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盐渍土路基病害及整治措施
盐渍土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

盐渍土路基病害分析及处理措施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盐渍土的主要特点,然后分析了盐渍土路基病害,最后详细阐述了盐渍土路基病害的处理措施。
关键词:盐渍土;路基;病害;盐胀;翻浆一、盐渍土的主要特点盐渍土是盐土和碱土以及各种盐化和碱化土壤的总称。
在公路工程中,盐渍土是指地表下1.0m深的土层内易溶盐平均含量大于0.3%的土。
盐渍土按盐渍化程度可以分为弱、中、强、过盐渍土;按含盐的性质可以分为氯盐渍土、亚氯盐渍土、硫酸盐渍土、亚硫酸盐渍土。
盐渍土主要分布在内陆干旱、半干旱地、滨海地区。
我国的盐渍土主要分布在东北部、西北部、及福建、山东等沿海城市,不同地区盐渍土的危害表现有所不同,如地下水位较高度盐湖和滨海地区,其危害表现为对基础和地下设施的腐蚀;地下水位埋深较深的干旱地区,地基的溶陷性较明显,而腐蚀现象并不严重;以含硫酸盐和亚硫酸盐为主的盐渍土地区,其盐胀性造成的危害较大。
盐渍土的共性是土壤中含有显量的盐碱成分具有不良的物理化学性质,从而导致植物生长受到抑制;盐渍土地区所用的工程材料(如砂、石、土等)和施工用水中,含有不同程度量的盐类,从而造成了对工程建设的危害。
二、盐渍土路基病害分析(一)盐胀和松胀盐胀和松胀主要由硫酸盐引起,当硫酸盐含量超过2% 后膨胀量迅速增加,可使路基产生肉眼可见的膨胀高度,严重影响行车安全。
然而当环境干燥,结晶水析出,土体体积缩小,从而产生松胀现象。
盐渍土的膨胀量受季节性温度变化影响,夏季高温溶解度大,盐分析出结晶较少,秋后温度降低,硫酸盐溶解度降低,吸水结晶体积膨胀。
(二)翻浆危害盐渍土地区的翻浆病害不同于一般地区,除水和粉质土的影响外,土的含盐量和冰点对翻浆也有显著影响。
以氯盐渍土为例,当含盐量较低时,由于冰点降低,水分聚流的时间加长,其对冻胀有加剧作用,春融时翻浆病害则更为严重。
但当含盐量增加至一定程度后,路基的冻胀翻浆将由于土体冰点的降低而大幅减轻。
(三)溶陷性我国主要盐渍土中存在大量钾盐、镁盐及钠盐等易溶盐,虽然其在干燥状态下强度和压缩性较好,一旦遇水,土中盐分会很快溶解,在自重和荷载作用下产生土体溶(湿)陷。
盐渍土路基通病及防治措施

盐渍土路基通病及防治措施盐渍土段路基施工质量通病:盐渍土路段施工处理不当,导致盐胀、溶蚀、腐蚀等严重病情况交替发生,使路基强度急剧降低,发生沉陷、翻浆变形;路面出现膨胀开裂、雍包、波浪;路肩及边坡松散剥蚀。
预防措施:1、监理工程师对路基用料中对易熔盐的控制措施:⑴对取土场及路基用土监理要进行取样,每个探坑要分层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进行易溶盐试验,(按0-5cm 5-25cm 25-50cm 50-75cm 75-100cm 100-150cm 150-200 cm 200-250cm 250-300 cm等),根据试验结果确定取料深度。
⑵根据探坑易溶盐试验报告评估料场的利用价值,在可以利用的范围内除去覆盖层后每个探坑从上到下全断面取样,混合后应再次验证易溶盐试验,保证填料易溶盐含量控制在规范允许范围内,再进行其它指标试验。
试验合格后才能允许做为路基用料。
2、监理工程师将使用结果及相应的处理方案报监理工程师审批后,才能组织施工。
3、监理工程师在盐渍土路基施工中的控制措施:⑴盐渍土路基是处理宜在干旱季节施工。
施工前应对该地区地表层1m内的土质的含盐性质及含氧量进行控制检测,并报监理工程师审查。
⑵当盐渍土的容许含盐量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的规定时,盐渍土路堤应分层填筑、分层碾压,每层松铺厚度不大于200mm,并严格控制含水量不得大于最佳含水量1个百分点。
⑶盐渍土路基的施工,应分段一次完成。
自清除基底含盐量较大的表土开始,连续施工,一次做到路床设计标高。
⑷当盐渍土含水量超过《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J033-95)应换填渗水性土,当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的土层厚度在lm以内时,必须全部换填渗水性土,并应在路堤下部设置封闭隔水层。
⑸施工中应首先做好排水系统,不应使路基及其附近有积水。
无论是填筑粘性土或换填渗水性土其压实度均应符合土方路基压实度标准。
克乌高速公路项目第一分部二O一一年五月十日。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防治策略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防治策略
公路盐渍土路基处理与防治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预防措施:在设计和施工阶段,应充分考虑盐渍土的影响,采取预防措施,如改变路基填料的选择和混合比例,选择适合的填料,加强路基的排水功能等。
2. 排水措施:盐渍土的形成与水分过剩有关,因此,改善路基的排水条件是防治盐渍土的关键。
可采取排水沟,暗沟等排水措施,保证路基处于较干燥的状态。
3. 淋洗措施:对已受盐渍土影响的路基,可采取淋洗措施,以去除土壤中的盐分。
淋洗措施可以使用淡水进行,也可以使用含盐浓度较低的水进行,以逐渐将土壤中的盐分浓度降低。
4. 土壤改良措施:针对盐渍土路基,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措施来降低盐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结构。
常见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石灰石粉石膏引入等,以调节土壤的酸碱度和盐分含量。
5. 添加剂措施:在路基施工过程中,可以添加一些特殊的添加剂,如聚合物、膨润土等,来改善盐渍土的性质,提高路基的稳定性和抗渗透性。
6. 维护管理措施:一旦出现盐渍土问题,应及时进行维护管理,定期检查路基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盐渍土问题,以防止其影响到公路的正常使用。
在处理和防治公路盐渍土路基问题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综合措施,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盐分含量、水分条件等因素,以有效解决盐渍土问题,确保公路的正常运营和使用。
盐渍土地区道路病害及防治

盐渍土地区道路病害及防治摘要:研究盐渍土地区的道路病害和防治措施,以新疆某公路为例,讲解了盐渍土地公路病害的主要形式,并对公路病害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为其它盐渍地区的公路病害防治工作的开展提供实践经验。
关键词:盐渍土地;道路病害;防止盐渍土地区的公路路面病害主要有路面的纵向裂缝、波浪和路面网状裂纹等。
盐渍土是一种特殊的土,有着和普通土质不同的含盐类型和地下水深和气候环境,盐渍土的盐胀、盐溶是盐渍土地区道路主要的工程特性,进行盐渍土地区的公路建设需要对盐渍土的情况进行充分了解,才能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经济的防治措施,对盐渍土地区的公路病害进行有效控制。
一、盐渍土地区公路病害主要形式我国的盐渍土病害主要有盐胀、翻浆和腐蚀等。
根据相关研究发现,高含盐量会导致地下水位较高的地区发生路面强度下降和对封层作用的削弱,容易造成公路路面破坏。
公路路面破坏主要类型:不规则变形。
沥青面起皮,脱落和网裂。
基层材料高盐量,面层盐胀破坏。
通常情况下因为盐量高造成的路面破坏在乡村公路中发生率较高。
1.盐胀。
土体内硫酸钠迁移集聚,气候条件发生变化导致硫酸钠吸水结晶体积膨胀是盐胀的主要形成机理。
在对新疆盐渍地区的公路进行调查之后发现盐渍土盐胀是这些地区公路的主要病害形式【1】。
盐胀会导致路面的不均匀变形,影响公路的使用性能,同时在盐胀的反复作用下容易造成路基的结构性破坏,诱发不均匀沉降,这种因为盐胀导致的不均匀沉降在一些盐碱度较大的地区公路破坏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在造成路面开裂之后进行行车碾压,进一步加速了公路的破坏,最终导致很严重的公路病害,甚至完全丧失交通功能。
2.翻浆。
翻浆原指寒冷地区转暖时节路面下层冻土融化导致路基饱水软化,行车作用造成路面开裂,并且裂缝中冒出泥浆的现象,这是因为冻融造成的翻浆,非寒冷地区因为雨水、地下水等影响,排水不良造成路基饱水,也会造成和冻融翻浆一样的路面破坏。
两种翻浆的原因大致相同,都是因为基础中含水量过大导致【2】。
浅谈盐渍土路基危害及病害处理

浅谈盐渍土路基危害及病害处理摘要】盐渍土在我国新疆地区的分布非常广泛,在我国西部地区主要是由于自然条件特殊,气候干燥等因素,使得盐渍土在这里广泛分布.盐渍土是造成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主要内在因素,而温度和水是造成各种工程地质问题的外在因素,因此要庘做好工程地质管理,必须要重视对盐渍土的病害认识和防治工作开展,这样才能够减少对工程路基的损害,保证道路的良好利用。
【关键词】浅谈;盐渍土;路基危害;病害处理盐渍土路基施工是当前面临的一个重要施工难题,盐渍土对于工程项目带来了非常大的损害,并且这种危害是巨大的,难以修复的,因此做好盐渍土路基的防护工作非常必要。
尤其是随着我国道路建设项目的增加,加强对盐渍土地区公路质量控制和管理势在必行。
1.盐渍土的主要特征分析第一,氯盐渍土具有较强的吸湿性。
这种盐渍土最大的特点就是吸湿性较强,这种盐渍土所在地的路基项目建设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吸收水分软化的情况,氯盐渍土一旦吸水后,就很容易造成路基的坍塌,对路基强度带来很大的影响。
第二,碱性盐渍土具有较强膨胀性。
这类型盐渍土也是当前我国新疆、甘肃西部公路修建过程中经常遇到的一种地质类型,这种盐渍土的地质特征就是地表中含有大量的吸附性较强的阳离子,一旦遇到水后,就会使得胶体颗粒和吸附性较强阳离子互相反应,从而在反应位置的周围形成大量的水膜,使得胶体颗粒之间的凝聚力下降,从而使得胶体颗粒的缝隙加大,使得路基地质发生了膨胀。
第三,盐渍土的松胀性。
这也是当前盐渍土中常见的一种特性,这种盐渍土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钠,一旦温度超过零界温度后,就会使得土壤开始脱水,土壤的体积就会缩小,但是当温度突然下降后,就开始形成吸水结晶,整个土壤的体积又变大,因此如果采用这种类型的盐渍土进行路基填充或者是施工建设过程时,就会由于昼夜温差或者是气候温差等造成路基土体结构遭到破坏,从而使得土壤结构的强度明显下降,影响了路基工程质施工建设过程,使得路基施工建设质量明显下降,缩短了道路的使用年限。
浅议盐渍土公路路基病害处理

浅议盐渍土公路路基病害处理摘要:近年来,我国公路工程建设与发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中的盐渍土防治问题也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为此,本文首先介绍了盐渍土公路路基常见的病害类型,然后提出了几点路基病害处理方法,以促进公路路基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提高。
关键词:公路工程;路基病害;处理方法;盐渍土引言盐渍土指的是一种土层中易溶盐含量超过0.5%的土,在盐渍土地段进行公路工程建设,路基会受盐渍土特性的影响而产生病害现象,进而对整个工程的耐久性、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为防止盐渍土对公路路基造成的损害发生,针对盐渍土公路路基的常见病害及有效的防治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是十分重要和迫切的。
1 盐渍土公路路基的病害1.1盐胀危害盐胀危害经常出现在硫酸盐渍土,在温度变化的影响下,盐性土的体积会发生一定的变化而导致公路路基出现危害现象。
例如,温度较高时,盐性土体会出现土体疏松、土体脱水缩小的现象;而温度较低时出现体积增加、土体膨胀的现象。
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盐性土体会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来回变化,导致公路路基出现局部不平、膨胀开裂、体积增大等危害[1]。
1.2溶陷危害溶陷危害主要发生在氯盐渍土地区,这主要是因为在流动水、自然降水的影响下,盐渍土内部结构的易溶盐成分发生溶解被流水带走逐渐消失而导致土体的密实度减小、空隙率增大,土体强度减低的现象出现。
当道路受到车辆等上部载荷作用较大时,就会出现沉陷、均匀下沉、孔洞等多种危害[2]。
此外,当外界温度较高时,盐渍土结构中的结晶体会失去水分导致路基密实度减小也会引起溶陷危害的产生。
1.3翻浆危害翻浆危害主要发生在氯盐渍土地区,主要是由于盐渍土体中的具有脱水、吸水的特性,导致公路路基经常水含量过多的环境中,降低了土体的强度和负载能力,同时,在车辆等上部荷载的反复作用下造成路面破裂,泥浆从裂缝中冒出,使道路表面湿滑、泥泞,对车辆的正常运营产生不利的影响[3]。
翻浆危害主要是在外部荷载及路基土质、含水量和温度共同作用下形成的。
盐渍土地区路基病害及设计与施工中关键问题的控制_secret

浅谈盐渍土地区路基病害及设计与施工中关键问题的控制新疆地处内陆地区,气候干旱少雨,盐渍土分布范围较广,约占全区总面积的9.5%。
由于盐渍土本身具有的特性常导致路基发生盐胀、溶陷等严重病害。
为确保工程质量,应认真做好设计前调查研究工作,加强设计与施工中关键问题的控制,将盐渍土对路基的危害降至最低。
一、盐渍土成因及分布特性在雨季,含盐地层风化的成土母质通过山间沟谷洪流把盐份带到地势较低的山前冲积扇区或盆地,使地面水与地下水含盐量逐渐升高。
而新疆气候干旱少雨,夏季炎热,蒸发量大于降水量,土中可溶性盐经过毛细作用与蒸发作用上长积聚于地面表层,而在自然条件下,淋溶与脱盐过程十分微弱,导致土壤普遍积盐,从而形成盐渍土。
盐渍土具有平面分布的不连续、不均匀性和垂向分布的表聚性。
在平面上盐份主要聚集在沟谷洪流附近的谷顶上,在垂向上盐份主要聚集在地表下3m以内,局部可深达4m以上,且随深度增加含盐量减小。
同时盐渍土含量受季节影响很大,旱季盐分向地表大量积聚,表层含量增高,雨季盐分被水淋溶下渗,含盐量下降。
二、盐渍土对路基的造成的病害及原因:盐渍土作为路基填料或作为路基基底而不做任何处理,都将对路基产生不同程度的病害,根据含盐性质的不同,盐渍土对路基的危害可分为盐胀、溶陷、加剧路基冻胀与翻浆三种情况。
(一)、盐胀性:盐胀主要产生于硫酸盐渍土地区,硫酸盐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当温度升高时,溶解度下降,晶体脱水变成粉末,体积变小,致使土体结构破坏后呈松软潮湿状态,地基强度降低。
当温度降低时,硫酸盐吸水结晶,体积增大,促使土体膨胀。
由于土体地温随气温升降而反复变化,硫酸盐反复产生胀缩,致使公路路基路面变形破坏。
(二)溶陷性无论氯盐、硫酸盐渍土,均可产生溶陷,尤以氯盐渍土最为明显,由于氯盐渍土具有较强的吸湿性,随着土体浸水,与土颗粒胶结共同起骨架作用的盐晶溶解,土中盐份充填的空隙在荷载作用下失稳压密,造成路基溶陷下沉。
溶陷性一般与含盐量、厚度及浸水程度有关,浸水量越大、厚度越大、含盐量越大,下沉量也越大。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

青 海 和西 藏 等 高原 地 区[ 1 1 。盐 渍 土 的物 理力 学 性 质
随含 盐 类 型 、含 盐 量 、地 下 水 深 度 以及 外 界 气候
环境条件 的变化而有所差异嘲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 基路面 的主要破坏形式有盐胀 、溶蚀和翻浆 ,以 及对道路附属结构的腐蚀破坏等 。其 中盐胀 、溶
否发生 的必 要条 件 。当含水 量 太低 时 ,盐 类结 晶 时
道路的承载能力下降 ,在荷载作用下路面容易 出
现 沉 陷 、裂 缝 和 坑 槽 等 破 坏 ,进 而 影 响 道 路 的通 行 能 力和 行 驶 质量 】 。 因此 ,分 析 盐渍 土 地 区公 路 路 基 路 面 出 现 盐 胀 、溶 蚀 和 翻浆 等 破 坏 的 原 因 , 并 采 取 相 关 处 治 措 施 ,对 盐 渍 土 地 区公 路 建 设 和
使 路基 的整体稳定性 降低 ,影 响了路基 的承载能
力 。盐 胀 还 会 使 路 面 出现 开 裂 、严 重 变 形 或 隆起
盐 渍 土 路 基 受 雨 水 冲刷 后 ,盐 分 溶 解 在 雨 水
收 稿 日期 :2 0 1 5 - 0 2 . 0 5
作者 简介 :刘静波( 1 9 8 O 一) ,男,河北石家庄 人,工程师 ,研究方 向为公路与桥 梁施工。
1 . 2 溶蚀
水 性 黏 土 矿 物 吸水 后 导 致 的膨 胀 。与 一 般 土 体 的
膨胀不 同 ,盐 渍土的膨胀虽然也是 由于土体 吸水
引起 的 ,但 是 由 于环 境 温 度 降低 或 土 体 失 水 导 致
土体内的盐类 结晶膨胀对公路 的危 害更大 。盐渍
土 的 盐 胀 作 用 会 使 地 基 出现 裂 缝 、变 形 和 疏 松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盐渍土路基病害及整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8-07-13T09:03:11.12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6期作者:赵奇[导读] 通常采用主动式控水—降低地下水位、换填砂砾和被动式控水—抬高路基填土高度、设土工布隔断层等措施。
摘要:本文阐述了盐渍土的主要工程形式,归纳总结了盐渍土路基的主要病害及病害产生原因,并结合工程经验论述了常用的整治措施。
关键词:盐渍土、盐渍土路基病害、盐渍土病害整治
1.前言
我国盐渍土分布广泛,集中分布于在西北干旱区、华北和东部沿海地区。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给公路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每年因盐渍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高达上亿元。
盐渍土路基病害会影响公路运营,降低公路服务质量,使公路的运营存在安全隐患。
由于盐渍土受气候环境、区域分布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盐渍土具有盐胀性、溶陷性和腐蚀性的基本工程特性,并由此引起多种路基路面的病害。
因此,对盐渍土的研究十分必要,以此避免或减少盐渍土造成的损害。
盐渍土地区公路路基病害防治及地基处理措施研究已成为公路行业各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
本文结合实际经验阐述了盐渍土路基的主要病害类型,分析了病害主要成因,介绍了常用的整治措施。
2.盐渍土工程特性及盐渍土路基主要病害
2.1盐渍土主要特性
盐渍土由于其特殊的成分构成,具备一些特别的工程特性。
这些工程特性主要是盐胀性、溶陷性、腐蚀性。
(1)盐胀性
盐胀性是指硫酸盐类盐渍土吸水结晶体积发生膨胀的性质。
硫酸盐类盐渍土结晶时要结合一定数量的水分子。
这类硫酸盐在干燥状态时,并无吸水性,但遇水后会慢慢吸湿、溶解,最后呈溶液状; 从溶液中再结晶沉淀时便要吸收相应的水分子成结晶状,体积增大而使土体产生膨胀,但在处于干燥状态时,结晶水释出,成无水状态,体积又相应缩小。
一般认为,当硫酸盐渍土路基产生膨胀危害的含盐量在 2%左右,达不到这个含量,膨胀作用较小,不致影响土体密度,一旦超过这个标准,膨胀量迅速增加,其体积膨胀值足以使路基的膨胀高度达到肉眼可见的程度,对路基造成危害。
(2)溶陷性
溶陷性是指盐渍土中的钠、镁和钾盐等土颗粒间胶结物的主要成分在干燥状态下强度高、压缩性小,遇水后,这类可溶性盐类溶解,土体会在荷载或自重作用下下沉的性质。
盐渍土中的盐溶液会导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材料腐蚀,腐蚀程度取决于材料的性质和状态以及盐溶液的浓度等。
(3)腐蚀性
盐渍土对基础和地下设施的腐蚀分为物理侵蚀和化学腐蚀。
物理侵蚀常发生在温度变化大或干湿交替的部位,盐类结晶产生较大的内应力,使建筑物由表及里逐渐疏松剥落。
化学腐蚀有两种情况:一种是Na2SO4与水泥中的游离的Ca(OH)2水化后生成NaOH和CaSO4,NaOH 易溶于水,水溶液通过毛细作用与空气中的CO2接触,生成Na2CO3,Na2CO3结晶膨胀,使建筑物表面疏松,产生腐蚀。
化学腐蚀的另一种方式是当硫酸根含量超限时,与混凝土的碱性固态游离石灰和水化铝酸钙结合,生成硫铝酸钙结晶或石膏结晶,产生膨胀力。
在天然状态下,土质坚硬,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可作为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物的良好地基。
一旦自然条件改变或浸水,地基中的易溶盐被溶解土体结构破坏,力学强度降低,甚至产生严重的溶陷、膨胀和腐蚀,使建筑物裂缝、倾斜或结构被腐蚀破坏。
2.2盐渍土路基主要病害及成因机理
(1)由盐渍土溶蚀引起的路基破坏由溶蚀引起的路基破坏主要包括由于盐渍土浸水后土中盐分溶解、流失等导致地基出现的湿陷、洞穴等情况而引起路基出现沉降,甚至坍陷等的破坏现象。
这类破坏现象的出现主要与盐渍土地基含水量的变化有关。
当地基处于干燥状态时,盐渍土中的各类盐以固体、晶体或二者混合物的形式存在,此时路基处于稳定状态。
当由于地下水位升高或毛细现象使得盐渍土地基含水量增大时,地基当中的可溶盐分将溶解在水中,并随着水分的移动而流失,使得地基土的组成颗粒减少,进而使地基的抗剪强度降低,最终导致其上的路基发生变形失稳,出现沉降等现象。
(2)由盐渍土的松胀性和膨胀性引起的路基破坏由盐渍土的松胀性和膨胀性引起的路基破坏主要包括路基的不均匀沉降、路肩及边坡土体变松等路基失稳现象。
这类破坏的发生主要与地基土温度的变化密切相关。
硫酸盐的溶解度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随着地基温度的降低,液态的盐溶液达到过饱和状态,盐分以结晶体的形式从溶液中析出,单位体积比温度降低前有所增大,出现盐胀现象;当温度回升时,溶液的溶解度增大,硫酸盐结晶体又溶解于溶液中,使得盐渍土体积缩小。
温度场的循环使得地基土不断地处在膨胀——收缩——膨胀的循环变化过程中,使得土体由于结构破坏而变得松散,造成土体孔隙率的增大、抗剪强度的减小及承载力的下降,引起上部路基的不均匀沉降,导致路面出现鼓胀、裂缝等破坏现象。
(3)由盐渍土做路基填料引起的路基破坏这类破坏主要包括由盐渍土路基填料引起的冻胀而造成的路基翻浆和由雨水冲刷而引起的边坡失稳而导致的路基破坏。
路基由于翻浆而发生的破坏主要与盐渍土的含盐量和冰点有关。
对氯盐渍土而言,当含盐量在一定范围内时,由于冰点降低、水分聚流时间加长,则对冻胀有加剧作用。
但含盐量更多时,由于冰点降低多,路基将不冻结或减少冻结,从而不产生冻胀或只产生轻微冻胀。
硫酸盐渍土对冻胀具有和氯盐渍土类似的作用,但冰点降低不如氯盐渍土多,影响不如氯盐渍土显著。
碳酸盐渍土由于透水性差,对冻胀具有一定的减轻作用。
3.主要病害整治措施
盐渍土的不良工程特性多于水有关,其路基病害的主要成因也大多与水有关,故把控盐渍土路基病害的关键是“控水”。
“控水”可以从主动控水,即采取有效、合理的防水系统,使地基土不受水浸蚀着手,也可采用被动措施,从地基与基础中采取处理措施。
实际施工中采用的主要措施有:
(1)降低地下水位
盐渍土地区公路病害,主要与地表水和地下水有关。
水的作用加剧了地表和路堤的盐分聚积,影响公路路基稳定。
控制地表水渗入,减少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挖排碱渠是降低地下水位的有效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减少进入路基上部的水分和盐分。
(2)抬高路基填土高度
提高路基填筑高度,可以减少进入路基上部的水分和盐分,使上部路床受盐渍影响较小,有效防止盐胀。
保持路基干燥,达到防治之目的。
当有些盐渍土地区地下水位较高时,一般采用该方法。
(3)换填砂砾
盐渍土地区路堤基底,应视地表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对于强盐渍土地基,要采取换填砂砾的处理方式达到排减处理目的。
先将表层的植被、盐壳、腐殖质土予以严格清除,然后再压实;对于过湿地段应排除积水,挖除表层湿土后换填。
换填一般采用就近砂砾或风积砂。
风积沙换填有良好的透水性及水稳性、造价低、效果好等特点。
(4)设土工布隔断层
设置封闭型隔断层可有效地阻止毛细水上升携盐积聚。
当采用提高路基高度或降低地下水位等措施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可用土工布填筑路堤遮挡路基。
4.结语
盐胀性、溶陷性、腐蚀性是引起盐渍土路基病害的主要原因,盐渍土工程性质受季节性、温度、湿度影响较大,使用时应当采取一定的工程处理措施以减小盐渍土路基病害。
水是导致盐渍土路基产生病害的主要环境因素,因此盐渍土路基病害整治处理的主要思路是“控水”,通常采用主动式控水—降低地下水位、换填砂砾和被动式控水—抬高路基填土高度、设土工布隔断层等措施。
参考文献:
[1]郭立叶.盐溃土路基处理方法与施工工艺研究[D].长安大学,2012.
[2]江华.新疆盐渍土成因分析及盐溃土路基病害处理[J].路基工程,2008,(04):215-217.
[3]温利强.我国盐渍土的成因及分布特征[D].合肥工业大学,2010.
[4]李伟.包西铁路盐渍土工程地质性质研究及处理对策[J].山西建筑,2009,(12):92-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