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基本原理 (1)
色彩的基本原理

色彩的基本原理色彩是人类视觉感知的一种特性,它给我们的世界增添了无限的美感和生动性。
理解色彩的基本原理对于艺术家、设计师和任何对色彩感兴趣的人来说都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色彩的基本原理,包括颜色模型、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等概念。
一、颜色模型颜色模型是描述色彩的一种方法,常用的颜色模型包括RGB模型、CMYK模型和HSV模型等。
RGB模型以红、绿、蓝三种颜色为基础,通过不同强度的叠加来产生各种色彩。
CMYK模型则是用青、品红、黄和黑色来描述颜色,主要用于印刷和打印行业。
HSV模型则以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三个属性来定义颜色。
二、色相色相是指颜色的种类或者说是颜色的名称,如红色、橙色、黄色等。
色相可以绘制成一条连续的色相环,其周期性地循环出现各种颜色。
色相的变化是由于光波的频率不同所引起的。
通过调整色相,我们可以获得不同种类的颜色。
三、明度明度是指光的亮度或者说光的强弱,也可以理解为颜色的明暗程度。
明度的变化是由光的强度不同所引起的。
明度较高的颜色看起来较为明亮,而明度较低的颜色则较为暗淡。
在色彩设计中,通过调整明度可以营造出不同的空间感和情绪。
四、饱和度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或者说颜色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较高的颜色看起来更加鲜艳、鲜明,而饱和度较低的颜色则较为灰暗、不鲜艳。
调整饱和度可以影响颜色的视觉效果,使其更加生动或者柔和。
五、色彩的相互关系色彩的相互关系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搭配和配合。
在色彩设计中,使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可以产生各种视觉效果和情绪。
例如,冷色调和暖色调的对比可以使画面更具层次感;互补色的组合可以产生强烈的对比效果。
良好的色彩组合可以提升设计作品的视觉吸引力和表现力。
六、光的作用光是产生色彩的关键因素,它通过反射、折射和吸收等作用来影响我们对颜色的感知。
不同的光源可以产生不同的色温和色彩效果。
光线的强度和角度也会对颜色的呈现产生影响。
因此,在色彩设计中需要考虑光线的作用,选择合适的光源和照明方式。
绘画色彩知识.1

绘画色彩常识一、光与色的关系自然界各种绚丽多彩、千变万化的色彩都是由于光的存在而产生,没有光就见不到色彩。
光的光源很多,有太阳光、月光、荧光以及灯光、烛光、电焊光等等。
前者是天然光,后者是人造光,色彩学是以太阳光作为标准来解释色和光的物理现象的。
按照物理学的解释:太阳光谱的可见光部分中含有红、橙、黄、绿、青、蓝、紫七种色光。
这七种色光的每一种颜色都是逐渐地过渡到另一种颜色的。
其中蓝色处于青与紫的中间,蓝和青区别甚微,青可包括蓝。
在色彩学上,我们把红、橙、黄、绿、蓝、紫这六色定为标准色。
按光谱序列红色的波长最长,橙色次之,黄、绿、蓝再次之,紫色光波长最短。
它们的波长大约在十万分之八厘米之间,一百万个光波的波长连在一起还不到一米长。
由于光的照射,一切物体才呈现出原来的种种颜色,其原因即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的作用。
当白色的阳光照射在物体上,由于物体质地的不同特性,它必然吸收一部分色光,这反射出来的色光,即是我们肉眼所见物体呈现的色彩。
例如红旗的固有色是红色,我们之所以能够看到这个红旗的“红”,是由于太阳光中橙、黄、绿、青、蓝、紫六种色光基本被红布所吸收,而把红光反射出来的结果。
绿布则是反射出绿光而吸收了其它六种色光的结果,余此类推。
黑色的物体对色光是基本全吸收,白色的物体则是基本全反射,而灰色则是每种色光有部分吸收与反射。
这里所说的白与黑仅仅是相比较而言,在自然界中绝对的纯色是没有的。
黑有种种不同的黑,若以浓淡论之,有深黑、浅黑,若以色彩的冷热来说,有的黑里带红,有的黑里偏青。
画人像时,头发、眉毛、眼睛虽然同是黑,但仔细观察一下,则各部不一样。
一般来说,质地粗糙、颜色深的物体对于色光吸收的多,反射的少,这类物体固有色强,如皮毛、丝绒、陶罐、棉布等。
反之质地光滑、颜色淡的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得少,反射较强,固有色就减弱,如瓷器、金属等。
从以上分析可了解到:色彩一方面凭借光而呈现,同时色彩又依附于物体而存在,色彩和物体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离开了具体的物体,就没有具体的色彩。
色彩学基本原理

色彩学基本原理小朋友们,今天咱们来聊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东西,就是色彩学的基本原理。
你们看,咱们生活的世界到处都是颜色。
抬头看看天空,是蓝色的;低头看看草地,是绿色的;还有那鲜艳的花朵,红的、黄的、紫的,各种各样的颜色。
那这些颜色是从哪儿来的呢?这就和色彩学有关啦。
首先呢,咱们得知道有三种很重要的颜色,它们就像是颜色世界里的小国王,叫做三原色。
哪三种呢?就是红、黄、蓝。
这三种颜色可厉害啦,它们就像魔法颜料一样。
你看,要是把红色和黄色混在一起,嘿,就会变出橙色来。
就好像红色和黄色是两个小伙伴,它们手拉手,就变成了另一种颜色。
要是把红色和蓝色混在一起呢,就会出现紫色。
蓝色和黄色在一起呀,就变成了绿色。
是不是很神奇呢?而且哦,颜色还有深浅之分呢。
比如说红色,有很鲜艳的大红,也有暗暗的深红。
这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加了别的东西。
如果在颜色里加一点黑色,颜色就会变深;要是加一点白色呢,颜色就会变浅。
就好像给颜色穿上了不同的衣服,加黑衣服颜色就变深,加白衣服颜色就变浅。
咱们再来说说冷色和暖色。
红色、橙色、黄色这些颜色,看着就觉得暖暖的,就像太阳照在身上一样,它们就是暖色。
蓝色、绿色、紫色呢,感觉就比较凉快,像在树荫下或者在水里一样,这些就是冷色。
你们想想,要是画一幅夏天的画,用很多暖色,是不是感觉更热啦?要是画冬天呢,用很多冷色,是不是就更冷啦?还有哦,颜色放在一起的时候,会互相影响呢。
比如说,把一个红色的小方块放在绿色的背景上,那个红色看起来就更红啦,绿色也看起来更绿啦。
这就好像它们在互相比赛,看谁更厉害。
色彩学在生活里到处都能看到。
你们看,红绿灯为什么是红、黄、绿呢?红色的灯很醒目,让人一看就知道要停下来,这是因为红色是很有力量的颜色。
黄色呢,就像是在提醒大家要注意啦。
绿色让人感觉很安全,就像可以走啦。
还有咱们穿衣服,要是心情不好,穿点暖色的衣服,可能心情就会好起来呢。
小朋友们,色彩学的基本原理是不是很有趣呢?你们可以自己试试,把颜色混在一起,看看能变出什么新颜色来,也可以看看身边的颜色是怎么互相影响的。
1色彩现象的形成原理

1色彩现象的形成原理色彩现象是由光的特性和人眼感知机制共同作用形成的。
下面将从光的特性、人眼感知机制以及色彩适应等方面详细阐述色彩现象的形成原理。
首先,光的特性对色彩现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光是一种电磁波,波长决定了光的颜色。
根据电磁波的波长范围,可将光分为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等不同种类。
人眼只能感知到波长在380nm到780nm之间的光,这部分光称为可见光。
可见光不同的波长对应着不同的颜色,即光的频谱特性决定了色彩现象的形成。
其次,人眼感知机制对色彩现象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
人眼感知光的机制是通过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来实现的。
视锥细胞分为三种类型,分别对应着蓝、绿和红三种颜色的感知。
不同类型的视锥细胞对光的波长有不同的敏感度,其中最敏感的视锥细胞对应着波长为555nm左右的绿色光。
因此,当我们看到一种颜色时,实际上是通过视锥细胞对该颜色所对应的光的波长进行感知和辨别。
此外,色彩适应也是色彩现象的重要原理之一、当我们在改变亮度条件下观察同一物体时,由于色彩适应的作用,我们的眼睛会自动调整来适应不同的光照条件。
色彩适应主要通过视锥细胞内的色素颗粒进行调节。
当视锥细胞受到光辐射后,色素颗粒会发生变化,从而使得视锥细胞变得更加敏感或迟钝。
通过色彩适应作用,我们可以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依然能够辨别物体的颜色。
此外,色彩现象的形成还与色彩对比原理有关。
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多种颜色同时出现时,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和相互衬托的现象。
根据色彩对比原理,当两种颜色相互衬托时,它们的色彩会产生相应的变化,即互相增强或抑制对方的颜色。
例如,在红绿对比中,红色和绿色会产生相互衬托的效果,使得它们的颜色更加鲜艳和明亮。
总结起来,色彩现象的形成原理主要涉及到光的特性、人眼感知机制、色彩适应和色彩对比等方面。
光的频谱特性决定了不同波长的光对应着不同的颜色,而人眼通过视锥细胞对这些光进行感知和辨别。
色彩适应使得我们能够在不同亮度条件下依然能够辨别颜色。
服装色彩搭配原理知识与技巧

服装色彩搭配原理知识与技巧1.色彩搭配基本原理:(1)对比原理:通过对比互补色、对比色、冷暖色等相对反差较大的颜色进行搭配,增强服装的层次感和趣味性;(2)相近原理:选择色相相近,但明度和饱和度有所不同的颜色进行搭配,使整体色调和谐统一;(3)色彩临近原理:搭配相邻的颜色进行搭配,营造柔和和谐的效果;(4)色彩共振原理:搭配颜色间有共同成分或颜色家族中的不同色彩,突出服装整体风格。
2.配色技巧:(1)主次对比:选择一个主色调,再搭配一个或几个次要色调,使服装的整体色调统一而不单调;(2)三色搭配:在色彩圆环上选择一个主色和相邻的两个辅助色进行搭配;(3)黑、白、灰的搭配:利用黑白灰色搭配可以增加服装的层次感和高级感;(4)冷暖色搭配:冷暖色之间的搭配可以产生鲜明的对比,增加服装的动感和活力;(5)色彩块的搭配:将服装分为上下两部分,选择相似色调的服装进行搭配,使整体效果更加舒服和和谐。
3.表现特殊气质的色彩搭配:(1)高雅气质:选择淡雅的色调,如浅粉色、米色、浅灰色等,以及低饱和度的颜色进行搭配;(2)活泼可爱:选择鲜艳的色彩进行搭配,如明黄色、橙色、草绿色等,突出青春活力;(3)成熟稳重:选择深色系的色彩进行搭配,如深蓝色、深灰色、宝石绿等,突出成熟稳重的气质;(4)个性张扬:选择大胆明亮的色彩进行搭配,如红色、紫色、蓝色等,突出个性和自信。
4.形象搭配及配饰:(1)色彩整体感:服装与配饰之间颜色的搭配要有整体感,使整体视觉效果和谐统一;(2)服装与肤色搭配:选择与肤色相协调的颜色进行搭配,使服装更加显色;(3)服装与场合搭配:不同场合选择不同的颜色和搭配方式,根据场合的不同突出不同的氛围;(4)服装与体型搭配:根据自己的身材特点选择适合的颜色和搭配方式,使服装能够更好地修饰身材。
以上是关于服装色彩搭配原理的知识与技巧,通过合理的色彩搭配可以使服装更加美观且突出个人风格。
在选择服饰时,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要,灵活运用色彩搭配原理,使整体搭配更加和谐、美观。
色彩基本原理

四、色彩体系
人们将色彩按照它们各自的特性、规律和秩序进行排列,建立了完整而严密的色彩 表述体系。目前常用的色彩表述体系有色相环和色立体。
1.色相环 依据原色理论和混色理论,人们将不同色相的色彩依序排列制作了一个360°的环, 称为色相环,它有助于设计师快速地选择正确的色彩。如12色相环、24色相环等。
2.色立体 色立体是借助三维空间形式把色彩三要素系统地排列组合成一个立体形状的色彩结 构,清晰明确地反应色彩的色相、明度和纯度之间的关系。色立体主要有以下两种。 (1)孟塞尔色立体 孟塞尔色立体是由美国的色彩学家、教育家和美术家孟塞尔在1905年创立的孟氏 色谱,它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根据颜色的视知觉特点制定的标色系统,也是目前国际 上普遍的颜色分类方法。
2.间色 间色是指由色光或色料的两种原色相混合而得到的颜色,如下图所示的重叠部分即 为间色。
3.复色 复色是指间色和原色再继续相互叠加混合,或者三种以上的颜色相互叠加混合所得 到的颜色,亦称第三次色,如绿紫色、蓝紫色等。对于色光来说,多种单色光相混合 会产生越来越亮的光;而对于色料来说,多种色料相混合会使颜色越来越深,甚至会 让人觉得颜色越来越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色彩的联系
根据色彩在色相环上的位置关系,色彩可分为同类色、邻近色、中差色、对比色和互 补色五种关系。
同类色
近似色
中差色
对比色
互补色
设计色彩
3.纯度 纯度是指色彩的鲜艳度,又称色度、饱和度。高纯度色彩具有醒目、单纯之感;低 纯度色彩具有内敛、含蓄之感。任何一种单纯的色彩,只要加入黑白灰或其他色相, 均可以降低其纯度。
三、色彩的基本构成
按照色彩是否需要以其他颜色调配或调配的比例,色彩可分为原色、间色或复色。 1.原色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是指各种颜色之间的搭配和协调,使整体色彩产生视觉上的和谐感。
以下是实现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
1. 对比原则:相互对比的颜色能够增强亮度和饱和度的感知效果,常见的对比方式包括暖色与冷色、互补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等。
2. 色彩搭配原则:选择相近色调的颜色进行搭配,能够创造出柔和和谐的效果。
例如,使用相邻的蓝色和绿色或红色和橙色等。
3. 三原色原则:红、黄、蓝被认为是色轮的三原色,它们可以通过混合产生其他所有颜色。
在色彩调和中,合理地使用这三个基本颜色可以使整体效果更加和谐。
4. 色彩明暗原则:通过增加或减小颜色的明暗度,可以营造不同的氛围。
明亮的色彩搭配会给人带来活泼、轻松的感觉,而暗淡的色彩则会产生稳重、沉稳的效果。
5. 色彩饱和度原则:鲜艳的颜色能够吸引眼球,但过于饱和的颜色也可能引起视觉疲劳。
因此在设计中,适度控制颜色的饱和度,平衡整体效果。
6. 色彩的空间分布原则:在设计中合理分布色彩可以创造出层次感和动态效果。
通过将鲜艳的颜色放置在关注点附近,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综上所述,色彩调和的基本原理包括对比、搭配、三原色、明暗、饱和度和空间分布等方面的考虑,通过合理运用这些原理,可以创造出视觉上和谐、舒适的色彩效果。
色彩原理

Lab模式是有国际照明委员会(CIE)于1976年(哇,好遥远呀。)公布的一种色彩模式。
你已经明白了:RGB模式是一种发光屏幕的加色模式,CMYK模式是一种颜色反光的印刷减色模式。那么,Lab有是什么处理模式呢?
Lab模式既不依赖光线,也不依赖于颜料,它是CIE组织确定的一个理论上包括了人眼可以看见的所有色彩的色彩模式。Lab模式弥补了RGB和CMYK两种色彩模式的不足。
(青色+黄色+品红)=白色-红色-蓝色-绿色=黑色
用以上的相加混色三基色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RGB模式,而用相减混色三基色原理所表示的颜色模式称为CMYK模式,它们广泛运用于绘画和印刷领域。
RGB模式是绘图软件最常用的一种颜色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处理图像比较方便,而且,RGB存储的图像要比CMYK图像要小,可以节省内存和空间。
Lab 模式由三个通道组成,但不是R、G、B通道。它的一个通道是亮度,即L。另外两个是色彩通道,用A和B来表示。A通道包括的颜色是从深绿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亮粉红色(高亮度值);B通道则是从亮蓝色(底亮度值)到灰色(中亮度值)再到黄色(高亮度值)。因此,这种色彩混合后将产生明亮的色彩。
GrauScale模式
及灰度模式。灰度模式中只存在灰度。当一个彩色文件被转换为灰度文件时,所有的颜色信息都将从文件中去掉。尽管Photoshop允许将一个灰度文件转换为彩色模式文件,但不可能将原来的色彩丝毫不变的恢复回来。
在灰度文件中,图象的色彩饱和度为0,亮度是唯一能够影响灰度图象的选项。亮度是光强的度量,0%代表黑色,100%代表白色。而在Color调色板中的K值是用于衡量黑色油墨用量的。
在HSB模式中,H表示色相,S表示饱和度,B表示亮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比较这两幅图片,他们分别给你什么感觉? 哪一幅令你感到寒冷?
约翰斯伊藤(JohaunesItten)的十二色相环
暖色
冷色
暖色
冷色
下面两幅分別以冷、暖色绘画的作品,它们分別给予 你什么感觉?
不同时间的色彩关系
炽烈 活跃 激情
宁静 纯洁 平安
夏加尔《新娘》
暖色之间的冷暖对比
冷色之间的冷暖对比
(2)黄色
黄色有光明、辉煌、轻快、纯净、快乐、希望、智慧和明朗的个性,能引起富有 酸性的食欲感。 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帝王与宗教传统上均以辉煌的黄色作服饰,所以黄色又给人 以崇高、智慧、神密、华贵、威严和仁慈的感觉。 负面联想:黄色轻薄、软弱、病态、不稳定、冷淡。 淡黄色感觉平和、温柔; 米黄色则是很好的休闲自然色; 深黄色却另有一种高贵、庄严感。
色彩基本原理
主讲:刘昱
色彩的形成
为什么我们可以看到色彩?
光源
人眼+大脑
物体
影响物体色彩的因素
固有色
光源色
环境色
物体有它的固有色,但是它的颜色是 难以确定的。因为任何一个物体都置于 一个光的空间里,它不但要受投射光的 影响,还会受周围环境中其他光线的影 响。
1.光源色——光有颜色吗?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相邻的两色为邻近色对比 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弥补色相感之不足
类似色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5°~16º,相差2~3色之色。如红与橙、橙与黄等。类似色比邻近色 的对比效果要明显些,类似色相之间含有共同的色素,它既保持了邻近色的单纯、统一、 柔和,又具有耐看、明确的优点。但要在明度或纯度上求变化,不然亦会流于单调,还可 以用小块对比色或灰色作点缀以增加变化与生气。
色彩的兴奋、冷静
兴奋色——明度较高、纯度较高的暖色,如黄色、橙黄色等也都具有 扇动性,倾向于兴奋色。
冷静色——明度、纯度较低的冷颜色,如蓝,具有消极、镇静的作用, 倾向于冷静色。
作业
• 三原色不同; • 色光三原色是表明色彩产生的原理,颜料三原色是表现颜料 不同调配的原理; • 色光给自然物象带来色彩,颜料是对色光色彩的翻译; • 色光三原色用于舞台灯光、彩色摄影、彩色电视等等,颜料 mcy三原色用于彩色印刷、颜料调和、点彩运用等; • 色光三原色混加调和出白色{加色原理},而颜料三原色混加 调和出黑色{减色原理};
(3)橙色
橙色是最温暖、响亮的色彩; 感觉活泼、华丽、辉煌、跃动、炽热、温情、甜蜜、愉快、幸福等; 但也容易造成视觉疲劳,有疑惑、嫉妒、伪诈等消极倾向性表情。
(4)绿色
绿色象征生命、青春、和平、安详、新鲜、健康、安全等,并作为农业、林业、畜 牧业的象征色。 黄绿、嫩绿、淡绿就象征着稚嫩、生长、青春与旺盛的生命力; 艳绿、盛绿、浓绿,象征着茂盛、健壮与成熟,有着稳重、沉着、睿智等含义; 灰绿、土绿、褐绿给人以成熟、老练、深沉的感觉,是人们广泛选用及军、警规定 的服色。
波长
770-650nm 650-600nm 600-550nm 530-500nm 500-460nm 460-420nm 420-380nm
光的分类
光
自然 光
阳光、火光、雷电的闪光
人造 光
灯光、激光
光对颜色影响
同一物象在不同光色照射下会产生 不同色彩
光源色主要对物体的亮部产生影响
太阳光
荧光灯
色彩的大、小
暖色、高明度色有扩张、膨胀感; 冷色、低明度色等有显小、收缩感;
色彩的华丽、朴质
明度高、丰富、对比强烈的色彩感觉华丽、辉煌; 明度低、纯度低、单纯弱对比的色彩感觉朴质、古雅;
色彩的活泼、庄重
暖色、高纯度、丰富、对比强烈的颜色感觉跳跃、活泼有朝气; 冷色、低纯度色、低明度色感觉庄重、严肃;
166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于通过 三棱镜分解出来7种颜色:
从物理学的角度来说,光是一种电磁波
不同波长的单色光引起人眼的颜色感觉是不同的
可见光
可见光谱色(400~700nm)
颜色
红(red) 橙(orange) 黄(yellow) 绿(green) 青(blue-green) 蓝(blue) 紫(purple)
三间色
三间色:由两个原色互相混合而得的颜色
色彩的三要素
明度
色相
纯度
色彩三 要素
色彩的三要素——色相
色相:
每种色彩的相貌与名称。可分为彩色与无彩色:
彩色:
红色
黄色
橙色
绿色
蓝色
紫色
无彩色:
黑色
白色
灰色
色相环:
不同的颜色互相混合,可以调 出数以万计的颜色。
明度:
明度对比是指色彩间深浅层次的对比: • 一是指同一种色之间的明度差 • 二是指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所以明度 对比也包含了相当丰富的内容。
对比色,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120°—170°,相差7—11色之色。色彩对比效果鲜明、强烈, 具有饱和、华丽、欢乐、活跃的感情特点,容易使人兴奋、激动、但也易产生不协调感。
以黄色为基色,与其左右分别相邻7-11色的对比为对比色
互补色
互补色是色相环中处于180°的两色。补色对比是色相对比中最强的一种对比,使色彩对比 达到最大的鲜明度。从三原色看,补色关系是一种原色与其余两种原色产生的间色的对比
以黄色为基色,与左右两色的对比为类似色
中差色
在24色相环上指间隔60°—120°,相差4—7色之色。如红与黄、红与蓝、蓝与绿。它的对 比效果间于类似色与对比色之间,因色相间差异比较明确,色彩的对比效果比较明快。
以 黄 色 为 基 色 , 与 左 右 间 隔 60°— 120°色的对比为中差色
对比色
(5)蓝色
蓝色象征着深远、永恒、沉静、理智、诚实、寒冷、严谨。 蓝色就成为现代科学的象征色。它给人以冷静、沉思、智慧和征服自然的力量。 蓝与白不能引起食欲而只能表示寒冷,成为冷冻食品的标志色。 另外蓝色也代表忧郁与悲哀。 浅蓝色系明朗而富有青春朝气。 深蓝色系沉着、稳定,为中年人普遍喜爱的色彩。
(6)紫色
关系,一般来说只有三对,即红与绿、黄与紫、蓝与橙。补色对比强烈可以用来改变单
调平淡的色彩效果,但是处理不当极易造成杂乱、刺激、生硬等弊病。
以黄色为基色,在色轮上处于180°的紫色与其对比为补色
色彩心理
色彩的性格
(1)红色
太阳、火焰、热血等; 感觉温暖、兴奋、活泼、热情、积极、幸福等向上的倾向; 原始、暴力、危险的象征。 红色历来是我国传统的喜庆色彩。 红色明度低感觉是庄严、稳重、而又热情的色彩; 含白的高明度粉红色,则有柔美、甜蜜、梦幻、愉快、幸福、温雅的感觉,几 乎成为女性的专用色彩。
白炽灯
2.物体的固有色
物体的固有色
物体 固有色
透光 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
不透 光
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
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物体对光的吸收与反射
物体对光 谱成分选择性 吸收和反射是 它产生不同颜 色的主要原因。
3.物体的环境色
什么是环境色?
环境色是指一个物象与另一个物象 的互相反照,即光照射在物象所呈现出 的固有色反射到临近物象上所呈现出的 第二次呈色现象。
紫色神秘,给人印象深刻。 紫色淡化时,给人以高贵、优越、幽雅之感。 紫色深化时,给人以消极,流动、不安、伤痛、疾病、不祥之感。 在商业设计用色中,紫色也受到相当的限制,除了和女性有关的商品或企业形象之 外,其他类的设计不常采用为主色。
(7)白色
白色是光明的象征色。白色明亮、洁净、纯真、畅快、雅致与纯洁。 白色又可能产生单调、恐惧和悲哀、空虚飘忽之感。 引起食欲的色中不应没有白色,因为它表示清洁可口。 在商业设计中,白色具有高级,科技的意象。 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和任何颜色作搭配,在它的衬托下,其他色彩会 显得更鲜丽、更明朗。
当一种色彩加入黑、灰、白或者其他色彩, 纯度自然会降低。
纯色混合等量的灰色N次,顏色会逐次降低鲜艳度,但明、暗度不变; 若逐次混合等量但不同明暗度的灰色,此純色的彩度仍是逐次降低,但明度 也同時变亮或变暗。
邻近色
在色相环上是与基色相接之色。从色相环上可以看出,邻近色之间在色相上差别很小,是 最微弱的色相对比。如以邻近色作配合就会感觉单调,必须借助明度、纯度对比的变化来 弥补色相感之不足。 Nhomakorabea 中性色︰
紫色、紅紫色、黄绿色、绿色、灰色等等…
色彩的轻、重感——主要与与色彩的明度有关。
明度高的色彩使人联想到蓝天、白云、彩霞及许多花卉还有棉 花,羊毛等。产生轻柔、飘浮、上升、敏捷、灵活等感觉。
低明度的色彩易使人联想钢铁,大理石等物品,产生沉重、稳 定、降落等感觉。
色彩的前、后
一般暖色、纯色、高明度色、大面积色、等有前进感; 冷色、浊色、低明度色、弱对比色、小面积色等有后退感;
环境色
环境色
环境色主要对物体的暗部产生影响
暗部略显橘红色 暗部略显草绿色 暗部略显群青色
色彩的属性
三原色
色彩中不能再分解的基本色称为原色,原色能合成出 其他颜色。原色只有三种,所以我们称之为三原色。
三原色又分为:
红 绿蓝
色光三原色
湖蓝 黄 品红
颜料的三原色
色光三原色与颜料三原色的区别:
同种色明度(变化
高明调:具有优雅明亮的感觉明调:具有柔和稳定感低明调:具有沉静,厚重感
单纯混合黑和白来表示,若 以12色环的纯色制作之,称 为12色明度演色表。
不同色彩之间的明度差
高明度
低明度
纯度
指色彩的鲜艳度或纯净饱和的程度,也称彩 度。取决于色彩波长的单一程度。
可见光谱中的各种单色光为极限纯度,是最 纯的颜色。
(8)黑色
无光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可分为两大类: 首先是消极类,阴森、恐怖、烦恼、忧伤、消极、沉睡、悲痛,甚至死亡等印象。 其次是积极类,具有休息、安静、深思、坚持、高档、严肃、庄重、坚毅。 黑色与其它色彩组合时,属于极好的衬托色,可以充分显示它色的光感与色感。黑白 组合,光感最强,最朴素、最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