名、作者名、购买日期、价格等。
现要求编写一个程序以便于对图书的管理。
基本要求:a.建立图书信息。
b.提供想找功能,按照多种关键字查找需要的书籍。
例如按书名查找,输入书名后,将显示出该图书的所有信息,或显示指定信息。
c.提供排序功能,按照多种关键字对所有的书籍进行排序,例如按出版日期进行排序。
d.提供维护功能,可以对图书信息进行添加、修改、删除等功能。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数据存储结构可根据需要自选。
如:顺序表、单链表、双链表、栈等。
算法主要要求用到对数据的查询与排序算法。
二、概要设计有四个模块1)图书初始化输入图书的一些信息,编号、作者、书名、数量,使有一定的库存。
2)新书入库新书采编入库,输入编号后如果有次数只需输入数量,没有则继续输入书名、作者、数量。
3)查询图书信息4)退出退出读书管理系统并保存图书信息。
三、算法设计进入系统后首先进行图书初始化,输入图书的信息。
1)采编入库否2)查询图书信息四、运行结果和调试分析图书信息初始化同一本新书入库的运行结果图不同的新书采编入库采编入库后查询图书信息的运行结果图借书借书后查询图书信息的运行结果图借同一本书的运行结果图退出五、总结体会虽然这次的程序是通过上网查出来的,但是通过这次的实验使我知道了图书管理系统的流程,知道了一些以前不知道的知识,在运行程序时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借书时只能借一本书,再借书就不能显示是借了还是不能借,把最多能借书的数量改了一下还是不行,最后在每一个判断输出之后都加了goto END借书,就能正常借书了。
程序有点长,本来一个函数就能完成一个功能,他用了两个函数就我把自己能改成一个的改了。
借书系统比较复杂,不容易懂,和同学交流了一下自己看了看才明白。
这次的实验还让我复习了数据结构的一些知识,如数组,while语句,switch 语句,链表,还知道了如何使用system("cls")清屏,还知道了strcmp是用来比较字符串s1和s2大小的,strcpy使用来把字符串s2的值赋给s1的。
课程设计实验报告-图书管理系统

课程报告课程名称:程序设计实践专业班级:计科1401学生姓名:牛草原学号:201416010101任课教师:张玉宏学期: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课程报告任务书开发一个图书信息管理系统,图书信息包括:图书编号、书名、作者、出版社、类别、出版时间、价格等基本信息(也可以根据自己情况进行扩充,比如是否借出、库存量等)。
使之能提供以下基本功能:(1)图书信息录入功能(图书信息用文件保存)--输入(2)图书信息浏览功能--输出(3)查询功能(至少一种查询方式)、排序功能(至少一种排序方式):①按书名查询②按作者名查询③按照价钱排序④按出版时间排序等等(4)图书信息的删除与修改扩展功能:可以按照自己的程度进行扩展。
比如(1)简单的权限处理(2)报表打印功能(3)甚至根据自己情况,可以加上学生信息和借阅信息的管理,并扩充为图书借阅系统。
(4)模糊查询(5)综合查询(6)统计功能比如统计处某一类别的图书信息或筛选出小于指定数量库存的图书信息等等,总之,可以根据自己需求进行分析功能。
成绩评定教师:目录引言 (3)绪论 (3)一.需求分析 (3)二.概要设计 (5)2.1数据结构 (5)2.2数据需求 (5)2.3模块划分 (5)2.4程序总体框架 (6)三.详细设计 (6)3.1登陆界面 (7)3.2功能服务 (21)四.调试分析 (48)五.程序不足与改进 (49)六.课程心得总结 (49)引言经过对程序设计题目的分析可知,整个程序的设计实现大致可以分为五个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对应一个函数,他们分别是:图书的添加函数void add_book(void);删除图书的函数void delete_book(void);查询图书的函数void inquire_book(void);对图书进行修改的函数void revise_book(void);以及对图书进行排序的函数void sort_book(void);在这几个函数中,其功能的实现严格按照题目的要求:1 图书信息录入函数:主要功能是从键盘上输入图书信息并将其写入文件中,作为图书馆的书库。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面向对象课程设计报告——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班级:学号:姓名:一、课程设计题目图书借阅管理系统二、需求分析1.图书借阅管理系统的概述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的发展使人类知识总量的增长不断加快,生产社会化趋势的扩大和社会对产品需求的多样性使得组织在营运活动中所涉及的内部和外部信息量迅速地膨胀起来。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人们对这些信息进行收集、加工、传递等过程的时间性和准确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一切使得传统的手工作业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陷入了机构日益庞大,效率日益降低的困境。
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为摆脱这种困境找到了出路。
计算机用于管理信息处理的突出优点是迅速、准确、可靠、具有很大的存储能力,适应于管理信息量大、面宽的特点,适合于管理信息处理及时、准确的要求。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一个由人和计算机等组成的能够提供信息以支持一个组织机构内部的作业、管理、分析和决策职能的系统。
图书借阅管理系统利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手工规程、分析、计划、控制和决策用的模型,以及数据库对信息进行收集、传输、加工、保存和使用。
因此,图书借阅管理系统是一个图书信息处理系统。
图书管理系统需要满足来自图书馆工作人员、普通用户和借阅者三方面人员的需求。
图书馆工作人员对图书借阅者的借阅及还书要求进行操作,同时形成借书或还书报表给借阅者查看确认,还可通过图书编号、借阅者证号等查询相应的借阅情况及查看已归还的图书信息(即历史信息);普通用户的需求是查询图书馆所存的图书的相关情况;图书借阅者的需求是查看自己的相关信息及查询自己的借阅情况。
图书借阅者可直接查看图书馆图书情况,如果图书借阅者根据本人借书证号和密码登录系统,还可以进行本人借书情况的查询和维护部分个人信息。
一般情况下.图书借阅者只应该查询和维护本人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若查询和维护其他借阅者的借书情况和个人信息.就要知道其他图书借阅者的借书证号和密码。
本功能实现对馆内图书信息的查询。
可以通过图书名称、作者的名字和出版社来查询相应的图书信息,此查询可模糊查询也可精确查询。
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实验报告班级:软件工程0807程序员:赵博聪 200826630726傅钦聪 200826630708成金诚 2008266307042009.6报告目录1总体说明....................................................................1.1需求说明..............................................................1.11需求分析.........................................................1.12系统性能.........................................................1.2功能介绍..............................................................1.2.1详细功能........................................................登录..............................................................读者模块..........................................................工作人员模块......................................................管理员模块........................................................1.3设计思路.............................................................. 2数据设计与程序实现:........................................................2.1数据设计..............................................................2.1.1图书数据设计....................................................2.1.2读者数据设计....................................................2.1.3其他用户数据设计................................................2.1.4存储文件设计....................................................2.2类的作用..............................................................2.2.1 people类.......................................................2.2.2 reader类.......................................................2.2.3 workers类......................................................2.2.4 manger类.......................................................2.2.5 book类.........................................................2.2.6 DBFile类3数据测试3.1选择登录类型……………………………………………………………………………....3.1.1读者登录…………………………………………………………………………….3.1.2工作人员登陆……………………………………………………………………….3.1.3管理人员登陆……………………………………………………………………….3.1.4读者注册…………………………………………………………………………….3.1.5退出系统…………………………………………………………………………….4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设计实验报告

图书管理系统设计报告所在院系:经济与管理学院专业班级:会计1002姓名:xx学号:011030382012年6月15日一、选题的目的及意义目的:图书管理系统主要目的是对图书馆种类繁多的书籍进行管理,并且合理管理好用户的借还信息。
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意义:通过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学习,运用Visual Basic 6。
0软件平台以及SQL 2000的后台数据库制作一个小型图书管理系统。
旨在锻炼我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时加强我们对Visual Basic 6.0软件平台以及和SQL 2000软件的实践应用能力,能够学以致用。
通过完成从用户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到上机编程、调试和应用等全过程,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本书中所讲解的内容。
二、软件功能1、该软件具有如下主要功能:(1)查询功能(2)插入功能(3)修改功能(4)删除功能(5)浏览功能2、功能描述(1)查询功能:书目匹配查询;读者匹配查询;书目与读者相关匹配查询。
(2)插入功能:增加一个书目记录;增加一个读者记录。
(3)修改功能:修改某一个已存在的记录内容,提供确认机制。
(4)删除功能:授权读者访问数据的权限。
(5)浏览功能:列出当前数据库文件中书籍和读者的所有记录;可选出一项记录,显示所有域。
三、数据库设计数据库需要表述的信息有以下几种:(1)图书信息(2)学生信息(3)学生借阅归还图书信息由系统E-R图可得其主要数据流和主要处理过程:1、主要数据流定义(1)数据流名称:读者信息定义:学号+密码+姓名+性别+班级(2)数据流名称:图书信息定义:流水号+ 书目代码+书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日期(3)数据流名称:借阅图书定义:流水号+学号+图书编码+借书日期2、主要处理过程的定义(1)处理过程:读者管理输入:读者编号输出:读者的注册信息处理操作:对所有注册的读者信息建表,用学号作为读者统一编号,编号是唯一的。
(2)处理过程:图书管理输入:书名输出:图书的基本信息处理操作:对所有进馆的图书编号,建立图书信息表,图书编号具有唯一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齐鲁工业大学认知实习报告
院系名称理学院
学生姓名曹哲川
专业班级信计13-2
指导教师王林
二○一六年十二月九日
认知实习情况一览表
C语言见习报告
前言
随着随着信息化迅猛发展,在各应用领域,如应用软件、数字计算、嵌入式设备开发、游戏软件开发、系统软件和图形处理以及对性能要求严格的领域等等,都已广泛运用到C语言,C语言被称为广泛的语言之一,在一些对性能有严格要求的地方也需采用C语言进行编程。
所以从整个IT行业的运行情况来看,C语言工程师重要地位明显。
同时C语言又是一门基础语言,其职位发展方向不仅仅局限于C 语言程序员,同时还可往网络工程师、嵌入式工程师、数据库工程师等方向发展,而这几大方向已出现了严重的人才匮乏的现象。
C语言开发工程师人才的紧缺促使该职位更极具发展潜力。
不仅IT专业企业需要C语言开发工程师,众多非IT企业也表示对开发工程师有很大的需求,IT行业目前在国内为朝阳产业,C语言工程师便是这朝阳产业中具发展潜力的岗位之一。
因此,需要安排此次见习式训练,是为我们将来能够顺利步入社会做的准备,作为学生我们更应该抓住这次机会,学习该行业方面的知识,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提高自己在社会中的竞争力。
1.实习目的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提高,计算机已经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角落。
而中小型租、借书机构仍采用手工管理图书的方法,不仅效率低、易出错、手续繁琐,而且耗费大量的人力。
为了满足其管理人员对图书馆书籍,读者资料,借还书等进行高效的管理,在工作人员具备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的前提下,此图书管理系统软件力求提高其管理效率。
本文档的编写是为了完善图书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途径和应用方法。
以求在最短的时间高效的开发图书管理系统。
2.软件需求
2.1 管理员登陆
管理员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后可以进行图书的维护、读者的维护等操作。
2.2 用户管理
2.2.1 添加读者
将新的读者信息添加到读者信息表。
录入信息:读者编号,读者姓名,读者年龄,读者单位,联系电话,已借书籍信息等。
2.2.2 读者信息修改
读者信息出现错误的地方,进行修改。
2.2.3删除读者
根据读者编号,将过期的读者从读者信息中删除。
2.2.4 检索读者信息
根据读者编号或姓名,检索读者的基本信息。
2.3 图书管理
2.3.3新图书入库
工作人员录入图书名称,图书价格,图书作者,出版社,图书状态(在架或已借)、图书数量等信息。
2.3.2图书信息修改
当图书信息录入发生错误或图书信息发生变化时,更改图书的基本信息。
2.3.3删除图书
将损坏、废旧的图书从图书信息中删除。
2.3.4 检索图书
根据图书编号、名称或作者检索图书的基本信息。
2.4 借书管理
根据读者编号和书籍编号,进行借阅登记。
2.5 还书管理
根据读者编号和书籍编号进行还书操作,如果图书超期、或者图书损坏则进
行相应的处罚处理。
3.系统结构分析
图
书
管
理
系
统
4.相关理论和技术
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主要分析现有技术条件能否顺利完成开发工作,硬件、软件配置能否满足开发者的需要,各类技术人员的数量,水平,来源等。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工作主要是在读者和图书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能相互沟通信息和处理信息。
所使用的语言是C#和SQL 之间连接,这是大家还比较熟悉的内容,可行性绝对可行。
5.课题需求分析
各大高校数量不断增多,图书馆的数量也随之变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图书资源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学校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6.系统实现
7.系统测试
9.实习总结与心得
通过这次浪潮培训,,让我对c语言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这次设计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苦的过程,也可说是有苦有乐!通过设计让我学到不少:理论是要与实际相结合,只有可以将一条条的理论化为自己所能拥有的经验才是有用的!同时这次设计也让我改变了我以前的一些错误观点:以前我认为一个系统设计中最重要的是程序编码,因为只有程序编码才能实现程序的功能,其他的并不重要。
但是通过这次设计,让我知道每一步都是很重要的。
首先得想这个设计做出是否有这个必要,是否可行!再有如果需求分析写得条理清晰,那么可以为设计节约时间!编码实现之后,测试与维护在整个系统设计中占最大比例!此次实验实现了图书管理系统的用户,借书还书等些功能。
以前总是简单的用数据库建表,存储一些数据而已。
但这次通过对数据库的更深入的学习了解,数据库的功能远远不只这些,在我的数据库里面就采用了数据库的存储过程,然后在前台直接调用存储过程,不但使用方便,安全性也更高。
因为时间关系,该系统制作比较匆忙,因此有些功能还不够完善,还有很多地方考虑不周,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一边学习,一边再思考,争取把设计的系统做到更加完善。
相关理论与技术、课题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与分析、系统实现、系统测试、实习总结与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