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教学改革研究(一)

合集下载

教研活动_教材教法研究(3篇)

教研活动_教材教法研究(3篇)

第1篇摘要:教材教法研究是教研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教材教法研究的内涵、重要性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有益借鉴。

一、教材教法研究的内涵教材教法研究是指对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进行深入研究,以揭示教育教学规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一种研究活动。

教材教法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教材内容研究:对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结构、编排原则等进行研究,以期为教师提供科学、合理的教材使用建议。

2. 教学方法研究:对各种教学方法的理论基础、适用范围、操作程序等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研究:对教学手段的选择、运用、创新等进行研究,以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研究:对教学评价的理论、方法、标准等进行研究,以指导教师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

二、教材教法研究的重要性1.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材教法研究有助于教师深入理解教材内容,掌握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从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教材教法研究有助于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教学技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3. 丰富教育理论:教材教法研究有助于揭示教育教学规律,丰富教育理论,为教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4. 推动教育改革:教材教法研究有助于发现教育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推动教育改革。

三、教材教法研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1. 教材内容研究:教师应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容结构、编排原则等,为教学提供科学依据。

2. 教学方法研究: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特点、教学目标等因素,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学手段研究:教师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学评价研究:教师应科学、合理地进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提供反馈。

四、结论教材教法研究在教研活动中具有重要意义,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丰富教育理论、推动教育改革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

教材教法考试公共题部分(附答案)1、理想的课堂应当具备的参照条件包括参与度、亲和度、自由度、练度和延展度。

这些条件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与教师和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进行练和延展,以达到更好的研究效果。

2、新课程教学要求教师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这意味着教师不仅要讲授教材上的内容,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展开或补充教材上没有的内容,或者开展专题研究或小课题研究,以满足学生的研究需求。

3、新课程倡导发现研究、探究研究和研究性研究。

与接受性研究相比,这些研究方式更加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能够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能力。

4、接受性研究和发现性研究的主要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不同。

接受性研究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而发现性研究则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

学生进行研究的心理机制或途径也不同,接受性研究是同化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发现性研究则是顺应学生是知识的发现者。

5、探究教学的基本特征包括学生是通过探究活动获得新知识和培养能力的,注重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重视证据在探究中的作用,重视合作研究,以及重视形成性评价和学生的自我评价。

6、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业研究人员。

这三个核心要素构成了校本研究的三位一体关系,教师个人的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专业研究人员的专业引领是开展校本研究和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三种基本力量。

7、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心灵上的沟通。

反思时反省、思考、探究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性质,是校本研究最基本的力量和最普通的形式。

8、新课程的教学观认为教学就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二者统一的实质就是交往。

教科书是知识的载体,是用来教的媒介,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来教。

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数学教材教法课程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见 , 针 对 我 国 具 体 情 况 提 出《 并 中学 数 学 教 材 教 法 》 程 建 设 的 若 干 设 想 . 课
关 键 词 : 学 ; 学 ; 材 教 法 课 程 ; 学 课 程 标 准 中 数 教 数
中图 分 类 号 : 6 2 3 G 3 . 文 献标 识码 : A
O 引 言
特色 的一 门 专 业基 础 课. 9 9年 , 京 师 范 大 学 17 北
《 的数 学课 程标 准 》 对数 学课程 的教 学 目的 、 新 , 课 程 的 内容 及 编排 意 图 、 程 的结 构 、 课 教学 方 法 、 教 学研 究方 式 及课 堂评 价体 系等方 面做 了全方 位 的 调整 [ . 1 面对 基 础 教 育 的 重 大变 革 ,做 为 培 养 数 ] 学教 师 的师 范 院校 本 应 具 有教 育 改 革 的前 瞻性 , 更应该 提 早进 行 相 应 的数 学教 材 教 法 教学 改 革 , 否则 培养 出来 的毕业 生很 难胜任 新 的数学课 程标 准 的实施 . 的课 程标 准 呼唤新 型的数 学教 师 , 新 作 为数 学教 育类 课 程 中最直 接指导 学生从 教 的数学
18 年 , 9 5 前苏 联 著 名数 学 教 育 学 家 A. 斯 A.
托 利亚尔 的《 学教 育学 》 书 中译 本 由人 民教育 数 一
出版社 出版发行 . 数学 教学 法 的基础 上 , 国开 在 我
始 出现数 学教 学 的新 理 论. 国务 院学 位 委 员 会公 布 的高等 学校“ 专业 目录 ” , “ 育 学 ” 个 门 中 在 教 这 类下 设“ 教材教 法研究 ”( 改 为“ 后 学科 教 学论 ” , )
1 国 内外 关 于 数 学 教 材 教 法 改 革 的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模式的探讨(1)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模式的探讨(1)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问题教学”模式的探究磐安中学卢章洪【内容摘要】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数学地提出”,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问题”的要求更高了。

本文试图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基本内涵,为什么要实施问题教学,实施问题教学的主要策略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新课标问题教学探究高中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提高学生数学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包括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的是“数学地提出”,可见新课程标准对“问题”的要求更高了,问题教学法是指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是利用系统的步骤,指导学生解决问题,以增进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本文试图从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的基本内涵,为什么要实施问题教学,实施问题教学的主要策略等几方面进行阐述。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基本内涵我国古代就有了“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的提法,它深刻地揭示了疑、思、学三者的关系;被誉为“德国教师的教师”的第斯多惠有一句至理名言“一个坏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

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从而把问题教学程序化、模式化。

当代有的外国学者提出科学知识的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提出问题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是促进思考和学习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教少问,学生多“接受”少思考,表现为“满堂灌”和“注入式”的教学形式。

即使有少部分问题,也仅仅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回答问题,而不是启发式地给学生提供产生问题的情境;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问题,而不给学生提供自行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机会。

因此就有了杨振宁博士的评价“中国学生与美国学生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中国学生不善提问题、不愿提问题”。

试想,如果中国的教育培养的学生是一批批只知忙于不加思索地接受知识的“书呆子”,那将会是多么可怕的前景。

高师数学系《中学数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探析

高师数学系《中学数学研究》课程教材教法探析

Ab t a t Thi pa e e l e ne sr c : s p r xp or s w fa e r m wor o “M a he tc Re e r h i Hi Sc ol c ur e o k f t ma is sac n gh ho ” o s f r s ud n s e e o m e t nd p ca iy e uie n of no ma u v r iy Fi n t ou s t r e o a t e t ’d v l p n a s e i lt r q r me t r l ni e st . xi g he c r e a g t n n p ii c u a e y n de i e is on e t s he ke c s r c i n w c oston a c r t l a d fn t c t n i t y of on t u tng e our e y t m ; p a s s s e l nni g he n t c nt nts s e an he a pe a e me h s intfc ly i he gu r nt e of g vi r e r i o p a tc l o e y t m d t p ar nc t od c e iia l s t a a e i ng f e e n t r c ia r s ls oft o s e u t he c ur e; n m b e d v r iid t a hi g m e ho s t ou a i n ofr a i i he c r e t r t i l i e s fe e c n t d i he f nd to e lzng t ou s a ge . Ke r y wo ds: M a he a i s Re e r h i i h Sc oo ; t a hi g m a e i l e c i t od t m tc s a c n H g h l e c n t ra ;t a h ng me h

绪论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精选版

绪论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及方法-精选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考文献
[13]唐瑞芬,朱成杰,《数学教学理论选讲》,华东师 范大学出版社,2001。 [14]李玉琪,《中学数学教学与实践研究》,高等教育 出版社,2001。 [15][苏]AA斯托利亚尔,《数学教育学》,北京:人民 教育出版社,1985年。 [16]张奠宙,等,《数学教育学》,南昌:江西教育出 版社,1991年。 [17]张奠宙,《数学教育研究导引》,南京:江苏教育 出版社,1998年。 [18]李玉琪:《数学教育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1994年11月。 [19]数学教学论,刘影,程晓亮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02。 20

6
二、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研究内容
数学教育学应解决的四个问题:其中⑶⑷是核心 ⑴为什么教——教学目标 ⑵教谁——教学对象 ⑶教什么——教学内容 ⑷怎么教——教学方法 数学教育学的任务: ⑴理论上:以数学教育目的为依据,研究数学处 于一定发展阶段上的数学教育发展规律性 ⑵应用上:依据一定理论基础,探讨、提高普通 中学数学教育质量的途径和办法,寻求根据社会需 要改革普通教育的方向和道路
绪 论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的重要意义、研究 内容及方法
1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1、中学数学教材教法的性质 一般来说,称为数学教育学。所谓数学教育学, 就是指研究数学教育现象,揭示数学教育规律的科 学。它建立在数学和教育学基础上,运用许多学科 的成果与理论,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具体地说,数学教学论是以一般教学论和教育学 的基本理论为基础,从数学教育的实际出发,分析 数学教学过程的特点,总结长期以来数学教学的历 史经验,揭示数学教学过程的规律,研究数学教学 过程中的诸要素(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 的物质条件等)及其相互间的关系,帮助教师端正 教学思想和形成教学技能,并对数学教学的效果开 展科学的评价。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究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探究
( )在教学 中适 当介 绍一 些新 的 教学方 法 ,如 学辅 导法 、启 导 法 、单 元 教 学 法 、程 序教 学 法等 等 , 6 还 可 以放 映 录像 ,组 织学 生进 行评 论 .但必 须让学 生懂得 ,教 学有 法 ,教无 定法 .对 教学 方法 的选用 应依 据 学生情 况和教 学设 备 的特 点 ,扬 长 避短 ,不断创 新 ,灵活运 用[ 引.
写 ,除 了应具有 与本 门学 科发 展相 适应 的科 学水平 ,有较强 的理论 性 和 系统性 外 ,还要顺 应社会 发展 的需
求 .这样 就对人 才 质量提 出 了新 的要求 ,必 然会影 响到数 学教育 的改 革. 因此 ,本课 程 的建设 必须从 我 国
的实际 出发 ,立 足 改革不 断更 新 ,使教 材更 好地 为社 会 和经济发 展服 务. ( )在教 材 内容 的编排上 ,既要符 合学 科 的内在联 系 ,又要 符合 学生 的认 识规 律. 重点 要突 出 ,难点 3 要 分散 ,阐述 要清 楚 ,富有 启发性 . 在教学 方式 的选择上 ,尽 量把学 习 内容 的传 授和 开发智 力 、培养能力
2 关于 《 中学数 学教材 教 法》 教材 建设 的几 点建 议
《 中学数 学教 材教 法 》教材 ,需 要经 过长 期 的教学 实 践反 复修 改 ,才 能逐 渐 完 善. 针 对 《 中学 数 学教
材教 法 》教材 的改 革 ,提 出 以下 建议 :
收 稿 日期 :2 1 — O — 2 OO 3 0
作 者 简 介 :陈 丽 华 (9 2 ) 1 6 一 ,女 ,辽 宁朝 阳市 人 ,副教 授 ,主要 从 事 数 学 教 学 及教 法 研 究 基 金 项 目 :辽 宁 省 高 等 教 育 学 会 科 研 课 题 ( HY 1 0 ] ) G B 12 6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1 】一.填空1.有用的数学进修运动不克不及单纯地依附模拟与记忆,着手实践 . 自立摸索与合作交换是进修数学的重要方法.2.《责任教导数学课程尺度》的根本理念指出:责任教导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凸起表现基本性 . 普及性和成长性,使数学教导面向全部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 人人都能获得须要的数学 ; 不合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合的成长 .(3次)主人,教师是数学进修的组织者.引诱者与合作者.4.《尺度》中所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常识与技能目标动词,包含懂得或熟悉 . 懂得 . 控制 . 灵巧应用;第二类,数学运动程度的进程性目标动词,包含阅历或感触感染 . 体验或领会 . 摸索 .(2次)认知成长程度和已有常识经验的基本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向学生供给充分从事数学运动的机遇,帮忙他们在自立摸索和合作交换的进程中真正懂得和控制数学常识技能.数学思惟和办法,获得广泛的数学运动经验.(2次)6.评价的重要目标是为了周全懂得学生的数学进修过程,鼓励学生的进修和改良教师的教授教养;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办法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数学进修评价要存眷学生数学进修的成果,更要存眷他们的进修进程.7.初中数学新课程的四大进修范畴是数与代数 . 空间与图形 . 统计与概率 . 实践与分解应用 .8.《尺度》中陈述课程目标的动词分两类.第一类,常识与技能目标动词,第二类,数学运动程度的进程性目标动词.(2次)9.学生的数学进修内容应当是实际的.有意义的.富有挑衅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自动地进行不雅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换等数学运动.2次10.《责任教导数学课程尺度》的具体目标是常识与技能 .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情感与立场.11.“数与代数”的教授教养应遵守的原则是进程性原则.实际性原则.摸索性原则. .12.评价主体多样化是评价主体将自我评价 .学生互评 .先生评价 .家长评价和社会评价联合起来,形成多方评价.13.肯定中学数学教授教养目标的根据是中学数学教导的性质 , 责任和造就目标, 数学的特色. 中学生的年纪特点.14.数学进修布景分析重要包含教材分析,进修须要分析,进修任责任分析, 学生情形分析 .15.先生的教授教养根本功表示在教授教养设计的技能 , 说话表达的技能 , 组织和调控教室的技能 , 实践操纵的技能 .16.新课程建议的数学教授教养办法着手实践, 自立摸索, 合作交换 .17.数学教室教授教养根本技能练习教室教授教养组织与调控技能, 导入与停止技能, 教室教授教养说话技能, 板书与应用多媒体技能 , 教室不雅察与倾听技能 , 教室启示引诱与提问技能 , 指点学生合作进修技能 .18.《基本教导课程改造指点纲领》中三维课程目标指常识与技能目标 , 进程与办法目标 , 情感.立场与价值不雅目标.1数感. 符号感. 空间不雅念. 统计不雅念. 应用意识. 推理才能. 2讲解法, 探讨式, 合作进修.2教授教养设计的技能, 说话表达的技能, 组织和调控教室的技能, 实践操纵的技能.2懂得 , 懂得 , 控制 , 灵巧应用.2实际性 , 挑衅性. 整体性.2分析数学进修布景, 肯定教授教养目标, 选择数学教授教养模式, 设计数学教授教养计谋, 设计教室评价计划.2数.式, 方程.不等式, 函数.26.启示学生数学进修的症结有以下几个词:定向, 架桥 , 质疑 , 揭晓. 2组内异质 , 组间同质的原则.2常识与技能, 数学思虑. 解决问题, 情感与立场四个具体目标.29.《尺度》的评价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成长及改良教师教授教养.3着手实践, 自立摸索, 合作交换.3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实践与分解应用.3理智才能成长, 深层次的情感体验, 建构常识.33.“课题进修”是一种具有实践性. 摸索性. 分解性和开辟性的数学进修运动.3实际性 , 趣味性 , 科学性 , 探讨性 , 成长性.3分解化,进程化,现代化.3情感状况,留意状况,介入状况,来往状况,思维状况,生成状况六个方面临教师教室教授教养进行评价.3讲解法. 探讨式. 合作进修法等.3支架式教授教养. 抛锚式教授教养. 随机进入式教授教养.3实际性 , 趣味性, 科学性, 探讨性, 成长性.简答题:二.简述《责任教导数学课程尺度》(实验)的总体目标.(3次)答:经由过程责任教导阶段的数学进修,学生可以或许:(1)获得顺应将来社会生涯和进一步成长所必须的重要数学常识以及根本的数学思惟方和须要的应用技能;(2)初步学会应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支不雅察.分析实际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涯中和其它学科进修中的问题,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3)领会数学与天然及人类社会的亲密接洽,懂得数学的价值,促进对数学的懂得和学好数学的信念;(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力和实践才能,要情感立场和一般才能方面都能得到充分成长.三.简答题(1)创设优越的教室教授教养氛围的意义.答:教室氛围是全部班级在教室上情感和情感状况的表示,只有积极的教室氛围才相符学生求知的心理特色,师生之间.同窗之间的关系融洽调和,才干促进学生的进修和思维的成长.从教导的角度来看,优越的教室氛围,是一种具有沾染性的催人向上的教导情境,能使学生受到浸染和陶冶,产生情感上的共识.从教授教养的角度来看,活泼活泼的教室氛围,会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高兴状况,易于全身心肠投入进修,更好地接收常识,并且可以或许使所学常识控制稳固,记忆长久.(2)简述“引诱-发明”教授教养模式.答:“引诱—发明”模式是数学新课程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教授教养模式.在教授教养运动中,教师不是将现成的常识灌注贯注给学生,而是将以“定论”情势陈述的材料,转化为精心设置的一个个问题链,变自动接收式进修为自动探讨式进修,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先生的启示引诱下,经由过程自立摸索.合作交换,发明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控制常识与技能,自立地构建常识,成长才能的进修进程.根本构造为: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讨猜测——推理验证——得出结论.“引诱—发明”模式的本质是以学生自立摸索.合作交换为主,充分施展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进修兴致,产生自发进修的内涵念头,有利于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思维才能的成长,有利于造就学生发明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有利于造就优越的团队合作精力.(3)《尺度》的评价理念是什么?答:评价时既存眷学生进修成果,又存眷他们的进修进程,既存眷学生数学进修程度,又存眷他们在数学进修运动中表示出来的情感立场和价值不雅;倡导多元的评价方法,改变单一的书面测试模式;评价主体多元化,不再是教师单一的评价,而是将自我评价.学生互评.,教师评价与社会评价联合起来;评价成果的呈现不再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采取定性与定量相联合的呈现方法,充分看重学生的共性成长,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三.简述:(1)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授教养内容的特色.答:1.教授教养内容分解化;2.教授教养内容进程化;3教授教养内容现代化.(2)选择.肯定教授教养内容的根据与尺度.答:1.科学尺度性,2.可行性尺度,3.社会感化尺度,4.教导感化尺度.5.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接洽,成长学生的分解应用才能.三.简述:(2次)(1)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授教养内容体系.1.要点:初中数学新课程的教授教养内容体系较以前有很大不合.按照新课程教授教养内容难易程度与学生的可接收性,将其称为第三学段,附属于,具体有六个焦点概念.四大进修范畴: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分解应用.六个焦点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不雅念.统计不雅念.应用意识.推理才能.(2)你若何熟悉新课程的评价理念?要点:1.评价的内容由重成果转向成果与进程的着重,由重认知转向常识.情感.立场.价值不雅相联合.《尺度》指出:“价要存眷学生进修的成果,更要存眷他们进修的进程……要存眷他们在数学运动中所表示出来的情感与立场,要帮忙学生熟悉自我.建立自负.”2.评价的主体方法由单元化转向多元化.3.评价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向,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4.评价成果的消失不再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采纳定量与定性相联合的方法呈现,充分看重学生的共性成长.(3)《尺度》中,统计与概率范畴的内容及请求有哪些具体变更.答:(1)反应数据统计的全进程:发明并提出问题,收集和整顿数据.暗示数据.分析数据.做出合理的决议计划,对成果进行评价.交换与改良.(2)领会抽样的须要性和随机抽样的重要性,领会用样本估量总体的初步思惟.(3)根据数据做出推理和合理和论证,并初步学会用概率统计说话进行交换.(2)《尺度》实践与分解应用范畴的内容及请求有哪些具体变更.答:1.加强数学与实际世界的接洽.使学生熟悉到,数学与日常生涯是互相干注,应用数学可以加倍深刻地懂得实际世界.2.加强数学各部分内容之间的接洽,成长学生的分解应用才能.四.在“空间与图形”的教授教养实行进程中,你若何表现其教导价值.)答:(1)“空间与图形”是学生感触感染图形世界的实际性和丰硕多采的载体.(2)“空间与图形”是学生数学思维练习的好载体.(3)“空间与图形”是数学育人的载体.四.何为说课?举例解释说课的根本内容和办法说课,就是教师以教导教授教养理论为指点,在精心备课的基本上,面临同业.引诱或教授教养研究人员,重要用口头说话和有关的帮助手腕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一具体课题的教授教养设计(或教授教养得掉),并与听课者一路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授教养流程的安插.重.难点的掌控及教授教养后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猜测或反思,配合研究进一步改良和优化教授教养设计的教授教养研究进程.说课重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说教材:1)分析教材,按照课程《尺度》的请求 ,扼要阐述所选内容在本课题.单元甚至学段中的地位.感化和意义,说所选内容的进修的重.难点以及肯定这些重.难点的根据是什么,等.2)课时安插,根据教材编写的思绪和构造特色,充分斟酌学生的认知水温和年纪特点,对所选内容或课题作出合理的课时安插并阐述如许安插的根据.说教授教养目标:阐述常识与技能.进程与办法.情感立场与价值不雅三个目标,并在课程尺度的指点下,就进修内容的教与学的目标请求,从认知性进修目标.技能性进修目标和体验性进修目标等方面进行分层化解发,阐述依托内容载体实现这些目标请求的门路与办法.说学情:说学生的年纪特点.认知纪律.进修办法和技能及已有的生涯经验和常识经验;说学生共性成长和群体进步的办法与计谋;对所任教班级的班风.学风.合作精力和团队意识等方面进行周全客不雅的分析,同时对班级中的特别个别的特点进行单独分析.说教法:根据本课题的内容的特色.教授教养目标和学生的学业情形,说出选用的教授教养办法和手腕,以及采取这些办法和手腕的理论根据.说教授教养程序:说教授教养运动睁开的时光序列,包含教具学具预备,设计思绪,教授教养流程,板书设计等四.谈谈你对数学新课程所倡导的评价方法与办法的熟悉.答:(1)评价的内容由重成果转向成果与进程的着重,由重认知转向常识.情感.立场.价值不雅相联合.《尺度》指出:“价要存眷学生进修的成果,更要存眷他们进修的进程……要存眷他们在数学运动中所表示出来的情感与立场,要帮忙学生熟悉自我.建立自负.”(2)评价的主体方法由单元化转向多元化.《尺度》指出:“评价的主体和方法要多样化”,改变单一的书面测试模式.(3)评价主体也呈现多元化趋向,不再是单一的教师评价模式.(4)评价成果的消失不再是单纯的分数或等级,采纳定量与定性相联合的方法呈现,充分看重学生的共性成长.二.谈谈你对数学课程总体目标与具体目标关系的熟悉.答:《尺度》关于目标的论述明白标明:数学课程的目标不只是让学生获得须要的数学常识.技能与数学思惟办法.它还应当包含促进学生思维才能.思维程度方面,用数学解决问题才能方面,情感与立场方面的成长.目标凸起了学生的成长和社会的须要.为此总体目标被细化为四个方面的具体目标:常识与技能.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情感与立场.所以,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门路,数学教室教授教养运动应当将这“四个方面”同时作为我们的教授教养目标,而不是仅仅存眷个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常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等,或是将个中的某一目标(例如情感与立场)作为实现其它目标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另一方面,四个目标是在丰硕多彩的数学运动中实现的.个中,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情感与立场的成长离不开常识与技能的进修,而常识与技能的进修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情感与立场”目标的实现是经由过程数学常识的进修来完成的,不须要也不成能为它设置专门课程;二是学什么样的常识技能,应当起首斟酌到是否有利于其它三方面的目标的实现.二.谈谈你对情感立场价值不雅目标的熟悉.答:《尺度》明白标明:学生在“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情感立场”等方面的成长比单纯在“常识与技能”方面的成长更为重要.及格国平易近的很多根本本质,如对天然与社会现象的好奇心.求知欲,量力而行的立场.理性精力.自力思虑与合作交换的才能.战胜艰苦的自负念.意志力.创新精力与实践才能等都可以经由过程数学运动来造就和形成.(1)能积极介入数学进修运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2)在数学进修运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锤炼战胜艰苦的意志,建立自负念(3)初步熟悉数学与人类生涯的亲密接洽及对人类汗青成长的感化,体验数学运动充满着摸索与创造.感触感染数学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肯定性(4)形成量力而行的立场以及进行质疑和自力思虑习惯四.新课程教授教养计谋设计和选择的基起源基本则包含哪几方面的内容.答:(1)因为教授教养计谋具有分解性的特点,因而必须对教授教养办法.步调.组织情势和媒体加以分解斟酌,斟酌各身分之间的互补感化,这就请求教师具有分解思维的才能和创造性.(2)教授教养计谋具有指向性,教授教养计谋的选择和应用必须尽力知足教授教养目标所提出的请求,教授教养运动的程序.细节都必须指向教授教养目标.(3)学生的肇端状况决议着教授教养的起点,是制订教授教养计谋的基本.(4)因为教授教养计谋具有灵巧性的特色,同一计谋可能解决不合的问题,不合的计谋也可以解决雷同的问题,教授教养计谋的应用应随问题情境的变更而变更,这就请求教师在设计和选择应用教授教养计谋时要有灵巧性.三.谈谈你对数学教授教养的意见答:数学教授教养应当以学生的成长为本.教师不该是数学教授教养运动的“治理者”,而应成为学生数学进修的运动的组织者.引诱者,介入者.先生的重要职责是向学生供给从事“不雅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换等数学运动的机遇,为学生的数学进修运动创设一个宽松的氛围,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最大限度在施展他们数学进修的潜能,让学生在运动中经由过程“着手实践.自立摸索.合作交换.模拟与记忆”等进修方法进修数学,获得对数学的懂得,成长自我.四.你以为教室教授教养说话技能应重要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答:中学数学教师的说话技能有着教授教养说话的共性和数学说话自身的特点,重要表如今以下几个方面.(1)教师的数学教授教养说话必须具有科学性(2)教师的数学教授教养说话必须表现教导性(3)教师的数学教授教养说话必须具有启示性.趣味性(4)教师的数学教授教养说话必须相符学生的特色(5)教师必须控制多种白话技能,并能在教授教养进程中灵巧应用(6)教师必须具有合理应用身材说话的技能.(2)简述“说课”的内涵及特色.(2次)答:说课,就是教师以教导教授教养理论为指点,在自我熟悉数学教材进行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上,面临其它数学教师(主如果同一年级教师)或教授教养研究人员体系地谈本身的教授教养设计及理论根据,并与听者一路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授教养流程的安插.重.难点的掌控及教授教养后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猜测或反思,互相交换,配合研究进一步改良和优化教授教养设计的进程.特色:简略单纯性与操纵性.理论性与科学性.交换性与示范性.可反复修正和补正.五.你是若何懂得数学课程四大要素间的关系的?答:它们之间是不成朋分,互相接洽,互相融会的有机整体,对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感化.这是因为常识进修和技能的控制依附于办法的控制和具备各类才能,而有了常识和才能才可能去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进程中,进步数学进修的兴致与信念,形成积极进修的立场,熟悉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教导价值,从而造就优越的共性品德.所以,作为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门路,数学教室教授教养运动应当将这“四个方面”同时作为我们的教授教养目标,而不是仅仅存眷个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常识与技能.解决问题等,或是将个中的某一目标(例如情感与立场)作为实现其它目标进程中的一个“副产品”.另一方面,四个目标是在丰硕多彩的数学运动中实现的.个中,数学思虑.解决问题.情感与立场的成长离不开常识与技能的进修,而常识与技能的进修必须有利于其它目标的实现.三.简答题(1)简述教室提问技能的实行要点.(2)简述《数学课程尺度》的内容请求及具体变更.(3)说课的内涵是什么?说课与教授教养设计之间有何干系?答(1)1)目标明白,重点凸起.提问须要设计,可以将问题分散于教授教养的重要目标,问题的选择在教授教养内容的症结处.抵触处,要紧扣疑难点.兴致点.隐约点提问.2)提问应当含蓄,不克不及太直白.所提问题大部分要具有挑衅性,可以或许引起学生积极思虑甚至是热闹的评论辩论和辩论.3)提问要精确掌控机会,发问的立场要天然,留意问题的层次性.提问要向全部学生发问.4)对学生的答复要卖力倾听,予以中肯而明白的评价,肯定合理的成分,指出须要改良的地方.(2)增幅较大的部分是“统计与概率”,增长了“能借助盘算器进行较庞杂的运算能选择合适的估算办法”等内容,大力精简制版缺少实际布景的技能性过强的算术应用题,强调造就.进步学生的推理才能.抽象才能.想像力.创造力.(3)说课,就是教师以教导教授教养理论为指点,在自我熟悉数学教材进行教授教养设计的基本上,面临其它数学教师(主如果同一年级教师)或教授教养研究人员体系地谈本身的教授教养设计及理论根据,并与听者一路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授教养流程的安插.重.难点的掌控及教授教养后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猜测或反思,互相交换,配合研究进一步改良和优化教授教养设计的进程.(1)说课与教授教养设计的关系:无论是备课照样说课,其目标都是为上课办事,都是上课进步行的教授教养预备运动,二者的重要内容是一致的,说课是一种深层次的备课,是对教授教养设计的深刻思虑与研究;二者的运动方法也都须要教师消费必定的时光来研究课标.教材,懂得学生,选择教授教养模式,肯定教授教养办法,设计教授教养进程.二者的差别在于:运动情势不合.备课是由教师个别自力进行的静态教授教养研究行动,说课则是教师集体配合开展的动态教授教养研究运动,后者对教授教养问题的研究与反思更深刻.透辟.过细.存眷对象不合.备课的办事对象是学生,是要把成果展现给学生.说课则主如果面临其他教师和教研人员,带有必定的经验介绍和经验交换的性质.目标不合.备课是为了上课,其目标是为了搞好教授教养设计.优化教授教养进程,以包管正常.高效地开展教授教养运动.而说课是帮忙教师熟悉备课纪律,学会反思,进步备课才能,其目标是进步教师的教授教养科研程度,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根本请求不合.备课强调教授教养运动的安插,能为教授教养供给可操纵性的教授教养流程,从理论的高度阐述教授教养设计的根据.二.若何选择.整合与超出教授教养模式.答:在教授教养运动中,不成能有一种广泛有用的可以实用于各类情形的全能教授教养模式.教授教养办法,也没有最好的教授教养模式,最有用的教授教养办法.任何一种教授教养模式.教授教养办法都有自身的功效.构造和必定的实用规模.假如超出了教授教养模式.教授教养办法的应用规模,将某一种教授教养模式.教授教养办法泛化,就会导致教授教养运动单调.反复和教授教养氛围死板乏味,遏制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的施展.是以必须根据本身的教授教养实际情形选择合适的数学教授教养模式.平日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斟酌:(1)根据教授教养目标进行选择.每一节课都有特定的教授教养目标,教授教养目标不合,所采取的教授教养模式也不合.(2)根据教授教养内容进行选择.起首,不合的进修内容也都有各自的特色,难易程度也不尽雷同,对概念,定理.公式和轨则以及例题等的进修,选择的教授教养模式也不雷同.其次,对于同一教授教养内容,教师的存眷点不合,学生的认知情形不合,也会导致不合的教授教养设计,应用不合的教授教养模式.(3)根据学生情形进行选择.在教授教养运动中,学生是进修的主体,是以学生情形也是选择数学教授教养模式的根据.每个班的学生的年纪特点.认知构造.进修程度.进修念头.进修立场.进修作风和已有的生涯经验和进修经验各不雷同,必须根据他们的特色选择恰当的教授教养模式.(4)根据教师特色和教授教养前提进行选择.任何教授教养模式.教授教养办法都要由教师来应用,都是在特定前提下才干应用.三.简答题(1)简述初中数学新课程教授教养内容的特色.(2)你对“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中有“价值的数学”是如何懂得的?(3)说课的内涵是什么?说课与教授教养设计之间有何干系?答:1)教授教养内容分解化.课程尺度不锐意强调寻求内容的完全和体系的严谨,而是强调要“对人的成长有十分重要的感化”,强调“常识与技能的进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数学教材教法课教学改革研究(一)
摘要:随着新一轮的基础教育代写论文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现有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已经不适应中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

为了推动高师数学教育自身的发展,以便与中学数学课程的衔接,分别从教学观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多元化评价四方面进行改革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教材教法;改革探索
随着《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和《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称《标准》)的全面实施,我国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有计划地进行,《标准》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均有大幅度的改变。

这不仅仅体现在教材的变动,而且对从事基础教育的数学教师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

数学课程改革产生的更深层次的变化体现在数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教学行为的变革上,提出了更新观念、更新知识、改革教法的要求。

这些变革相应地对培养中小学教师后备军的高师数学专业提出了新的课题,特别是培养数学教师基本数学教学技能的《中学数学教材教法》(以下称《教法》)课程必须适应《标准》的要求。

然而,很多高师院校数学专业的《教法》课程面对基础教育的改革却反映迟钝,教材内容不能及时更新,课程的教法陈旧,不能及时体现《标准》的新要求,结果是学生学习前对该《教法》课程期望值高,以为能寻求到把握最新数学教育的金钥匙,但随着教学的深入,传统的内容与教法逐渐使他们失去学习兴趣,以至于在实习、求职试讲中与中学的要求脱节,最终失去课程设置本来
的目的。

如何改变现状,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满足学生要面对残酷就业竞争的要求,笔者认为,《教法》要从实际出发,在教学方面不断地进行探索与改革。

一、开展《标准》专题学习,更新教学观念
为推动高师数学教育的发展,更好地与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相适应,首先是转变教师的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高师院校教师在头脑中要时刻明确我们的培养目标是新课程的实施者,是高素质的教师,要改变别人,必先改变自己,更新教学观念。

实现教师的自我定位应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课堂教学的价值取向应从知识中心转变为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教学形式从封闭式转化为开放式的三个转变,只有进行观念的充分准备,才能实现教学目标和培养目标,才能在教育环境中掌握好方向。

其次是组织学生学习《标准》理念、课程目标、评价方式,开设《标准》专题学习并积极开展讨论,分析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师角色、能力、工作方式、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的新要求,充分认识数学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关键。

二、结合《标准》改革《教法》教学内容
1.结合课改,吸收和补充新的研究成果
数学和数学教育都在不断地发展,教法与相关学科和新兴学科之间的关系还不很协调,有些教学内容陈旧,未能与当前的思想观念、生活实际和学科的发展同步,没有结合当前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理论脱离实际。

因此,在教学中应走出课本,在保持《教法》内容相对
稳定的前提下,增加数学教育领域新的研究成果,使学生了解该领域前沿的基础研究状况,形成较为先进的数学教育观念。

同时特别要联系目前的基础教育数学课程的改革实施现状,介绍中学数学教学改革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以及对教师提出的新的要求,《教法》要在学习《标准》的前提下,开设中学数学发展的专题课程,明确符合时代发展的课程目标,使学生的学习紧跟时代的要求,实行教学内容和学生主体的开放,建立开放型知识结构。

2.对《标准》新增内容进行研究
新的中学数学课程在内容上有了重大的变化,突出了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标准》强化了概率统计,设置了数学探究、数学建模、数学文化,有些具体内容在教法课程中从未涉及乃至现行的高师数学课程中较薄弱和不能完全覆盖。

如,算法、框图、信息安全与密码、球面上的几何、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开关代数与布尔代数、优选法与实验设计、风险与决策、数列与差分等〔1〕,结合其高师专业课程的相应改革,专门补充讨论新增内容设置原因,正确把握《标准》对新增内容的定位,并对其教法及相关问题开展讨论研究。

3.调整教学顺序
《教法》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数学专业基础知识基础上开设的,通常是先学习了解研究对象、任务、特点,对中学数学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再讲教学原则、逻
辑知识和教学方法,最后介绍中学数学教学工作〔2〕。

如果先让学生明确中学数学教学应做哪些工作,再介绍做该工作具备的知识、原则、方法,就能激发其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学习,取得好的教学效果。

三、改进教学方法,转变学习方式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师素质与课改要求的差距明显显露出来。

教师在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前提下,要具有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将理论转化为方法的能力,适应综合性教学、研究性教学、实践性教学的要求,提高将学科知识、教育理论、现代信息技术有机整合的能力。

其变化的实质就是教法、学法上的改进,教法与学法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许多有效的学法正是直接从教师具有示范性的教法转化而来的。

高师生的学习方式直接影响其未来的教学方式,高师生经历“大学教法—学习方法—中学教法”的过程,作为《教法》课,更应该在新的教育教学观指导下从“满堂灌、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中解脱出来,运用探究、参与、研究的教学方法,进而促进学生从被动听、做笔记、围绕解题、练习、考试关心分数向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有效的学习方式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