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成像系统资料

合集下载

显微成像原理

显微成像原理

显微成像原理
显微成像原理是指利用显微镜对微小的物体进行观察和成像的原理。

显微成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光学放大作用使物体的细节显现出来。

在光学显微镜中,光线首先经过物镜透镜,然后通过眼镜或相机的接眼镜。

物镜透镜将物体上的光线汇聚到焦平面上,并形成对物体进行放大的实像。

接眼镜或相机的功能是将焦平面上的图像放大到观察者能够看清的程度。

而电子显微镜则是利用电子束的散射和电子透射的原理进行成像。

在光学显微镜中,重要的成像原理包括放大原理、分辨率原理和对比度原理。

放大原理是指物镜透镜能够将样品放大到显微观察的尺寸。

物镜透镜的放大倍数取决于其焦距和物眼组距的比值。

分辨率原理是指显微镜的最小分辨单元,即最小可以分辨的两个点之间的最小距离。

分辨率取决于物镜的数值孔径,数值孔径越大,分辨率越高。

对比度原理是指样品上的细节在显微镜中能否清晰可见。

对比度取决于样品的吸光性和显微镜的照明方式。

电子显微镜的成像原理则是利用电子束的性质进行成像。

电子束可以通过样品并在荧光屏或探测器上形成图像。

电子显微镜有更高的分辨率和更大的放大倍数,可用于观察更小的物体。

综上所述,显微成像原理是通过光学或电子束的放大和成像特性,使微观物体的细节在显微镜中可见。

一体化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用途

一体化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用途

一体化荧光显微成像系统是一种集成了光学、机械、电子和软件技术的高级显微镜系统,主要用于观察、分析和记录荧光标记的生物样本或其他具有荧光性质的物质。

以下是一些该系统的主要用途:
1. 生物医学研究:在生物医学领域,荧光显微成像系统被广泛应用于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和神经科学等研究。

通过荧光标记,可以观察和跟踪细胞结构、蛋白质分布、细胞器运动等生物学过程。

2. 药物研发: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在药物研发中发挥关键作用,用于研究药物在细胞水平的作用机制、药效评估以及药物释放和分布的动态过程。

3. 医学诊断: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可用于医学诊断,例如通过观察组织标本中的荧光信号来检测癌症细胞或其他病理性变化,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4. 材料科学:在材料科学领域,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可以用于研究材料表面、结构和性质,尤其是对于荧光标记的纳米材料或生物材料的表征。

5. 环境监测: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也可应用于环境监测,例如通过荧光标记来追踪污染物在水体中的传播和分布,提供环境污染状况的实时监测。

6. 教育和培训: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在教育领域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和医学专业的教学和培训,为学生提供直观的观察和实验体验。

总体而言,一体化荧光显微成像系统在许多科学和应用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研究人员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强大的工具来深入理解和研究微观世界。

显微成像系统资料

显微成像系统资料

OIXMPUS生物显微镜CX31技术规格:用途:可观察普通染色的切片观察。

1. 工作条件1.1适于在气温为摄氏-40C〜+ 50C的环境条件下运输和贮存,在电源220V (10%) /50Hz、气温摄氏5C〜40C和相对湿度85%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1.2配置符合中国有关标准要求的插头,或提供适当的转换插座。

2. 主要技术指标2.1生物显微镜*2.1.1光学系统:无限远光学矫正系统,齐焦距离必须为国际标准45mm。

2.1.2 放大倍率:40-1000倍*2.1.3 载物台:钢丝传动,无齿条结构,尺寸为188mm x 134mm,活动范围为X轴向76mm x 丫轴向50mm,双片标本夹2.1.4调焦机构:载物台垂直运动由滚柱(齿条一小齿轮)机构导向,米用粗微同轴旋钮,粗调行程每一圈为36.8mm,总行程量为25mm,微调行程为每圈0.2m m,具备粗调限位挡块和张力调整环2.1.5聚光镜:带有孔径光阑的阿贝聚光镜,N.A. 1.25,带有蓝色滤色片*2.1.6照明系统:内置6V30W卤素灯,内置透射光柯勒照明*2.1.7 三目观察筒:视场数> 20瞳距调节范围为48-75mm,铰链式2.1.8目镜:10X,带眼罩,视场数>20带目镜测微尺*2.1.9 物镜:平场消色差物镜4X( N.A. > 0.)、10X( NA > 0.2)40X( NA > 0.6)100X (N.A. > 1.2)2.1.11防霉装置:在三目观察筒、目镜、物镜都做了防霉处理*2.1.12整机原装进口,所采用光学元件均为环保无铅玻璃,样本上有ECO无铅认证标识。

所有光学部件都做了防霉处理,所以能确保获得持续清晰的图像,并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即使在湿热的环境中工作也不受影响3•成像系统技术规格一.图像采集部分CCD采用MT9J003-1/2.5英寸图像传感器核心,,保证了和目镜观察同步放大倍率,采用D65光源自动校正,对于非标准白光光源自动背景补偿。

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应用

显微成像技术及其应用显微成像技术是将物体放大到显微级别来观察和研究的一种技术。

它不仅在科学和医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被广泛使用。

从简单的放大镜到复杂的电子显微镜,显微成像技术正在快速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显微成像技术和它们的应用。

1. 光学显微镜光学显微镜是一种最常见的显微镜,利用光学透镜将样品放大到可观察的大小。

它可以提供高品质的图像,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

例如,医生可以使用光学显微镜来检查和诊断病理标本。

此外,光学显微镜也用于纳米技术和材料科学。

通过光学显微镜,科学家们可以观察并研究微小的晶体和颗粒结构,从而改进材料的性能。

2. 电子显微镜电子显微镜是一种利用电子束而不是光线放大样品的显微镜。

它比光学显微镜有更高的分辨率,可以放大到原子级别。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物理学、化学和材料科学领域。

电子显微镜还被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用于研究病毒和细胞结构。

近年来,科学家们已经成功使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病毒,并且对新冠病毒的结构和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3. 声学显微成像声学显微成像是利用声波来放大和成像样本的一种技术。

它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和生物学。

例如,声学显微成像可以用于对癌症诊断和治疗的研究。

它可以用于检测和识别肿瘤,并帮助医生确定肿瘤的大小和形状。

此外,它还可以用于观察心脏和血管系统中的血液流动,从而帮助提高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方法。

4. 微流控显微系统微流控显微系统是一种结合微流控技术和显微成像技术的方法,可以用于微流体实验和分析。

它可以在微型通道中操作和控制液体流动,从而用于分析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

此外,微流控显微系统也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领域。

它可以被用于分析和实验细胞、蛋白质和DNA等生物分子。

总之,随着科技的发展,显微成像技术将会有更广泛和重要的应用。

科学家们可以使用这些技术来观察和研究微观生物和纳米结构,从而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

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综述

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综述

现代显微成像技术综述显微镜根据成像方式可以分为光学宽视场显微镜、共聚焦显微镜、体视显微镜。

光学宽视场显微镜和共聚焦显微镜更多地应用于生命科学研究,对成像的要求更高,而体视显微镜更多应用于工业领域,对数码化和人性化的要求更高。

本文主要阐述用于生命科学领域的显微成像技术,光学宽视场显微镜常用的显微技术有明场成像、暗场成像、相衬成像、偏光成像、微分干涉(DIC)成像、调制对比成像和荧光成像,共聚焦显微镜常用的显微技术有荧光、全反射、超分辨、多光子和白光共聚焦成像。

1 光学宽视场显微镜在光学宽视场显微镜中的各种成像技术中,明场、暗场、偏光和荧光成像是为了使需要观察的标本结构可见,而相衬、微分干涉、调制对比成像是将标本结构中的相位变化显现出来。

很多情况下几种成像技术同时使用。

1.1 明场成像和暗场成像明场成像是最基本的显微成像技术,其他所有的成像技术都是以明场成像为基础的。

明场成像光路如图1所示,光源通过集光镜和聚光镜聚焦到标本上,如果是临界照明,灯丝的像直接会聚到标本;如果是科勒照明,灯丝像会聚在聚光镜前焦面,由聚光镜再照射到标本上。

透射过标本的光线由物镜收集在物镜后焦面上形成光瞳的像,光瞳的像是相对于空间的成像光线角度的分布,现代显微镜中多用这个位置进行各种对比方式的变化。

经过后焦面后,光线进入镜筒透镜,镜筒透镜将相对于空间的角度分布变换为相对于空间的位置分布,即在镜筒透镜的后焦面形成中间像面。

现代显微镜中,在镜筒透镜形成中间像面之前,会利用Cmount镜头转接中间像面到摄像头上,从而实现数码成像,便于现代教学和研究。

最后中间像面由目镜成像到眼睛的视网膜上,从而看到放大的像。

暗场成像和明场成像只有照明光路有所区别。

暗场成像是以超出物镜数值孔径的角度照明,标本由于大角度照明产生衍射光或者散射光,包含在物镜数值孔径内的衍射光或者散射光由物镜收集,按照明场光路投射到眼睛或者摄像头。

暗场照明如图2所示,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透射式暗场照明,直接用中间不透光的圆环在聚光镜前焦面拦截光线;另一种是反射式暗场照明,暗场反射镜面安装在物镜外壳靠近标本的位置,光线经过暗场反射镜面以超出物镜数值孔径的角度入射在标本上,标本发出的衍射或者杂散光由物镜收集后成像。

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原理及构成

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原理及构成1.荧光染料:荧光显微成像系统通过荧光染料标记目标物体,使其发出荧光信号。

荧光染料通常是天然或合成的荧光性物质,其分子结构含有色团和荧光基团。

当荧光染料被激发光波长的光线照射后,其激发态电子跃迁至激发态,并在短时间内回到基态,释放出发射光子,形成荧光信号。

2.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成像系统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成像,荧光显微镜由光源、物镜、筛片轮、探测器等组成。

光源通常是弧光灯或LED,用于产生激发荧光染料所需的光的波长。

物镜具有高放大倍数和数值孔径,用于聚焦和收集荧光信号。

筛片轮可根据荧光染料的激发光波长进行选择,以过滤非目标光。

探测器可以收集和记录荧光信号,并进行图像处理与分析。

3.激发光源:激发光源是荧光显微成像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产生适当波长的激发光,激发荧光染料发出荧光信号。

常见的激发光源包括白炽灯、汞灯、激光器和LED等。

不同的激发光源具有不同的波长和强度,可根据需要进行选择。

4.探测器:探测器用于收集和记录荧光信号,常见的荧光显微成像系统探测器包括光电倍增管、CCD相机和CMOS相机等。

其中,光电倍增管用于接收低强度的荧光信号,并通过电子放大将其转换为电信号;CCD相机和CMOS相机具有高灵敏度和分辨率,能够实时采集图像并记录。

1.样品台:样品台是放置生物样品的平台,通常由固定夹持装置和控制台组成。

固定夹持装置用于固定样品的位置,确保样品在成像过程中不移动或晃动。

控制台用于调节样品台的位置和倾角,以便选取最佳的成像角度。

2.激发系统:激发系统包括激发光源和筛片轮等组件,用于产生适当波长的激发光。

激发光源通常位于显微镜的下方或侧面,经由物镜进入样品。

筛片轮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激发光波长,以过滤非目标光。

3.探测系统:探测系统包括物镜、滤光片和探测器等组件,用于收集和记录荧光信号。

物镜通过调节焦距和数值孔径,在样品上聚焦并收集荧光信号。

滤光片用于过滤非目标光,减少背景干扰。

光学显微与成像技术

光学显微与成像技术

光学显微与成像技术光学显微与成像技术是一门研究微观世界的科学和技术。

它通过利用光学原理和技术手段,使我们能够观察并记录微小的物质结构和微观过程。

一、显微镜的发展人类对显微镜的需求可以追溯到几个世纪前。

早期的光学显微镜使用一种简单的原理,即通过凸透镜将光聚焦在一个小的点上,然后通过放大镜观察这个点。

然而,这种简单的显微镜的分辨率很低,无法观察到更小的物质结构。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显微镜也经历了重大的改进。

在17世纪,荷兰科学家安东尼·范·李文虎克发明了第一个复合显微镜。

这种显微镜结合了两个透镜,使得观察者能够看到更清晰的图像,并且具有较高的分辨率。

二、成像原理光学显微与成像技术的核心是利用光线与物质相互作用的原理。

当光线通过透明物体时,它会发生折射和反射,从而形成一个新的图像。

这个图像可以被放大和记录下来,以便更详细地研究。

在显微成像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参数是分辨率。

分辨率决定了我们能够观察到的最小细节。

根据阿贝原理,分辨率可以通过除以波长和数值孔径来计算。

较短的波长和较大的数值孔径将提高分辨率,使我们能够观察到更小的结构。

三、各类光学显微与成像技术1. 相差干涉显微镜相差干涉显微镜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显微镜类型。

它利用了样本中不同部分的光程差,通过观察干涉条纹来获得样本的信息。

相差显微镜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广泛使用,可以观察和分析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2. 荧光显微镜荧光显微镜利用荧光标记的样本,在外加激发光的作用下发出荧光信号。

荧光显微镜在生物显微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用于观察细胞内部的分子结构和功能。

3. 斑点扫描显微镜斑点扫描显微镜是一种高分辨率的显微镜。

它利用小小的探头扫描样本表面,并记录被扫描到的电子信号。

这种显微镜在材料科学和纳米技术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

四、未来发展方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光学显微与成像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目前,一些新的技术手段被引入,使得我们能够观察到更小和更细微的结构。

显微镜成像系统技术参数

显微镜成像系统技术参数

显微镜成像系统技术参数总体要求:配置三目显微镜、CCD、图文采集系统、电脑等。

一、显微镜技术参数1、正置显微镜2、用途:可观察普通染色的切片,适合染色切片观察等广泛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

3、技术要求3.1、光学系统:IC2S无限远色差反差双重校正光学系统,45mm国际标准物镜齐焦距离。

3.2、调焦:谐波齿轮精细同轴粗微调焦机构,内置免调节防下滑机构,不使用易损坏的外调节松紧调节环,调焦行程25mm,可设置调焦上限。

3.3、明场照明装置:3.3.1、内置透射光科勒照明器,12V 50W卤素灯;3.3.2、带杯罩式反射光收集器;3.3.3、集成式双侧单手亮度调整转盘,可在调焦时方便同时调整光源亮度;3.3.4、集成式减光片转轮和0.25/0.06/0.015减光片;3.3.5、带白平衡滤色片。

3.4、载物台:高抗磨损性圆角、无槽金属阳极化处理载物台,带控制手柄。

3.5、观察镜筒:3.5.1、超宽视野三目镜筒,视场数≥23mm,倾角30度。

*3.5.2、目镜筒360度自由旋转、上下自由翻转,实现40mm观察高度调节3.5.3、瞳距48-75mm可调3.6、目镜3.6.1、10倍超宽视野目镜,高眼点设计,视场数≥23mm3.6.2、两个目镜均具有屈光度校正功能3.6.3、物镜:针对正置显微镜应用优化的高分辨率、高透过率物镜平场消色差物镜5×,数值孔径:NA≥0.12;平场消色差物镜10×,数值孔径:NA≥0.25;平场消色差物镜20×,数值孔径:NA≥0.45;平场消色差物镜40×,数值孔径:NA≥0.65;平场消色差物镜100×,数值孔径:NA≥1.253.6.4、物镜转换器:6位物镜转盘,一体化设计,增强光路稳定;国际标准的M27物镜接口,具有齐焦功能。

*3.6.7、聚光镜:非摆动式高分辨率多功能聚光镜:NA≥0.9/1.25。

在5x物镜观察下,无需摆动操作;带科勒照明调整后锁定装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品名型号数量供货单价备注奥林巴斯生物成像系统显微镜CX31 1套30000元见配置清单奥林巴斯生物显微镜CX23 1套25000元见配置清单生物显微镜CX31技术规格:用途:可观察普通染色的切片观察。

1.工作条件1.1 适于在气温为摄氏-40℃~+50℃的环境条件下运输和贮存,在电源220V( 10%)/50Hz、气温摄氏-5℃~40℃和相对湿度85%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1.2 配置符合中国有关标准要求的插头,或提供适当的转换插座。

2.主要技术指标2.1 生物显微镜*2.1.1 光学系统:无限远光学矫正系统,齐焦距离必须为国际标准45mm。

2.1.2 放大倍率:40-1000倍*2.1.3 载物台:钢丝传动,无齿条结构,尺寸为188mm × 134mm,活动范围为X轴向76mm × Y轴向50mm,双片标本夹2.1.4 调焦机构:载物台垂直运动由滚柱(齿条—小齿轮)机构导向,采用粗微同轴旋钮,粗调行程每一圈为36.8mm,总行程量为25mm,微调行程为每圈0.2mm,具备粗调限位挡块和张力调整环2.1.5 聚光镜:带有孔径光阑的阿贝聚光镜,N.A. 1.25,带有蓝色滤色片*2.1.6 照明系统:内置6V30W卤素灯,内置透射光柯勒照明*2.1.7 三目观察筒:视场数≥20,瞳距调节范围为48-75mm,铰链式2.1.8 目镜:10X,带眼罩,视场数≥20带目镜测微尺*2.1.9 物镜:平场消色差物镜4X(N.A.≥0.1)、10X(N.A.≥0.25)、40X(N.A.≥0.65)、100X(N.A.≥1.25)2.1.11 防霉装置:在三目观察筒、目镜、物镜都做了防霉处理*2.1.12 整机原装进口,所采用光学元件均为环保无铅玻璃,样本上有ECO无铅认证标识。

所有光学部件都做了防霉处理,所以能确保获得持续清晰的图像,并延长显微镜的使用寿命,即使在湿热的环境中工作也不受影响3.成像系统技术规格一.图像采集部分CCD: 采用MT9J003-1/2.5英寸图像传感器核心,,保证了和目镜观察同步放大倍率,采用D65光源自动校正,对于非标准白光光源自动背景补偿。

图像色彩真实还原,彻底消除了传统数字图像偏黄背景现象,支持动态高速预览。

电路: 专业色彩还原DSP处理电路, 色彩真实还原,自动基色补偿调整曝光积分时间可调,采集速率为25帧/秒光学镜组:适应无限远共轭光学系统的高档研究型显微系统和常规有限远光学系统,视野宽,图像无畸变,视场均匀度高。

采用最新设计的多焦点会聚光学CFS系统,成像质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减小了灰尘杂质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即使在使用中不小心灰尘污染了光学镜片表面,也不会影响成像效果。

外壳: 外壳全金属电磁屏蔽,符合欧洲CE标准,支持热插拔功能具体技术指标:传感器:APTINA MT9P001 CMOS(彩色)光学系统:CFS多焦点会聚光学系统有效分辨率:2592 x 1944视频模式:2592x 1944(5帧/秒),1280 x 960(18帧/秒),640×480(60帧/秒)数据类型:真彩色24Bit R×G×B×8靶面尺寸:1/2.5“扫描方式:逐行扫描光谱响应:380-650nm灵敏度:0.53v/lux-sec(550nm)像元尺寸:2.20μm x 2.20μm白平衡:高速自动跟踪+手动曝光时间: 自动或手动可调(0.203ms~104.899ms)色彩方式:黑白/彩色对比度: 手动或自动可调伽马值: 手动或自动可调二软件部分预览:25%,33%,50%,100%实时动态预览.预览过程支持动态测量和实时参数调整采集:一键采集,图像格式可选择:JPEG/BMP/PNG/TIFF(出版专用)/GIF/PCX/TGA/SFT录影及定时拍摄:实现高清晰录影,WMV或AVI格式,WINDOWS MEDIA V9编码器保证图像信息的最小损失,定时采集最小间隔时间为2秒测量:静态图像的两点间距、平行线距、角度、弧度、圆半径、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周长等多种测量方式,在40X的物镜下最高测量精度达到0.5um 自动计数: 通过显微图像中样品的灰度等级、面积大小、边界周长的设定,可实现精确统计同类样品的个数、面积和周长大视野图像:动态的捕捉定量位移后的图像后自动后台无缝拼接,完美展现超大视野全景显微图像,大景深图像:对不同焦平面的光学显微镜图像(同一视场)的图像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在高倍显微镜下对大落差样品表面的整体观察,解决显微镜景深小的问题。

加入专用模块,可以解决体式显微镜下采集图像(同一视场)因调焦引起的图像位移,实现不同图层的图像叠加,得到便于观察的整体图像,大小,方向,视角,突出感以及表面光洁度可调。

比例尺:通过校核显微镜和成像装置,在图片中自动生成比例尺和日期,实现显微镜图片的数字化管理和精确量化.图像优化功能: 高斯、高高斯、滤波、窗宽窗位、分割、二值化、浮雕、3-D、弥撒光点测量、傅立叶变换、自动色阶、直方图均衡等4、电脑请用户根据需求自己在当地购买。

戴尔电脑i5以上CPU;1G显存;内存2G;500G硬盘;带DVD刻录;23寸以上显示器;正版win7操作系统注:带*为重要必须满足条件一、奥林巴斯生物显微镜CX23技术参数用途:可观察普通染色的切片观察。

一、工作条件1.1 适于在气温为摄氏-40℃~+50℃的环境条件下运输和贮存,在电源220V( 10%)/50Hz、气温摄氏-5℃~40℃和相对湿度85%的环境条件下运行。

1.2 配置符合中国有关标准要求的插头,或提供适当的转换插座。

二、主要技术指标2.1 正置光学生物显微镜,明场观察方式。

可拓展暗场,相差观察方式。

*2.1.1 明场照明,透射光LED白光照明,有可调节装置。

*2.1.2 光学系统:无限远光学矫正系统,齐焦距离必须为国际标准45mm。

2.1.3 放大倍率:40-1000倍*2.1.4 载物台:钢丝传动,无齿条结构,尺寸为188mm × 134mm,活动范围为X轴向76mm × Y轴向50mm,双片标本夹*2.1.5 调焦机构:载物台垂直运动由滚柱(齿条—小齿轮)机构导向,采用粗微同轴旋钮,粗调行程每一圈为36.8mm,总行程量为25mm,微调行程为每圈0.2mm,具备粗调限位挡块和张力调整环2.1.6 聚光镜:带有孔径光阑的阿贝聚光镜,N.A.0.9/ 1.25,2.1.7 照明系统:内置6V30W卤素灯,内置透射光柯勒照明*2.1.8铰链式观察筒,镜筒倾角30度,带固定锁闩防止在进行360度旋转时脱落,可进行瞳距,屈光度调节,瞳距调节范围不窄于48-75mm,眼点可调节距离不窄于377-427mm,光路视野F N≥20;2.1.9 目镜:宽场10X,视场数20 ,带屈光度调节,带眼罩,具有为荧光观察专门设计的眼罩,以消除周围环境的杂散光、干扰光。

2.10 物镜转盘:与显微镜机身固定的4孔物镜转盘,具有后倾保护功能。

2.1.11 物镜:平场消色差物镜4X(N.A,0.1 WD17),10X(N.A.0.25, WD10.6)、40X (N.A.0.65,WD0.6 )、100X(N.A.1.25 WD0.30)无限远光学、颜色校正光路,具有无盖片标本(如痰涂片、血涂片、药沫片、尿液片等)观察校正2.1.12 防霉装置:在双目观察筒、目镜、物镜都做了防霉处理*2.1.13 所采用光学元件均为环保无铅玻璃三.图像采集部分3.1:CCD: 采用2/3英寸索尼ICX282 图像传感器核心,,保证了和目镜观察同步放大倍率,采用D65光源自动校正,对于非标准白光光源自动背景补偿。

图像色彩真实还原,彻底消除了传统数字图像偏黄背景现象,支持动态高速预览。

专业色彩还原DSP处理电路, 色彩真实还原,自动基色补偿调整曝光积分时间可调,采集速率为10帧/秒光学效应部分:适应无限远共轭光学系统的高档研究型显微系统和常规有限远光学系统,视野宽,图像无畸变,视场均匀度高。

采用最新设计的多焦点会聚光学CFS系统,成像质量大幅提升的同时,减小了灰尘杂质等对成像质量的影响。

外壳: 外壳全金属电磁屏蔽,符合欧洲CE标准,支持热插拔功能技术指标:传感器:SONY ICX282AQ CCD (彩色)有效分辨率:2560 x 1920视频模式:2560x 1920/4.5fps ,1280 x 960/9fps靶面尺寸:2/3“扫描方式:逐行扫描光谱响应:380-650nm灵敏度:260mV with 1/30s像元尺寸:3.40μm x3.40μm白平衡:高速自动跟踪+手动曝光时间: 自动或手动可调(0.203ms~104.899ms)色彩方式:黑白/彩色对比度: 手动或自动可调伽马值: 手动或自动可调3.2:软件部分预览:25%,33%,50%,100%实时动态预览.预览过程支持动态测量和实时参数调整采集:一键采集,图像格式可选择:JPEG/BMP/PNG/TIFF(出版专用)/GIF/PCX/TGA/SFT录影及定时拍摄:实现高清晰录影,WMV或A VI格式,WINDOWS MEDIA V9编码器保证图像信息的最小损失,定时采集最小间隔时间为2秒测量:静态图像的两点间距、平行线距、角度、弧度、圆半径、任意多边形的面积、周长等多种测量方式,在40X的物镜下最高测量精度达到0.5um自动计数: 通过显微图像中样品的灰度等级、面积大小、边界周长的设定,可实现精确统计同类样品的个数、面积和周长大视野图像:动态的捕捉定量位移后的图像后自动后台无缝拼接,完美展现超大视野全景显微图像,大景深图像:对不同焦平面的光学显微镜图像(同一视场)的图像进行融合,可以实现在高倍显微镜下对大落差样品表面的整体观察,解决显微镜景深小的问题。

加入专用模块,可以解决体式显微镜下采集图像(同一视场)因调焦引起的图像位移,实现不同图层的图像叠加,得到便于观察的整体图像,大小,方向,视角,突出感以及表面光洁度可调。

比例尺:通过校核显微镜和成像装置,在图片中自动生成比例尺和日期,实现显微镜图片的数字化管理和精确量化.图像优化功能: 高斯、高高斯、滤波、窗宽窗位、分割、二值化、浮雕、3-D、弥撒光点测量、傅立叶变换、自动色阶、直方图均衡等电脑部分:品牌电脑win7操作系统,注:*表示为重要的必须满足指标奥林巴斯生物显微镜CX23+MF-B-LED配置清单: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