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听课记录表1
一年级小学数学上册听课记录 表

3、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进行了讨论交流,在小组合作中进一步认识图形,发展空间观念。
六、板书设计:
认识图形
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曹老师执教的《认识图形》一课是在第一册认识四种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认识一些平面图形。这节课的教学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能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我认为本节课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寓教于乐
教学中教师努力将教学内容融入到一环环的活动中,以活动贯穿始终。为学生说、想、做、创造恰当的氛围,创设必要的情境、空间。
生:这是我的好朋友球,它长得圆头圆脑的,摸起来圆乎乎的,没有平平的地方,它爱滚来滚去的。我很喜欢玩球。
师:你真会观察,让它滚给大家看看(在实物投影上滚一滚),请同学们从你带来的物体中,拿出这位同学的好朋友球。我们的下一个好朋友是谁呢?
生:我的好朋友有点圆,又有点长,直直的,上面和下面都是圆的,要它站它就站,要它滚它就滚,它站着不会滚,只有躺着才会滚。
生:我发现球可以自由自在地滚,圆柱是直直地滚。(放实物投影上演示。)师:再提一个问题,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呢?生: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有六个面,但长方体是长长的,有些面大,有些面小,正方体是方方的,每个面都一样大。
师:我们班的小朋友,会听、会看、还会问,很了不起!下面有四幅图,都是我们今天认识的物体,谁能说一说它们的名字。
第二、努力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新课程标准明确要求: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过程中,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孩子们通过自己去发现、去探索,获得数学知识。而教师只是这节课的引导者、材料准备者、活动的设计者。
初中听课记录表模板范文

初中听课记录表模板范文一、听课基本信息。
1. 听课日期:[具体日期]2. 授课教师:[老师姓名]3. 授课科目:[科目名称]4. 授课班级:[班级名称]5. 听课人:[你的名字]二、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目标。
老师希望同学们能掌握[具体知识点,比如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并且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公式解题。
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像把那种关于面积的应用题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来求解。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和自主探究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一元二次方程解法的规律。
这就好比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寻找打开宝藏的钥匙,而不是直接把钥匙给他们。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他们在解题的时候能像小侦探一样,一步一步地推理出正确答案。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老师说数学就像一个神秘的魔法世界,每一个公式都是一个魔法咒语。
一旦掌握了,就能解决很多生活中的难题。
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问题时积极思考、不轻易放弃的精神。
三、教学内容。
1. 导入(3分钟)老师一上课就讲了一个超级有趣的故事:“从前有一个正方形的花园,它的面积是[X]平方米,现在要在花园的四周修建一条宽度相同的小路,小路的面积是[Y]平方米,那这个花园的边长和小路的宽度有什么关系呢?”这就像抛了一个小钩子,一下子就把同学们的好奇心勾起来了。
同学们都瞪大了眼睛,开始在脑子里各种盘算。
2. 知识讲解(20分钟)接着老师就开始正式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了。
他说一元二次方程就像是一个神秘的方程式家族里的一员,长着“ax²+bx + c = 0(a≠0)”这样的标准脸。
然后又详细地解释了a、b、c分别代表什么,就像介绍这个方程式家族成员的各个器官一样。
在讲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时,老师先讲了直接开平方法。
他在黑板上写了一个例子“x² = 9”,然后问同学们:“这个x等于多少呀?”同学们都大声说“x = 3或者x=3”。
听课记录(1)

一、导入二、任务1、练习朗读2、认识课文3、品位细节4、表达感受三、活动一:练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3、基本上由“细节”构成的文章——生动性。
4、通过一件小事表现多个人的文章——艺术性。
5、通过一件事表达生活感悟的文章——哲理性。
活动三:品位细节请同学们自选内容,选择句式说话。
1、亨特的爸爸是一个的人。
2、课文对亨特的描写,最突出的特点是?文中对“我”的描写,最成功的地方是心理描写。
活动四:表达感受现在我们试着说一句话来表达学习课文之后的感受,这句话要用上“走一步,再走一步”。
如:我多年坚持作读书笔记,有同事问我是怎样坚持下来的。
我说:每天做一点吧,走一步,再走一步。
人在很累的时候要像运动员那样,挥一挥紧握的拳头,学会鼓励自己。
先把自己写的句子念给自己听。
本节课活动小结:1、朗读活动——练习朗读。
2、理解活动——认识活动。
3、分析活动——品位细节。
4、体验活动——表达感受。
《走一步,再走一步》听课记录一、导入二、任务1、练习朗读2、认识课文3、品位细节4、表达感受三、活动一:练习朗读1、朗读要做到读音准确,建议大家用“圈读”生字词的方式练习读音。
2、朗读要注意表达语气,建议大家用“选读”精彩段落方式练习体会。
活动二:认识课文建议大家从内容、人物、结构、写法、全文主旨等角度来做正面的练习。
1、用“这是的一篇课文”的句式来说话。
2、用“这篇文章写了一个的故事”的句式来说话。
总结:1、写“我”的“童年故事”的文章——回忆性。
2、先叙事再叙感,层次分明的文章——清晰性。
听课评价记录表1

5
3
学习状态
9
学生学习行为
5
听课检查 记录
10
教学进度
教学计划安排
5
11
内容进度
5
12
书面测试
5
教学测试
13
作业测试
5
14
作业内容
5
15 作业布置
作业分量
5
16
作业难易度及要求
5
17
教学效果
班级成绩
5
18
学生掌握程度
5
19
教学总结
知识掌握准确
5
20
学习态度端正
5
分值总分
100
评价得分
优秀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良好
学校: 听课评价时间
被听课班级 听课人员
听课评价记录表
授课老师
年 月 日 星期 第 节 授课学科 听课人数
序号 检查项目
检查要求
项目分值 评价得分 得分结果 备注
1 2
教学情况 3 4
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结构
5
4
5
3
5
4
5
3
5
6
教学 纪律
7
教师纪律 课堂纪律 学习氛围
5
4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5
4
8
学生参与度
28
听课总评
备注
最新听课记录(范文10篇)

听课记录(范文10篇) 听课记录(一):授课教师: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蜜蜂引路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板书课题、读题。
蜜蜂怎样会引路呢?请同学们读课文。
揭示课题:;引路;是什么意思(带路)二、自学生字新词⑴读准生字的读音⑵划出文中不理解的词,联系上下文想想它们的意思2.检查自学情景三、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资料默读课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导学生用扩句法说一说。
)四、学习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2.在语境中辨析词义:列宁常常请养蜂的人来谈天。
往常派去找他的人不在,列宁只好亲自地去找。
读这两个句子,比较一下,加点字的意思有什么不一样。
听课评析课堂中难点是从列宁利用蜜蜂引路的事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教学中,要把指导朗读作为理解课文的主要手段,贯穿在教学的始终。
听课记录(二):授课教师:xxx科目:语文听课时间:xx课时听课课题:生命的药方听课地点:xx班级听课记录[]一、情境导入师:今日我们学的课文里面也有一个xx病患者。
患者的名字叫德诺,他才十岁。
德诺找到了他生命的药方了吗?让我们一齐走进课文《生命的药方》(出示课题)二、通读,初次感悟问题找到;生命的药方;了吗?从哪儿读明白的?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通顺流利。
1、检查生字词:指名读抽读齐读①读准字音②读懂词语2、想想课文中找到的;生命的药方;是什么?3、交流板书:欢乐、友情;生命的药方;指的就是友情。
你是怎样明白的?从谁的话中能够看出;生命的药方;指的是欢乐和友情?是德诺的妈妈,哦,是那位不幸的母亲,为我们揭开了;生命的药方;的真谛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1、走进德诺,感受孤独2、德诺的妈妈为什么说德诺一生最大的病其实是孤独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到文中去找到答案。
3、反馈,随机学习。
德诺十岁那年因为输血(xu;)不幸染上了xx病,伙伴们全都躲着他。
(1)指名读。
(2)从哪个词中体会到了他十分孤独,十分无助?(全都躲)(3)这些伙伴在德诺染上xx病之前是如何和他相处的?听课评析xx病是经过血液等传播,跟xx病患者一齐吃吃饭、握握手是不会被传染的。
听课记录 (2)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年 10 月 10 日第 9 周星期五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10 日第 9 周星期五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13 日第 10 周星期一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14 日第 10 周星期二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15 日第 10 周星期三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22 日第 11 周星期二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17 日第 10 周星期五
实习学校湛江市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17 日第 10周星期五
实习学校湛江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22 日第 12 周星期三
实习学校湛江第六小学时间 20xx 年 10 月 23 日第 12 周星期四。
学生听课情况的记录

学生听课情况的记录
一、学生听课情况:开学到现在,孩子们的各方面都有很大的
进步。
能听到上课铃声主动的进教室上课,能比较认真的
写作业等等。
可是有的孩子就是上课时爱做小动作、或交
头接耳小声说话。
二、观察目的:鼓励孩子们集中精力,认真听课。
三、观察记录:上课铃声响了,孩子们快步走向自己的座位。
上课以后,老师正在讲课发现王小硕同学在低着头在下面
玩小玩具,这时我没有批评他,而是走到他跟前,用手轻
轻的摸了摸他的头,他知道老师发现他在下面做小动作,
立马把玩具收起来,不好意思的朝老师笑了笑,我轻声说:“课堂上不要玩玩具,课下在玩!”他惭愧的低下了头。
四、分析与措施:
分析:放学时间到了,王小硕的妈妈来接的。
我就这件
事和她聊了起来。
她说爸爸、妈妈都忙着开店,平时都由
奶奶照顾的,奶奶特别喜欢小硕,特地从老家赶过来照顾
孩子的。
由于太宠了,所以养成了边做事边玩的习惯。
措施:1.通过谈话,让小硕知道课堂上认真听课的重要性。
我在学校经常与他单独谈话,让他明白上课认真听讲有利
于自己的学习。
并抓住有利时机,积极鼓励他上学不带玩
具、上课认真听讲,并适时地表扬他。
2.与家长沟通。
对孩子的教育要靠家庭、社会的支持,为了让孩子能健康地成长,我特意与他的父母、祖父母交换了意见,让他们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并请他们配合老师,在家中也让孩子不要边学习边玩,养成专心做事的好习惯。
表格式《秋天的雨》听课记录表及评析语

标题:《秋天的雨》听课记录表及评析作者:XXX日期:XXXX年XX月XX日一、听课记录1. 主题:秋天的雨2. 主讲人:李老师3. 主讲内容:通过诗歌、散文和音乐欣赏,展现秋天雨的意境和情感4. 上课时间:XXXX年XX月XX日(周二)下午3点-4点30分5. 参与听课人员:全体学生二、评析1. 主题秋天的雨作为主题,充分表现了秋天的特点和情感。
雨水是大自然的馈赠,特别是在秋季,雨水给人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也给予了人们寄托情感的空间。
通过这个主题,学生不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能够体会到诗歌、散文和音乐所传达的深刻情感。
2. 主讲人李老师在课堂上引领学生领略秋天雨的美妙,引用了大量的诗歌和散文,运用音乐欣赏展现了秋天雨水的诗意和情感。
李老师的讲解通俗易懂,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和感悟。
在课堂上,李老师还向学生讲述了一些相关的故事,并且和学生亲近交流,使课堂氛围轻松愉快,有益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 主讲内容在主讲内容上,李老师结合了诗歌、散文和音乐欣赏,向学生展现了秋天雨水的美好和意境。
通过诗歌的朗诵和音乐的欣赏,学生们在课堂上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了秋天雨水的清新与美丽。
李老师还以生活中的例子和学生亲身经历为例,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了秋天雨的情感和意义,引发了学生的共鸣和思考。
4. 上课时间上课时间为下午3点至4点30分,正逢秋天的下午,正是能够展现秋天雨水特有美景的时节。
李老师的授课时间安排得当,在这个时间段让学生更容易地沉浸在课堂氛围当中。
5. 参与听课人员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了这堂课程。
在课堂上,学生们倾听老师的讲解,参与诗歌的朗诵和音乐的欣赏,也和老师进行了积极的互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问题。
学生们在老师的引导下,都表现出了对秋天雨的热爱和向往。
三、总结李老师的《秋天的雨》课程给全体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课堂上的整体参与和互动,学生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秋天雨水的美好和情感,也感受到了诗歌、散文和音乐带来的审美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