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主要饲养的肉牛品种

合集下载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

肉牛育种发展现状分析报告引言肉牛养殖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部门之一,对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的意义。

肉牛育种是实现肉牛品种改良和优化肉牛养殖业生产的关键环节。

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肉牛育种的发展现状,总结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促进肉牛育种业的健康发展。

一、现状分析1.1 肉牛品种目前,我国肉牛品种主要包括英国种(如安格斯、赛福牛等)、欧洲大陆种(如利木赞、敦比亚、西利兹等)以及其他地方品种(如北方黄牛、水牛等)。

在不同地区和养殖方式下,品种选择存在一定差异,但整体上仍以英国种和欧洲大陆种为主。

1.2 育种技术肉牛育种技术包括遗传育种和繁殖技术,其中遗传育种注重选种工作,通过选取优良个体进行交配,逐渐提高肉牛群体的遗传水平;繁殖技术则关注群体的育种效果的快速推广,通过人工授精、胚胎移植等方式,加速肉牛种群的进化速度。

1.3 产业链整合目前,我国肉牛产业链呈现出分散、单一的状态。

养殖户、养殖技术服务机构、兽药饲料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各环节存在信息交流不畅、利益博弈现象严重等问题。

肉牛产业链的整合,是优化养殖业生产效益和提高肉牛品质的关键。

二、存在问题2.1 品种单一我国肉牛品种相对单一,主要以外来品种为主。

与国外相比,缺少适应我国饲养环境、疾病抗性强的本土品种,限制了育种的发展潜力。

2.2 育种技术落后我国肉牛育种技术相对滞后,传统的遗传改良方式(如选种、配种)效率低下,缺乏创新的育种方法和手段(如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无法满足养殖业快速发展的需求。

2.3 信息不对称肉牛养殖的产业链环节信息交流不畅,养殖户无法及时了解市场需求和技术指导,兽药饲料企业无法准确了解养殖户需求,导致供需不平衡,降低了整个产业链的效益。

三、发展对策3.1 增加本土品种加强对本土品种的饲养技术研究和推广,提高其适应性和生产性能,在品种选择上多样化,减少对外来品种的依赖。

3.2 引进先进技术加强国际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育种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育种技术的水平和效率。

肉牛的品种有哪些,著名肉牛品种简介

肉牛的品种有哪些,著名肉牛品种简介

肉牛的品种有哪些,著名肉牛品种简介我国地域广大,养殖的肉牛品种也很多。

下面介绍几个我国主要的肉牛品种,供大家参考。

一、利木赞牛1.产地及分布。

利木赞牛产于法国中部地区,为欧洲主要的大型肉牛品种。

我国从1974年由法国引入,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2.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体型大,骨骼较之夏洛来牛略细,体躯长而宽,肌肉丰满,四肢强健。

公牛肩峰隆起。

被毛红色或黄色,腹下、四肢、尾部的毛色稍浅,毛粗,蹄为红色。

3.生产性能。

犊牛的初生重,公犊为36公斤,母犊为35公斤。

成年体重,公牛为950公斤,母牛为600公斤。

屠宰率为68%,肉质细嫩,沉积脂肪较薄,肉为大理石状,瘦肉多达80-85%。

二、夏洛来牛1.产地及分布。

夏洛来牛产于法国的夏洛来地区,以生产含脂肪少的优质肉而著称,因而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

我国从1964年开始从法国引进,现分布全国各地。

2.外貌特征。

夏洛来牛体型大,骨骼粗壮,全身肌肉发达,被毛为乳白色。

头小而短,体躯长,腰部宽厚,臀部肌肉丰满,并向后突出,常见“双肌牛”,腰部衔接处略凹陷。

3.生产性能。

犊牛初生重大,公犊为45公斤,母犊为42公斤。

增重速度快,平均日增重公犊为1.1公斤,母犊为0.94公斤。

成年体重,公牛为1200公斤,母牛为800公斤。

屠宰率为60-65%。

三、海福待牛1.产地及分布。

海福特牛产于英国英格兰西部的海福特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早熟中小型肉牛品种。

现分布在世界许多国家,我国从1964年开始引进。

2.外貌特征。

海福特牛体躯深宽,前胸发达,全身肌肉丰满,头短、额宽,颈短粗,颈垂及前后躯发达,背腰平直而宽,肋骨张开,四肢端正而短,其他部分均为棕红色。

3.生产性能。

犊牛初生重,公犊为34公斤,母犊为32公斤,12个月龄体重达400公斤左右,平均日增重1公斤以上。

成年体重,公牛为1000-1100公斤,母牛为600-750公斤。

四、短角牛1.产地及分布。

短角牛产于英国的英格兰东北部,是一个比较古老的早熟小型肉用品种牛。

我国肉牛的主要优良地方品种

我国肉牛的主要优良地方品种
橙红色 。
粗饲 、适 于放牧饲养 、产 肉率高等
" i
我 国肉牛 的主要优良地方 品种
略高 ,尾 巴较 细 ,四肢端正 ,筋 腱 最大体重可达1 0 0 O 千克。
明显 ,蹄大坚实 。公 牛头较短宽 , 4) 生产性 能 役 用 性 能 :公 牛最 大 挽力 为
肩 峰隆起 8 ~9 e a,前躯发达 ,睾丸 r
耕0 . 8 0± 0 . 1 8 亩。
1 )产地及分布
虎 ,四肢较短 ,胸腹 围大 ,步速较
亩 ,载 重 1 0 0 0~1 5 0 0 千 克 , 日行
南 阳牛外形 的主要缺点是 部分 3 0~ 4 0 千米。
肉牛性 能 :中等膘情公牛屠 宰
驻 马店等地 区亦有相 当数量分 布。 2 )体型外貌
窄 ,尻部较斜及乳房发 育较差等 。 3) 体尺体重
率平 均为5 2 . 2 % ,净 肉率 4 3 . 6 %, 骨 肉 比为 1: 5 . 0 6,胴体 产 肉率 为
海 福 特 牛 体 躯 宽 大 ,前 胸 发 为3 2 千克 ; 1 2 个 月龄 体重 达4 0 0 千 母牛为0 . 8 9 千克 ;7 - 1 2 个月龄 日增
颈短粗 ,颈 垂及 前后 区发达 ,背腰 体重 ,公 牛为 1 0 0 0 ~ 1 1 O 0 千 克 ,母 千克。用海福 特牛改 良本地黄牛 ,
多 ,草黄色次之 。鲁西牛按体骼 大
小 可分为大型 、中型两种 ,大型牛
最高载重量公牛平均为3 7 9 6 . 5 千克 ,
母 牛为2 4 4 O . 歼 克。单牛公牛 t 3 耕地 又称高辕牛 ,四肢较长 ,胸 围相对
2 、秦 川牛 1 . 1 9 亩 ,阉牛 0 . 8 2±0 . 1 5 亩 ,母 牛 日 较 小 ,行走较快 ;中型牛近 似抓 地

西门塔尔牛养殖方法

西门塔尔牛养殖方法

西门塔尔牛养殖方法中国西门塔尔牛是上世纪五十年代、七十年代末和八十年代初三次集中引进国外西门塔尔牛,与本地黄牛级进杂交,选育高产改良牛的优秀个体培育而成的大型乳肉兼用新品种。

中国饲养的西门塔尔肉牛一般是鲁西黄牛与西门塔尔牛杂交的一代阉牛,此品种耗料少、育肥快、肉质好、出肉率高,是我国优质的肉牛品种。

西门塔尔牛牛舍建设牛舍要选在干燥向阳夏季能通风,冬季能防风防寒防雪的地方。

牛舍修建的大小要根据每间牛舍饲养肉牛的只数而定。

正常情况下,每只牛占用的面积为6#8211;8平方米为宜。

牛舍外的活动场要选用钢管做围栏,防止西门塔尔牛将围栏顶开逃窜。

到了冬季,要把夏季通风用的窗户用砖砌上以便保温。

牛的活动场最好选用塑料薄膜封住,这样既可保证牛的活动空间,又可保温防寒,使西门塔尔牛在冬季也可正常生长,不会因为抵御寒冷使消耗牛额外的热量,加快肉牛的育肥。

牛舍内要建有饲料槽,在牛舍中间位置要有一间拌料室,这样方便饲养人员把一天的饲料提前准备好。

饲料不要提前太长时间搅拌,喂料时再搅拌,这样可以使饲料不发霉变质。

牛舍内要有饮水池,确保牛在夏季随时可以喝到清洁的水。

在牛舍外要修建一条水槽,用来排放清洁圈舍后的污水,可以把水槽直接通向养鱼池,形成交叉立体养殖。

西门塔尔牛饲养方法选好育肥牛种。

选择育肥牛时首先要选择检疫无病肉牛,牛的身高一般在1.2#8211;1.5米,身长在1.9#8211;2.5米。

饲养一个育肥期即强化育肥期即可出栏,这样循环快,经济效益高。

育肥前需要用药物对牛舍、牛体进行一次彻底的驱虫。

因为牛体内外有许多寄生虫,驱虫后育肥才能保证牛体的健康生长。

要在中期育肥和强化育肥阶段给牛注射增肉剂各一次。

在强化育肥器内一头牛大约需要酒糟2000#8211;2500公斤,需玉米面200#8211;350公斤,豆饼150#8211;250公斤,干草150-250公斤,另外加少量尿素、营养添加剂和食盐。

科学饲养西门塔尔肉牛必须有一个适应饲料的过程。

常见黄牛的品种有哪些

常见黄牛的品种有哪些

常见黄牛的品种有哪些
在役肉兼用型的牛品种中,黄牛品种中的大多数都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等优点,那么常见黄牛的品种有哪些,主要包括秦川牛、南阳牛、鲁西牛、晋南牛和延边牛等,下面具体来看下。

黄牛品种
1、秦川牛
秦川牛是中国黄牛的代表性品种,原产于陕西八百里秦川,该品种的黄牛具有体躯高大、遗传稳定、适应性强、肉用性能好等特点,可用于肉牛新品种培育。

2、南阳牛
南阳黄牛是我国五大良种黄牛之一,这种牛是分布于南阳地区的地方特有牛品种,具有体格高大、肌肉发达、肉质细嫩、耐粗饲、遗传稳定、适应性强等特点,已被列入国家重点畜禽品种资源保护名录。

3、鲁西牛
鲁西牛是我国优秀的肉牛品种,原产山东省西南部,又名鲁西南黄牛。

鲁西牛耐粗料、易管理,在山东省内养殖较多,特别在鲁西南地区已成为最为主要的黄牛养殖品种。

4、晋南牛
晋南牛身躯高达结实,属大型役用兼用品种。

晋南牛具有繁育性能好、产量高、肉质鲜嫩等优点,为常见的黄牛品种之一。

早些年,晋南牛主要用于耕地,经过长期的选育,目前主要用于肉用牛饲养。

5、延边牛
延边牛是延边人民培育出的宝贵优良畜禽品种,已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产业,这种黄牛也是养殖较多的黄牛品种之一。

延边黄牛体格壮硕,适应性强,耐寒性强,肉质软嫩适口,味道鲜美,可与日本和牛和韩国韩牛相媲美,在国内外市场享有较高的声誉。

常见的肉牛品种有哪些

常见的肉牛品种有哪些

常见的肉牛品种有哪些
有关肉牛的知识,肉牛是养牛基地的主要饲养品种之一,常见的肉牛品种有哪些,主要有西门塔尔牛、鲁西黄牛、夏洛莱牛、利木赞牛和安格斯牛等,下面具体来了解下。

肉牛品种
1、西门塔尔牛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非纯种肉用牛,而是乳肉兼用品种。

西门塔尔牛产乳量高,产肉性能不比专门化肉牛品种差,役用性能很好,西门塔尔牛是乳、肉、役兼用的大型品种。

2、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闻名海内外,是一种非常适合养殖的肉牛品种。

鲁西黄牛肌纤维细,肉质良好,脂肪分布均匀,大理石状花纹明显。

这种牛的性情温顺,体壮抗病,比较利于饲养管理。

3、夏洛莱牛
夏洛莱原产法国中西部到东南部的夏洛莱省和涅夫勒地区,这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大型肉牛品种,以生长快、肉量多、体型大、耐粗放而享誉全球。

夏洛莱牛的生长性能显著,具有生长速度快、瘦肉产量高等优点。

但是,夏洛莱牛肌肉纤维比较粗糙,肉稚嫩度较差一些。

4、利木赞牛
利木赞牛原产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故得名为利木赞。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屙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处上非常有竞争力。

利木赞牛在幼龄期,8月龄小牛即可生产出有大理石纹的牛肉,所以利木赞牛是法国等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

5、安格斯牛
安格斯原产于苏格兰东北部,现为英国、美国、加拿大、新西兰和阿根廷等国的主要养殖肉牛品种之一。

安格斯牛肉用性能良好,早熟易肥、饲料转化率高,被认为是世界上各种专门化肉用品种中肉质最优秀的品种,也是常见的肉牛品种之一。

牛羊品种

牛羊品种
毛色多为黄色。公牛480公斤,母牛380公斤。
晋南牛
毛色为枣红、红色。公牛600-700公斤,母牛300-500公斤。
我国引入的主要肉牛品种
我国引入的主要肉牛品种有:西门塔尔、 夏洛来、海福特、短角牛、利木赞、安 格斯等。
西门塔尔
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 该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 曲,尖端稍向上。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 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 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 800千克。 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 。 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 脂率3.9%。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0 %。该牛生长速度较快,乎均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生长速 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 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总之,该牛是 兼具乳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牛羊品种
牛品种
秦川牛
毛色为紫红、红色及黄色。成年公牛500-700公斤,母牛400-450公斤。
鲁西牛
毛色有棕色、深黄、黄色和浅黄四种,以黄色为多。公牛400-650公斤,母牛 250-450公斤。
南阳牛
毛色有黄色、米色和草黄,黄色居多。公牛640-690公斤,母牛410-450 公斤。
延边牛
哈萨克羊
哈萨克羊为中国三大粗毛羊品种之一, 肉脂兼用,具有较高的肉脂生产性能。 该品种羊鼻梁隆起,耳大下垂,公羊 具有粗大的角,母羊多数无角。背腰 宽,体躯浅,四肢高、粗壮、脂肪沉 积于尾根而形成肥大的椭圆形脂臀。 哈萨克羊肌肉发达,后躯发育好,产 肉性能高。成年公、母羊平均体重分 别为6 0 . 0 公斤和4 5 . 0 公斤。屠宰 率为4 9 . 0 % 左右。 哈萨克羊被毛异质,腹毛稀短,毛色 以全身棕褐色为主,纯白或纯黑的个 体很少。成年公羊剪毛量平地匀为 2 . 6 3 公斤,母羊1 . 8 8 公斤。

肉牛主要品种介绍

肉牛主要品种介绍

肉牛主要品种介绍LIANGZHONGTUI GUANG 科普惠农■景开旺重庆市畜牧技术推广总站£牛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草食动物,它具有特殊结构的胃和强健的消化功能,能将青粗饲料和农副产品转化为营养丰富的肉、奶以及皮毛等畜产品。

牛肉营养价值高,具有高蛋白、氐脂肪、氐胆固醇等特点。

牛肉蛋白质中含有人体 所需要的氨基酸,尤其是谷类中较缺乏的赖氨酸在牛肉中含量较高。

牛肉具有特殊风味,备受人们喜爱。

牛具有耐粗饲、适应性好、抗病力强、性情温顺、易于管理等特点,可放牧或舍养。

发展肉牛生产是农家致富的好门路。

1南方黄牛原产于我国南方各省及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具 有耐粗饲、抗病力强、性情温驯、行动灵敏,调教后易 驾驭,善于爬山越岭,有极好的吃苦耐劳能力等特 性,适应湿润多雨的气候条件。

南方黄牛为役肉兼 用型,体形小,头部大小适中,公牛有角,颈粗短,垂 皮十分发达;肌肉丰满,可供拉车、耕地等役用。

南 方黄牛全身被毛粗短,有光泽,毛色一般以黄色、褐 色居多,亦有纯黑色。

成年体重:公牛350~400kg,母牛250 ~300 kg,屠宰率一般为50%~55%。

肉质细 嫩,味鲜美。

2西门塔尔牛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阿尔卑斯山区的河谷地带,属奶、肉、役兼用品种,现世界各国均有分 布,我国各地都有饲养。

西门塔尔牛属宽额牛,有角,左右平出,向前扭转,角尖肉色;被毛多为黄、白花或 红白花,鼻镜、眼睑为粉红色;体格粗壮,身躯长,肌 肉丰满,四肢粗壮;产乳产肉性能均好,平均产乳量 为4 070 kg,乳脂率3.9%。

一岁体重可达454 kg,成年 公牛体重1100 kg,母牛为670 kg。

西门塔尔牛日增 重髙,屠体肉质好,瘦肉多。

500日龄公牛平均体重 578 kg,平均日增重1 152 g,屠宰率62.9%,髙等级切 块肉占41.3%。

一般母牛的屠宰率为53% ~55%。

西 门塔尔牛有较好的耐热、耐寒和耐粗性,易饲养,适 应性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主要饲养的肉牛品种
肉牛是专门育肥的一类牛,在我国古代是不允许吃牛肉的,因为牛是重要的生产力,现在,牛的使役作用被机械化替代,牛肉成为了国人餐桌上的常见菜,在我国目前饲养的肉牛品种有多少呢?
一、利木赞牛:
1、原产地及分布
利木赞牛原产于法国中部的利木赞高原,并因此得名。

在法国,其主要分布在中部和南部的广大地区,数量仅次于夏洛来牛,育成后于20世纪70年代初,输入欧美各国,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牛分布,属于专门化的大型肉牛品种。

2、外貌特征
利木赞牛毛色为红色或黄色,口、鼻、眼田周围、四肢内侧及尾帚毛色较浅,角为白色,蹄为红褐色。

头较短小,额宽,胸部宽深,体躯较长,后躯肌肉丰满,四肢粗短。

平均成年体重:公牛1100千克、母牛600千克;在法国较好饲养条件下,公牛活重可达1200——1500千克,母牛达600——800千克。

3、生产性能
利木赞牛产肉性能高,屙体质量好,眼肌面积大,前后肢肌肉丰满,出肉率高,在肉牛市场上很有竞争力。

集约饲养条件下,犊牛断奶后生长很快,10月龄体重即达408千克,周岁时体重可达480千克左右,哺乳期平均日增重为0.86——1.0千克;因该牛在幼龄期,8月龄小牛就可生产出具有大理石纹的牛肉。

因此,是法国等一些欧洲国家生产牛肉的主要品种。

4、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
1974年和1993年,我国数次从法国引入利木赞牛,在河南、山东、内蒙古等地改良当地黄牛。

利杂牛体型改善,肉用特征明显,生长强度增大,杂种优势明显。

目前,山东、黑龙江、安徽为主要供种区,全国供种不足,现有改良牛45万头。

二、鲁西黄牛:
鲁西黄牛:是我国名贵牛种之一,其体躯高大,结构匀称,健壮威武,肉用价值高,闻名海内外.体型特征:被毛从浅黄到棕红,以黄色居多,鼻与皮肤均为肉红色,部分有黑色斑点。

多数牛具有完全不完全的三粉特征,即眼圈、口轮、腹下为粉白色;公牛角型多为“倒八字角”或“扁担角”,母牛角型以“龙门角”较多。

公牛头短而宽,前躯发达,颈部短粗壮,肉垂明显,肩峰高大,胸深而宽,四肢粗壮;母牛颈部较长,背腰平直,四肢强僵蹄多为琥珀色,尾细长呈纺锤形。

繁育性能:鲁西黄牛繁殖力较强,母牛一般8-10月龄即可配种怀胎,母牛如初配年龄1.5-2岁,终生可产犊7-10头,产仔率较高,公牛性成成熟略晚,一般两岁开始配种,可利用5-7年。

品种特征:在体型外貌上,鲁西黄牛体躯结构匀称,细致紧凑,为役肉兼用。

公牛多为平角龙门角,母牛以龙门角为主。

垂皮发达。

公牛肩峰高而宽厚。

胸深而宽,体躯明显地呈前高后低的前胜体型。

母牛鬐甲低平,后躯发育较好,背腰短而平直,尻部稍倾斜。

关节干燥,筋腱明显。

前肢呈正肢势,后肢弯曲度小,飞节间距离些蹄质致密但硬度较差。

尾细而长,尾毛常扭成纺钎状。

被毛从浅黄到棕红色,以黄色为**多,一般前躯毛色较后躯深,公牛毛色较母牛的深。

多数牛的眼圈、口轮、腹下和四肢内侧毛色浅淡。

俗称“三粉特征”。

鼻镜多为淡肉色,部分牛鼻镜有黑斑或黑点。

角色蜡黄或琥珀色。

体型结构分为三类:高辕牛、抓地虎与中间型。

三、西门塔尔牛:
1、原产地及分布
西门塔尔牛原产于瑞士西部的阿尔卑斯山区,主要产地为西门塔尔平原和萨能平原。

在法、德、奥等国边邻地区也有分布。

西门塔尔牛占瑞士全国牛只的50%、奥地利占63%、前西德占39%,现已分布到很多国家,成为世界上分布**广,数量**多的乳、肉、役兼用品种之一。

2、外貌特征
该牛毛色为黄白花或淡红白花,头、胸、腹下、四肢及尾帚多为白色,皮肢为粉红色,头较长,面宽;角较细而向外上方弯曲,尖端稍向上。

颈长中等;体躯长,呈圆筒状,肌肉丰满;前躯较后躯发育好,胸深,尻
宽平,四肢结实,大腿肌肉发达;乳房发育好,成年公牛体重乎均为800--1200千克,母牛650——800千克。

3、生产性能
西门塔尔牛乳、肉用性能均较好,平均产奶量为4070千克,乳脂率3.9%。

在欧洲良种登记牛中,年产奶4540千克者约占20%。

该牛生长速度较快,均日增重可达1.0千克以上,生长速度与其他大型肉用品种相近。

胴体肉多,脂肪少而分布均匀,公牛育肥后屠宰率可达65%左右。

成年母牛难产率低,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

总之,该牛是兼具奶牛和肉牛特点的典型品种。

4、与我国黄牛杂交的效果
我国自20世纪初就开始引入西门塔尔牛,到1981年我国已有纯种该牛3000余头,杂交种50余万头。

西门塔尔牛改良各地的黄牛,都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四、海福特牛
海福特牛:原产于英格兰西部的海福特郡。

是世界上**古老的中小型早熟肉牛品种,现分布于世界上许多国家。

外貌特征:具有典型的肉用牛体型,分为有角和无角两种。

颈粗短,休躯肌肉丰满,呈圆筒状,背腰宽平,臀部宽厚,肌肉发达,四肢短粗,侧望体躯呈矩形。

全身被毛除头、颈垂、腹下、四肢下部以及尾尖为白色外,其余均为红色,皮肤为橙黄色,角为蜡黄色或白色。

生产性能海福特牛体重:成年母牛平均520—620千克,公牛900—1100千克;犊牛初生重28—34千克。

该牛7一18月龄的平均日增重为0.8—1.3千克;良好饲养条件下,7—12月龄平均日增重可达1.4千克以上。

据载,加拿大—头公牛,育肥期日增重高达2.77千克。

屠宰率一般为60%—65%,18月龄公牛活重可达500千克以上。

该品种牛适应性好,在干旱高原牧场冬季严寒(-48℃—-50℃)的条件下,或夏季酷暑(38℃--40℃)条件下,都可以放牧饲养和正常生活繁殖,表现出良好的适应性和生产性能。

与我国黄牛杂交效果我国在1913年、1965年曾陆续从美国引进该牛,现已分布于我国东北、西北广大地区,总数有400余头。

各地用其与本地黄牛杂交,海杂丰一般表现体格加大,体型改善,宽度提高明显;犊牛生长快,抗病耐寒,适应性好,体躯被毛为红色,但头、腹下和四肢部位多有白毛。

五、夏洛来牛:
原产于法国,是欧洲**的肉牛品种。

全身被毛乳白色,皮肤肉红色,体躯高大,背腰深广,呈“双脊”背,臀部丰满,四肢粗壮。

成年公牛体高145厘米,体长176厘米,胸围246厘米,管围26.7厘米,体重1250公斤;母牛平均体高137.5厘米,体长164.6厘米,胸围209厘米,管围24.4厘米,体重845公斤。

本品种增重快,瘦肉多。

公犊出生重48公斤,母犊46公斤,6月龄前平均日增重1168克;经育肥,屠宰率65~70%,净肉率达55%以上。

由于犊牛出生体重大,难产率很高,一般在14%左右。

夏洛来牛耐寒抗热,适应力强。

引入我国杂交改良当地牛效果良好、杂一代多为乳白色,骨胳粗壮。

肌肉发达,20月龄体重可达494公斤,屠宰率56~60%,净肉率46%以上。

但是,个体小的母牛往往造成难产,应予注意。

六、海福特牛:
原产于英国。

属中型早熟肉牛品种。

在世界各地分布较广。

毛色为红白花,头短额宽,肉垂发达。

体躯呈圆筒状,背腰宽、平、直,尾部宽大,肌肉丰满,四肢短粗,为典型的肉牛体态。

成年公牛平均体高128厘米,体长162厘米,胸围206.5厘米,管围25.3厘米,重908公斤;母牛平均体高118厘米,体长147厘米,胸围186厘米,管围21厘米,体重520公斤。

本品种早期生长快,饲料报酬高。

公牛6月龄体重249公斤,平均日增重1140克,周岁体重397公斤,日增重822克。

每增重1公斤,消耗混合精料1.23公斤、干草4.13公斤。

一般屠宰率为67%,高者达70%,净肉率60%左右。

我国引入海福特牛杂交改良当地牛效果
较好。

杂一代低身广躯,结构紧凑,表现出良好的肉用体型。

但是,耐热性较差。

头为白色,个体较矮,农民不大欢迎。

七、安格斯牛:
产于英国。

是较古老的肉牛品种。

体躯较矮,被毛多为全黑色,油亮发光。

少数牛腹下有白斑。

头较小而方正,无角,背腰平直,体躯深广而呈圆筒状,四肢粗短,具有典型的肉牛特征。

早熟易肥,抗病能力强,耐寒性好,但抗热性能差。

成年公牛体重800~900公斤,母牛600~70O公斤。

本品种属于小型早熟品种,产肉性能较好。

15~18月龄体重可达400~500公斤,日增重850~1000克,一般屠宰率60~65%,净肉率48~52%,且易沉积脂肪。

用来改良渤海黑牛,克服其体成熟晚的产肉性能低的缺点,效果良好;当地科技人员计划用安格斯牛做父本,培育低身广躯、早熟、产肉性能高的肉役兼用新品种。

八、抗旱王牛:
产于澳大利亚。

是多品种杂交培育而成的。

被毛为红色,头形较长,有无角和有角两种。

垂皮发达,颈后有瘤峰。

体型较长,肌肉丰满,结构匀称,增重快,出肉率高,且抗膨胀病。

成年公牛体重950~1150
公斤,母牛600~700公斤。

我国已有引入,用来杂交改良当地牛,效果良好,尤其进行“三元杂交”是较理想的父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