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式装载机及其运动模拟设计【开题报告】
装载机开题报告

装载机开题报告装载机开题报告一、引言装载机是一种用于进行装载和搬运工作的机械设备,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港口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探讨装载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二、装载机的发展历程装载机起源于20世纪初的美国,最初被用于农业领域的土地整理和搬运工作。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装载机逐渐应用于建筑工地和矿山等领域。
在20世纪50年代,装载机开始采用液压传动系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稳定性。
到了20世纪80年代,装载机开始采用电子控制技术,实现了更加精确的操作和自动化控制。
如今,装载机已成为建筑工地和矿山等领域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
三、装载机的技术特点1. 动力系统:装载机采用内燃机或电动机作为动力源,具有较高的功率和扭矩输出。
内燃机装载机具有灵活性高、维护成本低的特点,适用于各种工况。
而电动装载机则具有零排放、低噪音等优点,适用于环保要求较高的场所。
2. 液压系统:液压系统是装载机的核心部件,用于实现装载斗的升降和倾斜等动作。
现代装载机采用先进的液压系统,具有快速响应、平稳运行的特点,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操作舒适性。
3. 结构设计:装载机的结构设计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改进,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强度。
现代装载机采用重型钢材制造,具有良好的抗冲击和承载能力。
同时,装载机还配备了防滚架和安全气囊等安全装置,提高了操作员的安全性。
4. 操作系统:装载机的操作系统经过精心设计,使得操作员可以轻松掌握机械的操作。
现代装载机配备了液晶显示屏和人机界面,实现了智能化控制和故障诊断功能。
此外,装载机还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现远程操作和管理。
四、装载机的发展趋势1. 智能化发展:未来装载机将更加注重智能化发展,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实现装载机的自主操作和智能决策。
这将进一步提高装载机的工作效率和安全性。
2. 环保节能: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装载机将更加注重环保节能。
未来的装载机将采用更加清洁的动力源,如电动机和氢燃料电池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仿真与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仿真与优化设计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轮式装载机是工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机械装备之一,主要用于装卸土方、石方、砂石、煤柴等散装物料,也可用于地基工程、道路维护、城市清洁等。
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用户的不断提高要求,轮式装载机需要在性能、效率、可靠性等方面得到进一步提高。
在这些方面,工作装置是重要的研究对象。
对工作装置的运动仿真和优化设计可以帮助设计和生产轮式装载机,提高其性能表现。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进行仿真,同时进行优化设计,具体内容如下:1. 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机理分析2. 基于 Solidworks/Simulink 软件,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运动仿真,包括举升、倾斜、回转等动作。
3. 基于仿真结果,优化设计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提高其性能表现。
4. 对优化后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三、研究意义1. 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运动机理进行分析,可以揭示其内部结构和动作原理,为优化设计提供更好的基础。
2. 运动仿真和优化设计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工作装置的运动特性,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轮式装载机的性能表现。
3. 研究成果可以为工程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以下研究方法:1.文献调研: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运动机理、举升、倾斜、回转等基本动作原理进行研究。
2.Solidworks/Simulink 软件:对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进行运动仿真,建立数学模型,对运动过程进行仿真和分析。
3.优化设计方法:基于仿真结果,运用优化设计方法,确定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优化方案。
4.实验验证:对优化方案进行实验验证,并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五、研究计划时间安排如下:第一阶段(1-3月):文献调研,了解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基本运动原理,熟悉 Solidworks/Simulink 软件等工具的使用。
第二阶段(4-6月):建立轮式装载机工作装置的数学模型,进行进行运动仿真,并进行初步分析。
(完整word版)装载机工作装置开题报告

基于Solid Works的装载机工作装置的实体建模及运动仿真学生:指导老师:教学单位:课题概述Solid Works在工业设计领域、机械设计领域以及教育领域都有重要应用。
在工业设计领域,由于其有效地将艺术造型设计和机械工程设计融合,所以应用是较以往的同类软件性能更为优越。
还有,它能广泛用于汽车、重工业、模具、离散制造、纺织机等设计中。
学习目的:通过毕业设计课题,进一步学习运用建模分析软件,掌握相关技术在产品设计中应用的思路,将机械零件设计和Solid Works软件结合起来,培养综合能力,达到掌握机械设计方法和理论,锻炼计算机在机械设计中的应用能力。
[1]一课题来源本文课题来自于生产生活,面向于装载机的建模仿真研究分析。
二装载机概述2.1综述[ 2]小型化的土方工程施工机械施工必然替代人工的繁重劳动[14],所以,装载机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
装载机依行走装置分为轮式与履式。
这两类除去行走装置不同外,其他系统和构造大体相似,而又因国内使用和生产的大多数是轮式装载机,所以特此说明本课题将把轮式装载机作为Solid Works建模仿真的研究对象。
转载机用途广泛,趋向与自卸汽车配合作业;轮式装载机也逐向着大型化发展。
在我国虽然它发展迅猛,但它是新的机械品种,生产使用的时间不算长,且结构复杂,种类繁多,所以这就给操作者带来了考验。
当然,装载机的广泛应用必将给社会的发展注入活力。
2.2装载机的结构类型及组成部分按使用场合的不同装载机可分为露天用装载机和井下用装载机,按动力系统的不同可分为机械传动、液力机传动和全液压传动三类。
按装卸方式可分为前卸式、侧卸式、回转式和后卸式。
附带说一下,轮式装载机基本上是前卸式。
按转向方式不同分为整体式和铰接式。
轮式装载机主要有五大部分:发动机、底盘、工作装置——常见为正转六杆机构[15][5]、液压系统和电气系统。
1)动力系统这一部分负责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行走系统,并可以实现速度变换以适应不同场合。
ZL50轮式装载机总体及工作装置设计开题报告(1)

13~14周编写设计说明书
15~16周绘制图纸
17~18周图纸与说明书的修正与完善
19周答辩绘制图纸
四、主要参考文献
[1]李晓豁,沙永东.采掘机械[J] .冶金工业出版社,2011,9.
[2]隗金文,王慧.液压传动[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12.
[3]高湖海主编;装载机械;冶金工业出版社,2001.
比,轮式装载机的桥、箱、泵、阀及缸等零部件产品配套相对成熟,已经形成了比较
完整的配套体系。而且自90年代以来,国内外工程机械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工
程机械产品以信息技术为先导,在发动机燃料燃烧与电控、液压控制系统、自动操纵、
可视化驾驶、精确定位与作业、故障诊断与监控、节能与环保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
第三、作为一个毕业设计,装载机的工作机构设计与本专业所学的机械原理、机械设计、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等课程紧密联系,是对平时所学的知识的综合运,有助于专业能力的培养与提升。同时,通过对装载机工作机构的设计这个毕业设计,熟练Auto CAD绘图,对专业知识进行一次复习,熟悉设计过程,为毕业从事工作做好准备。
[4]轮式装载机设计.吉林工业大学工程机械教研室[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
[5]王国标,杨立夫.装载机工作装置优化设计[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6
[6]东北工学院《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编写组.机械零件设计手册.第2版(下).
[7]杨培元,朱福元.液压系统设计简明手册[M]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8).
研究,开发出许多新结构(或系统)和新产品,以ZL50型装载机为主导产品,经过多
年的发展,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独立的产品系列和行业门类。近年来,国内
装载机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课题类别:设计□论文□学生姓名:邓培学号:2005210502326班级:机制05-02班专业(全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黄东胜2009年3月一、本课题设计(研究)的目的:通过该机械总成的设计,可对本专业的课程和知识进行一次全面的复习和应用,从而得到系统全面的锻炼。
设计内容涉及发动机选型、液力机械传动设计、液压系统设计、变速箱设计、连杆机构设计、焊接件、锻造件的设计。
二、设计(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文献综述):装载机是最具代表性的工程机械,在交通、能源、水利、电力等各个领域均有广泛应用。
目前,国外装载机生产厂家在其产品的设计过程中广泛采用了现代设计方法,并高度应用了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电子信息技术。
传统的设计方法是以经验公式、近似系数或类比等方法进行设计。
现代设计方法是以电子计算机为手段,运用工程设计的新理论和新方法,使计算结果达到最优化,使设计过程实现高效化和自动化,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计算机辅助设计,优化设计,可靠性设计,有限元分析,动态设计,动态仿真,并行设计,模块化设计,机、电、液一体化设计,反求工程设计,绿色设计,工业艺术造型设计,人机工程学设计,价值分析,机械系统设计等。
应用现代设计方法可以适应时常激烈的竞争,提高设计质量并大大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我国的工程机械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现代轮式装载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Z435型。
经过几年努力,在吸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基础上,成功开发了功率为162kW的铰接式轮式装载机,定型为Z450型(即后来的ZL50型),并于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专家鉴定。
这样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
1978年,天津工程机械研究所根据原机械部的要求,制订出以柳工ZL50型为基型的我国轮式装载机系列标准,这是我国装载机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
到70年代末、80年代初我国装载机制造企业已增加到20多家,初步形成了我国的装载机行业。
装载机-开题报告

ZL30装载机总体设计及液压系统设计开题报告一﹑装载机的研究现状1. 装载机的定义及用途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它主要用于铲装土壤、砂石、石灰、煤炭等散状物料,也可对矿石、硬土等作轻度铲挖作业。
换装不同的辅助工作装置还可进行推土、起重和其他物料如木材的装卸作业。
在道路、特别是在高等级公路施工中,装载机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混合料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与装料等作业。
此外还可进行推运土壤、刮平地面和牵引其他机械等作业。
由于装载机具有作业速度快、效率高、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此它成为工程建设中土石方施工的主要机种之一。
装载机主要用来铲、装、卸、运土和石料一类散状物料,也可以对岩石、硬土进行轻度铲掘作业。
如果换不同的工作装置,还可以完成推土、起重、装卸其他物料的工作。
在公路施工中主要用于路基工程的填挖,沥青和水泥混凝土料场的集料、装料等作业。
由于它具有作业速度快,机动性好,操作轻便等优点,因而发展很快,成为土石方施工中的主要机械。
2. 中国装载机发展现状我国现代轮式装载机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Z435型。
柳工Z435该机为整体机架、后桥转向。
经过几年的努力,在吸收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轮式装载机技术的基础上,开发成功了功率为162KW的铲接式轮式装载机,定型为Z450(即后来的ZL50),并于1971年12月18日正式通过专家鉴定。
就这样诞生了我国第一台铰接式轮式装载机,从而开创了我国装载机行业形成与发展的历史。
Z450型装载机具有液力机械传动、动力换挡、双桥驱动、液压操纵、铰接式动力转向、气推油加力制动等现代轮式装载机的基本结构,为当时世界先进水平。
也基本上代表了我国第一代轮式装载的基本结构。
该机在总体性能方面具有动力性好,插入力有掘起力大、机动灵活、操纵轻便、作业效率高等一系列优点。
1978年,天工所根据机械部的要求,制订出以柳工Z450为基型的我国轮式装载机系列标准。
ZL50装载机总体与工作装置设计开题报告

二○一五届毕业设计开题报告学院:机械学院专业: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时间:长安大学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表力。
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的程度,能够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并掌握机械设计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求设计者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端正态度,严格认真,尽可能多的查阅有关书籍,搜索资料,刻苦钻研,对比分析,取长补短,大胆创新,对以后的发展有很好的帮助作用.3、课题的意义装载机是一种广泛用于公路、铁路、建筑、水电、港口、矿山等建设工程的土石方施工机械,其在我国工程机械行业市场中,装载机市场是一个发展最为成熟,也是一个发展最为与众不同的分支市场,其市场销量最大,这是由于装载机的各种功能决定的。
其中中型ZL50装载机主要用来装卸土壤,砂石,石灰,煤炭散状物料,由于本身机重,功率等条件的限制使得其工作效率,因此从工作装置的结构优化入手在成本投资没有大的提高下设计一台工作效率突出且性价比高的ZL50中型装载机是非常有潜在价值的。
他不仅可以提高现在ZL50装载机的工作效率,使得ZL50型装载机对工作环境的适应性能更强,性价比更加的高,在未来ZL50装载机激烈的市场中占据先机.二、国内外发展状况1、国内研究现状目前国内ZL50装载机的主要研究生产厂家及产品:柳工的ZL50C,厦工的ZL50CII,徐工的ZL50GL,山工的ZL50D,成工的ZL50B。
柳工ZL50C的特点:ZL50C装载机是柳工借鉴了卡特彼勒技术结合国内的工作环境而研制成的产品,它采用了机器人自动焊接,抗过载能力强,抗扭系数高,工作装置采用了加强型设计,耐冲击稳定性好,载重能力强。
可以再恶劣的条件下工作ZL50C的传动部件以可靠著称,使用寿命长。
ZL50C的工作装置可以有效的抵御大负荷冲击和分散应力。
大流量液压系统,提高了各部位动作反应速度,降低了动作循环时间,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良好的散热能力提高了部件的寿命和工作效率.厦工ZL50I的特点:功率强大的六缸四冲程发动机,燃油效率高。
多功能装载机基于虚拟样机的综合仿真与优化开题报告

多功能装载机基于虚拟样机的综合仿真与优化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多功能装载机是一种目前广泛应用于建筑工地、矿山、码头等场所的重型机械设备,具有操作灵活、效率高等优点。
然而,多功能装载机的结构复杂,关键部件的运动学特性较难直接观测,因此在设计、制造和改进过程中需要进行仿真分析以保证性能和可靠性。
为提高多功能装载机的设计和制造效率,采用虚拟样机技术和综合仿真技术是当前的发展趋势。
虚拟样机技术可以在计算机上构建三维模型,并模拟多功能装载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特性,从而可以更加直观地理解和分析机器的性能和优化方案。
综合仿真技术能够将虚拟样机和相关的测试数据进行整合,可以对机器的不同部分和系统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高多功能装载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因此,本文主要研究多功能装载机基于虚拟样机的综合仿真与优化,以提高相关设计和制造的效率和质量。
二、研究内容本文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多功能装载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构建多功能装载机的三维模型,并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分析关键部件的运动特性;2.多功能装载机的综合仿真技术研究。
应用综合仿真技术对多功能装载机的运动学和动力学进行综合仿真,模拟机器的工作过程和环境条件,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估;3.多功能装载机的优化研究。
结合综合仿真结果,对机器的不同部分和系统进行优化,提高多功能装载机的性能和可靠性;4.实验验证和分析。
基于实际测试数据,验证虚拟样机的准确性和仿真结果的可靠性,并对优化方案进行分析和评估。
三、预期成果本文预期达到以下研究成果:1.构建多功能装载机的三维虚拟样机,并建立运动学和动力学模型;2.应用综合仿真技术对多功能装载机进行仿真,以评估其性能;3.通过优化方案,提高多功能装载机的性能和可靠性;4.验证虚拟样机的准确性和优化方案的有效性。
四、研究意义本文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多功能装载机的设计和制造效率,降低成本;2.提高多功能装载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提高其使用价值;3.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轮式装载机及其运动模拟设计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装载机是一种用途十分广泛的工程机械,它主要用于对散状物料进行铲装、运输、卸载及平整作业,若换装相应的工作装置,还可以进行推土、起重、装卸木料及钢管等作业。
因此,它被广泛用于建筑、矿山、铁道、公路、水电、港口、农田基本建设及国防等工程中。
对于减轻劳动强度,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工程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装载机在国内外不论是在品种或者在产量方面发展的速度都十分快,是工程机械中的一个主要机种。
我国装载机的生产在近几年有了比较快的发展,目前已成批生产的露天工程用装载机有:斗容为0.75米3的ZL15,斗容为1.5米3的ZL30,斗容为2米3的ZL40,还有斗容为3米3的ZL50。
此外,国内好几个工程与矿山机械厂,已经设计制造出斗容为5米3和8米3的大型轮式装载机,并且正在设计试制特大型轮式装载机。
对于装载机这样比较大型的工程机械,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设计人员希望在设计阶段而不是在装载机已经设计出来的阶段对装载机进行比较全面的把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模拟环境可以作为一种实验环境,对一些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以期在实际工程运作中保持一定的安全系数,提高刚度、强度、稳定性等等。
二、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研究目标:装载机的设计过程,大体可分为:明确任务、调查研究、制定设计任务书,进行整车布置、确定整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各部件的方案设计与强度计算,技术设计与工艺设计等阶段。
除此之外,随着现在设计的更进一步的要求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高速发展,在设计的制图阶段,人们并不满足于平面二维制图,现有的CATIA、Pro/E等等一些高端软件可以满足设计者造出三维立体,并且依赖于仿真软件例如ADMAS进行动态仿真。
功能强大的CATIA V5三维制图软件不仅可以很容易的造出三维立体,而且可以进行动态仿真,从而得到一系列有用的信息比如重要的工程分析等等,本设计就是依赖CATIA V5R10来进行设计的。
主要内容(含论文提纲):1 绪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装载机各系统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变矩器与发动机的匹配计算..............................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牵引特性匹配..........................................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直接传动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 钳盘式制动系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 电器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6 铲斗性能参数优选......................................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装载机外观造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电子样机运动机构模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电子样机仿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 工作平台..........................................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 创建圆柱副(Cylindrical Joints)..................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 一个驱动命令(Defining a Command)................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 一个固定件(Defining a Fixed Part)...............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 机构模拟(Simulating a V5 Mechanism).............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电子样机运动模拟机构的建立............................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1 一个固定的部件(Defining a Fixed Part)...........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2 一个驱动命令(Defining Commands).................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电子样机运动仿真的运行和回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仿真过程与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主要研究内容是运用三维造型及仿真软件对轮式装载机进行造型和运动学仿真,对装载机运动的合理性做出判断。
要求对轮式装载机的主要系统进行设计及匹配计算, 以此为基础对装载机进行三维造型,在造型设计中参照国内外比较先进轮式装载机的外观造型;对铲斗的性能参数进行优选;对仿真的过程步骤做详细的介绍;对仿真的方式进行比较分析,验证装载机运动的合理性。
三、拟采取的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及技术路线、实验方案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技术路线、实验方案:装载机的设计过程,大体可分为:明确任务、调查研究、制定设计任务书,进行整车布置、确定整机的主要性能参数,进行各部件的方案设计与强度计算,技术设计与工艺设计等阶段。
除此之外,随着现在设计的更进一步的要求以及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高速发展,在设计的制图阶段,人们并不满足于平面二维制图,现有的CATIA、Pro/E等等一些高端软件可以满足设计者造出三维立体,并且依赖于仿真软件例如ADMAS进行动态仿真。
功能强大的CATIA V5三维制图软件不仅可以很容易的造出三维立体,而且可以进行动态仿真,从而得到一系列有用的信息比如重要的工程分析等等,本设计就是依赖CATIA V5R10来进行设计的。
四、参考文献[1] 徐灏.机械设计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1.[2] 徐希民.铲土运输机械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9.[3] 张光裕,许纯新.工程机械底盘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8.[4] 吉林工大工程教研室.轮式装载机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2.[5] 长沙矿山研究院露天装载机组.露天装载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4.[6] 杨晋生.铲土运输机械[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1.[7] 吉林工业大学工程机械教研室.轮式装载机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8] 高秀华,王智明,王继新.工程分析及电子样机模拟[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9] Pu Kun,Zeng Hong,Wang Jinfeng. Development of a New Tool for Building 3DParametrization Parts Library Based on CATIA Software[J]. Mechan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1999.01[10] Wang Chenchun,Chen Xiaonan,Yang Peilin. Automatic Planning of AssemblySequence Based on Computer Aided Design Model for Product[J]. Journal of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2003.07五、研究的整体方案与工作进度安排(内容、步骤、时间)首先查阅各类中外文资料,通过大量的阅读,并且加入自己的理解和研究,完成外文翻译、文献综述和开题报告这些论文的前期工作。
然后在其他人的分析和研制的基础上,再加以改进和研究,从而完成轮式装载机及其运动模拟设计等工作并进行性能校核,最后进行整理和不断修改完善,完成论文的整体工作。
具体的工作进度时间安排如下:12月选题12月中旬老师下达毕业生论文任务书12月下旬明确论文写作要求,安排写作时间进度,开始资料的查阅。
2月到4月中旬实习期间:1、与指导老师保持联系,多次与指导老师见面,指导2-3次。
2、3月份初期完成开题报告,外文翻译,文献综述。
3、撰写论文初稿和修改。
5月回校,继续撰写毕业论文,指导老师指导2-3次。
六、研究的预期目标及主要特点及创新点对于装载机这样比较大型的工程机械,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高的,设计人员希望在设计阶段而不是在装载机已经设计出来的阶段对装载机进行比较全面的把握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另一方面,模拟环境可以作为一种实验环境,对一些可能遇到的工程问题进行模拟,以期在实际工程运作中保持一定的安全系数,提高刚度、强度、稳定性等等。
虽然我们国家的装载机技术发展很快,但是跟发达国家相比较其速度还是慢得多,重型机械作为我们国家生产力水平一个重要的指标,所以我们更应该注重它的发展,尽量把传统的技术方法与高科技的计算机软件相结合,走出一条具有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性的制造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