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加电凝术的护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l 3 71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激光闭合术治疗下肢静脉 曲张的手术配合及护理体会
欧李梅 ( 安徽省合肥市 中医院手术室 ,安徽 合肥 2 0 3 ) 3 0 1
[ 要】目的 :探 讨大 隐静 脉 高位 结扎 联合 激 光闭 合术 治疗 。 静 脉 曲张 的 手术 配合 及护 理体 会 。方 法 :在腹 股沟 处做 1 1 m 摘 F 肢 .c 5
手术 成功 的关 键 。
【 词] 关键 高位 结扎 ;激 光腔 内 合 术;手术 配合 7护理 体 会 支 对 丁 F 静脉 曲 张最 新 的微 刨 手术 法之 一是 静脉腔 内激 光 肢 或 l 曲 张 ,片 多次 穿刺 方 法同法 治疗 。 由 于光 纤较 长 ,手术 过 j 度 J 程 不能 折 弯 ,容 易污 染 ,朋 治疗 巾包裹 后 周定 在敷料 上 防止 滑脱 污染 。术 中烧灼 静脉 时及 时按 压静 脉 防止 出血 。术毕 协 助医 师用
4 参 考 文献
1 m 口 ,最露大 隐静 脉根 部带 线 高位 结扎 并 切断 大 隐静 脉 主 .c 切 5 f及 分 支 ,然 后 助 术者 于 足踝 内上 1 2c ~ m处 用 1 号套 管钊 穿 8 刺 大隐 静脉 ,成 功后拔 出针芯 ,置 入导 丝 ,在导 丝 的引 导下 ,将 导管 导 人大 隐静脉 内 ,再从 导 管 内插入 激光 光纤 。关 闭灯 光 ,打
切 口 ,显露 并 高位结 扎 大 隐静 脉主 干及 分 支 ,用 套 管针 穿刺 足踝 部 大 隐静 脉 ,置入 激光 光纤 ,行静 脉腔 内激光 闭合 治疗 。 同法处 理下
肢 浅静 脉 。加强 术 莳 、术 巾 合 、术 后 叵访及护 理 。结 果 :治疗 3 例 ,均 一期 愈合 ,回访 时无 相关 并发性 反 应 发生 。结论 :大 隐静脉 j O 高 位结扎 联 台激 光I合 术治 疗 F肢静 脉 I张 具有 手术 H 短 .出m 少 、不遗 留瘢 痕 做创 等 优点 ,充分 做好 术 前准 备 、术 中配合 ,是 = j j H 1 1 f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内翻剥脱联合经皮浅静脉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

・
4 8・ 7
实用医技 杂志 20 0 7年 2月第 l 卷第 4 旬刊 ) J M 。 era . 0 7 v 11 , o4 I udE e T nD 4 期( P T F b r 2 0 , 0 4 N . ( se v y e a uy . s r
一
肢静脉曲张仍以手术治疗效果最好。除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查 ( csn一18 A uo 2 X型 , Hz 和下 肢 静脉 顺 行 造影 检 查 7 5M ) 4 所致的浅静脉代偿性曲张外, 其余病因所致下肢静脉曲张大 侧 ,5 7 %的肢体有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 。 多采用传统 的大隐静脉高 位结扎 加剥脱 术 。然而 , 临床上常 裹1 8 15例下肢静脉曲张临床资料 例( ) %
2 2 与德 国 D d erl Mabr 血浆 的比较 . a eB hig rug I
见表 2 。
势、 止血带使用 、 及抗 凝剂量等。其次血浆的保存必须在 标本 2 0℃ , 用前 3 7℃快速融化 , 能反复冻 融 ,0天 内各项指 不 2
一
裹 2 与德国 Dd er gM r r血浆的 比较 aeBhn a ug i b
目前 随着 对下肢静脉 曲张 , 特别是 对原发 性下 肢静 脉曲 张及深静 脉瓣 膜功能不全 等疾病 的认识 进・ 步深入 , 根据 其 发病原 因 , 许多创伤 小 、 效果好 的改 良治疗 方法 出现。而下肢 静 脉曲张作为常见的静脉疾病 , 由多种病 因引起 , 可 是许 多疾 病所共有的临床症状 , 非一个 独立 的疾 病 。多 年来治 疗下 而
现代检验 医学杂志 20 ,0 5 8 . 0 52 ( )4 ( 收稿 日期 :0 61 -5) 20 -00
的准确性和精确度 , 因此进 行实 验室标 准化和 质量控 制 已成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月 - 0 6年 4月间收治的下肢静 脉曲张病人 9 例 , 20 8 其中行大隐静 脉高位结扎剥脱联合 电凝术 6 例 。结果 6 例病人术后 l l 均恢复 良好 , 术后住院时间均为 2 , d 随访 8个月 , 皮下瘀斑 、 局部皮肤感觉 障碍均消 失 , 无复发病例 。结论 大隐静脉高位结
v i n he tet n f ge tsp e o s v i v r oi.M e h d F o J . 2 0 o en i t rame t o ra a h n u en ai ss c to s rm a n 0 5 t Ap. 2 0 r 0 6. 9 c ss wi en aioi a 8 ae t v i vrc s t t h sh
De at n f Va c l r S r e y N r e h n l F ed Ge e a s i , e q u He e 6 5 2 pr me t o s u a u g r , o t r C ia Oi il n r l Ho pt R n i , b i 0 2 5 hn l a
p o e u e t e s a ee s p r ca a io e v i s w r n a e b lcr - o g lt n rc d r , c  ̄ r d u ef i v r s en e ma g h i l c e d y ee t c a ua i .Re u t l 6 c s s h d g o rc v r .T e o o s l s Al 1 a e a o d e o e y h h s i l a o atr p r t n o p t i t n f o e ai Wa 2 a s Th fl w u p r d a 8 a zi e o s d y . e o o - p e i w s mo t s b t e c y ma n d s e i emi d s p ae o n , oI c h mo a e t so r a ia p r d, h l h d e rc r n a e r o o n .Co c u i n i ain n d t p i g o e t a h n u en e u r g c s s we n t f u d i e n l s o Hih l t a s i p n f g a s p e o s v i wi ee t - o g lt n o r ua g g o r r h t l r c a u ai f t b t Q c o o i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完整剥脱加微创电凝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体会(附40例分析)

况 , 时进行手术 治疗 ;例 中 , 5例 是 早 产儿 , 龄 均 在 3 有 胎 3周 以 下 , 中 4例 6例 保 守 治 疗 痊 愈 , 手 术 治 疗 痊 愈 , 因 感 染 重 并 发 肠 穿 孑 1例 1例 L 而 死 亡 , 生 儿 坏 死 性 小 肠 结 肠 炎 中 早 产 儿 发 病 率 高 的原 因 新
状 , 采 用扩 肛治 疗 后 痊 愈 。先 天 性 巨结 肠 4例 , 生 后 5天 经 于 出 现呕 吐 , 吐 物 含 胆 汁 或 粪 样 物 。腹 部 膨 隆 , 肤 发 亮 , 呕 皮 静
功能性呕吐或器质 性呕吐 , 鉴别机 械性肠梗 阻或麻 痹性肠梗
阻 , 择恰 当 的辅 助 检 查 , 以全 面 分 析 得 出 明 确 的诊 断 。治 选 加
・
51 6 ・ 2
吉林 医 学 2 1 o 0年 l 第 3 O月 1卷第 2 9期
样 肿 物 , 钡 餐 x线 检 查 和 B型 超声 证 实 . 期 行 幽 门 肌切 开 行 早
吐与体位的关系 、 随症状 , 仔细 的体格检查 , 定位鉴别 伴 经 先
术效果 良好 。6例肛门狭窄 , 反复 出现呕 吐, 腹胀不全梗 阻症
I I 一 般 资 料 : 院 20 . 我 0 3年 1 月 ~ 0 9年 8月共 收 治 下 肢 1 20
许多瘢疤 , 响外观 , 影 并容易 出现皮肤麻木 等。近年来 出现的
保 留大隐静脉五大 分支、 经皮 浅扎、 注射硬化剂 、 激光微 创等 疗法 , 又容易出现静脉炎 、 但 静脉血栓及 皮肤过敏 、 造价 高等 问题。大 隐静脉高位结扎完全剥脱加微创 电凝术有 以下显著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

大隐静脉剥脱术后护理要点大隐静脉剥脱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常用方法之一。
手术虽然能够有效地解决静脉回流问题,但术后的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同样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一下大隐静脉剥脱术后的护理要点。
一、术后体位与活动1、体位患者术后回到病房,应去枕平卧 6 小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
6 小时后可改为半卧位,以利于呼吸和静脉回流。
2、活动术后 24 小时内,患者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但可在床上进行足背屈伸和旋转运动,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
24 小时后,可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鼓励其下床活动,但应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活动时需穿着弹力袜或使用弹力绷带。
二、伤口护理1、观察伤口密切观察伤口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应及时通知医生更换敷料。
注意伤口周围皮肤的颜色、温度和有无肿胀,若出现皮肤发红、发热、肿胀等感染迹象,应立即处理。
2、伤口换药一般术后24 小时更换敷料一次,以后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换药次数。
保持伤口清洁干燥,避免沾水和污染。
3、拆线术后 10 14 天左右拆线,具体时间根据伤口愈合情况而定。
三、疼痛护理1、评估疼痛使用疼痛评估工具,如数字评分法或面部表情评分法,准确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
2、疼痛缓解措施对于轻度疼痛的患者,可通过分散注意力、听音乐、聊天等方式缓解。
疼痛较明显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给予适量的镇痛药物。
四、饮食护理1、术后 6 小时内禁食禁水,6 小时后可先少量饮水,如无不适,可进流食,如米汤、藕粉等。
2、术后 1 2 天逐渐过渡到半流食,如面条、馄饨等,再过渡到普食。
3、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如瘦肉、鸡蛋、新鲜蔬菜和水果,以促进伤口愈合和身体恢复。
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引起便秘。
五、下肢护理1、观察下肢血液循环注意观察下肢皮肤的温度、颜色、感觉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如出现下肢发凉、苍白、麻木、疼痛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等异常,应及时报告医生。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

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护理大隐静脉曲张俗称“老烂脚”,是外科常见病。
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标签: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护理大隐静脉曲张发病机理是大隐静脉瓣膜处瘤样扩张,使下肢浅静脉与深静脉汇合处的瓣膜失去“单向阀门”的作用,下肢血液回流障碍,静脉血液倒流,大隐静脉瘀血,使静脉迂曲、扩张。
我院普外三科从2012年1月至9月收治了103例大隐静脉曲张病人,通过采取高位结扎剥脱术进行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措施,病人均康复出院。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科2012年1月至9月收治的103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其中男性46名,女性57名,年龄35—78岁,平均年龄45岁。
1.2手术方法:本组手术均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
在股动脉内侧,自腹股沟韧带向下作弯向内侧的纵行或斜行切口,长约6cm;再分离大隐静脉;继而切断大隐静脉分支;结扎大隐静脉插入;推进大隐静脉剥离器;抽出静脉;继续分段切除瓣膜功能不全的交通支,最后缝合各切口,整个下肢用弹力绷带或弹力袜均匀用力包扎,以防剥脱部位出血。
1.3结果:本组103例均无感染,所有病人均满意出院,6—12个月内回访,均没有复发,也无并发症发生。
2护理2.1术前护理2.1.1心理护理: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不足,往往出现焦虑或恐惧心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疏导患者情绪,让其配合治疗。
一是患者入院后,热情接待,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二是说明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指导患者正确处理生活压力;三是向患者介绍手术原理,强调手术的安全性和治愈效果,增加患者治疗和康复的信心,让患者在最佳的身心状态下接受手术。
2.1.2患肢护理:告知患者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回流;注意清洁患肢,术前一天备皮,并用肥皂水清洗患肢。
2.2术后护理2.2.1体位和患肢护理:术后用弹力绷带包扎,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的目的、重要性,并注意弹力绷带松紧度是否合适[1]。
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

高位结扎剥脱术联合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我院自2010年2月至2011年8月采用大隐静脉扎、剥+电凝术治疗单纯性大隐曲张30例34条肢体,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共有30例患者,其中男21例,女9例。
年龄28----71岁,平均49.7岁。
左侧大隐静脉曲张12例,右侧14例,双侧4例,共34条换肢,其中23例有不同程度皮肤营养性改变。
术前均行彩色超声检查,确诊为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且手术前1日,均站立位用甲紫液描述所有曲张静脉走行。
1.2手术方法(1)先在内踝处做一长约1cm的切口,紧贴大静脉游离,以保护隐神经;切断并结扎大隐静脉起始,近心端插入一次性剥脱器(顺行插入)直至腹股沟。
(2)取腹股沟卵圆窝位置纵切口,约3~6厘米,按传统方法结扎、切断大隐静脉末端诸属支及主干,引出剥脱器头端,并将大隐静脉两端分别与剥脱器固定,缝合两处皮切口,仅留腹股沟切口下端一针暂不打结。
(3)取一9号套管针,于其针尾座内插入一细钢丝,使钢丝与套管内针接触,与小腿沿浅表曲张属支静脉走行插入套管针后接通电凝器,分段烧灼、电凝各曲张静脉。
(4)若小腿区有明显团块状曲张静脉或溃疡周围密集曲张静脉,则先在患处用数个不超过1cm小切口,分段剥脱这些静脉后,再电凝其余曲张属肢。
(5)所有曲张属肢处理完毕后,小腿诸切口各缝合一针(一刻不缝合),用敷料覆盖后,弹力绷带自足踝部向上加压包扎直至腹股沟处切口下缘,经该处切口向上抽拉剥脱器,顺行、全程剥脱大隐静脉主干后,大结闭合腹股沟切口下端,手术结束。
2 结果2.1 所有病例均可于手术次日下床自主活动,皮肤灼伤2例,腹股沟切口下血肿1例,小腿皮下条所样硬结5例。
2.2无切口感染,皮肤灼伤短期愈合,均按期拆线、出院,并配穿循环驱动袜3-4周。
随访半年30例、1年23例、有15例随访至今,切口下血肿及皮下条索样硬结均于3-6个月内完全吸收软化。
有皮肤溃疡者亦均短期内愈合,至今无1例复发。
激光电凝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护理体会

置于保存液 中, 由病 理 医生最后 诊断 。按 照 T S分 类法 , 果 B 结 分为正常细胞 、 不典 型鳞状 细胞 ( S U ) 低 度鳞 状上 皮 内瘤 ACS、
变 ( SL)高 度 鳞 状 上 皮 内瘤 变 ( SL 及 癌 。 LI 、 H I)
3 2 阴道镜检 查 对 宫颈病 变的诊 断价值 .
交 界 的 改 变及 血 管分 布情 况 , 于 宫 颈 表 面涂 3 醋 酸 溶 液 3 再 % O
一
6 后镜下观察 , 0s 出现白色上皮 镶嵌 、 点状及 各种 异型血 管 ,
3 3 宫 颈细胞 学检 查联合 阴道 镜 对 宫颈癌 筛查 .
宫颈 癌的发生与早婚 、 产 、 多 多性 伴及 HP V感染有 关 。 目前 宫颈 癌发生的危 险 因素有增 长趋 势 , 时诊 断治 疗 , 期 及 早 宫颈 癌是 可以治愈 的 。宫颈 细胞 学检 查为 宫颈 病 变普 查 的重 要 手段 , 但敏感性不 高。阴道镜作 为一种 内镜 检查 直接 观察 宫 颈病 变 , 迅速鉴别 良、 性病 变 , 提供 可靠 的 活检部 位 , 高 恶 并 提
别 活动后感觉肿胀 。
12 方 法 .
硬膜外麻醉 , 卧位 , 仰 常规消毒后于 卵圆窝处作 2c m切 口,
将 大隐静 脉近端及其属支予 以结扎 ( 症状轻者 可不结扎 ) 再将 ,
其远 端用套管针穿刺 , 出针 芯 , 人含 2 0U m 肝素生 理盐 取 注 5 / l
水 1 l然 后 用 5F导 引管 插 人 并 以 此 为 通 道 将 激 光 光 纤 插 人 Om ,
尹素 文 , 赵 丽 ( 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立山医院, 辽宁 鞍山 143 ) 1 2 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史 红,女,1975年出生。
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科护士长。
主要从事周围血管疾病和烧伤整形的临床护理工作。
通讯作者:邓劲松,E -mail :djsshdyq166@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加电凝术的护理史 红1 邓劲松2 勘 萍3 彭凤辉1 李 芳1 (武警广东总队医院:1外四科;2特诊科;3护理部,广州510507) 【关键词】 高位结扎剥脱术 导管电凝术 护理 【中国图书分类号】 R473.6 大隐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调查发现15岁以上的人群中发病率为9.6%,其中40%为双侧,占血管疾病的90%以上。
传统的手术治疗即高位结扎加分段剥脱术切口多、创伤大、出血量大、疤痕多,术后恢复时间长,影响患者的治疗信心[1]。
我院自2004年7月~2008年1月共收治87例,行高位结扎剥脱术加导管电凝术,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87例共95条肢体,其中男41例,女46例;年龄31~73岁,平均52岁。
患者入院时均有明显大隐静脉曲张,大隐静脉曲张的诊断参照《黄家驷外科学》标准,伴有患趾酸胀、发热者74例,65例皮肤色素沉着明显,26例有皮肤营养障碍,伴溃疡。
全部病例在术前均作下肢深静脉造影检查,证实深静脉通畅。
1.2 手术方法 本组手术均采用硬膜外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在内踝处和腹股沟处各做一个约3cm 的切口,找出并分离出大隐静脉内踝切口处,将大隐静脉结扎、切断。
将法国gamida 公司生产的静脉剥脱导管自下往上插入,至腹股沟切口处,结扎切断腹股沟切口处大隐静脉,用7-0缝线将大隐静脉与静脉剥脱导管系牢,从内踝切口处向下缓慢拉出剥脱管。
助手用手沿大隐静脉走行按压,按压5~10min 。
使用16G 套管针(针内插入一细钢丝)作为电凝器,功率为30~40W ,对迂曲浅静脉进行电凝。
术毕用无菌酒精纱布+大棉垫覆盖电凝口,同弹力绷带加压包扎约10d ,常规用抗生素。
1.3 结果 本组95条肢体除1例感染外其余无感染。
随诊82例,随访时间6~12个月,效果满意,患肢肿胀、乏感、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减轻或消失,皮肤营养明显改善,溃疡全部愈合。
2 护 理 2.1 术前护理 2.1.1 术前检查 术前指导患者做心电图、胸透、血常规检查,做彩色多普勒超声或深静脉造影,了解深静脉有无闭塞或返流。
2.1.2 患肢护理 告知患者避免过度活动或重体力劳动,抬高患肢,促进下肢血液回流以减轻症状,保持皮肤清洁卫生,勤剪趾甲,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碱性肥皂沐浴,防止患肢受凉、外伤。
对下肢肿胀患者,应抬高患肢30°,并鼓励患者作小腿伸屈运动,以利下肢静脉回流。
注意清洁皮肤,对有溃疡患者,根据细菌培养结果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同时加强全身营养,加强换药,可用呋喃西林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及时清除分泌物和坏死组织。
嘱患者保护好患肢,避免新的外伤。
术前一天皮试,备皮,备皮范围由脐部至整个患肢,并用肥皂水清洗,在体表用龙胆紫绘出曲张的浅静脉,以便术中电凝。
2.1.3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接诊护士热情接待患者及家属,并介绍科室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患者的需求,予以关心和帮助,使患者对医护人员产生亲切感、信任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以顺利实施康复护理。
大隐静脉曲张高位结扎剥脱术+电凝术治疗是一项新技术,患者对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年轻女性患者对腿部美容要求较高,而老年患者对术后效果及术中是否疼痛存在顾虑。
手术前患者往往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情绪,因此,应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针对其不同心理讲解如何配合手术及手术后应注意的事项。
向患者介绍手术的方法、原理、结果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使患者处于最佳的身心状态接受手术。
2.2 术后并发症预防及护理 2.2.1 术后体位与肢体活动 术后用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注意体位,并将患肢抬高30°(即高于心脏水平)。
术后应禁食6h ,去枕平卧6h ,防头痛发生。
早期应鼓励患者在床上活动下肢,术后24~48h 应鼓励患者下床行走,活动的强度及幅度,以不痛为度、循序渐进为宜,如下床困难,可指导患者在床上做患肢的屈伸运动,以防深静脉血栓发生[2]。
老年患者宜延长离床时间[3]。
2.2.2 患肢的观察与护理 观察患肢皮肤的颜色、温度及感觉,如皮温下降、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肢端发凉、麻木,提示有动脉血供血不足,应立即通知医生处理。
观察伤口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如有出血应及时检查伤口给予止血,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必要时用止血药,注意弹力绷带松紧度,防止弹力绷带包扎过紧。
术后第3天换药后可解除弹力绷带,改用普通绷带,术后12~14d 拆线可继续穿弹力袜。
对术前已出现并发症的患肢,如湿疹样改变或局部感染者,术后如局部红肿加重,感染扩散,应选用有效的抗生素。
2.2.3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对易患人群如长期从事重体力劳动,久站立职业者,应注意休息时抬高患肢,尽量避免长时间站立,不穿过紧的衣物和腰带,坐位时不要双膝交叉过久。
根据患者足和下肢的直径,选择合适的弹力袜,告知患者使用弹力袜的禁忌。
嘱患者每日清晨起床后穿袜,晚上睡觉时脱袜,坚持3~4个月,休息时抬高患肢20°~30°。
勿长时间静坐或站立,避免双下肢负重时间过长,忌用热水沐浴,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和散步,每次30min ,3~5次/d ,注意劳逸结合,术后3个月避免剧烈运动。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戒烟、酒,进低盐、低脂、清淡饮食。
多吃水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便秘。
遵医嘱按时口服阿司匹林等药物1~2个月,服药期间定期监测出、凝血指标,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并定期到门诊复查以了解静脉闭合情况。
3 讨 论 大隐静脉曲张是周围血管外科常见病、多发病,传统的手术治疗即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切口多、创伤大、出血量大、疤痕多,术后恢复时间长等缺点。
我院自2004年7月起,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加导管电凝术,术后患者肿胀乏感皮肤色素沉着明显减轻或消失,皮肤营养有明显改善,溃疡全部愈合。
术前做好充分准备,术后加强对患肢的观察及护理,重视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并正确使用抗血栓弹力袜,做好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能提高手术治疗的效果。
该手术有切口少而小、疤痕小、手术时间短、住院时间短及治疗彻底等优点,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较理想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参 考 文 献[1] 黄斯薇,王 玫,林少芒等.下肢静脉曲张微创刨吸术的护理.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5,21(6):33[2] 张瑞芳,许红璐,周雪梅等.高龄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实用护理杂志,2002,18(2):28[3] 魏彩霞,徐光焰,董继兴等.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护理.护理与康复,2006,5(3):202(2008-03-09收稿,责任编辑 梁秋野)作者简介:米彦军,女,1973年出生。
本科学历,主管护师,护理部主任。
主要从事护理管理工作。
部队住院患者护理服务模式探讨米彦军 刘 晋 张秀华 邵 丹 韩 光 (武警北京总队第二医院护理部,北京100037)【关键词】 住院患者 护理服务模式 【中国图书分类号】 R473.82 为进一步明确“创官兵满意医院”的服务目标,牢固树立部队医院“姓警为兵”的服务思想,我院护理工作根据新时期部队伤病员的心理、疾病需求特点,不断探索新形势下部队住院患者的护理服务模式,在为部队患者服务过程中,更加注重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的接合,整体护理与亲情服务的接合,在院服务与跟踪服务的接合,收到了较好的实践效果。
1 制定规范的入、出院管理流程 根据上级关于部队病员住院期间管理规定和病区管理的实际,制定部队病员入出院管理流程,突出体现严格管理与以人为本的接合。
1.1 入院管理 心理学表明,人们首次见面建立的最佳印象就在5s 之内[1]。
所以,我院护理工作对部队伤病员实施了“首问负责制”。
责任护士需按照如下工作流程对伤病员做好协同式入院初始护理服务:首先协助伤病员办理入院手续,并向护理部上报伤病员一般情况(姓名、单位、职务、入院诊断、联系人、联系电话),安排专有床位→发病号服→收军装→实施部队伤病员特别入院介绍。
1.2 出院管理 责任护士需按照如下工作流程对伤病员做好出院终末护理服务:通知单位领导→协助办理出院→与单位办理交接手续→发军装。
2 完善护理服务措施 护理部注重充分调动和发挥每名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效地挖掘每一名护理人员的潜能,实现全员参与管理,积极完善护理服务措施,有效实现整体护理与亲情服务的接合。
2.1 建立护理工作三级查房体系 实施责任护士、护士长、护理部三级查房。
要求责任护士严格执行整体护理工作程序,坚持护理工作制度,履行优质服务细则,并根据患者心理状态,向患者适当介绍病情,做耐心细致的解释工作,解除影响患者健康的心理;要求护士长对部队病员做到“三个清楚”,即清楚其一般情况和心理状态,清楚其疾病诊断及病情变化,清楚其陪人情况;要求护理部做到及时检查护理服务工作的落实情况,及时了解病员对护理服务工作的意见、建议,并对不满意项目及时分析,制订改进措施,准确填写“部队住院病员护理服务综合评价表”。
2.2 完善部队患者住院管理制度 在医院原有部队患者系列管理制度的基础上,我们又针对部队伤病员的住院特点,制定了“常用物品集中采购制度”、“部队出院患者护士随访制度”,以突出体现护理工作以人为本,为兵服务的人性化服务理念。
3 满足患者隐含需求 冰山理论告诉我们,人们只说出了10%的需求,是冰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