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灾害来临的时候
抢险救灾方案

抢险救灾方案引言生活中我们难以避免遇到各种突发灾害,包括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
当灾害来袭时,往往需要抢险救灾,将受灾群众转移至安全地点,及时开展应急救援,最大程度减少灾害给人类造成伤害。
本文将介绍抢险救灾方案。
抢险救灾的意义抢险救灾是指在灾害发生以后,为了防范灾害的进一步发展,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对自然资源的抵御权,对灾害发生及其影响所采取的一系列应急行动。
抢险救灾的意义在于:•保障受灾人民的生命安全。
在灾害发生后,抢险救灾的第一要务就是尽快将受灾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区。
•减轻灾害造成的损失。
抢险救灾可以减少人民财产的损失,并且降低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程度。
•提高抗灾救灾能力。
抢险救灾活动可以提高民众的自救互救意识,进而提高国家的抗灾救灾能力。
抢险救灾的准备工作在灾害来临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安全撤离在灾害来临之前,需要加强宣传工作,让受灾群众知道如何进行安全撤离,并在安全地带预先设置好临时避难所等。
物资储备抢险救灾需要及时提供救援物资,包括食品、药品、饮用水等。
在灾害来临之前需要储备充足的物资,做好储备物资的管理和更新工作。
技术培训抢险救灾需要具有一定的技术和处理能力。
需要提前进行技术培训,让工作人员熟练掌握抢险救灾技术和应对灾害的方法。
抢险救灾计划抢险救灾计划是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根据地区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抢险救灾计划,并在灾害来临之前进行演练和调整。
抢险救灾的应对流程当灾害来临时,需要按照以下流程进行抢险救灾:紧急救援在灾害发生后第一时间派遣抢险救援队伍,深入受灾地区进行抢险、救援工作,并保持与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的联系,协调分工合作,最大程度地减少灾害给人民带来的伤害。
救援物资分发灾区受灾情况不同,需要提供不同的救援物资。
救援物资分发需要按照受灾情况和需求进行分发。
同时,救援物资的运输、保管、管理和维护需要做出完善的安排。
临时避难所建设在灾害发生地区,需要设置临时避难所,建立避难所的管理和维护机制。
洪水来临时正确的做法

洪水来临时正确的做法洪水来临时正确的做法1、遇到洪水来临时,如果来不及转移,大家一定要冷静面对,千万不要惊慌,应爬向高处转移,例如:房顶、大树等高处,等待救援人员的到来。
2、为了防止洪水冲进房内,大家要把门下所有的空隙都堵上。
可以在门槛外用沙袋、麻袋装满沙子和泥土来挡住。
为了防止洪水上涨到门窗,保险起见,在门窗槛外也挡上沙袋。
3、为了避免洪水来临的时间过长,有很大的必要在楼上储存一些大量的饮用水、食物、保暖衣物以及可以做饭的工具。
4、如果水位不断上升特别严重,就必须自制木筏来逃生,用一切可以浮起来的物体都可以当做木筏来逃生。
例如:床板、门板、箱子、衣柜等5、大家在做好木筏的时候,一定要试试这个木筏能不能浮起来,看看能不能收集一些食物和求生用的工具。
6、在面对水灾时,一定要准备好求生用的工具,例如:口哨、手电筒、用一些比较明显的一些布料做旗帜。
在利用木筏逃离时,要多吃一些热量多的食物来增强自己的体力。
7、在离开住处之前,一定要把煤气、电源全部关闭,如果时间允许的话可以将贵重物品卷起来收好藏好,以免财物流失。
洪水来临,应该如何逃生?1、要让避难路线家喻户晓,让每一个避难者弄清,洪水先淹何处后淹何处,结合自己的住所所在位置和条件,冷静的先择最佳路线撤离避免出现人走水先到的被动局面。
2、认清路标,明确撤离的路线撤离和目的地,避免因为惊慌失措而走错路再往返折回,便与其他人群产生碰撞,拥挤,产生不必要的混乱。
3、确定哪里是较安全的避难所。
一般要选择离家近地势特别高,交通较为方便处与外界能保持良好的沟通。
洪水到来时应该注意什么?1、洪水到来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
2、如洪水继续上涨,暂避的地方已难自保,则要充分利用准备好的救生器材逃生,或者迅速找一些门板、桌椅、木床、大块的泡沫塑料等能漂浮的材料扎成筏逃生。
3、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
地震前兆 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

地震前兆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地震前兆如何判断地震是否来临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严重威胁。
在地震发生之前,存在一些地震前兆,通过观察和分析这些前兆,我们可以提前判断地震是否即将来临。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地震前兆,并解释如何判断地震是否即将到来。
1. 地震波前现象地震波前现象是地震即将到来时出现的一系列现象。
首先是地震云。
地震云通常为稀薄高层云,具有特殊形状,如鱼鳞云、条状云等。
其次是地震光。
地震光是在地震发生前一两天,在天空中出现的一种奇特光现象。
最后是地震电现象。
地震电现象是指地震到来前地球内部发生变动,从而在地表上产生电磁波而引起的各种现象。
2. 地震预报工具地震预报是通过使用各种地震监测工具来预测地震的方法之一。
最常见的地震预报工具是地震仪。
地震仪是一种用于测量地震震级和震源距离等参数的仪器。
地震仪可以记录地震波的振幅和频率,从而判断地震的强度和即将到来的时间。
此外,地震预报还可以通过测量地壳运动、地磁场变化、地下水位变化等数据来分析地震潜在的发生。
3. 地震动物行为地震动物行为是一种普遍被认为与地震前兆相关的现象。
在地震即将到来之前,一些动物会表现出异常的行为。
例如,家畜会表现出焦虑、不安、不吃食物等行为;鸟类会出现大量群集并呈现异常鸣叫;昆虫会从地下或低处涌现出来等。
这些异常的动物行为可以视为地震即将到来的一个警示信号。
4. 地震井的水位变化地震井是一种用于监测地震前兆的专门设计的井。
地震井通常包括一个水井和一个地震仪。
通过观察地震井的水位变化,可以判断地震是否即将到来。
当地震波通过地下时,会使地震井的水位产生波动。
一般来说,较大幅度的水位波动预示着地震将要发生。
5. 地震预警系统地震预警系统是一种通过测量地震波传播速度和分析地震数据来提前发出地震警报的系统。
地震预警系统可以通过观测到的地震波传播速度来判断离震中的距离,并根据地震波的特征来估计地震的强度。
当地震预警系统检测到即将到来的地震时,会发送预警信息给人们,提醒他们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当灾害来临时》课件3

什么是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人类依赖的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自 然灾害对人类社会所造成的危害往往是触目惊心的。它们 之中既有地震、火山爆发、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等 突发性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干旱、海岸线 变化等在较长时间中才能逐渐显现的渐变性灾害;还有臭 氧层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导致的 环境灾害。这些自然灾害和环境破坏之间又有着复杂的相 互联系。人类要从科学的意义上认识这些灾害的发生、发 展以及尽可能减小它们所造成的危害,已是国际社会的一 个共同主题。
讨论
除了地震与洪水之外,还有一些自然灾害使人民的生 命财产造成严重气旋的一个类别。在气象学上,按世 界气象组织定义:热带气旋中心持续风速达到12 级(即每秒32.7米或以上)称为飓风或本地近义字。 在台湾岛附近出现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风暴称 为台风或来自台湾的风有相联系的。过去我国习 惯称海温高于26 ℃的热带洋面上发展的热带气旋 为台风,热带气旋按照其强度的不同,依次可分 为六个等级: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 台风、强台风和超强台风。
灾害预防与预报
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变。但是,人们 可以运用各种方式,逐步认识自然规律,依序规律, 采取相应的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各种损失。千 百年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力求摸清大自然的脾 气。
地动仪
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测 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它是人类 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端。
台风
猛烈的台风把大树连 根拔起,吹倒房屋和 通信设施。
台风时的人们
台风卫星图像
火山
地壳之下100至150千米处,有一个“液态区”,区内 存在着高温、高压下含气体挥发份的熔融状硅酸盐物 质,即岩浆。它一旦从地壳薄弱的地段冲出地表,就 形成了火山。火山爆发能喷出多种物质。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该做英语作文

当自然灾害来临时,我们该做英语作文When natural disasters strike,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be prepared and know how to respond. In the face of earthquakes, floods, hurricanes, and other calamities, it is crucial that we remain calm and take the necessary steps to ensure our safety and well-being.First and foremost, we must have an emergency plan in place. This plan should outline what to do in case of a disaster, where to go for shelter, and how to communicate with loved ones. It is important to discuss this plan with family members and ensure that everyone knows what to do in case of an emergency.Secondly, we must be prepared with emergency supplies. These may include non-perishable food, water, flashlights, batteries, first aid kits, and any necessary medications. It is important to have these supplies readily accessible in case of a disaster.In the event of a natural disaster, it is important to stay informed. This may involve listening to the radio, watching the news, or checking social media for updates and instructions. It isimportant to follow the guidance of local authorities and evacuate if necessary.During a natural disaster, it is important to remain calm and support each other. We must work together as a community to ensure everyone's safety and well-being. It is important to check on neighbors, especially the elderly or vulnerable, and offer assistance if needed.After a natural disaster has passed, it is important to assess the damage and begin the process of recovery. This may involve contacting insurance companies, cleaning up debris, and seeking assistance from organizations such as the Red Cross or FEMA.In conclusion, when natural disasters strike, it is important for us to be prepared, stay informed, and work together to ensure our safety and well-being. By following these steps, we can better cope with the challenges that natural disasters present and emerge stronger as a community.。
当灾害来临的时候课例观察报告

《当灾害来临的时候》课例观察报告一、教学设计及说课(一)课题:当灾害来临的时候(二)学情分析:高年级学生有认识自然、了解自然的的愿望,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但由于长期生活在安逸安全的环境里,对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的危害,都是通过电视、媒体等渠道获取,不深刻,所以对灾害的防范自救等知识的认识和掌握,也是少之又少。
2008 年5 月12 日的四川汶川大地震,给孩子们一个强烈的震撼,引起他们对地震,尤其是地震的防范与自救知识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教师要及时给予指导;另外,在学校或社会团体组织的各种“献爱心”活动中,部分孩子由于受家庭或各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并不真正理解其“献爱心”活动的意义,也不是怀着真诚急切的心去帮助别人,去参加活动只是为了应付学校老师布置的任务,这更需要我们教师给予正确的引导。
(三)教材分析:本课题属于第二单元“我们生活的地球”中最后一个课题——《当灾害降临的时候》的最后一个教学内容。
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地球,关注地球,了解生态环境,知道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从而学会面对灾害时的自救预防方法。
本课题重点讲“灾害中的救助”,引导学生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学习防灾自救常识和技能。
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活动教学的:一是三只小球的测验告诉同学们面对灾害的第一反应是逃生自救,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要慌张,不要拥挤,不要害怕,而要镇定、团结协作,有序地逃离;二是通过各种图例、故事教给学生地震、洪水等灾害发生时的自救小常识;三是通过观看图片,感悟“灾害无情人有情”,了解“红十字会”相关知识,激发关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情感。
(四)教学目标: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孩子们面对灾害临危不惧的心理素质和顽强意志;体会人们在危难中团结互助,英勇抗灾的可贵精神;形成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
②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相互交流,情景模拟演练等活动,孩子们能学会在自然灾害面前自我保护、自救、互救的方法。
③知识。
应急预案灾害来临时的应急准备

应急预案灾害来临时的应急准备灾害是我们无法预测和避免的自然现象,如地震、洪水、火灾等,这些突发事件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威胁。
为了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采取应对措施,制定并实施好应急预案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应急准备的重要性、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和步骤,以及应急预案应该包含的内容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一、应急准备的重要性灾害来临时,应对迅速且有序的应急准备对于减少伤亡和财产损失至关重要。
事故的发生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提前做好应急准备,以应对各种灾害情况的发生。
一个有效的应急预案能够帮助组织或个人在灾害发生时做出正确的决策,迅速组织抢救和救援工作,有效地降低灾害造成的损失。
二、制定应急预案的原则和步骤1. 原则(1)科学性原则:应急预案的制定应该基于科学性和可行性,充分考虑到各种可能发生的灾害情况,并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处理措施。
(2)灵活性原则:应急预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能够在突发情况下做出调整和变更,以满足实际需求。
(3)统一性原则:应急预案要与相关部门、组织或个人的其他计划相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实现资源的统一配置和信息的畅通传递。
2. 步骤(1)确定灾害类型:首先要明确所在地区可能发生的灾害类型,这有助于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
(2)评估灾害风险:对于可能发生的灾害,需要通过科学的方法评估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和损失,以便确定合适的应对措施。
(3)制定应急策略:根据灾害类型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应急策略,包括抢救、救援、疏散等方面,同时要考虑资源调配和人员配备等问题。
(4)指定应急组织机构:确定应急组织机构,并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分工,以便在灾害来临时能够有序地进行应对。
(5)定期演练和修订:制定应急预案后,需要定期进行模拟演练和修订,以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应急预案的内容一个完整的应急预案应包含以下内容:1. 灾害背景和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生的灾害进行科学的背景介绍和风险评估,以便组织或个人有清晰的认识和理解。
地震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让伤害降到最小

地震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让伤害降到最小地震是大自然的灾害现象,在大自然面前人类的能力是渺小的,所以当地震要来临我们人类是无法阻止的。
那么我们也不能坐以待毙的等死。
那么地震时应该采取什么措施让伤害降到最小呢?
1、要冷静。
遇到地震首先就要保持冷静,因为冷静的头脑才能想起地震时的各种注意事项。
千万不要乱喊乱跑,那样即消耗体力,也容易受伤。
2、关火。
当感到有轻微震感时,如果我们在用火,一定要想起来首先要做的就是关火。
特别是煤气炉一类的,因为地震时很多人都是因为着火而面临困境,甚至失去生命的。
如果一开始没来的及关,当地震间隔时也一定要把火关掉。
3、躲在桌下。
地震来临时,自救的首要方法就是躲在桌子等坚固的家具也可以呆在厕所等小的空间里,那里四周墙壁,比较坚固。
4、捂住口鼻。
地震时倒塌的房屋等会引起大量灰尘,要注意用毛巾或者衣服等把嘴和鼻子捂住。
千万不要吸入灰尘,防止大量灰尘堵住口鼻,造成呼吸不顺畅。
5、护住头部,跑到户外。
要看准机会,当感觉地震告一段落时,要保护好头部,然后跑到户外避难。
用枕头或者用被子包住头部和身体的要害处即可。
跑到户外时注意要跑到相对空旷处,比如学校操场一类的地方,千万不要到大型建筑物附近。
再说大地震也都是有预兆的,比如动物们都开始
搬家或开始烦躁不安,天气开始变幻无常时,这时候就要注意了。
通过安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国家主席亲临灾区指导救援 • (2)人民群众捐款捐物献爱心
• (3)新闻媒体开展灾区报道
• (4)解放军武警官兵抗灾救援 • (5)医护人员开展灾后防疫
(1)国家主席亲临灾区指导救援
2)人民群众捐款捐物献爱心
3)新闻媒体开展灾区报道
(4)解放军武警官兵抗灾救援
5)医护人员开展灾后防疫
记:1.自然灾害------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象。 2.自然 灾害的危害------它吞噬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毁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 环境. 3 .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是------水灾、旱灾、风灾、 地震、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森林火灾
二选择、 1.下列不是自然灾害的是(D). A.滑坡 B.醉酒驾车 C.火山喷发 D.地震 2.在下列各地易发生的灾害中,正确的是(B). (1)内蒙古易发生雪灾 (2)北京位于京津唐地震带,易发生地震。 (3)东南沿海易出现台风 (4)陕西易发生洪水 A.1、2、3 B.2、3、4 C.3、4 D.1、2、3、4 3.下列不是地震前兆的是(D). A.天边闪着光 B.鸡、鸭天黑不久归巢 C.井中的水变多,变浑了 D.刮风下雪 4.洪水来临时,往(B)跑比较安全。 A.家里 B.高处 C.树林 D.洼地 5.(A)是国际性的人道主义团体,主要从事国际人道主义援助。 A.红十字会 B.基督教 C.佛教 D.联合国 6.2013年 11月的台风“海燕”是2013年以来全球最强的台风,也是有气象记录以来西北太平洋上 登陆的最强台风,给菲律宾、越南和我国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当台风发生时, 在以下选项中,我们应该(D)。 A.躲在大树下避雨 B.在小河里游泳 C.在广场上散步 D关好门窗,在家里看书 7.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甘肃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发生6.6级地震,造成重大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发生时,假如你在教室中,最安全的应对方法是(B) (1)尽可能争抢外出 (2)靠近门的同学可以迅速跑到门外 (3)中间及后排的同学可以尽快躲到课桌下,用书包护住头部 (4)靠墙的同学紧靠墙根,双手护住头部 A.1、2、3 B.2、3、4 C.1、3、4 D.1、2、4
•
面对大自然带给人们的(灾难) ,当身处绝境时,被困者坚强的( 意志品质)、对(生命的坚守和信念 ),以及相互间的(鼓励和帮助), 都会给人带来更多生的希望。
当灾害降临后, 只要神智清醒,身体没有 重大创伤,就一定不要惊 慌,要沉着。克服恐惧心 理,树立生存的信心。努 力保护好自己,积极实施 自救。
滑坡
雪灾
森林火灾
*灾害的预防与预报
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无法改 变。但是,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逐步 (认识)自然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的措 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千百年 来,人们一直在努力探索,力求摸清大自 然的脾气。
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及途径 更加(多样),也更加(科学)了。 为了预防自然灾害,人们做了 哪些努力?
*我知道
1.自然灾害------自然界中所发生的异常现 象。 2.自然 灾害的危害------它吞噬人类的生 命和财产,毁坏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3 .发生频率较高和危害程度较大的十大自 然灾害是------水灾、旱灾、风灾、地震、 泥石流、虫灾、火山喷发、滑坡、雪灾、 森林火灾
水灾
旱灾
风灾
•
当灾害到了时,人们的第一反 应是(逃生),脱离危险。然而,如 果惊慌失措,无知莽撞,往往会造 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因此,面对突 如其来的灾害,保持清醒的(头脑) 、冷静的(心态),并采取科学的方 法(自救)和(互救)是非常重要的。
地震发生时,应该如何逃生?
1.如果来得及,远 离建筑物,迅速跑到 空旷的场所, 双手 抱头,蹲下。 2.切断电闸,关 掉煤气,就近抱头暂 避在桌子等坚固家具 的下面。
缅甸风灾 至少1.5万人死亡 数十万人无家可归
地震
• 地震
泥石流
11月10日,意大利伊斯基亚岛发生泥石流灾害 后,道路被泥浆覆盖。
虫灾
火山喷发
智利猜滕火山爆发,瓦斯和蒸汽四起,火山熔 岩喷向猜滕市。猜滕市位于首府圣地亚哥南部760 里(1220千米)。火山爆发时,大约8,000到12, 000当地居民被迫撤离。
三、判断:1.避难时,应携带衣物以御寒,不需携带饮用水,洪水就可以喝。(×) 2.地震发生时,如在公共场所,千万不要慌乱,不要乘坐电梯或涌向过道,应躲在坚固 物品下面,待地震过后再有秩序撤离。 (√) 3.一件件衣服、一车车救灾物资、一笔笔捐款,凝聚着各地人民对灾区人民的牵挂。 (√)4.人们可以建立风洞实验室进行科学实验,获得数据,用于预防地震、台风等。 (√) 5.中国唐山大地震发生在1978年7月28日。 (×) 6.自然灾害的来临有许多是突发性的、灾难性的、不可避免的。(√) 7.地震时,如果被困在废墟下,要设法向外传递信息,保持体力,耐心等待救援。(√) 8.遇到危险时,逃生的关键是时间,一分一秒也不能耽搁。(√) 四、一一对应:把下列灾害与其造成的后果连起来。 (1)滑坡 B A是土地干裂,农作物无法生长 (2)干旱 A B破坏铁路和公路等交通设施,掩埋农田 (3)火山 D C把大树连根拔起 (4)台风 C D熔岩把村落覆盖 五、看图回答: 1.它是什么?是谁在什么时候发明的?它有什么功能?它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答: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地动仪。他是世界上第一 台测定地震方向的科学仪器。它是人类用科学方法观测地震的开端。 2.看《中国地震带分布图》,看看我国有哪些地区位于地震带上。你 的家乡离地震带近吗? 答:北京、天津、唐山、邢台、华县、渤海海域、兴海、炉霍、通海 松潘等地区都位于地震带上,我的家乡黑龙江离地震带很近。
• 1、发生频率较大的十大自然灾害是-----• 2、地震发生时,应该这样逃生------• 3、受到洪水威胁时应该这样逃生----• 4、汶川、玉树地震时,党和人民采取了这 些有效地救助措施--------
1.如果大家经常关注新闻报道,就会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自然灾 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灾害无情地推毁着人类的(家园),甚至 还会夺走宝贵的(生命)。
第二单元 人类的家园
3.当灾害降临的时候
六年(3)班
*无情的灾害
如果大家经常关注新闻报道,就会 发现地球上每年都会发生各种(自然灾
害),地震、洪水、台风、瘟疫……灾
害无情地推毁着人类的(家园),甚至 还会夺走宝贵的(生命)。
想一想
1.什么是自然灾害? 2 .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了哪些危害? 3 .发生频率较高的十大自然灾害分别是什么?
7.2008年5月12日下午2时28分,中国四川(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 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广)救灾难度最大的一次 地震。 .
8.当灾害到来之时,人们的第一反应是(逃生),脱离危险。然而,如果惊慌失 措,无知莽撞,往往会造成更大的人员伤亡。因此,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保 持清醒的(头脑),冷静的(心态),并采取科学的(自救)和(互救)是非 常重要的。
9.红十字会是(国际性)的人道主义团体,主要从事国际人道主义(救援)。
中国红十字会成以来,以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发扬(人道主义)精 神为宗旨,在历次重大灾难(救助)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0.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强烈地震,地震引发
海啸并造成(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死亡或失踪人员达10000人以上,这 次地震据说是世界观测史上最高级的地震。
议一议
• 1 .我所了解的救援组织有这些-------• 2.你救助过他人或者接受过他人的帮助吗? 当时你的心情怎样?
• 3.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党和人民开 展了哪些救助举措?
• 中华慈善总会 • 联合国难民署 • 国际红十字会 •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
*在汶川、玉树地震中,党和人民开展了哪些 救助举措?
3.暂避在厨房。 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 方。等到第一地震余 波后再迅速撤离。
受到洪水威胁时,如何逃生?
(1)向山坡、高地、屋顶
•
•
• •
等高处转移 (2)卷入洪水,抓住固定 的或能漂浮的东西逃生 (3)不能游泳、攀爬带电 的电线杆和泥坯房等 (4) 带好必备的衣物和 饮用水 (5)洪水过后,及时服用 预防流行病的药物
蚂蚁搬家,蛇过道,不久雨就到。 蜻蜓高,晒得焦,晴蜓低,带蓑衣。 风起长浪,不久狂风降;蚂蝗不安,预兆有雨,泥鳅暴跳,雷雨快 到。 跑马云,台风临; 水缸穿裙,大雨将临。 北风冷,台风循; 盐缸还潮,大雨将到。 蚊子成群嗡嗡叫,大雨就要到。
地震谚语:
骡马发惊不进圈,猪不吃食跳栏跑; 猫儿躲得无踪影,鸡飞上树狗哀嚎; 鱼儿浮头跃出水,鸭不下水岸上闹; 冰天雪地蛇出洞,老鼠搬家四处逃。
(1)发明了地动仪 (张衡发明, 世界最早的地动仪) (2)开通了预测自然灾害的网站 (3)应用气象卫星等高科技 (4)人工降雨 (5)风洞实验室 (6)成立国际减灾日
(每年10月第二个星期的
星期三 )
台风谚语:
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细心 观察,总结了不少预测自然灾害的(经验)和(谚 语 )。 暴雨谚语:
2.大自然有着自己的(规律),人类去发改变。但是,人们可以运用各种方法, 逐步(认识)自然规律,依循规律,采取相应措施,(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 损失。 3.今天,人们预测自然灾害和防灾、减灾的方法及途径更加(多样),也更加 (科学)了。 4.劳动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细心观察,总结了不少预测自然灾 害的(经验)和(谚语)。 5.自然灾害是(无情)的,担当灾害降临时,我们常常能看到一幕幕(动人) 的场面。 6.人们在观察中发现地震有(前兆)。在地震频发地区,人们可以通过这些 (前兆)提前做好准备,以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