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除颤操作及考核标准
电除颤操作评分标准

项目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
分值
扣分及原因
准备质量
15
分
1
衣帽整齐。(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2
2
备齐用物:除颤仪、导电糊、电极片(5-7个)、弯盘、干纱布5块、酒精纱布2块。必要时备电插板。(少一种扣1分)
3
3
检查及调试除颤仪,确认除颤仪性能良好。(未检查不得分)
6
4
摆放合理,便于操作。(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11
清洁电极板,消毒后归位。(不符合要求不得分)
3
12
整理用物,洗手,记录。(少做一项扣1分)
3
终
末
质
量
20分
1
操作中随时观察心电监护和病情变化。(未做不得分)
4
2
电极板位置正确,用后处理及时,并用乙醇擦拭消毒。(未做不得分)
5
3Hale Waihona Puke 除颤指征掌握准确,充电量正确(不正确不得分)
5
4
操作熟练,手法正确,规范,过程安全。(做不到不得分)
4
操作流程质量65分
1
评估患者意识、判断颈动脉搏动、呼吸是否消失,记录时间,呼叫医生。(少一项扣1分)
3
2
去枕,使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暴露胸壁,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无伤口、无瘢痕。(一项不符合要求扣1分,未做不得分)
4
3
遵医嘱连接心电监护,打开除颤仪电源,评估心电示波状况是否有室颤波,确定除颤指征。(少一项扣3分,未评估扣5分)
10
4
将除颤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糊。(不符合要求或未做均不得分)
2
5
设置到非同步双相波或单相波位置,调节除颤仪能量至所需读数,触压充电按钮开始充电。(一项不符合要求扣3分)
除颤仪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熟练运用除颤仪的自动分析功能

除颤仪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熟练运用除颤仪的自动分析功能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复苏的紧急设备,它能够通过电击的方式纠正心律失常,恢复正常的心跳。
除颤仪操作流程的熟练掌握以及对除颤仪自动分析功能的运用是医务人员救治心脏骤停患者的关键之一。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操作流程以及考核标准,并强调对除颤仪自动分析功能的正确运用。
一、除颤仪操作流程1. 准备工作在使用除颤仪之前,必须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确保除颤仪电源充足,并将其连接到患者。
- 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好,贴片与患者皮肤之间不存在干燥或受污染的物质。
- 将除颤仪设置为正确的能量水平,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能量。
2. 病情评估在进行电击之前,需要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 检查患者是否有意识和呼吸。
如果患者意识丧失且没有自主呼吸,则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
- 了解患者的基本病史,例如是否有心脏病、心律失常等情况。
3. 除颤操作根据除颤仪的特定型号和操作说明,操作人员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除颤操作:- 快速粘贴电极贴片在患者胸部。
一个电极贴片应贴在患者右上胸部,另一个应贴在患者左侧腋下。
- 确保操作人员和其他人员不接触患者,以避免误触电击按钮。
- 在除颤仪指示下,按下电击按钮进行电击。
4. 后续处理- 在电击之后,检查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并有意识,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
- 如果患者没有恢复自主呼吸和意识,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继续使用除颤仪进行进一步的电击。
二、考核标准为了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正确、有效地使用除颤仪,以下是考核标准的要求:1. 熟练操作除颤仪,正确连接电极贴片,设置正确的电击能量。
2. 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基本病史,能够判断是否需要进行除颤操作。
3. 在除颤操作中,保持镇定并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不误触电击按钮。
4. 了解除颤仪自动分析功能的使用方法,能够正确解读除颤仪的指示信息。
5. 在电击之后,能够迅速评估患者的反应,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熟练处理电除颤中的意外情况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熟练处理电除颤中的意外情况在医疗急救领域,电除颤是一项重要的技术手段,常用于治疗心脏停搏或心律失常等紧急情况。
除颤仪作为医护人员使用的主要工具之一,其正确操作流程和熟练处理意外情况的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除颤仪操作流程,并提供相应的考核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1. 检查除颤仪准备情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医护人员应仔细检查设备的准备情况。
确保除颤仪电池充足,电极粘贴良好,线缆完好无损。
2. 确认患者状态在开始除颤前,应先确认患者是否处于心跳骤停或严重心律失常的状态。
通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呼吸情况和脉搏等指标来判断。
3. 准备电除颤过程将除颤仪设置为合适的除颤能量水平,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波形类型(常见的有单相波和双相波)。
确保电极正确粘贴在患者胸前,避免与其他物体接触。
4. 发送电除颤在确认患者状态符合电除颤条件后,医护人员应进行电除颤。
根据医生的指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按下除颤按钮将电能释放到患者体内。
5. 观察复苏效果在每次除颤后,医护人员需要观察患者心脏是否恢复跳动。
如果患者恢复自主循环,应立即停止电除颤,并进行后续抢救措施。
6. 记录数据在整个除颤过程中,医护人员应记录关键的数据,如除颤时间、除颤能量、复苏效果等。
这些数据有助于后续的评估和分析。
考核标准为了保证医护人员能够熟练操作电除颤仪并处理意外情况,需要制定一套全面的考核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内容:- 熟悉除颤仪的基本结构和功能,能够准确识别除颤仪上的关键按钮和指示灯。
- 能够正确检查除颤仪的准备情况,包括电池电量、电极粘贴情况和线缆完好性。
- 能够根据患者状态选择合适的除颤能量水平和波形类型。
- 能够熟练操作除颤仪进行电除颤过程,包括按下除颤按钮进行能量释放。
- 能够熟练观察和评估患者的复苏效果,包括判断心脏是否恢复跳动。
- 能够正确记录关键数据,如除颤时间、能量水平、复苏效果等。
- 在意外情况下,能够迅速做出应对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
除颤仪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与考核标准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复苏的重要设备,在急救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以及相应的考核标准,以便确保急救人员正确且有效地使用除颤仪,提高抢救成功率。
一、除颤仪操作流程1. 确保安全环境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确认患者与设备不会受到外部干扰。
如有必要,应将患者移至安全地点,远离水源、易燃物等。
2. 检查除颤仪状态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需要检查设备的状态是否正常,包括电源、电极、导线等部分。
确保设备工作正常,电极粘贴牢固,导线无损坏。
3. 贴上电极将除颤仪的电极贴在患者身上,通常电极有两块,一块贴在患者右上胸部,另一块贴在患者左胸侧。
贴电极时要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清洁,电极与皮肤贴合紧密。
4. 分析心律将除颤仪开启后,按照仪器提示,进行心律分析。
分析结果会显示患者的心律是否需要除颤。
若分析结果为可除颤状态,则进入下一步操作;若分析结果为不可除颤状态,则继续进行心肺复苏等其他急救措施。
5. 准备除颤当确定患者需要除颤时,急救人员应确认周围人员已做好准备,并确保自己与患者没有直接接触,以免受到电击伤害。
此时,应按下“准备除颤”按钮,除颤仪会充电,为下一步除颤做准备。
6. 发送除颤在除颤仪充电完成后,急救人员需要确认患者与周围人员仍处于安全状态,通过口头或手势指示大家远离患者,然后按下“发送除颤”按钮,使除颤仪释放电击。
7. 继续心肺复苏除颤后,急救人员需要迅速进行心肺复苏。
按照BLS(基本生命支持)准则,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保持血液循环和氧气供应。
8. 多次循环操作如果患者仍没有恢复自主心脏跳动,急救人员应持续进行心肺复苏和除颤操作,直到专业医护人员到达现场为止。
二、考核标准为了确保急救人员能正确操作除颤仪,相关培训和考核是必要的。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除颤仪操作考核标准:1. 设备准备与检查急救人员应能熟练检查除颤仪的状态,包括电源、电极、导线等部分。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一、操作流程。
1. 准备工作。
a. 确认患者无意识并没有自主呼吸。
b. 确保患者皮肤干燥,无潮湿。
c. 确保患者没有穿戴任何金属物品。
2. 打开除颤仪。
a. 按下电源开关,等待除颤仪启动。
b. 确认除颤仪电源指示灯亮起。
3. 贴上电极片。
a. 拿出电极片,揭下保护膜。
b. 将电极片贴在患者胸部右上方和左下方。
c. 确保电极片牢固贴合患者皮肤。
4. 分析心律。
a. 按下分析按钮,等待除颤仪分析心律。
b. 确认除颤仪显示出心律分析结果。
5. 发送电击。
a. 如果除颤仪提示需要电击,确认患者周围人员远离。
b. 按下电击按钮,确保患者没有接触任何金属物品。
c. 确认电击完成后,继续观察患者心律。
6. 结束操作。
a. 如果患者恢复心跳和呼吸,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b. 关闭除颤仪电源,整理好设备和电极片。
二、考核标准。
1. 准备工作。
a. 熟练掌握确认患者无意识和自主呼吸的方法。
b. 熟练掌握确认患者皮肤干燥和无金属物品的方法。
2. 打开除颤仪。
a. 熟练掌握除颤仪的开机步骤和电源指示灯的状态。
3. 贴上电极片。
a. 熟练掌握电极片的贴合位置和方法。
b. 熟练掌握电极片的保护膜的处理方法。
4. 分析心律。
a. 熟练掌握分析按钮的操作和心律分析结果的确认。
5. 发送电击。
a. 熟练掌握电击前的安全确认和患者周围人员的疏散。
b. 熟练掌握电击按钮的操作和电击后的观察方法。
6. 结束操作。
a. 熟练掌握患者心跳和呼吸恢复后的及时通知医护人员的方法。
b. 熟练掌握除颤仪的关闭步骤和设备整理方法。
以上即为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希望每位操作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操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除颤仪是一种用于治疗心脏骤停的医疗设备,它能够通过向心脏施加电击来重建正常的心律。
正确操作除颤仪是保证治疗效果的重要环节,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生还率。
本文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提供考核标准,以确保正确记录电除颤记录。
一、操作流程1. 准备阶段在使用除颤仪之前,首先要确保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检查除颤仪的电源是否连接正常,并确认除颤仪的电量充足。
同时,还要检查电极贴片是否完整,电极线是否连接牢固。
如果电极贴片损坏或电极线松动,需要及时更换或调整。
2. 上机阶段将电极贴片粘贴在患者合适的位置上,通常分别粘贴在胸骨右缘和左锁骨中线上。
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然后,将除颤仪连接到电极线上,打开除颤仪电源。
3. 分析心律除颤仪会自动分析患者的心律,根据分析结果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在分析过程中,需要保持患者的胸部和身体稳定,避免干扰除颤仪的正常工作。
当除颤仪发出指示时,需要按照指示进行相关操作。
4. 电击操作如果除颤仪建议进行电击治疗,就需要进行相应操作。
首先,确保患者及周围人员远离电源,避免触电危险。
然后,按下除颤按钮,使除颤仪释放电能进行电击。
在电击前,需要喊声“清除”来提醒周围人员远离。
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
5. 后续处理电击后,除颤仪可能还会继续分析患者的心律,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建议。
根据指示进行后续处理,如心肺复苏等。
同时,及时记录电除颤记录,以供后续分析和参考。
二、考核标准为了确保除颤仪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对除颤仪的操作流程有一定的考核标准。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考核标准:1. 设备准备考核检查操作人员是否能正确检查除颤仪的电源连接情况,是否能够判断除颤仪电量是否充足。
同时,也要考核其对电极贴片和电极线的检查和更换操作。
2. 电极贴片粘贴考核考核操作人员是否能够正确粘贴电极贴片,并确保电极与皮肤充分接触,避免空气或其他物体阻隔。
电除颤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6
4
2
6.再次确认患者是否发生室颤。
5
4
3
2
7.除颤放电时操作人员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并提醒周围人员与患者床边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电击伤,口述“请大家离开”,环顾病人四周,确认周围人员无直接或间接与患者接触。
8
6
4
2
8.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5
4
3
2
9.注意心电监护仪上的波形变化,观察病人心率是否转为窦性,报告“除颤成功,恢复窦性心律予心肺复苏”。
8
6
4
2
操
作
过
程
71
1.患者取复苏体位,操作者位于患者右侧,松解衣裤,充分暴露患者胸部,评估患者胸部皮肤,是否安装起搏器、佩戴金属物品,移开电极片,手臂外展。
5
4
3
2
2.打开除颤仪电源开关,选择非同步模式,准确选择出所需除颤能量,口述:如采用双向波电除颤可以选择150~200焦耳,如采用单向波电除颤应选择360焦耳。
8
6
4
2
10.再次评估患者恢复意识,恢复颈动脉搏动,记录抢救成功时间。
5
4
3
2
11、关闭除颤仪电源,擦净患者胸部导电糊等污物,观察皮肤是否有灼伤,整理用物。
5
4
3
2
12、除颤后清洁消毒电极板放回原位,除颤仪充电备用。
4
3
2
1
操作后
8
1.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注意患者保暖,查看患者信息,人文关怀、手卫生。
电除颤技术考核评分标准
(操作时间:5分钟)
考号: 得分: 考核老师: 日期:
项目
分值
评分细则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解析

除颤仪操作流程及考核标准解析除颤仪是一种用于心脏骤停患者的紧急救治设备,能够通过电击恢复心脏的正常跳动。
正确使用除颤仪至关重要,因此,操作流程和考核标准的解析对于操作人员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除颤仪的操作流程,并分析相关的考核标准。
操作流程:1. 检查患者安全性在使用除颤仪之前,操作人员需要确保患者的安全。
首先,确认患者处于无害的环境下,远离水源、易燃物等危险物品。
其次,应先询问患者、家属或目击者是否存在任何可能干扰电击操作的金属物品,如金属首饰、胸罩等。
2. 准备除颤仪将除颤仪放置在患者旁边,并保持机器与患者的电极接触良好。
同时,确保除颤仪的电源充足,电极贴片完好无损。
3. 连接患者至除颤仪将连接线的两端分别与除颤仪和患者的电极接触面连接。
一端插入除颤仪的电极插孔,另一端贴在患者胸部(右侧胸骨上方,左侧胸肋骨下缘)。
4. 设置合适参数根据患者的情况,设置合适的除颤能量参数。
对于成人患者,通常推荐起始能量为150-200焦耳(J)。
对于儿童患者,能量设置一般较低,通常为2焦耳/千克。
5. 清除患者在电击前,确保没有任何人与患者接触,包括患者旁边的医护人员。
大声呼喊“准备电击”,警示所有人远离患者。
6. 进行电击按下除颤器上的电击按钮,确保能量释放到患者身上。
操作人员应保持站立,并确保自己不与患者接触。
7. 观察患者反应在电击后,观察患者的反应。
如果患者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如果患者仍无反应,继续进行下一轮电击,并间隔时段进行检查。
考核标准解析:1. 安全操作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需要始终保持患者的安全,远离可能干扰电击操作的危险因素,并确保自身的安全。
此外,操作人员需要掌握正确的除颤仪操作流程,不得有任何操作失误或疏忽。
2. 快速响应正确使用除颤仪是一项紧急操作,操作人员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响应。
从检查患者安全到连接除颤仪,再到进行电击,整个过程需要尽快完成,确保患者获得及时的救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同步电复律通常遵医嘱选择稍低的起始能量,选择能量前应按下“同步”键。
7.动作迅速准确。
8.保持除颤器性能良好,及时充电。
10分
评
价
1.病人的心律失常得到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
2.根据病人个体情况正确调节能量。
3.病人安全,无皮肤灼伤等并发症发生。
电除颤操作及评分标准
年月日姓名(抽签号):得分:
项目
评 分 标 准
分值
扣分原因
扣分
目的
通过电除颤,纠正、治疗心律失常,恢复窦性心律。
5分
评
估
1.病人的年龄、体重、心律失常类型、意识状态。
2.除颤器的性能及蓄电池充电情况。
10分
准
备
1.病人:去枕平卧于硬板床。
2.环境:整洁,安全,有电源、电插座及吸氧、吸痰装置。
15.终末处理。
5分
2分
2分
5分
10分
5分
5分
5分
5分
5分
2分
2分
2分
3分
2分
注
意
事
项
1.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潮湿、无敷料,避开起搏器和电极片位置。
2.导电胶涂抹要均匀,防止皮肤灼伤。
3.放电除颤时,注意病人和其他人、物绝缘。
4.儿童能量选择:首次2J/kg,第2次2~4J/kg,第3次4J/kg。
7.再次观察心电示波确需除颤,充电,大声嘱其他人员离开病人、病床。两手同时按下两个电极板下的放电键。
8.立即进行5个循环CPR(口述)。
9.观察病人的心电图改变。
10.必要时重复以上步骤。
11.操作完毕,将能量开关回复至零位。
12.清洁皮肤,安置病人。
13.监测心率、心律,并遵医嘱用药。
14.记录。
10分
3.用物:除颤器、导电胶、心电监测导联线及电极、抢救车、乙醇纱布、纱布两块等。
5分
流
程
1.备齐用物至床旁,打开电源。
2.暴露病人胸部,必要时建立心电监护。
3.判断病人心律失常类型。
4.电极板均匀涂抹导电胶。
5.选择合适的能量(成人单向波360J,双向波150J)
6.放置电极板于合适位置(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心底部;左腋前线第五肋间—心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