替加环素

合集下载

替加环素介绍

替加环素介绍

药代动力学特性—抗生素后效应(PAE)
替加环素为时间依赖性抗菌药物,并具有中至长时间的PAE
1、体外试验显示,替加环素对各种金葡菌的PAE可持续3.4-4h,对大肠埃希菌(包 括带有特定抗药性决定因子的菌株)可持续1.8-2.9h 2、一项嗜中性白血球缺乏症小鼠大腿局部感染模型研究显示, 替加环素体内的 PAE持续时间极长,对肺炎链球菌为8.9h
小结
有效对抗四环素类两大耐药机制,不受常见耐药机制的影响 广泛分布于人体各组织,腹腔组织浓度高 广谱覆盖耐药G-菌、耐药G+菌、厌氧菌和非典型病原体 对导致IAI的常见致病菌抗菌活性强 有效治疗cIAI和重症cIAI,临床治愈率和细菌清除率高 安全性良好
谢谢各位的聆听

替加环素的目标治疗
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
1、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肠杆菌科细菌 2、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鲍曼不动杆菌
多重耐药菌混合感染 治疗
1、MRSA+耐药阴性菌 2、多种耐药阴性菌
G+:替加环素应作为多药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推荐药物,包括对糖肽类中介 的葡萄球菌。许多研究表明:替加环素是对肠球菌属最有效的抗生素,且不论其对 万古霉素敏感或耐药与否。
厌氧菌:替加环素对绝大部分拟杆菌属,包括卵形拟杆菌、普通拟杆菌、多形拟杆 菌、单形拟杆菌、迪氏拟杆菌和脆弱拟杆菌高度敏感。对消化链球菌属具有高度 的抗菌活性。对各种接受测试的产气荚膜梭菌、艰难梭菌、双路普雷沃尔菌、疮 疱丙酸杆菌和具核梭杆菌等均非常敏感。研究显示替加环素对艰难梭菌活性最好, 甚至超过甲硝唑。
G-:替加环素对肠杆菌科细菌具有高度活性,不论其是否产ESBL。
对奇异变形菌和吲哚阳性变形菌活性低,铜绿假单胞菌对其天然耐药。对其他非 发酵阴性菌具有较好抗菌作用,包括乙酸钙不动杆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以及 流感嗜血杆菌、粘膜炎莫拉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多杀巴斯德菌、宋内志 贺菌和脑膜炎奈瑟球菌。

替加环素 指南汇总

替加环素 指南汇总

Johns Hopkins.antibiotic guidelines 2013-1014.
2
指南推荐替加环素临床应用广泛
• 复杂性腹腔感染(cIAI) • 皮肤及皮肤软组织感染(cSSTI)
• 医院获得性肺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HAP/VAP)*
• MDR不动杆菌 • MDR肠杆菌(产ESBL肠杆菌、产
5
6.卫生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4
2010年IDSA指南推荐 cIAI —替加环素初始经验性单药治疗成人轻-中度
cIAI
2010年IDSA指南推荐替加环素 ——初始经验性治疗
疾病
轻-中度cIAI
给药时机 初始经验性治疗
替加环素的 起始使用替加环素100mg,后 给药方案 50mg,q12h治疗
经验性联合治疗
• 对于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当药敏检测显示无可用抗菌药物时,可采用替加环素 联合其他药物进行抢救治疗
• 已有替加环素与多粘菌素和/或磷霉素和/或利福平等联合使用的报道,但目前 仍缺乏研究证实其疗效
• 替代利奈唑胺治疗肾功能不全患者的MRSA感染
替加环素可用于治疗以下致病菌所致的感染: • 异质性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 (h-VISA, MIC ≥2 mg/l), • 万古霉素中介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 MIC = 8 mg/l) •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MIC ≥16 mg/l) •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
—替加环素目标性治疗cSSTI
致病菌
推荐药物
备注
MR素,局部可以使用莫 匹罗星软膏、糖肽类、利奈唑胺、替加环素、 达托霉素
病灶引流通畅
肾功能不全或轻中度肝功能不全患者无需调整剂量 不动杆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

注射用替加环素说明书一、药品名称替加环素注射液二、成分每毫升含有替加环素50毫克三、适应症用于治疗感染症,包括但不限于:1. 严重肺部感染;2. 腹腔感染;3. 血流感染;4. 骨和关节感染;5.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四、用法和用量本药品仅限医生或经过专业培训的医疗人员使用。

请严格按照医生建议使用。

成人用量:每次剂量为替加环素125毫克,每12小时一次。

特殊人群用量调整:对于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或肾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剂量需要相应调整。

请遵循医生的建议。

五、使用方法本药品为注射剂,必须由医生或医疗人员使用以下方法注射:1. 充分搅拌:在使用前,请将注射液充分搅拌均匀,使其成为均一液体。

2. 瓶塞取样:使用无菌注射器时,按需取样。

使用后的剩余液体不得重复使用,必须丢弃。

3. 静脉注射:将药液缓慢注射入患者的静脉血管中,注射速度约为3至5分钟。

请注意注射时的无菌操作,避免药液与空气接触。

六、不良反应1. 胃肠道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泻、胃痛等。

2. 皮肤反应:可能出现皮疹、瘙痒、荨麻疹等过敏症状。

3. 肝功能异常:可能导致肝酶升高、黄疸等肝功能异常。

4. 造血系统异常:较少见,可能导致白细胞减少、粒细胞减少等。

七、注意事项1. 过敏反应:对替加环素或其他青霉素类药物过敏的患者慎重使用。

2. 肝肾功能不全:对于肝功能或肾功能受损的患者,应根据医生的建议调整剂量。

3. 妊娠和哺乳期: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使用本药物应咨询医生的建议。

4. 药物相互作用:请告知医生您正在使用的其他药物,以避免药物相互作用。

八、注意事项1. 请储存在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

2.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无法触及的地方。

3. 本品严禁过期使用。

请在使用前查看药品有效期。

4. 请将药品丢弃在指定的丢弃容器内。

九、封面替加环素注射液【药品名称】说明书以上内容为替加环素注射液使用说明书,请遵循医生的指导进行使用。

如有任何疑问,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替加环素(Tigecycline)

替加环素(Tigecycline)

替加环素(Tigecycline)替加环素(Tigecycline)在2005年7月被美国食品及药物管理局批准治疗一定范围的细菌感染。

它是被称为甘氨酰环素类的四环素的新一代药物,是为解决早期四环素的抗药性而研发的。

现在人们对一种新的抗生素有迫切的需求,以抵抗细菌对现有药物的抗药性的增强。

像金黄色葡萄球菌这样对生命有潜在威胁的菌株正在加剧蔓延--这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它们对多种抗生素有抗药性,即使是像万古霉素这种以前被认为非常可靠的。

过去研发新的抗生素的主要途径是修改现有的药物,使药物对已经对前代药物产生抗药性的细菌重新有效。

尽管第二代和第三代的抗菌药物--包括青霉素,头孢菌素类,大环内酯类和喹诺酮类--维持了抗生素的效果不再下降,但是用这种方式获得成功越来越难了。

而且,全新种类的药物已经非常罕见,过去四十年里,只引入了利奈唑胺(Zyvox;Pfizer)和达托霉素(Cubicin;Cubist)这两种抗生素。

最初发现首个四环类抗生素在50多年前被发现,代表了在革兰氏阳性和革兰氏阳性的细菌感染治疗的巨大进步。

然而,随着最初的广泛使用,众多细菌对四环类抗生素产生的高抗药性使其退居为二线或三线治疗方案。

20世纪90年代早期,在研究四环素作为广谱抗生素的尝试中,人们对类四环素物质在四环素敏感和抗性的细菌中的反应做了系统研究。

这些努力使我们能对甘氨酰进行鉴定,包括替加环素(Tigecycline)。

药物性质和早期的四环素一样,替加环素(Tigecycline)通过与核糖体30S亚单元结合来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它阻止了氨基酰基转移核糖核酸分子进入核糖体的A区域,阻止了氨基酸残基融合到延伸的肽链中。

两个主要的四环素抗药性机制是核糖体保护和四环素因故流出细菌体外。

替加环素(Tigecycline)不受这两种机制影响,这是因为有9-t-丁基-甘氨酰酰胺(9-t-butyl-glycylamido)大分子侧链的位阻。

替加环素的合成

替加环素的合成

替加环素的合成勇者,为人类的健康勇敢地战斗着,它就是本文要介绍的主人公替加环素。

原研替加环素“泰阁”曾经俗称老虎素,单从名字就可以想象出这种抗菌药物有多么强大。

2005年替加环素经美国FDA批准上市,2012年正式在中国上市。

接下来让我们进一步领略它的风采。

1结构特点、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替加环素是米诺环素的衍生物,与米诺环素相比,它在9-位增加了N-叔丁基甘氨酰胺基,从而克服由主动外排及核糖体保护介导的耐药性,使得其相对其它四环素类药物更具有高效、广泛的抗菌活性[1]。

图1 替加环素化学结构式替加环素肠道吸收不足,一般需静脉给药;负荷剂量100mg,维持剂量50mg,q12h,30-60min静脉滴注[2]。

其稳态分布容积平均500-700L(7-9L/kg),广泛分布于各组织中,血液游离浓度较低[2],不容易穿过血脑屏障。

体外血浆蛋白结合率范围大约为71%-89%[2],在低蛋白血症时容易被清除,应增加剂量。

清除率呈剂量依赖性,主要以原型及代谢产物通过胆汁排泄,少部分通过肾脏排泄[3]。

对于重度肝功能损害患者,其清除率下降,半衰期延长,维持剂量建议减量为25mg,q12h给药[2]。

有实验数据表明,替加环素表现出时间依赖性杀菌活性,并且在3mg/kg剂量下对G+和G-菌具有延长的抗生素后效应[4]。

2作用机制及抗菌活性替加环素属于抑菌剂,主要通过与核糖体30s亚单位结合、阻止氨酰化tRNA分子进入核糖体A位而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5]。

由于对米诺环素结构进行改变,替加环素的抗菌谱得到了扩大,可广泛覆盖G+球菌、G-杆菌等,如多种厌氧菌(如脆弱拟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肺炎支原体等非典型病原菌,甚至对耐药菌如耐青霉素的肺炎链球菌(PRSP)、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碳青霉烯耐药的肠杆菌属及鲍曼不动杆菌均有效。

有研究表明,替加环素对立克次体有效,可能也是治疗恙虫病的一种选择[4]。

关于注射用替加环素的用药禁忌介绍

关于注射用替加环素的用药禁忌介绍

关于注射用替加环素的用药禁忌介绍
1、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
(1)致畸效应——妊娠分级D级
妊娠妇女服用替加环素可能引起胎儿毒性。

替加环素对大鼠或家兔无致畸作用。

临床前安全性研究发现,14C 标记的替加环素能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组织,包括胎儿骨骼结构。

以AUC计算,大鼠和家兔的替加环素暴露量分别处于5倍和1倍于人每日剂量与胎鼠或胎兔体重的轻度减轻以及未成年动物骨骼异常(骨化延迟)相关。

家兔暴露于等同于人类剂量的母体毒性剂量时,死胎的发生率增加。

尚未有在妊娠妇女中进行关于替加环素的、足够的、对照良好的研究。

本品只有在对胎儿的潜在利益超过潜在风险时才可考虑在妊娠期间使用。

(2)哺乳期妇女
应用14C标记的替加环素进行动物研究,结果提示替加环素易于经泌乳大鼠的乳汁分泌。

替加环素口服生物利用度有限,与此一致的是,哺乳小狗经母乳喂养获得的替加环素全身暴露量微乎其微。

尚不清楚本品是否经人乳分泌。

因为许多药物经人乳分泌,所以本品应用于乳母时应谨慎。

3、儿童用药
18岁以下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尚不明确。

因此,不推荐用于18岁以下患者。

4、老年用药在III期临床试验共2514名接受本品治疗的患者中,65岁及以上共664名,75岁及以上共288名。

这些老年患者在总体安全性或疗效上与年轻患者相比无意料之外的差异,但不能除外一些老年患者更容易出现不良事件。

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
药物渗透减少 药物外排增多 酶的修饰钝化作用 核糖体结合位点的改变
靶位改变 灭活酶的产生 主动外排系统
靶位改变 细胞膜渗透性改变 药物主动外排系统
细胞膜外排系统 破坏或合成新的蛋白(核糖体蛋白改变)
外排泵蛋白 核糖体保护蛋白
5
耐药机制
核糖体保护机制
与30S亚基结合,结合位点不同 结合方式独特-具有很高的结合力(约为四环素的5倍)
• 目前仅有静脉剂型
时间(h)
Cmax :血药峰浓度;Cmin :血药谷浓度;AUC:药物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t½ :药物半衰期 a:首剂给予替加环素100mg ,随后每12h 给予50mg,输注30分钟。
1.泰阁(注射用替加环素)产品说明书
8
2.Meagher AK et al.Diagn Microbiol Infect Dis. 2005;52(3):165-171.
抗菌谱
G+球菌(GPC):几乎所有的GPC(包括抗药性GPC), 如 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
耐苯唑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ORSA) 万古霉素中度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VISA) 耐万古霉素金黄色葡萄球菌(VRSA)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N-S)
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 青霉素不敏感肺炎链球菌(PNSSP)
13
临床应用
致病菌包含抗药性GPC的混合感染症
开腹后伤口感染 腹腔内感染 压疮
抗药性GNB感染症
耐碳青霉烯类AB菌 产ESBL细菌的感染症
产AmpC β-内酰胺酶细菌感染症
14
临床应用
医院获得性肺炎(可能需与头孢他啶并用)? 对万古霉素过敏/万古霉素治疗失败的病患,治
疗ORSA感染症的替代抗生素 伪膜性结肠炎

《替加环素介绍》课件

《替加环素介绍》课件

03
替加环素的耐药性和敏感 性
替加环素对常见病原体的耐药性
总结词
替加环素对常见病原体如大肠杆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具有一 定的耐药性,但不同病原体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程度存在差异 。
详细描述
替加环素对大肠杆菌的耐药率相对较低,但对肺炎克雷伯菌 的耐药率较高。此外,替加环素对其他一些常见病原体如流 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也表现出一定的耐药性。
皮肤和软组织感染
替加环素在治疗皮肤和软组织感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 球菌感染时效果显著。
尿路感染
对于尿路感染,尤其是由大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感染,替 加环素是一种有效的治疗选择。
替加环素在特殊感染中的应用
耐药菌感染
由于替加环素对多种耐药菌具有抗菌活性,因此在治疗多重耐药菌引起的感染,如耐甲氧 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感染时具有重要价值。
替加环素对特殊病原体的耐药性
总结词
对于一些特殊病原体,如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等,替加环素通常表现出较好的抗菌活性。
详细描述
结核分枝杆菌对替加环素敏感,而非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则相对较低。此外,替加环素对某些病毒 如流感病毒、HIV等也具有一定的抗病毒活性。
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测试和结果解读
总结词:替加环素的敏感性测试主要包括药敏试验和 MIC测定等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病原体对替加环素的敏 感性差异,有助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替加环素的不良反应和安全性
01
替加环素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因此在给药过程中需要监测肾功能指 标。
02
替加环素可能引起电解质紊乱,如低钾血症、低钙血症等,需要关注 并及时纠正。
03
替加环素可能增加癫痫发作的风险,对于有癫痫病史的患者应慎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替加环素
替加环素[Tigecycline商品名TYGACIL TM(美国惠氏药物公司开发)]是一种新型的广谱活性的静脉注射用抗生素,对有抗药性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也有活性,是甘氨酰四环素类中的首个药品,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于2005年6月批准上市的新药。

替加环素( GAR 936) 是继多西环素、米诺环素、美他环素后开发的新一代四环素类抗生素。

与四环素相比,在中央的骨架的侧链上,在第9位以D 环甘氨酰环代替了N-烷基-甘氨酰氨基(见图1) 。

使抗菌谱更广,抗菌活性更强,而且使它得以能克服大多数细菌对四环素耐药机制的产生。

替加环素英文名Tigecycline,tygacil
别名9-叔丁基甘氨酰氨基米诺环素,丁甘米诺环素
化学名(4S,4aS,5aR,12aS)-4,7-双(二甲氨基)-9-[(叔丁基氨基)乙酰胺基]-3,10,12,12a-四羟基-1,11-二氧代-1,4,4a,5,5a,6,11,12a-八氢并四苯-2-甲酰胺
结构式:

图1 替加环素的结构
箭头所指为92叔2丁基2甘氨酰氨基在D环上第9位置的侧链
替加环素的作用机制与四环素类抗生素相似,都是通过与细菌30 S 核糖体结合,阻止转移RNA的进入,使得氨基酸无法结合成肽链,最终起到阻断细菌蛋白质合成,限制细菌生长的作用。

不过,替加环素与核糖体的结合能力要比四环素或米诺环素强5 倍。

替加环素与米诺环素在分子结构上很相似,其主要区别在于前者在9 位上增加了一个甘氨酰氨基。

到目前为止,这种9 位上的甘氨酰氨基取代为替加环素所独有。

在其他天然或半合成四环素类抗生素中均未出现过,它使得替加环素能够克服由外排及核糖体保护介导的耐药(与四环素类抗生素有关的两种主要耐药机制),从而可以用于治疗四环素耐药菌株所致的感染。

目前已知,其他一些耐药机制,如β- 内酰胺酶(包括广谱β- 内酰胺酶)、作用靶位的修饰、大环内酯外排泵、酶靶位的改变(如螺旋酶/ 拓扑异构酶)等都不会影响替加环素的活性。

替加环素的抗菌谱包括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和厌氧菌,体外实验和临床试验显示替加环素对部分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如弗氏枸橼酸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杆菌、产酸克雷伯氏菌和肺炎克雷伯氏菌、鲍曼氏不动杆菌、嗜水气单胞菌、克氏枸橼酸杆菌、产气肠杆菌、出血败血性巴斯德菌、粘质沙雷菌和嗜麦芽寡养单胞菌等)敏感。

但铜绿假单胞菌对替加环素耐药。

目前还没有发现耐药菌株。

替加环素仅能用于注射给药,因为它口服的生物利用度非常有限。

替加环素和人蛋白结合率是68% ,半衰期为36 h,不到30%的替加环素以原形在粪便和尿中排出。

该药的2 条主要代谢途径已经被鉴定出来: 其一的主要代谢物是葡萄糖苷酸化的替加环素及其差向异构体, 占了人血清中放射标记药物的5 %~20 %; 另一条次要代谢途经是产生了N - 乙酰基- 9 - 氨基二甲胺四环素。

替加环素不抑制或诱导肝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也不改变依靠此酶系统代谢药物的代谢情况。

同样,作用于P450的药物也不改变替加环素的清除率。

替加环素的半合成方法起始原料为去甲基金霉素,路线如下:
图2 替加环素的半合成过程
替加环素的不良反应:在临床试验中,替加环素引起的最常见不良事件为恶心和呕吐,其发生时间通常在治疗头1~2天之内,程度多为轻中度。

在阳性药对照临床试验中,复杂皮肤和皮肤结构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时,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35%和20%;应用万古霉素/氨曲南治疗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8.9%和4.2%。

复杂腹内感染患者应用替加环素治疗时,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5.3%和19.5%;应用万古霉素/氨曲南治疗时,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分别为20.5%和15.3%。

总体来说替加环素的不良反应是属于比较轻型的。

“医学界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寻找治疗严重感染的和提高患者治疗的新方法,”美国西北大学Feinberg医学院医学系传染病研究室的Gary Noskin 博士说,“不幸的是,很多广谱抗生素现在正在失去效果。

”日益出现的细菌耐药性引起了人们对新抗菌药的需求,并发感染和抗生素抗性是全球范围内广受关注的问题,而目前正在开发的广谱抗菌素少之又少。

现在市场上迫切需要新的类型的抗菌素来治疗常见病原菌的越来越大的抗药性。

而替加环素正是符合上述需求的新型抗菌素,正如惠氏研发部负责全球医疗事务的资深副总裁Joseph Camardo说:“威胁生命的感染是全球越来越关注的问题。

细菌感染越来越难治疗了,因为抗药菌株在不断增加。

Tygacil 的获得批准为医师们提供了一种用来治疗复杂皮肤、皮肤结构和腹内感染的患者的重要选择。

”惠氏研发部总裁Robert Ruffolo 博士说“Tygacil是一种非常广谱的抗生素,能帮助临床医生对付在进行单一药物的经验性治疗时产生的某些细菌耐药性的挑战。


总之,替加环素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药物,广谱、高效,较高的费效比,较长时间的抗生素效应,对大多数耐药菌都有较强的抵抗力,适合于治疗复杂的、具有耐药的感染(除了铜绿假单胞菌) ,对不能耐受其他药物的患者尤其适用。

其第9 位置D环甘氨酰环素代替了N-烷基-甘氨酰氨基产生的立体化学的作用对以后新药的设计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对该药要明智地使用,防止耐药的发生。

另外,由于是新药,还未曾进行大规模用于临床,可能有一些副作用还未发现,使用时要慎密,并密切观察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